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环境特征
重庆的建筑特色
重庆的建筑特色重庆,这座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川渝交界城市,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和特色。
今天,我们将探索重庆建筑中的一些独特之处,其中包括悬挂式建筑、山城楼阁、森林城市等。
悬挂式建筑是重庆建筑的一大特色。
由于地理上的限制,重庆的山地常常导致土地资源有限。
因此,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化利用空间,建筑师们发明了悬挂式建筑的设计方案。
这种建筑常常将建筑物的一部分悬挂在悬崖峭壁上,或者利用高坡地、斜坡地进行建筑,使建筑物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融为一体。
著名的洪崖洞、解放碑步行街等都是重庆悬挂式建筑的代表。
除了悬挂式建筑,重庆还以山城楼阁为特色。
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这座城市的建筑常常是依山势而建,形成了以楼阁为主的建筑风格。
这些楼阁常常利用山地起伏的优势,将建筑物分层错落,给人一种仿佛在云端漫步的感觉。
而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山城楼阁则是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它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博物馆建筑与山体融为一体,展现了重庆深厚的革命历史。
此外,重庆还以森林城市为特色。
虽然是一个繁忙的大都市,重庆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在改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重庆将绿色植被融入了城市规划中,大量的公园和绿地使得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海洋。
像南山植物园、花卉园等自然风景区就是重庆森林城市的典型代表。
总结起来,重庆的建筑特色可以归纳为悬挂式建筑、山城楼阁和森林城市。
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与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契合,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而这些建筑特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居住和生活需求,更是展现了重庆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正因如此,重庆的建筑特色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山城的魅力与深度。
文末附注:1. 本文所述内容是对重庆建筑特色的概括性描写,涵盖的重点特色仅供参考;2. 内容以描述性为主,不涉及具体建筑案例或人物;3. 内容纯属虚构,如与现实存在的建筑物或特色相似,纯属巧合。
关于重庆的介绍文章
关于重庆的介绍文章一、地理位置与自然风貌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地区。
它的地形独特,山地、丘陵众多,有“山城”的美誉。
整个城市依山而建,道路高低起伏,建筑错落有致。
长江和嘉陵江在重庆交汇,这不仅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造就了独特的江景。
江水穿城而过,将重庆分成几个部分,众多的桥梁横跨两江,连接着城市的各个区域,使重庆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桥都”。
重庆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少雨。
这种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被,无论是在市区的公园,还是周边的山区,都能看到绿树成荫的景象。
重庆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周边的山区有许多自然景点,如武隆天坑。
武隆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群,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令人称奇,这里的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观相互映衬,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
二、历史文化底蕴重庆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巴国时期,重庆地区就已经成为巴人聚居的重要区域。
巴渝文化融合了巴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历史的长河中,重庆也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
大足石刻是重庆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宋、明、清等朝代,是一座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窟造像群。
大足石刻中的佛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展现了高超的雕刻艺术。
这些佛像不仅是宗教艺术的瑰宝,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
重庆的传统建筑也独具特色。
吊脚楼是重庆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它依山靠河就势而建,下部架空,上部住人。
这种建筑形式既适应了重庆山地的地形,又具有防潮、通风等功能。
如今,在一些古镇如磁器口,还能看到保存较为完好的吊脚楼建筑,它们成为了游客感受重庆传统建筑文化的好去处。
三、美食文化重庆美食闻名遐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以“麻、辣、烫”著称,锅底一般分为红汤和鸳鸯锅(红汤和清汤搭配)。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渝东南地区,是指中国重庆市东南部地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气候特点表现为高温多雨,四季分明。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旨在探讨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提高民居的适应性,以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首先,温度适应性是民居气候适应性的重要方面。
由于渝东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建筑设计应考虑提供良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以保持室内稳定的温度。
使用高效的隔热材料、保温材料可以有效阻止室内外热量的传递,减少热量损失。
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利用遮阳、通风、透光等技术手段,以降低室内温度,增加居住舒适度。
其次,湿度适应性也是重要的方面。
渝东南地区多雨,空气湿度较高,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室内湿度的控制。
采取合适的通风设计和湿度调节设备,如风扇、空调等,可以有效降低湿度。
