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模板 (5页)
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近日,笔者前往拜访了位于市中心的国家博物馆。
这是笔者第一次到这个博物馆,令人惊叹的是,其建筑外观与周围的现代化建筑风格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使它更加突出。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左边的礼品店。
这个礼品店出售各种纪念品,从钥匙扣到文化名片,从书籍到手工艺品。
礼品店里摆放着吸引人的东西,但是价格相对于其他地方还是比较贵的。
在进入博物馆之前,需要先购买门票。
门票价格合理,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并不过高。
该博物馆采用预售票制度,游客可以在网上提前购买门票,以避免长时间的排队等候。
走进展览厅,笔者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浓厚历史气息。
在博物馆的每个展览区域中都有专业介绍人员,不时地向游客讲解展览文物的来源和历史背景,使游客更加了解文物内涵。
如果您是来这里了解国家历史或文化的,建议您选择自行游览,以便更好地了解每个展览区域的文物的内涵和历史背景。
而如果您是来博物馆看工艺品和艺术品的,那么建议您选择在入口处租用语音导游,以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展品。
博物馆内还设有陈列厅和多媒体演示区。
陈列厅展示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使游客通过这些文物的历史意义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
而多媒体演示区主要介绍当时的生活、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包括音乐、服装、食物、宗教和艺术等。
博物馆的展览面积非常大,分为内外两大区域。
外面区域陈列的是一些大型文物,比如大型器具、文物等;而内部区域则展示了更多的精品文物,如金银器、瓷器、字画等。
总的来说,该博物馆在细节上做得很好,从入口到每个展示区域都能看到员工的提醒、温馨提示和人性化服务。
虽然参观的时间还是比较短,但是得到的感受却非常深刻。
在这次博物馆考察之后,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物的珍贵和历史的底蕴,也更加明确地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让我不禁产生了更多对历史文化认识和探索的热情。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安排,我于XX年XX月XX日对国家博物馆进行了调研。
在这次调研中,我深入了解了国家博物馆的管理运作、展览内容与形式、参观者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并就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国家博物馆位于首都的中心地带,是一个以收藏、保护和展示国家珍贵文物为主要职责的机构。
博物馆由多个展馆组成,馆内藏品丰富多样,涵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艺术门类的文物。
博物馆每天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
二、展览与教育国家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类特色展览来展示馆藏文物,例如中国古代陶瓷展、中国书法名家作品展等。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开展文化讲座、主题活动等,以加深公众对文物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目前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过于局限,很多中国地方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展览相对不足,需要更加全面地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三、参观者服务国家博物馆对参观者的服务体验比较出色。
博物馆设有导览服务、观众指引、免费讲解等,以满足不同参观者的需求。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在线展览、数字化文物等资源,方便公众远程参观和学习。
然而,由于参观人数较多,部分服务设施比较紧张,需要考虑增加服务人员和优化服务流程。
四、安全与保护国家博物馆对文物的安全保护措施较为完善。
博物馆设有安防系统、温湿度控制设备等,确保文物的安全保存。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进行文物修复和保养工作,以延长文物的寿命。
然而,人为因素仍然存在,有时参观者的行为不够文明,需要进一步加强公众教育,增强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国家博物馆在文物展示、参观者服务、文物保护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建议国家博物馆加大展览内容的多样性,充分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加强参观者服务,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期望国家博物馆能在不断改进中,将中国文化的瑰宝展示给更多的国内外参观者。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对国家博物馆的调查研究一、引言作为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展示者,国家博物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国家博物馆的现状和展示情况,我们对国家博物馆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家博物馆的展厅布置、展品品质和文化教育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调查,我们希望能够对国家博物馆的运营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优化其展示和教育功能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实地观察、个别访谈和综合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调研。
我们首先对国家博物馆的展厅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展厅的布置、展品的摆放情况以及参观者的反应。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些面谈,与博物馆工作人员、游客、展览设计师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国家博物馆的看法和建议。
最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本次调研报告。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1. 展厅布置根据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国家博物馆的展厅整体展示效果较好。
布置合理,展品井然有序,能够起到很好的展示效果。
不过,一些展厅过于拥挤,导致游客流动不便,建议适当调整展品数量,提高游客的观展体验。
2. 展品品质经过观察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品质较高。
文物保护工作较为到位,展品的陈列和解说也比较专业。
不过,根据游客的反馈,一些展品的介绍较为复杂,建议增加简明易懂的解说,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3. 文化教育活动国家博物馆在文化教育活动方面做得较好。
通过讲座、工作坊、互动展览等多种形式,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
不过,我们认为博物馆可以进一步扩大教育活动的受众群体,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
五、改进建议1. 调整展厅布置,避免过于拥挤,提高游客的观展体验。
2. 简化展品介绍,让解说更加易懂,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3. 扩大文化教育活动的受众群体,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国家博物馆的展示和教育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希望通过提供的调研报告给国家博物馆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进一步优化其展示效果和教育活动,推动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目录1. 调研目的和背景2. 调研方法和流程3. 调研结果分析3.1 参观人数和来源3.2 展览内容和特色3.3 参观者的反馈和意见4. 调研结论4.1 优势和亮点4.2 不足和改进方向5. 参考建议6. 结束语1. 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家博物馆的现状和作用,以及提供有关改进和发展的建议,我们进行了国家博物馆的调研。
