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G技术概述

合集下载

从G到G的发展历程

从G到G的发展历程

从G到G的发展历程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从1G到4G,手机所发生的那些变化随着4G的出现,或许身为90后的我们都不曾接触过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带给我们的服务,但是没有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做基础,4G不可能发展成今天.因此,带着追溯的心我们一起去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前身今世。

1G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是指最初的模拟、仅限语音的蜂窝电话标准,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

Nordic移动电话(NMT)就是这样一种标准,应用于Nordic、东欧、俄罗斯等,其它还包括美国的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英国的总访问通信系统(TACS)以及日本的JTAGS,西德的C-Netz,法国的Radiocom2000和意大利的RTMI。

也就是第一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风骚一时的大哥大,记得90年前后流行这么一句话“第一代移动通讯,大哥大一统江湖”,可见那个时代大哥大的魅力,而作为新时代的科技产物,足够吸引当时年轻消费者的眼球。

而其便捷的通讯功能有总给那些迫切需求实时通信的商旅人士提供服务,那时候做生意出门不带这么个大块头都觉得不够范。

当年售价2万的大哥大拥有者是绝对的”土豪’。

摩托罗拉产的大哥大2G是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的简称,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

不过手机短信SMS(Shortmessageservice)在2G的某些规格中能够被执行,2G在美国通常称为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Service)。

经典小胖子诺基亚6600在2G时代就单纯的语音通话和简讯传输来说已经变得趋于成熟,手机也变得小巧精致,功能丰富,功能手机得到发展,加入了Mp3Mp4拍照再到后面的游戏,手机从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从国际厂商摩托罗拉索爱,到后来的诺基亚,造就了无数经典。

G移动通信技术G核心网和接口协议

G移动通信技术G核心网和接口协议

g移动通信技术g核心网和接口协议xx年xx月xx日contents •g核心网•g接口协议•g核心网与接口协议的应用•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目录01 g核心网网络结构基于电路域/分组域/多媒体域GSM/GPRS/EDGE/UMTS/HSPA+/LTE是基于电路域,3GPP基于分组域,IMS基于多媒体域。

移动性管理包括位置登记、越区切换、漫游等。

电路控制包括呼叫处理、连接管理、信道管理等。

演进历程2G3G Array基于分组域,支持多种数据业务基于电路域,只支持语音和短信业务4G5G基于分组域,支持高速数据业务基于5G技术,支持超高速数据业务技术标准•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的分组系统•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系统架构演进•VoLTE:Voice over LTE,基于4G的语音业务•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nnectivity,超可靠低延迟通信•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大规模机器类通信02 g接口协议协议组成包括移动通信应用部分,如电话、短信、数据业务等。

应用层协议用于提供端到端传输,如TCP/IP协议。

传输层协议包括路由、寻址等功能,如移动IP协议。

网络层协议用于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如HDLC、PPP 等协议。

链路层协议主要协议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应用部分,定义移动终端与移动业务之间的接口协议。

MAP SIP IMSDiameter 会话初始协议,是一种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开放标准。

IP多媒体子系统,提供在IP网上的语音、视频通话、短信、多媒体会议等通信服务。

AAA(认证、授权、计费)协议,用于提供AAA服务。

G通信网络架构

G通信网络架构

G通信网络架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的架构也在不断演进。

G通信网络架构(以下简称G网络)是指第四代(4G)和第五代(5G)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结构。

本文将从信道架构、网络架构和应用架构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道架构G网络的信道架构是指在通信过程中,用于传输信号与数据的物理介质和相应的协议。

在4G网络中,主要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频谱分成多个子载波进行传输;而在5G网络中,采用了更高级别的调制方式,如5G NR(新无线通信系统)采用了更高效的调制方式,如256QAM(256进制的调制)。

二、网络架构G网络的网络架构是指由基站、核心网和终端设备组成的整体结构。

在4G网络中,主要采用了蜂窝网络架构,即基站通过无线信号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并将数据传送至核心网,再由核心网进行处理和转发。

而在5G网络中,引入了边缘计算的概念,通过布置在网络边缘的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三、应用架构G网络的应用架构是指在通信网络中,用于提供不同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的相应架构。

在4G网络中,主要应用了LTE标准,提供了高速数据传输、语音通话和网页浏览等功能。

而在5G网络中,应用了更多的新技术,如网络切片和大规模IoT(物联网)等,可以满足更多复杂的应用场景,如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等。

总结G通信网络架构是指第四代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结构,包括信道架构、网络架构和应用架构。

在信道架构方面,4G网络采用OFDM技术,5G网络采用更高级别的调制方式。

在网络架构方面,4G 网络采用蜂窝网络架构,5G网络引入边缘计算概念。

在应用架构方面,4G网络应用了LTE标准,5G网络应用了更多新技术。

这些架构的不断演进,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架构和标准可能因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而有所变动)。

3G、4G、5G等中的“G”代表的是什么?

3G、4G、5G等中的“G”代表的是什么?

3G、4G、5G等中的“G”代表的是什么?展开全文3G、4G、5G中的G是“Generation”,即“代”的意思,也就是第三代蜂窝通信系统、第四代蜂窝通信系统、第五代蜂窝通信系统。

以前用的3G,现在用的4G,未来会用5G。

问题回答完毕,下面说一说3G,4G,5G的小知识,以及其中的一些趣事。

3G时代•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2009年1月7日,中国发了3张3G的拍照,联通得到了最热门的WCDMA,WCDMA标准用的最广泛,市场占有率最高,电信得到了CDMA2000,这个是高通主导的标准,广泛性还可以,移动得到了中国自主的标准TD-SCDMA,支持度不是很高,只有中国在用,就这样在3G时代,移动可以说落后了一大截;•WCDMA是以欧洲与日本为主的国家联合成立3GPP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iect)参考CDMA指定的标准;•CMMA2000是高通联合韩国推出的,为了与WCDMA抗衡;•TD-SCDMA是不甘落后与人的中国推出的标准,给了中国移动。

4G时代•4G时代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网络了,手机上网速度大幅度提高,平均在40Mbps左右,浏览在线实时视频是没有问题的;•2013年12月,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得到了TD-LTE'4G牌照“,如今4G信号覆盖已近非常广泛;•4G时代有两个标准分别是TD-LTE,FDD-LTE,基于OFDMA技术,有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

5G时代•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未来的网络,主要应用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5G以其地时延、高可靠性、低功耗的等特点,作为一种无线接入技术,为车辆网、物联网、远程医疗、无人驾驶等提供了可能;•相信5G时代将会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推动异常信息革命,拭目以待。

