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黄河颂》课件.ppt
合集下载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 5 《黄河颂》课件(共33张PPT)
重点品析颂歌部分 5.连续三次写“啊! 黄河”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歌词的主体 清楚地划分为三个层次,由实到虚,分别歌颂了黄河 养育、保卫、激励着中华民族,突出表达了作者对黄 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阅读方法解密 反复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 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复起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情感;回环 起伏,充满语言美等作用。注意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 作用。本题主要从表达情感的作用上分析。
1.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诗歌。(重点)
2. 分析诗歌的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诗歌。(难点) 3. 体会诗歌蕴含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重点)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 北)人,诗人、 文学评论家。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 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3.“奔”“掀”“结”“劈”等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作者用“奔”“掀”“结”“劈”等动词生 动传神地突出了黄河雄壮的气势、豪迈的气概。
4.“摇蓝”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把黄河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形象 地指出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黄河哺育滋养了炎黄子 孙,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传承。
【难点探究】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 借歌颂黄河歌颂什么?
【答案】作者从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 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 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等 方面赞美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英雄气魄。作者借 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 的意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课件(共42张PPT)
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 吟》,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3月份,在延安一 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 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
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展示重点词语读音:
山巅( diān )
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
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
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 史源远流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写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 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
读出黄河的气势
4、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 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是黄河的自然特点。
读出黄河的气势
“奔向东南”“结成九曲连环”、“从昆 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是黄河的地理特征。
读出黄河的气势
同学们,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
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 豪迈的颂歌。请大家想象这一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这首 诗,感受黄河的形象和宏伟的气势。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要求:有感情的诵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
和语调,读出气势。把握诗的内容,逐步理解黄河的形
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
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 召。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 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 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
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展示重点词语读音:
山巅( diān )
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
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
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 史源远流长,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展示自学,夯实基础
写作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 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
读出黄河的气势
4、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 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黄河滚滚”“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是黄河的自然特点。
读出黄河的气势
“奔向东南”“结成九曲连环”、“从昆 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是黄河的地理特征。
读出黄河的气势
同学们,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
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 豪迈的颂歌。请大家想象这一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这首 诗,感受黄河的形象和宏伟的气势。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要求:有感情的诵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
和语调,读出气势。把握诗的内容,逐步理解黄河的形
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
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 召。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 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 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6课《黄河颂》课件 (共32张PPT)
•
语言卡片
• 气魄(pò )
狂澜(lán )
• 澎(Péng )湃 屏(píng )障
• 哺( bǔ )育
倾泻(xiè )
•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
•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猛烈的气势。
• 宛转:辗转,经过许多地方。
• 哺育:比喻培养。
• 一泻千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 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 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 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八月曾创作歌词《五月的鲜 花》,经谱曲后 广为传播。1938年秋冬,诗人和当时的抗敌演 剧第三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两岸行军,在敌后 游击根据地活动。中国雄奇的山川、黄河激流惊涛澎湃的壮美图 景,游击健儿英勇的身资黄河船夫驾驶方舟同惊涛骇浪搏斗的情 景强烈地震撼了作者。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与规模 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1时56分22秒下午1时56分13:56:2221.7.20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 文学评论家。1939年到延安,创 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 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 全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第6课《黄河颂》(共38张PPT)(共38张PPT)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 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 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 滋长”分为三个层次。
这首诗的过程: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 体
望黄河
尾 声
颂黄河
横 向 来 写 两 岸
学习 黄河精神
朗诵词, 纵 鸟 近 向 以呼告的 瞰来 镜 手法来写 头全写
景流
向
1.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词作者
光未然
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
曲作者: 冼星海
右:在巴黎 下:指挥黄河大合唱
生字生词
1.字音字形 ng ) 宛转(zhuǎn ) 澎湃( pài ) 哺育(bǔ ) 屏障( pí 气魄(pò ) 巅峰( diān) 狂澜( lá n)
2. 词语解释 哺育—— ①喂养。②比喻培养。 气魄—— ①魄力。②气势。 .狂澜——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努力培养自我朗读、感悟和理解诗歌 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体味歌词意境,把握作者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 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时代背景:
1938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帝 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 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 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 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 1939 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ppt课件(共20张PPT)
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合作探究
用几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歌颂黄河,歌颂 我们的民族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激 励中华儿女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
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本文的主体部分,诗人从哪些方面 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 特点以及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
民族的贡献三个方面。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啊!黄河!”反复出现有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全 文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 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 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诗人借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情感?
