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成因

合集下载

石油资源产生的地质条件

石油资源产生的地质条件

石油资源产生的地质条件石油是储存在岩石的孔隙、洞穴和裂缝之中。

凡是具有孔、洞、缝,液体又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岩石,就叫做储集层。

石油就是在储集层中储集和流动的。

专业人员主要用孔隙度和渗透率两个因素来衡量储集层的优劣。

孔隙度的数值大,表明储藏油的空间大、可以容纳较多的石油。

渗透率的数值高,则表示孔隙、缝洞之间的连通性好,石油容易流动,容易采出来,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石油成因,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有机成因,一种是无机成因说。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所科普的都是有机成因中的晚期成因说。

大量生物有机沉积物富集,经过沉积、成岩的作用,一部分转化为干酪根,在温度、时间、压力、催化剂、微生物等的作用下地下的环境中,大量转化成为石油。

其中,温度和时间比较关键。

温度在促使有机质发生热降解并生成石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关温度的几个概念:门限温度:生油数量开始显著增长时的温度叫做门限温度。

门限深度:与门限温度对应的深度叫做门限深度。

主要生油阶段的起始温度(门限温度)不低于50℃,而终止温度很少高于175℃。

也就是说地壳中的生油过程只出现于有限的温度和深度范围。

门限温度高低主要与有机质受热持续时间或地质时代有关,此外还与有机质类型和催化作用有关。

时间本身不能单独起作用,但在有机质的热降解演化过程中,时间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与温度相比,时间居于次要地位;温度与时间可以互补(温度不足可以用时间来补偿)。

大量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不仅是烃类的富集过程,更主要的是烃类的新生过程。

在有机质改造过程中,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或埋藏深度,有机质才能大量转化成石油。

石油成因的学说

石油成因的学说

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

油(气)按储量可分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亿桶)的油田。

天然气可按1137米3气=1吨原油折算。

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亿吨(5~50亿桶)的油(气)田。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是什么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是什么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是什么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对于石油的形成你想了解吗?想要了解的话,一起和店铺来看看石油形成的一样吧!石油的形成原因传统认为,石油是从古代动物的尸体变化而来。

想而易见,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不过,根据美国于2003年的一项研究,有不少枯干的油井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弃置以后,仍然可以生产石油。

所以,石油可能并非生物生成的矿物,而是碳氢化合物在地球内部经过放射线作用之后的产物。

生物成油理论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

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

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

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

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

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

虽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为四至六千米。

由于石油形成后还会渗透到其它岩层中去,因此实际的油田可能要浅得多。

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个条件:丰富的源岩,渗透通道和一个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层构造。

非生物成油理论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

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这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

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

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

第2章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因

第2章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因
生物有机质的主要生化组成: 木质素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类脂
9/199
第二章 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因
1、木质素 木质素的特点: 不易水解,但可被氧化成芳香酸和脂肪酸。
在缺氧的水体中,在水和微生物的作用下,木质素分
解,与其它化合物生成腐植酸,腐植酸又与烃类形成 络合物,从而成为烃类从陆上流到海洋的运载体。 与木质素具有相似结构的物质是丹宁,它们都是沉积有 机质中芳香结构的重要来源,是成煤的重要前身物,也 可生成天然气。
从而具备了丰富的生油原始物质。 在海洋或湖泊中,不仅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还因水体起
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阻止了有机残体的腐烂分解,于
是与矿物质一起被沉积埋藏起来。因此海洋、湖泊、三 角洲等古地理区域都是生油的有利地区。
14/199
第二章 石油及天然气的成因
随着沉积盆地的不断下沉,沉积物不断加厚,地层的压力 与温度也不断增加,沉积物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而
现在的分类方法,根据H/C和O/C原子比分类: Ⅰ型干酪根:H/C原子比较高(1.25~1.75),O/C原子比
较低(0.026~0.12),富含类脂物质,主要是由脂肪链组
成,多环芳烃和含氧官能团较少,是生油潜能最高的一 种干酪根。
Ⅱ型干酪根:常见类型,较高的氢含量,H/C原子比为
0.65~1.25,O/C原子比在0.04~0.13之间;属高度饱和的 多环碳骨架,含较多中等长度的直链烷烃和环烷烃,也 含多环芳烃和杂原子官能团,是良好的生油母质。
石油的热催化转化和脱沥青过程使石油的相对密度减小,
轻组分增加,饱和烃尤其是正构烷烃含量增加。 石油的氧化、生物降解作用使石油的相对密度和粘度增 加,胶状沥青状物质含量增加致使原油质量变差。

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

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

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
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是指石油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成熟程度不同,导致石油中的有机酸盐含量存在差异。