国家博物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承载着保护、传承和展示国家重要文化资产的职责。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国家博物馆在展览、教育和参观者服务方面的表现,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2. 调研方法和流程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以获取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我们首先在国家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研,观察了参观者的数量、分布和行为,然后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参观者对展览内容、环境和服务的满意度。
另外,我们还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博物馆的发展和改进的想法。
3. 调研结果分析3.1 参观人数和来源根据我们的观察和问卷调查结果,国家博物馆参观的人数非常庞大,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参观者。
这些参观者来自各个年龄层和不同社会背景,包括学生、家庭、游客和研究人员等。
大部分参观者是校园教育活动或旅游团体的一部分,也有很多是个人前来参观。
3.2 展览内容和特色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展览是最受关注和欢迎的。
博物馆还注重策划特色展览,吸引了许多观众。
比如,临时展览“历届艺术家作品展”和“中国古代文物特展”都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扬。
3.3 参观者的反馈和意见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参观者对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内容、策划和服务都非常满意。
他们认为博物馆的展览非常有教育意义和观赏价值,并且博物馆提供了良好的参观体验。
然而,一些参观者表示,博物馆的展览信息和解说较为简单,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深入解读。
博物馆参观考察报告范文格式
博物馆参观考察报告范文格式一、引言。
宝子们!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去[博物馆名称]参观考察的超有趣经历。
这个博物馆就像一个装满历史宝藏的魔法盒子,每走一步都能发现惊喜,那咱就开始唠唠吧。
二、参观基本信息。
1. 参观时间。
我是在[具体日期]去的,那天天气还不错,阳光洒在身上暖乎乎的,就像老天爷都在鼓励我去探索这个充满神秘的地方。
2. 博物馆概况。
这个博物馆那可真是气派啊,从外面看就很有范儿。
它的建筑风格是那种[描述建筑风格,比如古典的欧式风格,有着高大的石柱和精美的雕花],让人还没进去就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三、参观内容与亮点。
# (一)展厅分布与主题。
1. 古代文明展厅。
一进这个展厅,就像穿越回了古代。
这里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古代文物,从原始社会的粗糙石器,到封建社会精美的瓷器、青铜器,简直就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书。
我看到那些原始人使用的石斧,虽然现在看起来很简陋,但在当时那可是了不起的发明啊,就像现在我们看智能手机一样,都是改变生活的大物件。
特别要提一下那个巨大的青铜鼎,上面刻满了神秘的花纹,据说这些花纹都有特殊的含义呢。
站在它面前,我仿佛能看到古代祭祀的盛大场面,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围着这个鼎念念有词,祈求神灵保佑。
2. 艺术文化展厅。
这个展厅简直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
里面陈列着各个时期的书画作品、雕塑等。
那些书画,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在诉说着画家当时的心境。
我看到一幅山水画,那山水就像是活的一样,云雾缭绕在山间,小溪潺潺流淌,我感觉自己都能走进画里去,和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一起吟诗作画了。
还有那些雕塑,有的是威风凛凛的武士,有的是温柔婉约的仕女。
仕女雕像的神态栩栩如生,眼睛里仿佛藏着无数的故事。
我就在想,这古代的工匠得多厉害啊,没有现在这些高科技工具,就能把一块石头或者一块木头变成这么精美的艺术品。
# (二)特色展品。
1. 镇馆之宝 [具体名称]说到这个镇馆之宝,那可真是绝了。
它是一个[简要描述镇馆之宝的样子,比如用和田玉雕刻而成的精美玉佩,玉质温润,色泽通透]。
国博考察报告
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
“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
“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
“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内展出了“复兴之路”和“古代中国”的图片和实物,通过展览我们对于展示空间的灯光、动线、展具、展台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复兴之路”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
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
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在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展厅,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一项基本陈列,陈列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等8个部分。
展示设计与外部环境的过渡场所,是参观者进入建筑内的第一个点,他们在这里集散,也是引导参观者参观,开展咨询业务的地方。
它作为一个场所,也是文化界和政界社交的场所。
在国家博物馆中,带有民族特色的大型装置的摆放,突出了复兴之路的展示设计主题。
在国博中的展示设计以图片、展示物、灯光为主要表现方式,来烘托带有国博特色的设计。
展示设计从范围上可以大到博览会场、博物馆、美术馆,中到商场、卖场、临时庆典会场,小到橱窗及展示柜台,都以具说服力的展示为主要概念。
就展示设计所处理的内容而言,主要有展示物的规划、展示主题的发展、展示具、灯光、说明及附属空间。
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博物馆是保护、展示、研究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遗产的重要场所,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科技进步的窗口。
为了加深对博物馆的认识,我进行了一次博物馆考察,并撰写了此文档,介绍我对博物馆的认识和体验。
考察的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
该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文化和科学教育基地之一,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历史、民族文化和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该博物馆分为多个展厅,每个展厅呈现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主题,总展览面积约为6万余平方米。
首先,我进入了中国瓷器展厅。
这里展示了中国瓷器的发展演变史,同时也展示了瓷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与价值。
通过一件件精美的瓷器,我领略到了中国陶瓷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外,该展厅还介绍了瓷器的生产工艺和装饰技法,让我对瓷器的制作和修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我来到了中国书画展厅。
这个展厅陈列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书画名家的作品,包括了隋唐五代到当代,从唐朝张旭的《兰亭序》到齐白石的《秋山图》。
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