另外,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适宜的材料,如石膏板、防潮地板等,以防止墙体、地板受潮,从而提高民居的湿度适应性。
第三,采光适应性是提高民居气候适应性的重要方面。
渝东南地区阳光充足,因此建筑设计应注重采光的合理利用。
可通过设计大面积的玻璃窗,利用自然光线,增加室内明亮度。
此外,可以通过合理布局,选择适当的窗户位置,保证各个房间能够获得良好的采光,并配置适当的遮阳设施,防止过度阳光照射。
好的采光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还能节约能源,降低照明和空调的使用。
最后,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提高民居气候适应性的关键。
在渝东南地区多雨多湿的气候条件下,建筑材料应具有防潮、防水、抗霉等特性。
选择适宜的材料可以有效减少房屋损坏的可能性,延长房屋使用寿命。
此外,还可以考虑选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综上所述,渝东南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需要从温度适应性、湿度适应性、采光适应性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提高民居的适应性,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2024年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范文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对民居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渝东南地区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区域,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对当地民居的适应性提出了挑战。
本文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研究其气候适应性特点及优化策略,以期为地区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区域及背景渝东南地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湿润、多雨、多雾、温差大等特点。
该地区地形复杂,山地、河谷、丘陵等地貌类型多样,民居建筑多依山就势,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然而,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该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适应气候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三、渝东南地区民居气候适应性特点1. 建筑布局:渝东南地区民居多采用天井式布局,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等手段调节室内环境。
同时,建筑与地形地貌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空间布局。
2. 建筑材料:当地民居多采用竹木、土坯、石材等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适应湿热气候。
3. 建筑结构:民居采用穿斗式或抬梁式木结构,墙体厚重,有利于保温隔热。
同时,屋顶多采用坡屋顶形式,有利于排水和防潮。
四、气候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尽管渝东南地区民居在气候适应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民居在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室内环境质量较差;部分地区民居在冬季寒冷时,保温性能不足等。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新建建筑在气候适应性方面缺乏考虑,导致能源消耗大、居住舒适度差等问题。
五、优化策略与建议1. 优化建筑布局:根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优化建筑布局,提高自然通风、采光效果。
同时,考虑设置天井、风道等空间元素,增强建筑的调节能力。
2. 改进建筑材料:在保持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引入新型节能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同时,注重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3. 完善建筑结构:根据气候特点,完善建筑结构形式和构造方式。
重庆房屋建筑工程概况范文
重庆房屋建筑工程概况范文朋友!今天咱就来唠唠重庆的房屋建筑工程那点事儿。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影响。
重庆,那可是个地形独特的魔幻城市。
这里山峦起伏,江河交错,所以重庆的房屋建筑工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你想想,在山坡上盖房子,地基处理就得格外小心,就像给房子打一双特别结实的鞋子,要能稳稳地站在这起伏的地形上。
而且,重庆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得像火炉,冬季又有点湿冷,这就对房屋的保温、隔热和防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建筑类型多种多样。
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你能看到各种风格迥异的房屋建筑。
# (一)传统吊脚楼。
先说说咱重庆传统的吊脚楼,这可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吊脚楼大多依山而建,一半着陆,一半在水或者悬崖上,靠着几根柱子撑起整个房子。
它的建筑结构就像是一个巧妙的平衡游戏,既适应了山地地形,又能防潮防虫。
你看那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就像长在山上的积木,充满了独特的韵味。
# (二)现代高层住宅。
再看看现在满大街的现代高层住宅。
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所以只能往天上发展。
这些高层住宅就像一个个巨人,耸立在城市之中。
它们的外观时尚简洁,内部功能分区合理,从小小的单身公寓到宽敞的大户型住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而且为了应对重庆的地形,很多高层住宅的地下室设计得超级复杂,像迷宫一样,既可以用来停车,又能作为设备用房等。
# (三)商业综合体。
三、建筑材料与施工特色。
# (一)建筑材料的选择。
由于重庆的特殊环境,建筑材料的选择也很有讲究。
比如说,在选择外墙材料的时候,得考虑到防水、防晒和耐久性。
所以,经常能看到一些高质量的防水涂料、隔热砖等被广泛应用。
在内部装修材料方面,因为重庆比较潮湿,防霉防潮的材料就特别受欢迎,像那种防水的木地板、防潮的壁纸等。
# (二)施工中的挑战与创新。
施工过程中那可真是状况百出啊。
前面提到的山地地形,导致大型施工设备进场都困难重重。
有时候为了把建筑材料运到山上的工地,施工人员得像探险家一样,开辟出特殊的运输通道。
重庆建筑的地理元素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01班学号 T2011001姓名张宝逸重庆建筑的地理元素关键词: 山水城市、地理环境、地形、雾、生态摘要与引言(1):重庆市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城,其建筑特色与其地形及地理风貌脱离不了关系,高低起伏是这座城市地景以及建筑风格上面最大的特色景观,大则使得这座城是在天际线上面显得丰富以及错落有致,小则让城市街道与建筑物之间产生丰富趣味的空间变化。