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需更多帮助,请私信关注。

谢谢。

G移动通信技术G核心网和接口协议

G移动通信技术G核心网和接口协议

•g移动通信技术概述•g核心网•g接口协议•g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和挑战•案例分析目录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2G1G3G5G4GCD 大带宽高可靠性大连接低延迟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AB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g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提供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好的网络质量,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g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提供低延迟、高可靠性的网络连接,为车联网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g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支持大量的设备连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g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提供高可靠、低延迟的网络连接,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g核心网的架构分布式部署开放接口基于分组交换的网络架构g核心网的主要功能会话管理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网络安全业务触发和qos保障g核心网根据业务需求,触发相应的业务处理流程,并提供qos保障,确1g核心网与其他网络的关系23g核心网与无线接入网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支持各种无线接入技术。

与无线接入网的关系g核心网与其他核心网之间通过互联互通协议进行互操作,实现跨网络的服务漫游和业务连续性。

与其他核心网的关系g核心网可以与其他网络,如固定通信网络、物联网、互联网等,进行互联互通,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和服务。

与其他网络的关系SIGTRAN协议H.323协议SIP协议Diameter协议主要的g接口协议及其作用g接口协议采用了先进的传输机制,能够高效地传输数据和信令,高效传输g接口协议已经实现了标准化,不同厂商和不同品牌之间的产品具有良好的互通性,提高了移动标准化灵活性可扩展性g接口协议的特点和优势ITU-T标准IETF标准g接口协议的标准化进程g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方向5G技术推广物联网的融合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g移动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技术更新换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G移动通信技术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用户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问题行业标准不统一g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5G技术的普及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G移动通信技术将逐渐实现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文档-GPRS信令流程

移动通信技术文档-GPRS信令流程

资源释放
GPRS服务网络释放为移动终端分配 的网络资源。
信令释放完成
移动终端收到网络释放完成消息后, 信令释放流程结束。
03
GPRS信令的协议栈结构
GPRS的协议栈组成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包括无线频率和调 制方式等。
负责建立和维护通信链路,包括无线资源 管理和逻辑链路控制等。
网络层
目标网络或设备收到数据包后,向发送方发 送接收确认消息。
数据传输
GPRS服务网络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网络或 设备。
数据解包
移动终端收到接收确认消息后,对接收到的 数据进行解包处理。
信令释放流程
信令释放请求
移动终端通过发送信令释放请求消息, 请求断开与GPRS服务网络的连接。
网络确认
GPRS服务网络收到信令释放请求后, 向移动终端发送确认消息。
GPRS通过空中接口连接移动终端和网 络设备,实现高速、实时的数据传输 。
GPRS信令的作用和重要性
GPRS信令用于建立、维持和释放GPRS通信链路,确保数据 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GPRS信令在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实现用 户数据的路由、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功能。
GPRS信令的工作原理
物理层
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包括无线频率 和调制方式等,是整个协议栈的基础。
网络层
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包括移动 管理实体(MME)和业务网关 (SGW)等,实现移动终端在不同基 站之间的切换和数据包的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
负责建立和维护通信链路,包括无线 资源管理和逻辑链路控制等,为上层 提供可靠的通信链路。
应用层
负责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短信、网 页浏览等,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业务体 验。

电信增值业务的G通信与应用

电信增值业务的G通信与应用

电信增值业务的G通信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增值业务在通信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G通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作为一项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增值业务,充分利用了3G移动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通信方式。

本文将探讨G通信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对电信增值业务的影响。

一、G通信的特点G通信是一项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无线通信服务,相较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高速率:G通信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用户对快速通信的需求。

2.灵活性:G通信支持多种不同应用的数据传输,包括电子邮件、互联网、流媒体等,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通信方式。

3.即插即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入G通信网络,实现无缝连接,无需长时间的等待或复杂的设置。

4.较低成本:相较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G通信的成本更低,为用户提供了更实惠的通信服务。

二、G通信的应用场景G通信作为一项多功能的增值业务,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以下是G通信的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移动办公:G通信为企业提供了实时的数据传输服务,员工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浏览互联网、进行在线会议等,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2.移动支付: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G通信为手机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完成支付,方便快捷。

3.智能家居:借助G通信的高速率和稳定性,智能家居设备可以与手机或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的通信和控制,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家电控制等功能,提升家庭生活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

4.物联网应用:G通信在物联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G通信技术,各种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可以实现互联互通,收集和传输各类数据,为城市管理、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三、G通信对电信增值业务的影响G通信作为一项快速、灵活、低成本的增值业务,对电信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G通信技术的网络切换和移动性管理

G通信技术的网络切换和移动性管理

G通信技术的网络切换和移动性管理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信和访问互联网。

其中G通信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快速、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在G通信技术中,网络切换和移动性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G通信技术的网络切换和移动性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G通信技术简介G通信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也被称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其主要特点是高速、低时延和大容量。

G通信技术利用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无线传输,将语音、数据和视频等服务传输到用户手中。

由于G通信技术的高速性能和广阔的覆盖范围,它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等领域。

二、网络切换网络切换是指用户在移动中从一个无线网络切换到另一个无线网络的过程。

在G通信技术中,网络切换分为两种类型: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

1. 水平切换水平切换是指用户在同一网络中从一个基站切换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

该过程通常发生在用户在不同基站的边缘区域移动时或者基站之间负载不均衡时。

水平切换的目的是保持用户在通话或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垂直切换垂直切换是指用户在不同网络之间切换的过程。

在G通信技术中,不同网络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例如从LTE到WCDMA或CDMA2000。

当用户的位置移动到无法接收到当前网络信号的区域时,系统会自动进行垂直切换,以保持用户的网络连接。

三、移动性管理移动性管理是指在移动通信中管理用户在不同网络之间移动的过程。

G通信技术的移动性管理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 位置管理位置管理是指跟踪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系统能够找到用户并进行网络切换。

在G通信技术中,位置管理通过位置寄存器(Location Register)和主寄存器(Home Register)的组合实现。

用户在移动时,位置寄存器记录其当前位置信息,主寄存器记录用户的主要位置信息。

当用户移动到新的基站中时,系统会通过位置寄存器更新用户的位置信息。

2024年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2024年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一、引言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培训旨在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二、移动通信基本原理1.移动通信系统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交换中心和传输系统等组成。

移动台包括方式、平板等移动设备,基站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信号传输,交换中心负责处理呼叫控制和用户鉴权等功能,传输系统则负责将信号从一个基站传输到另一个基站或交换中心。

