石达开简介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为什么会兵败安顺场

历史趣谈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为什么会兵败安顺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为什么会兵败安顺场
导语: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年),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他的诗歌及文采也颇受称道。

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石达开率军
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年),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他的诗歌及文采也颇受称道。

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石达开率军出走天京,后转战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并于1865年5月进入四川境内的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

由于河水陡涨等原
因,太平军被清军部队及民团、彝兵等团团围困于此,苦战月余而不得出围,最后全军覆没。

石达开被俘后,被凌迟处死,时年55岁。


他身后,留下了至今都没能解开的众多谜团……
真假翼王之谜
安顺场,这个距四川省石棉县城十余公里的场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863年,石达开麾下的数万太平军将士在这里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于1863年6月25日在成都科甲巷被凌迟处死。

1935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在这里突破大渡河天险,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妄想让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的阴谋!
石达开英勇就义,临死前侃侃而谈,毫无怯懦,“枭杰之气溢于眉间”。

石棉的百姓怀念他,至今当地人仍传说着“当年在成都赴死者不是石达开,而是他的替身马某”。

那么石达开到哪里去了呢?老百姓说他上当地的大洪山修道去了,最后无疾而终。

石棉县的大洪山上曾有一座由百姓自发修建的祖师庙,当地百姓相传,庙中那位耳阔口方的“祖师”颇有当年石达开的风范。

生活常识分享。

石达开

石达开

1853年6月,太平军开始西征,起初进展顺利,1854年初 ,西征军在 进入湖南后 ,遭到了曾国藩湘军的顽抗,太平军接连失利,节节后退 。 湘军直扑九江,安庆危急,天京危急 石达开于11月受命出守安庆 ,主持西征军事。 1855年1月23日,湘军开始向湖口发动猛烈进攻 。在分析敌情的基础 上,石达开采取分而歼之的作战计划 。史载这次战役中太平军烧毁 敌船共40余艘 。接着,石达开乘胜挥师反攻 ,于2月11日夜袭九江和小 池口 ,再创湘军水师 ,焚毁其大量船只 ,连曾国藩的座船也被缴获。 湖口 、九江之战为西征军半年以来的首次大胜,它扭转了太平军西 征以来的严重被动局面 ,士气大振 ,成为太平军西征反败为胜的转折 点 。石达开创造了中国近代战争史上一次以弱胜强 、反败为胜的典 型战例。 战后,石达开乘胜溯江西上,展开全线反击。4月3日 ,太平军再克武 昌,重新控制了九江至武昌的江面和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 。8月 ,在击 败湘军胡林翼等部的反扑后 ,石达开决定扩大西征战果 。他率军转战 湖北 、江西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 ,四破汉阳、汉口 ,三克武昌,数 败湘军,攻占8府50余县。
大渡河葬千秋梦 碧血化作杜鹃红
——悲情英雄石达开 悲情英雄石达开
人文院专门史 2008110048 何晓芳
饮酒下肚诗百篇 李太白 窗邀岷山共释愁 杜工部 家祭盼告中原收 是陆开,生于一八三一年,广西贵县那邦村人,原籍 桂平,祖父时迁居至此。父石昌奎,从小“替人家放 牛做工”,后东才“逐渐变富起来”,拥有“八百或 一千多斤种的田”,折合土地一百亩左右,一说拥有 “三百多斤种的田”,折合土地三十多亩。 关于石达开的家业,史书记载殊多歧异。 民国时重修的《贵县志》论石达开“家中资”,《金 陵癸甲纪事略》说石达开“家稍裕”。太平天国官方 文书《天情道理书》说,石达开是“富厚之家”,而 《李秀成自述》则说他“家富读书”。据有关方面调 查,石达开“财产不十分多”, “一向在家耕田,也 兼做些小生意”。石达开自己也说“自幼读书未成。” 《贼情汇篆》说他“家本富饶,献贼数十万金入伙, 封为冀王。”