另外重庆独特的气候条件"浓雾",更使得重庆再错落有致的地理风貌之下,再度增添其神秘的景观与色彩。
摘要与引言(2):钱学森先生曾经发表过”山水城市”的生态城市概念,其具有的核心构想改念是要建设有利于身心,有利于自然生态,有利于经济、社会、科学化等等可持续发展性的人类都市,并结合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与利用,创造出可长可久的文化生态都会。
重庆市正符合”山水城市”之中的“山” 与“水”这样的地理概念,山是重庆市内自然的高低起伏,水则是长江以及嘉陵江两大水系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要素,将重庆打造为现代山水城市概念再也适合不过。
正文部分 :地理环境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设计元素,是建筑布局的特定基点。
应当在特殊地段所开展的规划和建设时,保存山城的水墨意象,留住依山生长的丰富空间,才是最合理、最自然的山城规划初春重庆,满城阴霾、两江雾雨、舟声消尽。
写意般的城市颇具山水画水墨皴法的表现意味,因而近来有“水墨山城”的雅称。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山地区,市域内存在各个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渝东南川鄂湘黔隆褶带,渝西川中褶带,渝中川东褶带,经向构造的渝南川黔南北构造带和渝东北大巴山各构造体系不同的岩层组合,差异性很大的构造特征和发生、发育规律,塑造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态。
其特征: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明显。
全市最低点在巫山县碚石村鱼溪口,海拨73.1m;最高点为巫溪、巫山和湖北神农三县交界的阴条岭,海拨2797m,相对高差2723.9m。
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势高,多在海拨1500m以上;西部地势低,大多为党委书记拨300—400m的丘陵。
重庆的建筑风格
重庆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山城特色”和“山城风格”。
重庆的建筑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山城特色建筑风格:由于重庆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因此建筑风格多为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山城特色。
这种风格的建筑多采用坡屋顶、石板路、石墙等传统材料,以及现代的玻璃幕墙、钢结构等材料,形成了独特的山城风格。
2. 欧式建筑风格:重庆的欧式建筑风格主要受到了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影响。
这种风格的建筑多采用古典的柱廊、拱门、花岗岩等材料,以及现代的钢结构、玻璃幕墙等材料,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3. 现代建筑风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重庆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现代化建筑。
这些建筑多采用玻璃幕墙、钢结构、混凝土等现代材料,以及流线型、曲线型等现代设计手法,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建筑风格。
总的来说,重庆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山城特色和中西合璧的特点,同时也融合了现代建筑的元素和设计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
浅谈重庆群山地形条件下居民建筑特色
浅谈重庆群山地形条件下居民建筑特色重庆是典型的山城,对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态的考量是建筑当地民居的基础。
因此,本文通过对重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的分析,从而试图寻找当地居民建筑的特色,以此对当地居民建筑特色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撑。
结合重庆典型的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和气候特点来论述重庆的建筑策略。
标签:重庆;居民建筑;自然环境;人文生态1、引言重慶地区地理环境独特,是典型的山地地区。
山城、雾都、江城都是重庆的代名词,正是因为重庆地区的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特点使居民建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产生了依山建城,独具特色的山地建筑文化。
人类因适应自然而使自己而使自己的基本生活和生产得到保障,进而才能适应社会文化。
相比较而言,自然因素对居民建筑的影响是形成其特色的最根本原因,而自然因素又是人文生态产生的基础。
于此形成的建筑文化是自然因素和人文生态共同影响的结果。
因此,研究重庆居民建筑特色要依据重庆地区自然因素与人文生态的分析相结合。
2、重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建筑特色在重庆地区建筑特色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地形与气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也是形成建筑地域特征的主要的动因。
2.1地形特征重庆位于中国内地西南部,重庆的地形特征可以用群山环绕,河流众多来概括。
从地理位置来看,重庆位于四川盆地,自然条件极为复杂,具有中国东西、南北交界性和过渡性的显著特点。
这种特点使重庆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地势高低起伏,相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各种地貌齐全,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60%,丘陵约占30%,平原约占10%。
显而易见,重庆是一个山丘分布广,平原面积狭小的地区。
另外,由于其高低起伏的地势特点,水域的分布也是相当广泛。
大中型河流与小型河流数量众多。
正是由于水文密布,形成了川渝独有的码头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部分重庆建筑的特点。
居民大多选择依水而居,再加上重庆山地广布,所以往往形成了重庆依山傍水的居住模式。
由于滨水地带易产生洪涝灾害,水边的民居多用底部架空的方式,沿着水岸修建,沿着水岸线向上延展,形成独特的水岸风光。
《2024年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范文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篇一一、引言气候适应性研究是建筑学和人类生态学的重要领域,其旨在探讨不同地区民居如何适应特定气候条件,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渝东南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部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探讨其气候适应性特点及背后的设计理念。
