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复习提纲
药理学考试复习大纲 2
药理学考试复习大纲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a.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等;b.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动态过程,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表变化的规律。
2.药物:是指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过程,用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特性:有效性、安全性、选择性、可逆性。
3.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效学的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4.药物的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基本作用:a.兴奋作用: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b.抑制作用: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
5.药物作用的两重性:a.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病、治病的作用。
(1)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或称治本。
(2)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减轻病人痛苦称为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b.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
(1)副反应: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产生原因:药物选择性低、作用所涉及的范围广泛。
(2)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3)变态反应:指药物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亦称过敏反应。
(4)停药反应:是指患者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病情发生变化的情况。
(5)后遗反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6)继发反应:指药物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6.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是药物的安全性指标,比值越大,药物的安全性越高。
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是反映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能产生50%最大效应(量反应)或50%阳性反应(质反应)的剂量或浓度。
药理复习提纲
胺、地西泮(安定)的临床应用。 • 5、硫酸镁的临床应用。
2021/5/18
5
五、抗帕金森病药
• 1、抗帕金森病药的分类和代表药。 • 2、左旋多巴的主要不良反应。
2021/5/18
6
六、抗精神失常药
• 1、脑内的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 2、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
应。 • 3、抗抑郁药的分类和代表药。 • 4、丙咪嗪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021/5/18
7
七、镇痛药
• 1、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 2、哌替啶的临床应用。 • 3、纳络酮的临床应用。
2021/5/18
8
八、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 1、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和代表药。 • 2、抑制胃酸分泌药的分类和代表药。 • 3、止吐药的分类和代表药。 • 4、止泻药、泻药的分类和代表药。
复习提纲
傅强
痛抗炎药
•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 2、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 3、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 4、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药理作用
和临床应用。
2021/5/18
2
二、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 1、平喘药的分类和代表药以及各类药物的 作用特点。
2021/5/18
9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 2、镇咳药的分类和代表药以及各类药物的 作用特点。
• 3、祛痰药的分类和代表药。
2021/5/18
3
三、镇静催眠药
• 1、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药理学复习纲要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肠肝循环。
半衰期(half life, 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能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的M胆碱受体,尤其对眼和腺体作用较明显。
临床主要用于青光眼和虹膜炎的治疗。
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较大剂量毛果芸香碱使汗腺、唾液、泪腺、胃腺、胰腺、小肠腺体和呼吸道粘膜分泌增加。
有机磷酸酯类可与AChE牢固结合,形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AChE,使AChE失去水解ACh 的能力,造成体内ACh大量积聚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中毒的解救药物有阿托品和AChE复活药(如氯解磷定)。
阿托品能迅速对抗体内ACh的毒蕈碱样作用和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AChE复活药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AChE恢复活性,还可直接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成为无毒的磷酰化氯解磷定从尿中排出,从而阻止游离的毒物继续抑制AChE活性。
药理学复习大纲
强心苷有哪些中毒易发因素?哪些中毒先兆?
强心苷中毒最严重的症状是什么?不同的心律失常解救 药一样吗?
还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CHF?
强心苷的ADR有哪些?如何防治?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八分。
第十三章 利尿药 什么是利尿药?如何分类?
高效利尿药指的是哪一类?作用部位?有何重要 用途及不良反应?
受体的概念、特性 亲和力、内在活性
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
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影响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八分。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八分。
第四章 传出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按递质的分类。 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的药动学 胆碱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效应 传出神经系统药的作用方式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血浆蛋白结合率对药效的影 响。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血脑屏障的意义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八分。
药物在体内进行转化的主要场所?酶?
药酶的诱导和抑制 排泄的主要器官?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分
别属于哪种转运方式? 肝肠循环
生物利用度
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 半衰期;药物从体内基本消除需要多少个半衰期?多次
苯海索抗帕金森机制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八分。
第五篇 自体活性物质类药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六点 八分。
第二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药的共同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解热作用与氯丙嗪的不同? 阿司匹林镇痛作用与吗啡的不同? 哪类药无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不同剂量时有哪些作用? 阿司匹林哪些不良反应与作用机制有关?