石油的成因主要分为两种理论,即生物地球化学理论和地热理论。

生物地球化学理论认为,石油主要是由地下植物和动物残骸随着地壳运动沉积形成的,这些有机物在地壳深处经过高温高压的作用,经历了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最终形成了石油。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成熟程度不同,导致石油中的有机酸盐含量存在差异。

地热理论认为,石油是地幔中的碳源通过大洋底部的裂隙和断层进入地壳,并在地壳中进行分解和成熟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地壳中的热源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高温和高压作用下的化学反应,地幔中的碳源转变为石油。

同样,由于石油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和物理变化的不同,石油中的有机酸盐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是指石油形成过程中,由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成熟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石油中有机酸盐含量的差异。

这一成因理论与石油的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热理论密切相关,揭示了石油形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围绕着石油成因,有机说与无机说的争论已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和证据,谁也说服不了谁,关于石油的形成问题,至今难以定论。

石油有机说理论认为:石油是由埋藏在地下的动植物遗体变来的。

石油一般生成在古代的沉积盆地或浅海和湖泊中,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这里堆积了几百米至几千米厚的沉积物,其中埋有许多动植物的遗体;这些生物有机物质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变化及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转变为无数细小的油珠;油珠再汇成油流,油流则集中迁移到地壳中具有封闭构造的地层中储藏起来,最终形成规模较大的油田。

尽管有机成因说日臻完善,但随着石油地质工作研究的深入,一些不利于有机成因说的证据渐渐显现出来。

人们注意到,在世界上已发现的3万多个油田中,有8个特大油田占了全部储量的一半左右。

如果说石油是由动植物演变而成的,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虽然不均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但绝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别。

人们还注意到,有些油田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很深,而且越往深处成油条件越好,油气的产量高、压力大,似乎在它的深部有源源不断的油气供给。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高尔德,站在无机说的角度批驳有机说时说,世界上油矿的规模比其他任何沉积矿体大得多,已查明的油气储量也比原先根据生物生成说估计的高出数百倍之多。

那么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呢?地球膨裂说认为石油是由海洋微生物的遗骸形成的。

人们为什么对石油的产生会产生这么多的疑问呢?这主要是因为对地球的演化史没搞清楚。

我根据地球膨裂说得出的地球演化史认为,46亿年前,太阳因内部核聚变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39亿年前,由于地球的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

这时的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平均1.2万米深。

38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出现。

6亿年前,由于气温和海洋的温度逐渐升高,产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5.2亿年前,由于地球的膨裂,部分陆地逐渐露出了海面,4.8亿年前一些陆生生物开始出现了。

石油的来源

石油的来源

什么是原油
• 从地下采出来的石油,没有经过加工提炼 成各种产品以前通称为原油
原油的化学组成
• 原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其中碳和氢 所占的比例最高,含碳84~87%,含氢12~14%,剩下的 1~2%为氧、氮、硫、磷、钒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大多数 都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出现。 • 我们可以把石油中名目繁多的化合物分成两大类: • 一类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即通常称为烃类的化 合物,如链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是原油的主要成份。 • 另一类是含氧、氮、硫的非烃化合物,如含氧的酚、醛、 酮;含氮的叶琳;含硫的硫醇、噻吩等。
笫一章 石油的基本知识
石油的来源Leabharlann • 对石油这个名字,大家不会太陌生了,但 究竟什么是石油?回答恐怕就不那么确切了。 对这个问题,这里不妨用一句话来表达, 那就是:“石油是地下岩石中生成的、液 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份的可燃性 矿产”。
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
• ①无机论 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 ②有机论 即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 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 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 三角洲、湖泊等地受地层高温、高压及某 些细菌的作用,经过许多物理化学变化, 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原油最基本的物理性质
• 最直观的就是丰富多彩的颜色,由浅到深有白色、 淡黄色、褐色、黑绿色以至黑色。我们常见到的 石油一般都是黑色的。 • 原油的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 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 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 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石油有机成因说的主要观点

石油有机成因说的主要观点

石油有机成因说的主要观点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成因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石油有机成因说已经成为了关于石油形成的主要观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石油有机成因说的主要观点,以及它对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勘探开发的影响。

石油有机成因说认为,石油是由有机物质在地下深处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物理作用而形成的。

这种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植物残骸,经过埋藏和压实后,形成了石油母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质受到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的影响,发生了热解反应,生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有机成因说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点:1. 石油是由有机物质在地下深处形成的。