太平天国风云人物——石达开

太平天国风云人物——石达开

将帅之才

“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 谲”“狡悍为诸贼之冠”(曾国藩) “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 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 我之所畏忌也”(左宗棠) “悍而多诈”“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 众”“首恶中最狡悍善战”(骆秉章) “战守俱穷,进退失据,粮尽食及草根,草尽食及战马,兼之 疟痢流行,死亡枕籍。阅时一月,而军心屹然不动,其得士心 如此,岂田横之客所可同日而语哉?”(《翼王石达开紫大地 蒙难纪实》)
政治才能

在政治上,采取抚民政策。 在经济上,提出“按亩输钱米”的新经济政策。 在城镇积极扶植工商业的发展,减轻税收。


临死高节

曩闻人言,石见囚后,旨下,命处极刑,所谓凌迟 是也。寸寸剐割,遍体无完肤,吭未断,气息仅属。 石闭目咬牙,不作一语,始终无惨色。濒死,忽闻 有嬉笑声,盖其垂髫稚子,方缚跪于前,年幼无知, 犹顾眄与伍伯戏,面目端秀,憨态可掬,观者咸恻 然。石心动,启眸视之,长叹一声,泪盈眦颊而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太平天国风云人物——石达开
生平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
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 平天国名将,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 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 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 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 众爱戴。
武林高手
总评
石达开作为太平天国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之一,文武兼备,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表现 出杰出的才干,是当时少有的杰出政治家、 军事家,虽然最终逃不开悲惨的结局,其短 暂的人生迸发出许多闪光点,照亮了太平天 国本来乏善可陈的历史天空。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生平简介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生平简介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生平简介石达开,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民族英雄,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石达开人物生平简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名将,是历史上的著名将领、政治家。

石达开的一生有着强烈的传奇色彩,年纪轻轻就统帅大军,被封为“翼王”,年仅32岁就慷慨就义。

是中国农民革命中的英雄人物。

石达开早年丧父,从小就学文习武,为人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是当时十里八乡闻名的后生。

当时朝政昏聩,民不聊生,洪秀全等人来邀请他出山以图反清大计,石达开慷慨允诺,到了三年后,金田起义爆发的时候,石达开率领数千人参战。

后来太平天国一路大胜,定鼎天京,然而之后太平天国的高层们都不思进取,直到天京事变爆发。

石达开一生战功赫赫,1852年的时候,石达开率军西渡湘江,多次击败来敌,大大的打击了清军的气势,后来自武昌下金陵,百战百胜,未逢一败,当时人称“石敢当”。

1854年,太平天国遭受到湘军的反扑,大举溃败,石达开临危受命,亲赴前线,在湖口、九江等地和曾国藩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

石达开率军大败湘军,导致曾国藩投水自杀,之后又挥军西下,连战告捷,险些在南昌城围困击杀曾国藩。

之后随着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率领手下军士逃难离开天京。

之后的日子里石达开就一直在回援天京和外抗清军的日子中度过。

石达开为了保证天京安全,建立起一片的根据地,欲要开辟浙闽根据地,虽然这个计划最终宣告失败,但是这段时间内,石达开所带领的大军给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其他战事上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后来在大渡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全军被困,粮草用尽,石达开欲舍命保住手下的军队就降了清军。

1963年,石达开受审,被判凌迟处死,石达开神色淡定,身受一百多刀,至死都默然无声,不曾哀号求饶,这一幕深深的震撼了周围的士兵。

如何评价石达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起义之中最为出色的人才,他是太平天国之中最优秀的军事家,在天平天国中有着最好的军事才华,战功最为显赫,是所有太平天国领袖之中最杰出的奇男子。

