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传感器及其应用应用实例

知识讲解传感器及其应用应用实例
知识讲解传感器及其应用应用实例

传感器及其应用(应用实编稿:张金虎审稿:李勇康

【学习目标】

1.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是如何将非电学量转化电学量的。

2.传感器的应用模式:如如何实现信的放大、转换显示和执行等。(这些内容限于高中水平只要求了解,不要求理解或掌握)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饭锅

1.感温铁氧体

(1)组成:氧化锰、氧化锌和氧化铁粉末。

(2)特点:常温下具有铁磁性,能够被磁体吸引,温度达到约103℃时,失去铁磁性。

(3)居里点:又称居里温度,即指103℃。

2.电饭锅的结构

如图所示:

3.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开始煮饭时,用手压下开关按钮,永磁体与感温磁体相吸,手松开后,按钮不再恢复到图示状态,则触点接通,电热板通电加热,水沸腾后,由于锅内水保持100℃不变,故感温磁体仍与永磁体相吸,继续加热,直到饭熟后,水分被大米吸收,锅底温度升高,温度升至居里点103℃时,感温磁体失去铁磁性,在弹簧作用下,永磁体被弹开,触点分离,切断电源从而停止加热。

要点诠释:如果用电饭锅烧水,在水沸腾后因为水温保持在100℃,故不能自动断电,只有水烧干后,温度升高到103℃才能自动断电。

知识点二、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测温仪

1.常见测温元件: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热电偶及红外线敏感元件等。

2.温度传感器测温仪的优点:可以远距离读取温度的数值,因为温度信变成电信

后可以远距离传输。

知识点三、光传感器的应用

1.机械式鼠标:其内部组成如图所示,包括滚球、滚轴与码盘、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光传感器)。

工作原理:鼠标器移动时,滚球的运动通过滚轴带动两个码盘转动,红外接收管就

收到断续的红外线脉冲,输出相应的电脉冲信,计算机分别统计xy、两个方向的脉冲

信,处理后就使屏幕上的光标产生相应的位移。

2.火灾报警器

如图所示为利用烟雾对光的散射来工作的一种火灾报警器。

带孔的罩子内装有发光二极管LED、光电三极管和不透明的挡板。平时,光电三极管收不到LED发出的光,呈现高电阻状态。烟雾进入罩内后对光有散射作用,使部分光线照射到光电三极管上,其电阻变小。与传感器连接的电路检测出这种变化,就会发出警报。

要点诠释:常见的光传感器:光敏电阻、光电管、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知识点四、常见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1.生活中的传感器

(1)与温度控制相关的家用电器:电饭煲、电冰箱、微波炉、空调、消毒碗柜等,都用到温度传感器。

(2)红外传感器:自动门、家电遥控器、生命探测器、非接触红外测温仪以及防盗、防火报警器等。

(3)照相机中的光传感器和家用便携式电子秤的压力传感器。

2.农业生产中的传感器

(1)湿度传感器:判断农田的水分蒸发情况,自动供水或停水。

(2)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对上百个点进行温度和湿度监测。由于有了十

分先进可靠的测试技术,有效地减少了霉变现象。

3.工业生产中的传感器

(1)生产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用机器人、自动化小车、自动机床、各种自动生产线或者系统,代替人完成加工、装配、包装、运输、存储等工作。各种传感器使生产的自动运行保持在最佳状态,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和产量,节约原材料等。

(2)在数控机床中的位移测量装置,就是利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从而实现对零部件的精密加工。

4.飞向太空的传感器

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传感器应用得较早,也应用得较多,在运载火箭、载人飞船中,都应用了大量的传感器供遥测和遥控系统使用。这些传感器对控制航天器的姿态、接收和发

送信息、收集太空数据等都有重要作用。在载人飞船中还使用一类测量航天员各种生理状况的生理传感器,如测量血压、心电图、体温等。

知识点五、光控开关

1.斯密特触发器

当输入端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一个值(1.6 V)时,输出端会突然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 V),当输入端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0.8 V)时,输出端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 V)。

2.工作原理

对于如图所示的光控电路:

白天,光强度较大,光敏电阻G R电阻值较小,加在斯密特触发器A端的电压较低,则输出端Y输出高电压,发光二极管LED不导通;当天色暗到一定程度时,G R的阻值增大到一定值,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的电压上升到某个值(1.6 V),输出端Y 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则发光二极管LED导通发光(相当于路灯亮了),这样就达到了使路灯天明熄灭,天暗自动开启的目的。

要点诠释:要想在天更暗时路灯才会照亮,应该把1R的阻值调大些,这样要使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电压达到某个值(如1.6 V),就需要G R的阻值达到更大,即天色更暗。

3.课本图乙电路分析

由于集成电路允许通过的电流较小,要用白炽灯模仿路灯,就要使用继电器来启闭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灯泡可用“6V0.3A”的,继电器可以使用HRS1HS 型微型继电器以便能够插在实验板上。图中J为继电器,工作电压为5 V,a J为它的常开触点。

要点诠释:(1)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在电路中不能反接,否则电磁继电器将不能正常工作。

(2)图中J与a J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3)在控制电路中之所以并联一只二极管,是为了防止电磁继电器释放衔铁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损坏集成电路。二极管的存在可以提供自感电流的通路。

知识点六、温度报警器

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常温下,调整1R的阻值使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处于低电平,输出端Y处于高电平,无电流通过蜂鸣器,蜂鸣器不发声;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T R阻值减小,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A电势升高,当达到某一值(高电平),其输出端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蜂鸣器通电,从而发出报警声,1R的阻值不同,则报警温度不同。

要点诠释:要使热敏电阻在感测到更高的温度时才报警,应减小1R的阻值,1R阻值越小,要使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达到高电平,则热敏电阻阻值要求越小,即温度越高。知识点七、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