通过欣赏这些经典作品,我对宋元明清时期的书画风格和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随后我来到了恐龙化石展厅。
这个展厅展示了我国的恐龙化石和世界上的一些恐龙化石,以及恐龙的习性和生活方式。
恐龙的巨大体型、凶猛外表和原始形态让我十分震撼。
布满各种恐龙化石的展厅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让我在这里领略了宏大的生命历史。
此外,我还参观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金银器、商周青铜器、陶俑、宋代瓷器、紫砂壶、中国戏曲艺术等多个展厅。
每个展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总体而言,这次博物馆考察让我对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博物馆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历史文化的知识,而且也体会到了文化乃至生命的真正价值。
我相信,通过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博物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尊重世界上不同的文明和文化。
国博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我于近日参加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二、实践背景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
馆内收藏有丰富的文物藏品,涵盖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博定期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展览在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多个展览,包括《古代陶瓷艺术展》、《古代书画艺术展》、《古代玉器艺术展》等。
通过实地观察和了解,我对我国古代陶瓷、书画、玉器等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 参与讲座在参观展览的同时,我还参加了国博举办的讲座。
讲座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等,由专家学者进行讲解。
通过聆听讲座,我对我国古代服饰、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3. 参与互动体验为了提高参观者的参与度,国博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
在体验区,我亲手制作了陶瓷艺术品,了解了陶瓷制作的基本工艺。
此外,我还参与了古代建筑模型拼装活动,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
4. 与专家交流在实践活动中,我有幸与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
他们分享了关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使我受益匪浅。
同时,我也向他们请教了一些关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得到了宝贵的建议。
四、实践体会1. 增强了历史文化素养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参观展览、聆听讲座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以前未曾接触过的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了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2. 提高了审美能力在参观古代陶瓷、书画、玉器等艺术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一、引言博物馆是传承人类文明、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和普及知识的场所。
本次考察目的是了解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情况,以及其对公众教育的作用。
本报告将详细记录考察的过程和结果,并提出建议与改进建议。
二、考察地点三、考察过程1.参观展览在考察过程中,首先参观了博物馆的常设展览。
展览分为不同的区域,涵盖了古代文明、现代艺术和当代社会等多个主题。
博物馆使用了先进的展示手段,如多媒体介绍、虚拟实境体验等,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参观临时展览此外,博物馆还开设了临时展览,主题涵盖了社会热点、当代艺术等。
通过参观临时展览,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代社会和艺术的发展动态,增长知识和见识。
3.与工作人员交流四、考察结果1.展览设计和布局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和布局合理,使观众能够有序参观,同时引导观众按照时代背景和主题线索进行科学性参观。
2.多媒体展示博物馆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手段,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和文化内涵。
这种互动性的展示形式有助于提高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3.教育性的临时展览博物馆的临时展览与时俱进,紧贴社会热点和时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见解。
这种形式的展览有助于增加观众的参与感,提高教育效果。
4.工作人员服务博物馆工作人员热情、专业,对展品的解说详细、准确。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参观体验。
五、建议与改进建议1.加大教育力度可以增加与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对接,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提供更多专业知识和见解。
2.提高展览更新速度定期举办临时展览,通过开展高质量、高知识含量的展览,提供更丰富的观展体验。
3.提升多媒体展示的互动性增加与观众的互动环节,可以通过观众参与的方式,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继续加强员工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能够给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六、结论通过本次考察,了解了博物馆在展览设计、教育性和互动性等方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近期,我有幸参观了几家知名的博物馆,并就其展览内容、陈列布局、参观体验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通过此次调研,我对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和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我的调研报告如下:首先,我参观了国家博物馆,这是一家规模庞大、馆藏丰富的博物馆。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博物馆内的展品涵盖了青铜器、陶瓷、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展品,观众可以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此外,国家博物馆还采用了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比如多媒体展示、虚拟实景等,使得参观者可以在互动中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
其次,我参观了一家专题博物馆,该博物馆以某一特定主题为核心,集中展示相关的文物和资料。
在这家博物馆中,我看到了大量关于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文化现象的展品,这些展品通过详细的解说和图文并茂的陈列,使得观众可以深入了解这一特定主题。
与国家博物馆相比,专题博物馆更侧重于深度挖掘某一方面的文化内涵,使得参观者可以更加专注地了解特定主题。
最后,我参观了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是一家集现代艺术作品展示、艺术交流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博物馆。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前卫性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装置等,展现了当代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和审美追求。