2.无线信号传输(1)发射:移动台将语音或数据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发射出去。

(2)传播:无线信号在空间中传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衰减、多径效应等。

(3)接收:基站接收到无线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

(4)解调:基站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还原为原始的语音或数据信号。

3.无线信号调制与解调无线信号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的过程。

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等。

三、移动通信关键技术1.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的关键技术。

常见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2.扩频技术扩频技术是通过扩展信号带宽来降低信号功率谱密度,从而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性。

常见的扩频技术有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跳频扩频(FHSS)等。

3.信道编码与解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而进行的编码处理。

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恢复出原始信号。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有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

4.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滤波、调制、解调、信道估计等,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

四、移动通信发展趋势1.5G技术5G技术是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主要特点包括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

移动通信技术中GGGG技术对比

移动通信技术中GGGG技术对比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发展 特点 制定年代
技术方案
1G
2G
3G
4G
80 年代
90 年代
二十一世纪的最初两年
未知
FDMA (模拟技术和 频分多址技术)
GSM (数字语音传输 技术)
TD-SCDMA 技术、智能天线技术、WAP 技术、 快速无线 IP 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多载波技术、 多用户检测技术
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5G 未知
通信标准
美国的 AMPS 系统和 后来的改进型系统 TACS,以及 N MT 和 NTT 等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 cdma2000、WCDMA 和 TD-SCDMA(国产) 统)发源于欧洲、 DAMPS (先进的数字 移动电话系统)也称 IS-54(北美数字蜂窝)、 IS-95 是北美的另一种 数字蜂窝标准
片;由于带宽的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还可以传
输图像,提供可视电话业务。
基本目标:一、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提供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为 韩国已成功研发
了实现这两个目标,需要做一下几方面的工作;高性能的信号调制传输、
安全的无线应用、带宽的动态分配、更高的服务质量等。
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 4G 通信的终端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 4G 手机可以实现许多
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 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 目前还难以想象的功能。5、兼容性更平滑。要使用 4G 通信尽快地被人们
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 接收,还应该考虑到让更多的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过渡到
提供数据业务和不能 点 提供自动漫游
容量有限、制式太多、 保密性强、频谱利用率

什么是移动通信的1G, 2G, 3G和4G

什么是移动通信的1G, 2G, 3G和4G

什么是移动通信的1G, 2G, 3G和4G首先说明的是,这里的G是指英文的generation(一代、世代之意)的词头。

1G, 2G等本是工程技术界对移动通信技术换代的称谓,现在变成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名词,足见移动通信普及之一斑。

正是1G, 2(;等表征了技术的代次,所以技术界后来还有2.5G, 2.75G,3.5G, 3.9G等之说。

只需把移动通信发展的6个阶段说清楚了,各个…‟(;‟‟的内涵自然也就明白了。

第一阶段为移动通信的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20一40年代)。

1928年,泊迪优(Purdue)大学发明了2MHz超外差无线电接收机,并应用于美国底特律市警察局,标志着无线移动通信开始起步。

第二阶段是公用移动通信初创阶段(20世纪40一60年代)。

1946年,美国贝尔公司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

该网络使用3个频道、单工方式。

之后,1950年前西德、1956年法国、1959年英国等陆续研制出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开始了专用移动通信网向公众移动通信网过渡的坚实步伐。

尼采手机第三阶段是移动通信向自动交换演进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

代表技术是,美国的I50MH:和450MHz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

网络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能自动与公众固定电话网接续。

无线网络采用大区制,系统为中小容量。

第四阶段是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移动通信网,1983年正式投人商用。

同年12月,华盛顿市开始使用AMPS系统。

到1985年一季度,扩展到全美47个地区,并拥有约10万用户。

其他发达国家群起效尤。

这些频分多址方式(FDMA)的模拟制式,后来被工程技术界称之为第一代公众移动通信(1G)。

以AMPS和英国全接续通信系统(TACS)为代表的己G,采用多信道共用和频率复用技术,对无线蜂窝覆盖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化从G到G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化从G到G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化从G到G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化从2G到5G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移动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升级,从2G到5G,我们目睹了通信领域的巨大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进化进行详细论述。

一、2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2G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起点,它的推出使得人们可以在移动状态下进行语音通话和简单的短信交流。

使用TDMA和CDMA技术的2G网络在传输速度上相对较低,数据传输功能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二、3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越来越多。

3G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采用了更高效的CDMA2000和WCDMA技术,使得移动通信的速度大幅提升。

人们可以通过3G网络进行更快速的网页浏览、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音乐和视频下载等操作。

三、4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4G技术的问世标志着移动通信的重大进步。

它采用了LTE技术,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延迟更低,支持更多的用户连接。

4G网络的高速稳定性使人们可以享受高清视频流媒体、在线游戏、高质量的视频通话等多媒体应用。

同时,4G网络还能为物联网提供更好的支持,推动着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

四、5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5G被誉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巅峰之作,它将网络速度、延迟和连接稳定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G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标准和频段,如高频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列等。

这使得5G网络在传输速度上相比4G 有了数十倍的提升,延迟降低到几毫秒,能够支持更多的连接设备,为各行各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移动通信技术进化的影响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化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它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其次,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手机、智能终端、通信设备等市场的繁荣。

再次,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移动通信发展史(1G-5G)及5G移通通信展望ppt课件

移动通信发展史(1G-5G)及5G移通通信展望ppt课件
14
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 主要技术标准有三种: 欧洲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 美国的CDMA2000系统和中 国的TD-SCDMA系统
• 主要特点:(1)具有全球范围设计的,与固定网络业务及用户互连,无线接口的类型尽 可能少和高度兼容性; (2)具有与固定通信网络相比拟的高话音质量和高安全性; (3) 具有在本地采用2Mb/s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采用384kb/s接入速率的数据率分段使用功 能; (4)具有在2GHz左右的高效频谱利用率,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带宽; (5) 移动终端可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和固定使用,可与卫星业务共存和互连; (6)语音只占移动通信业务的一部分,大部分业务是非话数据和视频信息;(7) 具有 根据数据量、服务质量和使用时间为收费参数,而不是以距离为收费参数的新收费机制 (8))手机体积小、重量轻,具有真正的全球漫游能力;
33
34
第三部分 5G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35
关键应用 1 :云技术产业的发展
云 --管 --端, 5G是管道,端是应用。以目前常见的多终端云同步的发展来 看,其虽然解决了资源在多终端之间同步的问题,但其下载上传速度仍然 太慢!,特别是无线侧的端到端,端到云,速率慢的问题更加明显。 5G带 来的网速的极大提升,使得一切皆可从云而来,随取随用。就未来而言, 云端高度智能化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时刻为我们提供各种情况下的最优
信系统用户容量受限制,在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系统扩容困难
7
二、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模拟蜂窝)系统
模拟移动电话时代手机的功能往往仅仅只是局限于通话功能,而 且受到技术、材料各方面的限制,款式上相当单一,缺乏变化, 大可称为手机的史前时代。