1.普通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1)都具有单向导电性。

(2)发光二极管除了具有单向导电性外,导电时还能发光。普通的发光二极管是用磷化镓或磷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该类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大于1.8 V。

2.晶体三极管

(1)晶体三极管能够把微弱的信放大。晶体三极管的三极分别是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2)传感器输出的电流或电压很微弱,用一个三极管可以放大几十倍以至上百倍。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表现为基极b的电流对集电极c的电流起了控制作用。

3.逻辑电路

(1)对于与门电路,只要一个输入端输入为“0”,则输出端一定是“0”;反之,只有当所有输入端都同时为“1”,输出端才是“1”。

(2)对于或门电路,只要有一个输入端输入为“1”,则输出端一定是“1”;反之,只有当所有输入端都为“0”时,输出端才是“0”。

(3)非门电路中,当输入端为“0”时,输出总是“1”;当输入端为“1”时,输出端反而是“0”。非门电路也称反相器。

(4)斯密特触发器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非门。

【典型例题】

类型一、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例1.如图所示是电饭煲的电路图,1S是一个控温开关,手动闭合后,当此开关温度达

到居里点(103℃)时,会自动断开,2S是一个自动控温开关,当温度低于70℃时,会自动闭合;温度高于80℃时,会自动断开,红灯是加热时的指示灯,黄灯是保温时的指示灯,分流电阻12500ΩRR??,加热电阻丝350ΩR?,两灯电阻不计。

(1)分析电饭煲的工作原理。

(2)计算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下,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3)简要回答,如果不闭合开关1S,能将饭煮熟吗?

【思路点拨】先搞清楚1S、2S两控温开关的作用,在明确控温过程。

【答案】见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温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解题关键是清楚1S、2S两控温开关的作用。

(1)电饭煲盛上食物后,接上电源,2S自动闭合,同时手动闭合1S,这时黄灯短路,红灯亮,电饭煲处于加热状态,加热到80℃时,2S自动断开,1S仍闭合;水烧

开后,温度升高到居里点103℃时,开关1S自动断开,这时饭已煮熟,黄灯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由于散热,待温度降至70℃时,2S自动闭合,电饭煲重新加热,温度达到80℃时,2S又自动断开,再次处于保温状态。

(2)加热时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22UPR?并,保温时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221UPRR??并,两式中

23223500505005005011RRPRR????????。

从而有

112500500111250011RRPPR?????并并。

(3)如果不闭合开关1S,开关2S总是闭合的,1R被短路,功率为1P,当温度上升到80℃时,2S自动断开,功率P降为2P,温度降低到70℃,2S自动闭合……温度只能在7080℃~℃之间变化,不能把水烧开,不能煮熟饭。

【总结升华】熟悉电饭煲的工作原理,明确控温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例2.(2016 北京四中三模)如图所示,一热敏电阻R T放在控温容器M内;A为毫安表,量程6 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 V,内阻很小;R为

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 Ω,S为开关。已知R T在95 ℃时的阻值为150 Ω,

在20 ℃时的阻值约为550 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20~95 ℃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 T的阻值。

(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

(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a.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

b.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 T的温度为95 ℃。

c.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阻值,以保证仪器安全。

d.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并记录________。

e.将R T的温度降为T1(20 ℃<T1<95 ℃);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________,记录________。

f.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 T1=________。

g.逐步降低T1的数值,直到20 ℃;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ef。

【答案】(1)见解析

(2)d.电阻箱的读数R0;e.仍为I0电阻箱的读数R1;f.R0-R1+150 Ω

【解析】(1)电阻箱的最大阻值与热敏电阻的最大阻值相差不大,因此电阻箱应与热敏电阻串联。如图:

(2)本实验原理是当电路的两种状态的电流相等时,外电路的总电阻相等。

95 ℃和T1时对应的电路的电阻相等,有150 Ω+R0=R T1+R1,即R T1=R0-R1+150 Ω。

类型二、光传感器的应用

例3.如图甲所示为一测量硫化镉光敏电阻特性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内阻不计,开关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发光逐渐增强,测得流过电阻R的电流和光强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试根据这一特性设计一个自动光控电路。

【思路点拨】由光敏电阻的特性曲线判断:当入射光增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变化。根据题意设计出的路灯自动控制电路。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光敏电阻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当入射光增强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流过光敏电阻的电流增大。

根据题意设计的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学习目标: 1、知道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理解电子秤的原理----力传感器的应用. 3、理解话筒的原理----声传感器的应用. 4、理解电熨斗的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5、会设计简单的有关传感器应用的控制电路. 自主学习: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1.电子秤理有______片、电压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和数字显示器等器件.电阻应变片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____会发生变化,把应变片放在合适的电路中,他能够把物体____这个力学量转换为____这个电学量,因而电子秤是____的应用. 2.工作原理:如图6-2-1所示,弹簧钢制成的梁形元件右端固定,在梁的上下表面各贴一个应变片,在梁的自由端施力F,则梁发生弯曲,上表面拉伸,下表面压缩, 上表面应变片的 电阻___,下表面应变片的电阻变小.F越大, 弯曲形变___, 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就越大. 如果让应变片中通过的电流保持恒定,那末上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 变大, 下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小. 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输 出.外力越大, 输出的电压差值也就, ___ 6-2-1 二、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1、话筒是一种常用的____,其作用是把____转换成____. 话筒分为____,____,____等几种. 2、电容式话筒:原理: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和固定电极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源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于是电阻R两端就输出了与声音变化规律相同的电压. 3.驻极体话筒: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工作原理同电容式话筒,只是其内部感受声波的是____. 三、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 1.在电熨斗中,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其作用是____,当温度发生变化时, 双金属片的____不同,从而能控制电路的通断 2.电熨斗的自动控温原理: 常温下,上、下触点是接触的,但温度过高时,由于双金属片受热膨胀系数不同,上部金属膨胀____,下部金属膨胀___,则双金属片向下弯曲,使触点分离,从而切断电源,停止加热.温度降低后, 双金属片恢复原状,重新接通电源,从而保持温度不变. 典型例题: 例1 用如图6-2-2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有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的滑块,滑块可无摩擦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b 上其压力大小可以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 传感器b在前,a在后.汽车静止时, 传感器a、b的 示数均为10N(取g=10m/s2) 若传感器a示数为14N,b的示数为6.0N,求此时 汽车的加速度和方向?

