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及教案

合集下载

5《搭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5《搭石》(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搭石教学目标:1、自学本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透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述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内容分析:《搭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注重“结合具体事例体会人物特点”和“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而本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因此,我将设置如下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2、透过对重点词的理解,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重点)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述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难点)学情分析:“搭石”在农村是司空见惯,而城里的孩子却是见所未见,缺少农村生活体验的城市学生,要领会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联结着家乡的小路,联结乡亲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将通过播放视频、朗读想象等方式,让学生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更要让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感受乡村人们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里的人朴实、善良的人性之美。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新的课文《搭石》(师板书),大家看到“搭石”有什么想法么?生1:我觉得“搭石”就像叠罗汉一样,谁叠的高就谁赢。

生2:我认为“搭石“是在小溪里横着摆放的方便人们过河的一排石头。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呢,很好!现在就请大家打开书本,在刘章爷爷的《搭石》一文中去找寻答案!在默读时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记下所用的时间,所以这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也不要回读。

部编版《搭石》优秀教案

部编版《搭石》优秀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搭石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高效阅读俗话说“开卷有益”,阅读是丰富人生阅历的绝好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生活经验来使自己的人生变长、变宽。

然而书海浩渺,可供我们阅读的书籍数不胜数,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有用的书就必须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就像培根说的:“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对不同的书籍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效率才会倍增。

快速默读就是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

默读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踏上了乡间小河上那一排排不起眼的搭石,感受到村民们的朴实;我们品读了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动人故事,感受到他们各自身上的崇高品质;我们探究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感受到科学的神奇;我们了解了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感受到冀中地道战的特殊地位和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斗争精神。

书海无涯,阅读要讲效率,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才是阅读的捷径。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体裁各不相同,主要训练我们快速默读课文的能力。

虽然都是要求快速默读,但是每一篇文章训练的侧重点都不相同。

在教学时,教师要以课文前的引语为指导,逐步锻炼学生快速默读文章的能力。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搭石 2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想象村民们走搭石的画面,感悟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村民互助互爱的品质。

将相和 2学习快读默读课文的方法,注意尽量连词成句地读;概括各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会复述故事;品析语言,感悟人物品质。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2学习借助关键词句快速默读课文的方法;掌握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5 搭石文本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借摆搭石、走搭石来赞扬家乡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赞扬那些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

本文文质兼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默读课文的方法与技巧,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快速默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 教学目标: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2.背老人“过”石图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

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搭石”这种围赤定石的方法。

–掌握使用石块进行搭建结构的基本技巧。

–能够通过搭建石结构培养观察力、耐心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搭石活动,培养学生的友爱和团结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整理好所需的石块、图纸和搭石工具。

2.确保教室桌面整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3.准备好介绍“搭石”活动的教材和视频资料。

4.分组准备好小组合作所需的任务分工表和合作规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搭石”这种方法的应用领域和意义,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搭石现象。

•看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对搭石活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学习搭石方法•教师示范搭建基本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模仿操作。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石块的形状和大小,制定搭石的计划。

3. 小组合作搭石•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搭石任务。

•学生按照任务分工表,合作完成搭石任务,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4. 展示和讨论•每组完成后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学生彼此欣赏和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搭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反思•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能积极合作?•学生在搭建过程中表现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如何?•教师是否充分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搭石”的意义?•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设计或引入更多互动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延伸阅读•《搭石的由来和发展》:探究搭石在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和应用。

•《搭石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搭石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六、参考资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搭石》课本教材•互联网相关资源搜索以上是本文对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2021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_搭石》教案

2021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_搭石》教案

5.《搭石》教案【教材分析】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写作风格,课堂教学时应该把握好作者的风格,才能事半功倍地引领学生领略文本,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正因为《搭石》一文的作者刘章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所以他才能用那样质朴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秀美的意境,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么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读者的心,激发读者善良的人性美。

那一方方小小的搭石,就那样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一幅幅画面,质朴生动,让人感动。

《搭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5课课文,本组的阅读主题是“人间真情”,前面已经学习了《古诗二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对于人间的离愁别绪有了初步感触,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学习《搭石》,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同时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意思,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惰”。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教学重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看,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可是作者每每回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5 课《搭石》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5 课《搭石》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5 课《搭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 10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搭石》,接下来我将按照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首先,熟悉文本,说教材《搭石》是出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篇课文的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他通过描绘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的生活场景,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说学情我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这为本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搭石以及围绕“搭石所描绘的一些生活场景,距离我们现在的城市生活相对较远。

学生在理解课文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

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依据以上对于教材的分析和对于学情的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正确读写生字词汛期间”,理清课文的行文思路。