GSM、GPRS、CDMA、TDMA、FDMA,及1G、2G、2.5G、3G的概念

GSM、GPRS、CDMA、TDMA、FDMA,及1G、2G、2.5G、3G的概念

GSM、GPRS、CDMA、TDMA、FDMA,及1G、2G、2.5G、3G的概念gsm: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就是众所周知的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

GPRS:是Gerneral Packer Radio Service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为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具体来讲,GPRS 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科技,即以分组的“形式”把数据传送到用户手上。

因此,GPRS技术可以令手机上网省时、省力、省花费。

打个比方,GPRS就好比移动通信设备的ADSL,而GSM就是普通固定电话线。

CDMA: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

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

fdma: FDMA是数据通信中的一种技术,即不同的用户分配在时隙相同而频率不同的信道上。

按照这种技术,把在频分多路传输系统中集中控制的频段根据要求分配给用户。

同固定分配系统相比,频分多址使通道容量可根据要求动态地进行交换。

G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G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G移动通信系统简介G移动通信系统,全称为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也被称为2G(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它于1982年在欧洲正式推出,是第一个全球通用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GSM在欧洲、非洲、亚洲及部分美洲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GSM系统特点组成部分GSM移动通信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基站子系统(Base Station Subsystem,BSS)和网络子系统(Network Subsystem,NSS)。

其中移动台分为两部分:移动设备(Mobile Equipment,ME)和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信道分类GSM系统中采用了不同的信道类型,包括语音信道(Traffic Channel,TCH)、控制信道(Control Channel,CCH)、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CH)和共享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等。

这些信道的分配和管理主要由BSS和NSS完成。

网络结构GSM系统采用了分级管理的网络结构,分别由本地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节点B(Node B)和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组成。

这些模块之间通过信令传输和话音传输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GSM技术发展历程初期发展在1980年代初期,GSM系统只在欧洲使用,并且只能用于语音通信。

此后,随着技术的发展,GSM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逐渐提高,短信、彩信等功能被加入到了GSM系统中。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为了满足用户对数据传输速度的需求,GSM系统引进了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GPRS将数据分为不同的数据包传输,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甚至可以支持视频的传输。