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课程设计

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课程设计

————————————————————————————————作者:————————————————————————————————日期: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 指导老师 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称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微处理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加速了这个进程。目前,电子秤在商业销售中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但在市场上仍广泛使用的电子秤有很大局限性。这些电子秤体积大、成本高,又不便随身携带,而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便携秤又大都采用杆式秤或以弹簧压缩、拉伸变形来实现计量的弹簧秤等,其计量误差大,又容易损坏。杆式秤和弹簧秤等计量器械将逐渐被淘汰。因此,一种能够在未来更方便、更准确的普及型电子秤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一种重量轻、计量准确、读数直观的民用电子秤迫在眉睫。 本设计过程充分利用传感器的有关知识,利用霍尔传感器设计的简单电子秤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此应用需求,并从简单电子秤的基本构造进一步了解大型电子秤的构造原理。 关键词:CSY传感器实验仪;电子秤;霍尔式传感器;差动放大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电子秤概述 (1) 1.1.1 电子秤的发展 (1) 1.2 电子秤的组成 (2) 1.2.1 电子秤的基本结构 (2) 1.2.2 电子秤的基本工作原理 (2) 第二章电子秤设计的目的意义及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1 电子秤设计目的 (4) 2.2 此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4) 2.3 电子秤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3.1 设计任务 (4) 2.3.2 设计要求 (4) 第三章电子秤总体设计方案 (5) 3.1 电子秤设计思想 (5) 3.2各电路单元或部件选择 (6) 3.2.1 直流稳压电源的选择 (6) 3.2.2 电桥平衡网络的选择 (6) 3.2.3 称重传感器的选择 (6) 3.2.4 差动放大器的选择 (9) 3.2.5 F/V表的选择 (9) 3.3 最终方案的确定 (10) 第四章硬件设计 (11) 4.1 硬件设计概要 (11) 4.1.1 硬件电路设计原理说明及电路图 (11)

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Lab View的电子秤设计》 课设报告书 学院:机电学院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2017 年 6 月12 日

目录 一、概述 (1) 二、功能需求分析 (1) 三、系统设计 (1) 四、技术实现 (12) 五、课程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13) 六、心得体会 (13)

一、概述 电阻应变片是基于应变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可直接作为测量传感元件,将电阻应变片接成电桥形式,当钢梁受到外力产生形变时,电桥内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产生相应的不平衡输出。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掌握传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具备构造、调试和工程设计传感器的能力。了解labview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利用软件构建信号分析程序和前面板。 二、功能需求分析 (1)量程0~1.5Kg,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2)电路设计,差分放大电路; (3)程序设计,包括信号处理程序和前面板。 三、系统设计 其电路构成主要有测量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秤以及各种新型结构的测量装置。而差动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NI数据采集卡的输入要求,将信号输入进电脑进行进一步分析。 原理流程图如下: 1、测量电路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简称电阻应变计。当将电阻应变计用特殊胶剂粘在被测构件的表面上时,则敏感元件将随构件一起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变化,而电阻的变化与构件的变形保持一定的线性关系,进而通过相应的二次仪表系统即可测得构件的变形。通过应变计在构件上的不同粘贴方式及电路的不同联接,即可测得重力、变形、扭矩等机械参数

自动化传感器实验报告四--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班级:08自动化 成绩: 姓名:学号: 组 别: 组员: 实验地点:实验日期: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二项目名称: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 二、基本原理 电子秤实验原理与实验三相同,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 传感器实验箱(二)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实验一中的步骤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3-1全桥接线,打开直流稳压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器Rw1,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零。 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200V或-0.200V。 3.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w1(零位调节)使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000V。 4.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就可以称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5.把砝码依次放在托盘上,填入下表4-1。 表4-1电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 6. 误差:0% 非线性误差:0% 五、实验注意事项 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实验数据,绘制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分析什么因素会导致电子秤的非线性误差增大,怎么消除,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环境因素和实验器材的校正不准会导致非线性误差增大。通过多次校正,调节变位器可消除或减少误差。若要增加输出灵敏度可增加相形放大电路。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结构与应用 姓 名 学 号 院(系)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班 级 P10 电信二班 指导教师 职 称 教授 二O 一二年 七 月 一日

摘要 此次压电式力传感器设计主要阐述了压电式力传感器的具体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设计格式、设计要求及设计过程中有关压电式力传感器的设计,还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有关计算、与传感器相连的测试电路。 本压电式传感器采用压缩型单项里传感器结构,利用纵向压电效应进行工作,在设计中压电材料采用石英晶体。由于安装中需施加预紧力,以保证该传感器的线性度良好,故留出一定的过载量,本设计中重点考虑了各部分的面积、刚度等参数,未讨论预紧力的选用范围,可能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如安装误差等可以影响设计传感器的性能,属于正常范围内,使用中可忽略。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2) 第二章传感器的参数计算 (3) 第三章测量电路 (6) 总结 (7) 参考文献 (8)

传感器的结构如下图 图一 1、顶盖 2、敏感元件 3、导电片 4、基座 5、外壁 6、预紧螺钉 该传感器由顶盖、敏感元件、导电片、基座、外壁、预紧螺钉和输出插座组成。通过预紧螺钉加预紧力,将顶盖、基座和外壁焊接为一体,输出插座可与同轴低噪声电缆连接。