石达开——精选推荐

石达开——精选推荐

既都金陵,欲图河北,罗大纲曰:“欲图北必先定河南。

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至皖、豫一出。

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以徐、扬席卷山左,再出山右,会猎燕都。

若悬军深入,犯险无后援,必败之道也。

且既都金陵,宜多备战舰,精练水师,然后可战可守。

若待粤之拖罟咸集长江,则运道梗矣。

今宜先备木筏,堵截江面,以待战 监之成,犹可及也。

”达开悍而多诈,肆扰江西,不急犯省城,不直指南康,先旁收郡县,遍置伪官,迫其土民,劫以助逆,因粮因兵,愈蔓愈广。

达开久居临江,为上下適中之地,凶悍之众,皆萃於此。

南则窥伺赣州、南安以通粤匪,北则踞守武宁、新昌以通九江。

近期央视《走向共和》播出以后,引发国内众多观家口水大战,甚觉无聊。

晚清历史是最令国人沮丧的一段屈辱史,从皇家正统思想出发,国人的议论仅聚集在如左宗棠、李鸿章、光绪、慈禧、袁世凯等几个无足挂齿宵小人物的议论上,即使如杨深秀、谭嗣同、林旭等“戊戌六君子”也不过是中上之选,康有为、梁启超更不过是贪生怕死之辈,不足论。

他们毕竟是封建极权走向没落时代的苟且维护者,观其言行,若论文治武功、气魄胆识、修为胸襟、知人善任、气节品德等各个方面,在晚清众多历史人物中能真正担当“英雄”二字的,我觉得除了太平天国时期“电师主将”翼王石达开之外,不作第二人想。

石达开,别名亚达,外号石敢当,1831年3月生,广西贵县人。

16岁就“被访出山”,19岁拜将,20岁封王,是太平天国时期骨干将领,太平天国建国之初他和冯云山一起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为太平天国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太平天国众多军民当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就是他的敌人对他也无不钦佩有加闻名丧胆,晚清重臣曾国藩与他多次交手,屡战屡败,最终几乎使得他一手创办的装备精良的“湘军”全军覆没,曾国藩也气得跳江自杀未遂。

石达开用兵如神,礼贤下士,敢于破格大胆提拔人才,太平天国少将李秀成、陈玉成无不是他一手培养、提携起来的军事奇才。

翼王

翼王

翼王——太平天国的灵魂石达开(1831年-1863年),广西贵县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1831年,石达开出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北山里那邦村一个小康之家。

道光年间,官场腐败,民生困苦,石达开十六岁那年,正在广西以传播基督教为名筹备反清起义的洪秀全、冯云山慕名来访,邀其共图大计,石达开慨然允诺,三年后毁家纾难[7],率四千余人参加金田起义,被封为左军主将[8]。

1851年12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翼王五千岁”,意为“羽翼天朝”。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政务。

定都之后,诸王享乐主义抬头,广选美女,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

1853年秋,石达开奉命出镇安庆,节制西征,他打破太平天国以往重视攻占城池、轻视根据地建设的传统,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步扩大根据地范围,亲自指挥攻克清安徽临时省会庐州(今合肥),迫使名将江忠源自尽。

[]过去,太平天国没有基层政府,地方行政一片空白,石达开到安徽后,组织各地人民登记户口,选举基层官吏,又开科举考试,招揽人材,建立起省、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使太平天国真正具备了国家的规模;与此同时,整肃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慰问疾苦,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并制定税法,征收税赋,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活动提供所需物资。

1854年初,石达开在安徽人民的赞颂声中离开安徽,回京述职,太平天国领导层对他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从此放弃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全面推行符合实情的经济政策。

1854年夏秋,太平军在西征战场遭遇湘军的凶狠反扑,节节败退,失地千里。

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的悲剧人生

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的悲剧人生

撰文/许 辉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的悲剧人生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运动早期的主要领导者和将领,他为前期发展轰轰烈烈的席卷了半个多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军事才能和个人英雄气节是值得人们敬佩和肯定的。

1856年之后,太平天国的形势急转直下,石达开的负气出走是否是导致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当时的背景条件和农民运动的局限性下,石达开的结局其实是可以预料到的。

文章将石达开一生的轨迹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前后始末放在一条平行线上进行叙述,展现石达开悲壮的一生与太平天国之间的种种联系。