药理学复习参考提纲概述
药理学复习参考提纲总论:1.区别下列各组名词:(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2)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过程.(3)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4)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5)耐受性,指同一药物连续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药效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产生相同的药效. (6)耐药性:化疗药长时间使用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7)习惯性:是指使用某些药物以后可产生快乐满足的感觉,并在精神上形成周期性不间断使用的欲望.一旦中断使用,不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8)成瘾性:是指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造成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一旦中断用药,即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症状.(9)高敏性:是指对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很小剂量就能产生其他人常用量时产生的作用. (10)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是指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11)协同作用:指药物合用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增加.(12)拮抗作用:指药物合用后原有作用或毒性减弱.(13)直接作用:又称原发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先产生的作用.(14)间接作用:又称继发作用,是指由药物的原发作用引起的进一步的作用.(15)局部作用:是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直接产生的作用.(16)吸收作用:也称全身作用或系统作用,是指药物被吸收入血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而产生的作用. (17)生物半衰期: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8)血浆半衰期: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9)拮抗剂: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20)激动剂: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21)部分激动剂:具有激动药和拮抗药双重特性,亲和力较强,但内在活性弱的药物.(22)选择作用:多数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器官或组织发生明显作用,对其他器官或组织作用较少或没有作用。
药理学提纲
第一章至第二章1、药物、药理学的概念2、药物的两重性3、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概念4、药物的跨膜转运的方式及其各特点5、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什么6、不同的给药途径及其过程和吸收特点7、首过消除的概念8、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有哪些9、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是什么?代谢方式是什么?10、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是什么?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有哪些?11、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及其特点12、零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13、药-时曲线下面积14、稳态血浆浓度15、消除半衰期16、消除率17、表观分布容积18、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第三章至第四章1、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的概念及两者关系2、药理效应基本类型3、治疗效果4、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5、不良反应概念6、副反应概念及特点7、毒性反应概念和分类8、后遗效应、停药反应概念9、变态反应概念及特点10、剂量-效应关系、量-效曲线11、量反应、质反应12、最小有效量或最低有效浓度13、最大效应14、效价强度15、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16、激动药(完全激动药、部分激动药)17、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18、药物与受体结合引起效应应具备的条件19、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致敏反应、耐受性、耐药性)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1、传出神经递质有哪些?传出神经按递质来分类可分为什么神经?2、传出神经的受体有哪些?各受体的分布与效应如何?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有哪些?各有何代表药?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1、毛果芸香碱的作用、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新斯的明的作用、临床应用与作用机制2、氯解磷定的药理作用、用途及其特点3、有机磷中毒解救原则第八章M受体阻断药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禁忌症2、东良菪碱与阿托品的不同之处第九章N胆碱受体阻断药1、除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特点2、琥珀胆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原理、分布、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间羟胺与NA比较其作用特点是什么3、肾上腺素的作用原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4、肾上腺素的翻转作用是什么5、多巴胺的作用及其与拟肾上腺素药比较有何特点6、麻黄碱的作用原理、作用特点7、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原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第十一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2、普萘洛尔的作用、作用原理、用途、不良反应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1、苯二氮卓类药的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作用机理2、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用途、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3、巴比妥类药物中毒该如何解救?第十六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2、各型癫痫发作首选何种抗癫痫药?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冬眠合剂的组成是什么3、人工冬眠的特点及适应症是什么4、氯丙嗪的中枢安定作用与巴比妥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有何不同?