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毛志雄来源:《卷宗》2016年第03期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广大青年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点是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着力点是筑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内化,落脚点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外化。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传递向心力,汇聚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正能量,提供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蕴涵着丰富的时代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与精神追求决定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蕴含着民族的德性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基础和资源基础。
辩证而有创造性地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和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建设的现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整个民族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都凝聚其中。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集中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这一层面来讲,认同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识。
《唐律疏议释文》中讲到:“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绝不在于血统的缘故,而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传习,认同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身份的都是中国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张丽婕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6年第04期[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价值观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142-02一、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和矛盾接踵而来,为了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转型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疑问,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大学生是广大青年中的先进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先锋队和主要践行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于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然而,大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学习经历、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她)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容易造成价值观偏移,脱轨主流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因此,高校应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确保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确保中国梦的实现,才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民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等思想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论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天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患寡而患不均”“修法治,广政教”等理念的体现与深化;从公民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同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敬业乐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等思想理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智库时代·18·咨政建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体现,而社会主义价值观,又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形成的时代理论,由此,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的途径,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就成为当代高校教育实践的主要策略。
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点(一)理念要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要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背诵,而是要求学生体会、理解大学生其内在含义,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有目的的进行实践提。
因此,大学生是否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解、把握理念中的精髓,就成为当代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前提。
例如:爱国,应是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强大,与个人生活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诚信,既是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的守时、守信,又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
因而,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就是要牢牢的把握住大学生成长中的理念引导[1]。
(二)实践要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注重实践层面的要点把握。
一方面,大学生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应逐步由被动向着主层面转变,另一方面,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例如:南阳师范学院教师,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要求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然后再结合自身生活中遇到的事物,逐步进行自身喜欢探索的方面进行落实。
案例中提到的教师的实践方式,从整体上把握住学生实践发展的主体趋向,然后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堂探索,引导与探究相互结合,体现了新时期教学实践的理论[2]。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开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社会文化传播的多样化途径,循序善诱实践。
(一)加强传统文化认知的引导1.开展体系化教育进行引导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让大学生拥有更加清晰的价值观导向,确保学生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在外部文化冲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传统文化衰退的问题。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教育、媒体、文化产业等多个角度入手,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以确保这一宝贵资源得以传承与发展。
一、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我们有机会向学生灌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首先,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系统化地传授孔孟之道、诗书礼乐等基本内容。
其次,在教材选择和编排方面,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媒体是现代社会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媒体的力量,我们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首先,我们应该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开设专题节目、栏目,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和代表性人物。
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中华传统文化宣传平台,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和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此外,鼓励媒体机构与文化产业机构合作,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让更多的人通过媒体了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文化产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产业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更好地融入人们生活。
首先,要鼓励并扶持文化创意产业,通过设计、手工艺、音乐、戏剧等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产品和作品中。
其次,要加大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和品牌化,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在落实这一战略任务过程中,自然就会遇到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认真学习和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和国民精神在近现代曾遭受重创,而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三观”扭曲、官德缺失、商业信义失调等各种丑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文明底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或同一个环境中,会逐步形成了共同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等,从而形成了坚固而稳定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XX高校思政工作培训讲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xx高校思政工作培训讲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使命。
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手段缺乏创新性、教育评价缺乏科学性等实施困境,与引领大学发展的元素有效互动融合不够、与实践体验渗透不够、与生活气息贴合不够、仪式功能发挥不够等问题,在实践中亟须理念和实施机制创新。
如何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叉融合,如何在培育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再认识、再发掘、再提升,如何通过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是理论和实践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融合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深入发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功能,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教育机制。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和文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起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悠久文化。
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给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发,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都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助人为乐、团结友爱、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超越时间和空间,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于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和每一个领域,孕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代代中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里,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善于运用网络进行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对人们 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时期我们要善于发挥网络媒 体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优势,多对传统文化进行生动活泼的宣 传,坚持正面引导,同时加强监管,不传播错误思想。《关于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到“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 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 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 地。”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传播,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这是我们做好 网络宣传工作的方向,也是社会责任。只有坚持正面宣传,把握正 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传统文化宣传中,运用 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主旋律,才能不断壮大主流价值观。