初出茅庐 拜上帝教散尽家财道光十一年,石达开出生于广西贵县一户富裕的农民家庭。

他的祖籍原在广东和平县,世世代代为客家人,到了他这一代周围人也几乎为客家人,这也是后来太平军大部分起义群众均为客家人的缘由之一。

石达开的父亲石昌辉在他年幼时就去世,留下了他们母子相依为命,因此家境后来大不如前。

虽然自幼读书,但后来只能以耕种为业,他经营过各种商业,从小浮沉于人情世故,一边读书一边讨生活,积累了一些财富和学识。

他与周围人交好,也培养了他义字当头的情感基础,对他的未来有着重大的影响。

道光二十七年,洪秀全、冯云山一行人在贵县传教时,石达开被洪秀全的教义和说辞打动,便约同共谋革命大业。

此时的石达开是一个满怀抱负的有志青年,“满怀远大的抱负,认识天父天兄,不惜家产,恭膺革命,同扶石达开像帅才,才导致了最后的大渡河被俘就义。

前期的成功多属于东王杨秀清的西进战略之成功,石达开不过是照章办事。

这种观点在笔者看来纯属断章取义,暂且不论后来的失败是由于种种因素造成的,就看清军时刻威胁天京安危,此时天京的防御问题变得极为重要。

石达开担此重任,他利用自然优势,挖建壕沟,修建望楼,将整座城池及其周边严密地掌控在他手中,如此周密的防御策略令众人赞叹不已。

后李秀成也在谈及翼王时说:“才能及各伪王优劣,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

”同时清政府为了尽快剿灭太平军,咸丰二年命令时任吏部左侍郎的曾国藩操办团练,咸丰四年二月,曾国藩发表著名的《讨粤匪檄》,痛斥太平军种种“不肖不义”的反叛,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动员了广大的老式知识分子(这也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

石达开简介石达开的故事介绍1

石达开简介石达开的故事介绍1

石达开简介石达开的故事介绍1石达开简介太平天国起义运动是发生在清朝道光年间的农民起义运动,那时清朝的官场已经十分腐败,百姓疾苦无人理会,以石达开、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为首的正义之士发动了金田起义,后来建国天京,石达开被奉为翼王,由此石达开成了太平天国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石达开像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人,1831年出生在贵县那帮村的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出生后,家人给他起了小名,叫亚达。

他有两个妹妹一个姐姐。

石达开很小的时候便没了父亲,所以家里都要靠他帮衬。

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两位名叫石秀全和冯云山的反清义士邀请他一起谋划大事。

三年后,石达开带领着四五千人发动了金田起义,也由此开始了反清运动。

1851年末太平天国建制之后,石达开被封为翼王。

之后他便一直跟随太平军四处征战,立下了许多战功。

石达开领军有方,打仗有策,打得清军落花流水,因此清兵把他称为“石敢当”。

1853年太平天国把国都设在金陵,把国号改为天京。

这时石达开一直辅佐处理政务,洁身自好,清廉有加。

之后石达开带领太平军又打了许多胜仗,使得太平天国进入了全盛时期。

然而,1856年的“天京事变”使得石达开无奈只能选择离开,他的家人却因此而遇害。

幸得天王洪秀全后来将北王韦昌辉诛杀,石达开才奉诏回京。

石达开由此更加深获民心,使得洪秀全忌惮起来。

石达开为避免再次内讧,离开了天京,去往安庆。

得知石达开的窘境,他的对手曾国藩终于决定报当年失败的仇。

最终在大渡河畔,石达开全军被包围杀害,石达开也被清朝凌迟处死。

石达开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而且在诗作方面也很有才华,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名将。

奈何生不逢时、世事变迁、社会黑暗,这位大将之才最终也只落得个英年早逝的悲惨结局,确实令人惋惜。

历史人物: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石达开

历史人物: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石达开

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石达开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广西贵县那良村人,壮族。