借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 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 信心,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 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 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 国。
朗读指导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 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 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造 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 抗日热情。因此,朗读时要读得热情悲壮, 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 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 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 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 懂,情绪慷慨激昂。始终通过奇特的想象和现 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 卷,歌颂苦难与抗争,反映中华儿女的真实场
面。
4.如何理解黄河“筑城我们民族的屏障”?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 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的 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
合作探究
用几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歌颂黄河,歌颂 我们的民族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激 励中华儿女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
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本文的主体部分,诗人从哪些方面 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 特点以及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
民族的贡献三个方面。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啊!黄河!”反复出现有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全 文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 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 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诗人借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情感?
借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 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 信心,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 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 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 国。
朗读指导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 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 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造 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 抗日热情。因此,朗读时要读得热情悲壮, 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 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 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 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 懂,情绪慷慨激昂。始终通过奇特的想象和现 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 卷,歌颂苦难与抗争,反映中华儿女的真实场
面。
4.如何理解黄河“筑城我们民族的屏障”?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 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的 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
语文第6课《黄河颂》(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1]PPT课件
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
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
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
传遍整个中国。
7
8
黄河的基本走向
9
欣赏图片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吗?
10
11
12
黄河公伯峡
13
壶口瀑布
14
黄河上游景观
15Leabharlann 161718
3
走近作者:
❖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1927年参加革命, 1935随 行军战士到了黄河边,那 翻腾的黄河让他再也无法 消释心中的情感,国难, 屈辱,不屈种种感情齐涌 心头,他的激情像黄河之 水奔腾而出,于是一组长 诗《黄河大合唱》问世了。
4
词的作曲者
❖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 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 作了《救国军歌》、《游击 军歌》、《茫茫的西伯利 亚》、《在太行山上》等各 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 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 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 乐家”的光荣称号。
讲师:XXXX
日期:20XX.X月
46
九曲连环( qū )
29
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 语气来朗读这首诗?
激昂、雄健、悲壮!
30
31
朗读指导:
1、朗诵词与歌词要注意停顿。
2、“……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后面分 句注意重读,如“掀”“奔” “劈”等。
3、“啊”读时应深沉,声音稍微延长。“黄河” 读 的高昂,表明在歌颂。
4、“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的 铿锵有力。
简而言之:加强了抒情语气,又体现了诗歌 的内容层次。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优质ppt课件
自学指导 : 整体感知
3.歌词写了几层意思,请加以概括。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描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绘
黄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河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 ——
自学指导 : 整体感知
3.歌词写了几层意思,请加以概括。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曲作家——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 声乐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背景简介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地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面 对亡国灭种的危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 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 全国。本文选自组诗第二部《黄河颂》。
1.要注意感情,语音和停顿。歌词与朗颂词之间要有较长的停顿。 2.要读出“赞”“颂”的语气,可以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来把握。 3.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如:“掀、奔、劈”读出赞颂之情。 4.文章最后两句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感情要深沉、悲壮。
自学指导 : 整体感知
1.标题有什么作用? 标题的关键词是“颂”,表明歌词的内容是赞颂黄河,奠定了整首歌词的感 情基调。 2.开头的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 作用: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 的主题,并引出下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6课《黄河颂》(共14张PPT)
古印度 古埃及 古巴比伦 中国
红河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黄河
欣赏黄河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 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创作于 1939年3月,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 曲。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 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 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共分 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 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 《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本课为第二章《黄河颂》。
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 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 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 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 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 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 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 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写黄河是我们 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写黄河是我们民族 的伟大精神。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诗的尾声,诗人代表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中华儿女发出了学习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精神的誓言。
问题探究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 键,也是题眼?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 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 哪个字? 3 .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 什么作用?
问题探究
4.诗歌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的? ①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②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③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号召中华儿女学 习黄河精神。 6.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 精神? 象征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坚强的精神。
红河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黄河
欣赏黄河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 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创作于 1939年3月,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 曲。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 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 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共分 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 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 《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本课为第二章《黄河颂》。
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 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因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 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 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 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 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 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 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写黄河是我们 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写黄河是我们民族 的伟大精神。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诗的尾声,诗人代表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中华儿女发出了学习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精神的誓言。
问题探究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是关 键,也是题眼?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在描 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 哪个字? 3 .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起了 什么作用?
问题探究
4.诗歌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的? ①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②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③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号召中华儿女学 习黄河精神。 6.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 精神? 象征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坚强的精神。
68语文第6课《黄河颂》(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PPT课件
望
40
3.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历史贡献)
实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
(地理优势)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虚
41
4、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 “屏障”?
