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人教版必修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必背语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记念刘和珍君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记念刘和珍君](https://img.taocdn.com/s3/m/e28a9a28284ac850ad0242d3.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记念刘和珍
君
导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编准备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本文的大体脉络是怎样的?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
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和愤怒的揭露控诉。
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的死难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上的大体脉络。
2、本文结构是怎样的?
文章第一、二、三部分,侧重于悲痛的忆念、哀悼;第四、五部分侧重于愤怒的揭露控诉;第六部分侧重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三者交错融汇,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
3、本文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本文的内容,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
鲁迅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
他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者,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
鲁迅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改变斗争的方式,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颂扬她们的勇毅,激发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作者记念一个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整个历史事件,
要理解这篇课文,应首先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期中必备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期中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6aa6074afe04a1b171de17.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期中必备知识点
在期中考试来临之际xx为您提供的是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期中必备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记念刘和珍君
一、字词:
洗涤攒射尸骸杀戮辗转黯然绯红
不惮:不怕诧异:觉得奇怪
踌躇:犹豫菲薄:这里意为微薄
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的样子
寥落:稀少浸渍:浸润,渗透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
惩创:惩罚,惩治
二、成语:
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做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
三、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等
人教版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期中必备知识点就为您总结到这,祝您取得好成绩!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一第一章复习要点
高一语文多音字期中必备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7《记念刘和珍君》基础字词梳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7《记念刘和珍君》基础字词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2ede7c2e3f5727a5e9624c.png)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1 读准字音 2 写准字形 3 用准词语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屠戮.( lù) (3)黯.然( àn ) (5)踌.躇.(chóu chú) (7)赁.屋( lìn) (9)浸渍.( zì) (11)尸骸.( hái )
(1) mō( 摸 )索 楷mó( 模 )
àn( 黯 )然 (3)ān( 谙 )熟
万马齐yīn( 喑 )
羽yì( 翼 ) (2)希 jì( 冀 )
骐 jì( 骥 )
不dàn( 惮 ) (4)shàn( 禅 )让
dǎn( 掸 )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5)雉diéd(ié喋( 堞)血) dié(谍 )报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fěi( (7)fēi(
斐 蜚
)然 )声文坛
受益fěi( 匪 )浅
(9)d丢àdo(ià悼o(
)念
掉)
chuò( 绰 )chuò( 绰 )有余
桀 ào( )
屠 lù(戮 (8)chuō( 戳
) )穿
jié( 截 )断
一眼,就能 熟练 地报出一个价位。
都是形容词,都有从事某项工作有经验的意思。
辨一辨
干练:指又有才能又有经验,侧重于有才能。 熟练:指工作、动作等因常做而有经验,侧重于
做得纯熟。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二)词语解释 1.词义理解 (1)长歌当哭: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 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 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 紧张到极点。 (3)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4)桀骜不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
最新高中语文必背篇目
![最新高中语文必背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f7276a6771fe910ef02df830.png)
高中语文必背篇目------------------------------------------作者xxxx------------------------------------------日期xxxx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必修1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雨巷(背诵全诗)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3、再别康桥(背诵全诗)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高中语文必背篇目(人教版)
![高中语文必背篇目(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56541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b.png)
高中语文必背篇目(人教版)实用文档高中语文必背篇目必修一:★《沁园春长沙》XXX独立XXX,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雨巷》XXX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酷、凄清,又惆怅。
