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工程机械,地位,其他论文文档]工程机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试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可编辑全文】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试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试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前言:美国68%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49%由制造业提供。

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约有1/4的人口从业于制造业,在非制造业部门中,又有约半数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制造业密切相关。

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业所提供的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

因而,各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机械制造业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

纵观世界各国,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不具有强大的机械制造业,许多国家的经济腾飞,机械制造业功不可没。

其中,日本最具有代表性。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先后提出"技术立国"和"新技术立国"的口号,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给予全面的支持,并抓住机械制造的关键技术--精密工程、特种加工和制造系统自动化,使日本在战后短短30年里,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与此相反,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曾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制造技术的发展。

美国政府历来认为生产制造是企业界的事,政府不必介入。

而美国学术界则只重视理论成果,忽视实际应用,一部分学者还错误地主张应将经济重心由制造业转向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结果导致美国经济严重衰退,竞争力明显下降,在汽车、家电等行业不敌日本。

直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才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白宫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在重要的、高速增长的技术市场上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没有把自己的技术应用到制造上。

自此,美国政府在进行深刻反省之后,重新确立了制造业的地位,并对制造业给予了实质性的和强有力的支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振兴美国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的计划。

其效果十分显著,至1994年,美国汽车产量重新超过日本,并重新占领了欧美市场。

二、制造业的重要性1、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制造业是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论机械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机械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机械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姓名与学号:xxxxxx学院及系名称: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机械系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蒸汽机作为将蒸汽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的往复式动力机械,也标志着工业革与机械工程密切的关系。

在过去2 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上,我们曾先后失去过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由于错失工业革命机会,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由1820年的1/3下降至1950年不足1/20。

之后中国在极低发展水平起点下,发动国家工业化,同时进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

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革命中,我们也仅仅是侥幸上了末班车,还是个"后来者",因为对外开放才成为"追赶者"。

但是中国实现了成功追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ICT(信息通信技术)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正在成为领先者。

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一次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加速信息工业革命的同时,正式发动和创新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占60%以上。

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伴随着工业革命4.0的将要到来,各界观点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不尽如人意的背景下,达沃斯年会似乎找到了破解全球经济难题的办法,这次新工业革命将会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能。

同时,也将催生资本市场新的主题投资机遇,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再次点亮‘中国制造’”。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工程机械 行业分析

工程机械 行业分析

工程机械行业分析工程机械是指用于工程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的专业机械设备。

在现代化建设中,工程机械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工程机械产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工程机械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和消费国。

工程机械的推广应用,有效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工程机械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显著。

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能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城市化进程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工程机械的使用,也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再次,工程机械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环保设施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设备。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工程机械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为市场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因此,工程机械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工程机械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外厂商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形成了竞争压力。

其次,工程机械的研发和制造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

另外,环境保护和安全等要求也对工程机械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工程机械行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未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工程机械行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需要企业加强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注重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机床的类、组、系的划分及其代号
❖ 机床的类代号---用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见表 1﹣1),并按名称读音。需要时,每类可分为若干分 类。
❖ 分类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放在类代号之前, 第一类的“1”可省略,如磨床类机床M、2M、3M 三个分类。每类机床可划分为10个组,每个组又可 划分为10个系。如表1-2所示为车床的组、系代号 划分。
在掌握金属切削方法的基本理论的同时,要与生产 实践紧密结合,注重生产实习、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任 务驱动,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以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1.2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金属切削机床是切削加工使用的主要设备。为了便于 区分、使用和管理,需对机床进行分类和编制型号。
1.2.1机床的类型 按机床加工性质和使用的刀具进行分类:
1.2.2 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
❖ 编制依据--《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 (GB/T15375﹣94)
❖ 编制方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按一定规律 组合排列。
普通机床型号用下列方式表示:
其中:“0”为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为阿拉伯数字; 有 “()”的代号或数字,当无内容时,则不表示。若 有内容,则不带括号。
3.按自动化程度的不同:机床可分为手动机床、机动机床、 半自动机床和自动机床。 4.按机床重量的不同:分为仪表机床、中小型机床(一般 机床)、大型机床(10t)、重型机床(大于30t)和超 重型机床(大于100t)。 5.自动控制类机床按其控制方式的不同:分为仿形机床 (F)、数控机床(K) 、加工中心(H)等。
若某机床既具有通用特性,又具有结构特性,则结构特 性代号应排在通用特性代号之后。
如 CA6140 中 “ A” 是 结 构 特 性 代 号 , 表 示 CA6140 与 C6140车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摘要:机械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既是基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起支柱作用,在支撑国民经济上机械工程的支柱作用不可代替,同时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一个保障的作用。

