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使用管理规定
可燃气体安全管理规定

可燃气体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以确保可燃气体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并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运输可燃气体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可燃气体包括但不限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和压缩气体等。
第二章生产、储存可燃气体的安全管理第四条生产、储存可燃气体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生产、储存设施和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可燃气体的生产、储存环境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第五条生产、储存可燃气体的单位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各个岗位和环节。
员工应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第六条生产、储存可燃气体的单位应当定期对生产、储存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第七条生产、储存可燃气体的单位应当配备并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八条生产、储存可燃气体的单位应当建立与公安消防部门的联系,定期进行联合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三章可燃气体的使用安全管理第九条可燃气体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完善的使用管理制度,确保可燃气体的使用安全。
第十条可燃气体的使用单位应当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可燃气体的使用单位应当对存放、使用可燃气体的场所进行消防安全评估,确保场所的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通道符合相关要求。
第十二条可燃气体的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对使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可燃气体的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十四条可燃气体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与公安消防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可燃气体泄漏等安全事故,并按照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
乙炔是一种易燃气体,在使用和储存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安全操作标准。
以下是乙炔、氧气使用和储存管理的一些重要规定:
1. 设定和标识: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储存设施需要设定在远离易燃物和氧化剂的地方,并要进行明确的标识。
2. 控制燃烧条件:乙炔和氧气在混合时会产生剧烈的燃烧反应,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其混合比例和燃烧条件。
3. 防火措施: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场所需要设有防火措施,如消防设备、灭火器等,并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4. 贮存容器:乙炔和氧气需要使用特定的贮存容器进行储存,这些容器应使用符合规定的钢瓶或气瓶,并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5. 贮存区域:乙炔和氧气的储存区域需要安装通风设备,并严禁与易燃材料、氧化剂等物质混放。
6. 使用操作:使用乙炔和氧气时需要进行详细的操作规程培训,并使用特定的阀门和连接器进行连接和关闭。
7. 排气处理:使用乙炔和氧气时产生的废气和排气需要通过适当的排气系统进行处理,以防止积聚和意外爆炸。
8.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乙炔和氧气容器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回收,严禁随意丢弃或混放。
总之,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储存管理需要严守相关的规定和安全操作标准,以确保人身安全和防止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气体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气体使用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气体使用的管理,确保使用气体过程中的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气体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商业、家庭等领域。
第三条:基本原则气体使用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守法合规: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使用气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安全第一: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3.风险评估:在使用气体前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知识普及:加强气体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使用气体的知识水平。
5.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气体使用的日常管理和安全隐患的排查。
第四条:气体购买与存放2.存放标准:气体存放区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保持通风良好,禁止与易燃物品存放在一起。
3.标识明确:气体容器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和说明书,使用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标识进行使用。
第五条:气体使用操作1.使用合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气体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禁止超过标准使用气体。
2.防火防爆:在气体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防火防爆措施,禁止与明火接触和碰撞。
3.出入口要求:气体使用区域必须设立明显的出入口,并保持通畅。
第六条:气体泄漏应急处置1.发现泄漏: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气体泄漏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切断气源。
2.报警通知: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呼叫报警,并告知泄漏的具体情况和位置。
3.疏散安全:在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单位和个人应按照预案进行疏散,确保人身安全。
第七条:责任追究1.违规行为: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责任,包括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措施。