她寂静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再别康桥》XXX文案大全她飘过像梦普通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目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在悠久、悠久又寥寂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女人。
实用文档轻轻的我走了,揉碎在浮藻间,正如我轻轻的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我悄然的招手,道别西天的云彩。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那河畔的金柳满载一船XXX,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软泥上的青荇,夏虫也为我沉默,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情愿做一条水草!偷偷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那榆阴下的一潭,我挥一挥衣袖,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不带走一片云彩。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背诵XXX死别一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XXX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及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及练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a98c0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3.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记念刘和珍君》知识点及练习试题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其中包括作者简介、重点字词、必背语段、重点句子、全文结构及练习试题,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一、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是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
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
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
鲁迅(周树人)是老大,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
“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
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本课的生字词的语音、字形及部分字词的含义是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三、必背语段记念刘和珍君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课文,其背诵的段落也是大家必须掌握的重点。
四、重点句子理解掌握本文的重点语句有助于大家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及文章特点。
五、全文结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大家清晰的了解文章脉络,方便大家分开段落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学习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知识要点一定不要忘记对《记念刘和珍君》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同步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勾当/勾通吐露/露马脚勒索/悬崖勒马B.着落/着想血迹/血淋淋挑剔/痛哭流涕C.削发/剥削关卡/卡脖子攒射/人头攒动D.血泊/停泊馈赠/溃疡病跻身/济济一堂【解析】A项,分别读ɡòu/ɡōu ,lù/lòu,lè/lè;B 项,分别读zhuó/zhuó,xuè/xiě,tī/tì;C项,分别读xuē/xuē,qiǎ/qiǎ,cuán/cuán;D项,分别读pō/bó,kuì/ku ì,jī/jǐ。
高一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重难点解析
![高一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重难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e8a83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44.png)
【导语】⽆忧考整理了⾼⼀语⽂必修⼀《记念刘和珍君》重难点解析 供考⽣参考学习。
1、本⽂的⼤体脉络是怎样的? 通观全⽂,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处不在迸发,⽆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可抑制。
追悼会的⽓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的痛⼼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者的满腔仇恨和愤怒的揭露控诉。
同时,作为⾰命家、思想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了沉痛的总结,对烈⼠的死难意义给予了⾼度的评价。
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章结构上的⼤体脉络。
2、本⽂结构是怎样的? ⽂章第⼀、⼆、三部分,侧重于悲痛的忆念、哀悼;第四、五部分侧重于愤怒的揭露控诉;第六部分侧重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三者交错融汇,始终统⼀于“记念”这⼀中⼼。
3、本⽂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本⽂的内容,其实是对“三·⼀⼋”惨案的述评。
鲁迅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痛斥⾛狗⽂⼈下劣⽆耻的流⾔。
他⽆⽐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者,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
鲁迅⼀⽅⾯告诫爱国青年改变⽃争的⽅式,⼀⽅⾯颂扬“为了中国⽽死的中国的青年”,颂扬她们的勇毅,激发⼈们“更奋然⽽前⾏”。
作者记念⼀个刘和珍,评述的是“三·⼀⼋”惨案整个历史事件,要理解这篇课⽂,应⾸先把握其博⼤⽽深刻的思想意义。
4、怎样从理清思路⼊⼿来解读难句? 遇到难句,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
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把钥匙。
例如: ⑴“真的猛⼠,敢于直⾯惨淡的⼈⽣,敢于正视淋漓的鲜⾎。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将更奋然⽽前⾏。
” 从思路上看,这⾥说的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活在⿊暗世界的奋⽃者理想的⼈格。
从悲哀、愤懑到“敢于直⾯”“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飞跃,要做真的猛⼠,将更奋然⽽前⾏。
这样,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
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创造幸福的⼈⽣,他们本⾝也是幸福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3.7《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素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3.7《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2c9106a0fd0a79563c1e726b.png)
语言特色语言矛盾中的强烈情感本文八个部分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言与不言这一矛盾。
