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08级试卷和答案
2008至2013年中国近代史纲要大题 按章分
第一章14+110100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Z100701。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主要表现。
120706。
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书后1。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00401。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Z090701。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111001。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什么120101。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是什么Z090706。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091006。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10101。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120406。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100701。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的主要思想及其意义110701。
中日甲午战争后严复提出的救亡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010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二章17100402。
《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110406。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Z090702。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00106。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2100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090406。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Z110701。
洋务新政的主要内容。
120701。
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090701。
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Z100706。
试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11002。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30101。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100702。
19世纪末,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101002。
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090401。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10702。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20106。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第三章15081001。
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纲要
08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b )A、魏源B、林则徐C、龚自珍D、姚莹2、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是( a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C )A、义和团运动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起义D、反教会斗争4、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c )A、辛亥革命中B、新文化运动中C、五四运动中D、国民革命运动中5、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将“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的土地法是(D)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兴国土地法》C、《井冈山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6、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b )A、国民党B、共产党C、中间势力D、东北军7、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c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 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 b )A、组织路线问题B、思想路线问题C、政治路线问题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10、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 d)a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 abcd)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E、外交讹诈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 abc)A、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封建主义的束缚B、是革命的力量之一C、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E、进步革命与反动落后3、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 bcd )A、群众路线B、统一战线 C 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E、独立自主4、没收官僚垄断资本的性质是(bc )bdA、资本主义的B、社会主义的C、民主主义的D、新民主主义的E、国家资本主义的5、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 bcde )A、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C、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D、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E、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五四运动2、遵义会议3、过渡时期总路线4、科学发展观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
课程考核试卷考试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年学期: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试卷类型:A 考试用时:120分钟适用专业:20XX级各专业层次:本科(提示:答案必须依试题顺序做在答题册上,并标明大、小题号,否则不予计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B 洋务派开办的企业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辛亥革命后的资本主义企业3.近代中国两对主要的矛盾是()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B 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D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B 清廷消极备战、积极求和C 文官贪污、武官惜命D 军队素质差、军事装备落后5.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第一个胜利的战役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孟良崮战役6.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袭击,主要是因为()A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B党的工作重点需要转移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7.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 党的二大B 遵义会议C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 党的七大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内地B农村C城市D沿海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C“文化大革命”结束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10.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A 党的十二大B 党的十三大C 党的十四大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近代中国共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
08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1]
第一章1、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4、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进行反侵略斗争的?5、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原因是什么?第二章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1、如何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2、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4、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5、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进行了哪些斗争?第四章1、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简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那些新面貌?第五章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长征的意义是什么?第六章1、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2、怎样评价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怎样的重大贡献?第七章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第八章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各族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取得了那些成果?2、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有哪些失误?这些错误的性质和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3、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那些成就?4、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那些理论贡献?第十章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试举例说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的?3、试举例说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世纪发展的?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那些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道理?第一章1、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答:⑴军事侵略。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正确答案:A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正确答案:D解析:“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贞观之治”是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又称“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起于清代康熙二十年(1681年),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正确答案:C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A.政治控制B.军事侵略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正确答案:B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D.郑观应正确答案:A解析: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
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俄国B.日本C.美国D.德国正确答案:C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正确答案:A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A.永安建制B.北伐失利C.天京事变D.洪秀全病逝正确答案:C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冯桂芬B.马建忠C.王韬D.郑观应正确答案:A解析: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中国近代史修纲要试卷库08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卷08)答案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DBBDA 6-10,ADCAD 11-15,ADABD 16-20,ADCBC二、问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试述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答:(一)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在中国设立租界,划分势务范围。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勒索巨额赔款。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内政;操纵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中国革命人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3.简述五四运动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答:从5月4日到六三大逮捕是第一阶段,运动主体是青年学生。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
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两天内逮捕知余名学生。
六三大逮捕后是第二阶段,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
6月5日,上海工人2万余人开始罢工,揭开了工人罢工的序幕。
五四运动越出知识分子这一狭小的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8答案1984年12月19日