2.事故责任:对于因违反本规定导致的事故,将依法追究刑事、民事责任。
第八条:附则1.本规定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2.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本规定的制定旨在加强对气体使用的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气体使用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气体使用的安全,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5篇)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1乙炔、氧气的使用1.1进行乙炔、氧气焊割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1.2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瓶应垂直固定放置,放置在露天的气瓶,应用帐棚或轻便的板棚遮护,以免受到阳光的爆晒。
1.3严禁将电源线搭放在氧气瓶、乙炔瓶设备和管线上。
1.4乙炔和氧气软管在工作中应防止沾染油脂或触及金属熔渣。
1.5禁止把乙炔及氧气软管放在高温管道上。
不得把重物、热物压在软管上,也不得把软管放在运输道上,不得把软管和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
1.6乙炔气瓶禁止放在高温设备附近,应距离明火____米以上,使用中应与氧气瓶保持____米以上距离。
1.7乙炔瓶上应装阻火器,防止回火并经常检查,以防阻火器失灵。
1.8乙炔管道应装薄膜安全阀,安全阀应装在安全可靠的地点,以免伤人及引起火灾。
1.9在连接减压器前,应将氧气瓶的输气阀门开启四分之一转,吹洗1-2秒钟,然后用专用的扳手安上减压器。
工作人员应站在阀门连接头的侧方。
1.10气瓶上的阀门或减压气门,若发现有毛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修理。
1.11在接受氧气瓶时,应检查印在瓶上的试验日期及试验机构的鉴定。
过期或未经过水压试验或试验不合格者不准使用。
1.12运到现场的氧气瓶,必须验收检查。
如有油脂痕迹,应立即擦拭干净;如缺少保险帽或气门上缺少封口螺丝或有其它缺陷,应在瓶上注明“注意!瓶内装满氧气”,退回发货单位。
1.13氧气瓶应涂天蓝色,用黑颜色标明“氧气”字样;乙炔气瓶应涂白色,并用红色标明“乙炔”字样。
气瓶在保管、使用中,严禁改变气瓶的涂色和标志,以防止层涂色脱落造成误充气。
1.14氧气瓶内的压力降到____千帕,不准再使用。
用过的瓶上应写明“空瓶”。
1.15氧气阀门只准使用专用扳手开启,不准使用凿子、锤子开启。
乙炔阀门须用特殊的键开启。
1.16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两个氧气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
1.17严禁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氧气、乙炔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6篇)

氧气、乙炔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为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对氧气、乙炔气瓶装卸、运输、储存、保管及现场作业做如下规定,要求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
安监站不定期进行检查。
一、装卸、运输安全管理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防震胶圈是否齐全,瓶帽应紧牢,安全附件齐全有效,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
2、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击损坏和爆炸。
3、运输气瓶的车辆且只能装运一种气瓶,不能混装,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
4、在用车辆、手推车运输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碰撞、抛掷、滚滑,防撞击、跌落,禁止用电磁机械装卸气瓶。
二、储存、保管安全管理1、气瓶存放场所不能和办公室或休息室设在一起,仓库距离有人建筑必须大于15m。
2、仓库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远离明火,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3、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5瓶。
4、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____米以外。
5、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措施,避免阳光曝晒,氧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乙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40℃。
6、仓库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室内不设电器装置,必须选用防爆型电灯,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房外;存储场所应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7、仓库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要悬挂操作规程。
8、仓库内必须配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9、仓库内外要设置“严禁烟火”标志,气瓶区有明确区分醒目标识如“氧气危险”“乙炔危险”等。
10、在储存场所的15m范围以内,禁止吸烟、从事明火和生成火花的工作,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11、空瓶和满瓶必须要清晰的在瓶体上标明(如:空瓶可在瓶体上写“空”,有气体的要写“满”或者“有”),并且空满瓶要分开存放,以免混淆。
12、严禁乙炔气瓶与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气体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5篇)

气体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为了加强用气管理制度,预防气体爆炸,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进入气房领气瓶时严禁吸烟。
2.气瓶要垂直放在有遮阳的支架内,不能倒地乱放,不同气体要分开放、安全距离应在2m以上;远离明火作业点、电气设备等,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____米;气瓶温度不得超过40℃。
3.气体钢瓶搬用,不得倒地滚动,不得与硬物碰撞。
4.在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本岗位安全设施,对老化皮管、阀门、割枪进行及时更换。
5.燃着的割具严禁手托,不得作照明用,严禁用氧气作通风气源,工作完毕须放好。
6.乙炔管阻严禁用氧气、空气吹洗。
7.应用肥皂水进行漏气检查,所检查的漏气处应立即处理,严禁用明火找漏;在车间内发现乙炔或丙烷泄露,应立即停止明火和电气作业,进行通风后再作捡漏修理。
8.氧气和乙炔胶管不能混用,新胶管使用前应吹出内部的灰粉,严禁一付胶管接用二把割具。
9.发生回火时应立即关掉割具上的乙炔阀,稍后再开氧气吹除割具内部的烟灰和气体。
10.当胶管燃烧或爆炸时,应立即关掉阀门,切断气源。
11.气割时必须戴有色防护眼镜。
12.使用自动、半自动气割机时,应遵守电气安全规程,设备故障应由专业人员排除。
13.严格执行离岗检查制度、下班后对各个钢瓶的阀门、枪头进行关闭,检查现场,消除火种,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14.开关液氧时,严禁对着泄压口。
