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思考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思考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8249a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a.png)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章思考题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重要?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原书就只写了这个,完全没再解释,总觉得应该会有更详细全⾯的概念,可惜百度了很久也没找到满意的) 计算机硬件:即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电⼦元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如主机、外设等等。
计算机软件:由⼈们事先编制成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信息组成。
通常可以分为两⼤类:系统软件和应⽤软件。
系统软件⼜称为系统程序,主要⽤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监视服务,使系统资源得到合理调度,确保⾼效运⾏。
应⽤软件⼜称应⽤程序,他是⽤户根据任务需要所编制的各种程序。
很显然缺⼀不可。
2、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3、说明⾼级语⾔、汇编语⾔和机器语⾔的差别及其联系。
机器语⾔:⽤户必须⽤⼆进制代码0/1编写程序。
难度很⼤,但可以直接在机器上执⾏。
汇编语⾔:符号式的程序设计语⾔。
⽤符号ADD、SUB、MUL、DIV等分别表⽰加减乘除等操作,并⽤符号表⽰指令或数据所在存储空间的地址,使程序员摆脱了⼆进制代码程序。
但是必须先将汇编语⾔程序翻译成机器语⾔程序后,才能被机器接受和运⾏。
这个翻译过程是由机器系统软件中的汇编程序来完成的。
由于汇编语⾔摆脱不了实际机器的指令系统,因此,汇编语⾔没有通⽤性,每台机器必须有⼀种与之相对应的汇编语⾔。
⾼级语⾔:这类⾼级语⾔对问题的描述⼗分接近⼈们的习惯,并且还具有较强的通⽤性。
程序员完全可以不必了解实际机器M1的机型、内部的具体组成及⾃⾝的指令系统,只要掌握这类⾼级语⾔本⾝所赋予的语法和语义,便可直接⽤这种语⾔编程,很⽅便。
当然在进⼊M1机器运⾏前,必须先将⾼级语⾔翻译成汇编语⾔(或其他中间语⾔程序),然后再将其翻译成机器语⾔程序。
通常,我们把⾼级语⾔程序翻译成机器语⾔程序的软件叫做翻译程序。
翻译程序有两种:⼀种叫编译程序,另⼀种叫解释程序。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f13255bed5b9f3f80f1c45.png)
S=Kn 因为颈缩往往形成于抗拉强度点之后,因此可以使用屈服之后到抗拉强度之间的数 据,计算出相应的 S 和 n。本例中可以使用 3、4 点或者 4、5 点的数据,通过求解联 立方程,得到 K 和 n 值。
*
1.8 2.7 3.8 7.1
a)
绘制出相应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831.6 16.5
927.5 29.9
990.1 1112.9 1193.6 39.5 59.9 77.7
1300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由数据表和图可以判断如下力学参量: s=553.9MPa, b=705.4MPa, b=16.5,b*=1193.6MPa, k=548.8MPa, k=117.5, b=1‐(db/d0)2=1‐(9.21/10)2=15.2%, k=1‐(dk/d0)2=1‐(6.78/10)2=54%
3、 脆性材料与塑形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区别?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哪两个指 标表征? 答: 脆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只有弹性线性部分,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除了弹性 变形外,还可以看到塑性变形部分。 脆性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指标:弹性模量与断裂强度(弹性极限、抗拉强度)。
4、 塑形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如何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拉伸性能? 答: 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可以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直线部分确定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由曲线的最高点确定 抗拉强度,由断裂点确定断裂强度。由伸长量可以确定延伸率和收缩率等。
毛概 第一章思考题
![毛概 第一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dc78fdf705cc175527090a.png)
11、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 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科学体系 (ACDE)(2001年)
(3)他指出:毛泽东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 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 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根 据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决议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5分) (4)这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坚 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排除了“左”的和右的 干扰,统一了全党思想,激励着全党和全国人民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新事业。(2分)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 键在( )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 D.坚持与时俱进 (D)(2004)
9、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发展 ( C )(2009)
二、多选题
1、关于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的表述 中正确的是( ) A.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的结合 ; B.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了 的马克思主义 ; C.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地 搬到中国; E.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标榜马克思主义实则 民族主义 。 (AC )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fee70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0.png)
第⼀章习题答案第⼀章思考题答案1.基于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系统通常由哪5个部分构成?并简述各部分的主要作⽤。
解答:1.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或称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器具有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控制操作的功能,是计算机的核⼼。
2.总线总线是把计算机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的导线,是各个部分之间进⾏信息交换的公共通道。
3.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数据和各种信号、命令等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这些信息。
4.输⼊输出(I/O)接⼝外部设备与CPU之间通过输⼊输出接⼝连接。
5.输⼊输出(I/O)设备输⼊设备是变换输⼊信息形式的部件。
它将⼈们熟悉的信息形式变换成计算机能接收并识别的信息形式。
输出设备是变换计算机的输出信息形式的部件。