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现代艺术博物馆更加注重对当代艺术的展示和探索,使得观众可以更加了解和感受当代艺术的魅力。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博物馆调研,我对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国家博物馆、专题博物馆还是现代艺术博物馆,它们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普及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我的调研报告,可以为博物馆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
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8篇)
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8篇)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通用8篇)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篇1一、前言大四的第一个学期,我们的第一个设计方案是博物馆,设计前做大量调研工作,做此报告。
一座城,一座博物馆。
如今的博物馆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社会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并广泛的深入到现代生活中。
与其他建筑不同,博物馆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设计他的时候,既要考虑功能的复杂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宣扬他所呼唤的独创性,换句话说,他是一类有灵魂有主题有概念的建筑。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
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进一步了解博物馆的概念,构造及分类,把握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功能,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博物馆这类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分布,流线组织,构思创意,对于博物馆设计灵感的启发。
从而为我们做博物馆设计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
调研地点:吉安市博物馆(新馆)调研时间:二、实地调研依照老师教学进度的安排,我于9月4日去到吉安市博物馆进行调研。
吉安市博物馆简介:吉安市博物馆是与城市规划馆联合建设的建筑体,该建筑位于吉安市城南新区秋桂路西、文体路南、文忠路北,总用地面积约为35亩,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总造价8400万元。
其中,市博物馆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
是对外展现吉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窗口。
设有基本陈列展览厅、专题陈列厅、临时展览厅、多功能演播厅、文物库房、贵宾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摄影室、文物修复室、安全监控室、观众服务部等设施,是一座规模较大,功能设施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博物馆。
调研内容:1,分析博物馆建筑平面的特点以及采用的方式。
国家博物馆参观报告
国家博物馆参观报告王银风这是第一次来到国家博物馆。
之前去了几个其他的博物馆,查阅资料都说东西都没国家博物馆多,所以这次就来了这里。
站在国家博物馆的正前方,就能感觉到它的宏伟和庄严。
国家博物馆的庄严肃穆与整个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着,仿同时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
国家博物馆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
进入博物馆,就能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的艺术走廊花和西大厅、中央大厅、和东大厅串连而成。
我们几个人先参观了第二层,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之前课上老师课堂中讲的文物,在看书中有关的图片和投影中所放的照片时,我并没有觉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比如四羊方尊一类的器物,但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它们的实物后,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国古代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感受到古人的双手是多么的灵巧,制作出来的艺术品又是多么的巧夺天工、充满着灵气、灵魂。
在来这里之前,同伴就嚷着想看兽首铜像,我们问了身旁的姐姐大概位置就来到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
而让我感触最深的也是《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
该展区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大量图片、史实、雕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历史如何选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基本路线方针的时刻,同时也展现了一列于世界的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在参观旧中国鸦片战争时,心情无比沉重。
我看到《苦难的中国人民》雕塑中老人妇女孩子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无奈,也看到《艰苦岁月》中老红军和小孩坚定而深邃的目光,它们更让我看到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
还有兽首铜像,如今在这展出的只有鼠兔首两个,一想到火烧圆明园和列强侵华就无比痛心。
曾看到过一句话:“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启蒙;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宏伟、有多现代、有多少古董,而在于它的思想、它的视野、它的价值观、它带给观众的启迪和它所传递的精神。
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敬爱的老师:我在最近的考察中参观了一个博物馆,有几点印象深刻的体验。
参观博物馆陈列品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艺术方面的理解。
首先,博物馆不仅是保存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的地方,也是关于这些遗产和遗迹的故事的场所。
这些故事来自于每一个展品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社会和政治背景。
通过博物馆的参观,观众可以更深入了解展品的故事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历史和政治意义。
另外,博物馆也是保护和维护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中心。
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一些历史上显著的文物和艺术作品,这些展品在被展览前,需要经过科学的认证和维护。
保护文化和历史遗产,是我们传承文明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外,博物馆也是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感的重要场所。
通过参观博物馆,观众可以发现,许多博物馆都开展一系列教育项目和社区活动,帮助人们更接近历史、艺术和文化。
这些活动不仅鼓励人们参与到博物馆的维护中去,也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参观博物馆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对于那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参观博物馆可以增强他们与当地的融合,了解渊源并有意识地走向未来。