液氧瓶上掉下的液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
15.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戴尼龙等能产生静电的服装,从事检修和残液回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鞋。
结构件车间2013.3.7气体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2)是为了确保气体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事故,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体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1. 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明确的气体安全管理岗位职责,并明确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
2. 安全培训教育:对从事气体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乙炔和氧气是常用的工业气体,在许多工业和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易燃性,对其使用和储存需要严格的管理规定,以确保安全性和防范潜在的危险。
本文将介绍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储存管理规定。
一、乙炔的使用、储存管理规定乙炔是一种无色、有毒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它常用于焊接、切割和烧灼等工艺过程中。
以下是乙炔的使用、储存管理规定:1. 使用规定:(1) 在使用乙炔之前,必须检查乙炔装置和管道的完整性,确保没有泄漏或损坏。
(2) 在乙炔使用过程中,必须配备专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面具等。
(3) 使用乙炔时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通风良好,以防止乙炔积聚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 储存管理规定:(1) 乙炔储存容器必须放置在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2) 乙炔储存容器必须远离火源和易燃物,以防止发生火灾。
(3) 在搬运乙炔储存容器时,必须小心操作,避免剧烈摩擦和碰撞。
(4) 氧气和乙炔的储存容器必须分开放置,以防止氧气与乙炔发生反应导致爆炸。
二、氧气的使用、储存管理规定氧气是维持燃烧的关键因素,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加热和氧化等工艺过程中。
由于其高氧含量和易燃性,对氧气的使用和储存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以确保操作安全和预防潜在的危险。
1. 使用规定:(1) 在使用氧气之前,必须检查氧气装置和管道的完整性,确保没有泄漏或损坏。
(2) 在使用氧气时,必须使用专用的氧气供应系统和设备,如氧气气瓶和氧气调节器等。
(3) 氧气使用过程中,必须使用耐高温的防护设备和工具,以防止发生火灾和烧伤事故。
2. 储存管理规定:(1) 氧气储存容器必须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2) 氧气储存容器必须远离油脂和可燃物,以防止氧气与可燃物发生反应导致爆炸。
(3) 在运输和搬运氧气储存容器时,必须小心操作,避免剧烈摩擦和碰撞。
(4) 氧气和乙炔的储存容器必须分开放置,以防止氧气与乙炔发生反应导致爆炸。
气体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气体安全使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气体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工业气体、医用气体、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
第三条气体安全使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治理。
第二章气体安全管理制度第四条气体采购与储存1. 采购气体时,应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产品质量合格的供应商。
2. 气体储存场所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配备必要的通风、防火、防爆设施。
3. 气瓶应按照气体种类分类存放,避免相互混合。
4. 气瓶储存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完好。
第五条气体使用与操作1. 使用气体前,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气体的性质、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2. 使用气体时,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3. 不得擅自拆卸、改装、改装或拆除气体设备。
4. 气体使用场所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
第六条气体检测与监控1. 定期对气体设备、管道、阀门等进行检测,确保设备完好。
2. 气体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切断气源,通风排散。
3. 使用可燃气体时,应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气体事故处理与应急1. 发生气体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查明原因,追究责任,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第三章责任与处罚第八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气体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第九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单位名称)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气体使用规章制度范本大全

气体使用规章制度范本大全第一条为了保障安全、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规范气体的使用和管理,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使用气体的场所和设备。
第三条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本单位气体的管理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
2. 进行气体操作的人员必须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切实维护气体设备的安全。
3. 对违反规定操作和管理者及责任人员,按照公司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条气体设备维护1. 气体设备的维护保养由专业人员负责,任何非相关人员不得私自操作。
2. 定期对气体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使用过程中发现气体泄漏、异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五条气体使用1. 必须具备正规资质和操作经验的人员方可操作气体设备。
2.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相关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3.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气体用于非法用途。
4. 对于气体瓶,在使用完毕之后应及时封闭,存放在专用储存场所。
5. 禁止私自更改气体管线连接方式,以免造成气体泄漏。