它将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进制信息转换成⼈们或其他设备能接收和识别的形式,如字符、⽂字、图形等。
2.试举例说明计算机进⾏加法运算的⼯作过程。
解答:⽰例如下:inta,b,c;c=a+b;⼯作过程简述:a,b,c都为内存中的数据,CPU⾸先需要从内存中分别将a,b的值读⼊寄存器中,然后再执⾏加法运算指令,加法运算的结果暂存在寄存器中,因此还需要执⾏数据存储指令,将运算结果保存到内存中,因此像上例中的C语⾔语句,实际上需要经过两条数据读取指令,⼀条加法运算指令,⼀条数据存储指令才能完成。
3.“冯·诺依曼型结构”计算机与哈佛结构计算机的差别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解答: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具有以下⼏个特点:①有⼀个存储器;②有⼀个控制器;③有⼀个运算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④有输⼊和输出设备,⽤于进⾏⼈机通信;⑤处理器使⽤同⼀个存储器存储指令和数据,经由同⼀个总线传输。
哈佛结构计算机:①使⽤两个独⽴的存储器模块,分别存储指令和数据,每个存储模块都不允许指令和数据并存;②具有⼀条独⽴的地址总线和⼀条独⽴的数据总线,利⽤公⽤地址总线访问两个存储模块(程序存储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公⽤数据总线则被⽤来完成程序存储模块或数据存储模块与CPU 之间的数据传输;③两条总线由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时共⽤。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0879415767f5acfa1c7cde8.png)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A型选择题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研究()A.工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产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职业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D.环境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E.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2.我国最早发现采石人所患肺部疾病病因是由于“石末伤肺”的人是()A.孙思邈B.张仲景C.孔平仲D.李时珍E.宋应星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和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一氧化碳B.噪声C.矽尘D.厂房建设或布置不合理E.低气压4.非电离辐射不包括()A.X射线B.紫外线C.红外线D.射频辐射E.激光5.哪项不是职业病特点()A.病因明确B.病因多可识别C.一般有剂量-反应关系D.控制病因可控制发病E.都有特效治疗方法6.我国法定职业病种类包括()A.8种98项B.10种115项C.10种99项D.11种115项E.9种98项7.哪项不是与工作有关疾病特点()A.职业因素是致病因素之一B.职业因素不是唯一因素C.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D.改善条件可使疾病缓解E.一般预后较差8.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的区别在于()A.与职业因素有明确因果关系B.是否出现临床症状C.是否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D.都是职业性疾患E.是否群体发病9.决定机体接受危害剂量的主要因素是()A.接触机会B.接触方式C.接触水平D.接触时间E.接触强度10.因职业有害因素而形成的高危易感人群主要是因为()A.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环境条件恶劣B.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C.平日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方式D.具有较强的个体感受性条件E.职业卫生服务工作较差11.根据三级预防原则职业卫生及职业病工作的第二级预防应进行的工作有()A.就业前的健康检查B.早期识别判断职业病损的人群C.控制相关潜在影响因素D.对可疑及确诊病人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E.对受损者作劳动能力鉴定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A.从卫生和安全角度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B.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C.正确选择厂址、合理安排车间布局D.避免使用有毒物质E.密闭、隔离、通风、车间整洁、安全贮运1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A.三级学科B.分支学科C.子学科D.部分学科E.学派14.下列关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论述正确的是()A.研究生产环境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B.研究劳动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学科C.研究改善生产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学科D.研究生产工艺过程对劳动者健康影响,改善生产环境的学科E.研究工作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和改善工作条件的学科1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是()A.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B.积极防治职业病C.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D.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E.提高劳动生产率16.欧洲16世纪最早报道职业病被誉为工业医学之父的拉马兹尼较之我国宋朝孔平仲指出采石人“石末伤肺”的职业病因晚几个世纪()A.3个世纪B.4个世纪C.5个世纪D.6个世纪E.7个世纪17.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A.机器的噪声B.生产性粉尘C.水中的高氟D.长时间处于不良劳动体位E.厂房布局不合理18.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是()A.有毒物质B.生产性粉尘C.电离辐射D.非电离辐射E.精神(心理)紧张19.职业病属于()A.工伤B.职业性疾患C.职业性健康影响D.健康效应E.职业中毒20.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A.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疾病B.职业有害因素引起人体不能代偿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出现的疾病C.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健康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D.政府规定,职业病享有劳保待遇E.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均称为职业病21.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A.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各种职业因素B.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所有职业因素C.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职业因素D.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E.劳动过程中所有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二)X型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职业性肿瘤的是()()()()()A.石棉所致间皮瘤B.苯所致白血病C.二甲苯所致肺癌D.联苯胺所致膀胱癌E.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2.下列属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是()()()()()A.矿工的消化性溃疡B.矿工的关节炎C.建筑工的腰背痛D.焦炉工人的肺癌E.教师的神经衰弱3.职业病的职业史包括()()()()()A.所在什么车间B.从事什么工种和工龄C.接触什么有害因素D.受教育程度E.接触有害物质时间4.