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虫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害虫

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类根蛆蟋蟀类

第一节地下害虫

⏹活动危害或主要危害虫态生活在土壤中,主要危害作物种子,根,茎等的一类害虫

⏹我国已知地下害虫有320余种,分别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

⏹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蟋蟀,根粉蚧,白蚁,根叶甲,根象甲…地下害虫:亦称土栖害虫或土壤害虫

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一,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

➢适宜发生及生活于旱作地区

➢周期长

➢寄主种类多

➢春,秋两季危害严重,危害期长

➢发生与土壤环境和耕作栽培制度的关系极为密切

地下害虫的类型

根据地下害虫的为害方式大体分为3种类型

➢①长期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鳞茎等,如蛴螬、金针虫、拟地甲、根蛆、根蝽等。

➢②幼虫白天生活在土中,夜出近地面上为害作物的地上部分,如地老虎等。

➢③成虫和若虫对作物的地上或地下部分均为害,如蝼蛄、油葫芦等。

第二节蛴螬

一、种类分布与危害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的统称。国内记载的种类共千余种。

其主要特征是,成虫触角为鳃叶状,前足呈半开掘式,体近椭圆形,略扁,体壁及翅鞘高度角质化,坚硬。

⏹幼虫蛴螬型,统称蛴螬,身体乳白色,弯曲呈“C”形,肥大,柔软,多皱,腹部末

节腹面具有由钩状、针状及短锥状刚毛组成的覆毛区或排列整齐的尖刺列(对刺列)。

⏹多数种类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成虫在地上部为害,幼虫是一类重要的

地下害虫。少数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均为粪食性或腐食性

(一)为害症状:

•取食萌发的种子,咬食幼苗的根、茎

•断口整齐平截,使其地上部幼苗枯死, 造成缺苗断垄

二)种类及分布

•大黑鳃金龟:由近源种组成

东北大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华南大黑鳃金龟等

•铜绿丽金龟、黄褐丽金龟、黑绒鳃金龟

三)形态特征

大黑鳃金龟

成虫:

•体色

•鞘翅:有明显纵肋

蛹:裸蛹

(四)生活史及习性

生活史: (大黑鳃金龟)

一般两年完成1个世代,分别以成虫和幼虫越冬。

习性

•成虫:

➢趋光性:昼伏夜出

➢趋化性:牲畜粪、腐烂的有机物有招引成虫产卵作用

➢假死性

•幼虫:3龄

(五)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植被与虫口密度的关系:

非耕地/耕地

2)地势、土质与虫口密度的关系:

背风向阳地

淤泥地

3)土壤温湿度的高低:

决定幼虫的垂直活动与为害

(六)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精选种苗,适时早播

•耕翻整地,精耕细作

•冬灌

三、发生规律

蛴螬年生代数因种、因地而异。这是一类生活史较长的昆虫,一般一年一代,或2—3年1代,长者5—6年1代。

如大黑鳃金龟两年1代,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一年1代,小云斑鳃金龟在青海4年1代,大栗鳃金龟在四川甘孜地区则需5—6年1代。

⏹蛴螬共3龄。1、2龄期较短,第3龄期最长。蛴螬终生栖生土中,其活动

主要与土壤的理化特性和温湿度等有关。

⏹在一年中活动最适的土温平均为13—18℃,高于23℃,即逐渐向深土层转

移,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

⏹因此蛴螬对果园苗圃、幼苗及其他作物的为害主要是春秋两季最重

四、综合防治

蛴螬种类多,在同一地区同一地块,常为几种蛴螬混合发生,世代重叠,发生和危害时期很不一致,因此只有在普遍掌握虫情的基础上,根据蛴螬和成虫种类、密度、作物播种方式等,因地因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①做好预测预报工作。调查和掌握成虫发生盛期,采取措施,及时防治。

②农业防治。实行水、旱轮作;在玉米生长期间适时灌水;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精耕细作③药剂处理土壤④药剂拌种⑤毒饵诱杀⑥物理方法⑦生物防治

塔里木鳃金龟Melolontha tarimensis Semenov

⏹属鞘翅目,金龟甲科。

⏹主要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各县,除危害棉花外,尚为害小麦,玉米,马铃薯,

蔬菜及各种果树幼苗,成年果树根部。

⏹成虫:体长19.5-25.5mm,宽10-13mm。鞘翅淡黄褐色,头和前胸背板及小盾片略

发紫色闪光。触角10节,鳃状部雄虫7大片,向内弯曲,雌虫6小片组成。

⏹卵:出产时长椭圆形,白色略带绿色光泽,发育后期呈圆形,洁白色,有光泽。

⏹幼虫:初孵化时体长约3mm,老熟幼虫外曲线达45mm,头部棕黄色,胸部和腹部

乳黄色而带褐色刚毛。触角5节,腹部末端zai肛门两侧各有一排纵行的刚毛列21-25根。

⏹蛹:为裸蛹

⏹生活史与习性:

⏹3年完成一代,以成虫和一年生和二年生幼虫幼虫在土壤地下越冬,深度可达85cm。

越冬成虫约4月中下旬盛发,每日下午5-7点之间出土多。成虫基本不取食,仅偶见取食少量的胡桃及榆树叶片

⏹雌虫地下20cm产卵,卵期8-9d,腐质物较多的及比较潮湿的地方产卵较多

⏹幼虫分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不同年份的幼虫均随季节的变化垂直移动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耕翻能是地下害虫遭受机械损伤。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调整茬口可减轻危害。如前作为大豆或与大豆间作的地块危害重。

采取使用腐熟厩肥,改良盐碱地等措施,可减轻危害,也有利于作物成长。

2)人工扑杀

3)种衣剂或拌种,方法可见黄地老虎

第二节金针虫

一、种类分布与危害

金针虫(Elateridae)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但主要有Limonius(北美洲)、细胸金针虫(Agriotes)(美洲、亚洲、欧洲)、褐纹金针虫(Melahotus)(北美洲、欧洲、亚洲)、宽胸金针虫(Conoderus)(美洲、澳洲)(Akehurst,1981)和Hemicrepidius(北美洲、欧洲)。

阔金针虫类(Selatosomus latus L.)

分布与危害

Selatosomus latusL。新疆伊犁河谷,吐善托盆地,玛纳斯河流域均有发生。

⏹主要以幼虫危害各种农作物,花及林木的地下部分,咬食刚发芽的种子或幼苗的细

根和茎,使小苗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长9-13.1mm,全体黑色,体粗短宽厚。前胸背板横宽,其宽度几乎大

于其长的4倍,侧缘具翻卷的边饰

⏹卵:圆形,乳白色

⏹幼虫:长25mm,黄褐色。腹部末端背面平复,末端双分叉,每个分叉上有2枚相

对的尖齿,齿下方,有一大的褐色突起。

⏹蛹:裸蛹

四、金针虫类

又名铁丝虫,

叩头虫类幼虫的统称

(二)识别特征

沟金针虫:幼虫:末节分叉,每叉之内侧各有1小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