这种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植物残骸,经过埋藏和压实后,形成了石油母质。

2. 石油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主要包括高温、高压、缺氧和长时间的埋藏等。

这些条件可以促进有机物质的热解反应,产生石油和天然气。

3. 石油的化学成分和性质与原始有机物质的种类和组成有关。

不同种类的有机物质在热解反应中会产生不同的烃类化合物,从而影响石油的成分和性质。

4. 石油的形成和分布与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石油主要分布在沉积盆地和地壳构造活跃带附近,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的形成和保存。

石油有机成因说对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石油有机成因说为我们提供了石油形成的基本模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石油地质学现象。

其次,石油有机成因说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根据石油有机成因说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确定有利于石油形成和保存的区域,并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地质勘探技术进行勘探开发。

总之,石油有机成因说是关于石油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为我们深入研究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指导思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有机成因说的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石油资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石油成因

石油成因

作用,阻止了有机残体的腐烂分解,于是与矿物质一起被沉积埋藏起来。
因此海洋、湖泊、三角洲等古地理区域都是生油的有利地区。
Petroleum Chemistry
随着沉积盆地的不断下沉,沉积物不断加厚,地层的压力与温度也不断
增加,沉积物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变成了沉积岩,含有分散有机 质的沉积岩称为生油岩。 除了浅海外,内陆湖泊也有丰富的有机残体,并具备还原条件,是良 好的生油区 。
2、干酪根裂解成油阶段(成熟阶段)
当有机质埋藏深度达1500~2500米时,温度升高至60~180℃,干酪根 便在热催化作用下大量裂解形成液态烃以及一定量的气体,这一阶段被称
之为生油的主要阶段。
Petroleum Chemistry
这一阶段生成的石油,按其组成可分为: 低成熟原油:非烃组分较多,重质烃比例高,生物标志物多,密度较大 。 成熟原油:形成更多的轻质烃,非烃组分大大减少,密度较低。
石油中生物标志物的存在是石油有机成因的有力证据。
石油的元素组成与有机物质或有机矿物质相近似,而与无机物相差甚远。
Petroleum Chemistry
天然石油普遍具有旋光性,非晶体的旋光性与物质分子的碳原子不对称
结构有关,而只有从生物界才能获得这种物质。 各种生物通过热降解均可得到或多或少的烃类。
腐殖物质:来源于高等植物,以酚结构 为主,脂肪结构较少。 氨基酸 糖、酚 脂肪酸 缩聚
腐泥物质:来源于水生生物,富含脂链 、脂环、肽链。
溶于NaOH水溶液的腐植酸
腐殖(泥)物质
不溶于NaOH水溶液的胡敏素
Petroleum Chemistry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最终完全转化成胡敏素,与周围矿物质络合,稳 定保存下来,它们就是干酪根的前身物。随着埋藏深度的进一步增加,胡

石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怎么样的

石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怎么样的

石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怎么样的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石油的形成过程是很复杂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石油的形成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石油的形成原因石油的原料是生物的尸体,生物的细胞含有脂肪和油脂,脂肪和油脂则是由碳、氢、氧等3种元素组成的。

生物遗体沉降于海底或湖底并被淤泥覆盖之后,氧元素分离,碳和氢则组成碳氢化合物。

我们已经在地球上发现3000种以上的碳氢化合物,石油是由其中350种左右的碳氢化合物形成的,比石油更轻的碳氢化合物则成为天然气。

煤矿与石油的成因很类似,但煤是植物的化石,又是固态。

大量产生碳氢化合物的岩石即称为“石油源岩”。

埋没于地中的石油源岩受到地热和压力的影响,再加上其他多种化学反应之后就产生石油,而石油积存于岩石间隙之间便形成油田。

地壳变动而石油生成我们最近逐渐了解地球内部的变化与石油的生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描述此种关系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地球内部的状况。

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400公里,覆盖地球表面的地壳下方是由岩石形成厚达2900公里的“地慢”,其下方则是由金属形成的“地核”,并以大约5100公里深处分界,分为“外核”与“内核”。

外核主要是由液态金属铁组成,内核则主要是固态铁。

地球表面铺满坚硬的“板块”,厚度约有100公里,是由向上喷出的“洋脊”产生的,’在缓缓移动到“海沟”后就沉降于另一板块下方。

80年代后期,人们学会捕捉地震波传递到地球内部时的立体图,于是发现令人惊讶的地慢活动状况。

高温又巨型的上升流“超级卷流”由地底涌上后,以蘑菇形态分别存在于夏威夷和非洲大陆正下方。

此外,低温的巨型下降流“冷卷流”则以水滴形态占据亚洲大陆及南美洲大陆正下方的冷卷流似乎是沉降到地函底部。

我们现在的知道的是,地幔内部落热对流是以冷卷流向超级卷注移动的形态而形成的。

此种运动不仅影响板块运动,似乎也对整个地球的地质和环境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石油的制造者现在全球生产的石没之中,有60%是产生了恐龙称霸地球时期所形成的石油源岩,所形成的“黑色页岩”则遍布世界各地。