第十九章镇痛药1、镇痛药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2、吗啡的药理作用、镇痛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3、吗啡中毒的三大特征、解救方法第二十章解热镇痛抗炎药1、解热镇痛药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作用特点、部位、机制2、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第二十一章离子通道概论及钙通道阻滞药1)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第二十二章抗心率失常药1)抗心率失常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的电生理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第二十三章RAAS药理1)ACE抑制药、AT1受体拮抗药的主要药理作用第二十四章利尿药和脱水药1)利尿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1)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各类代表药物的临床应用2)中枢性降压药、血管平滑肌扩张药的代表药物第二十六章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1)治疗心衰常用药物的分类、代表药物及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第二十八章抗心绞痛药1)常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1)肝素、香豆素类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及其治疗方法、临床应用2)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3)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临床应用4)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第三十一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平喘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第三十二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1)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的分类第三十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应用注意事项第三十六章甲状腺素及抗甲状腺药1)甲状腺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2)抗甲状腺药的分类及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1.第三十七章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1)化疗的常用术语2)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3)耐药的机制第三十九章ß-内酰胺类抗生素1)青霉素的抗菌谱、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及代表药物3)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四代头孢作用特点的比较第四十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抗生素1)大环内酯类代表药物,首选用于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白喉带菌者的治疗2)林可霉素首选用于金葡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第四十一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氨基糖苷类的不良反应2)链霉素为兔热病、鼠疫首选药;庆大霉素为本类药物中治疗G-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第四十二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1)四环素为广谱抗菌药、不良反应2)半合成四环素的分类3)氯霉素为广谱抗菌药、血液系统毒性第四十三章人工合成抗菌药1)喹诺酮类的抗菌机制、对幼龄动物软骨有损害作用2)磺胺嘧啶首选于防治流脑3)磺胺米隆、磺胺嘧啶银外用4)甲硝唑为治疗阿米巴、滴虫病、破伤风的首选药第四十四章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1)抗HIV——拉米夫定2)抗疱疹病毒——阿昔洛韦3)抗流感病毒——金刚烷胺第四十五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1)抗结核病药各类药物所包括的药物2)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第四十七章抗恶性肿瘤药1)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
药理学复习提纲
题型:单选(40题)、多选(5题)、简答题(4题)、论述题(3题)1. 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S型量效曲线、强度、效能的含义。
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规律。
2. 首关清除的含义首过消除(即首过代谢、首过效应):从胃肠道吸收入门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作用。
首过消除高,则生物利用度低,机体可利用的有效药量少。
要达到治疗浓度,必须加大药量。
但因剂量加大,代谢产物也会明显增多,可能出现代谢产物的毒性反应。
所以,在应用首过消除高的药物而决定大剂量口服时,要先了解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和消除过程。
舌下给药、直肠给药都可避免首过消除。
3. 理解多次给药后达稳态血药浓度的临床意义。
1、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其大小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
2、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1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在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2多次给药后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仅决定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
□3提高给药频率或增加给药剂量均不能使稳态浓度提前达到,而只能改变体内药物总量或峰谷浓度差。
□4在保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加快给药频率使体内的药物总量增加、峰谷浓度差减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使体内药物总量减少、峰谷浓度差加大。
一般来说,如果给药间隔长于2个半衰期,长期给药间隔时间长于2个半衰期,长期慢性给药较为安全,多不会出现有临床意义的毒性反应。
4. 理解内环境 pH对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的影响。
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7.0,细胞外液pH=7.4 。
由于弱酸性药物在较碱性的细胞外液中解离增多,因而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液,升高血液pH可使弱酸性药物由细胞内想细胞外转运,降低血液pH则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内转移,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药理学复习总纲DOC
药理学复习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论一、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药理学研究的内容: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②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药动学规律;③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因素。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的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包括转运(吸收、分布、排泄)和转化即代谢。
一、药物通过形胞膜的转运,药物的转运方式:①被动转运:滤过、简单扩散。
②载体转运: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体液pH和药物pKa对药物简单扩散的影响: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而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解离;弱碱性药物则相反,在酸性环境中大部分解离,在碱性环境中不易解离。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一)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途径:①消化道吸收:口腔吸收、胃吸收、小肠及直肠吸收;②注射部位的吸收;③呼吸道吸收;④皮肤和粘膜吸收(经皮给药)首关效应:药物吸收过程中第一次通过某些器官造成药物活性的现象。
胃肠道和肝是使药物失效的主要器官。
(二)分布: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各种生理屏障向机体各组织的转运。