黄河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 摇篮 地,孕育了中华文化养
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是 屏障
侧重黄河保卫了 中华民族
42
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 万条铁的臂膀”?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导入课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
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
5、全诗应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35
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 我们 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层的情感与气魄呢?
是摇篮,舒缓深沉
是屏障,坚强有力 是臂膀,高亢激昂
36
根据 “序曲-主体-尾声” 三个部分,划分层次 并能概括大意
37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望黄河——颂黄河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32
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 语气来朗读这首诗?
激昂、雄健、悲壮!
33
34
朗读指导:
1、朗诵词与歌词要注意停顿。
2、“……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后面分 句注意重读,如“掀”“奔” “劈”等。
3、“啊”读时应深沉,声音稍微延长。“黄河” 读 的高昂,表明在歌颂。
40
3.诗歌从哪几个方面来歌颂的?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历史贡献)
实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
(地理优势)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虚
41
4、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 “屏障”?
黄河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 摇篮 地,孕育了中华文化养
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是 屏障
侧重黄河保卫了 中华民族
42
5、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 万条铁的臂膀”?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导入课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
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
5、全诗应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35
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 我们 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层的情感与气魄呢?
是摇篮,舒缓深沉
是屏障,坚强有力 是臂膀,高亢激昂
36
根据 “序曲-主体-尾声” 三个部分,划分层次 并能概括大意
37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望黄河——颂黄河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32
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 语气来朗读这首诗?
激昂、雄健、悲壮!
33
34
朗读指导:
1、朗诵词与歌词要注意停顿。
2、“……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后面分 句注意重读,如“掀”“奔” “劈”等。
3、“啊”读时应深沉,声音稍微延长。“黄河” 读 的高昂,表明在歌颂。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黄河颂 课件 (共68张PPT)
29
30
整体感知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 个词是关键?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 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 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1、抓住“颂”字,表达 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2、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 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 的民族精神,作用是引出下 文的颂歌。
惊涛澎湃,
10
黄河的泥沙有多少?为什么说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在我国古籍中常以
“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 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据统计,黄 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 约2为每立方米35公斤。其沙量之多、含沙量 之高,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 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 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就是由形 容黄河泥沙多而来的。同时,黄河泥沙颗粒很 细,有时河水甚至呈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还 真不易洗净呢!
3、诗的最后一段是尾声, 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文章结构
绘黄河 颂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望 惊涛澎湃 浊流婉转 力劈中原 颂 中华民族的屏障 千万条铁的臂膀
抒壮志
增 强 民 族 观 念 发 扬 民 族 精 神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 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 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 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 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 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封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战
国时就是魏城大梁国都,北宋更了 不得,东京汴梁恐怕是当时世界上 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北宋画家张择 端的《 》,画的就是东 京繁华之貌。一千年以前,这里就 是一个一二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史 称“汴京富丽天下无”,甚至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梁园总是 村”(梁园是汴京的别称)之傲。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黄河颂》ppt课件
条“铁的臂膀”。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 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2.(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品析:“劈成”渲染出了黄河贯穿于中原大地的宏大气势。
近代以来,黄河屡次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
这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 的“杰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越来越 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 请同学们下课后搜 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来保护我们的黄河,我们的
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
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
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
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
屈的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
创作了篇幅与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
大合唱》。
一、读一读
diān 巅 pínɡ 屏障 zhuó 浊流 bǔ 哺育
lán 狂澜
pài 澎湃
3.歌词尾声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华儿女要向它学习的誓言,表达作者以英 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二、品析语言
1.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
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
二、记一记
澎 狂 摇 屏 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澜: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篮: 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
源地。
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 什么感情?
2.(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品析:“劈成”渲染出了黄河贯穿于中原大地的宏大气势。
近代以来,黄河屡次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
这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 的“杰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越来越 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 请同学们下课后搜 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来保护我们的黄河,我们的
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
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
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
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
屈的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
创作了篇幅与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
大合唱》。
一、读一读
diān 巅 pínɡ 屏障 zhuó 浊流 bǔ 哺育
lán 狂澜
pài 澎湃
3.歌词尾声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华儿女要向它学习的誓言,表达作者以英 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二、品析语言
1.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
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
二、记一记
澎 狂 摇 屏 湃: 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澜: 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篮: 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
源地。
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 什么感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27页)ppt精品课件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 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 么? 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表现的我们伟大而 又坚强的民族精神, 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②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强调
的作用,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表达 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 胜的信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1、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 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7、“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这一 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起什么作用?