第二章.石油成因理论

第二章.石油成因理论

第一节 油气成因理论
中间产物 干酪根 沥青
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成岩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地转化成 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成岩作用的过程中, 为可溶有机溶剂中的沥青与不溶于有机溶剂中的干酪根 沥青与不溶于有机溶剂中的干酪根两大 为可溶有机溶剂中的沥青与不溶于有机溶剂中的干酪根两大 部分。 部分。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一些前苏联学者倾向于把沥青视为生 世纪60年代后期, 世纪60年代后期 成石油的直接源泉。 成石油的直接源泉。 20世纪70年代西欧的一些学者认为干酪根为生油的母质, 世纪70年代西欧的一些学者认为干酪根为生油的母质, 世纪70年代西欧的一些学者认为干酪根为生油的母质 而沥青为干酪根热解过程的中间产物。 而沥青为干酪根热解过程的中间产物。
第一节 油气成因理论
成油时间 早期 晚期
在石油有机形成理论建立之后, 在石油有机形成理论建立之后,争论的焦点转为石油是成 岩早 还是成岩晚期生成的。 晚期生成的 期还是成岩晚期生成的。 20世纪50年代 早期成油主张相当活跃,当时, 20世纪50年代,早期成油主张相当活跃,当时,斯密特在现代沉积 世纪50年代, 物中发现了烃类,包括液态烃, 物中发现了烃类,包括液态烃,得出了石油是在沉积的早期形成的 理论,突破了30~40年代特拉斯克关于现代沉积物不存在烃类的著 理论, 突破了30~ 40年代特拉斯克关于现代沉积物不存在烃类的著 30 名研究,这是一个飞跃的突破。为此,斯密特曾获得了诺贝尔奖。 名研究,这是一个飞跃的突破。为此,斯密特曾获得了诺贝尔奖。 因为早期生成的烃与晚期生成的烃无论在数量上或是在质量上均 有较大的差别。最近的一、二十年来,菲利比.蒂索、 有较大的差别。最近的一、二十年来,菲利比.蒂索、阿尔伯莱切特 等对生油剖面的详细研究表明,当母岩埋深到一定的温度和深度时, 等对生油剖面的详细研究表明,当母岩埋深到一定的温度和深度时, 有机质才能产生成熟的石油烃。同时也承认,在成岩作用的晚期是 有机质才能产生成熟的石油烃。同时也承认, 石油的主要生成期,但不排除早期转换所做的准备。 石油的主要生成期,但不排除早期转换所做的准备。

石油的无机成因

石油的无机成因

石油的无机成因
石油的无机成因主要有两种理论:
1. 石油地球化学理论:石油是由古代有机物质经过地球化学作用形成的。

根据这一理论,石油是由古代海洋中大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遗体经过埋藏和压力作用,与地下水和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最终转化为油和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这一理论认为,石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包括充足的有机质来源、适宜的沉积环境、适度的地层压力和温度等。

2. 外生石油理论:石油是地球深部岩石物质的热解产物。

根据这一理论,石油是由深部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物质,如煤、沥青岩和石墨等,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发生热解反应而形成的。

这个过程称为岩石裂解作用。

此理论认为,无机石油的形成与地球的热力活动和岩石的成分有关。

以上两种理论中,石油的形成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和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有机质的存在和热解是两个关键因素。

无论是有机质还是热解作用,都涉及到地球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过程。

石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适宜的地质条件和时间尺度。

石油基本知识

石油基本知识

石油基本知识石油基本知识一、石油简介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

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

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

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

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

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

石油是什么形成的石油的颜色与成分

石油是什么形成的石油的颜色与成分

石油是什么形成的石油的颜色与成分石油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形成石油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石油是什么形成的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石油形成的原因石油是当今世界使用最普遍的能源和最重要的化工原料。

然而关于石油的起源,自从100—200年前,俄国两位有名的科学家分别提出了石油的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以来,学者们也就分成旗帜鲜明的两大学派,各持一说,至今仍争论不休,难分胜负。

世界上第一个试图探索石油成因的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

早在1763年,他就提出了以下观点:“地下肥沃的物质,如油页岩、碳、沥青、石油和琥珀……都起源于植物。

因为油页岩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古代从结果实的地方和从树林里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烂草和烂叶变成的黑土,它像淤泥般沉在湖底……树脂和石油以它们的(重量)轻和树脂的可燃性表明它们的成因也是同样的。