二、渝东南地区气候特点渝东南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市,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湿润、多雨、多雾、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则相对温和。
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对当地民居的设计和建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渝东南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特点(一)选址与布局渝东南地区民居在选址上多考虑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通常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地方。
在布局上,民居多采用天井式布局,以增加室内通风和采光。
此外,民居还常利用自然地形,如山坡、溪流等,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
(二)建筑材料与结构渝东南地区民居多采用当地丰富的石材、木材和黏土等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调湿性能,能够有效地适应地区多变的气候条件。
在结构上,民居多采用穿斗式木结构或石木混合结构,既满足了承重需求,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三)建筑细部设计在建筑细部设计上,渝东南地区民居充分体现了气候适应性特点。
例如,民居的屋顶多采用坡屋顶形式,以便于排水和防风。
同时,屋顶还设有通风口和天窗,以增强室内通风效果。
此外,民居的外墙多采用厚重的墙体和开窗设计,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四、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渝东南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特点背后蕴含着深厚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
首先,民居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顺应自然、利用自然。
其次,民居的设计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气候条件的建筑形式。
最后,民居还承载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成为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五、结论通过对渝东南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和设计理念。
重庆奉节建筑特征
重庆奉节建筑特征重庆奉节位于中国的巴蜀大地上,处于长江三峡山区的腹地,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奉节不仅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还有独特的建筑特征。
本文将介绍重庆奉节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一、地理环境塑造了建筑特征奉节地处于长江三峡的山区,其地理环境对当地的建筑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奉节的主要城区坐落在一片崇山峻岭之中,环境险峻而秀美。
面对险峻的山势,奉节的建筑必须适应山地环境,融入自然景观。
1. 山地建筑奉节的建筑平均海拔较高,大部分地方位于山地区域,因此在建筑设计上,需要考虑山地环境的特点。
奉节的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一幅水木相交的和谐画卷。
在山地环境中,建筑也需要更多地依托山势,借助层层台阶式的设计,以适应地形的起伏。
2. 水体建筑除了山地环境,奉节还拥有众多的水体资源,尤其是长江和奉节特有的小溪小河。
这些水体资源也为奉节的建筑特征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许多建筑物都以水为基底,或者在建筑周围设置水池,增加了湿润的感觉。
水与山的结合,使得奉节的建筑更富有魅力。
二、建筑风格体现历史文化奉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也在当地的建筑风格中得到了体现。
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使得奉节的建筑特征更加独特。
1. 木结构建筑奉节的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主,这是当地建筑历史文化的体现。
在古代的乡村建筑和一些府邸中,常见到木构架式的建筑风格。
木材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隔热性,能够很好地适应奉节的气候特点。
同时,木结构也与自然环境相吻合,营造出一种自然、朴实的氛围。
2. 建筑装饰奉节的建筑装饰多以传统的中国元素为主,如雕花、木雕、砖雕等。
这些装饰物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奉节建筑特征的体现。
精致的木雕和砖雕在建筑物上形成了独特的图案和花纹,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生活方式与建筑特征相结合奉节是一个具有浓厚乡村氛围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当地的建筑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摘要】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建筑结构、装饰风格、色彩运用、材料选用和布局设计等方面。
这些特征在传统建筑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之处,并从中汲取启示,继续创新和发展当代建筑。
保护传统民居建筑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当重视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工作,让这些具有特殊艺术价值的建筑得以永续传承,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特征、建筑结构、装饰风格、色彩运用、材料选用、布局设计、艺术价值、当代建筑、保护、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重庆山地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是当地独特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了山地地形特点和地方文化传统,体现了重庆山地人民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生活方式。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民俗风情,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重庆山地地区的建筑结构特征、装饰风格特征、色彩运用特征、材料选用特征和布局设计特征,都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念。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内涵和历史价值,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启示和参考。