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与结合型,结合型药物特点(可逆的、保持动态平衡、结合率、药物活性变化、对药物转运的影响、饱和与竞争现象)。
同时应用两个可结合于同一结合点上的且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的药物时,便可发生竞争性置换相互作用。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程度会对药效和不良反应产生影响,所以一些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而治疗范围窄的药物,临床用药时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和血眼屏障等)。
(三) 代谢(生物转化):药物进入机体后,经酶或其他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主要代谢器官为肝生物转化方式:Ⅰ相反应: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是药物分子上引入了某些极性基团,如-OH、-COOH等。
药理学考试提纲
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
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
4.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5.受体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6.受体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7.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8.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9.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10.治疗指数:将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11.肝药酶诱导剂:某些药物可以提高肝药酶的活性,使肝药酶对其他药物的代谢加速,从而使其他药效或毒性减低。
12.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13.首关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即为。
14.负荷量给药法:首次剂量加大,然后再给予维持剂量,使稳态治疗浓度提前产生。
15.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
药理学复习提纲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药学院
药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言1.药物的概念,药理学的概念及内容。
药物: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的变化和规律(药动学)2.新药研制与开发的过程有哪些?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药物检测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方式有哪几种,分别有何特点?1被动转运:滤过和简单扩散特点:顺浓度转运不需要载体不消耗ATP 不受共存类似物影响2载体转运: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特点:对转运物质有选择性载体转运能力有限即有饱和性结构相似的药物或内源性物质可竞争同一载体而具有竞争性具有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3、膜动转运:胞饮和胞吐特点:转运过程中生物膜结构发生变化2.药物的吸收途径有哪几种,什么是首关消除?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局部给药舌下给药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被肠壁和肝脏部分吸收,从而使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减少3.血浆蛋白结合率对药物分布有何影响?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受其他药物置换而致作用加强4.什么是肝药酶,它有何特性?肝药酶: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的简称专一性低,个体差异大,活性有限,容易受到某些药物诱导或抑制5.酸碱性对药物的体内过程影响如何,有何意义?药物更容易分布到使其解离度变大的pH环境中6.如何理解肝肠循环、血浆消除半衰期(T1/2)及生物利用度的概念?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此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延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和作用维持时间血浆消除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生物利用度:血管外给药时能被机体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7.零级消除动力学和一级消除动力学各有何特点?零级: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一级:药物在体内按恒定比例消除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怎样理解药物作用的概念及特点,两者之间关系如何?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选择性和特异性两者不一定平行2.治疗效果分哪几种,各有何特性?对因治疗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对症治疗目的在于改善症状3.如何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它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之。
药理复习提纲
药理学复习大纲二、名词解释1治疗作用:治疗作用是指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
治疗作用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2.药酶抑制剂:一种能抑制酶活性的化学物质,可应用于某些耐药性细菌感染。
3.稳态血药浓度:在连续恒速给药或分次恒量给药是,四到五个半衰期后可达到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的血药浓度即稳态血药浓度。
5.抗生素后效应(PAE):抗生素的后效应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维持一段时间的效应。
6.血浆半衰期: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其长短可以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
7.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
8.副作用:副作用也称副反应,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9.极量:极量是指药物治疗范围的剂量限制,即安全用药的极限。
10.抗生素:抗生素是指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释放的具有抗病原体的一类活性物质,现也有通过化学方法制造的合成或半合成抗生素。
11.首关消除:首关消除指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则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
12.肝肠循环:肝肠循环又称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13.治疗指数:通常将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14.二重感染:二重感染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
15.常用量:常用量是指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既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而又较安全的量;常用量一般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极量,也称治疗量。
16.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理学总复习大纲
前4章主要内容(定义)⏹药物(drug);⏹药理学(Pharmacology)(药效学.药动学)⏹吸收;分布⏹效能;效价⏹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治疗指数:即LD50/ED50。