”1876年,俄国另一位著名人物、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门捷列夫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地球上有丰富的铁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可能化合成大量碳化铁,以后又与过热的地下水作用,遂生成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类似于石油。

已生成的碳氢化合物沿地壳裂缝上升到适当部位储存冷凝,形成石油矿藏。

“碳化说”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流行一时,但不久因为在地球深处并没有发现大量碳化铁的迹象,而且地球深处也不可能有地下水存在,此说渐渐被人们所否定。

这一期间,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发现太阳系某些行星大气层和彗星核部都有碳氢化合物存在。

它们显然与生物作用无关。

俄国的索柯洛夫即于1889年推出石油成因“宇宙说”,认为地球在诞生伊始尚处于熔融的火球状态时,吸收了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随着地球不断冷却,被吸收的碳氢化合物也逐渐冷凝埋藏在地壳中形成石油。

反对者则指出,地球形成的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差不多,不可能存在大量碳氢化合物;即使有的话,遇到高温有熔融状的地球也早就分解了。

人们把“碳化说”、“宇宙说”称为无机成因说。

第二章 石油成因

第二章 石油成因
酮 酯 羧基
-C-OH
-OH
。 3)基本砌块一般包含两层芳香族片状体。
每个芳香簇片状体中含<10个的缩合芳香簇的环状化合物和 少量的含N、S、O杂环化合物。片状体直径<10A°,两层片状 体层间距为3.4-8A°。
干酪根的结构呈 三维网状系统,由多 个核被桥键和各种官 能团联接而成。
有机质(称为干酪根Kerogon)在成岩作用晚期,经
过热解生成的。
这一理论目前已经成为石油生成的主流学说。
17
6. Bray等(1961):正烷烃的奇偶优势研究 ——批判了沉积有机质直接成油说 7. 阿贝尔松(P.H.Abelson) (1963) : 干酪根热解成油说(有机成因晚期成油说) 8. Phillippi等(1965) :生油门限
A:
可溶性有机质(可溶性沥青):烃,含N.S.O化合物 不溶性有机质:干酪根 (占A总量的70~90%或更多)
干酪根: 是指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HF、HCI)、非 极性有机溶剂(CCl4、CHCl3、苯、酒精)的分散有机质。
沉积岩中的 有机质可以分为
两部分,不溶的
干酪根与可溶的 沥青,后者包括
有机成因说:油气是在地球上生物起源 之后,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保存在 沉积岩中的生物有机质逐步转化而成。 生物有机质→油气
三、油气无机成因说
(一)泛宇宙说 (二)地球深部的无机合成说
(一)泛宇宙说
——包含烃类在内的有机化合物是在宇宙天体 的无机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在地球形成时就包 含有有机物。
我国某些 陆相油源 层中干酪 根元素组 成(胡见义, 黄第藩, 1991)
泌阳 Ⅰ1 南阳 大庆 尤因塔盆地 泌阳 Ⅰ2 南阳 大庆 抚顺 南阳 Ⅱ 抚顺 茂名 巴黎盆地 Ⅲ1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 Ⅲ2 抚顺 茂名 杜阿拉盆地

石油起源及分布

石油起源及分布
原称: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从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业 务和石油化工业务;境外油气资 源勘探开发;勘探设计、工程建 设及其它各种经营与服务业务等。
中国海油(CNOOC)——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982年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 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负责 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 油及天然气资源。中国海油注册 资本500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北 京。
胜利油田
地处 山东北部 渤海 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 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 德洲、济南、潍坊、淄 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 市的28个县(区)境内, 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 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油 田。
• 辽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 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 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 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 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China petroleu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12 10
Consumption
Million b/d
8 6 4 2 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Production
Year
PetroChina

Sinopec
1998 年 石 油 产 量 1.6 亿 吨 , 其 中 中 石 油 10738万吨,中石化3532万吨,中海洋1632万 吨,新星及其它116万吨.
按产量:大庆 胜利 海洋 辽河 新 疆 华北 大港 长庆 中原 吉林 塔里木 吐哈 河南 青海 延长 江苏 江汉 冀东 玉门 四川

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对油气形成原因,学术界有三种不同观点:油气无机成因说、油气有机成因说和油气成因多元论。

不同的观点在不同的时期占有不同的地位和起了不同的作用。

一、油气是由无机物变来的--油气无机成因说无机物就是与生命活动无关的东西。

无机成因说出现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这一类假说认为石油的生成是由宇宙天体中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或地下深处岩浆中所含的碳和氢以无机方式合成的。

