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三次大规模的迁移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

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

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

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

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阅读附答案

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阅读附答案

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刘铮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

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

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

从《吕氏春秋》、《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

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

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

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

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

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东北汉人来历

东北汉人来历
三、建国后,组织建设兵团开发“北大荒”,东北汉人迅速突破了1亿
华夏-汉族第一次大规模迁入东北是战国到西汉。
战国时期,燕国向东北扩张,吞并了朝鲜国大片领土,建立了辽东郡,并向那里移民。到了汉朝时候,辽东称为东北人口最密的地区。从此,东北的人口中,汉族人比例最大。汉朝时期,东北划归幽州管理,幽州大体上东到朝鲜,北到吉林,西到山西东部,南到保定一带,共二十多个郡国,其中四个郡在东北。其中比较大的郡是辽东郡合辽西郡。三国时期,东北被公孙渊割据,相对比较太平。当时全国划分为十几个州,相当于现在的省,魏占十个左右,吴占三个,蜀汉占一个,公孙渊也占一个。公孙渊所在的东北和朝鲜半岛合为平州,公孙渊就是平州的最高长官:平州的州牧。西晋动乱后,丧失了北方的领土,辽东等地也相继沦丧。东北的汉族人开始减少。最后,东北被高勾丽占领。
实际上,在战国之前,中国也有过一次向东北移民的记录。西周灭商时,商朝贵族箕子不愿意当西周的臣民,率领5000商朝人逃到东北和朝鲜半岛,建立朝鲜国,首都平壤。
张作霖为了发展东北经济,扩张自己实力,大规模吸引移民到东北,在9.18事变钱,东北的中国人达到了3000万以上,而其他民族人口,仅仅不到300万。
日本暗杀张作霖,霸占中国东北领土扶植伪满政权后,大规模向东北移民。到了二战结束后,他们一共向东北移民200万,其中一半是日本人,一半是朝鲜人。(很多朝鲜人是逃难才来到东北的,不是配合日本人)日本人全部被返迁,朝鲜人则成为中国朝鲜族的祖先。
汉人有三次大规模迁移东北的历史
一、明朝中后期,当时迫于国内人口压力,大量汉人迁居辽东、辽西(今辽宁省一带),鼎盛时期,东北有汉人三四百万,但随着满族对全国的征服,大部分汉人随即迁往关内(从龙入关),东北几乎没有汉人的踪迹了。
二、清朝中后期,同样是迫于人口压力,汉人再次迁往东北,但满清政府一直把东北视作“龙兴之地”,不让汉人涉足,迁移的速度很慢,直到十九世纪末,东北的汉人才恢复到明朝末年的水平,20世纪初清朝废除了迁移东北的限制,汉人才掀起了迁移东北的大潮,并且不仅限于辽宁,更向吉林、黑龙江等更北的地方迁移,特别是张氏父子主政时期,还组织了官方的迁移活动,整车皮的向关外输送人口,到1931年“9.18”事变,东北汉人达到了创记录的3000万人。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民族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民族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民族迁移的原因与影响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民族迁移引起了极大的影响。

从古代到现代,这些民族迁移都经历了长达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历史演变,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多样性。

本篇文章将探讨中国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民族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一、东夷西戎南蛮的扩张早在三千年前的商代,东部地区的东夷族已经开始对中原王朝发起攻击。

周代,卫、魏等国不断与东夷族发生战争。

西戎族则是指散居在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比如匈奴、羌族、突厥等。

古代的南蛮大致指包括岛国和南方地区蛮族。

这些扩张都是受到历史进程的推动,东夷西戎南蛮的扩张引起巨大影响,如中原地区度过了长达七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也由此而来。

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北方地区,游牧民族居住于大草原,他们通常骑马、猎杀、放牧,是典型的游牧文明。

他们的崛起是建立在中华文明之上的,并成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

南北地区在物质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也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扩张。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从东周末年开始,匈奴逐渐壮大,在汉武帝时期曾经袭击长城,直到唐朝安史之乱都仍旧是中国的威胁。