2、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发现美好。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课文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我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我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会采用快速默读法、品析词句法和情景感悟法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我会让学生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的方式,了解文章主要内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推敲,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构建具体情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六、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如下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精彩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精彩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精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课《搭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课文的写作技巧,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3自然段,了解“搭石”的意义;第46自然段,学习作者描绘家乡美景的写作方法;第79自然段,感悟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乡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搭石”的意义。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巩固记忆。

4. 课文解析:分自然段进行解析,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典型例句,分析其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石》2. 生字词:罗、摊、挽、眺、眷恋3. 重点句子:走搭石,家乡的习俗;看搭石,家乡的美景;思搭石,家乡的情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搭石”为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家乡的美景和与之相关的感人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家乡美景的图片或文章,进行分享展示,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搭石》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掌握生字词:搭、石、架、轻松、浑浊、琢、精制、单薄、羊毛等。

3.能够用自己的话语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4.能够模仿课文朗读,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听懂课文《搭石》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2.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感悟课文中的情感,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情绪。

2.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整理教学材料、课文及相关图片。

•确保课堂环境整洁,展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2.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展示的图片或道具,引入对“搭石”这个词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知道‘搭石’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会有搭石的故事呢?”3. 学习课文(25分钟)•给学生朗读课文《搭石》,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解释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熟悉这些词的用法。

•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4. 讨论与互动(15分钟)•分组讨论《搭石》中主人翁的性格特点,分享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短语或句子描述主人翁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境,如何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20分钟)•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课文内容,并且表达看法。

•练习生字词的造句和运用,巩固学习成果。

6. 课堂总结(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这篇课文中的收获和感受。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情感体会。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布置的作业。

•继续阅读课文,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默写生字词,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就是本节课《搭石》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认真思考,加深理解,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13自然段,了解搭石的背景及意义;第46自然段,学习搭石的基本方法;第79自然段,探讨搭石的精神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搭石的背景及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搭石所蕴含的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搭石的精神内涵。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搭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搭石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搭石的背景及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搭石的精神内涵。

4. 例题讲解:以课文第46自然段为例,讲解搭石的基本方法,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讨论搭石所蕴含的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精神,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

六、板书设计1. 《搭石》2. 结构:课文结构分析1)背景及意义2)搭石方法3)精神内涵3. 生字词:板书生字词,注明音、形、义。

七、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并查阅词典解释。

(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3)谈谈你对搭石精神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2. 答案:(1)生字词:略(2)课文结构分析:见板书(3)搭石精神: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进人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刘章,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品味课文,感受搭石的美丽与自然和谐;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观察事物、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品味课文,感受搭石的美丽与自然和谐。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特点。

进而引入课文《搭石》。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搭石?3. 课堂讲解(2)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如“突兀森郁”、“盘曲而上”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搭石的美丽与自然和谐。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引导解答。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用“像……一样”写一个句子。

6.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观察事物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明白观察事物的方法和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搭石》2. 重点词语:突兀森郁、盘曲而上、自然和谐3. 观察事物方法:细心观察、抓住特点、发挥想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观察日记。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2. 作业题目:用“像……一样”仿写一个句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秀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秀教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5《搭石》优秀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搭石》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述了在一个山村里,人们搭石头过河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乡亲们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美好品质。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美好的品质,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

此外,学生对于文中的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不熟悉,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美好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乡亲们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美好的品质。

2.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感悟乡亲们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美好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学生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讲述一个关于互帮互助的故事,引出本课课题《搭石》。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美好的品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课文讲述了哪些乡亲们的美好品质?b.你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c.你会如何向乡亲们学习,做一个有团队精神的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优秀(1)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优秀(1)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搭石》,主要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通过讲述一个小村庄的孩子们利用自然界的石头搭建桥梁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自然材料的使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23页至第25页,详细内容如下:1. 第23页:课文《搭石》第一段至第三段,介绍小村庄孩子们发现石头并搭建桥梁的过程。

2. 第24页:课文《搭石》第四段,描述孩子们搭建桥梁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石头搭建的基本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

3.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石头搭建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自然材料?它们有什么用途?”2. 新课导入:让学生翻开课本第23页,阅读课文《搭石》第一段至第三段,了解小村庄孩子们搭建桥梁的过程。

3.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4. 课文解析: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石头搭建的技巧。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例子为例,讲解石头搭建的方法和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石头搭建作品,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搭石》2. 内容:生字词:、、、、石头搭建技巧:观察、想象、动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搭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搭石在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溪。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搭石》这篇课文选自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农村孩子们搭石玩耍的情景,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和农村生活的乐趣。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文字有一定的感悟。

但农村生活对于城市里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农村的生活环境。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朗读感知文本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农村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难点: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表演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农村生活图片等,辅助教学。

2.道具:准备一些石头,用于课堂表演。

3.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农村景色,引导学生谈论对农村生活的印象。

然后引入课文《搭石》,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孩子们为什么喜欢搭石?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书海撷英须效率”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3篇精读课文组成。