关键词:基础产业;支柱作用;重要保障一、机械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机械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起点,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方向,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不可或缺的中间产品、服务、及生产手段。

机械工业属于基础产业中的“手段性”产业,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种生产手段。

任何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取决于其所生产的产品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整个国民经济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巨型的从资源到产品及服务的转化器,生这个转化器的就是机械工业,因此,机械工业在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解放以来的50多年间,我国机械制造业有了很大地发展,开始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汽车工业、航天航空工业等技术难度较大的机械制造工业。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方面的资金和技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水平及经济效益有了很大地提高,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机械工业在实现国家现代化中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用机器制造机器,能够迅速地生产出满足各种要求的技术装备并用以改进生产手段。

国民经济各部门用这些先进的现代化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能够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发展。

其次,机械工程与人民的衣、食、住、行有密切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就是满足人民消费的需要。

近些年,机械工业调整服务方向,扩大服务领域,不仅为发展轻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装备,而且直接生产出许多用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耐用消费品,这些成果约占机械工业总产值的1/3。

没有了机械工程,人民就不能够正常的生活,所以这说明了机械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不可取代二、机械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民经济中的任何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制造业在众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机械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中,机械工程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从工业制造到农业生产,从交通运输到环境保护,都离不开机械工程的支持和推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

首先,机械工程的发展对于工业化进程起着关键作用。

工业化是现代国民经济的基石,而机械工程作为工业化进程的推动者,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

例如,在制造业中,机械工程的应用使工厂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此外,机械工程还能够提供各种精密的加工设备,使得产品的质量提高,满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次,机械工程的发展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离不开便捷和高速的交通工具,而机械工程为交通运输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

例如,高铁、地铁等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和快捷,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农机的普及和发展,解决了农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机械工程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机械工程通过研发和应用环保设备,减少了工业排放的污染物,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高效节能的制造设备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大气污染的产生;环保型农机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这些都是机械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

机械工程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促进了交通运输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了区域的经济融合;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机械工程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社会,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涉及到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指出机械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一、机械工程促进工业生产的高效运行机械工程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通过设计和制造高效、智能的机械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制造业中,机械工程师使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来设计和模拟机械零部件,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此外,机械工程师还致力于不断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提升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二、机械工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机械工程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它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还推动了科技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转化。

机械工程师通过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实验,不断推出新的机械设备和工艺,提升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能力。

此外,机械工程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机械工程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机械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是道路建设、桥梁建造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交通系统等,机械工程都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例如,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挖掘机、起重机等设备,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机械工程还为城市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四、机械工程推动能源优化与资源节约机械工程对能源利用和资源节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能源行业中,机械工程师通过设计和制造高效、节能的燃烧设备、发电设备等,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在资源领域,机械工程师还致力于开发新的资源勘探和开采技术,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率,从而推动了资源的节约与优化。

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讲解学习

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讲解学习

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讲解学习机械制造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以制造各种机械设备为主要目标,为各行各业提供必要的生产装备和技术支持,推动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学习。

首先,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基础产业,机械制造业具有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机械设备的制造和应用不仅直接影响到工业发展水平,还对农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其次,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机械设备是现代生产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支持。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国家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

同时,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放,机械制造业还可以通过出口形式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促进国家外贸的发展。

再次,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创新和升级的功能。

机械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之一,能够推动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一代机械设备不断涌现,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机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不仅能够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能够推动整个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必要的生产装备和技术支持。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出口形式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促进国家外贸的发展。

同时,机械制造业还能够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加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工程机械方面的论文(2)

关于工程机械方面的论文(2)

关于工程机械方面的论文(2)关于工程机械方面的论文篇2试谈工程机械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国工程机械要不断进行改革,从而能够使得我国工程机械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工程机械发展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企业机制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要不断改革企业的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的发展受到技术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得我国工程机械向着良好的趋势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注重自身的技术以及人才的培养。