同时,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也对中原地区发起了进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著名的有元朝、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建立。

三、南方民族的反抗中国历史上,南方地区也发生了重大民族迁移,这些南方民族的反抗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南方地区多山区和水路交通,因而产生了南方地区独特的文化和民族性格。

南方民族并非弱小,他们往往通过反抗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著名的南方民族有楚、吴、越、闽等地区的民族。

其中,楚国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地位最高的一个南方国家。

吴国在汉代建立东吴政权,维持了三十年之久。

越国曾经长期抵抗北方严酷统治,苏轼所作的《赤壁之战》就是以越国抗击中原的战事作为主题。

在明朝中叶,闽南民族反抗的浩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型民族战争。

这些反抗引发了中国南方地区的政治和文化变革,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三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三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三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中国历史上,国土的边界、经济中心、文明程度和政治势力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三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分别是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元明交替时期东南沿海和中原地区的人口移动、以及现代城市化带动的人口流动。

这些人口迁移往往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下发生,要了解这些迁移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就必须分析历史时期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其变化。

因此,对于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人口迁移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社会变迁,还能对现代社会的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围绕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三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关系展开。

具体而言,将对每一次人口迁移进行历史背景、地理环境、迁移原因、迁移过程、影响等方面的系统分析。

该研究将采取历史文献法、地图法、统计分析法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具体包括:1、通过分析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究民族大迁徙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通过统计分析元明交替时期东南沿海、中原地区、西北地区的人口迁移数据,研究人口迁移规模、方向和影响等方面,进一步了解元明交替时期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变迁。

3、通过收集现代城市化时期的相关文献和数据,分析当代城市化带动的人口迁移及其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为现代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三、研究的预期目标和意义通过对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变迁与人口迁移的关系进行研究,预期实现以下目标:1、全面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演变和人口迁移规律,为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演变提供新的视角。

2、阐明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和作用,深入探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3、为现代城市化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参考,拓展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衣冠南渡历史上由北向南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衣冠南渡历史上由北向南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衣冠南渡历史上由北向南的三次人口大迁

历史上由北向南的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现象,被称为“衣冠南渡”:
1. 第一回是汉末三国时期。

由于北方战乱和政治中心的转移,大批中原人迁移到南方,奠定了南方的基础。

2. 第二回是在东晋十六国时期。

当时黄河流域又一次大规模战火连天,西晋灭亡后,为了躲避战祸,许多士族带领家族、亲眷从华北先往山东一带迁移,接着又转移到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定居下来。

这次移民使中华文化进一步在江南传播并扎根。

3. 第三回是宋金对峙时期。

随着金朝定都北京,一些汉族地主和大贵族又带领人们向南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使得北方人逐步接受了南方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些历史上的大迁徙现象推动了不同地区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

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

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

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

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历史趣谈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是一样的吗?

历史趣谈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是一样的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是一样的吗?
导语:三次衣冠南渡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一样
三次衣冠南渡
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一样么?正式因为历史上有三次衣冠南渡,因此,为了区分这三次衣冠南渡,就在衣冠南渡前加上前缀词,例如“永嘉衣冠南渡”等。

三次衣冠南渡
中华文明从诞生到北宋大部分时期内,中原地区一直都是各个朝代的都城、经济中心。

但因为战乱、人口、政权等所在地的变迁,就形成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衣冠南渡”现象。

第一次衣冠南渡是在西晋时期,中原地区总是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周边的部落也开始了建立各自的政权,威胁西晋王朝,以致于酿成永嘉之祸。

因此,晋元帝率领文臣武将一起往南迁移,也就是历史上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也是首次大规模南迁。

第二次衣冠南渡是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正是因为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在这之后,胡族进攻中原,唐朝进入割据时代,混乱的五代十国等等,都造成了人口迁移。