他自幼攻读诗书,通文辞,曾赴省应试,举孝廉。

道光末年,洪秀全、冯云山在贵县一带传教,组织“拜上帝会”。

石达开前往结识,加入拜上帝会,并倾全家资产以助饷。

在贵县一带积极宣传拜上帝会教旨,广结会众,鼓动推翻清朝腐败统治。

1850年,率会众奔赴金田。

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揭开太平天国革命的序幕。

3月,洪秀全在东乡登基,称天王,石达开被封为左军主将。

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城,晋封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任前线指挥。

率虎将林凤祥、李开芳等太平军英勇作战,击毙清总兵4人,兵勇五六千人,先后攻克武昌、黄州、九江、安庆、芜湖、和州等地,屡战屡捷,取得起义以来最辉煌的一次胜利。

太平军声名大振,清军闻风丧胆,称石达开为“石敢当”。

百姓纷纷参加进来,队伍不断壮大,势力迅速扩展到长江流域。

1853年3月,石达开与太平军各路将领共同作战,攻克南京,洪秀全将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于此。

是年秋,石达开奉命赴安徽一带抚民。

每到一处,抑制豪强,赈济贫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并在安庆地区加强防务,建立基层政权组织,开科取士,废除了清政府旧赋税制度中的腐败与弊端,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保证了太平军的财政收入,使安庆地区不仅成为天京的军事屏障,也成为天京经济供给的重要基地。

1854年11月,太平军西征受到挫折,东王杨秀清派石达开星夜赶赴湖口,与清军决战。

面对强敌,他采取坚守的方针。

1855年初,石达开诱使清军深入鄱阳湖内,集中优势兵力,突然袭击清军水师,在湖口纵火攻击,使显赫一时的湘军水师溃不成军。

湖口、九江战役,扭转了太平军西征的被动局面,控制了长江中游,占领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广大疆域,太平天国革命进入了顶峰时期。

在革命形势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太平天国最高领导集团矛盾日益暴露出来,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杨秀清、韦昌辉的内讧造成了天京事变的悲剧。

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石达开在大渡河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专门的机构负责大军粮草,军队经常发生粮食危机。

急于扩充兵力,增加了粮食负担,后勤补给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忽视后勤工作,对粮草筹集不够重视,给敌人留下了可乘之机。

石达开(1831年3月一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

祖籍地广东省和平县。

太平天国名将,中国近代军事家,民族英雄。

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被尊为“义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同治二年(1863年)5月,率众深入越西山,直抵大渡河南岸,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

将相故事-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高于诸王?

将相故事-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高于诸王?

将相故事-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什么后人对石达开的评价高于诸王?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生于公元1831年,去世于公元1863年,享年32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石达开为广西贵县客家人,出生在广西一个小康家庭,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

因为自幼丧父,家中只剩母亲和两个妹妹一个姐姐,年幼的石达开早早就承担起家庭重任。

十六岁的时候,受到广西传播教义的洪秀全和冯云山的邀请加入起义,十九岁的时候带领四千人参加金田起义,封左军主将。

后来太平天国在永安县建制,年仅二十岁的石达开被封“翼王五千岁”。

石达开后半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太平天国领兵作战,转战各地。

据说他征战之处,已经遍及大半个中国,在中国各地都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在这些民间传说中,可以看出当地百姓对石达开的敬重和爱戴,而这也是石达开的成功之处。

虽然石达开的所作所为,放在今天来讲是起义。

但是在当时却算的上是谋反,然而难得的是,无论是在当时的清廷,还是在今天,古今中外对石达开的个人评价都非常的高。

同为太平军领导层的李秀成谈起石达开时候说:“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

而有着“中兴四大名臣”之称,在后世名声颇显的曾国藩评价这位对手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这虽然是带有批判性的,但是却也肯定了石达开的个人影响力。

当初曾国藩率领湘军水师与石达开对战,反被石达开训练的水师杀的屁滚尿流,曾国藩差点因此自尽。

左宗棠言:“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而将石达开逮捕处死的骆秉章也认为,石达开“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