在当代社会,保护和传承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传承和弘扬传统建筑文化,促进当地文化的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发展。
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2. 正文2.1 建筑结构特征重庆山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建筑结构特征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坡屋顶结构:重庆山地地势险峻,多为山坡地,因此传统民居建筑常采用坡屋顶结构,便于排水和抵御风雨。
坡屋顶下部常常有横梁支撑,使整个房屋更加稳固。
重庆民居特点
重庆民居文化
1)院落空间型制特点
重庆一般民居院落十分窄小,形成极小的天井,仅供采光通风所用,易保持阴凉,且因势就形,占地面积较小,布局相对自由。
只在较为平坦的地方,有一些名门望族较大的院落。
在较大的民居院落中,敞廊、敞厅较多,并成为居民生活中交往的场所。
重庆民居建筑结合地形,其底层下部为架空的干阑式吊脚楼结构,或者根据地形形成多层出入的多层民居。
民居中
"筑台"、"悬挑"、"吊脚"、"拖厢"、"梭厢"和"爬山"等手法使用很多。
(2)传统建筑的材料使用
重庆传统民居多采用抬梁、穿斗等木结构形式。
木构部分多为木料本色,柱涂黑色,门窗涂浅褐色或枣红色。
建筑墙体材料多采用木板、竹笆夹泥等夹壁墙体,或版筑土墙,白色外墙,少使用砖石墙体。
屋顶多使用小青瓦,出檐以及山墙出挑深远,不仅使得屋前有回廊,也使得墙体避免雨淋。
(3)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
重庆传统民居建筑,经历了干阑式、寺庙式、园林式、西洋式的多个过程。
重庆普通民居装饰较少,建筑颜色较为暗淡,形式朴素,空间幽深。
民国期间,由于抗战所造成的大量内迁,使得重庆民居中出现了许多西洋式的建筑与园林式的别墅公馆,特别是在市郊地区。
重庆市考研建筑学复习资料重点建筑风格解析
重庆市考研建筑学复习资料重点建筑风格解析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
在建筑学领域,重庆市有着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对重庆市的几种重要建筑风格进行解析,帮助考研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建筑特色。
一、巴渝建筑风格巴渝是指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特征,巴渝建筑风格是重庆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
巴渝建筑以木构砖瓦结构为主,多用青砖红墙,具有浓厚的山地民族特色。
巴渝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筑形态独特,多见于古城、民居等建筑类型中。
二、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重庆市也涌现出了许多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简约、功能性和科技感,常见于高层商业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等场所。
重庆市的现代主义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形态多样,追求简洁利落的线条和大胆的几何造型。
三、石板砌筑建筑风格重庆是一个以山地地理环境为主的城市,石板砌筑是重庆市独有的一种建筑风格。
石板砌筑建筑常见于山地区的民居和古镇,也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风格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结构简单、耐久,能适应多变的山地环境。
四、欧洲古典建筑风格重庆市建筑风格的丰富性也体现在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存在上。
在重庆市的一些历史建筑和别墅中,可以看到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影子。
欧洲古典建筑风格注重建筑比例、对称性和细节的精雕细琢,常见的建筑元素包括圆柱、拱顶、壁画等。
五、民族建筑风格重庆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特有的建筑风格也在这里得以体现。
例如,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装饰,展示了各民族独具的文化魅力。
这些建筑风格常常与地域特色、宗教信仰等因素相结合,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现代主义与传统建筑的融合在重庆市的建筑设计中,现代主义与传统建筑风格也有着深入的融合。
通过结合现代建筑技术和传统建筑元素,设计师试图在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中找到平衡点,既满足了现代功能需求,又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烙印。
重庆城市建筑风格:领略山城独特的建筑艺术
重庆城市建筑风格:领略山城独特的 建筑艺术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重庆城市建筑风格的形成背景
重庆地理环境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地形特点:重庆地处山城,地形起伏 较大,山地、丘陵、平原交错分布
气候条件:重庆属于亚 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
明,雨雾天气较多
等
创新手法:重庆传统建 筑风格在传承中不断创 新,如两江四岸的景观
建筑设计
• 吊脚楼:独特的吊脚楼建筑形式, 展现出重庆传统建筑风格的特色 • 歇山屋顶:歇山屋顶设计,具有 浓厚的巴渝文化特色
• 景观建筑:利用两江四岸景观, 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景观建筑 • 现代技术:运用现代技术,如 BIM技术,实现传统建筑的现代化改 造
建筑保护:重庆吊脚楼 作为重庆城市的重要文 化遗产,需要加强保护
和传承
• 文物保护:对重庆吊脚楼进行文 物保护,防止损坏和消失 • 文化传承:通过吊脚楼的建筑特 色,传承重庆传统建筑文化
重庆解放碑周边的建筑风格分析
解放碑:重庆解放碑作为重庆城市的 象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周边建筑:重庆解放碑 周边建筑风格多样,如 现代建筑、传统建筑等
文化融合:重庆传统建 筑风格在传承与创新中,
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
• 中西合璧:如重庆海关大楼等, 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特色 • 文化交流:如重庆国际艺术节等,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传统建筑 风格的发展
现代建筑元素与重庆城市风格的融合
现代建筑:重庆城市建筑风格注重现 代建筑的融入,如江北嘴、解放碑等
地标性建筑
• 山地建筑:适应地形特点,展现 出独特的山地建筑风格 • 垂直交通:吊脚楼、楼梯等垂直 交通方式的发展 • 层次感:城市空间层次感丰富, 增强了建筑风格的立体感
《2024年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范文
《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民居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气候适应性已成为建筑设计和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