因此,在中晚唐到五代十国这期间发生的衣冠南渡,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第三次衣冠南渡发生在靖康之难时期,公元1126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北宋都城,之后北宋灭亡,中原地区的那些汉族人大量向南方迁移,不久之后蒙古有占领了中原地带,久而久之,南方地区就成立南宋的统治中心,这一次的衣冠南渡就被称为“建炎南渡”。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1.“永嘉丧乱”时期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

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

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简论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

简论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

简论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作者:刘铮刘德平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3期摘要: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

中国人口迁移运动的发展波澜壮阔,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有很大影响,并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及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战乱;人口迁移;南迁高峰;民族融合;经济重心南移一、人口迁移概况及其原因所谓“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这种变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变动。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在这一片地区。

引起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战乱、移民支边和自然灾害等,但战乱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们为逃避战乱地区而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二、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的时间及背景我国历史上几次影响深远的人口大迁移几乎均是由战乱造成的。

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重心,也是战乱的多发地带,因而每当这一地区陷入大规模战乱状态,就会有大量人口被迫迁离逃向江淮以南、四川盆地或河西走廊等较为安定的边远地区。

因为南方地区较之容纳量有限的北部边疆在自然和社会条件方面更为优越,所以历史上以逃避战乱为目的人口迁移往往将江南各地作为首选目标。

这类以逃避战乱为目的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以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后的人口南迁、唐代安史之乱后的人口南迁和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的人口南迁最为典型。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次人口南迁高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特别是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和西晋的“永嘉之乱”,黄河流域战火连绵,长时间的战乱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灾难,严重的破坏了人们经济生产,北方人民为逃避战乱不得举族南迁,对于第一次的南迁描述,史称“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2.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第二次人口南迁高峰在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国力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后达到鼎盛,在这段鼎盛时期内唐朝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和军事制度——府兵制逐渐遭到破坏,由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逐渐被日益盛行的募兵制取代,募兵制的形成,使军队开始变为私人武装,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节度使,致使唐朝的军事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形成条件,“安史之乱”致使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被迫南迁,对于战乱后的人口迁移的描述,史称“四海南奔似永嘉”。

客家人大迁徙

客家人大迁徙

客家人大迁徙
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先生认为,历
史上客家人曾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
运动,并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客家民
系。

第一次:受五胡乱华影响,自东晋始,
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第二次:唐末的黄巢之乱,迫使客家
先民继续南下,到达闽、粤、赣接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第三次:金人南下,入主中原,宋高宗南渡,更多的移民集聚于此,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
迁入其地的畲族先民交流融合,
最终形成客家民系。

第四次:明末清初,客家内部
人口激增,因资源有限,大批闽、
粤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向外迁
移,最远内迁至川、桂等地区,
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即发生
在此时期。

第五次:受广东西路械斗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等地。

客家大本营:即闽西、粤东、赣南这块三省交界的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域。

客家先民:客家先民与客家人的区分时限以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后为界,即经过三次大迁徙而进入客家大本营至客家民系的形成之前称为客家先民,客家民系形成后的即为客家人。

衣冠南渡历史上由北向南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衣冠南渡历史上由北向南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衣冠南渡历史上由北向南的三次人口大
迁徙
历史上由北向南的三次人口大迁徙指的是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唐“安史之乱”后的中原士庶避乱南徙和北宋末年的宋高宗渡江,定都临安(今杭州)。

1. 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晋元帝避乱渡江,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事件,当时的缙绅、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随之南下,史称“衣冠南渡”。

2. 唐“安史之乱”后的中原士庶避乱南徙:这是继西晋末年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事件。

由于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大量北方人口为避战乱而向南方迁移。

3. 北宋末年的宋高宗渡江,定都临安(今杭州):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宋室南迁,大量人口随着朝廷南下迁移至南方。