美国传教士麦高文评价石达开说:“这位青年领袖,作为目前太平军的中坚人物,各种报道都把他描述成为英雄侠义的——勇敢无畏,正直耿介,无可非议,可以说是太平军中的培雅得。

”又说:“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敢做敢为的人。

石达开历史简介

石达开历史简介

石达开历史简介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政务。

定都之后,诸王享乐主义抬头,广选美女,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1854年初,石达开在安徽人民的赞颂声中离开安徽,回京述职[30],太平天国领导层对他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31],从此放弃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全面推行符合实情的经济政策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东王杨秀清被杀,上万东王部属惨遭株连,石达开在前线听到天京可能发生内讧的消息,急忙赶回阻止,但为时已晚。

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5月,太平军到达大渡河,河水暴涨,无法行船。

三日后,清军陆续赶到布防,太平军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多次抢渡不成,粮草用尽,陷入绝境。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石达开受刑时,被割一百多刀,他从始至终默然无声。

石达开的凛然正气和坚强意志使清政府感到震惊!太平军的高级将领们对石达开的胆略十分推崇,如李秀成谈及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左宗棠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历史趣谈: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为何会兵败安顺场

历史趣谈: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为何会兵败安顺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为何会兵败安顺场导语: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年),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他的诗歌及文采也颇受称道。

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石达开率军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年),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他的诗歌及文采也颇受称道。

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石达开率军出走天京,后转战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并于1865年5月进入四川境内的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

由于河水陡涨等原因,太平军被清军部队及民团、彝兵等团团围困于此,苦战月余而不得出围,最后全军覆没。

石达开被俘后,被凌迟处死,时年55岁。

在他身后,留下了至今都没能解开的众多谜团……真假翼王之谜安顺场,这个距四川省石棉县城十余公里的场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863年,石达开麾下的数万太平军将士在这里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于1863年6月25日在成都科甲巷被凌迟处死。

1935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在这里突破大渡河天险,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妄想让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的阴谋!石达开英勇就义,临死前侃侃而谈,毫无怯懦,“枭杰之气溢于眉间”。

石棉的百姓怀念他,至今当地人仍传说着“当年在成都赴死者不是石达开,而是他的替身马某”。

那么石达开到哪里去了呢?老百姓说他上当地的大洪山修道去了,最后无疾而终。

石棉县的大洪山上曾有一座由百姓自发修建的祖师庙,当地百姓相传,庙中那位耳阔口方的“祖师”颇有当年石达开的风范。

翼王窖藏之谜长期以来,人们就流传着大渡河畔有翼王窖藏的故事。

1936年夏,刘湘从四川越西县(当时无石棉县)安顺场赖某处获得了有关石达开窖藏生活常识分享。

将领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真英雄真汉子

将领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真英雄真汉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将领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真英雄真汉子
导语:太平天国是清朝晚期一段规模非常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差一点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今天我们要来讲述的就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一名“真
太平天国是清朝晚期一段规模非常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差一点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今天我们要来讲述的就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一名“真汉子”“真英雄”——石达开。

石达开,清朝晚期时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敕封翼王,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并且励志的人物,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人生虽短暂,但是却是那么的波澜起伏壮阔撩人啊。

他的一生绚丽多彩,一部真正的战争史,他是时代的辛运儿,更是时代斗争下的牺牲品。

石达开16岁被洪秀全和冯云山邀请参加起义,在19岁毁家纾难,带领4000余人义无反顾的参加了金田起义。

1852太平间陷入了清军包围,形势危急,石达开开辟河西基地,缓解了太平间的危难,事后,他更是夺岳阳、占武汉,28天挺进1800里,犹如霸王附身,所向披靡,从此夺得一称号“石敢当”。