地球形成初期,这些简单的碳氢化合物被岩浆或岩石吸收,然后转入地壳深处,经高温高压和复杂的化学作用,逐渐使分散的、少量的碳氢化合物集合起来,当岩浆上升冷凝时,分离出石油,这些石油沿裂缝、断裂运移到地下各处形成油藏。

油气无机成因说可以大致被归纳为两类:一是地球深处无机合成说。

这类成因说认为油气是在地球深处,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由水、二氧化碳、氢等简单无机物反应形成的。

该学说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1876年提出。

他认为在地球内部水与重金属碳化物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碳氢化合物。

由于无法证实地球的深部存在金属碳化物,所以,这种学说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但这是最早提出的有关油气形成的无机假说。

二是泛宇宙说。

该派学说认为包含烃类在内的有机化合物是在宇宙天体的无机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也不例外,在其形成时就包含有有机物。

陨石和行星中普遍发现了有机化合物,地球火山喷发和幔源岩浆岩中存在有机包裹体等,是这一类成因说的主要证据。

该学说由俄国化学家索可洛夫于1889年首次提出。

他认为碳氢化合物在地球形成的早期阶段就已形成了,后来被岩浆所吸收,当岩浆进一步冷却和体积收缩时,包含在其中的碳氢化合物就沿裂缝分离出来,即人们见到的石油、天然气。

地球深处合成说和泛宇宙说的共同点是:石油、天然气都是由无机物形成的,从地球深处而来的。

所不同的在于,地球深处合成说认为,地幔深处并没有现成的有机烃,而是由无机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为有机烃的。

而泛宇宙论认为早在地球形成的宇宙年代中,有机烃已经形成,缩入在地幔深处。

浅谈石油地质与石油的形成与开采的关系

浅谈石油地质与石油的形成与开采的关系

浅谈石油地质与石油的形成与开采的关系石油地质是研究石油在地质条件下形成并存在的科学,其与石油的形成与开采密切相关。

石油是一种有机质通过地质作用转化形成的烃类油脂,是地壳中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

石油的形成主要是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由于有机质的长期堆积、压实和埋藏,经过热解、聚合和脱氢等作用,有机质转化为烃类化合物并逐渐聚集形成石油储层。

石油的形成和储集与地球历史演化及地质构造密切相关。

石油主要形成于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层系中,而形成石油的主要环境为湖泊、泥炭沼泽、河流三角洲、混积沉积环境等。

石油地质通过对地质条件、沉积相、有机质分布、储层性质等进行研究,为石油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石油地质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寻找石油地质条件良好的区域;研究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确定有机质的分布规律;研究石油母质的类型和特征,确定有机质的成因和类型;研究石油形成和储集机制,揭示石油的形成过程和聚集规律;研究储层性质和地下流体动态,评价储层的储集能力和石油的储量。

根据石油地质研究的结果,石油开采可以选择合适的勘探方法和开采工艺,提高石油的开发效果。

勘探是指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等综合技术,通过找寻石油的地质特征和迹象,确定石油的分布范围和储层特性。

开采是指通过钻井、提高采收率,从石油储层中取出并将石油输送到地面。

石油地质对于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石油地质研究,可以帮助找到石油的富集区和优质储集层,提高石油勘探的成功率。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石油地质可以帮助确定钻探位置和开采方法,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石油地质还可以研究油藏的储量和剩余石油资源,为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的成因江发世(jiangfashi@)第一节概念、成分与性质一、石油(一)、石油的概念与成油作用1、石油的概念有机质经成油作用所形成的主要成分为烃的液态物质叫做石油。

2、成油作用水生生物死亡后(或陆生生物及其它有机质被水覆盖),在水的参与下经还原条件所形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即烃的过程叫做成油作用。

成油作用与成煤作用的区别:①、形成的环境不同,石油的形成过程有水;煤的形成过程是脱水。

②、物质来源不同,石油主要是由水生生物(包括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及其它有机质)转化而成的;煤主要是由陆生植物(包括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遗体转化而成的。

由于地质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会形成石油和煤的各种过度产物如地蜡、重质油和沥青等,或这些产物共生在一起。

(二)、石油的成分1、石油的化学成分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即烃与少量杂质组成的液态可燃物质,主要成分是液态烃,其元素、烃类和非烃类物质组成如下:(1)、石油的元素组成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其次为硫、氮、氧。