第六条应急处置1. 发现气体泄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开启通风设备,迅速疏散人员。
2. 使用灭火器材扑灭发生火灾的气体状况。
3. 及时报警求助,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第七条日常管理1. 定期对气体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2. 进行气体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公司的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应的资质。
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第八条监督检查1. 公司应当定期进行对气体设备和操作程序的检查,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于常规操作人员,应当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操作规范。
3. 对于气体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第九条处罚规定1. 对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者,应当按照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予以严肃处理。
2. 对于轻微违规行为者,进行一定的警告和教育。
3. 对于严重违反规定造成事故的,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和赔偿。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
乙炔和氧气都是可燃气体,使用和储存它们需要严格遵守以下管理规定:
1. 使用规定:
- 在使用乙炔和氧气之前,必须了解其特性和危险性,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 使用乙炔和氧气时,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 使用乙炔和氧气时,必须确保使用设备和管道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泄漏或损坏的情况。
- 使用乙炔和氧气时,必须设立安全区域,并确保没有可燃物和易燃物品附近。
- 使用乙炔和氧气时,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使用。
2. 储存规定:
- 乙炔和氧气必须分别储存,存放在专门的气体储存区域。
- 气体储存区域必须远离火源和热源,防止发生意外。
- 储存乙炔和氧气的容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 储存乙炔和氧气的容器必须保持稳固,并采取防倾倒和防撞击的措施。
- 储存乙炔和氧气的容器必须远离有机物和易燃物品,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3. 管理规定:
- 乙炔和氧气必须由专门的人员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对于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储存,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必须保证乙炔和氧气的采购来源合法,并合理计划和控制库存量。
- 必须定期对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储存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
总之,使用和储存乙炔和氧气要做到高度重视安全,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以防止发生事故。
氧气、乙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6篇】

氧气、乙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6篇】【导语】氧气、乙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16篇优秀的氧气管理办法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氧气、乙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氧气、乙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为规范氧气、乙炔瓶安全使用,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避免出现氧气、乙炔安全事故,特制定该办法:1、氧气、乙炔瓶进场后应分开放置,严禁在同一处存放,存放处必须保证空气畅通,气瓶不得接触油污,严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不准靠近带电电线。
2、用完的氧气、乙炔空瓶应做明标记。
并分开摆放。
3、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得同车运输,运输前应旋紧瓶帽。
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击。
运输过程中应检查氧气乙炔瓶的防震圈是否配备齐全、合格。
4、气瓶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严禁靠近热源,乙炔瓶必须直立放置,不准横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5、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两气瓶间距为5m,与明火间距为10m,使用中必须配备氧气瓶帽、防振圈、压力表、回火阀,现场配备灭火器。
6、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氧气、乙炔。
7、气瓶严禁抛掷或剧烈滚动,不得安放在可能产生火星的电气设备。
8、室外使用必须做好防晒防淋,严禁在太阳下暴晒。
冬天使用气瓶冻结时,严禁用明火烘烤或用金属敲击瓶阀。
9、氧气、乙炔瓶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瓶阀,使火自行熄灭,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不得使用水、泡沫或四氯化碳灭火器。
切忌"严禁用铺盖法进行灭火"。
10、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采取折弯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11、使用中应随时观察气瓶、胶管状态,有无漏气现象,并保持喷口畅通。
12、乙炔气瓶的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47mpa(1.5kgf/cm2),输气流速每瓶不得超过1.5~2m3/h。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

乙炔、氧气使用、储存管理规定
乙炔和氧气是常用的工业气体,使用和储存需要遵守一些规定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安全。
1. 使用规定:
- 使用乙炔和氧气前,必须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火服、防眩晕面罩、手套等。
- 在使用乙炔和氧气时,必须确保室内通风良好,以防止气体积聚。
- 使用乙炔和氧气时必须遵守明火禁止的规定,不得将明火接触到气体。
使用激光器、电弧焊机等设备时,必须确保工作环境干燥,并远离易燃物品。
- 在乙炔和氧气使用完毕后,必须关闭阀门,并将气瓶妥善保管,确保气瓶及配件完好无损。
2. 储存管理规定:
- 气瓶的储存必须在通风良好、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的地方进行,远离易燃物品和可燃物品,尤其是避免与油品接触。
- 乙炔和氧气不得储存在同一储存室内,应分开存放。
- 气瓶必须储存在固定的架子或槽内,不能直接放在地上或堆放在一起。
- 在搬运和储存气瓶时,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操作安全并避免气瓶被刮擦或撞击。