下列哪些项不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不合理工具的使用B.视力紧张C.射频辐射D.蹲式劳动姿势E.长时间手持风钻5.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包括()()()()()A.职业卫生队伍的培训和建设B.职业卫生服务C.职业卫生监督D.职业健康监护E.职业卫生安全立法和执法6.下列哪几项属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A.生产性毒物B.生产性粉尘C.射频辐射D.铅烟E.工作时视力紧张7.下列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A.长期在紧张的职业生活中的人B.具有遗传缺陷的人C.未成年人和老年人D.长期营养缺乏或吸烟、饮酒者E.从事过大劳动强度的人(三)名词解释1.职业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2.职业特征(occupational stigma)3.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4.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 diseases)5.职业性病损6.职业性疾患(occupational disorders)7.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8.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四)问答题1.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df1434cfc789eb172dc8fb.png)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是的商品。
2.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都属于。
3.各国都是以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标准的。
4.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将货币的职能分为:、、、、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5.是金本位制中比较完美的一种形式,政府赋予它四大自由“自由铸造、自由融化、自由储藏、自由输出入国境”。
6.作为新中国货币制度的开端,中国人民银行于年发行人民币。
7.规定金币和银币都按照实际比价流通的金银复本位制被称为。
8.由法律赋予某一种货币的不受支付性质、支付数额限制的支付偿还能力被称为。
9.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
10.信用货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作为的价值和它作为的价值是不同的。
二、单选题1.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2.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D. A和C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4.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5.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6.货币在(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7.金属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B.辅币限制铸造C.主币无限法偿D.辅币无限法偿8.信用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主币集中发行B.辅币集中发行C.信用货币在流通中使用D.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9.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
思考题全 (1)
![思考题全 (1)](https://img.taocdn.com/s3/m/034266224b73f242336c5f4c.png)
第一章第一节1.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2.简述一次裂解反应的规律性。
答:1) 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故断链比脱氢容易。
2) 碳链越长的烃分子越容易断链。
3) 烷烃的脱氢能力与分子结构有关。
叔氢最易脱去,仲氢次之,伯氢又次之。
4) 有支链的烃容易断链或脱氢。
3.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答:一次反应有:1) 烃热裂解:脱氢反应、断链反应2) 环烷烃热裂解:开环反应3) 芳香烃热裂解:脱氢缩合反应、断侧链反应4) 烯烃热裂解:断链反应、脱氢反应二次反应主要有:1) 烯烃的裂解(即二次反应—断链)2) 烯烃的聚合、环化、缩合与生焦反应3) 烯烃的脱氢和加氢反应4) 烃分解生碳4. 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答:有机物在惰性介质中经高温裂解,释放出氢或其它小分子化合物生成碳,并非独个碳原子,而是以若干碳原子稠合形式的碳,称为生碳。
若产物中尚含有少量氢,碳含量约为95%以上,称为结焦。
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1200K﹚通过芳烃缩合而成,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和的碳原子。
5. 试述烃类热裂解的反应机理。
答:热裂解的自由基反应机理:C2H6→C2H4+H26. 什么叫一级反应?写出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和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
答:一级反应:反应速度与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r=-dc/dt=kc以转化率表示的动力学方程式:㏑[β/(1-α)]=ktβ—体积增大率,它随转化深度而β=裂解气体积(标准态)/原料气体积(标准态)第一章第二节1. 烃类裂解有什么特点?答:1) 高温(反应温度高,一般为800℃以上,最高快可达900℃以上)2) 强吸热反应3) 短停留时间4) 低烃分压2. 裂解供热方式有哪两种?答: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
第一章 思考题 工程热力学
![第一章 思考题 工程热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28fd8c3258fb770bf78a55cc.png)
第一章思考题(工程热力学)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答:是。
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和“均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平衡(状态)值的是热力系在没有外界作用(意即热力、系与外界没有能、质交换,但不排除有恒定的外场如重力场作用)的情况下,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即热力系在没有外界作用时的时间特征-与时间无关。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
如对气-液两相平衡的状态,尽管气-液两相的温度,压力都相同,但两者的密度差别很大,是非均匀系。
反之,均匀系也不一定处于平衡态。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平衡”与“均匀”又可能是统一的。
如对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单相流体(气体或者液体)如果忽略重力的影响,又没有其他外场(电、磁场等)作用,那么内部各处的各种性质都是均匀一致的。
4、“平衡”和“过程”是矛盾的还是统一的?答:“平衡”意味着宏观静止,无变化,而“过程”意味着变化运动,意味着平衡被破坏,所以二者是有矛盾的。
对一个热力系来说,或是平衡,静止不动,或是运动,变化,二者必居其一。
但是二者也有结合点,内部平衡过程恰恰将这两个矛盾的东西有条件地统一在一起了。
这个条件就是:在内部平衡过程中,当外界对热力系的作用缓慢得足以使热力系内部能量及时恢复不断被破坏的平衡。
5、“过程量”和“状态量”有什么不同?答:状态量是热力状态的单值函数,其数学特性是点函数,状态量的微分可以改成全微分,这个全微分的循环积分恒为零;而过程量不是热力状态的单值函数,即使在初、终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过程量的大小与其中间经历的具体路径有关,过程量的微分不能写成全微分。
因此它的循环积分不是零而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6、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
【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伦理?伦理与道德有何关系?