这是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事件。

这三次人口大迁徙都是因为战乱而引发的,历时长、规模大,对南方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中国近代历史上三次人口迁徙
“走西口”(山西省下南洋”(东南沿海居民迁到东南亚一带)
“孔雀东南飞”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历史作用
中国古代 的“人口迁移”是我国古代各时期的政经济的客 观反映,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2.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提高各民族 的
人口素质。 3.促使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人口分布渐趋合理。 5.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3.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 “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两宋时期,北民的进一步南迁,南 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中国古代经济 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
1.频繁的各种战争,导致该地区人口的大量迁移。
2.地主阶级、封建官吏的横征暴敛和盘剥,土地的兼并,使农 民纷纷破产,无以为生,只得离乡背井,到处流亡。
3.为加强边防,历代政府组织大规模的居民向边境地区迁移。
4.经济重心南移,人口也相应向南流动。
5.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古代黄河流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古代黄河多次决口泛多次改道,导致该地区人口向灾害较少的 地区迁移。
6.对罪人的流放也是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一方面。在内地犯 罪被判为流放的,往往是成百上千,到边疆后很少能回来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 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2.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 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 到更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被大量开垦,成 为我国新的财富地区,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人类历史上五次大迁徙

人类历史上五次大迁徙

人类历史上五次大迁徙据考证,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寿命比作一天,那么人类就好象“在一天24小时的最后一分钟才出现在地球上”。

人类历史在宇宙中是短短的一瞬,但这一瞬却记录了人类发展所经历的千辛万苦。

为了寻求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人类一开始就四处迁徙流动,因此也有人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迁徙流动史。

如果概略地回顾一下,那么可以发现,人类至今已有五次规模较大的迁徒流动。

人类学家经过考古研究确认,亚洲南部和非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人类诞生的摇篮。

随后为了生存,人类便逐水源和森林迁徙流动。

大致在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类已扩散到亚洲、非洲、欧洲大陆上那些宜于人类生存和栖息的地方。

这可视为是人类的第一次世界大迁徙。

世界人口的第二次大迁移,大约出现在3.5万年前。

那时的人口流动已不仅仅限于亚洲、非洲、欧洲大陆的疆域,而是扩及到一些人类从前从未涉足过的新大陆――美洲和大洋洲地区了。

距今4万到3.5万年左右,地球气候骤然变冷,冰川活动猛烈异常,海平面下降,致使浅海部分的大陆架“破水而出”,形成了连接陆地或岛屿间的一座座天然桥梁。

这些天然桥梁为人类的长途迁徙流动创造了条件。

在此期间,亚洲蒙古人种的一支向东北进发,从亚洲北部地区通过白令海峡上的天然桥梁迁徙流转到了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地区,而后又逐渐向南流动。

大约到了新石器时代初期,他们到达了南美的最南端。

考古学家在南北美洲先后发现古印第安人使用过的粗磨石器与亚洲出土的同一时期的石器极为相似。

人类学家则从研究人体的躯干、头发、肤色、眼睛和鼻型等方面,推断出美洲的印第安人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

这支亚洲人向北移动时,另一支亚洲人却朝南流动,从马来半岛迁徙到印尼的瓜哇岛,而后又移向大洋洲。

这次迁徙流动当然也是通行于马来半岛、瓜哇岛以及联结东南亚各岛与大洋洲之间的那些露出海面的天然桥梁。

在欧洲,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爱琴海各岛屿上的希腊人开始迁徙流转到意大利,后又散布到了地中海地区。

易错点05 经济重心南移-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5  经济重心南移-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05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交融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为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主要的标准是看人口和粮食产量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

1.经济重心南移:时间从唐中后期(安史之乱后)开始,至南宋完成方向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原因(1)社会环境: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比较少,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2)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3)政治因素:南宋政治中心南移,加上政府的倡导与重视,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4)自然因素:宋代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过程(1)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但总体上还是落后于北方,经济重心仍然在黄河流域。