定都天津后,石达开一直都是洁身自好,1853年,石达开经过艰苦战斗夺得安徽,于当地他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建立地方行政体系,整顿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使得所在区域一片清明,为太平天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54年,清军大举反扑,太平军节节败退,当此危难之时,石达开临危受命,于湖口、九江两次大败湘军,逼得曾国藩投水自尽。

同年又挥师江西,四个月连下七府四十七县,因为军纪严明,措施得当,因此是深得江西民心。

军队一度扩充到10余万。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石达开简介 天平天国传奇人物之义王石达开介绍

历史趣谈:石达开简介 天平天国传奇人物之义王石达开介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石达开简介天平天国传奇人物之义王石达开介绍导语:石达开简介: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石达开简介: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1857年6月,在京辅政的石达开因受排挤猜忌,被迫出走,率部属数万赴安庆,并拒绝了天王洪秀全及合朝文武要其回朝辅政的挽留。

l0月初,率部离安庆进江西,在景德镇招集旧部,开始独立与清军作战。

继占赣东数县后,石达开军于11月底抵达抚州(今临川市)。

12月率军西援临江(今樟树市西南)、吉安,均受挫,1858年1月退回抚州。

2月26日,率军自抚州东进,准备经略浙江。

4月20日开始围攻衢州,另分军攻占浙西南十余州县。

但围攻衢州3月不下,乃于7月中旬撤围南行,改图福建。

8月中旬,与国宗杨辅清、杨义清等会师于福建浦城。

杨辅清等不愿隶于石达开,率所部返回江西,取道皖南回援天京。

8月底,石达开率军继续南进,lo月l7日攻占汀州(今长汀),旋折向赣南,经瑞金、会昌、安远、信丰,于1859年1月3日攻占南安(今大余),11日又克崇义。

此时,江西大部州县复为清军所占,石达开军僻处赣南山乡,不易发展,乃确定经湘南西入四川的战略目标。

2月底,弃南生活常识分享。

一代英雄诗人--石达开

一代英雄诗人--石达开

一代英雄诗人--石达开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主要将领之一,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战略家,武学家,诗人,书法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受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万马,二十岁获封翼王,三十二岁英勇就义于成都。

石达开既是著名的军事家,又是优秀的政治家,文韬武略都很出众,因此对其经历不够了解的人常误以为他曾经中过科举(连咸丰皇帝都曾误以为他是湖南贡生),并把他想象成和曾国藩年龄相仿,在太平天国时期已过不惑之龄,传统戏曲中,以老生来饰演石达开,央视电视剧《太平天国》中,也把石达开演成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对观众造成了很大误导。

实际上,石达开在被洪秀全"访请出山"时只有16岁,金田起义时19岁,在湖口、九江大捷中令曾国藩兵败投水时是23岁(时年曾国藩46岁)在成都英勇就义时年仅32岁,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