![【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伦理?伦理与道德有何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91d98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6.png)
【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伦理?伦理与道德有何关系?2、公共伦理学和管理伦理学、政治伦理学有什么关系?3、义务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4、功利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5、试说明公共管理活动应该坚持的基本道德原则。
6、试说明公共管理者应遵守的伦理规范。
【第二章思考题】1、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公共组织主要有哪些类型?3、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4、怎样理解政府组织的伦理及其功能?5、非政府组织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是什么?6、非政府组织的特点是什么?7、怎样理解非政府组织的实质?【第三章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为什么要对阶层进行分析?3、社会分层的标准有哪些?4、社会群体和其他群体有何区别?5、群体存在的基础是什么?6、组织有哪些特征和构成要素?7、公共伦理客体有哪些属性?8、公共伦理客体的道德要求是什么?9、如何从公共伦理学的角度看待阶级、阶层、群体和组织?10、怎样正确理解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第四章思考题】1、什么是制度伦理?2、在制度建设中如何处理公正和效率的关系问题?3、制度安排有哪些伦理价值标准?4、公共伦理学涉及哪些制度伦理问题?5、制度、体制和机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五章思考题】1、什么是公共权力?2、公共权力的实质是什么?3、公共权力为什么会产生分化?分化的表现是什么?4、坚持公共伦理的意义何在?5、我国目前的公共权力价值观方面存在哪些问题?6、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7、中国历史上的德治和法治的内容有哪些?8、我国当代公共伦理建设中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第六章思考题】1、简述公共事务和公共责任的起源和发展。
2、什么是公共事务?试述公共事务的伦理属性。
3、什么是公共项目?试述公共项目评估的主要内容。
4、试析公共项目评估的导向作用。
5、什么是公共责任?试述公共责任的基本特征。
6、如何通过实现责任行为来塑造“责任政府”?7、为什么说公共伦理是实现公共责任的途径?【第七章思考题】1、公共管理者与一般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试比较两者的差异。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8682fa80eb6294dd886cbb.png)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试图示G+细菌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答:①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G+细菌细胞壁具有较厚(20-80nm)而致密的肽聚糖层,多达20层,占细胞壁成分的60%-90%。
它同细胞膜的外层紧密相连。
有的G+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磷壁酸也称胞壁质,它是甘油和核酸的酯而存在。
由于磷壁酸通常带负电荷,它可在细胞表面能调节阳离子浓度,磷壁酸与细胞生长有关,细胞生长中有自溶素酶与细胞生长起作用,磷壁酸对自溶素有调节功能,阻止胞壁过度降解和壁溶。
如果细胞壁的肽聚糖层被消溶,G+细胞成为原生质体,细胞壁不复存在,而只存留细胞膜。
除键球菌外,大多是G+细菌细胞壁中含有极少蛋白质。
②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G-细菌细胞壁比G+细菌细胞壁薄(15-20nm)而结构较复杂,分外膜和肽聚糖层(2-3nm)。
在细胞壁和细胞质膜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空间,称为壁膜间隙。
G-细菌细胞壁外膜的基本成分是脂多糖,它同细胞质膜相同之处也是双层类脂,但除磷脂外还含有多糖和蛋白质。
2.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答: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是:微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染色法。
通过结晶紫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间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和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
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了。
此法证明了,G+和G¯主要由于起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的不同而使染色反应不同,是一种积极重要的鉴别染色法,不仅可以用与鉴别真细菌也可鉴别古生菌。
第1章直流电机思考题
![第1章直流电机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b7081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8.png)
第一章 直流电机1-1 在直流电机中,换向器和电刷的作用是什么?答:在直流电机中,电枢电路是旋转的,依靠换向器和电刷的作用,使构成每条支路的元件不停地轮流变换,而每条支路的元件数、位置和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不变,支路电流产生的磁动势的空间位置也始终不变。
因此,直流发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起了整流器的作用,将电枢绕组产生的交流感应电动势和电流变换成直流引到外电路;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和电刷起了逆变器的作用,将外部直流电流变换成交流电流引入电枢绕组。
1-2 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若一台直流发电机额定运行时的电动势为N E ,那么当励磁电流、磁通分别减少10%或者转速提高10%时的电动势为多少?答:根据直流电机感应电动势的公式n C E E Φ=可知,电动势正比于磁通与转速的乘积,当磁通为常数时,电动势正比于转速,当转速为常数时,电动势正比于磁通。
当励磁电流减少10%时,磁通将相应减少,此时的感应电动势将减小,但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磁通减少不到10%,故N N E E E <<9.0。
当磁通减少10%时,感应电动势也将减小10%,即N E E 9.0=。
当转速提高10%时,感应电动势也将提高10%,即N E E 1.1=。
1-3 把他励直流发电机转速升高20%,此时空载端电压升高多少?如果是并励直流发电机,电压变化前者大还是后者大?答:根据n C E U E Φ==0可知,当他励直流发电机的转速升高20%时,0U 也将升高20%。
如果是并励直流发电机,0U 的升高将大于20%。
因为并励直流发电机端电压的升高,使励磁电流增大,磁场增强,由此引起端电压进一步升高。
1-4 简述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的条件;若正转时能自励,试问反转能否自励?若在额定转速时能自励,试问降低转速后能否自励?答:并励直流发电机自励有如下3个条件:①要有剩磁;②由剩磁感应产生的励磁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方向与剩磁方向一致;③励磁回路的总电阻要小于临界电阻值。
马克思第一章思考题作业及答案
![马克思第一章思考题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5a11de33d4b14e852468da.png)