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目录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1)2.4GHz ISM(2.4GHz工业、科学、医学频段) (1)2.5G(2.5 代移动通信技术) (1)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1)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2)3GPP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 (3)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3)4GL(第四代语言) (4)ABR(可用比特率) (4)Active Data Base(主动数据库) (4)ActiveX控件 (4)ADL(应用开发语言) (4)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5)AGP(加速图形端口) (5)AI(人工智能) (5)Allotment(of a frequency band)((频带的)划分)6 AM(调幅无线电台) (6)AN(接入网) (6)analog communication(模拟通信) (6)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7)AON(全光网络) (7)AP(接入点) (7)API(应用程序接口) (8)1 / 1Archie (8)ARP(地址解析协议) (8)ARPAnet(高级研究规划局网络) (8)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 (8)ARQ(自动请求重发) (9)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9)ASIC(专用集成电路) (9)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 (9)ASP(用服务提供商) (10)assembly language(汇编语言) (10)ATM(异步传输模式) (10)AUC(鉴权中心) (11)authoring language(创作语言) (11)AVI(视频输出格式) (11)AVS(音视编码标准) (12)Backbone(骨干网) (12)Bandwidth(带宽) (12)base station(基站) (12)baseband network(基带网络) (13)Base band(基带) (13)BASIC(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 (13)BBS(电子公告板) (13)BCD(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 (14)Bearer service(承载业务) (14)BER(比特差错率) (14)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14)B-ISDN(宽带ISDN) (14)BISYNC(二进制同步协议) (15)bit rate(比特率) (15)Bit(比特) (15)bit-oriented protocol(面向数据位协议) (15)BLOG(博客) (16)BlueTooth(蓝牙) (16)BNC connector(BNC 连接器) (17)BREW(无线应用下载) (17)BRI(基本速率接口) (18)Bridge(网桥) (18)Broadband Access Network(宽带接入网) (18)BUS(总线) (18)Bus network(总线网络) (18)BWA(宽带无线接入) (19)BYTE(字节) (19)byte-oriented protocol(面向字节的协议) (19)C++语言 (19)CA(证书管理机构) (20)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 (20)CAD/ CAM Syste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20 Call Center(呼叫中心) (21)carrier communication(载波通信) (21)CATV(有线电视网) (21)CB(Citizens Band,民用波段) (21)CCS No.7(7号公共信道信令) (22)CCSN No.7(7号公共信道信令网) (22)CCSN(公共信道信令网) (22)CDMA(码分多址) (23)cdma2000 (23)cdma2000 1x EV-DO (23)cdma2000 1x EV-DV (24)CDPD(蜂窝数字分组数据) (24)CD-ROM(只读光盘存储器) (25)CDSL(用户DSL) (25)Cell(蜂窝小区) (25)Cell Switching(蜂窝小区切换) (25)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System(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26)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 (26)CF(小型快闪卡) (26)CGI(公共网关接口) (27)CGSA(蜂窝地理服务区) (27)China BWIPS(中国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 (27)Chip(芯片) (27)circuit switching(电路交换) (28)Client(客户) (28)Client/Server Network(客户机/服务器网络) (28)Client-Server Paradigm(客户/服务器模式) (29)CMIP/CMIS(公共管理信息协议/服务) (29)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29)CMOS RA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随机存储器) (30)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30)Coaxial cable(同轴电缆) (30)COBOL(面向商业的通用语言) (31)COM(开放的组件标准) (31)command language(命令语言) (31)Communication key(通信密钥) (31)Communication Optical Fiber Cable(通信光缆)..31 communications protocol(通信协议) (32)compiled language(编译型语言) (32)Composite Optical Fiber Cable(综合光缆) (32)computer language(计算机语言) (33)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 (33)core network(核心网) (34)CPN(用户驻地网) (34)CPU(中央处理器) (34)Cracker(闯入者) (35)Crosswalk(串扰) (35)CRT显示器 (35)CTERM (通信终端协议) (36)CTI(计算机电话集成) (36)C波段 (36)C语言 (36)DAC(自主存取控制) (37)DAMA(按需分配多址) (37)Data(数据) (37)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 (38)DB(数据库) (38)DBA(数据库管理员) (38)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38)DBS(数据库系统) (38)DBTG(数据库任务组) (39)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 (39)DDL(数据定义语言) (39)DDN(数字数据网) (39)DECT(数字增强无绳通信) (40)dedicated line(专用线路) (40)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40)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40)digital communication(数字通信) (41)Digital Microwave(数字微波) (42)distributed network(分布式网络) (42)DIY(自己动手) (42)DLP(数字光处理器) (42)DML(数据操作语言) (43)DML(声明性标签语言) (43)DNS(域名服务器) (43)DNS(域名系统) (43)Domain(域名) (44)DPSK(差分移相键控) (44)DS(目录服务系统) (45)DSL broadband access technology(数字用户线宽带接入技术) (45)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45)DTV(数字电视) (46)DVD(数字视盘) (46)DW(数据仓库) (46)DWDM(密集波分复用) (47)DWMS(数据仓库管理系统) (47)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 (47)Earth Station(地球站) (47)EC(电子商务) (48)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 (48)EDI(电子数据交换) (49)ELAN(仿真局域网) (49)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电磁辐射) (49)E-mail Bomb(邮件炸弹) (49)E-Mail(电子邮件) (49)EMC(电磁兼容性) (50)EMI(电磁干扰) (50)EMS(增强型短消息服务) (50)Engineering Data Base(工程数据库) (51)EPOC (51)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51)ERP(企业资源规划) (52)Ethernet(以太网) (52)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52)EVD(增强型多用数字激光视频光盘) (53)Exchange(交换机) (54)Extranet(附加网) (54)e化系列(电子化服务) (54)E系列 (54)facsimile communication(传真通信) (55)FAN(光纤接入网) (55)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 (55)FC(光纤通道) (55)FCC(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56)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56)FDDI I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2) (56)FDMA(频分多址) (56)feeder(馈线) (57)FH(跳频) (57)Firewall(防火墙) (57)Flash Card(闪存卡) (58)FM radio station(调频电台) (58)FM(闪存) (58)FOC(光纤通信) (58)FOD(按需传真) (59)FPLMTS(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 (60)FR(帧中继) (60)Freeware(免费软件) (61)FSO(自由空间光通信) (61)FSR(传真存储转发) (61)FTP(文件传输协议) (61)FTTB(光纤到建筑物) (62)FTTH(光纤到户) (62)full-duplex transmission(全双工传输) (62)GE(千兆比以太网) (62)GIF(图形交换格式) (63)GIS(地理信息系统) (63)GMSK(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 (63)GoTa(开放式集群架构) (63)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64)GPS(全球定位系统) (64)Grid Computing(网格计算) (65)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65)GSO(对地静止地球轨道卫星) (66)GT800数字集群技术 (66)GW(网关) (67)H.323协议 (67)Hacker(黑客) (67)Half Duplex Transmission(半双工传输) (68)HAPS(高空平流层电台) (68)HDSL(高数据速率数字用户线) (68)HDTV(高清晰度电视) (68)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s(异构网络环境) (69)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 (69)hierarchical computer network(层次型计算机网络)69 High Frequency Symmetrical Cable(高频对称电缆)69 HLL(高级语言) (70)HLR(原籍位置寄存器) (70)Home RF(家用无线电) (70)Homepage(主页) (71)homogeneous network(同构网络) (71)HS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 (71)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71)HTML (超文本标识语言) (72)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72)Hub(集线器) (72)Hypermedia(超媒体) (73)IA(英特尔架构) (73)IC(集成电路) (74)ICC(集成电路卡) (74)ICP(互联网内容提供者) (74)ICQ(网络寻呼机) (75)ICT(信息和通信技术) (75)iDEN(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 (75)Identity key(身份密钥) (75)IDN(综合数字网) (76)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76)IEEE 802.3 (76)IEEE 802.5 (76)IFIP(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 (76)IM(即时通讯) (77)Image communication(图像通信) (77)image frequency(镜像频率) (78)IMS(IP多媒体子系统) (78)IMT-2000(国际移动电信2000) (78)IMTC(国际多媒体远程会议集团) (78)IN(智能网) (79)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信息基础设施) (79)information network(信息网) (79)Information(信息) (79)infrared communication(红外线通信) (80)instantaneous communication (瞬间通信) (80)Instructions Cache(指令缓存) (80)intermediate language(中间语言) (80)Internet(国际互联网) (81)interpreted language(解释性语言) (81)Intranet(内联网、企业内部网) (81)IP Address(IP地址) (81)IP over ATM (81)IP over SDH (82)IP(互联网协议、网际协议) (82)IPSec(互联网安全协议) (82)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 (82)IPv6 (83)IPX/SPX Protocol(IPX/SPX 协议) (83)IP电话 (84)Iridium(铱星) (84)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84)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85)ISP(互联网服务提供者) (85)IT(信息技术) (85)ITU(国际电信联盟) (85)IVR(互动式语音应答) (86)Java (86)JDBC(Java数据库接口) (86)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 (86)Ka波段 (87)KC(密钥) (87)Kermit Protocol(Kermit协议) (87)Ku波段 (87)LAN(局域网) (87)LAS-CDMA (88)laser