本文主要总结了我国工程机械发展的现状,并且对工程机械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对工程机械发展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

关键词:工程机械;现状;发展趋势1、前言在我国的工程机械中,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指导,并且针对自动操纵以及节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从而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最终使得工程机械的高科技含量得到了提高。

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使得我国工程机械在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在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技术对工程机械发展的影响。

为了能够使得工程机械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使得工程机械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技术不断提高,从而有利于工程机械的健康发展。

2、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在世界工程机械生产中,我国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我国工程机械的发展与机械强国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我国由于生产集中化程度较低,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效率较低,不利于企业的自主开发以及企业工程机械的发展。

在我国企业工程机械发展中由于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从而在市场中居于劣势地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我国企业要不断进行创新,提高工程机械的科技含量。

我国企业工程机械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低寿命、在早期容易出现故障、可靠性较差;在外观造型这一方面,设计单一,造型呆板。

低质量的工程机械使得它在市场中不能够占有优势地位。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受到市场的影响,从而不能够促使我国工程机械的良好发展。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机械制造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机械工程导论论文---机械制造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

机械制造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机械制造产业作为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的经济贸易间,也占有着重要地位,因此,要想国民经济能够健康发展,发展机械制造产业是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一环,本文就机械制造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与作用以及未来机械产业的发展展开论述,以表达作者观点。

一、机械制造产业是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机械制造产业定义广泛,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农业机械、冶金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产业。

如此广泛的定义代表着机械制造产业在制造业重有着极为庞大的基数,我们日常生活中,机械制造业的产品随处可见,对其他行业更是有着巨大影响,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的发展都少不了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国民经济生产力构成中,机械制造业的作用占60%以上。

美国人认为机械制造产业占现代社会财富来源的68%,由此可见,机械制造业不仅本身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更为其他产业提供了生产的基础条件,同时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机械制造业的作用占国民经济生产力半数以上,我们可想而知机械制造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是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标志,同时也是税收的来源,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制造也与高科技严密结合应用,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根底性作用,因此说机械制造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丝毫不为过。

二、高新技术对当今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机械制造业为其提供基础条件当今四大支柱科学:制造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

但后三种科学必须依靠制造科学才能为国民经济创造物质财富,机械制造业正是为其他高新技术走向生产,创造财富打开一条道路,是高新技术实现工业价值最好的出发点。

例如:虚拟轴机床、快速原型成型机。

其在技术层面已经超出机械制造领域,但也是因机械制造的基础,才能将电子、计算机、材料等众多技术汇聚为一体,生产成实用便利的新工具。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2篇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2篇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2篇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第一篇机械工程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机械工程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机械工程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使经济生产更加高效、精确和快速。

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和数字化控制系统,机械工程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设备,使得生产过程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进行。

例如,在制造业中,机械工程的应用使得产品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了企业的产值和利润。

此外,机械工程的发展还提供了更加精确和稳定的生产设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出错率,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这些通过机械工程带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机械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机械工程的发展和推广,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扩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农业领域,机械工程的应用使得农业生产从人力劳动转向机械化生产。

农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益。

这种推动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业领域,还涉及到了制造业、建筑业、能源等多个领域。

机械工程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同时,机械工程的技术进步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例如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

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总结起来,机械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机械工程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需要重视机械工程的发展,加大对机械工程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为机械工程的创新和应用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工程机械行业政策

工程机械行业政策

工程机械行业政策工程机械行业政策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长,工程机械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同时,工程机械行业也面临着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必要的。

二、政策目标1.加强环保管理,提高工程机械产品质量和节能水平。

2.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

3.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三、具体政策1.加强环保管理(1)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并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设备。

(2)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绿色材料进行生产,并给予相应奖励。

(3)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治理效率和成本效益比。

(4)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对工程机械企业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

2.规范市场秩序(1)加强对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的监管,规范生产行为,严禁假冒伪劣产品。

(2)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并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清退。

(3)加强对销售渠道的管理,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并依法打击价格垄断行为。

(4)推动建立健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强维权力度。

3.促进产业升级(1)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2)推动行业整合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布局。