石油中碳的含量84—87%,氢的含量11—14% ,两者在石油中以烃的形态出现,占石油成分的97—99%。

剩下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的总含量在1—3%。

世界各地油田石油的物质成分及含量是不同的。

各油田石油中硫的含量变化很大。

多数油田石油的含硫量都不到1%,例如我国任丘油田为0.33—0.43 %,克拉玛依油田为0.05 %;但是有些油田石油的含硫量可高达5 %以上,如墨西哥石油就高达5.3%。

石油中氮和氧的含量,一般低于1.5%。

大多数石油的含氮量很少,只有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但也有个别地区的石油,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第三系石油分离出许多含氮有机化合物,氮含量高达2.2%。

除上述五种元素外,在石油中还发现其他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由于石油的性质不同,灰分含量的变化很大,从百万分之几到万分之几。

这些微量元素有:Fe、Ca、Al、V、Ni、Cu、Na、K、Mo、Pb、Sb、Mn、Sr、Ba、B、Co、Zn、Sn 、P、Cl、Bi、Be、Ge、As、Gd、Au、Ti、Cr、Cd、Ga等。

这些元素同自然界动物与植物的元素组成相近。

(2)、石油的烃类组成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

存在于石油中的烃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3)、石油的非烃组成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有含硫、含氮、含氧的化合物,它们对石油的质量、开采和炼制加工有着重要影响。

2、含硫化合物硫在石油中的含量变化很大,从万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硫在石油中可以呈以下形态存在:元素硫、硫化氢、硫醇、硫醚、环硫醚和二硫化物等。

石油中所含的硫是一种有害物质,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它硫化物对机器、管道、油罐、炼塔等金属设备能造成严重腐蚀,所以含硫量常作为评价石油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3、含氮化合物石油中的含氮量一般在万分之几至千分之几。

4、含氧化合物石油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千分之几,个别石油可高达3%。

氧在石油中均以有机化合物状态存在,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中性氧化物两类。

前者有环烷酸、脂肪酸及酚,总称为石油酸;后者有醛、酮等,含量极少。

碳、氢、硫、氮、氧这五种主要元素在石油中形成了众多的化合物。

(三)、石油的物理性质石油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

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甚至同一层位不同构造部位的石油,其物理性质也有差别。

1、颜色石油的颜色变化范围很大,有无色、淡黄色、黄褐色、深褐色、黑绿色至黑色。

如我国四川黄瓜山和华北大港油田有的井产无色石油,塔里木盆地和克拉玛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庆、胜利、玉门石油均为黑色。

相比深色石油占绝大多数,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含油气盆地。

石油的颜色与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2、相对密度石油的相对密度变化较大。

在20℃时,一般介于0.75—1.00之间。

如大庆原油相对密度为0.857—0.860,胜利原油0.90—0.93,克拉玛依原油0.86,大港原油0.84—0.86,塔里木盆地原油0.81—0.88。

少数石油相对密度大于1.00和小于0.75。

石油的密度与颜色有一定关系,浅色石油的密度小,深色石油的密度大。

石油的密度决定于其化学组成:胶质、沥青质的含量、石油组分的分子量以及溶解气的数量。

密度小而颜色浅的石油常为石蜡性质的,含油质多,加工后能获得较多汽油和润滑油;密度大而颜色深的石油则富含高分子量的沥青质。

3、粘度粘度是对流体流动性能的逆测定。

流体粘度愈大,就愈难流动。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阻止其质点相对移动的能力,就是该液体的粘度。

各油田石油粘度不同。

石油粘度的变化受温度、压力和石油的化学成分的影响。

温度升高,粘度降低,所以石油在地下深处比在地面粘度小,易流动。

压力加大,粘度随之增加。

石油中溶解气量的增加则会使粘度降低。

总之,粘度大的石油往往呈暗色,密度也较大,因而轻质石油的粘度比重质石油的低。

石油粘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特性,它直接影响石油流入井中及在输油管线中的流动速度,所以在油田开采和石油运输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4、荧光性石油及其大部分产品,除轻汽油和石蜡外,无论其本身或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紫外线照射下,均可发光,称为荧光。

石油的发光现象非常灵敏,只要溶剂中含有十万分之一的石油或沥青物质,即可发光。

因此在油气勘探工作中,常用荧光分析来鉴定岩样中是否含油,并可粗略确定其组分和含量。

这个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实用。

5、旋光性凡具有能使偏光面发生旋转的特性,称为旋光性。

当偏光通过石油时,偏光面会旋转一定角度,叫旋光角。

引起石油旋光性的原因,在于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具有不对称的碳原子。

不对称碳原子的存在造成不对称的分子结构,使化合物本身具有旋光的性能。

6、溶解性石油是各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由于烃类难溶于水,因此,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若以碳数相同的分子进行比较,烷烃溶解度最小,芳香烃最大,环烷烃居中。