渝东南地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部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对当地民居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渝东南地区民居如何通过其建筑形态、结构、材料等设计要素,实现对气候的适应性。
二、研究区域概述渝东南地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
该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温暖且湿润。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当地民居在设计上需考虑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从而保证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
三、渝东南地区民居的建筑特点渝东南地区的民居在建筑形态、结构、材料等方面具有显著的适应性特点。
首先,在建筑形态上,民居多采用坡屋顶和挑檐设计,以应对夏季的炎热和雨水;其次,在结构上,多采用穿斗式木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抗震性;最后,在材料选择上,多采用竹木、石材等当地资源丰富的材料,既环保又经济。
四、气候适应性分析(一)对夏季气候的适应性渝东南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民居设计通过坡屋顶和挑檐设计有效避免了直射阳光的照射,减少了室内温度的升高。
同时,良好的通风设计也有助于降低室内湿度和温度,使居住者能在炎热夏季中保持舒适。
(二)对冬季气候的适应性渝东南地区冬季温暖湿润,民居通过良好的保温设计和防潮设计来保证居住者的舒适度。
穿斗式木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石材等材料则具有较好的防潮性能。
此外,民居的布局也考虑了阳光的照射和通风的需求,使居住者在冬季也能享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
五、民居改造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渝东南地区的民居也在不断进行改造和升级。
未来,民居设计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舒适性。
例如,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和节能技术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家居系统等,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此外,传统民居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也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重庆建筑方案
重庆建筑方案简介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
因此,建筑方案在重庆的规划和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将介绍重庆建筑方案的特点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重庆建筑特点山地地形重庆地处山区,地形起伏且多山,这对建筑方案的设计提出了挑战。
由于地势的复杂性,建筑师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对建筑物稳定性和建设成本的影响。
合理利用山地地形,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并降低施工成本。
气候条件重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潮湿。
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必须考虑到重庆的气候条件。
例如,在建筑立面的设计中加入合适的遮阳措施,以减少夏季阳光的直射,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同时,在建筑的外墙及屋顶保温设计中要考虑到冬季的保温效果,以降低供暖成本。
文化融合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包括巴渝文化、汉文化等。
在建筑方案的设计中,应考虑如何体现和融入这些文化元素,以凸显城市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布局中可以加入传统的巴渝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以展现重庆的文化底蕴。
重庆建筑方案的实施考虑因素土地利用规划在重庆建筑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和要求,需要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平衡各个功能区域的建设需求,确保重庆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
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大城市,重庆需要在建筑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中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
建筑物的能耗问题是其中的关键点之一。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可以在建筑方案中采用节能的设计和技术措施,例如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光伏电池板等可再生能源设备。
建筑安全建筑安全是重庆建筑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由于重庆地区的地震频发,建筑师必须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地震安全。
这意味着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并且需要合理选择材料和建造技术,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结论重庆作为一个山城,其建筑方案需要考虑到地形、气候和文化等因素。
适应重庆市气候特点的外墙涂料性能研究
适应重庆市气候特点的外墙涂料性能研究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建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外墙涂料也受到了重视,它是一种用以保护建筑外墙的护墙材料,同时也是建筑外观的美化元素。
然而,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城市气候特点各具特色,在选择外墙涂料时也应当有所考虑。
本文就重庆市城市气候特点对外墙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
1. 庆市城市气候特点重庆有“江城”之称,由于其位于贵州和云南省交界处,是一个多气候性城市,受到一定程度的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共同影响,以及四季温差较大的特点。
重庆的日照时间较长,夏季高温长达5-6个月,冬季温度虽低但雨量也比较多,且昼夜温差也很大。
综上所述,重庆市的气候特点主要为高温多雨、温差大。