让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培育与弘扬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前提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那些具 有民主性精华、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和现代社会相 协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弘扬,纳 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精华,去其糟粕”,但何为精 华?何为糟粕?这个问题弄不清楚,“取”和“去”的说法就毫无 意义。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吸取什么,扬弃什么,直接 决定着民族精神的延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当务之 急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 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 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 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路径与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路径与方法作者:刘水静来源:《中国德育》2018年第08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文化和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育人化人工程。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重运用灵活的方法,做到整体谋划、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寓教于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赖以植根的丰厚沃土,是我们当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根本。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滋养作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正确的原则、探求多维的路径、运用灵活的方法。
一、遵循正确的原则作为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具有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在数千年历史实践中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国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立足当下、为我所用、转化发展等基本原则。
(一)立足当下学习历史是为了观照现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为了推动当今中国时代精神的培育和塑造。
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遵循立足当下的原则。
所谓立足当下,一是要立足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气息和时代风貌;二是要立足当下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致力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契合之点、融贯之处、延承之脉;三是要立足当下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为我所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圣贤人格,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就是“学以至圣人之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宋乃庆《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07日 06 版)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从国家层面来看。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
《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了我国的特色,显示出我国强大的包容性,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体现,挖掘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人民的使命,更是高校大生思想政治课程必修的内容之一。因此,高校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国社会发展建设中的精神文明景象,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一、加强总体规划,寻找关键点
高校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地位,将其作为高校教育的宗旨和理念,从总体规划设计出发,为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制定方向和依据,并根据规划制定教学计划和规则。首先,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将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课程的核心,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活动,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的开展实际教学。且引导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和中华优秀的文化进行融合,用批判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接受其精髓,求同存异、与时共进、推陈出新[1]。其次,高校还应该开设一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例如弟子规、孝经、儒学文章等,将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让学生从根本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校内的传统文化社团,让对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有机会相互交流、分享,促进校园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学校也可以通过和其他优秀校园进行合作,让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积极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团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五、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因此,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立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当下高校办学综合、学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时代背景下,通过学习、实践、创新、创造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自觉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传承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指导自己为中国未来发展努力奋斗。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马宇辰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6年第4期文/马宇辰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中华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沉淀,不断凝结、升华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华夏文化。
因此,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和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根基。
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风气意义重大。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事关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事关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于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判断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自觉传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史。
这就把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了。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做好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全社会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的道德理念,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提供了精神归依和心灵居所。
“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千年来的国人,身易碎,而魂不灭,形易散,而神仍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密切关联、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态。
人文化成礼敬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人文化成礼敬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分析作者:张卫青,张鹏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5期张卫青,张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陕西西安710071)摘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典型案例的成功应用将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本文提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典型案例,并对案例的使用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054-02一、案例综述2013—2016年,微电子学院陆续进行了“光辉岁月”校史文化及摄影展、“加冠之礼”主题晚会等活动。
“光辉岁月”校史文化及摄影展,主要是通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各个时期的代表性道具展示,配合大幅背景图文介绍、现场解说、纪录片播放、cosplay表演,展现了本校从1931年建校起所历经的瑞金—延安—获鹿—张家口—西安的五个重要时期,体现了本校从创立、战乱、复苏、步入正轨到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西电人自强不息、积极奋进的拼搏精神,真实再现了西电往昔的峥嵘岁月,壮怀激烈的革命诗篇回荡在心胸。
“加冠之礼”主题晚会是微电子学院为每一届大二学生进行的集体成年礼,是中国传统儒雅文化和青春美好激情的完美结合。
该晚会通过还原古时加冠及笄之礼的原貌,一拜谢父母,二拜承师恩,三拜掀开青春崭新的篇章,使学生面对现实勇于担当,面对历史勇于传承。
二、案例解析1.案例思路与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考量一切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意义及能否满足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最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和努力方向,且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的科学行动指南,也是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马宇辰来源:《决策探索》2016年第08期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中华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沉淀,不断凝结、升华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华夏文化。
因此,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和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根基。
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风气意义重大。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事关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事关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于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判断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自觉传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史。
这就把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了。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做好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全社会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的道德理念,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提供了精神归依和心灵居所。
“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千年来的国人,身易碎,而魂不灭,形易散,而神仍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密切关联、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态。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者: 周琼
作者机构: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罗定5272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55-56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29期
主题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基本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源头活水和生命源泉,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二者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高校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做到理论教导,形成于“知”;营造氛围,形成于“信”;实践锻炼,形成于“行”。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组成员:杜文凤 陈依琳 甘川云 马小平 王媛媛 李海艳
一、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如何重拾并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三、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践行价值观 共筑中国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概念: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
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2、内容:思想、文字、语言、学术、礼仪、建筑等
3、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精髓: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思考:大家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o⊙)?