(2)唐代中期以来,南方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3)北宋后期,南方经济呈现出全面超越北方的势头(4)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主要表现(1)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户数已经是北方的两倍(2)宋代南方经济发展和商业贸易繁荣(3)宋朝中央政府的财赋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影响南方尤其是东南一带,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2、人口南迁: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北民开始南迁;少数民族内迁,从北方迁往中原地区;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规模迁徙浪潮。

3、民族交融: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战争,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二次,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为民族进一步交融创造了条件,加速北方封建化;第三次,宋元时期,政权并立;民族间的交流,频繁的战争,元朝时民族融合达到高潮,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民族交融的方式:民族迁徙,经济文化交流,战争,改革。

01经济重心南移1.(2020·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人口的迁移

人口的迁移

【学以致用】
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①高一同学周末回家
②五一长假去海南旅游
× ×

③张成同学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
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⑤王艳随全家从甲县搬到乙县并转入当地中学读书 √
按时间划分:永久迁移、季节迁移
人 口 迁 移 的 分 类
自发迁移、有组织迁移 按迁移方式划分 自愿迁移、被迫迁移 个人迁移、集体迁移
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哪些国家吸引了较多优秀人才移民定居?哪些国家出现了大量人才外流的现象?
为什么有人称土耳其国家足球队为“德国二队”?
二战之后,德国人在废 主要成绩 墟上建立了举世瞩目的经济 入围世界杯决赛圈: 奇迹,但奇迹的背后却离不 开大量外籍劳工的贡献,尤 1945、2002年 其是土耳其人。由于社会体 入围欧洲足球锦标赛 : 制的差异,在 20世纪50-60 年代到德国打工的外籍劳工 1996、2000年 当中,土耳其人是最多的。
B
CC 1
• 5. 读下列“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回答: 行政区域 • (1)A、B、C代表三个不同的 _________ • (2)图中发生迁移现象的箭头是A1到B1 和 C1到A2 ;虽然有人 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A1到A2 和 C1到C2 ,原因是:
国内 • (3)按地理范围划分,人口迁移可以划分为 国际 人口迁移和_____ 人口迁移。 •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它们仍位于同一个行政区域内
d. ? f. ?
发展中国 家优秀人 才移民
e. ? g. ?
人口迁移 流向发生 变化
欧洲人向 美洲移民
清代“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迁移主要 的迁出地分别是哪里?

中国血泪史的十次大迁移

中国血泪史的十次大迁移

今天的中国人从哪里来,祖居地在哪里,根在何方,为什么呈现在的布状态,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中国人从哪里来,这是个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主要有两种说法:中国人种西来说,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一样,都是从非洲迁过来的。

由于中国的象形文字和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文字比较相像,由于中国的仰韶大发现彩陶的彩绘和以色列比较近似,且由于中国秦汉以前出土的古墓中和田玉比较多,很多人倾向于中国人种西来说。

二是中国人种本地说,说中国人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不一样,现代人有几个发源地,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发源地。

这种观点的学者以中国的仰韶文化和最近发现的许昌人作证据。

无论持何种观点,有一点到是肯定的: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发源于黄河中上游,逐渐东移南迁的,这才形成今天的分布状况。

1000年前,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人,在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下,不断的东移南迁;元代以后,主要是东西向的迁徙,东西向移民最重要有以下两桩: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和湖广填四川;在清朝中后期和民国时期,中国的移民方向主要是“下南洋”、“ 闯关东”和“走西口”,主要的移民路线就是:中国的三个人口大省河南、山东和四川,河南向西北、山东向东北、四川向西南迁移,而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浙江人则是下南洋;建国后,先是组建兵团,接着知青支边,继而三线建设,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则是前往东南沿海和出国潮,有的已经移民欧美等世界五大洲。

根据我听到、看到和想到的,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十次。

一、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

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

如:南司州、南徐州、南兖州、南弘农、南新安指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侨乡。

这很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很多地名都是新什么的,,如纽约,就是新约克郡的意思,还有新奥尔良,新威尔士,都是英国的地名,加上一个“新”字的。