对于那些已经深入生活在当地地区的观众,参观博物馆可以让他们对于当地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认知更加深刻,更加珍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我难以忘怀的是一面老旗,这面旗曾经是一位革命先烈所披的旗。
当时的自己深感到了对这个国家的敬仰,以及对历史的珍视。
同时,我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这绝不仅仅是保存一些文物与艺术品的问题,而是当代人们内心价值观的置换与传承。
因此,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展览品的数量和质量,它们所背景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意义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希望未来,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博物馆发展和维护的工作中,为我们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事业做出贡献。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精选3篇(全文)
博物馆考察报告范文精选3篇(全文)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但同时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也充满着竞争活力和令人窒息的压力。
对于生活于钢筋水泥森林的现代人来说,实在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来调节一下神经,细细体会一下先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曾经发生过什么,有过怎样的辉煌。
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走进了位于长安街上的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古今交融,大气十足。
从外面看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
据了解,这种设计源自于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倾斜的青铜体破墙面而出,生出文物发掘的意象;悬挑的大屋顶融入ZG传统“出檐”的设计手法;悬挂式框架砖墙模糊了古代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广场的起坡烘托了宏伟的巨构,也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
充分体现了博物馆沟通古今的功能,使人在进入馆内观赏文物之前就油然而生一种对历史的崇敬和向往。
进入宽敞的大厅,迎面一座大型景德街牌楼,这块牌楼是新首博中最大的文物,原来竖立在历代帝王庙前,后来被拆除,但所有的构件一直保留着,如今重新复原,被很好地安置于博物馆内。
惋惜的是,参观时由于准备不足,我没有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座精美的文物。
因为印象中文物都是残破不堪“晚景凄凉”的,它这般“光鲜亮丽”地站在我面前,我反而以为是现代人的仿作。
环顾馆内,会发现这里设施新,场地大,北部有绿色文化广场,东部有下沉式竹林庭院,翠竹围绕其间,阳光和气地洒在地面,你会感到一种历史情怀扑面而来,缅怀历史,这样的环境是再适合不过了。
馆内主要是圆形展馆(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倾斜的青铜体的室内部分)和方形展馆两大部分,分别进行古都历史文化篇,城建篇,民俗篇,瓷器,玉器,佛像,书法绘画等十几个展览。
根据兴趣,我主要选择了古都—历史文化篇、古都—城建篇和京城旧事—老民俗展进行了详细参观。
历史文化篇的展览运用大量宝贵的文物向我们展现了自史前原始部落开始,经过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过程。
【推荐】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篇一: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中国工艺美术史》博物馆考察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201X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这两天,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本来我们只决定10月27日下午去参观的,可是没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内收藏如此丰富,只能让让我们将“古代中国”展草草看完,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所以经由和老师商量,我们决定11月10日这天再去参观一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
201X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
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是由旧馆扩建、整修而成,新建筑嵌入到老建筑之中,使新老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同时更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
“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
“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
“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交流展:启蒙的艺术;临时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国家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国家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在国家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博物馆作为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国家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窗口,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国家博物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感悟。
首先,国家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汇聚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在实践中,我深入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的各个展厅,看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这些文物承载着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厚重,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看到了青铜器、陶器、织锦、书法绘画等各种文物,每一件都是宝贵的历史见证,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在实践中我还参加了国家博物馆的文化活动,如讲座、工作坊等。
在这些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热爱文化艺术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互相交流学习,增进了对文化艺术的理解。
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学到了许多有关文化艺术的知识,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此外,国家博物馆还有着丰富多彩的展览和展示项目,如“丝绸之路”、“清明上河图”等经典展览,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些展览中,我看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人文情怀,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不仅对国家博物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国家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成就。
我将会继续关注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和文化活动,不断学习和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弘扬中华文明,传承家国情怀。