1. 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3. 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4.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5.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6.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7.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8.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表面上看这几句话在语义上充斥着矛盾,作者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有要说的话”,但却屡屡表示“无话可说”。
在言与不言中作者徘徊不定,自打嘴巴。
但这样的语义逻辑矛盾,恰恰暗含了作者内心冷静的理性与热烈的情感的交错,从思维变化的维度来看,并不矛盾。
第一组中“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句是在程君劝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提及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并订阅《莽原》杂志后所述。
这一“必要”应理解为鲁迅对像刘和珍这样的进步青年的认同与爱护。
第二组中“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和“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这两句话都是在叙述“庸人”的世界中,时间会冲淡烈士流血的印迹后提出的,表达了作者欲警醒“庸人”世界保持记性,抗拒遗忘的想法。
第三组中“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一句紧接着详叙了刘和珍等人的遇害经过以及她们在死难面前的互助,这一叙述侧面证明了她们并非“暴徒”,而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在这几句欲言的表达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对进步学生的爱,看到了鲁迅对麻木的国人的警示,看到了鲁迅对诬陷青年学生的反动政府的有力回击。
这就是尚能保持冷静状态下的鲁迅,一个有爱、有责任感、有正义感的鲁迅。
但冷静的、理性的鲁迅却又时时为心中猛烈的情感的火焰所燃烧,呈现无语的状态。
第一组中“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和“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是在论及反动派制造流血惨案、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阴险的论调”时所述。
第二组中“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是在叙说惨案发生的经过,反动当局凶残屠杀进步青年,走狗文人无耻污蔑进步青年后所说。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篇目(最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篇目(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6cc687e6ff00bed5b8f31d1c.png)
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背篇目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劝学(《苟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素材积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素材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309a2f41852458fb770b5658.png)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课后撷珍新人教版必修1 素材点说鲁迅先生的爱与恨点说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勇者,他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者。
他一生敢爱敢恨,他一生也会爱会恨;他把他的爱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青年。
他用他的血来“荐轩辕”,他用他的情来为“孺子牛”,他用他的爱来滋众生。
正因为有这强烈的爱,才有了那深深的恨,他恨一切吃人者的凶残,他恨一切帮凶的无耻;他恨那政府的反动,他恨那制度的腐朽。
他用他那锋利的匕首,将这一切的面皮剥开,使之在国人前显露原形。
他可能有过彷徨,但更多的恰是呐喊,他把国家、民族的命运肩上担。
他是用文字承担救国大任的人,他是中国近代的脊梁。
历史已无法复制、精神却可以永存,我们要承继鲁迅的精神,...........................爱得其所,恨得其地,直面惨淡或灿烂的人生,奋勇前行.........................。
评说天下记取匹夫有责的担当2014年1月15日《人民日报》李克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先生弥留之际的这段话,曾经让多少仁人志士感动不已。
放在现代社会,它代表着一个公民的责任与担当,对公共事务保持参与热情,对左邻右舍有着守望相助的深情。
人民网连续5年举办责任中国评选,就是要赓续公民责任,传递守望深情。
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们不会忘记全面深化改革的扬帆起航,犹然记得嫦娥携玉兔登月的从容淡定,但同样会铭记时代洪流中的那些平凡面孔:黑龙江的刘海涛创建了“一米阳光爱心联盟”,寻找并帮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辽宁的赵君路花光积蓄,卖掉房子放弃结婚,15年间救助了120多个孩子;河南的王铭从北漂保安自学考取律师资格,坚持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帮千余农民工讨薪……他们的默默坚守、挺身而出,体现着匹夫有责的担当,蕴藏着爱邻如己的情怀,改变着身边人的命运,又何尝不是推动时代进步的不竭动力?把视野再放开一些,那种发源于公民个体的责任担当、参与热情,把命运共同体意识写入每个人心中。
新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文
![新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dadf1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6.png)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背古诗词1.【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必背诗歌和文言】必修1:《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还有后面陶渊明写的《咏荆轲》(我们老师要求背的)必修2:《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2.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有哪些人教版语文必背古诗为:必修一:沁园春、雨巷、再别康桥、荆轲刺秦王(背易水诀别一段)、记念刘和珍君(背第2、4节)这些是课本要求背诵的。
《烛之武退秦师》要求背全文必修二:氓、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第3段)必修三:蜀道难、杜甫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琵琶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最后三段)、师说必修四:念奴娇、定风坡(莫听穿林打叶声)、廉颇蔺相如列传(尾五段)另附考点作为学习参考:必修一沁园春*长沙[小考总考,高考不考] 戴望舒的雨巷[小考总考,高考不考] 烛之武退秦师[小考总考,高考不考] 荆轲刺秦王[注意"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必修二诗经:氓采薇氓[重点] 采薇[不是重点] 离骚[重中之重,百考不腻] 古诗十九首之一:涉江采芙蓉曹操的短歌行[重点]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重点] 兰亭集序[重点在一些对偶的句子] 赤壁赋[重点]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推荐下载】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作品赏析