中国历史移民

中国历史移民

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及其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及其影响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中國歷史上的大移民,中國歷史上的移民城市的文章。

东区包括长江下游及淮河流域,以接受黄河流域下游及今山东、河北及河南东部的移民为主。

西区包括长江流域上游及汉水流域,以接受今甘肃、陕西、山西及河南西部移民为主。

移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南迁移民的高潮有四次。

第一次:永嘉初,今河北(以下提到的省名均系今名)、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

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年)在建康设置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以安置流民。

以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侨州郡县于长江南北。

第二次:东晋成帝初(326年后),江淮间大乱.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渡长江南迁。

第三次:东晋成帝末(362——365年)及以后一二十年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人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第四次: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北魏占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因而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州及其他一些侨郡县。

氐人的战乱还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这几次移民高潮历时100多年,移民南迁的路线主要有东西二线:东线:以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为主,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其长江对岸的今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及苏北移民的集合地,河南人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而不是向正南进入湖北。

西线:水路是循汉水南下,所以沿汉水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和襄阳成为移民重要的集散地。

陆路则取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

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本省和安徽的淮北部分也是移民来源之一。

三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

三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次衣冠南渡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
导语:三次衣冠南渡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一样
三次衣冠南渡
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一样么?正式因为历史上有三次衣冠南渡,因此,为了区分这三次衣冠南渡,就在衣冠南渡前加上前缀词,例如“永嘉衣冠南渡”等。

三次衣冠南渡
中华文明从诞生到北宋大部分时期内,中原地区一直都是各个朝代的都城、经济中心。

但因为战乱、人口、政权等所在地的变迁,就形成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衣冠南渡”现象。

第一次衣冠南渡是在西晋时期,中原地区总是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周边的部落也开始了建立各自的政权,威胁西晋王朝,以致于酿成永嘉之祸。

因此,晋元帝率领文臣武将一起往南迁移,也就是历史上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也是首次大规模南迁。

第二次衣冠南渡是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正是因为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在这之后,胡族进攻中原,唐朝进入割据时代,混乱的五代十国等等,都造成了人口迁移。

因此,在中晚唐到五代十国这期间发生的衣冠南渡,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第三次衣冠南渡发生在靖康之难时期,公元1126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北宋都城,之后北宋灭亡,中原地区的那些汉族人大量向南方迁移,不久之后蒙古有占领了中原地带,久而久之,南方地区就成立南宋的统治中心,这一次的衣冠南渡就被称为“建炎南渡”。

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历史三次大规模的迁移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的不足而对少数民族的招诱。

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内迁。

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五胡”。

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这次战乱虽然仅仅持续了七年(755——763年),但是,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为战乱的结束而终止。

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南迁的中原地区人民仍相望于道。

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状况。

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被大量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地区,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和约,大举南侵。

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人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到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地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进入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两宋时期,北民的进一步南迁,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四普定义的迁移人口是指“1985年7月1日的常住地与1990年7月1日常住地比较发生了跨县、市变动的人”[3];五普定义的迁移人口是指1995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期间“来本乡、镇、街道居住,且其后外出从未超过连续六个月以上的人”[1]。

两相对照,迁移口径至少有三个重要变化。

第一,空间尺度不同。

四普界定的迁移空间尺度下限是跨县、市,而五普下延到跨乡、镇、街道。

为明确起见,本文将县(市、区)内跨乡(镇、街道)的迁移称为“乡际迁移”,将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县(市、区)的迁移称为“县际迁移”,将国内跨省的迁移称为“省际迁移”,三者只有等级差别,没有包含关系。

五普的总迁移包括省际、县际和乡际迁移三个层次,而四普只包括省际、县际迁移两个层次。

所以两次迁移的“总迁移量”不具备直接可比性,五普的“县际以上迁移量”才在空间尺度对应于四普的“总迁移量”。

同样,两次普查的省内迁移也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四普的省内迁移等同于县际迁移,而五普的省内迁移还包括乡际迁移。