石达开一生轰轰烈烈,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

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

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为沥剖血诚,谆谕众军民:自恨无才智,天国愧荷恩。

惟矢忠贞志,区区一片心,上可对皇天,下可质古人。

去岁遭祸乱,狼狈赶回京,自谓此愚忠,定蒙圣君明。

乃事有不然,诏旨降频仍,重重生疑忌,一笔难尽陈。

用是自奋励,出师再表真,力酬上帝德,勉报主恩仁。

精忠若金石,历久见真诚。

惟期妖灭尽,予志复归林。

为此行谆谕,遍告众军民:依然守本分,照旧建功名。

或随本主将,亦足标元勋,一统太平日,各邀天恩荣。

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

三年揽辔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曾摘芹香入泮宫,更探桂蕊趁秋风。

石达开人物

石达开人物
7
媒介计划
石达开成就a
1854年秋,曾国藩与太平 天国翼王石达开,在九江、湖 口织就罗网,拉开了一场旷日 持久的大战。这也是44岁的曾 国藩、24岁的石达开第一次交 手。这场战役,有人认为是石 达开“最辉煌”的一次。
8
媒介计划
石达开成就b
1852年,西王萧朝贵在湖南长沙阵亡后, 太平军在长沙城下陷入清军反包围,形势万 分危急,石达开率部西渡湘江,开辟河西基 地,缓解了太平军的缺粮之危,又多次击败 进犯之敌,取得“水陆洲大捷”,重挫清军 士气,其后,为全军先导,经河西安全撤军, 跳出反包围圈,夺岳阳,占武汉,自武昌东 下金陵,二十八天挺进一千八百里,战无不 胜,攻无不克,令清军闻风丧胆,号之曰 “石敢当”。
15
多 謝 觀 看
16
3
石达开简介b
1851年12月,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石达开晋封 “翼王五千岁”。 石达开属太平天国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 “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三十二 岁死于成都。一生轰轰烈烈,为后世所传颂。
4
媒介计划
石达开生平a
成长经历 1831年,石达开出生于广西贵县(今 贵港市)北山里那邦村,客家人,原籍广 东和平县,父亲石昌辉,母亲周氏为壮族 人,有两妹一姊,无兄弟。石达开幼年丧 父,八、九岁起独撑门户,务农经商之余 ,习武修文不辍,十三岁时处事已有成人 风范,因侠义好施,常为人排难解纷,年 未弱冠即被尊称为“石相公”。
人物
石达开
1
目 目 錄 錄 一 一
目 目 錄 錄 二 二
生平 生平
目 錄 三成就
目 錄

价 评
目 目 錄 錄 四 四

2
石达开简介a
石达开(1831年-1863年),小名亚达,绰号石敢 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 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 1857年,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 “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本人谦 辞不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
〔石达开简介〕
*篇一:石达开历史简介
石达开历史简介
主将翼王”,军民尊为“义王”。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号天京,石达开留京辅为修王府而毁民宅,据国库财富为己有,唯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参与!
1854年初,石达开在安徽人民的赞颂声中离开安徽,回京述职[30],太平天国领导层对他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
[31],从此放弃了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
全面推行符合实情的经济政策1856
天京可能发生内讧的消息,急忙赶回阻止,但为时已晚。

1863
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5月,太
平军陷入绝境。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而后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
各王优劣才能时“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
,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篇二:太平天国历史简介
1843年7月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在家乡广东花县建立拜上帝会自称上帝之子并称呼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

1844年4月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离开家乡传教。

1847年3月。

洪秀全及洪仁玕到广东在美国教士罗孝全那里学习首次读到圣经。

8月洪秀全回广西紫荆山与冯云山
发展拜上帝会。

1848年4月杨秀清首次假装“天父下凡”。

1851年1月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囯”改元“太平天囯元年”。

3月洪秀全称“天王”。

9
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
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进围桂林。

6月南王冯云
山伤重死亡。

9月太平军攻长沙西王萧朝贵战死。

1853年1月太平军攻陷武汉湖北。

太平军增至五十万。

2月,攻陷安庆安徽巡抚蒋文庆自杀。

3月,攻陷南京江宁。

南京易名天京定为首都。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5月太平军北伐西征。

1854年1月太平军攻克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自杀。

2月湖广总督吴文镕战死。

4月湘潭之战、靖港之战。

曾立昌所率的北伐援军溃败。

6月太平军二克武昌。

10月清军收复武昌。

1855年1月翼王石达开于鄱阳湖口大败湘军。

3月清军攻下连镇北伐军主将林凤祥被俘处死。

4月太平军三克武昌。

5月北伐军全军覆没李开芳被俘处死。

1856年年初太平天国东征攻取扬州。

9月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内讧诸王互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先后被杀。

1857年6月石达开带兵出走。

1858年5月九江失守守将林启荣战死。

9月李秀成、陈玉成破江北大营。

11月三河镇大捷。

1859年4月洪仁玕从香港抵天京封干王。

陈玉成封英王、李秀成封忠王。

颁布《资政新篇》。

1860年4月太平军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破江北大营。

6月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建“洋枪队”。

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帅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1年9月安庆失守守将叶云来战死。

李鸿章办淮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