3. 安全防护:
- 在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储存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 必须定期进行气瓶检查和维护,检查气瓶的阀门、橡胶密封圈等是否完好,并定期检漏,避免气体泄漏。
- 使用和储存乙炔和氧气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并了解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总之,使用和储存乙炔和氧气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和管理措施,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医疗气体使用与排放管理规定

医疗气体使用与排放管理规定简介为了规范医疗机构对气体的使用和排放,保障医疗气体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医疗机构的环境保护水平,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卫生院等。
医疗机构在进行气体使用和排放时,应严格遵守本规定。
二、气体使用管理1. 气体采购和使用计划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制定气体采购和使用计划。
计划应包括所需气体种类、数量及使用时间等,并经过医疗机构负责人或相关部门审批。
在制定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气体的安全性、环境友好性、成本等因素。
2. 气体储存和保管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气体储存区域,并配备适当的储存设施,如气瓶柜、气瓶支架等。
气体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高温区域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气体泄漏。
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气瓶的有效期和使用状态,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 气体使用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在使用气体时,应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操作技能和知识,并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气体的浓度和流速,合理调节使用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4. 气体泄漏处理医疗机构发生气体泄漏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如迅速关闭气源、通知相关人员撤离等。
同时应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泄漏处理,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三、气体排放管理1. 气体排放监测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气体排放进行监测。
监测频率应根据医疗机构的情况合理确定,但至少应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气体种类、排放浓度等,监测结果应记录并妥善保存。
2. 气体排放防治措施医疗机构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气体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可通过安装排烟设备、增设过滤装置等手段进行排放治理。
医疗机构还应定期检查排放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
3. 气体排放监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气体排放监管制度,加强对气体排放的管理和监督。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对违规排放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和整改。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

氧气、氮气、氩气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氧气、氮气、氩气是常见的工业气体,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需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 设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气体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并制定相关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流程。
2. 储存安全管理:氧气、氮气和氩气的储存设施应符合相关规定,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易燃物和高温区。
3. 使用安全管理:严格控制使用量,避免超过安全范围。
在使用气体时应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4. 管道安全管理:气体管道应定期检查,确保无泄漏。
对于气体管道的维修和更换应采取专业的操作和安全措施。
5. 防火安全管理:氧气、氮气和氩气均属于助燃物质,要避免与可燃物接触。
禁止在气体储存区域吸烟和使用明火等易引发火灾的行为。
6. 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培训工作人员熟悉使用气体的安全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7. 应急处理措施: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培训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应急设备和急救方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事故应急处理。
8. 警示标识和标识牌:在气体储存和使用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标识牌,以提醒和警示人员注意潜在的危险。
以上是常见的氧气、氮气、氩气安全管理办法,企业和个人在使用这些气体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气体类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气体类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管理规定1危险化学品一般气体站(如氧气、氮气、氩气、混合气体等包括分子筛制氮系统),供氢站(集装格),LNG(CNG)储罐(管束)等,应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GB/T34525)等标准的规定。
2气瓶应储存在专用仓库或场地内,通风良好,设置遮阳设施。
3气瓶应在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内使用,气瓶的安全附件应齐全。
外表面有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及其他严重损伤缺陷的气瓶,不得入库储存和使用。
4不同性质的气瓶应隔离储存,相互禁忌的气体钢瓶应隔开或分离储存。
气瓶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质等均应隔离储存。
易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不得同储;氧气不得与油脂混合物混合储存。
5气瓶储存时应摆放整齐,并留有搬运通道。
实瓶和空瓶应隔离贮存,并设置明显标志。