(3)支持工程机械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贸易谈判等活动。

四、政策实施1.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上述政策,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

2.加强对工程机械企业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积极开展政策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内容和措施。

4.加强与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总结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工程机械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发展。

工程机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工程机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工程机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者:王灵山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年第03期摘要机械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也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机械工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的任务。

因此,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相关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

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机械经济建设问题及对策一、机械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地位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起点,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方向,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不可或缺的中间产品、服务及生产手段。

按照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和功能,可将其分为资源性基础产业,包括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它们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种生产加工对象;条件性基础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及通信业,它们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种运输及通信服务;手段性基础产生,主要指包括机械工业在内的装备工业,它们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各种上生产手段。

任何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于其所生产的产品在经济生活的重要程度。

整个国民经济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巨型的从资源到产品及服务的转化器,生这个转化器的就是机械工业,因此,机械工业在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工业的主要产品是包括其自身在内的各行业所必须的生产装备。

生产装备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手段,其重要性自不言而喻。

在资源性基础产业(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以及条件性基础产业(交通、通信业)得到有效发展以后,手段性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

发达国家对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很值得借鉴。

他们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最根本的基础,所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是国家的目标,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

要提高工业素质,制造技术上不去是不行的。

二、机械工业发展存在问题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薄弱我国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目前高端装备仍满足不了需要,不得不大量进口。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机械工程导论结课论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机械工程导论结课论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重要关系-机械工程导论结课论
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机械工程不仅拥有改善人类生活状况的技术力量,而且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深入研究国民经济发展和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机械工程自古以来一直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例如,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增长,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提高经济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机械设备的发展进步,又带来矿业、重工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

机械工程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机械工程技术发展,新产品开发技术也大大提高。

比如,机械、电子、汽车、机床等行业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改进,使其功能更加强大高效,其本质就是应用机械工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创新发展。

机械工程不仅使生产工艺过程得以自动化,而且提高了产品性能,改善了劳动条件,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由于机械工程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设备的使用更加合理,有效节约能源,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缩短工作周期,这有利于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

从以上可以看出,机械工程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机械工程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因此,要想实现国家的发展,机械工程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环境分析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环境分析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环境分析目录第一章工程机械行业基本情况 (2)第一节行业范围界定 (2)第二节行业主要产品分析 (2)第三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一、工程机械在国家规划中的战略地位 (4)二、工程机械行业的经济地位 (4)第二章2014年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6)第一节经济环境分析 (6)一、国外环境分析 (6)二、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7)第二节政策环境分析 (8)一、重点政策汇总 (8)二、重点政策分析 (13)三、由“中国制造2025”看政策未来发展趋势 (15)第三节热点事件透析 (16)一、行业重大事件汇总 (16)二、行业重大事件分析 (18)第一章工程机械行业基本情况第一节行业范围界定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制定的《工程机械定义及类组划分》(GXB/TY0001-20 11)规定,凡土石方工程,流动起重装卸工程,人货升降输送工程,市政、环卫及各种建设工程,综合机械化施工以及同上述工程相关的生产过程机械化所应用的机械设备,统称为工程机械。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1)》,工程机械行业隶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国统局代码C-35)中的矿山、冶金、建筑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国统局代码C-351)。

工程机械行业包括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C3513)、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C3515)2个子行业。

按照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划分,工程机械行业包括挖掘机行业、装载机行业、叉车行业、压实机械行业、起重机行业、混凝土行业、推土机行业等子行业。

第二节行业主要产品分析工程机械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的行业。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能生产20大类、4500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并已经具备自主创新、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的能力。

《工程机械定义及类组划分》(GXB/TY 0001-2011)界定了我国工程机械的定义及所属的20大类产品的组、型和产品名称。

简论机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简论机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论文题目:简论机械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系别论文助手姓名石兵辉电话182********Q Q 309106535机械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也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机械工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的任务。

因此,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相关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

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21新世纪,中国农业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看待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问题,怎样探求中国式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道路,意义十分深远。

近些年,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走势低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明显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再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老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增长乏力的徘徊局面。