1、压电晶体(石英)的几何尺寸 石英片在机械强度上必须满足公式 δ F S ≥ 式中: S 为石英晶片的受力面积 F 为传感器待测力的最大力 δ为石英晶体的许用应力,为17.5 2/kg mm 本设计中传感器的额定负载为400 kg ,由于包括预紧力,并留出一定的过载量,取最大负载量为700 kg ,因而S ≥ 40 2mm 。 设计中取晶片的长为10 mm ,宽为6 mm ,受力面积60 2mm 。 2、石英片的晶片电容值 d S r 00 εε= C 这里取每片石英片的厚度为1.2mm ,石英的r ε=4.5,每片石英片的电容 0C =1.99pF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取两片石英片并联方式,所以总的电容大小为3.98pF 。 3、传感器刚度参数计算 设在外力F 的作用下,传感器的变形为x δ,12()x F k k δ=+ 式中:1k 为敏感部分的组合刚度 2k 为辅助部分组合刚度 图二 在晶片数一定时, 112 k k k +决定了传感器的精度,因此, 在结构设计中应确保

电子秤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 小量程电子秤设计 学校:河海大学 专业:应用物理学 姓名:季庚午 学号:0810020116 指导老师:丁万平

Ⅰ、总体设计方案 本设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单片机、显示器。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感受被测物体的质量,通过电桥输出电压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将输出信号放大,而后送入A/D转换单元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其转换为对应的重量信息,送LED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单片机同时也可以进行去皮调零操作。 Ⅱ、硬件电路设计 一、传感器选择 1、传感器型号:WTP616平行梁式称重(测力)传感器; 2、产品特点及结构:主要适用于口袋称,手掌称等电子称重; 3、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载荷(Kg):500g; 绝缘电阻(MΩ)>=2000(100VDC) 精度等级:C3; 激励电压(V)5~10DC 综合误差:(%F.S)0.05; 温度补偿范围(℃)-10~+40 灵敏度(mV/V)0.7+-0.1 使用温度范围(℃)-20~+50 非线性(%F.S):0.05; 零点温度影响(%F.S/10℃)0.2 滞后(%F.S):0.05; 灵敏度温度影响(%F.S/10℃)0.15 重复性(%F.S):0.05; 安全过载范围(%F.S) 150 蠕变(%F.S/30min):0.05; 极限过载范围(%F.S) 零点输出(%F.S): +-1; 输出阻抗(Ω): 1000+-50 输入阻抗(Ω):100050 电缆线: 四芯屏蔽电缆 4、接线方法:输入(电源)+:红色;输入(电源)—:黑色;输出(信号)+:绿色;输出(信号)—:白色 5、实物图: 图Ⅱ.1.1:WTP616实物图 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单片机LED显示

电子称的设计传感器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电子秤的设计 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2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燕山大学《传感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4年 12月 12日 摘要 称重技术是日常生活不可获缺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称重技术和称重装置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基于电阻应变传感器的电子称以其制作简单、成本低、量程大、精度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以电阻应变效应为基本原理的电阻式传感器。它由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计、补偿电阻和外壳组成,可根据具体测量要求设计成多种结构形式。弹性敏感元件受到所测量的力而产生变形,并使附着其上的电阻应变计一起变形。电阻应变计再将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可以测量力、扭矩、位移等多种物理量。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电阻应变式的称重传感器的电子秤的设计,其中包括惠斯通全桥电路的设计和搭建、OP07组成的放大电路的设计、AD7705组成的模数转换电路以及转换后数字采集和显示的实现。详细叙述了该称重传感器的参数设计,并验证其可行性。 关键字:传感器、电阻应变、差动电桥、放大电路、AD转换

目录 第1章概论 0 1.1 调研的意义 0 1.1.1 课题背景 0 1.1.2 调研意义 0 1.2 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外电子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2 典型电子称产品举例 (2) 1.3 为电子称设计进行的准备 (2) 第2章电子称的具体设计方案 (3) 2.1 敏感元件的介绍 (3) 2.1.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3) 2.1.2 弹性元件 (5)

智能压电传感器电子称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智能电子秤设计 姓名李宏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一班 学号 004 时间 2016年4月10日 第一章功能说明 本设计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在设计系统时,为了更好地采用模块化设计法,分步设计了各个单元功能模块。 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最小系统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电源四大部分。最小系统部分主要包括AT89S52和扩展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数据采集部分由称重传感器,信号的前期处理和A/D转换部分组成,包括运算放大器AD620和A/D转换器ICL7135;人机界面部分为键盘输入,四位LED数码显示器,可以直观的显示重量的具体数字以及方便的输入数据,使用方便;系统电源以LM317和LM337为核心设计电路以提供系统正常工作电源。 系统的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该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该电子秤可以实现基本的称重功能(称重范围为0~9.999Kg,重量误差不大于±0.005Kg),并发挥部分的显示购物清单的功能,可以设置日期和设定十种商品的单价,还具有超量程和欠量程的报警功能。 本系统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称重传感器原理 即由非电量(质量或重量)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是把支承力变换成电的或其它形式的适合于计量求值的信号所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按照称重传感器的结构型式不同,可以分直接位移传感器(电容式、电感式、电位计式、振弦式、空腔谐振器式等)和应变传感器(电阻应变式、声表面谐振式)或是利用磁弹性、压电和压阻等物理效应的传感器。 对称重传感器的基本要求是:输出电量与输入重量保持单值对应,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被称物体的状态的影响要小;能在较差的工作条件下工作;有较好的频响特性;稳定可靠。 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此外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