6气瓶在储存、使用时均应立放,采取固定措施,防止气瓶倾倒。
7气瓶卸车和搬运严禁采用抛甩、滚翻、拖滑等野蛮方式。
禁止使用铲车、翻斗车等卸车、搬运气瓶。
8开启或关闭瓶阀时,应用手或专用扳手,不应使用锤子、管钳和长柄螺纹扳手。
9气瓶使用时不应靠近热源放置,气瓶安放地点周围10m范围内不应进行有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
气瓶在夏季使用时,不得在烈日下暴晒。
10使用氧气或其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时,瓶体、瓶阀不应沾染油脂或其他可燃物,操作人员的工作服、手套和装卸工具、机具上均不应沾染油脂。
11使用氧气、乙炔进行焊接、切割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m。
氧气、乙炔软管的颜色应不同。
12天然气(煤气)加热炉燃烧器操作部位应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和联锁切断装置,燃烧系统应设置防突然熄火或点火失败的安全装置。
气体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气体安全使用,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气体使用、储存、运输、回收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气体安全使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气体分类与标识第四条气体分为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惰性气体等类别。
第五条气体储存、使用场所应按照气体类别进行分类,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第六条易燃易爆气体储存场所应设置防火、防爆设施,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第七条有毒有害气体储存场所应设置通风设施,并配备防护用品。
第八条惰性气体储存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章气体储存与管理第九条气体储存场所应选择安全、通风、干燥、防潮、防腐蚀的地点。
第十条气体储存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十一条气体储存量应按照设计容量执行,严禁超量储存。
第十二条气体储存场所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气体报警器、灭火器等。
第十三条气体储存场所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禁止吸烟、使用明火。
第四章气体使用与操作第十四条气体使用者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第十五条使用气体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气体的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六条气体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七条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时,应远离火源、热源,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第十八条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体检。
第五章气体运输与回收第十九条气体运输应使用专用车辆,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第二十条运输过程中,应遵守交通法规,严禁超速、超载。
第二十一条运输易燃易爆气体时,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第二十二条气体回收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严禁随意排放。
第六章应急处理第二十三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气体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第二十四条发生气体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实验室气体管理制度

实验室气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化实验室气体的管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设施的正常运转,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使用的各类气体,包括但不限于常规气体、危险气体、惰性气体等。
第三章部门责任3.1 实验室主管实验室主管是本实验室气体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应确保实验室气体使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并定期检查实验室气体使用情况,确保安全使用。
3.2 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是对实验室气体管理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应全面负责实验室气体的采购、领用、储存和管理,并组织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3.3 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循本实验室气体管理制度,确保气体的安全使用,配合实验室主管和负责人的管理要求,积极参与相关安全培训和演练。
第四章气体采购4.1 采购前的准备实验室负责人应根据实验室的需要,提前确定所需气体的种类和数量,并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4.2 采购程序进行气体采购前应填写气体采购申请,包括气体种类、数量、用途、预计使用时间等必要信息,并提出申请单。
经实验室主管审核同意后,方可由专人前往气体供应商处采购。
4.3 采购时的注意事项在采购气体时,应检查气体瓶身标识是否完整、清晰,并检查瓶阀是否完好,确认无泄漏后方可搬离气体供应点。
第五章气体使用5.1 使用前的准备在使用气体前,应仔细阅读气体的安全操作手册,了解气体的特性、用途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并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
5.2 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使用气体时,应保持现场整洁,定期清理气体使用区域; 禁止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使用气体; 使用气体的人员应集中注意力,禁止在使用过程中进行闲谈或嬉戏。
5.3 使用后的处理使用完气体后,应及时关闭气体瓶阀门,并妥善保管,避免气体泄漏或瓶阀损坏。
空瓶和有害废气应被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扔弃或排放。
第六章气体储存6.1 储存环境实验室内储存气体的库房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远离火源和高温物品。
气体使用管理制度

气体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企业气体使用行为,确保安全生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企业气体使用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涉及气体使用的部门,在企业内部以及对外提供服务的使用单位。