①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
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 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 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1)这首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 (2)因为本诗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 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 样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满了豪迈之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2、收集几条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B、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②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强调
的作用,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表达 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 胜的信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1、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 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7、“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这一 尾声起什么作用?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起什么作用?
①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
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 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 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1)这首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 (2)因为本诗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 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 样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满了豪迈之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27 页)pp t精品 课件
2、收集几条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B、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黄河
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源头景观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源头
黄河上游景观
!
龙门石窟 鹳雀楼
黄河纤夫
夫 船
兰州羊皮筏子
安塞腰鼓
朗读
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 语气来朗读这首诗?
激昂、雄健、悲壮!
读准字音
磅礴( páng )( bó ) 澎湃( péng )( pài ) 气魄( pò ) 高山之巅( diān ) 狂澜( lán ) 哺育( bŭ ) 浊流( zhuó ) 屏障( zhàng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1.基础知识测评 (l)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黄河颂
气魄 ( ) 澎湃 ( ) 浊流 ( ) 宛转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几次?说说 它有什么作用?
把从“啊! 是摇篮,养育了中,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长”分成
三个层次 是臂膀,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虚
由实到虚 环环紧扣 逐步深入
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 我们 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层的情感与气魄呢?
是摇篮,舒缓深沉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
三方面
黄河保卫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根据 “序曲-主体-尾声” 三个部分,划分层次 并能概括大意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望黄河——颂黄河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课文的结构
第一节 朗诵词 民族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赞歌
第二节 歌词
•近镜头特写
①黄河的自然、•俯瞰全景的总写
地理特点
是屏障,坚强有力 是臂膀,高亢激昂
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 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 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的气魄
保护我们的黄河—— 我们的母亲河!
以黄河为榜样,学习 它的伟大和坚强,团 结起来,振兴中华!
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 障”?
黄河是 摇篮
黄河是 屏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 地,孕育了中华文化养 育了中华民族。
侧重黄河保卫了 中华民族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 /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 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 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 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 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 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 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
屏障 ( ) 哺育 ( ) 滋长 ( )
(2)辨析下列形似字并组词。 1巅 颠 滇 2魄 槐 傀 魂
3澜 谰 斓 4障 嶂樟 彰 (3)结合句薏,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 达效
1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
3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2 把中原大地,劈成 南北两面。
荡,向南北两岸,仃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解释词语
狂澜:大波浪 山巅: 山顶 哺育:喂养 滋长:生长
解读《黄河颂》
1、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
“颂”
2、本诗可以分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 言表达出来。
3、序曲部分和尾声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本诗首尾呼应,但序曲部分重点在“黄 河”上,尾声部分重点在“中华儿女” 上。
2.阅读理解测评 (l)文章题目为 “河颂”。,作者从哪
几方面歌颂了黄河? (2)在诗歌的主体部分,为什么要写一
段 "望黄河"的内容? (3)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三节各有什么作
用? (4)你知道哪些赞颂黄河的诗歌?请至少 写出三句。
问题探究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 是关键,也是题眼? 颂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 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 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 光年,1913年出生在 湖北光华县。1927年 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 工作。1935年创作了 《五月的鲜花》歌词,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 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 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 国。
导入课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 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 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 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 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 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纵向描写黄河流向 •黄河的动态
②赞颂黄 河的贡献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本文从那几个方面 赞颂黄河的精神?
•自然特点 •地理特点 •历史贡献
文章分析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望——劈成南北两面
“望……劈成南北两面”是如何写的?
近镜头 → 特写 俯瞰 → 全景 纵向 → 南北 横向 → 两岸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创作目的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绘黄 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歌 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 么情感?
•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 以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 尊心,激励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 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 国。
4、朗读“序曲”和“尾声”,品味诗文 内涵。
5、请同学思考“主体”部分:可以分成 几部分?重点在哪里?我们可以把它 们概括为什么?
两部分
绘黄河
颂黄河
6、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绘黄河”部分所写的内容 及其作用。
从三方面实写黄河之景,表现颂歌气 势,为“颂黄河”蓄势。
7、朗读“颂黄河”部分,思考:诗人 从几方面来歌颂黄河?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去颂而是 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找一个字来统领, 应该是哪个字? 望
3.歌词中 “啊!黄河!”出现了几次? 起了什么作用?
三次。“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 部分从分为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