知识讲解传感器及其应用应用实例

传感器及其应用(应用实编稿:张金虎审稿:李勇康 【学习目标】 1.传感器的传感元件是如何将非电学量转化电学量的。 2.传感器的应用模式:如如何实现信的放大、转换显示和执行等。(这些内容限于高中水平只要求了解,不要求理解或掌握)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饭锅 1.感温铁氧体 (1)组成:氧化锰、氧化锌和氧化铁粉末。 (2)特点:常温下具有铁磁性,能够被磁体吸引,温度达到约103℃时,失去铁磁性。 (3)居里点:又称居里温度,即指103℃。 2.电饭锅的结构 如图所示: 3.电饭锅的工作原理 开始煮饭时,用手压下开关按钮,永磁体与感温磁体相吸,手松开后,按钮不再恢复到图示状态,则触点接通,电热板通电加热,水沸腾后,由于锅内水保持100℃不变,故感温磁体仍与永磁体相吸,继续加热,直到饭熟后,水分被大米吸收,锅底温度升高,温度升至居里点103℃时,感温磁体失去铁磁性,在弹簧作用下,永磁体被弹开,触点分离,切断电源从而停止加热。 要点诠释:如果用电饭锅烧水,在水沸腾后因为水温保持在100℃,故不能自动断电,只有水烧干后,温度升高到103℃才能自动断电。 知识点二、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测温仪 1.常见测温元件: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热电偶及红外线敏感元件等。 2.温度传感器测温仪的优点:可以远距离读取温度的数值,因为温度信变成电信

后可以远距离传输。 知识点三、光传感器的应用 1.机械式鼠标:其内部组成如图所示,包括滚球、滚轴与码盘、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光传感器)。 工作原理:鼠标器移动时,滚球的运动通过滚轴带动两个码盘转动,红外接收管就 收到断续的红外线脉冲,输出相应的电脉冲信,计算机分别统计xy、两个方向的脉冲 信,处理后就使屏幕上的光标产生相应的位移。 2.火灾报警器 如图所示为利用烟雾对光的散射来工作的一种火灾报警器。 带孔的罩子内装有发光二极管LED、光电三极管和不透明的挡板。平时,光电三极管收不到LED发出的光,呈现高电阻状态。烟雾进入罩内后对光有散射作用,使部分光线照射到光电三极管上,其电阻变小。与传感器连接的电路检测出这种变化,就会发出警报。 要点诠释:常见的光传感器:光敏电阻、光电管、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等。知识点四、常见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1.生活中的传感器 (1)与温度控制相关的家用电器:电饭煲、电冰箱、微波炉、空调、消毒碗柜等,都用到温度传感器。 (2)红外传感器:自动门、家电遥控器、生命探测器、非接触红外测温仪以及防盗、防火报警器等。 (3)照相机中的光传感器和家用便携式电子秤的压力传感器。 2.农业生产中的传感器 (1)湿度传感器:判断农田的水分蒸发情况,自动供水或停水。 (2)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可对上百个点进行温度和湿度监测。由于有了十

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

基于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

————————————————————————————————作者:————————————————————————————————日期:

霍尔式传感器的电子秤的创新设计 姓名:徐志远 班级:理工10-3班 学号:22100832

一、创新的背景 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科研、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电子秤的发展过程与其它事物一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密、由机械到机电结合再到全电子化、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过程。特别是近30年以来,工艺流程中的现场称重、配料定量称重、以及产品质量的监测等工作,都离不开能输出电信号的电子衡器。这是由于电子衡器不仅能给出质量或重量信号,而且也能作为总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承担着控制和检验功能,从而推进工业生产和贸易交往的自动化和合理化。 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电子秤的功能将会日趋完善。因此,一种能够在未来更方便、更准确的普及型电子秤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一种重量轻、计量准确、读数直观的民用电子秤迫在眉睫。 二、电子称创新的思路 电子秤是利用物体的重力作用来确定物体质量(重量)的测量仪器,也可用来确定与质量相关的其它量大小、参数、或特性。不管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电子秤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A、承重传力复位系统; 它是被称物体与转换元件之间的机械、传力复位系统,又称电子秤的秤体,一般包括接受被称物体载荷的承载器、秤桥结构、吊挂连接部件和限位减振机构等。

基于电子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称的制作

基于电子应变式传感器电子称的制作设计(论文) 基于电子应变式传感器 电子称制作 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 所在系部: 2011年5月

摘 要 电 阻应 变式 传感 器具 有测 量范 围 广、 精度 高、 误差小和线性特性等优点,且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在力、压力和重要测试中 有非常广泛应用,力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寿命长 等优异特点。所以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制作数显电子称具有准确度高易于 制作,简单实用、成本低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等特点。 本文从数显电子称要求分析入手,将整个系统分成四个部分,分析和讨论了各个部分电路原理、控制策略、实现方法。详细讨论了系统各种 工况及信号传递情况,并得到了系统各个部分在不同工况工作状态。数显

电子秤根据弹性体(弹性元件,敏感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他表面电阻应变片(转换元件)也随同变形,电阻应变片变形后,它阻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再经相应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将电信号通过数码显示器显示出来,从而完成了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过程。 关键词:灵敏度、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引言 电子秤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带子衡器,广泛应用于超市。大中型商场。物流配送中心。电子秤在结构和原理上取代了以杠杆平衡为原理传统机械式称重工具。相比传统机械式称量工具,电子秤具有称量精度高、装机体

积小、应用范围广、易于操作使用等优点,在外形布局、工作原理、结构和材料上都是全新计量衡器。电子秤设计首先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到被测物体重量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准确线性放大。放大后模拟电压信号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量被送到主控电路单片机中,在经过单片机控制译码显示器,从而显示出被测物理重量。 目前市场上使用称重工具,或者是结构复杂,或者运行不可靠,且成本高,精度稳定性不好,调正时间长,易易损件多,维修困难,装机容量大,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而且目前市场上电子秤产品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小型企业产品质量差且技术力量薄弱,设备不全,缺乏产品开发能力,产品质量在低水平徘徊。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发一套有实用价值电子秤系统,从技术上克服上述诸多缺点,改善电子城系统在应用中不足。 目录 摘要 (3) 引言 (4)