据“1‰数据”,乡际迁移约占迁移总量的43.7%,占省内迁移量的59.6%,可见空间尺度的变化对两次普查数据的可比性造成了很大影响。

第二,时间尺度不同。

对于非户籍人口,四普规定普查对象须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或者离开户口所在地一年以上,才被统计为迁移人口[3],五普将此时限修改为半年[1],也就是说五普的迁移人口中比四普增加了在现住地居住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非户籍人口。

我们无法精确知道全国在现住地居住半年至一年之间的非户籍人口数量。

据与2000年人口普查同期进行的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普查,在上海居住半年以上一年以下的外省流入人口为83.43万人,占上海的外省际迁入人口总量的38.3%。

上海是人口流入强度较大的地区,所以从全国来看时间尺度的影响应该没有这么大。

第三,迁移源地的时点定义不同。

四普以5年前常住地为迁移源地,而五普以5年内最后一次常住地变更前的常住地为迁移源地。

如果把迁移表作源地指向目的地的“矢量”,那么五普得到的是过去5年间发生的末次迁移“矢量”;而四普得到的是5年间发生的历次迁移的“矢量和”。

1.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率的区域差异1.1.迁入率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迁入率的区域分布特点,一是沿海地区高,其中北京、广东、上海三省市的迁入率超过25‰,北京市最高,达到27.5‰,广东以泱泱大省其迁入率也高达26.7‰,略过上海市(26.5‰),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对人口迁移的巨大吸引力;浙江、天津两省市的迁入率超过10‰;福建、江苏和海南三省也超过了全国平均的省际迁移率水平(5.4‰)。

二是西部的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也有较高的人口迁入率,特别是新疆自治区,迁入率达到12.7‰,在各省中排名第四,这是耐人寻味的!三是中部地带人口迁入率偏低,绝大多数省区的迁入率在5‰以下,特别是非沿海的中南部省份,像湖南、江西、贵州、广西、四川以及北方的河南、甘肃、东北的黑龙江等省的人口迁入率都低于2‰(图14)。

1.2.迁出率中国人口的迁出率分布与迁入率恰成互补关系,迁入率高的沿海省市和西部省区的迁出率均比较低,广东省最低,只有1.3‰,低于3‰的省还有辽宁、云南、山东、山西、天津、新疆、上海、河北、西藏和北京;相反,迁入率偏低的中南部省区是迁出率的“高地”,江西省最高,达到13.4‰,湖南、安徽、四川、重庆等省市也超过了10‰,湖北、贵州超过7‰(图15)。

1.3.净迁移率上述迁入率与迁出率在分布上的互补关系决定了中国人口省际净迁移的分布特性,这就是:净迁入省区分布在东部沿海和最西部新疆等区域,而净迁出省区集中分布在中南部地带。

广东省净迁移率最高,达到25.4‰,其次是北京和上海,都超过24‰,新疆也达到了10.3‰排在第四位,天津8.0‰位居第五,浙江省在1990年四普及1987、199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时都是人口净迁出大省,而这次一跃而成为第六大净迁入省,这是该省长期坚持市场经济探索,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中南部地区是我国净迁移率最低的地带,或者说是最大的人口净迁出地带。

江西省的净迁出率达到12‰,全国第一,净迁出率超过5‰的省区还有湖南、安徽、四川、广西、重庆、贵州和湖北(图16)。

中南部各省的高净迁出率的产生原因是这一地带同时接近沿海两大人口引力中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一点将从本文以下的迁移流场得到很好的证实。

对于许多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早已完成,国内人口迁移趋于平衡,迁入率高的城市地区往往也具有较高的迁出率,相反农村地区迁入率和迁出率均比较低,进出基本平衡,所以人口迁移不会导致宏观人口分布的显著变化。

但是中国目前的情形有很大不同,迁入率与迁出率互逆消长,这意味着人口迁移正在重新塑造中国的人口分布形态,沿海地区的人口集聚度在进一步增强,而西部与中部的人口密度差异在缩小。