⏹耐受性(tolerance):⏹激动剂;拮抗剂⏹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生物利用度:⏹血浆半衰期(t1/2):⏹生物转化(metabolism,代谢)部位:肝脏消除:代谢与排泄消除规律:四到五个半衰期⏹药酶诱导剂:巴比妥类,苯妥英钠,乙醇⏹药酶抑制剂:西咪替丁,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传出神经纤维分类:胆碱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胆碱受体(M、N),肾上腺素受体(α、ß),分布、兴奋效应⏹递质的消除方式(Ach、NA)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促进汗腺唾液腺分泌⏹新斯的明:特点、用途(5点)⏹有机磷酸酯:中毒解救原理(碘解磷啶、氯磷啶)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作用(腺体、眼、平滑肌、心脏),用途,禁忌症⏹骨骼肌松弛药:筒箭毒碱、琥珀胆碱拟肾上腺素药♦α、ß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用途)、麻黄碱(特点、用途)、多巴胺(特点)♦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用途)♦ß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用途)⏹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ß受体阻断药:作用、用途⏹局麻药作用机理:钠通道阻滞⏹普鲁卡因、利多卡因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地西泮:作用用途,首选?⏹巴比妥类:与地西泮区别(无抗焦虑作用、安全范围大、成瘾性小、机理不同)抗癫痫与抗惊厥⏹苯妥因钠为治疗癫痫大发作首选药(牙龈增生)⏹乙琥胺:癫痫小发作首选药⏹硫酸镁:抗惊厥、降压(注射)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碳酸锂:躁狂症首选药⏹丙米嗪:抑郁症首选药抗帕金森病药:左旋多巴,卡比多巴镇痛药⏹吗啡: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禁忌中枢神经系统(三镇一抑二兴奋)1.镇痛(激动阿片受体);2.镇静作用;3.镇咳;4.抑制呼吸;5.缩瞳;6催吐兴奋平滑肌1. 胃肠道-便秘;2. 胆道-胆绞痛;3. 支气管-诱发哮喘;4. 膀胱-尿潴留;5. 子宫-延长产程扩张血管1. 体位性低血压;2. 升高颅内压用途:镇痛;心源性哮喘(机制);止泻不良反应:成瘾性、一般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禁用于分娩、哺乳妇女;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内压增高患者;原因不明的急性腹痛⏹哌替啶:与吗啡的区别(不良反应少)⏹可待因:中枢镇咳⏹喷他左辛:部分激动剂⏹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作用:1.解热:抑制PG合成(中枢)2.镇痛:抑制PG合成(外周)3.4.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小剂量即可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大剂量抑制血管内皮PGI2的合成不良反应:?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强心苷:作用、用途⏹正性肌力作用(抑制Na-K-ATP酶)⏹停药指征:视觉异常、室性早博、窦性心动过缓⏹中毒防治:⏹轻度快速心律失常:KcL⏹重度快速心律失常:苯妥因钠、利多卡因⏹缓慢型心律失常:阿托品抗心律失常、心绞痛药⏹利多卡因:室性早博首选⏹ß受体阻断药:窦性心动过速首选⏹硝酸甘油:稳定型心绞痛首选⏹ß受体阻断药:协同⏹硝苯地平:变异型心绞痛首选抗高血压药⏹分类(一线):代表药⏹利尿降压药的降压机制:初期和长期初期:排钠利尿,细胞外液和血浆容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长期:钠↓,Na+-Ca2+交换减少,胞内钙浓度降低,血管扩张;同时,降低血管对缩血管活性物质反应性,血压下降;产生扩血管物质,血压下降利尿药代表药(作用部位、用途、不良反应)⏹高效类: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呋噻米)抑制Na+ -K+-2Cl-转运复合体肺水肿首选;耳毒性,低血钾⏹中效类:远曲小管前部;(氢氯噻嗪)抑制Na-Cl转运复合体利尿、降压、抗利尿;升高血糖,低血钾⏹低效类: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氨苯蝶啶);竞争醛固酮受体,抑制Na+-K+交换(螺内酯),高血钾;⏹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青光眼,低血钾⏹甘露醇(20%):脑水肿首选糖皮质激素类药作用:“三抗、四影响、一解、一兴奋、一允许”即:抗炎、抗免疫、抗休克、解热;影响血液造血系统、消化、骨骼、代谢; CNS兴奋;增强机体应激能力。
药理学总复习提纲
药理学总复习提纲第一篇:总论第一章:掌握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定义:药效学、药动学。
第二章:1.会画单剂量血管外给药后的药时曲线,并熟练标明和解释曲线内所包含的各项含义;2.掌握主要药动学参数的缩写、含义、意义、计算(例如Vd值);3.掌握药物的四个体内过程及英文表述;4.掌握药物的转运方式、各方式的特点;5.掌握“首过消除”的概念;6.掌握肝药酶的缩写和特点,掌握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7.掌握结合型药物和游离型药物的特点,熟悉分布、再分布的概念及药物;.8.理解LD50、ED50等概念;9.熟悉药物消除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的特点。
第三章:1.什么是副作用?掌握副作用的特点。
2.熟悉不良反应的种类和概念,如毒性反应、后遗效应、成瘾性和习惯性等。
3.什么是最小有效量?效能?强度?会比较药物之间的强度大小、效能大小。
4.会画药物的量效曲线,并熟悉相关参数的意义;5.什么是治疗指数?如何计算?有何意义?6.什么是受体?掌握药物和受体结合的特点。
熟悉药物作用的受体学说。
7.什么是受体激动剂、受体阻断剂?各有何特点?8.熟悉药理效应量反应、质反应的区分,并会举例说明。
第二篇:外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理1.什么是递质?外周传出神经系统主要的递质有哪些?2.相应受体的分类及被激动或阻断时机体的反应?3.重点掌握以下各类药物:a.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表现及解救;b.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c.肾上腺素、麻黄碱的作用及特点;d.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阿托品对眼睛的作用;f.熟悉普萘洛尔的作用及用途。
4.什么是“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掌握长期服用α受体阻断药导致低血压时应该使用的是肾上腺素还是去甲肾上腺素进行纠正?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理1.掌握地西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熟悉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物的种类及特点;2.掌握吗啡的作用、不良反应,熟悉其作用机理;3.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是什么?4.掌握常见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的作用、不良反应,理解其作用机理,熟悉常用感冒药的主要组成成分,并能对各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正确的分析;5.会从各方面(如镇痛机理、镇痛部位、镇痛强度、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等)比较阿司匹林和吗啡用于镇痛的异同点;第四篇:内脏系统药物药理1.熟悉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掌握目前推荐使用的四种一线抗高血压药物;2.什么是ACEI?能够从影响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缓激肽等途径阐述ACEI的作用原理和不良反应,熟悉普利类的作用机理、主要适应症和主要不良反应;3.熟悉新型的AngⅡ受体阻断剂沙坦类的作用机理、作用特点;4.掌握何种利尿药可用于高血压的治疗;5.熟悉硝酸甘油的服用方法、能够从增加心肌供氧和减少心肌耗氧两方面阐述其治疗心绞痛的机理;6.理解硝酸甘油为什么通常和普萘洛尔联用治疗心绞痛?7.理解心绞痛的分型,熟悉变异型心绞痛的治疗药物和禁忌药物;8.熟悉常用的钙通道阻滞药的种类,理解其作用、用途及其机理,;9.熟悉常用的助消化药;10.熟悉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主要类别,掌握四大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掌握四大类中“抑制胃酸分泌药”的种类,并能举例说明如替丁类、拉唑类等的药物名称及作用机制。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复习提纲
肺炎;新生儿、成人脑膜炎。 6、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代表药、机制及抗菌特点?