四、如何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加强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宣传教育,使之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 保护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结合时代不断创新。
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树立颂扬道德楷模,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手抓、两手硬”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呢?
二、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认真挖掘,辩证对待。 与时俱进,讲究方法。丰富载 Nhomakorabea,创新形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上,十八大首次提出的。 基本内容:“三个倡导” 国家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要:我国要持续发展必须要走加大开放,深化改革的道路。
要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把我住方向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我们。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上的总结与深化。
因此,作为当代的知识青年要肩负起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历史使命。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民族文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结束,此次会议主题为“依法治国”。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四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代中国奋发向前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略愈加清晰。
全面深化改革是必须打好的攻坚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必须解决的大课题,它们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广大人民幸福安康。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消极不正确的思想悄然而生,要推进依法治国,持续深化改革必须要做到思想上的端正,以正确的态度加入到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去。
大学作为青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的重要阶段,要牢牢把握住自己思想的前进方向,要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做好准备。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的学习并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来端正自己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绿林是自己成为党的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早就了我们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产生了极其优秀的民族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自己对于民族文化的见解。
从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以来,许多西方的思想随着开放的大潮涌入了中,我们的社会也悄然的产生一些功利、消极的思想,特别是在青年人当中,对日韩的崇拜,只知道西方的情人节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等都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业造成了一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传 统文化在 几千年 的传 承和发 展 中 .已逐渐 渗透到 每
个 中国人 的家道 伦常和 为人处 世之 中 .现代 社会所 提倡 的
个 人 品行 的形 成 、 家庭 美 德 的传承 、 职业 道德 的 固化 、 社会 公德 的构建 , 思想 源泉都凝 聚于优秀传统文化 中 。社会 主义
魄所系 。 是 我们在世界 文化激荡 中站稳脚跟 的根基 ” [ 3 ] 。中华
、
高校社会主 义核 心价值观教 育的现状分析
近 年来 . 各 大高校 大力 推 广和 弘扬 社会 主 义核 心 价值 观教 育 . 并将其 纳入校 园文化 建设和思想 政治教育 中。在多
年 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探 索 中 .找到 了 中华 优秀传 统文 化和
会主义文化强 国、加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的有机融合 。 具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一
的核心价值 观引领 任何一种 牢固的核心价值 观 . 都有其 固 有 的根本 。 这个 根本 , 就 是这个 国家 和 民族 的文化 底蕴 。中 华 民族拥 有上下 五千年 的悠久 历史 .我们 的祖先创造 了博 大精深 、 源远流长 的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它积 淀着 中华 民族 最 深层 的价值追 求 。 也 包含 着 中华 民族 最根本 的精神基 因 , 更 成为社会 主义核心 价值观 的深厚 源泉 。“ 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是 中华 民族 独特 的性格 气节所 在 . 是 中华 民族 的精 神魂