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由称重传感器制作的电子衡器已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实现了对物料的快速、准确的称量,特别是随着微处理机的出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化的不断提高,称重传感器已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种必需的装置,从以前不能称重的大型罐、料斗等重量计测以及吊车秤、汽车秤等计测控制,到混合分配多种原料的配料系统、生产工艺中的自动检测和粉粒体进料量控制等,都应用了称重传感器,目前,称重传感器几乎运用到了所有的称重领域。 1.高速定量分装系统 本系统由微机控制称重传感器的称重和比较,并输出控制信号,执行定值称量,控制外部给料系统的运转,实行自动称量和快速分装的任务。 系统采用MCS-51单片机和V/F电压频率变换器等电子器件,其硬件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用8031作为中央处理器,BCD拔码盘作为定值设定输入器,物料装在料斗里,其重量使传感器弹性体发生变形,输出与重量成正比的电信号,传感器输出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输入V/F转换器进行A/D转换,转换成的频率信号直接送入8031微处理器中,其数字量由微机进行处理。微机一方面把物重的瞬时数字量送入显示电路,显示出瞬时物重,另一方面则进行称重比较,开启和关闭加料口、放料于箱中等一系列的称重定值控制。 图1 原理框图 在整个定值分装控制系统中,称重传感器是影响电子秤测量精度的关键部件,选用GYL-3应变式称重测力传感器。四片电阻应变片构成全桥桥路,在所加桥压U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信号与作用在传感器上的重力和供桥桥压成正比,而且,供桥桥压U的变化直

接影响电子称的测量精度,所以要求桥压很稳定。毫伏级的传感器输出经放大后,变成了0-10V的电压信号输出,送入V/F变换器进行A/D转换,其输出端输出的频率信号加到单片机8031定时器1的计数、输入端T1上。在微机内部由定时器0作计数定时,定时器0的定时时间由要求的A/D转换分辩率设定。 定时器1的计数值反映了测量电压大小即物料的重量。在显示的同时,计算机还根据设定值与测量值进行定值判断。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取差值提供PID运算,当重量不足,则继续送料和显示测量值。一旦重量相等或大于给定值,控制接口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外部给料设备停止送料,显示测量终值,然后发出回答令,表示该袋装料结束,可进行下袋的装料称重。 图2所示为自动称重和装料装置。每个装料的箱子或袋子沿传送带运动,直到装有料的电子称下面,传送带停止运动,电磁线圈2通电,电子称料斗翻转,使料全部倒入箱子或袋子中,当料倒完,传送带马达再次通电,将装满料的箱子或袋子移出,并保护传送带继续运行,直到下一次空袋或空箱切断光电传感器的光源,与此同时,电子称料箱复位,电磁线圈1通电,漏斗给电子秤自动加料,重量由微机控制,当电子秤中的料与给定值相等时,电磁线圈1断电,弹簧力使漏斗门关上。装料系统开始下一个装料的循环。当漏斗中的料和传送带上的箱子足够多时,这个过程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必要时,*作人员可以随时停止传送带,通过拔码盘输入不同的给定值,然后再启动,即可改变箱或袋中的重量。

应用传感器设计电子称

应用传感器设计电子秤 环境工程12-1 1230000122 刘绍博 摘要: 本实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霍尔氏传感器的应用,设计出一款电子秤,并通过本实验得到该电子秤与标准电子秤之间的误差度。 关键词: 霍尔氏传感器、电子秤、传感器应用、设计、误差度 引言: 传感器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起到信息收集、信息数据的转化作用。本实验采用的是霍尔氏传感器,利用霍尔传感器将被测物体的质量转化成电信号,由电信号与质量间的线性关系从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实验原理: 设计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是:不同质量的被测物,会引起传感器不同的反应,把这种反应通过特定的方法或电路转换为电压。一般情况下是利用它们的线性变化关系,在被测物的质量与电压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测出电流电压值,从而就可以得到被测物的质量。霍尔传感器是有两个产生梯度磁场的环形磁钢和位于梯度磁场中的霍尔元件组成。霍尔元件通过恒定电流时,霍尔电势的大小正比于磁场强度,当霍尔元件在梯度磁场中上、下移动时,输出的霍尔电压U取决于其在磁场中的位移量,所以测得霍尔电压的大小便可获知霍尔元件的静位移。若将一个圆盘(即称重平台)和霍尔元件相连,就把霍尔元件的静位移和圆盘上的物体的质量对应起来,也就是说把霍尔电压的大小和圆盘上的物体的质量对应起来,据此就可以设计一种电子秤。

由公式可以看出电压U也是关于位移x的函数,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在传感器的托盘上所引起的位移是不同的,因而可以通过不同位移的所显示的电压值来确定这个位移所代表的质量。

实验内容与步骤: 1)首先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在正(+)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表的输入插口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式F/V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调好后,增益旋钮可以动,但调零旋钮不可再动。 2)根据图1连线,W1、r为电桥单位的直流电桥平衡网络的一部分。装好测微头与振动台吸合,并使霍尔片置于半圆磁钢上下正中位置。

传感器应用之电子称

传感器应用——电子称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传感器的分类有很多,其中称重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重力转变为电信号的力→电转换装置,是电子称的一个关键部件。称重传感器按转换方法分为光电式、液压式、电磁力式、电容式、磁极变形式、振动式、陀螺仪式、电阻应变式等8类,以电阻应变式使用最广。传感器就好比电子称的“心脏”,其精确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子称的性能。 1.电子称结构 电子秤属于衡器的一种,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工具。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电子秤在许多商业活动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电子秤主要由承重系统(如秤盘、秤体)、传力转换系统(如杠杆传力系统、传感器)和示值系统(如刻度盘、电子显示仪表)三部分组成。 电子秤作为一个典型的自动检测系统,也可归纳为由三大环节所组成。