愿国家博物馆永远开放,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伟大与辉煌。
2019年度最新关于博物馆调查报告精选范文五篇
2019年度最新关于博物馆调查报告精选范文五篇博物馆是沟通现代与古代的桥梁,让我们看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一起来看看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博物馆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
博物馆调查报告精选(一)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据有关数据显示,该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3万余平方米,有19个展厅,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博物馆。
院区中央为主展馆、东西两侧配厅及文物仓库楼,四隅分布着电教楼、临展楼、办公楼和培训楼等,整体布局结构严谨,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筑形式新颖别致,气势雄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特色。
整个院区绿草成茵,环境幽雅,馆中有园,园中有馆,展厅内部陈列精致,文物荟萃。
大多数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常年举行诸如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等属于文化范畴的展览,并且相对长时期稳定。
这一类型的展示与商业展示和专题展示都大相径庭。
与商业和专题展示的区别在于这是一种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艺术珍品的展览空间,并且展览时间较长,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艺术馆、博物馆等大多沿用传统建筑加以改造,转而对外开放,观众群从贵族雅士慢慢扩大到普通民众。
走进博物馆,当我们要领略艺术的美丽时,往往先被展馆空间所营造的艺术气氛感染,而后才能静心品味单体展品,类似这样的艺术馆不计其数,每一种艺术流派都会有合适的展馆空间。
第一宽敞疏松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间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体现在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上。
一个井然有序的参观线路会使观众在舒适安逸的心理状态下品位展品。
参观线路有入口开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线路,才用串联式与发散式结合。
展区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商业展示。
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数都依靠展馆建筑本身的界面,在结构支撑和构造上相应比较简单。
对于单体的艺术品或文物,根据其身的体量需要有合适的观看距离和范围,它们的陈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业性的产品那样布置得琳琅满目,尤其对于稍大体量的艺术品或文物,应该多留一些空间并给观众以充分的观赏时间。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作为一名游客,我有幸参观了中国的国家博物馆。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样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博物馆,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我们国家的历史文物。
在这次参观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国家博物馆展览的规划极为科学,将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起来。
我走进博物馆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中国古代的龙的象征物展览,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之一。
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通过这个展览,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龙的崇拜和尊重。
而随后的展览则再次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中国古代的礼器、青铜器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变革。
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
例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色彩的运用是非常讲究的。
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这为中国古代文化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独特的魅力。
此外,中国古代文化中也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在中国古代文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博物馆的展厅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自然界的展品,如关于山水画、花卉画等,这些展品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追求和理解。
除了展览的内容之外,国家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也令我印象深刻。
博物馆内不仅有各种古代文物的展览,还有创意十足的展示方式。
例如,在展览大厅中,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拼图墙,上面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这种方式不仅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历史,也增加了观展的趣味性。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模型和多媒体展示,将中国古代文化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这种展示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也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展品的背后故事。
参观国家博物馆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对中国文化独特之处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之处。
中国的古代文物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历史,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和哲学思想。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1.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家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展览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为博物馆的改进提供参考。
1.2 调研方法通过实地参观,与参观者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意见。
二、调研结果2.1 国家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国家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设有多个展览厅和专题陈列区。
展览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
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其中不乏外国游客。
2.2 展览质量国家博物馆的展览质量较高,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呈现方式生动有趣。
展品的选择和陈列方式准确地展示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参观者对展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2.3 服务水平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态度热情友好,能够主动提供参观指引和解答疑问。