命 脉 。” E 2 ] 清代学 者龚 自 珍说 : “ 欲要亡 其 国 , 必先 灭其史 , 欲
灭 其族 . 必先灭 其文化 。” 因此可 见文 化血脉对 于一个 国家 和 民族 的重 要意 义 面对 当今文 化多 元和价值 冲突 的现实
社 会 .我们 迫切需要 有一 个能够 被全社 会共 同接受 和认 同
今矗立 于世界 民族之 林之大 中华 。 2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是对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
创新 。
容 与实际相脱 离问题 , 教学 内容 比较空 洞。 再次 . 教 育手段和 方法 的单一化 。某 些学 校仍然把传统 的说教 和灌输作为 主要 手段 , 突 出的是 教育者的 主导 地位 。 但 忽视学生 的主体地位 . 教师更多地把 自己当做是高高在 上的说教 者 .而忽 略大学生 自身的价值需求和发展需要 。
核心的馅饼 ” , 它
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 观的文 件精神 .也没有 将社 会主 义核心 价值 观融 入 日常教育 教学 活动 中 .亦未厘 清社会 主 义核心 价值观 的科 学 内涵 和结构 关系 其 次 . 教学 内容 比较抽 象 。
做到理论教 导 , 形成 于 “ 知” ; 营造 氛 围 , 形成 于“ 信” ; 实践 锻 炼 , 形成 于“ 行” 。
关键词 :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观 中华优 秀传统 文化 大学 生
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是 中华文 明发展 的根基 . 是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 观的重要源泉 .是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基本
的基本路 径。中华优 秀传 统文化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 值观 紧密联 系, 相辅相 成 , 前 者是后者 的源头活水和 生命 源泉 , 后 者是 对前 者的继承 和发 展 , 二 者有机结合 , 良性互动 。 高校 在推进 大学生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 中应 立足 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 努力
路径 。自党 的十八大以来 . 党 中央高度重视 和积极推行 中华优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 .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 涵养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源泉 。
秀传 统文化 的传播和弘扬 .为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习近平 总书 记指 出 : “ 培 育 和弘扬社会 主 义核心价 值观 必须立 足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牢 固的核心价值观 。 都有其 固
社 会 主义核 心价 值观 两者 共 同 的“ 文 化 基 因” . 即两 者 的辩 证统 一关 系 .以 中华优 秀传统 文化 为基础 加强 大学 生社会 主义 核心价值 观教育 .使社会 主义 核心价 值观 真正 内化为 当代大学 生的 自觉追 求 .并使 他们 自觉成 为社 会主 义核心 价值 观的坚定信仰 者 、 积极传 播者和模 范践 行者 。但 同时我 们要 正视 当前高校社 会主义 核心价 值观教 育存 在 的一些 问 题, 首先 . 教育 观念 比较滞后 。某些 高校 的主管 部 门及部分
从 目前看 .大学生社 会主义 核心价 值观 教育呈 现 出某种 内
有着深厚 的思想 渊源即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所 以 . 中华优 秀 传 统文化 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 源” 和“ 流” 的关 系 。“ 源 远” 才 能“ 流长 ” . 脱离 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之 “ 源” . 就 不会有 当
i
2 0 1 6  ̄ 期 ( 总 聊3 蝴文教贯 耕
晒哥凹吩霞孤 国
立 足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推 进 大 学 生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教 育
周 琼
( 罗定 职业技术学 院 思政部 , 广东 罗定 5 2 7 2 0 0 )
摘 要 :中华优 秀传统 文化是 中华 文明发展 的根 基 , 是社会 主义核 心价 值观 的重要 源泉 , 是提 高 大学生科 学文化 素养
有 的根本 。抛弃传 统 、 丢掉 根本 , 就等 于割断 了 自己的精神
价值观教育提供 了一系列新论 断、 新思路和新路径。 习近平总
书记指 出: “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 中华 民族 的精神命脉 ,是涵
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 荡 中站稳脚跟 的坚实根基 ” [ 琛 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 面的重要论述 。 对于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 建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