第三章主要内容1.气体使用管理的原则(1)安全优先、预防为主(2)节约资源、合理使用(3)环境保护、健康第一2.气体使用管理的责任(1)企业管理部门负责气体使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气体使用的具体管理工作(3)职工必须严格按照气体使用管理制度执行3.气体需求计划(1)各相关部门对气体的需求应提前进行统计、计划,明确用途和用量(2)制定气体需求计划,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4.气体采购管理(1)严格按照气体需求计划进行采购,不得超量购置(2)选择正规厂家进行购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采购(3)对进货气体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质量达标5.气体使用安全管理(1)严格遵守气体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预防措施(2)定期对气体使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3)对职工进行气体使用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健康安全6.气体使用环境保护(1)对气体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气、废水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2)提倡节约使用,减少气体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3)对气体使用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进行评估和控制7.气体使用监督与检查(1)建立气体使用台账,做到有据可查(2)定期开展气体使用情况检查,对不合规行为进行纠正(3)对气体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提出改进建议8.违反制度处理(1)对于违反气体使用管理制度的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罚款、停工等(2)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第四章其他1.本制度由企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改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执行以上就是气体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严格遵守,确保气体使用安全、高效、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使用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加强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及瓶装丙烷气体使用管理,确保安全使用,特制定本规定。
二、管理范围
(一)适用于公司生产用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管道,瓶装气体及设备设施的管理。
(二)管理范围为:
1、天然气:降压站出气阀门至用气生产设备。
降压站出气阀门及其以外部分属于天然气公司管理。
2、氧气、二氧化碳:从液氧、二氧化碳站至用气生产设备。
3、瓶装气体:仓库的储存及分公司事业部的储存、使用。
三、管理职责
(一)设备动力科
1 、根据公司生产需要及企业发展要求,编制年度生产用天然气、液氧、二氧化碳设备设施使用和改造计划、大修计划,联系有资质的公司进行设计和施工,并负责监督实施和组织验收。
2、组织设备专业组每月对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管道及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安全使用检查,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3、天然气方面:协调、督促泰西天然气公司对其敷设及安装在我公司内管道设施的隐患处理。
协调办理用气单位、交费、充值及气费结算工作。
4、制定完善用气设备安全操控规程,并负责组织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二)消防办公室
1、每月对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管道及用气点周围进行一次火灾隐患检查;
2、每月对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管道及使用点的消防安全通道进行一次检查。
(三)用气单位
1、每天巡检设备设施各零部件的完好性,每周检查一次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管道及瓶装丙烷罐的安全状态,并建立巡查记录台账。
2、加强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及瓶装丙烷安全使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所在单位员工的安全用气防范意识,发现问题及时与职能部门联系。
3、积极组织配合对操作者进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并严格监督操作者按照规程操作使用设备。
4、用气单位须有专人保管天然气充值卡,及时掌握用气情况,及时申请用气、交费、充值。
(四)安监处
1、负责监督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丙烷等气体安全使用的管理及检查工作。
2、每月一次的公司级安全大检查中重点布置对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及丙烷设施的安全检查。
四、安全使用规则
(一)行为规则
1、严禁在使用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丙烷的场所管道及设备设施周围使用明火、吸烟等。
2、严禁在天然气炉窑内逗留、休息,不得在天然气炉窑内凉衣物或摆放杂物。
3、严禁利用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管道作电焊接地线,严禁利
用气体管道挂放物品。
4、严禁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
5、使用燃气时不得擅离职守,停止用气时必须先关闭设备上的进气开关,再关闭室内总开关,做到人走火灭。
6、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点火前,先开风机运行,再开阀门点火,以防止炉内气体集聚。
7、检查管道是否泄漏时,可用肥皂泡沫检查各管件连接处有无气泡增大现象,严禁使用明火测漏。
8、发现漏气情况应及时关闭进气球阀,打开门窗通风。
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改动燃气设施,必须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燃气器具设备,严禁使用不合格燃气器具设备。
10、检修天然气炉窑时,如需维修人员进入炉内时,炉门应开启,不得关闭,炉外应有人监护。
当炉内温度较高时,人员不准进入炉内。
(二)用气设备及现场管理规范
1、严禁在使用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丙烷的场所堆放易燃物品。
2、使用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丙烷的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3、具有燃气设施的车间、房间内要保持通风良好。
4、使用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丙烷设备的地点要安装报警装置。
5、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管道无锈蚀、设备设施完好。
6、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管道附近无杂物。
7、天然气、氧气、二氧化碳管道及使用点的消防安全通道畅通。
五、考核
(一)违反本规定第三条,不能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的,视其轻重给
予50-300元罚款,造成事故的按照安全事故责任加重处罚。
(二)违反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给予30-100元罚款,造成事故的按照事故责任加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