如图1所示一次仪表通常指的是传感器,它是由敏感元件、电路、机构等组成,是利用某些特殊材料对某些物理量具有一定的敏感,然后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通常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比较弱小,不足以驱动显示器,为此采用二次仪表对信号进行放大,来自一次仪表的电信号往往还夹带外部的干扰信号,必须把它去除,一般二次仪表还包括滤波电路用以消除干扰。传感器的转换关系往往并不服从线性关系,所以有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线性补偿处理。故称二次仪表为测量与显示部件。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可能是模拟量,也可能是数字量。三次仪表是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所以要求二次仪表的输出信号必须是数字信号,三次仪表将进一步对信号进行处理并形成控制量输出。作为规模较小的仪表系统,三次仪表主要是以中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电路,组成智能化仪表。使整个测量系统的性能与功能大大提高。 各种各样形式的电子秤的仪表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都必须利用称重传感器来采集重量信号并变换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 2.电子称工作原理 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压力施给传感器,该传感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用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一个变化的模拟信号。该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输出到模数转换器。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运算控制。CPU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将这种结果输出到显示器,直至显示结果。 3.电子称中传感器的选用 (1)称重传感器的构成 ①敏感元件 直接感受被测量(质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其他量的元件。如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是将被测物体的质量转变为形变;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将被测的质量转变为位移。 ②变换元件 又称传感元件,是将敏感元件的输出转变为便于测量的信号。如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电阻应变计(或称电阻应变片),将弹性体的形变转换为电阻量的变化;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电容器,将弹性体的位移转变为电容量的变化。有时某些元件兼有敏感元件和变换元件两者的职能。如电压式称重传感器的压电材料,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一)

§X6.2传感器的应用实例(一)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知道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 2、理解电子秤的原理----力传感器的应用. 3、理解话筒的原理----声传感器的应用. 4、理解电熨斗的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5、会设计简单的有关传感器应用的控制电路. 自主学习: 一、力传感器的应用-----电子秤 1.电子秤理有______片、电压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和数字显示器等器件.电阻应变片受到力的作用时 ,它的____会发生变化,把应变片放在合适的电路中,他能够把物体____这个力学量转换为____这个电学量,因而电子秤是____的应用. 2.工作原理:如图6-2-1所示,弹簧钢制成的梁形元件右端固定,在梁的上下表面各贴一个应变片,在梁的自由端施力F,则梁发生弯曲,上表面拉伸,下表面压缩, 上表面应变片的电阻___,下表面应变片的电阻变小.F越大, 弯曲形变___, 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就越大.如果让应变片中通过的电流保持恒定,那 末上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大, 下面应变片两端的电压变小. 传感器 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输出.外力越大, 输出的电压差值也就, ___ 二、声传感器的应用----话筒 1、话筒是一种常用的____,其作用是把____转换成____. 话筒分为____,____,____等几种. 2、电容式话筒:原理:是绝缘支架,薄金属膜和固定电极形成一个电容器,被直流电源充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 ,于是电阻R两端就输出了与声音变化规律相同的电压. 3.驻极体话筒: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工作原理同电容式话筒,只是其内部感受声波的是____. 三、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熨斗 1.在电熨斗中,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其作用是____,当温度发生变化时, 双金属片的____不同,从而能控制电路的通断 2.电熨斗的自动控温原理: 常温下,上、下触点是接触的,但温度过高时,由于双金属片受热膨胀系数不同,上部金属膨胀____,下部金属膨胀___,则双金属片向下弯曲,使触点分离,从而切断电源,停止加热.温度降低后, 双金属片恢复原状,重新接通电源,从而保持温度不变.

传感器设计及应用实例论文

压力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的原理及应用 概述: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1、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类传感器。 在了解压阻式力传感器时,我们首先认识一下电阻应变片这种元件。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为一种电信号的敏感器件。它是压阻式应变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电阻应变片应用最多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种。金属电阻应变片又有丝状应变片和金属箔状应变片两种。通常是将应变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产生力学应变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电阻应变片也一起产生形变,使应变片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应变片在受力时产生的阻值变化通常较小,一般这种应变片都组成应变电桥,并通过后续的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传输给处理电路(通常是A/D转换和CPU)显示或执行机构。