近期毒性:共有毒性,特有毒性 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
6异、烟•其肼他、4β利-。福内平酰四、胺乙类代胺抗丁生:醇素、分类对、代三表药代、机耐制及药抗菌的特点?细菌感染。如抗铜绿假单胞菌感
在抗菌谱及抗菌活性方面的特点?
5、1-4代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在肾毒性、对β-内 酰胺酶稳定性、抗菌谱及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 厌氧菌抗菌活性的比较?代表药?大致的临床应用 及不良反应?
6、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类、代表药、机制及 抗菌特点?
40 章
•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代表药、机制、抗菌谱 及临床应用?首选应用?
度逐渐降低,低于MIC或药物全部排出后仍对细菌生长 繁殖有持续抑制作用。
• 具有PAE 的抗生素表现出 浓度依赖性,如:喹 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 PAE不明显的抗菌药,抗菌活力与药物浓度在一定范
围内的持续时间有关。浓度达4-5 MIC时,抗菌活力不
随浓度而增强。表现为时间依赖性,如beta-内酰胺 类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复习提纲
复习题
1、简述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硝苯 地平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 应用。
2、简述抗心绞痛药物分类及代表药 。
思考题
简述H1受体阻断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 反应。
第二代与第1代H1受体阻断药比较,特点?
复习思考题
1、叙述平喘药的分类,各类药的平喘 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和代表药物。
三 用途
• 1。一代:头孢唑林。用于G+感染;口服型用于轻、中度
药理学讲稿提纲
药理学讲稿提纲一、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科学。
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又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这是两个同时进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
二、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药动学,又称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被处置的过程。
阐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代及排泄过程中,血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P4P5(一)、药物的体内过程P7P81、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分布:药物自血液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3、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又称药物代谢。
4、排泄: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形式,通过不同途径被排泄体外的过程。
名词解释:首过效应P8肝肠循环P12(二)首过效应是指药物自胃肠道吸收,从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粘膜时被代谢灭活,使实际进入体内药量比给药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三)肝肠循环是指药物经肝随胆汁排入肠腔,某些药物或代谢产物又被水解后,经肠壁再吸收进入肝脏的过程。
(四)、生物膜和跨膜转运P4P51、生物膜:生物膜为细胞外表的质膜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膜的总称。
2、跨膜转运:(主动转运、被动转运、膜动转运)⑴、被动转运:又称顺差转运,即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对侧扩散渗透,转运速度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成走比,包括简单扩散、滤过、易化扩散。
⑵、主动转运:属逆差转运,即依靠细胞膜上的特殊载体,使药物分子或离子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侧,转运需消耗能量,并借助特异性载体,存在饱和限速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⑶、膜动转运:P73、简答题: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区别?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是研究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改变,甚至观察细胞功能的变化,并研究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阐明药物防治疾病机制的科学。
P19P20(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调节机体功能;2、消灭病原体。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不良反应)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药理学学习提纲
预防医学药理学学习提纲第一部分总论(6学时)第一章绪言(1学时)掌握:药物和药理学的概念熟悉:1、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以及与基础医学的相互关系。
2、新药的药理学研究。
了解:了解我国本草学的贡献和药理学的进展。
第二章药动学(2学时)掌握:1、掌握首关效应和肝肠循环的概念。
2、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肝药酶,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特性及其在药物转化中的作用,药酶的诱导与抑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和血浆半衰期的概念和意义。
熟悉:1、药物排泄途径(肾脏排泄;胆汁排泄与肠肝循环)。
2、稳态血药浓度、负荷量和维持量的概念,以及给药方案。
3、血浆蛋白结合的类型与意义。
了解:1. 药时曲线(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意义。
2. 开放性一室与二室模型、药物消除速率常数和药物消除率的概念。
3. 多次用药时的药时曲线特点。
第三章药效学(2学时)掌握:1、药物的基本作用。
2、激动剂、部分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概念、特点,以及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的概念和量效曲线特点。
熟悉:1、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与调节。
2.半数有效量、治疗量、极量、中毒量及半数致死量的概念。
3.治疗指数、安全指数与安全界限的应用意义。
了解:1.受体学说。
2.细胞内信号传递系统与药物作用的联系;药物作用机制;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理。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1学时)掌握:耐受性、抗药性药物依赖性、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的概念。
熟悉:种属差异、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对药效的影响。
了解:药物方面的因素和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的影响。
第二部分外周神经系统药理(6学时)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概论(1学时)掌握: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及其作用受体,如肾上腺素受体α(α1及α2)和β(β1及β2),胆碱受体M(M1、M2、M3)和N(N1、N2),多巴胺受体和突触前膜受体。
熟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直接作用于受体和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转运或转化。
《药理学》临床专业复习大纲
《药理学》复习大纲1.稳态血药浓浓度相关知识。