2.适用于重庆市城市气候特点的外墙涂料性能由于重庆市的气候特点,要想使外墙涂料性能完全适用,应当考虑的性能有:(1)防水性能重庆市的降雨量较多,外墙涂料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即能有效延缓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外墙的老化和腐蚀,减少外墙涂料的开裂、脱落、褪色和晃动等现象。
(2)防腐蚀性能重庆市气候潮湿,外墙涂料需要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使外墙涂料不会受到外部空气中的灰尘、污染物等破坏,有效减少外墙涂料的腐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3)抗老化性能重庆市气候多变,外墙涂料也应该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耐久性优良,在长期高温多雨的环境中保持完好的外观效果。
(4)热防护性能重庆市的气候温暖,夏季气温较高,外墙涂料应该具有良好的热防护性能,能有效调控室内的温度,减轻室内空间的热负荷,从而提高居住舒适度。
3.结论重庆市的城市气候特点对外墙涂料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外墙涂料在此类城市应当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耐静电性能、防腐蚀性能、抗老化性能以及热防护性能,以保证外墙涂料的美观附着性以及维护外墙的完整性,使建筑的外观得以保持整洁美观。
两地的建筑特点分析1
重庆吊脚楼建筑地势:多山多河的地理特征,使重庆开阔的平地很少,寸土寸金,当地人找不到开阔地建房,于是吊脚楼应运而生。
民居文化:吊脚楼反映了重庆人坚韧顽强的意志外貌特征:峭壁长出来的木房子(干栏式建筑体系)建筑特点:充分利用地形手法多样,其底层下部为架空的干栏式吊脚楼结构,或者根据地形形成多层出入的多层民居。
民居中“筑台”、“悬挑”、“吊脚”、“拖厢”、“梭厢”和“爬山”等手法使用很多。
建设方式节省了土地,因地制宜建筑墙体材料:多采用竹笆夹泥,中间是竹子,外边敷上泥巴,很少使用砖石墙体,屋顶多使用小青瓦,这样可以减轻建筑重量,减少吊脚承受的压力。
结构原理:湿热多雨带,空气潮湿,房间里面会很闷,容易结露讲究通风,大量采用了木板为楼板,夹竹泥为墙。
建筑规模:院落十分窄小,形成极小的天井仅供采光通风所用,易保持阴凉,且因势就形,占地面积较小,布局相对自由。
建筑风格:重庆的城市色彩将以雅致柔和的灰色调为主北京四合院文化内涵:反映北京人的大气和安稳,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
建筑形式: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联接。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子中间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美,其乐融融。
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
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建筑外观: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墙体磨砖对缝,工艺考究。
建筑规模:有大有小,相差悬殊。
四合院的基本单元组成的,这个基本单元,称为一进四合院,是由四面房屋围合起的一个庭院。
四面的房子中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侧为厢房,南房称为倒座房。
四合院的正房、厢房之间,一般由抄手游廊联接,抄手游廊既是供人行走的通道,又是供人休憩的场所。
北京四合院特点:1.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2.四合院的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房屋都是一层的平房3.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建筑外环境特征及其新农村居住建筑设计田静2009062225规划二班一、重庆建筑外环境特征1、光能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年总量为3036~3947MJ/m2(图1a),高值区位于重庆地区的东北部,代表站为巫山,最大值为3947MJ/m2;低值区主要分布于重庆地区东南部,其中大部分站点均不足3300MJ/m2,最小值为3036MJ/m2,出现在彭水站;重庆地区西部有一个次低值区,代表站为大足(3070MJ/m2)和荣昌(3146MJ/m2).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年总量的区域分布特征与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图1b)的区域分布相一致.重庆地区太阳总辐射年总量和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的分布图1年日照时数1000~1400h,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属于中国太阳能资源中第4类—太阳能贫乏地区。
重庆地区太阳能月总辐射分布极不平均,夏季总太阳辐射量最大,占了全年的41%左右,达到1271MJ/m2,其中7月份最大将近500MJ/m2,春季的太阳辐射量占到30%左右,约为874MJ/m2,而秋季9~11月份占到20%左右,冬季仅占10%左右,其中1月份和12月份月总辐射不足100MJ/m2,和最大月份相差达到400MJ/m2。
重庆冬季,太阳照射时间短,太阳高度角小,地面吸收的太阳热能少,因此各地气温较低。
进入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日照时间比冬季增多,地面迅速增热,气温随之升高,天气逐渐变暖。
夏季,太阳高度角最大,昼长夜短,大量太阳辐射热量往地面和土壤深处输送,地面增热快,气温急剧升高,成为全年最热的季节。
秋季,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日照时间变短,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也随之减少,天气逐渐变凉。
2、气温重庆年平均气温为18℃。
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7℃,最低极限气温为零下3.8℃。
7月至8月份气温最高,多在27℃—38℃之间,最高极限气温可达43.8℃。
因此,重庆与武汉、南京并称长江流域三大“火炉”。
重庆地处长江中上游四川盆地东部沿江两岸,北有秦岭、大巴山等山脉得阻挡,北方冷空气不易侵入,气温较高。
沿长江河谷和嘉陵江下游海拔300米内得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8.0℃以上,其中江津、巴南、綦江、云阳、沙坪坝、开县达18.3-18.6℃,尤以巴南、綦江及云阳年平均气温最高;而东南部得酉阳、黔江、石柱、秀山和东北部的奉节为14.9-16.5℃,城口的年平均气温最低,为13.7℃(B02031)。
重庆各地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年际间差异大都在±1.0℃范围内。
重庆的温度年型中,暖年(年平均气温距平≥0.5℃)占30%,冷年(年平均气温距平≤-0.5℃)占22%,正常年(年平均气温距平绝对值<0.5℃)占48%。
暖年主要集中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而八十年代冷年发生频率较大(B02032)。
重庆各地气温的年较差、较大,均在20.0以上。
秀山的年较大差最大,为22.3℃;荣昌的气温年较差最小,为22.0℃(B02031)。
3、降水重庆雨季集中在夏秋,年降雨量为1000—1100毫升。