它由基体材料、金属应变丝或应变箔、绝缘保护片和引出线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用途,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可以由设计者设计,但电阻的取值围应注意:阻值太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太大,同时应变片的发热致使本身的温度过高,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使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太大,输出零点漂移明显,调零电路过于复杂。而电阻太大,阻抗太高,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一般均为几十欧至几十千欧左右。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体材料上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值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ρ——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Ω·cm2/m) S——导体的截面积(cm2) L——导体的长度(m) 我们以金属丝应变电阻为例,当金属丝受外力作用时,其长度和截面积都会发生变化,从上式中可很容易看出,其电阻值即会发生改变,假如金属丝受外力作用而伸长时,其长度增加,而截面积减少,电阻值便会增大。当金属丝受外力作用而压缩时,长度减小而截面增加,电阻值则会减小。只要测出加在电阻的变化(通常是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即可获得应变金属丝的应变情况。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2f7715851.html, 2、瓷压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抗腐蚀的瓷压力传感器没有液体的传递,压力直接作用在瓷膜片的前表面,使膜片产生微小的形变,厚膜电阻印刷在瓷膜片的背面,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称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称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王帅指导老师:王珊 摘要 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称重方面技术也有必须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目前而言,市场交易中,称重工具通常采用台式电子秤。然而,台式电子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积大、成本高、对电源有特殊要求以及携带上的不变。目前,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手拿式迷你秤的使用原理是基于杆秤抑或弹簧通过弹性形变再利用胡克定律转换而进行测量的,即日常携带的小型秤为弹簧秤,同时,精度不高并且已不在国家测量规范内认可的杆秤依然没有退出贸易集市。但经济形势的转变和容量的急剧上升,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测量精确度高、便于携带并且成本范围合理且自主性强的电子秤 本次课题研究意在根据市场需求对智能电子秤进行开发研究,论文的展开以本次设计电子秤所选用的工作方式为出发点,文中分析表明误差分配会造成设备产生误差,并规划了电路方面的设计步骤及软件操作方案。 本次设计研究的智能电子秤的构成基本分为6大部分,包括电源、ADC、称重传感器、单片机、输出输入工具/开关、数值显示器。而对于智能电子秤基础性数据标准,其精度需达到Ⅲ级,重量适用范围不超过15千克,以5g为一刻度进行换算。而该电子秤有五大基本功能,它们分别是自我核算、去皮、计算交易金额、单价输入统计,还有超载提醒。电子秤自带睡眠功能,最大程度得控制自身电量的使用情况,其功能自动启用的前提是电子秤未被使用的时间超过5min。 智能电子秤的优势在于其空间占用量不多,精度较高,使用方便简单,受众人群高,工作效率高,同时还能完成对称重物的价格计算,因为其具有的高性能,智能电子秤能同时保证交易双方的贸易质量和效率,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 关键词:数字电子称称重传感器 A/D转换器 8051单片机误差分析

电子称的设计传感器

电子称的设计传感器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电子秤的设计 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2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燕山大学《传感器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基层教学单位:仪器科学与工程系

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14年 12月 12日 摘要 称重技术是日常生活不可获缺的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称重技术和称重装置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基于电阻应变传感器的电子称以其制作简单、成本低、量程大、精度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以电阻应变效应为基本原理的电阻式传感器。它由弹性敏感元件、电阻应变计、补偿电阻和外壳组成,可根据具体测量要求设计成多种结构形式。弹性敏感元件受到所测量的力而产生变形,并使附着其上的电阻应变计一起变形。电阻应变计再将变形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可以测量力、扭矩、位移等多种物理量。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电阻应变式的称重传感器的电子秤的设计,其中包括惠斯通全桥电路的设计和搭建、OP07组成的放大电路的设计、AD7705组成的模数转换电路以及转换后数字采集和显示的实现。详细叙述了该称重传感器的参数设计,并验证其可行性。 关键字:传感器、电阻应变、差动电桥、放大电路、AD转换

目录 第1章概论 (1) 1.1 调研的意义 (1) 1.1.1课题背景 (1) 1.1.2调研意义 (1) 1.2研究现状 (1) 1.2.1国内外电子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2典型电子称产品举例 (3) 1.3为电子称设计进行的准备 (3) 第2章电子称的具体设计方案 (5) 2.1敏感元件的介绍 (5) 2.1.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5) 2.1.2弹性元件 (6) 2.2匹配电路的设计 (7) 2.2.1元器件选择与功能描述 (7) 2.2.2测量电路的设计 (8) 2.2.3差动放大电路单元 (10) 2.2.4 A/D转换单元 (11) 2.2.5数据处理与显示部分 (12) 第3章仿真电路 (14) 3.1仿真电路的建立 (14) 3.2仿真电路结果分析 (16) 第4章体会与收获 (18) 参考文献 (19)

(完整版)生活中传感器简单应用举例

传感器 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十大实例及应用: 1.楼梯走道:电灯的触摸开关。功能:使在人手或是其他的导电物 体的接触下方能通电(这是我自己想的,不知事实是否如此。),此举为节约能源做出巨大贡献。 2.电饭锅:功能:到达沸腾温度(居里点)即停止加热。在某种材 料的硬件支持下,使得具有这种功能,才使得人类做出伟大的进步! 3.电子天平:功能:无需复杂操作,就能很快称出物体的质量,而 且一般来说很精确。这是因为在电子称下安装压力传感器再加上一些电子系统,使得能又快又好的称出质量,一切都得益于传感器的发展。 4.电子温度计:功能:简单快捷精确测量人体体温。在电子温度计 内部加入红外传感器,由于人体在不同温度下发射红外线的强度等因素皆有不同,利用此特点即可使用红外传感器。 5.mp4上的触摸键:功能:无需原来的机械按压,即可进行操作,使 机身的寿命更长久,尤其是“按键”更是长久!原理暂时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可想而知应该是传感器的功劳! 6.手机的触摸屏:功能:分好几种,有的是点触摸,有的是面触摸, 不尽相同,不过原理应该是差不多,只是硬件材料上的支持有所不同,所以出现不同的操作方式,不过说回来还是传感器在发挥

作用。 7.电熨斗:功能:熨烫衣物,使衣物保持整洁。不过在加热中有一 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加热温度的问题,所以另一种温度传感器应运而生,在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出现断电使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此举与电饭锅有异曲同工之妙! 8.汽车称重:功能:在渡口为汽车称重,既是用上此种传感器,压 力传感器使得即使是很重的物体也能在短时间内准确称出,此为大型的压力应变片的应用。 9.自动门:功能:在一些重要场合就会有自动门的身影,当人靠近 时就会自动根据情况开关门。这些门上应该是会安装上人体传感器,当有人靠近时,就会有情况发生,所以会自动开门,当然这也是结合了若干电子系统的成果。 10.厕所小便池:功能:当人靠近时就会现有一股水流出现,当人离 开时就会第二次冲水,此举为厕所的节水以及洁净做出了巨大贡献,应该是结合光电传感器以及电子系统的成果。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种先进元件在进行应用时,都应该要结合以电子系统,才能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