概念:指等间隔等量多次给药时,血药浓度先呈锯齿形上升,经4-5个半衰期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波动,此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多次给药后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时间仅取决于药物半衰期。
提高给药频率或增加给药剂量均不能使稳态浓度提前达到,只能改变体内药物总量与谷浓度之差。
剂量不变时,加快给药频率使体内的药物总量增加、峰谷浓度差缩小;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使体内药物总量减少、峰谷浓度差加大。
P15-P162.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
一、吸收二、分布分布特点:1.不均匀2.靶器官浓度决定药理作用强度3.药物局部积蓄可产生副作用分布影响因素:1.血浆蛋白结合率2.器官血流量3.组织细胞结合(亲和力)4.体液pH和药物解离度5.体内屏障三、代谢代谢特点:1.化学结构发生改变2.肝脏是最主要药物代谢器官3.代谢后药理活性或毒性发生改变代谢影响因素:1.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对代谢的影响;2.酶促及酶抑作用;3.影响药物代谢的生理因素:①性别;②年龄;③个体;④疾病;⑤饮食。
四、排泄肾脏排泄特点:1.需要载体,需要能量、低浓度到高浓度2.具有饱和现象,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3.血浆蛋白结合率一般不影响主动分泌速度影响因素:药物脂溶性、尿pH值、尿量、肾清除率胆汁排泄特点:1.以主动分泌为主,也有被动扩散过程2.药物必须是极性物质,分子量大于300,小于5000影响因素:胆汁流量、胃肠道pH、药物极性和分子量、肠肝循环五、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1.结合型分子量大,转运慢,消除慢,维持时间长,暂时储存于血中2.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布容积小3.暂时失活4.差异性,可逆性5.饱和性,竞争性3.受体激动药、阻断药的特点。
受体激动药有亲和力和内在活性,阻断药有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4.体液的PH对药物解离的影响,比如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下解离度脂溶性会怎样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复习提纲直击考点,杜绝坑爹仅适用于江苏大学本科生简答题(PS本科药理学不分简答题与问答题):一般考试仅考5道问答题(重修除外),一般是传出、中枢、心血管、内脏、激素、抗菌药6选5 除临床专业外,有时候考试为了降低难度,会考1道总论,但仍然是5道~~~一、总论(既可考简答,也可考名解):1、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2、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3、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分类二、传出:4、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类型及代表药物名称(有时仅考胆碱能分类或去甲肾上腺素能分类)5、有机磷中毒的原理、表现及解救原则6、阿托品的临床应用与禁忌症(80%的考试都考这道)7、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影像(有时仅考对血压的影响)8、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禁忌症(有时候考普萘洛尔)三、中枢:9、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有时候考地西泮/安定)提示我们为了应对简答或选择,要记忆药物的别称及一些考纲要求熟悉的药物的所属分类10、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在镇静催眠方面的区别11、氯丙嗪的作用受体及各自药理作用(有时考氯丙嗪的药理作用)12、氯丙嗪的锥体外系反应及其产生机制、防治原则13、氯丙嗪与阿司匹林在体温调节方面的比较14、吗啡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5、NSAIDs的作用机制、三种主要作用16、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17、吗啡与阿司匹林在镇痛方面的比较四、心血管:18、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代表药19、卡托普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0、一线抗高血压药的分类、代表药、简要机制(简要机制答上课强调的1、2点即可)21、卡托普利抗心衰的机制22、强心苷正性肌力作用的机制及特点23、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4、强心苷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五、内脏:25、利尿药的分类、代表药、简要机制26、螺内酯与氨苯喋啶的异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7、抗血栓药的分类、代表药、简要机制(目前仅看到真题出现:肝素、双香豆素/华法林、链激酶的机制、特点、特殊拮抗剂)28、平喘药的分类、代表药、简要机制29、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代表要、简要机制六、激素:30、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3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2、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95%的考试31、32题一道A卷、一道B卷)33、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七、抗菌药及其他:34、抗菌药的作用机制35、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36、青霉素G的机制、抗菌谱及临床应用、特点(不耐酸不耐酶)37、半合成青霉素的特点(抗菌谱、对酶及酸稳定性、是否可口服、临床应用、代表药)38、四类头孢菌素的机制、比较(抗菌谱、临床应用、对酶稳定性、肾毒性、代表药)39、氨基糖苷类的机制、共性、不良反应40、一线抗结核药的药名、机制、抗菌谱、耐药性、穿透性、不良反应,使用原则(目前仅看到真题出现:药名和使用原则)部分研究生复试真题问答(本科药理学可考成填空题)及并列型填空题常考题:41、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42、阿托品对眼的作用4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44、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45、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的机制46、列举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断药(吲哚洛尔、醋丁洛尔、拉贝洛尔)47、吗啡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机制48、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杜冷丁)49、哌替啶的临床应用50、钾通道开放药/口服降压药(二氮嗪、比那地尔)51、钾通道组织药/口服降糖药(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52、渗透性利尿药(甘露醇)的临床应用53、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的临床作用54、四类止吐药的分类、代表药55、三类泻药的分类、代表药56、Β-内酰胺酶抑制药(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57、影响叶酸代谢的化学治疗药的分类、药名58、甲硝唑的药理作用59、具有肝毒性的药物60、具有肾毒性的药物61、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单项型填空题及组合型选择题常考题:1、过敏性(肾上腺素)、心源性(多巴胺)、低血容量性(右旋糖酐)、感染中毒性休克(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的首选药2、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3、各种癫痫的首选药4、引起胎儿畸形的药物5、各种心律失常的首选药6、各种高血压合并症的药物选用7、各种抗贫血药的药名8、各种哮喘的首选药9、各种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10、放疗、化疗引起的呕吐选用(昂丹司琼、格拉司琼)11、特殊糖尿病的首选药12、竞争性激活PPAR-α(降血脂/贝特类)、PPAR-γ(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增敏剂)13、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首选药(三代头孢)14、铜绿假单胞菌的首选药(头孢他定)15、鼠疫、兔热病/土拉菌病的首选药(链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青霉素)16、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关节炎的首选药(克林霉素>林可霉素)17、MRSA、MRSE的首选药(万古霉素)18、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氟喹诺酮类、头孢曲松>氯霉素)19、流脑的首选药(磺胺嘧啶+青霉素)20、阿米巴、滴虫、贾第虫、厌氧菌的首选药(甲硝唑)21、引起二重感染的抗菌药22、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的抗菌药选用23、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选用24、厌氧菌的抗菌药选用1.