重庆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河流经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阴等特点,水资源丰富,在重庆北部和中部的丘陵、低山地区一般为降水的低值区;东北部与东南部山地地区的降水量则相对较大,而东北山区比东南山区的地势起伏大、海拔高,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更加明显,通常各月降水量的最大值出现在东北山区。
1月份,各地降水量普遍偏小,相差不多,大多在8~44mm之间变化,海拔高度变化对降水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仍能看出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7月份,各地的降水量大大增加,降水量通常在150~340mm之间变化,局部地方有时甚至可达到400mm,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很明显,比如在海拔较高的大巴山区,海拔平均每上升1o0m,降水量将增加4O~45mm。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的4月下旬至8月下旬,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5%一75%,其余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25%~35%,一年四季降水量变化较大。
4、风(1)风速重庆各地年平均风速0.9-2.1 M/S,是全国风速最小的地区之一。
云阳的累年平均风速最大,为2.1 M/S。
奉节、长寿的累年平均风速也较高,在2.0-2.1 M/S,万州、城口的平均风速最小仅有0.6 M/S。
一年中,冬季风速较小,为0.97 M/S,春季最大,为1.3 M/S,夏季次之,为1.2 M/S。
从全市月极值状况看,万州、开县12月平均风速仅0.4 M/S,云阳、长寿3月平均风速达2.4 M/S。
最大风速,是指凤翔风速自记仪器记录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它比月平均风速大很多,沙坪坝1961年8月4日最大风速27 M/S,万州1973年8月27日最大风速竟达到33.3 M/S。
瞬时极大风速各地均有超过17 M/S的记录,1985年5月2日重庆市气象台记录到36.8 M/S 的极大风速,荣昌1986年5月20日的极大风速甚至超过40 M/S。
(2)风向盛行风向看,大多数地区全年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和北风。
西南部的綦江、万盛因受到地形影响,全年盛行偏西风和东南风。
永川最多风向为偏西北风和东风。
巫溪处于大巴山的低麓,风向受大山的影响以偏东风为主。
南川因地势较高,常年以东风和西南风为主。
丰都、石柱全年最多风向吹偏西风。
武隆常年盛行东风,彭水也以偏东南风为主。
在全市各地资料累年平均中,静风的频率最多,越占全年36%-50%,涪陵、南川、彭水的静风频率高达60%以上,各地类年最多风向资料中偏北风占60%左右,偏西风占17%,偏东风占11%,说明重庆地区的主导风是偏北风。
以沙坪坝站的类年资料为例,全年静风频率占41%,偏北风占39%,偏南风占16%,东风占4%,西风占2%。
从各地逐月各类风向所占百分比看,偏北风以12-4月最多,5-10月减少,尤以2、3、4月百分比最高,3月占50%,远大于其他风向的百分比,这几个月也高于静风频率。
偏南风以此6-8月最多,8月占了23%。
东风和西风在一年中所占的百分比不大,月份之间的变化也不大。
二、重庆气候定位与建筑设计要求1、重庆气候定位重庆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之一, 其地形复杂, 山地居多气候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
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为满足人们对建筑环境热舒适性的要求, 建筑设计和技术选用应充分考虑气候与建筑的关系、气候与人的关系。
经过长期的实践传统建筑总结出了适应气候的建造要求即注意建筑的选址和朝向增加冬季室内得光率和减少夏季热辐射合理有效地组织通风、加强建筑的抽风和拔风注重建筑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
2、建筑设计要求针对重庆地区具有“高温、风缓、高湿”的气候特征传统民居中采取了“降温、通风、除湿”建造技术措施以满足人们对热舒适性的需要。
(1)适应高温气候的降温技术根据重庆山多坡陡用地紧张的特殊地形地貌,传统民居在选址和布局上主要采取聚落布局的方式,在炎热的夏季“重檐累居”的屋顶形成建筑间的相互遮挡, 减少热辐射较好的达到了降温的目的。
同时冬季又能减少热损失起到保温的作用,由于受用地紧张和潮湿的影响建筑常常会利用挑楼挑屋檐、挑廊、挑阳台等形式来争取建筑空间扩大使用面积,出挑的空间又具有为下层空间遮阳降温的功能,在与环境的结合上注重利用植物绿化和运用淡雅的建筑色彩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2)适应夏季少风的通风技术在选址上多采用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的选址模式,充分利用嘉陵江、长江等江河湖泊的水陆风,加强建筑的通风散热,场地、街道等在风向选择上多数朝向全年主导风向和局部地方小气候风向,并采取设置喇叭口等兜风和导风的措施,引导和加速风的流动,重视创造和组织好良好的穿堂风、通过小天井具有的拔风效应解决大进深建筑的通风,通过在屋顶开设老虎窗,利用上下热压差强化室内的通风。
(3)适应高温气候的避湿技术重庆地形复杂,山地居多。
因此在历史上就形成了“占天不占地”、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参差错落、特色明显的山地建筑。
将建筑全部或部分高架于地面之上的吊脚楼的建筑方式,不仅仅是避免了潮气侵入室内,吊脚楼这种底部架空的方式还十分有利于通风,特别是采用聚落布置对前后建筑组织通风十分有利。
三、新农村建设要求1.“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
“十一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2.“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
3.“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4.“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
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四、重庆建筑气候新农村建设设计利用方案重庆新农村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规划出富有乡村风貌的特色新居。
新民居不仅规划要新,设计要新,在节生态、环保上面要有新的突破,因此节能生态住宅应该成为农村住宅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1、建筑群体通风与节能在规划设计中,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通风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夏热冬冷地区尤其如此。
重庆地区常年和夏季主导风向为北偏西15度,为减少夏季空调运行时间和保证春、秋季过渡季节不使用空调时的室内热舒适性,在群体空间布局上, 采用前后错列、斜列、前短后长、前疏后密等方式以疏导气流。
同时, 为引导和加速群体内风的流动,在总体布局中运用了喇叭口等导风技术措施。
2、良好朝向选择与建筑舒适度的提升尽管基地与南北向并不平行而是呈一定角度,但总体布局仍然以南北向为主,呈锯齿状布局的方式,建筑外围护体系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少,利于建筑的隔热降温。
3、光能利用夏季,重庆地区光能相对比较充足,重庆地区太阳能月总辐射分布极不平均,夏季总太阳辐射量最大,占了全年的41%左右,可充分利用:在屋顶架设太阳能热水器,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