2.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新特征丁金宏[5]曾利用四普资料,手工绘制了1985-1990年间中国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图。

作为对照分析,本文根据五普“10%数据”和“1‰数据”,借助计算机绘制新时期的人口流量流向图,并分析其新特征。

2.1.总迁移流场1985-1990年中国人口省际迁移存在三种典型流场,一是以四川等省为源地的辐散流场,二是以广东、上海等省市为引力中心的辐合流场,三是山东与东北的对流流场[5]。

今以五普资料相对照,辐散和辐合流场依然存在,而且强度和范围有所发展,显示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空间模式具有很好的承继性,但是对流流场已经不复存在。

(1)辐散流场。

中南部诸省连成我国地域广阔的人口辐散源区。

四川省是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辐散源,5年累计净迁出347.4万人,平均每年净迁出69.5万人。

这意味着如果人口迁移使四川省每年减少一个大县的人口,与四普相比,净迁出规模增加了3倍,在大陆31个省中,四川省对25个省为净迁出。

湖南、安徽、江西、河南等省也是重要的辐散源,每年净迁出规模接近或超过40万人,有22-25个省接受其净迁出人口。

此外湖北、广西、重庆、贵州等中南部省区也是基本人口辐散区域,每年净迁出规模超过10万人。

(2)辐合流场。

大规模接受人口净迁入的人口辐合区域有四个:广东省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西部边缘区。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最大的人口辐合中心,广东省是人口净迁移的“超级大省”,5年累计净迁入1082.9万人,年均净迁入216.6万人,相当于每年搬来两个百万人的特大城市!在广东接受的迁移者中,以湖南省为最多,5年净迁移243.0万人;其次是四川省169.5万人;再次是广西自治区158.0万人,江西、湖北两省也超过100万人。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一个强有力的人口辐合区域。

上海5年净迁入人口197.9万人,浙江176.3万人,江苏74.1万人,三省合计448.2万人,平均每年达到了89.6万人,对于本就人口密度很高的长江三角洲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迁移规模。

与广东省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的人口迁入水平只及前者的四成,这说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运行市场化、人口流动自由化的程度不如珠江三角洲。

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区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人口辐合区域。

北京5年净迁入人口167.0万人,天津39.3万人,辽宁39.1万人,山东2.8万人,河北省净迁出9.4万人,合计净迁入242.4万人,每年平均净迁入48.4万人,比两个三角洲地区有所逊色。

西部边缘的新疆、西藏、云南三省区也是颇有引力的人口“西陲”辐合区域,5年净迁入人口135.01万人,特别是新疆,净迁入95.01万人,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四,这对于一个西部干旱区域是难以想象的。

在辐散、辐合流场日益强化的同时,长期强盛的山东-东北对流流场渐趋式微。

这主要是因为对流流场更多地属于社会原因迁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演变的基本趋势之一,是就业目的由迁移的主要原因发展为绝对优势原因,而社会原因迁移相对衰弱。

胡焕庸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根据地理条件推断,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迁移地带在东北而不是西北[6],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东北确实成为国内移民最重要的吸纳地。

但是五普资料表明,东三省已经出现分化,辽宁仍为人口净迁入省,而黑龙江省、吉林已经成为净迁出省,尤其是黑龙江省,5年累计净“溢出”62.64万人,对照新疆的人口净迁入,也许说明中国人口迁移的潜力地带在悄悄转移。

(3)两大“流域”。

从滇藏边界经成都、西安、郑州到苏鲁边界连一条曲线,可以把中国人口迁移流场划分为两大“流域”,此线以北主要流向北京、新疆,以南主要流向广东、上海。

这条“分水岭”的西段是胡焕庸人口分布线(黑河-腾冲线)的西南半段,东段是秦岭淮河线,这说明中国的人口迁移流场既受经济发展(就业机会中心)的作用,又受人口分布、地理环境的制约(图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