communication(激光通信) (88)LCD(液晶显示器) (88)LED(发光二极管) (89)light communication(光通信) (89)LLL(低级语言) (89)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89)Local Telecommunication Cable(市内通信电缆)..90 Local telephone network(本地电话网) (90)LWC(长波通信) (91)MAC(强制存取控制) (91)MAN(城域网) (91)markup language(标签语言) (91)MBONE(中枢主播网) (92)MCM(多载波调制) (92)medium-wave communication(中波通信) (92)MEO、LEO(中低轨道地球卫星) (92)mesh network(Mesh 网络) (93)Metadata(元数据) (93)metroplitan broadband network(城市宽带网) (93)metropolitan transmission network(城市传输网).93 metropolitan transport network(城市传送网)..94 microwave communication(微波通信) (94)microwave relay communication (微波接力通信).94 Middleware(中间件) (95)MILNET(军用网) (95)MIME(多用途 Internet 邮件扩充协议) (95)MIMO(多入多出) (95)Mirror Site(镜像站点) (96)Mixed Topology(混合型拓扑) (96)ML(机器语言) (96)MMDS(多信道多点分配业务) (96)MMS(多媒体信息服务,也称“彩信”) (97)Mobile Assisted Handoff(移动辅助切换) (97)Mobile communication(移动通信) (97)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卫星移动通信).98 mobile station(移动台) (98)Modem(调制解调器) (98)MOU(月使用数或使用分钟数) (99)MPEG(活动图像专家组) (99)MPPP(多链路点对点协议) (99)MS(移动台) (99)MSC(移动交换中心) (100)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 (100)Multicast(多对象传播) (100)Multimedia Telecommunication(多媒体通信)..100 Multiple Access(多址联接) (101)multiplex communication(多路通信) (101)myriametric wave communication(甚长波通信).102 NAS(网络接入服务器) (102)NC(网络计算机) (102)Netspeak(网络语言) (102)Network(网络) (102)Network Architecture(网络体系结构) (103)network layer(网络层) (103)network protocol(网络协议) (103)neural network(神经元网络) (104)NGI(下一代互联网) (104)NGN(下一代网络) (105)NII(国家信息基础结构) (105)NL(自然语言) (106)NTP(网络时间协议) (106)NTSC(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 (106)ODBC(开放式数据库接口) (106)ODL(对象定义语言) (107)OEM(原始设备制造商) (107)OF(光纤) (107)OFDM(正交频分复用) (107)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 (108)OML(对象操纵语言) (108)OODBL(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语言) (108)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108)optical synchronous transport network(光同步传送网) (109)OS(操作系统) (109)OSI(开放系统互连) (110)Packet Switching(分组交换) (110)packet switching network(分组交换网络) (110)PAL(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110)PAP(密码验证协议) (110)PAPR(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比) (111)PBX(用户小交换机) (111)PCL(打印机控制语言) (111)PCM(脉冲编码调制) (111)PCN(个人通信网) (111)PCS(个人通信系统) (112)PDA(个人数字助理) (112)PDH (准同步数字系列) (112)PDL(页面描述语言) (113)PDP(等离子显示器) (113)Perl(实用摘要和报表语言) (114)PHS(个人手持设备系统) (114)physical network(物理网络) (115)PIN(个人识别码) (115)PING(网际包探测器) (115)PKI(公共密钥结构) (115)PL(物理层) (116)PL(表示层) (116)PLT(电力线通信) (117)Plug-and-Play Networking(即插即用网) (117)PN(专用网) (117)PPP(点对点网络) (117)POP(邮局协议) (117)POP3(邮局协议版本 3) (118)PostScript (118)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118 PPTP(点对点通道协议) (118)program-controlled switchboard(程控电话交换机)119 programming language(程序设计语言) (119)projection TV(背投电视) (119)Protocol(协议) (119)PSDN(分组交换数据网) (119)PSK(相移键控) (119)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 (120)PTN(专用电话网) (120)PTT(一键通) (120)PWLAN(公共无线局域网) (121)QAM(正交振幅调制) (121)QL(查询语言) (121)QoS(服务质量) (121)QPSK(正交相移键控) (121)Radar(雷达) (122)radio communication(无线电通信) (122)radio switch board(无线交换机) (122)RAMDAC(随机存取内存数字~模拟转换器) (122)RDA(远程数据库访问) (123)Relational Model(关系模型) (123)remote subscriber module(远端用户模块) (123)Repeation station(中继站) (123)Report writer(报表生成器) (123)RF(无线电频) (123)RFC(请求注释) (124)RFID(无线射频识别) (124)Ring Topology(环型拓扑) (124)roaming(漫游) (124)Router(路由器) (125)Routing Table(路由表) (125)RP(中继器) (126)RPR(弹性分组环) (127)RS(远程授权拨入用户认证服务器) (127)RS(遥感) (127)RSS(真正简易的聚合) (127)RTNet(电信参考网) (128)S/WAN(安全广域网) (128)SA(智能天线) (129)Safety Service(安全业务) (129)satellite communication(network)(卫星通信(网)) (129)scatter communication(散射通信) (130)SCDMA(同步码分多址) (130)Scramble(扰码) (130)scripting language(脚本语言) (131)SCSI network(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网络) (131)SDH(同步数字序列) (131)SDMA(空分多址) (131)SDR(软件无线电) (132)SDRAM(同步动态存储器) (132)security equipment(保密机) (132)SED(场致发射显示器) (133)Self healing network(自恢复网络) (133)SGML(通用标签语言标准) (133)SHF(超高频) (133)short-wave communication (短波通信) (134)SHTML(服务器解析超文本链接标签语言) (134)S-HTTP(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 (134)SIG(特别兴趣小组) (134)Signaling(信令) (134)SIM(用户识别模块) (135)simple signal communication(简易信号通信)..135 single sideband station(单边带电台) (135)SIP(会话启动协议) (135)Smart card(智能卡) (136)SNI(业务节点接口) (136)SNI(用户网络接口) (136)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136)SNS(社会性网络服务) (137)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137)SOC(片上系统) (137)Soft switch(软交换) (138)SOHO(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 (139)SON(自组织网络) (139)SP(业务提供者) (139)space radio communication(空间无线电通信)..139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扩频通信) (140)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140)star network(星形网络) (140)Statistical Database(统计数据库) (141)STB(机顶盒) (141)STEP(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 (141)STN(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 (141)Stream Media(流媒体) (142)Submarine Optical Fiber Cable(海底光缆) (142)Submarine Telecommunication Cable(通信海缆).143 Subnet(子网) (143)Support Network(支撑网) (144)switched Ethernet(交换以太网) (144)switched network(交换网) (144)Symmetrical Cable(对称电缆) (144)synchronization network(同步网) (145)TCP(传输控制协议) (145)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145)TCS(集群通信系统) (146)TDMA(时分多址) (146)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147)TE(端局) (147)Telecommunication Line(通信线路) (147)Telecommunication supporting networks (电信支撑网) (148)telegraph communication(电报通信) (148)Telemetry(遥测技术) (148)teleprinter(电传打字机) (149)Television projector(投影电视) (149)TELNET(远程登录) (149)TETRA(陆上集群无线电系统) (149)TFD(薄膜二极管半透式液晶) (150)TFT(薄膜晶体管) (150)Three-dimensional television(立体电视) (151)TIA(美国通信工业协会) (151)TMN(电信管理网) (151)TO(汇接局) (152)Token Ring network(令牌环形网络) (152)Toll telephone network(长途电话网) (152)Topology Configuration(拓扑结构) (152)Traffic(话务量) (153)transmission network(传输网) (153)transport layer(传输层) (153)transport network(传送网) (154)tree network(树形网络) (154)TTC(日本电信技术委员会) (154)T系列 (155)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155)UDSL(超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155)UFB(超精高亮液晶屏) (155)UHF(特高频) (156)UML(统一建模语言) (156)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 (156)UNI(用户网络接口) (157)UPS(不间断电源) (157)UPT(通用个人电信) (157)UPTN(通用个人电信号码) (158)Usenet(USENET网) (158)USSD(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 (158)UTRA(通用无线通信接口) (159)UWB(超宽带) (159)UWC(通用无线通信协会) (160)value-added network(增值网) (160)VCD(影像光盘) (160)VDSL(甚高速率数字用户线) (160)VHE(虚拟家庭环境) (161)VHF(甚高频) (161)Video conference(会议电视) (161)virtual network(虚拟网络) (161)Visual Basic(可视化Basic) (161)VLR(访问位置寄存器) (162)VNO(虚拟网络运营商) (162)VOD(视频点播) (162)VoIP(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 (162)VPN(虚拟专用网络) (163)VRAM(显存) (163)VRML(虚拟现实模型语言) (163)VRT(虚拟现实技术) (163)VSAT(甚小孔径卫星通信系统) (164)W3C(万维网联盟) (164)Wafer(晶片) (164)WAN(广域网) (165)WAP(无线应用协议) (165)WAPI(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 (165)W-CDMA(宽带CDMA) (166)Wi-Fi(无线保真) (166)WiMAX(微波存取全球互通) (167)wire communication(有线通信) (167)wireless access(无线接入) (167)Wireless Router(无线路由器) (167)WLAN(无线局域网) (168)WLL、RLL(无线本地环路) (168)WMN(无线网状网) (169)WPAN(无线个域网) (170)WPKI(无线公开密钥体系) (170)WWW(万维网) (171)X.25(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协议之一) (171)X.25 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X.25分组交换数据网) (172)XML(扩展标记语言) (172)Zigbee (172)π/4-QPSK /4(π/4偏置四相相移键控) (172)安全等级 (173)安全认证 (173)产业信息化 (174)大灵通 (174)电信普遍服务 (174)电影电视 (175)电子签名 (175)电子邮件中的@ (175)电子政府 (176)电子政务 (176)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中心 (177)对等网 (177)服务器托管 (177)计算机安全 (177)计算机病毒 (178)教育信息化 (178)金融电子化 (178)局域网标准 (178)宽带(broadband或wideband) (179)垃圾邮件 (180)绿色上网 (180)门户网站 (180)农业信息化 (181)频谱利用率 (181)企业信息化 (181)企业信息基础设施 (182)三网融合 (182)闪联 (182)闪邮 (183)社会信息化 (183)世界电信日 (183)市民卡 (186)刷新频率 (186)小灵通 (187)信息产业 (187)信息化 (187)信息交换 (188)信息社会 (188)一号通 (189)智能化小区 (189)智能交通 (190)参考资料 (190)中文索引 (193)(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通信行业的G技术应用