人们开始对农业生产力现状产生忧虑,农业机械作为生产手段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但农业机械化又是与一个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紧密相连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机械在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地位,以农业机械化为例,简要分析了研究意义、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经济建设,问题及对策Mechanical engineering is the basic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equipment industry machinery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provide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tools of production tasks for each depart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each industr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mechanical industry largely affect and even decide the related industries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play a decisive role role. In 21 new century, Chinese agriculture will face the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how to trea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China problems, how to explore the road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China type, the meaning is very far-reaching. In recent year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ownturn, lower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obvious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coupled with the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ging, lead to a certain extent, around the lack of production agriculture, sluggish situation. People began to worry about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s a means of prod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liberate the productive forces. But th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achinery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s an exampl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existence.Key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conomic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目录1引言 (1)2机械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地位 (2)2.1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中基础产业 (2)2.1.1机械工业发展存在问题 (3)2.1.2机械工业面临形势 (3)2.1.3机械工业发展策略 (6)2.2机械工业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8)2.3装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制高点 (9)2.4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9)3机械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意义 (10)3.1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械化问题 (11)3.2农业机械化在国民经济建设的意义 (12)3.2.1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12)3.2.2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12)3.2.3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 (13)3.2.4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 (13)4农业机械化在国民经济问题对策 (14)4.1发展农业机械化经济中的问题 (14)4.1.1劳动力转移困难 (14)4.1.2资金困难 (14)4.1.3土地过于分散零碎 (14)4.2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国民经济中的对策 (14)4.2.1实事求是,有差别地发展 (14)4.2.2倡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集中 (15)4.2.3拓宽投资渠道 (15)5总结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1引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中国机械工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制造业,国内机械行业市场已初步形成含有18大类,4500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发展需求,并具有相当规模,初步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给你一篇标准论文。

引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随着机械产品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大公司都把高新技术注入机械产品的开发中,作为竞争取胜的重要段。

本文就目前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一综述,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1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国民经济中的任何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机械制造业的支持并提供装备;在国民经济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占60%以上。

美国认为社会财富的来源机械制造业占68%;当今制造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等四大支柱科学相互依存,但后三种科学必须依靠制造科学才能形成产业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

而制造科学的发展也必须依靠信息、材料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机械制造业是任何其他高新技术实现工业价值的最佳集合点。

例如,快速原型成型机、虚拟轴机床、智能结构与系统等,已经远远超出了纯机械的范畴,而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材料等众多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机械设备,并且体现了人文科学和个性化发展的内涵。

从美国来看,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十分重视。

从50年代以来,在美国大学中设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机械制造系统人才,着眼于世界市场竞争,企图霸占国际制造业市场。

50年代初,当第一台数控机床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诞生以后,美国在机械制造业中采取的主导政策是走数控和计算机群控,实现机械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小批量生产自动化的道路,以提高生产效率。

但实践证明这一策略未能秦效,在机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德国和日本是胜利者。

70年代转向吸取德、日经验,使中、小批量生产通过成组技术(GT)实现生产系统柔性化和自动化。

1979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拨款发展柔性化制造系统,并于80年代末完成了高度柔性化的全自动化小型工厂(small work)标准化工作,并向中小型企业推广。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查阅了一些资料,也看了一些论文,大多对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描述离不开如下几种: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因此,各国都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实体的重要组成,是国家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标志,是税收的重要来源,并且还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即使在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与高科技紧密结合,仍将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等等诸如此之类的华丽辞藻来形容其重要性。

下面我将提供一些数据来证明以上的言论:美国68% 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49% 由制造业提供。

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约有1/4的人口从业于制造业,在非制造业部门中,又有约半数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制造业密切相关。

再来看我国,从2002年的数据中(尽管数据有些早),但不难看出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发动机。

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表示,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的成长。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虽然有一定的起伏,但基本维持在40%左右;中国的财政收入一半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并且,制造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3/4的外汇收入。

所以对于中国,无论是从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还是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来讲,至少在21世纪的前20年,制造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我用两段的叙述来证明了一个命题: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下面我将从三个角度,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具体分析。

角度一:历史角度。

(一)古代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早在50万年以前的远古时代,已开始使用石器和钻木取火的工具。