![【推荐下载】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作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afc2e30508763231121240.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 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作品赏析努力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必修1 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作品赏析,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几位遇难烈士悲痛的追悼,阐明写本文的起因。
第一小段写参加追悼会的人要求作者写点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
本段一开始就写明开追悼会的时间和地点。
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出鲁迅的悲愤难遣的心情。
然后写和程君的谈话,很自然地引到写纪念文章的事。
这里的正告,是郑重地提醒的意思,表现了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是来自群众的强烈的要求。
第二小段指出写本文的一个重要的起因刘和珍君生前是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的青年。
在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下,不但鲁迅等所编的进步刊物往往停刊,有始无终,而且这些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常有被迫害的危险,所以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和珍竟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毅然两字有力地表现了刘和珍是个敢于反抗黑暗、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这是下文写到她勇敢地领导同学反对杨荫榆和向段执政府请麒的思想基础,也是鲁迅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纪念她的重要原因。
他们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是同一营垒中的革命同志。
生活艰难主要指当时的黑暗现实。
这段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曲折地表达了鲁迅悲愤万分的心情,是对于当时屠伯们逍遥复逍避的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是作者誓为改变当时黑暗现实而战斗的决心。
第三小段指出写本文的另一个重要起因反动派在屠杀爱国青年后,竞又指使它的帮凶文人吹出阴险的论调,真是凶残卑劣极了!所以必须写出此文,作为祭品献给死者。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句话本身就说明鲁迅已愤怒到什么程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不是人世,而是狐鼠昼行的禽兽世界。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一句,是直接控诉反动派屠杀青年的血.腥罪行的,这样大量的鲜血,洋溢在我的周围,把我泡了起来,使我连呼吸、看、听都异常艰难,哪里述能说什么话?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一句,长歌指放声悲歌,当,代替,哭,哀哭,哀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与选修必背课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与选修必背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c50f0c3b52d380eb62946d8b.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 )必背课文必修1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一段)《战国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记念刘和珍君》(背诵二、四节)鲁迅(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四)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
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重点重点字词
![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重点重点字词](https://img.taocdn.com/s3/m/b4a5e11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b.png)
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重点重点字词高中语文的知识点大家要掌握扎实,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重点重点字词一、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寥liao落长歌当dang哭菲fěi薄踌chou躇chu(蹰) 诧cha异桀jie骜ao赁lin屋不惮dan 攒cuan射喋die血尸骸hai 绯fēi红浸渍zi二、掌握下列字形斐然翡翠悱恻诽谤惨淡淋漓洗涤造化黯然噩耗推测虐杀衰亡欣然呻吟辗转屠戮惩创抹杀蜚短流长屡次气概勇毅干练编辑徘徊三、词语解释1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虑。
2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3惊心动魄: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4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
也说百折不挠句子:①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明确:“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
“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
“深味”,深深地体味。
“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
“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
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明确:“直面”,直接面对。
面,动词,面对。
“正视”,正眼看,不回避。
“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ad3bdfc8d376eeaeaa31be.png)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一、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高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知识要点具体如下,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都是高中阶段学习理解的重难点,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练习:新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记念刘和珍君同步练习题
二、小狗包弟
此文之所以如此地震撼着每一个人性未泯者的心,就在于它通过小狗包弟的命运放大了那个时代里许多善良的人
的悲惨命运,引发我们的反思。
而我们的反思又是从品析文中准确、生动、深刻、深沉的语言开始的。
知识点: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小狗包弟
练习: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随堂检测:小狗包弟