第一章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二)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所以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分析化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37ea2ebcd126fff7050bc1.png)
第一章思考题1-1 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
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
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按该法测出的结果是整个河道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不能反映污染物聚集情况,即分布情况,应将试样分河段进行分析。
1-2答:不对。
因为镍币表层和内层的铜和银含量不同。
只溶解表层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测其含量,所得结果不能代表整个镍币中的铜和银含量。
1-3 怎样溶解下列试样: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银币,玻璃(不测硅)。
答:锡青铜:可用硝酸溶解;高钨钢:可用高氯酸溶解(可将W氧化为H2WO4);纯铝:可用HCl或NaOH溶解;玻璃:可用HF溶解。
1-4 下列试样宜采用什么熔剂和坩埚进行熔融:铬铁矿,金红石(TiO2),锡石(SnO2),陶瓷。
答:参见:中南矿冶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 分析化学手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铬铁矿:用Na2O2熔剂,刚玉坩埚熔融;金红石(TiO2):用KHSO4熔剂,瓷坩埚熔融;锡石(SnO2):用NaOH熔剂(铁坩埚)或Na2O2熔剂,刚玉坩埚熔融;陶瓷:用Na2CO3熔剂,刚玉坩埚熔融。
1-5 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答:用NaOH溶解。
可将Fe, Ni, 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可与锌基体分离,但溶解速度较慢。
1-6 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
应分别选用什么方法分解试样?答: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用KOH熔融分解试样;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的含量,用HF-HClO4-H2SO2混酸作溶剂分解试样。
1-7 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哪些?答:分解无机试样通常采用溶解法和熔融法,将试样的组分溶解到溶剂中。
对于有机试样来说,通常采用干式灰化法或湿式消化法。
第1章思考题
![第1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da0579a417866fb94a8e06.png)
( 作业题:5,8,16,17)第1章思考题1.什么是内燃机的循环热效率ηt?如何利用温一熵(T—S)图上的循环曲线来计算循环热效率?2.三种内燃机的基本理论循环本身有何差别?3.相同压缩比ε、比热比k 和循环加热量Q1 时,三种基本理论循环的热效率ηt 哪个大?哪个小?利用T—S 图加以证明。
4.利用T—S 图证明在Q1 和k 相同时,柴油机的热效率比汽油机的高。
5.一台压燃式发动机的压缩比为15。
计算具有相同压缩比的Otto 理论循环和Diesel 理论循环的热效率。
假设Diesel 理论循环压缩始点温度18℃,空气的加热量等于燃料提供的能量,空燃比28,燃料热值44MJ/kg,空气定压比热为1.01kJ/kg.K(与温度无关)。
6.简述理论循环分析对改善内燃机动力、经济性能的指导意义。
7.什么是示功图?有什么作用?画出混合加热实际循环的两种示功图。
8.若将真实工质特性替代理论循环的理想工质特性,将在哪几个方面对热效率产生影响?影响趋势如何?考虑真实工质特性之后,高、低负荷条件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热效率的差距是加大了还是减小了?为什么?9.真实循环比理想循环多增加了哪些损失项目?这些损失是怎样产生的?10.实际循环的压缩和膨胀过程为什么是多变过程?多变指数为什么是变化的?与什么有关?11.为什么会出现燃烧的时间损失?实际燃烧着火点的早晚对这一损失有何影响?有什么规律性?12.机械损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损失的特点及其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什么?13.简述各种机械损失测定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为什么说除示功图法外,其余三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将泵气功包括在测定值之内?14.内燃机的转速(活塞平均速度)和负荷大小,对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 m 和机械效率的影响如何?有何规律?为什么?15.简述内燃机废气及废热(冷却水带走部分)能量再利用的方式。
在目前内燃机循环条件下,采用何种方式可得到最高的ηet 值?16.某汽油机在3000r/min时测得其转矩为55N.m,在该工况下燃烧50mL的汽油需要的时间是25.7s,试计算有效功率Pe(kW)、每小时耗油量B(kg/h)和比油耗be(g/kW.h)。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052ffafab069dc5022016e.png)
第一章思考题1.什么是货币?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扮演哪些重要职能?2.货币有哪些形态?推动货币形态演进的动力是什么?3.货币是如何度量的?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有什么区别?4.什么是本位货币?本位货币有什么特点?5.为什么在金银复本位制的条件下会出现劣币驱良币?6.金本位制三种类型的区别?7.为什么说在不兑现纸币本位制下,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会更大些?8.如何正确理解货币对内价值与物价指数的关系?第二章思考题1.资金融通的机制是什么?2.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各有哪些利弊?3.信用是什么?包括哪些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4.金融中介机构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每一类各包括哪些具体的金融机构?5.什么是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有哪些特点?它们之间有哪些关系?6.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金融工具有哪些区别?7.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哪些内容?8.金融系统有哪些功能?9.什么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10.2001年,中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案频频曝光,你认为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是利息率?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2.单利和复利有何区别?如何计算单利和复利?3.什么是现值和终值?4.什么是年金?年金有哪些类型?它们的现值和终值如何计算?5.假定你在银行有一笔存款总共10万元,存期为5年,年利率为7.2%,每年复利一次,5年后,你的帐上会有多少钱?6.假定你在银行开了一个零存整取的储蓄账户,每月存入500元,存期为5年,月利率为5.25‰,5年后,你储蓄账户有多少钱?7.如果你以90元购买了一张面值为100元的债券,该债券两年后按面值偿付,那么你购买这张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8.有3种债券的违约风险相同,都在10后到期。