《搭石》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将相和》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

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及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运用列数字、作比较、做假设等说明方法,采用由慢到快事例层层推进的写法,告诉我们比猎豹速度更快的有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而另人难以置信的是光轻易地握在人手中。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抓住具体事例感受人物的特点。

2.单元重点:(1)阅读时,要学会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搭石》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来提高阅读速度;《将相和》一文鼓励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尽量连词成句,不要一个一个字地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抓关键词句快读默读课文;《集中的地道战》一文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并在平时的阅读中加以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漫画”老师》,写作中,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材以“漫画”的话题,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阅读已经有一定基础。

但是学生阅读速度快慢相差大,阅读速度低,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

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中,来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优秀教学案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5《搭石》优秀教学案例
1.利用多媒体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与乡村生活相关的课文,如《草原》、《小桥流水》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乡村小路上的石头,引出课文《搭石》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搭石的情景。
2.利用图片、道具等教学资源,模拟搭建乡村小路上的石头,让学生亲身体验搭石的过程,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创设乡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不同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深入理解乡亲们互帮互助的情感交流。
4.通过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营造乡村和谐生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为什么乡亲们要搭石?”,“搭石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挑战?”,“乡亲们搭石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和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如编写一篇关于乡村生活的故事、撰写一篇读后感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及教案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持续。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进人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个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刘章,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

4、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

1、刘章爷爷是当代诗人,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对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

三十年前,刘章爷爷来到大城市工作,当他看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人们无序地忽然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1980年,他写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长留的那份景、那份情传达给我们。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的家乡,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面对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和难读的词语;(3)思考同学们刚提出的问题,找到关键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指导“惰、衡”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简要地说一说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摆放”搭石的画面、“调整”搭石的画面、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老师、同学听。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孩子们,如果你是刘章的乡亲,你能不能用书中的话语告诉大家什么是搭石?进入秋天,天气转凉,家乡的人们……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体会人们精心选择搭石,细心摆放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人们日常生活会怎样?扣住“脱鞋挽裤”反复朗读去感受。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作业设计:练习有感情地读文。

抄写生词3遍。

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说搭石。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理解了搭石。

谁来为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二、细读文本,品搭石。

(一)品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谁能找出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边想边画出相对应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即时写出来。

2、学生读出找到的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3)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3、你还能够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清波漾漾,人影绰绰”)(1)绰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A.宽裕,缓B.舒缓柔美C.外号在“人影绰绰”中,“绰”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2)读一读这两个词,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水清得能够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我们能够由词联想到画面,同样也能够由画面联想到词:出示画面:杨柳()白雪()明月()4、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人们的欢笑的声音,谈话的声音,孩子歌唱的声音……)5、指导朗读,使用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随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统观全文,文中还怎样评价了搭石?(1)学生读出这样的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样的情感吗?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呢?画一画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备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老人踏上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是怎样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从“总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招手示意、说家常话是一种习惯;乡亲们谦让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3)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A、这里描写年轻人动作的的词“伏”。

这个字的意思是:趴,脸向下,体前屈学生站起身做一下这个动作,师:你伏下身子准备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时是什么心情?(尊敬老人)你为什么要背老人过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吗?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B、假如你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你还愿意协助谁,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在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尊老爱幼)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假如——三、注重写法,总结拓展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传递。

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很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

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

有一天下课时,老师又看到两个女同学弯着腰,睁大眼睛,仔细认真地帮一位小妹妹找她丢失的一个发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

这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四、作业设计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身边令你感动的事。

【篇三】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间、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间”,理解“无名、汛期”等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

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

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间、谴”等7个生字,会写“汛、挽”等10个生字,理解“无名、汛期”等词语。

2.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出示题目,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读一下课题,并说出你们的问题。

(出示课件1)同学们想知道什么是搭石吗?它有什么用呢?搭石承载了哪些美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板书:搭石)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出示课件2)1.各小组自学生字词,对易错字词互相提醒。

2.互读。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出示课件3)谴责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理所当然汛期三、精读课文,解决问题1.学习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读。

(出示课件4)师:(1)读了这个自然段,你明白什么是搭石了吗?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理解体会。

平整方正二尺左右的间隔摆放(2)从这些搭石的挑选和摆放,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师小结: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距离摆放搭石,让人们从上面平稳地过去。

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乡亲们的善良与质朴。

2.学习2-4自然段。

(出示课件5)(1)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想,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2)“风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搭石构成家乡一道风景呢?生读,师总结:风景是指美丽的地方。

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家乡搭石的“美”?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好好体会家乡的搭石到底美在哪里。

我们下节课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带着上面的问题朗读课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感受家乡的景色美以及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心灵美,并受到熏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