通信行业的G技术应用

通信行业的G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高速、高质量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通信行业在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中,G技术(Generation Technology)作为通信技术的代表,不断演进和应用,为人们的通信体验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通信行业的G技术应用。

一、1G技术的应用G技术最早指的是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代技术,其中最早的1G技术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模拟手机通信系统。

在1G技术的应用中,通信信号通过模拟方式传输,通信质量有限,信号容易受到干扰,通信距离也相对有限。

二、“xG”技术的应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2G、3G、4G等新一代的技术相继面世,分别提供了更加高速和稳定的通信解决方案。

在这些技术中,2G技术为数字通信技术,降低了通信质量的波动。

3G技术提供了更加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网络访问、视频通话等多种应用。

4G技术则进一步提升了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用户可以更加快速地进行高清视频播放、在线游戏等应用。

三、5G技术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到来,通信行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5G技术基于更高的频段和更低的延迟,将提供更加高速、高质量的通信体验。

在5G技术的应用中,用户可以享受到超高速的下载和上传速度,视频流畅播放,智能设备的连接速度也将大幅提升。

此外,5G技术还将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领域,推动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四、G技术应用的影响G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G技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方式,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递和连接。

其次,G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

另外,G技术的应用也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融合和发展。

综上所述,通信行业的G技术应用不断演进和发展,为用户的通信体验提供了更加高速、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3G技术概述2004-3-14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领域从原先的话音业务发展到增值业务。

伴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不断发展,迈向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则是两大移动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与前两代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其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环境中支持144kb/s,步行慢速移动环境中支持384kb/s,静止状态下支持2Mb/s。

其设计目标是为了提供比第二代系统更大的系统容量、更好的通信质量,而且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3G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WCDMA、CDMA2000与TD-SCDMA。

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的模拟调制方式,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信令干扰话音业务。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调制方式,提高了系统容量,并采用独立信道传送信令,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但TDMA 的系统容量仍然有限,越区切换性能仍不完善。

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WCDMA全称为Wideband CDMA,这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欧洲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它与日本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基本相同,目前正在进一步融合。

该标准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

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EDGE是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的简称,这两种技术被称为代移动通信技术。

目前中国移动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将原有的GSM网络升级为GPRS网络。

2、CDMA2000CDMA2000是由窄带CDMA(CDMA IS95)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由美国主推,该标准提出了从CDMA IS95(2G)—CDMA20001x—CDMA20003x(3G)的演进策略。

CDMA20001x被称为代移动通信技术。

CDMA20003x与CDMA20001x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了多路载波技术,通过采用三载波使带宽提高。

目前中国联通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建成了CDMA IS95网络。

3、TD-SCDMA全称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CDMA),是由我国大唐电信公司提出的3G标准,该标准提出不经过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非常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

但目前大唐电信公司还没有基于这一标准的可供商用的产品推出。

三个技术标准的比较WCDMA、CDMA2000与TD—SCDMA都属于宽带CDMA技术。

宽带CDMA进一步拓展了标准的CDMA概念,在一个相对更宽的频带上扩展信号,从而减少由多径和衰减带来的传播问题,具有更大的容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带宽,具有较强的抗衰落能力与抗干扰能力,支持多路同步通话或数据传输,且兼容现有设备。

WCDMA、CDMA2000与TD-SCDMA都能在静止状态下提供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但三者的一些关键技术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性能上也有所不同。

1、双工模式WCDMA与CDMA2000都是采用FDD(频分数字双工)模式,TD-SCDMA采用TDD (时分数字双工)模式。

FDD是将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传输使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带的双工模式,需要成对的频率,通过频率来区分上、下行,对于对称业务(如语音)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谱,但对于非对称的分组交换数据业务(如互联网)时,由于上行负载低,频谱利用率则大大降低。