第一种证券是零息票债券,到期支付1000元。
第二种债券息票率为8%,每年支付80元利息一次。
第三种债券的息票率为10%,每年支付100元利息一次。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aeef0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d.png)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
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
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
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
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
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
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
设该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
微小位移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
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第一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24aa0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b.png)
第⼀章思考题答案第⼀章思考题答案1. 按⼀般化⼯产品⽣产过程和作⽤划分,化⼯⼯艺流程可概括为哪⼏个过程?按⼀般化⼯产品⽣产过程的划分和它们在流程中所担负的作⽤可概括为以下⼏个过程:(1)⽣产准备过程——原料⼯序包括反应所需的主要原料、氧化剂、氮化剂、溶剂、⽔等各种辅助原料的贮存、净化、⼲燥以及配制等等。
为了使原料符合进⾏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状态和规格,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净化、提浓、混合、乳化或粉碎(对固体原料)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
(2)催化剂准备过程——催化剂⼯序包括反应使⽤的催化剂和各种助剂的制备、溶解、贮存、配制等。
(3)反应过程——反应⼯序是化学反应进⾏的场所,全流程的核⼼。
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在⼀定的温度、压⼒等条件下进⾏反应,以达到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
反应类型是多样的,可以是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构化、聚合、焙烧等。
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产物或其混合物。
以反应过程为主,还要附设必要的加热、冷却、反应产物输送以及反应控制等。
(4)分离过程——分离⼯序将反应⽣成的产物从反应系统分离出来,进⾏精制、提纯、得到⽬的产品。
并将未反应的原料、溶剂以及随反应物带出的催化剂、副反应产物等分离出来,尽可能实现原料、溶剂等物料的循环使⽤。
分离精制的⽅法很多,常⽤的有冷凝、吸收、吸附、冷冻、蒸馏、精馏、萃取、膜分离、结晶、过滤和⼲燥等,对于不同⽣产过程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相应的分离精制⽅法。
(5)回收过程——回收⼯序对反应过程⽣成的⼀些副产物,或不循环的⼀些少量的未反应原料、溶剂,以及催化剂等物料均应有必要的精制处理以回收使⽤,因此要设置⼀系列分离、提纯操作,如精馏、吸收等。
(6)后加⼯过程——后处理⼯序将分离过程获得的⽬的产物按成品质量要求的规格、形状进⾏必要的加⼯制作,以及贮存和包装出⼚。
(7)辅助过程除了上述六个主要⽣产过程外,在流程中还有为回收能量⽽设的过程(如废热利⽤),为稳定⽣产⽽设的过程(如缓冲、稳压、中间贮存),为治理三废⽽设的过程(如废⽓焚烧)以及产品贮运过程等。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第一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1656d25fbfc77da369b10b.png)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规定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班列六部之前”的不平等条约是(A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2、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D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3、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B )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朽C.帝国主义实力过于强大 D.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具有历史局限性4、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 B )A.腐朽没落的清朝统治 B.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C.科学技术落后 D.闭关锁国5、近代中国向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C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6、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近代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C )A.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B.晚清政府的军事抵抗C.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7、规定中国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归英属香港界内”的不平等条约是(C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8、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 C )A.林则徐 B.严复C.魏源 D.康有为9、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B )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10、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第一章高分子链运动课后习题
![第一章高分子链运动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76dd81a2161479171128de.png)