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3.PD(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4.PK(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5.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6.离子障:离子状态(解离型)的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的现象。
7.pKa: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在50%解离时的溶液pH值。
8.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
9.首过效应/首过消除:胃肠道途径给药时,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或胆汁排泄量大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的现象称为~。
而胃肠道外途径给药时,经肺代谢或排泄一部分药物,也属于~。
10.生物转化:药物作为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经酶或其他作用使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大多极性增强、易于排泄。
11.肝药酶:又称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由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和辅酶Ⅱ组成,其功能是促进多种药物和生理代谢物的生物转化。
12.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效应减弱的物质。
13.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的物质。
14.肠肝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中,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的循环过程。
15.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的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这是由于血药浓度未超出消除能力的极限。
16.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体内药物以恒定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这是由于血药浓度超出消除能力的极限或特殊药物代谢。
17.AUC(曲线下面积):药—时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称~,其大小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
18.t1/2 (消除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19.CL(清除率):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药物被机体清除。
20.Vd(表观分布容积):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
21.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内药物的百分比。
22.生物等效性:如果药品含有同一有效成分,而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相同,则它们在药学方面应该等同。
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差别,则称为~。
23.药物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
24.药源性疾病:由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较难恢复的疾病称为~。
25.副作用/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26.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27.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28.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29.变态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反应性质与原有药物效应无关,用药理性拮抗药解救无效。
30.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是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比例。
药理性拮抗药可能有效,多为先天遗传异常所致。
31.选择性作用:药物只对某个或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32.量效关系: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的关系。
33.量反应:药物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34.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35.MEC(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36.最大效应/效能: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刊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
37.效价强度/作用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可用于比较同类药物间的效价强度,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表示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越高。
38.ED50/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
39.LD50/半数致死量: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
40.TI(治疗指数):药物LD50/ED50的比值,TI越大,表示药物相对愈安全。
41.可靠安全系数:药物LD1/ED99的比值,若比值<1,则说明有效量和致死量仍有重叠,不安全。
42.安全范围:药物LD5~ED95之间的距离,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43.受体:是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存在于细胞膜、细胞质内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蛋白质,是具有识别和转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44.配体:体内能与受体特异结合的药物或内源性物质。
45.受点:配体与受体大分子中结合的部分。
46.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47.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时产生效应的的能力,0≦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