公元前16到11世纪的商代,已出现可转动的琢玉工具。

车削加工和车床雏形在我国出现早于欧洲近千年。

机械制造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机械制造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机械制造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便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所以,实现国家工业化,并进而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现代化,乃是世界各国发展本国经济,改变落后面貌,建设独立国富民强国家的普遍道路。

近代工业是从手工业发展起来的。

十八世纪兴起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机器和机器体系取代了手工劳动而成为近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

也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工业才最终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并在整个社会在产生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机器的广泛使用,必然要求用机器生产机器。

十九世纪初,建立了近代机器制造业,从而使机械化生产推广到了工业的各个部门,促进了能源产业、原料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改变了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面貌。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的作为特征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并且必须用机器生产机器。

这样,它方才有它的适当的技术基础,有它的本身的立足点。

”机械设备、生产工具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准,作为自然学科等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的载体,作为人类社会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是近代社会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技术基础。

近代世界技术、经济的发展历史证明,每一次重大的技术、经济变革,无不是从新机器的发明开始的。

而每一项重要新机器的发明,从蒸汽机、电动机到原子能设备、电子计算机,都把生产力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都把社会生产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与此同时,机械工业本身也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成长为现代化工业中一门众多的大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机械工业作为一个生产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的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无论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以及国防建设和科学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机械工业提供多样的、符合需要的装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机械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不能掩盖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当前、轻长远的倾向虽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行业的快速发展仍以过多的资源消耗为代价,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与工业发达国家同行相比差距明显。行业投资强度大增,但外延扩张之风盛行、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地区结构趋同,核心竞争力弱,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差,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明显不利地位。
与快速发展的主机产品相比,基础零部件及优质专用材料、自控系统和测试仪器、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的发展明显滞后,已成为影响机械产品向高端升级的三大瓶颈。尤其是基础零部件,不但产品水平差距大,而且至今尚未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
3、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
机械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虽已有一定进展,但总体看来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较为严重。传统加工制造业比重过大,现代制造服务业比重过低;对实物产品生产的依赖过大,而服务增值在行业总产出中的贡献度过低;从实物产量看,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机械产品的产量已高居世界前列,但从全行业的销售额看,尤其是从经济效益看,这一优势并不明显,其中原因,除了产品档次差距的影响外,服务性增值方面的巨大差距是主要原因。
3、制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合理的行业分割,大力发展工程承包和设备成套服务,促进产需有机结合,积极促进制造领域与应用领域合作发展,努力掌握各类重点用户工程的关键工艺流程和设计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设备设计主动权,提高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鉴于具有垄断地位的用户涉足产品生产制造领域,自设第二制造体系的做法不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容易形成垄断行业设备采购的高进入壁垒,不利于激发社会设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因此强烈建议主管部门向其发出明确的限制信号。
关键词 机械 经济建设 问题及对策
一、机械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地位
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起点,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方向,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不可或缺的中间产品、服务及生产手段。按照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和功能,可将其分为资源性基础产业,包括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它们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种生产加工对象;条件性基础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及通信业,它们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种运输及通信服务;手段性基础产生,主要指包括机械工业在内的装备工业,它们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各种上生产手段。任何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于其所生产的产品在经济生活的重要程度。整个国民经济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巨型的从资源到产品及服务的转化器,生这个转化器的就是机械工业,因此,机械工业在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工业的主要产品是包括其自身在内的各行业所必须的生产装备。生产装备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手段,其重要性自不言而喻。在资源性基础产业(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以及条件性基础产业(交通、通信业)得到有效发展以后,手段性基础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对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很值得借鉴。他们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最根本的基础,所以,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是国家的目标,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要提高工业素质,制造技术上不去是不行的。
工程机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摘 要 机械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机械工业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的任务。因此,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相关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机械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2、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制造服务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积极引导机械企业发展新兴产业装备,促进传统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培育机械制造领域的新兴产业。支持机械工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和支持机械制造企业所开展的服务业务面向社会并逐步社会化,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加强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区域规划和区域合作,按照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建设服务业设施和协同开展现代制造服务活动。
三、机械工业发展策略
1、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支撑体系建设
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重点支持机械工业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重点支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二、机械工业发展存在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薄弱
我国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目前高端装备仍满足不了需要,不得不大量进口。行业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无法有效地支撑产品升级。
2、基础发展严重滞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