第一章 高分子的链运动一.思考题1.高分子结构包含哪两个部分?各包括那些结构?2.单个高分子链的形态有哪几种?3.何谓高分子链的构型、构象?它们有何区别?4.什么是均方末端距和均方旋转半径?它们之间有何关系?5.何谓自由结合链、自由旋转链、受阻内旋链、等效自由连接链?计算这些链的均方末端距的公式有何区别?6.什么是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影响链柔顺性的内在、外在因素有哪些?7.为什么大多数的聚合物没有旋光性?8.与低分子相比较,高聚物结构较复杂的原因?9.哪些参数可以表征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如何表征?10.为什么等规立构聚苯乙烯在晶体中呈31螺旋构象,而间同立构聚氯乙烯分子链在晶体中呈平面锯齿构象?11.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聚合物不存在旋光异构体?( )①聚乙烯 ②聚丙烯 ③聚异戊二烯2、异戊二烯1,4键接聚合形成顺式和反式两种构型的聚异戊二烯,它们称为( )①旋光异构体 ②几何异构体 ③间同异构体3、高分子链内旋转受阻程度越大,其均方末端距()①越大 ②越小 ③趋于恒定值4、高分子链柔性越好,其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数目()①越多 ②越少 ③不变5、高分子链柔性越大,其等效自由结合链的链段长度()①越长 ②越短 ③不变6、自由结合链的均方末端距的公式是()①22Nl h = ②θθcos 1cos 1N h 22+-=l ③ϕϕθθcos 1cos 1cos 1cos 1h 22-+•+-=Nl (其中,θ为键角,ϕcos 为单键内旋转的余弦函数平均值)7、同一件聚合物样品,下列计算值哪个较大?()①自由结合链均方末端距②自由旋转链均方末端距③受阻内旋转均方末端距8、高聚物大分子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的公式可以表示为()①22Nl h = ②2e e 2L N h = ③θθcos 1cos 1N h 22+-=l (其中,N 为键的数目,l 为键长,N e 为链段数目,L e 为链段长度,θ为键角)9、结晶性高聚物的晶区中存在的分子构象可以是()①无规线团 ②螺旋形 ③锯齿形10、柔性高聚物在溶液中存在的分子链构象是()①无规线团 ②螺旋形 ③锯齿形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主链由饱和单键构成的高聚物,因分子链可以围绕单键进行内旋转,故链的柔性大,若主链中引用了一些非共轭双键,因双键不能内旋转,故导致链的柔性下降。
第1章 思考题、习题
![第1章 思考题、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3adbf18bd63186bdebbc31.png)
第一章反应器基本理论一、思考题1、为什么说间歇釜是药厂最常见的反应设备?2、间歇反应釜的操作特点是什么?3、管式反应器的操作特点是什么?4、连续反应釜的操作特点是什么?5、在停留时间分布中,年龄分布与寿命分布的区别?6、产生返混的原因是什么?7、返混对化学反应的影响?8、理想反应器有哪几种?9、均相反应速度及其表达式?10、间歇釜式反应器的基础设计式?11、为什么利用小试实验数据,可以进行反应釜的放大设计?12、反应器的有效容积V R由哪二部分组成的?13、平推流反应器的基础设计式?14、利用间歇反应器中的数据,能否进行管式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15、全混釜的基础设计式?16、多釜串联反应器的浓度变化折线图?17、多釜串联反应器的基础设计式?18、在简单反应中,反应器型式选择的几条常用原则?19、在平行反应中,反应器的型式和操作方式的选择依据是什么?20、在连串反应中,反应器的型式和操作方式的选择依据是什么?21、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的区别与关系?22、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的计算?23、无因次时间表示的停留时间分布及其与停留时间分布的关系?24、脉冲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基本原理?25、阶跃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基本原理?26、在平推流模型中,E(τ)和F(τ)的特征如何?27、在全混流模型中,当阶跃法进料量,E(τ)和F(τ)的特征如何?28、如何采用多釜串联模型来判断实际的流动状态?二、习题1.试证明:在间歇釜中进行一级反应,转化率为99.9%所需的反应时间是转化率为50%时所需反应时间的10倍。
2.在间歇釜中以硫酸作催化剂、使己二酸与己二醇以等摩尔比、在70℃下进行缩聚反应,动力学方程式为(-r A ) = k · C A2其中:k =1.97 L / (kmol · min),C A0 = 0.004 kmol / L。
求己二酸的转化率为0.5、0.6、0.8及0.9时所需的反应时间分别为多少?若每天处理己二酸2400 Kg,转化率为80%,每批操作的辅助时间为l h,装料系数加0.75,求反应器的容积为多少?答:126.9、190.4、507.6、1142.1 min;2157 L3.用醋酸和丁醇生产醋酸丁酯,反应式为OCH3COOH + C4H9OH CH3COOC4H9 + H2已知其动力学方程式为(-r A ) = k · C A2,式中C A为醋酸的浓度,kmol / L,k =17.4 L/(kmol · min);反应物料配比为HAc:C4H9OH=1:4.97 (摩尔比),反应前后物料的密度为0.75kg / L,醋酸、丁醇及醋酸丁酯的分子量分别为60、74和l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7.(1)列独立的回路方程式时,是否一定要选用网孔? 1.7.( 列独立的回路方程式时,是否一定要选用网孔? 答:不一定。只要满足每次所选回路中至少有一条以前 不一定。 未用过的新支路即可。 未用过的新支路即可。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7.(2)如果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的电 1.7.( 如果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 流已知,而电压是未知的,怎么办? 流已知,而电压是未知的,怎么办? 答:选回路时避开含理想电流源支路,这样既可减少一 选回路时避开含理想电流源支路, 个未知数,从而少列一个方程式, 个未知数,从而少列一个方程式,又不会引入新的未知 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数——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1.4.( 1.4.(1)在图示的关 联参考方向下, 联参考方向下,若电源 和负载中求得的电功 >0,这说明它们是 率P >0,这说明它们是 取用还是输出电功率? 取用还是输出电功率?
I E
+
+
I
U
—
U
—
1.5.( 1.5.(1)今需要一只1W、500kΩ的电阻元件,但手头只 今需要一只 、 Ω的电阻元件, 有0.5W、250kΩ和0.5W、1MΩ的电阻元件许多只,试问应 、 Ω 、 Ω的电阻元件许多只, 怎样解决? 怎样解决? 1.5.( 1.5.(2)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 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 其理由是: 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 其理由是: 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 U=RI=0×I=0。这种看法错在哪里? × 。这种看法错在哪里? 1.5.( 1.5.(3)凡是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其电压是 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 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凡是与理想电流源 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 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也 不起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不起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6.( 1.6.(2)对图示电路列 对图示电路列 回路方程式时, 应放在 回路方程式时,U应放在 等式RI一边 还是E一边 一边, 一边? 等式 一边,还是 一边?
a + U _ b
I + E或US 或 _ R
应放在等式RI 一边。 一边。 答:U 应放在等式
返回返回上一题 Nhomakorabea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8.(1)叠加原理可否用于将多电源电路(例如有4个电 1.8.( 叠加原理可否用于将多电源电路(例如有4 看成是几组电源(例如2组电源) 源)看成是几组电源(例如2组电源)分别单独作用的叠 加? 答:可以。 可以。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8.(2)利用叠加原理可否说明在单电源电路中,各处 1.8.( 利用叠加原理可否说明在单电源电路中, 的电压和电流随电源电压或电流成比例的变化? 的电压和电流随电源电压或电流成比例的变化?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I=0
+ U _
第1章 直流电路
1.2.( 1.2.(3)图示电路中的电源短 路时, 路时,是烧坏电源还是烧坏照明 灯?