TDD是将上行和下行的传输使用同一频带的双工模式,根据时间来区分上、下行并进行切换,物理层的时隙被分为上、下行两部分,不需要成对的频率,上下行链路业务共享同一信道,可以不平均分配,特别适用于非对称的分组交换数据业务(如互联网)。

TDD的频谱利用率高,而且成本低廉,但由于采用多时隙的不连续传输方式,基站发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比值较高,造成基站功耗较大,基站覆盖半径较小,同时也造成抗衰落和抗多普勒频移的性能较差,当手机处于高速移动的状态下时通信能力较差。

WCDMA与CDMA2000能够支持移动终端在时速500公里左右时的正常通信,而TD-SCDMA只能支持移动终端在时速120公里左右时的正常通信。

TD-SCDMA在高速公路及铁路等高速移动的环境中处于劣势。

2、码片速率与载波带宽WCDMA(FDD-DS)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方式,其码片速率为s。

CDMA20001x与CDMA20003x的区别在于载波数量不同,CDMA20001x为单载波,码片速率为s,CDMA20003x为三载波,其码片速率为×3=s。

TD-SCDMA的码片速率为s。

码片速率高能有效地利用频率选择性分集以及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有效地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WCDMA在这方面最具优势。

载波带宽方面,WCDMA采用了直接序列扩谱技术,具有5MHz的载波带宽。

CDMA20001x采用了的载波带宽,CDMA20003x利用三个载波的合并形成的载波带宽。

TD-SCDMA采用三载波设计,每载波具有1.6M的带宽。

载波带宽越高,支持的用户数就越多,在通信时发生网塞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这方面WCDMA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TD-SCDMA系统仅采用s的码片速率,采用TDD双工模式,因此只需占用单一的1.6M 带宽,就可传送2Mbit/s的数据业务。

而WCDMA与CDMA2000要传送2Mbit/s的数据业务,均需要两个对称的带宽,分别作为上、下行频段,因而TD-SCDMA对频率资源的利用率是最高的。

3、智能天线技术智能天线技术是TD-SCDMA采用的关键技术,已由大唐电信申请了专利,目前WCDMA与CDMA2000都还没有采用这项技术。

智能天线是一种安装在基站现场的双向天线,通过一组带有可编程电子相位关系的固定天线单元获取方向性,并可以同时获取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各个链路的方向特性。

TD-SCDMA智能天线的高效率是基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无线路径的对称性(无线环境和传输条件相同)而获得的。

智能天线还可以减少小区间及小区内的干扰。

智能天线的这些特性可显着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

4、越区切换技术WCDMA与CDMA2000都采用了越区“软切换”技术,即当手机发生移动或是目前与手机通信的基站话务繁忙使手机需要与一个新的基站通信时,并不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而是先与新的基站连接后,再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这是经典的CDMA技术。

“软切换”是相对于“硬切换”而言的。

FDMA和TDMA系统都采用“硬切换”技术,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再与新的基站进行连接,因而容易产生掉话。

由于软切换在瞬间同时连接两个基站,对信道资源占用较大。

而TD-SCDMA则是采用了越区“接力切换”技术,智能天线可大致定位用户的方位和距离,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可根据用户的方位和距离信息,判断用户是否移动到应切换给另一基站的临近区域,如果进入切换区,便由基站控制器通知另一基站做好切换准备,达到接力切换目的。

接力切换是一种改进的硬切换技术,可提高切换成功率,与软切换相比可以减少切换时对邻近基站信道资源的占用时间。

在切换的过程中,需要两个基站间的协调操作。

WCDMA无需基站间的同步,通过两个基站间的定时差别报告来完成软切换。

CDMA2000与TD-SCDMA都需要基站间的严格同步,因而必须借助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来确定手机的位置并计算出到达两个基站的距离。

由于GPS依赖于卫星,CDMA2000与TD-SCDMA的网络布署将会受到一些限制,而WCDMA的网络在许多环境下更易于部署,即使在地铁等GPS 信号无法到达的地方也能安装基站,实现真正的无缝覆盖。

而且GPS是美国的系统,若将移动通信系统建立在GPS可靠工作的基础上,将会受制于美国的GPS政策,有一定的风险。

5、与第二代系统的兼容性WCDMA由GSM网络过渡而来,虽然可以保留GSM核心网络,但必须重新建立WCDMA的接入网,并且不可能重用GSM基站。

CDMA20003x从CDMA IS95、CDMA20001x 过渡而来,可以保留原有的CDMA IS95设备。

TD-SCDMA系统的的建设只需在已有的GSM 网络上增加TD-SCDMA设备即可。

三种技术标准中,WCDMA在升级的过程中耗资最大。

移动运营商的3G策略目前全球已经颁发了73个WCDMA运营牌照,13个CDMA2000运营牌照。

我国的3G 牌照尚未发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将采用何种技术标准目前仍未确定。

不久前信息产业部已经对WCDMA、CDMA2000、TD-SCDMA的使用频率进行了规划,预示着这三种标准在我国都将被采用。

在2G与3G之间衍生出了2.5G技术。

2.5G技术突破了2G电路交换技术对数据传输速率的制约,引入了分组交换技术,从而使数据传输速率有了质的突破,是一种介于2G与3G 之间的过渡技术。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建成了代的GPRS网络,正朝着WCDMA的方向发展。

中国联通在发展了GSM网络后突然转向发展CDMA IS95网络,正朝着CDMA2000的方向发展。

虽然CDMA2000在升级的过程中节省投资,但由于中国联通是由GSM网络改而发展CDMA IS95网络,其网络成本投入也相当大。

由于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建成代的CDMA20001x网络,在与中国移动的代业务竞争上处于劣势。

今年10月1日,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基于代网络的彩信业务(MMS,多媒体信息服务),该业务能在手机短信中加载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利用GPRS网络能达到约40Kbit/s 的传送速度,揭开了移动多媒体时代的序幕,具有彩屏和弦内置数码相机等新功能的手机立刻走俏市场。

为应对中国移动的彩信业务,广东联通不久前推出了彩e业务,但中国联通的CDMA IS95网络只能基于电路交换方式提供s的传送速度,对多媒体信息的发送形成瓶颈。

迅速发展代的CDMA20001x网络已经成为中国联通的当务之急。

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TD-SCDMA能否在3G技术标准争霸中抢占一席之地倍受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