博物馆内设有导览图和信息咨询台,方便参观者获取所需的信息。
博物馆也提供多种语言的导览服务,满足了外国游客的需求。
三、调研发现3.1 展览内容与参观者需求的匹配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有部分参观者反映对某些特定领域的展览需求较高,希望能更多地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或艺术品。
3.2 音频导览设备的质量需要改进。
有部分参观者反映音频导览设备的音质不好,说明书使用不方便。
3.3 博物馆内的座椅和休息区较少,对于老年游客和体力较差的游客来说不够便利。
3.4 针对外国游客的导览服务可以进一步完善。
有部分外国游客反映对于中文导览不够理解,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英文或其他语言的导览服务。
四、调研建议4.1 增加特定领域的展览内容。
根据参观者的需求和反馈,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和主题设置更多的展览,以满足参观者的需求。
4.2 改进音频导览设备。
可以选择更好的音质设备,并设计更简洁明了的说明书,方便参观者使用。
4.3 增设座椅和休息区。
考虑到部分观众的需求,可以在博物馆内增加一些座椅和休息区,方便观众休息和欣赏展览。
4.4 加强外语导览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可以增加更多外语导览服务,提供包括英语、日语等多种语言的导览。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
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国家博物馆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研究、展示、教育和服务于一体的机构。
本次调研目的是了解国家博物馆的运营状况,为未来的博物馆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和方式1. 内容:- 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和主题- 博物馆的参观人次和来源- 参观者对博物馆的满意度和建议2. 方式:- 面对面采访:采访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参观者,了解他们对博物馆的看法和建议- 网络问卷: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收集更广泛的参观者意见三、调研结果1. 展览内容和主题:- 国家博物馆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品、动物植物等多个领域- 主题展览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能够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2. 参观人次和来源:- 国家博物馆每年吸引大量参观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游客都希望能够参观国家博物馆- 参观人次以学生和游客为主,其中学生组织的参观活动较多,占比最大3. 参观者满意度和建议:- 大部分参观者对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和服务表示满意- 有些参观者希望博物馆能提供更多的互动体验,例如参观者可以动手操作或参与到展览中- 一些参观者认为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过于专业化,希望能够提供更多普及性的展览和解说四、总结与建议1. 国家博物馆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窗口,展览内容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吸引更多的公众参观2. 博物馆应该增加互动体验的项目,让参观者更加主动参与展览,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教育性3. 加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开展讲座、讲解等活动,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历史意识4. 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应该兼顾专业性和普及性,给予公众更多与展品相关的解说和文字说明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观。
然而,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博物馆的展览方式和内容,提高参观者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教育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篇一: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中国工艺美术史》博物馆考察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201X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这两天,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本来我们只决定10月27日下午去参观的,可是没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内收藏如此丰富,只能让让我们将“古代中国”展草草看完,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所以经由和老师商量,我们决定11月10日这天再去参观一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
201X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
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是由旧馆扩建、整修而成,新建筑嵌入到老建筑之中,使新老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同时更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
“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
“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
“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交流展:启蒙的艺术;临时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其中“古代中国”展让我收获最多!“古代中国”展位于博物馆的地下一层展厅,该展览系统的展示了我国从远古时期一直到清朝末年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
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之前课上老师课堂中讲的文物,在看书中有关的图片和投影中所放的照片时,我并没有觉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当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它们的实物后,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国古代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感受到古人的双手是多么的灵巧,制作出来的艺术品又是多么的巧夺天工、充满着灵气、灵魂。
例如老师课上经常会提到的“人面鱼纹盆”,它整体颜色为红色,在口沿处绘有间断的黑彩带,它的内壁上以用黑色画有两组对称人面鱼纹。
人面是圆形的,头上有像发髻一样的尖状物和鱼鳍形状装饰,人面前额的右半部涂成黑色,而左半部则画成黑色半弧形。
眼睛细长,像是闭着。
鼻子挺直,形成倒立的“T”字形。
嘴巴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变形的鱼纹,鱼头和人嘴的外轮廓相互重合,如同人面口内同时衔有两条大鱼。
另外,在人面两个耳朵的位置也各有小鱼,形成了一个形象奇特的人和鱼合体,还有两条大鱼像是相互追逐似的在这两个人面中间。
整个“人面鱼纹盆”的画面构图极为自由,动感十足,图案也简洁、充满奇幻色彩。
而在我今后的设计中也可以借鉴上面的纹样和构图。
通过此次参观,使我了解了许多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知识,也为我在今后的艺(来自: 在点网)术创作带来了灵感、打开了思路,在今后的设计制作中我会借鉴前人的东西来与我自己的创作相结合,争取让我的作品更有内涵。