S1 S2
Ⅰ Ⅱ
答:烧坏电源。因为这时所有负载均被短路,电流不通 烧坏电源。因为这时所有负载均被短路, 过负载,外电路的电阻可视为零, 过负载,外电路的电阻可视为零,回路中仅有很小的电 源内阻,故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将电源烧坏。 源内阻,故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电源,将电源烧坏。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分析与思考解答
1.2.(1)某负载为一可变电阻器,由电压一定的蓄电池 1.2.( 某负载为一可变电阻器, 供电,当负载电阻增加时,该负载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供电,当负载电阻增加时,该负载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答:负载的增减指负载消耗的电功率的增减。负载消耗 负载的增减指负载消耗的电功率的增减。 的电功率P=U2/RL,蓄电池电压一定即式中U不变,当RL 的电功率 蓄电池电压一定即式中 不变, 不变 增加时, 减小,故该负载减小了。 增加时,P 减小,故该负载减小了。
只适用于理想电阻元 答:这种看法显然不正确。 U=RI只适用于理想电阻元 这种看法显然不正确。 U=RI只适用于 理想电流源不适用 不适用, 件,对理想电流源不适用,理想电流源只有在短路时两 端的电压才等于零 。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5.( 1.5.(3)凡是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其电压是 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 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不起作用;凡是与理想电流源 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 串联的理想电压源其电流是一定的,因而后者在电路中也 不起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不起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答:这种观点不正确。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 这种观点不正确。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理想电流源 不影响电路其余部分的电压和电流, 不影响电路其余部分的电压和电流,但会影响理想电压 源的电流;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理想电压源也不影响电 源的电流;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理想电压源也不影响电 路其余部分的电压和电流,但会影响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路其余部分的电压和电流,但会影响理想电流源的电压。
答:可以。比如电路中若理想电压源的电动势加倍,可 可以。比如电路中若理想电压源的电动势加倍, 相当于两个具有原来电动势的理想电压源串联。 相当于两个具有原来电动势的理想电压源串联。则根据 叠加原理,电路中各处的电压、 叠加原理,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均应为二个原值相 加即原值的二倍。 加即原值的二倍。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章 直流电路
1.6.( 列回路方程式时, 与 的参 1.6.(1)在应用ΣRI= ΣE列回路方程式时,按I与E的参 在应用Σ 列回路方程式时 考方向与回路方向一致时前面取正号,否则取负号的规定, 考方向与回路方向一致时前面取正号,否则取负号的规定, RI和E可否放在等式的同一边? 可否放在等式的同一边? 和 可否放在等式的同一边 1.6.( 1.6.(2)对图示电路列 对图示电路列 回路方程式时, 应放在 回路方程式时,U应放在 等式RI一边 还是E一边 一边, 一边? 等式 一边,还是 一边? a + U _ b 1.7.(1)列独立的回路方程式时,是否一定要选用网孔? 1.7.( 列独立的回路方程式时,是否一定要选用网孔? 1.7.(2)如果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的电 1.7.( 如果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 流已知,而电压是未知的,怎么办? 流已知,而电压是未知的,怎么办?
返回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2.( 1.2.(2)某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 0,有载时的电流 某电源的电动势为 ,内电阻为R 为I,试问该电源有载时和空载时的电压和输出的电功率是 , 否相同,若不相同,各应等于多少? 否相同,若不相同,各应等于多少? 答:该电源有载时如图(a),故输出电压U=E—ROI, 该电源有载时如图(a),故输出电压 , 输出功率P 输出功率 =UI;空载时如图(b),由于此时电源输出 ;空载时如图(b), 不变。 电流I 0,所以输出电压U E,输出功率P 0不变 电流I=0,所以输出电压U=E,输出功率P=0不变。 可见电源有载和空载时的电压和输出的电功率不相同。 可见电源有载和空载时的电压和输出的电功率不相同。 + E_ R0 (a) I R + + U _ E_ R0 (b)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5.( 1.5.(2)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 有些同学常常把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认作零, 其理由是: 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 其理由是: 理想电流源内部不含电阻,则根据欧姆定律, U=RI=0×I=0。这种看法错在哪里? × 。这种看法错在哪里?
第1章 直流电路
分析与思考
1.2.( 1.2.(1)某负载为一可变电阻器,由电压一定的蓄电池 某负载为一可变电阻器, 供电,当负载电阻增加时,该负载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供电,当负载电阻增加时,该负载是增加了?还是减小了? 1.2.( 1.2.(2)某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 0,有载时的电流 某电源的电动势为 ,内电阻为R 为I,试问该电源有载时和空载时的电压和输出的电功率是 , 否相同,若不相同,各应等于多少? 否相同,若不相同,各应等于多少? 1.2.(3)图示电路中的电源短 1.2.( 路时, 路时,是烧坏电源还是烧坏照明 灯? S1 S2 Ⅰ Ⅱ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4.( 1.4.(1)在图示的关 联参考方向下, 联参考方向下,若电源 和负载中求得的电功 >0,这说明它们是 率P >0,这说明它们是 取用还是输出电功率? 取用还是输出电功率?
I E
+
+
I
U
—
U
—
答:电源的电功率P >0,说明电源输出电功率;负载的电 电源的电功率 ,说明电源输出电功率; 功率P ,说明负载取用(输入)电功率。 功率 >0,说明负载取用(输入)电功率。
返回
上一题
下一题
第1章 直流电路
1.9.( 1.9.(1)有源二端网络用电压源或电流源代替时,为什 有源二端网络用电压源或电流源代替时, 么要对外等效?对内是否也等效? 么要对外等效?对内是否也等效?
答:根据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一有源二端网络用等 根据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效电压源或电流源代替时, 效电压源或电流源代替时,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是对 应相等的,即等效是对有源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而言的, 应相等的,即等效是对有源二端网络的外部电路而言的, 等效不会改变外部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等效不会改变外部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而对网络内部则 是不等效的。 是不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