除甲烷外,各族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均随分子量增大而减小。

外界条件对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很大影响:当温度由150℃降低到25℃时,石油的溶解度会降低70%以上。

石油易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石油醚、醇等。

二、天然气(一)、天然气的概念天然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它们常为各种气体化合物或气态元素的混合物,其成因复杂,状态多样。

根据气体存在的环境将广义天然气分为:大气、表层沉积物中的气体、沉积岩中的气体、海洋中的气体、变质岩中的气体、岩浆岩中的气体、地幔排出气、宇宙气等。

狭义的天然气是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可燃气体,成分以气态烃为主,本教材所指天然气是狭义的天然气。

(二)、天然气的化学成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气态烃,其中以甲烷为主。

非烃气为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氢气及微量惰性气体。

(三)、天然气的产出状态地壳中的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可分为分散型和聚集型两大类,依其与石油产出的关系可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

分散型天然气属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以溶解于石油或水形式存在的溶解气,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煤层中的煤层气,以及由甲烷等气体分子被封闭冻结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而形成的固态气水合物等类型。

天然气的产出状态有:气藏气、气顶气、溶解气、凝析气等。

1、气藏气气藏气是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

甲烷含量在气体成分中占95%以上,重烃气含量极少,不超过4 %。

这种纯气藏在世界上发现的数量与日俱增。

气源多样,不同成因的可燃气体都可能聚集成纯气藏。

此外,有时可见纯气藏是与下伏或侧向分布的油气藏或油藏有关,这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作用的结果。

2、气顶气气顶气是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分布在油层顶部的天然气。

它在成因和分布上均与石油关系密切,重烃气含量可达百分之几至几十,仅次于甲烷。

随着地层压力的增减,气顶气可溶于石油或析出。

3、溶解气溶解气是溶于石油或地下水中的天然气。

因此,可区分为油内溶解气和水内溶解气。

油内溶解气常见于饱和或过饱和油藏中,其主要特点是重烃气含量高,有时可达40%。

油内溶解气的数量不等,少则每吨几至几十立方米,多则每吨可达几百一上千立方米。

油内溶解气含量高时,采出后可收集回注油藏以保持油层能量。

水内溶解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氮,重烃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不超12%。

4、凝析气凝析气是指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凝析气采出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降低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凝析气在地下聚集成凝析气藏。

它们通常埋藏深度较大,多分布在地下深处。

(四)、天然气的物理性质天然气一般无色,可有汽油味或硫化氢味,可燃。

由于其化学组成变化大,致使物理性质也变化甚大。

1、相对密度指在标准状况下,单位体积天然气与同体积空气的质量之比。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一般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2、粘度天然气的粘度与其化学组成及所处环境有关,天然气的粘度,一般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减小,随温度和压力增高而增大。

3、蒸气压力将气体液化时所需施加的压力,称为该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力。

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碳氢化合物的分子量越小,则其蒸气压力越大,因此甲烷比其同系物的蒸气压大得多,这也正是在天然气的组成中往往甲烷等轻质碳氢化合物含量较多的原因。

随着油田开发,地层压力逐渐下降,天然气的组成也会随之改变。

一般在自喷阶段,轻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随着地层压力下降,较重分子的碳氢化合物蒸气就随之进人天然气中,因此天然气的密度也会随着油田开采期的延长而略有增加。

4、溶解性天然气能溶于石油和水,在相同条件下,在石油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例如甲烷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10倍。

在石油中溶有天然气时,可以降低石油的相对密度、粘度及表面张力。

5、热值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天然气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称为热值,单位为kJ/m3。

三、重质油(一)、重质油的概念是指用常规原油开采技术难于开采的具有较大的粘度和密度的原油。

重质油与常规油相比包含了数量较多的高分子烃和杂原子化合物,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含蜡量低、凝固点低的特点。

(二)、重质油的成分和性质1、重质油元素组成特征常规原油一般氧、硫和氮等元素含量低,而重质油的氧、硫、氮等元素含量高。

2、重质油微量元素重质油与常规原油相比,一般均富含微量元素,高于常规原油几倍至几十倍。

四、沥青(一)、沥青的概念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棕黑色或黑色有机固态物质。

有天然产的,也有从分馏石油或煤焦油而获得的。

(二)、沥青的成分、特征和分类天然沥青多为深褐色至黑色的有机物质,化学成分不稳定,也无一定晶形,彼此之间常呈过渡形式,因此鉴定比较困难。

现在,一般是根据化学成分、密度、硬度、稠度、熔点、溶解度、可燃性、燃烧火焰及地质产状等特征来研究和鉴定天然固体沥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