这次参观使我受益良多,今后有类似的展览我还回去参观的!篇二:关于参观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参观国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报告姓名:常恒学校:北京市京源学校班级:初一(2)班学号:11242222这个暑假我和朋友们自主地游历了国家博物馆;实践的主题为参观国家博物馆;实践时间为201X年8月6日;地点为国家博物馆。
下面是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体。
201X年3月1日国家博物馆新馆竣工。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12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整体规模在世界博物馆中位居前列,201X年观众接待量达到537万人次,201X年达到745万人次(当年全球第三),是全世界最受游客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201X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本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及研究历史科学和有关学术问题的机构,拥有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和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
国家博物馆的考古研究力量拥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空遥感摄影考古的专门机构。
馆属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具备一支专业的水下考古队伍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所属“中国水下考古培训基地”201X年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
独立发行刊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月刊)。
首先我们来到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厅,《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常年设置的基本陈列,展览涵盖的范围:从1840年到现在。
该展览讲述1840年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探索自我解放、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光辉历程。
复兴之路的展品十分真实,使我深有感触。
中国从改革开放时期一穷二白的面貌到现在繁荣昌盛的历程,让我们了解。
中国实现复兴所走的路的不易与艰难,让我们了解。
中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无惧无畏勇往只前的精神,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复兴,增强了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接着我们去了古代中国展厅、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厅、中国古代青铜器展厅。
我们本着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认识的期望,组织我们参观了国家博物馆。
通过此次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我们对国家的历史,人文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因此,本次实践活动将为我们营造一个感受历史、熏陶文化的机会,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篇三:新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古代文物鉴赏新国家博物馆考察报告——古典艺术品观赏及文物鉴赏选修课心得一、前言。
(1)考察背景:本学期,我选修了国宝鉴赏课。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欣赏了自人类史前直至清末的一系列名贵文物,有的藏于故宫、国家博物馆,有的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或者分散在全国各地,更有的远在海外。
我们无法一览穷尽所有宝物,但基于北京这个古老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珍宝中的佼佼者。
于是,我展开了此次考察。
这是我第二次到访国家博物馆,基于课堂所学的知识,我比第一次到访时,对于古典文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可以说,每看到一件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给我们的珍宝的真品抑或是仅仅只是复制品(一些珍贵画稿的复制品),都让我感到一阵喜悦,也感到震撼,实物比课堂上的画片更加打动人。
这份考察报告用以记录此次考察的准备工作、具体过程,以及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因为所学知识有限,深入考究的能力尚且有限,文中涉及的面比较宽泛,特此说明。
(2)考察意义:我主修的专业是法语,并非艺术类的学科。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另辟蹊径地选修了这样一门学科。
我想,这一方面是出于我的个人兴趣,在高中时期,我对中国历史很有兴趣,阅读了一些历史文献,发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发展紧密相关,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品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着极大的意义。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我。
作为一个现代的大学生,尤其是一个女生,我认为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是极其必要的。
审美情趣提高了,自身气质自然可以得到升华。
另外,结合我自己所学的法语学科。
我希望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基础上,能够在未来至少在欧洲国家及一系列使用法语的国家里进行数年的学习或者旅行,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
艺术,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无论是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还是对于法国这样一个浪漫的国度。
课堂上所学到的鉴赏方法,能够举一反三,也能够提供中西对比的案例。
在此基础上,我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充实自己的心灵。
(3)考察情况:时间:201X年11月24日地点:新国家博物馆方式:独自前往二、主体。
《我与古老鹳鱼石斧图》鹳鱼石斧图作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老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很大的篇幅给我们讲述它的基本情况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白色的大鸟将一条小鱼叼在嘴里,身侧是一把坚韧的石斧,象征了原始的氏族部落间的征战,征战的结果通过两个图腾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仔细端详了这件藏品后,我感觉和这件藏品很亲近,虽然它是丧事上所用的瓮罐。
它身上纹案用笔十分粗犷,就像是几岁小孩绘画才有的笔触。
也许,越是原始贴近自然贴近人性本源的图画与艺术,才越能反映人的心声,越能引起不同时代人的共鸣。
《北宋汝窑青釉洗》宋徽宗赵佶的那句“雨过天晴云破处”,打动了他自己以及北宋时期万千工匠,也令我十分渴望一睹汝窑的风采。
这件北宋汝窑青釉洗陈列在国家博物馆的地下一层。
同一时期的五大名窑,官、汝、哥、均、定,在地下一层都有陈列。
一件一件看过来,这件汝窑实在是不起眼,朴实无华。
但是,待我凝神细瞧后,发现了她的美。
(汝窑在我心中像是一个宋代的女子,衣着素朴却风韵大度)这件青釉洗的釉面很像膏脂,像是某种经过岁月洗练的古玉。
瓷片不厚,却会不显得单薄,恰到好处。
如果说定窑的白洁是一种极致的朴素,斗彩器件上的各色斑斓是一种夺目的妖艳,这件汝窑洗,便是北宋皇家真正的秘宝,也有着宋徽宗自己的影子。
一次开片的裂纹有些美中不足,恰似宋时那份淡淡的忧伤。
天青之色,却又显出皇家大气。
我很喜欢这件汝窑瓷器,她令我久久驻足。
《青花三国故事图香炉》明,天启,景德镇这件藏品来自大英博物馆。
基于大英博物馆与国博举行联合展出,我有幸目睹了同样珍贵稀世的这件藏品。
这件藏品讲述了赵子龙救阿斗的故事。
虽然说明朝青花瓷的制造技艺已经极其纯熟,但是这件青花瓷在我看来,人物的勾勒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不及课堂上老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