三、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本文选材很讲究,写片段的记忆、片段的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集中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完整、连续,也没
有拖泥带水的叙述和描写。
这种写法可以称为白描。
白描看似简易,其实不然,而白描运作到本文这样的精彩更不容易,只有高手能轻巧为之。
知识点:高一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单元知识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练习:语文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课时训练: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可能用到的工具:字典|词典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的全部内容
就是这些,大家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只要坚定信念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背诵篇目总汇编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背诵篇目总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9ba722ac6c175f0e7cd137e2.png)
实用文档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汇编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雨巷(背诵全诗)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彷徨在悠长、悠长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像梦中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一枝丁香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她是有到了颓圮的篱墙,丁香一样的颜色,走尽这雨巷。
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的哀曲里,在雨中哀怨,消了她的颜色,哀怨又彷徨;散了她的芬芳,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惆怅。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撑着油纸伞,独自默默彳亍着彷徨在悠长、悠长冷漠、凄清,又惆怅。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她静默地走近,一个丁香一样地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结着愁怨的姑娘。
3. 再别康桥(背诵全诗)徐志摩实用文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记念刘和珍君(背诵二、四节)鲁迅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本素材:3.7 记念刘和珍君 原文赏析
![高一语文必修一文本素材:3.7 记念刘和珍君 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c527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3.png)
原文赏析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几难烈士悲痛的追悼,阐明写本文的起因。
第一小段写参加追悼会的人要求作者写点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
本段一开始就写明开追悼会的时间和地点。
“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出鲁迅的悲愤难遣的心情。
然后写和程君的谈话,很自然地引到写纪念文章的事。
这里的“正告”,是郑重地提醒的意思,表现了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是来自群众的强烈的要求。
第二小段指出写本文的一个重要的起因—刘和珍君生前是个敢于追求真理、反抗黑暗的青年。
在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下,不但鲁迅等所编的进步刊物往往停刊,“有始无终”,而且这些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常有被迫害的危险,所以“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和珍竟“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毅然”两字有力地表现了刘和珍是个敢于反抗黑暗、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这是下文写到她勇敢地领导同学反对杨荫榆和向段执政府请麒的思想基础,也是鲁迅“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纪念她的重要原因。
他们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而且是同一营垒中的革命同志。
“生活艰难”主要指当时的黑暗现实。
这段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曲折地表达了鲁迅悲愤万分的心情,是对于当时“屠伯们逍遥复逍避”的黑暗现实的强烈控诉,是作者誓为改变当时黑暗现实而战斗的决心。
第三小段指出写本文的另一个重要起因——反动派在屠杀爱国青年后,竞又指使它的帮凶文人吹出“阴险的论调”,真是凶残卑劣极了!所以必须写出此文,作为祭品献给死者。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句话本身就说明鲁迅已愤怒到什么程度,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不是人世,而是狐鼠昼行的禽兽世界。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一句,是直接控诉反动派屠杀青年的血.腥罪行的,这样大量的鲜血,“洋溢在我的周围”,把我泡了起来,使我连呼吸、看、听都异常艰难,哪里述能说什么话?“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一句,长歌指放声悲歌,当,代替,哭,哀哭,哀痛。
这句的意思是说,用写文章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和追悼先烈,在先烈刚刚牺牲、作者内心剧痛时是不容易办到的,只有等过一段时间,悲痛的心情稍平息时,才能真正“痛定思痛”,再回想以前的悲痛。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篇目全集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篇目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f57fc007c5da50e2524d7f46.png)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总目录: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1、《诗经•氓》*2、《离骚》(节选)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高中部分(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新人教版必修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必背语段
本文是关于高中新人教版必修一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必背语段,感谢您的阅读!
背诵课文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帮助大家积累素材的重要方法,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必背语段是高中语文背诵的重难点,不知道大家都背会了吗?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
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
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语文记念刘和珍君必背语段的内容就是这些,里面有一些句子比较拗口,但大家只要多读几遍一定可以完成背诵任务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