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8答案1984年12月19日1.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的时间是( )A.1901年B.1902年C.1903年D.1904年正确答案:A2.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的时间是( )A.1903年B.1904年C.1905年D.1906年正确答案:D3.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的时间是( )A.1907年B.1908年C.1909年D.1910年正确答案:B4.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仿效欧美政体B.发展资本主义C.延续反动统治D.缓和阶级矛盾正确答案:C5.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的时间是( )A.1908年B.1909年C.1910年D.1911年正确答案:D6.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是( )A.大资产阶级B.地主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正确答案:C7.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 )A.青年知识分子B.会党成员C.农民阶级D.工人阶级正确答案:A8.孙中山写《上李鸿章书》的时间是( )A.1892年B.1893年C.1894年D.1895年正确答案:C9.1894年孙中山组建兴中会的地址是( )A.广州B.檀香山C.香港D.澳门正确答案:B10.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保皇观点的作者是( )A.陈天华B.梁启超C.章炳麟D.邹容正确答案:C11.发表《革命军》热情讴歌革命的作者是( )A.康有为B.邹容C.黄兴D.宋教仁正确答案:B12.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同盟会B.兴中会C.强学会D.华兴会正确答案:A13.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苏报》B.《新民丛报》C.《民报》D.《国民报》正确答案:C14.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两项内容,也就是要( )A.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B.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C.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D.打击封建军阀正确答案:A15.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 )A.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平均地权、核定地价D.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正确答案:B16.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 )A.政治革命B.民族革命C.社会革命D.思想革命正确答案:C17.在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中双方的焦点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避免贫富不均正确答案:A1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A.浙皖起义B.萍浏醴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正确答案:D19.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A.黄花岗起义B.萍浏醴起义C.保路运动D.镇南关起义正确答案:C20.武昌起义的时间是( )A.1909年10月10日B.1910年10月10日C.1911年10月10日D.1912年10月10日正确答案:C2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的地址是( )A.北京B.南京C.广州D.上海正确答案:B22.民国元年是( )A.1910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正确答案:C23.南京临时政府中站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保皇派C.资产阶级立宪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正确答案:D2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B.《民国临时约法》C.《民国约法》D.《资政新篇》正确答案:B25.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正确答案:A26.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A.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正确答案:D27.宋教仁在征得孙中山、黄兴的同意后,组成国民党的时间是( )A.1910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正确答案:C28.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宋教仁的时间是( )A.1912年B.1913年C.1914年D.1915年正确答案:B29.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 )A.护国运动B. 革命党的起义C.护法运动D.“二次革命”正确答案:D30.1914年5月,袁世凯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了一个( )A.《民国约法》B.《暂时新刑律》C.《戒严法》D.《总统选举法》正确答案:A。
2008秋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B卷.doc
名姓线学封号序班课选号班课选卷试学大峡三2008年秋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试试卷(B卷)注意:1、本试卷共2页; 2、考试时间:110分钟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4、阅卷教师签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英国这一内容的是()A 、《北京条约》B 、《南京条约》C 、《黄埔条约》D 、《望厦条约》2、()1843年编写《海国图志》,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严复3、1898年6月,()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
A、康熙B、光绪C、同治D、宣统4、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A、《中华民国宪法》B、《中华民国约法》C、《天坛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举行,()是一大的正式代表。
A、刘少奇B、周恩来C、毛泽东D、邓小平6、1947年,台湾人民举行(),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
A、武昌起义B、广州起义C、南昌起义D、二二八起义7、1956年,国家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政策。
A、无偿剥夺B、股份制C、公有制D、和平赎买8、1966年——1976年,中国爆发了长达十年之久的()。
A、经济大革命B、“文化大革命”C、思想大革命D、文艺大革命9、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主要依据是( )A.、组织了强大的武装 B、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D、承担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10、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A、黄兴B、宋教仁C、邹容D、陈天华1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B、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12、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是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3、红军是()年开始长征A、1932B、1933C、1934D、193514、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是在()A、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时B、“何梅协定”签订后C、瓦窑堡会议期间D、西安事变发生后15、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凇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16、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B、实行“三三制”原则C、开展整风运动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名姓线学封号序班课选号班课选卷试学大峡三18、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是()A、努力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中共“八大”最主要贡献是:()A、正确分析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B、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20、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将“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的土地法是()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兴国土地法》C、《井冈山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21、洋务派提出的主张是()A、求强,求富B、师夷长技以制夷C、君末也,民本也D、民智者,富强之原22、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旗帜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李大钊D周恩来23、毛泽东同志在()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2008——2009年试卷及答案
2008——2009学年一、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2、简述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3、试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4、试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经验。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勿需判断,直接分析)1、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2、辛亥革命既成功了又失败了。
3、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是比较消极的。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史实,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重要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共23分)请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所学的知识简析以下问题:材料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摘自《中共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请回答:(1)为什么当时“抗日反蒋”的口号是不适当的?(5分)(2)用1936-1937年的史实说明“逼蒋抗日”方针是正确的。
(5分)材料2:关于中日全面战争的发生,日本2001年版教科书说:“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
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但是,新送审本日本教科书却这样叙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
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
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请回答:(1)材料中所指的“1937年7月7日夜”发生的事件是指什么?它的发生标志着什么?(4分)(2)新版的日本教科书认为事件的责任在哪一方?(3分)(3)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日本编写这种教科书的真实意图是什么?(6分)答案: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008上中国近现代史B试卷及答案
2007 /2008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共10页 试卷6页 试卷: B 考试形式: 闭 卷 说明:50分钟后收缴1—6页试卷,考生手里只留下7—10页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符号填在题干的括号中。
每题1分,共20分。
) 1、(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A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B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在( )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A 《海国图志》B 《四洲志》C 《盛世危言》D 《救亡决论》 3、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 A 自强、求富 B 剿发捻、勤远略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4、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
A 中国同盟会 B 兴中会 C 华兴会 D 光复会 5、( )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A 二次革命 B 辛亥革命 C 护法运动 D 护国运动 6、(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A 1919年5月 B 1915年9月C 1917年9月D 1916年6月7、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事件是()A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B第一次世界大战C 明治维新D八国联军侵华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而()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A 毛泽东B王明 C 陈独秀D博古9、()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8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8答案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A.政治控制B.文化渗透C.军事侵略D.经济掠夺正确答案:ABCD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主要方式是()A.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B.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C.勒索赔款抢掠财富D.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正确答案:ABCD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割去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所依据的条约是()A.《望厦条约》B.《瑷珲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正确答案:BD4.19世纪50~80年代,沙俄割去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依据的条约是()A.《瑷辉条约》B.《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伊犁条约》正确答案:ABCD5.关于租界的叙述,正确的有()A.1845年,英国租得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B.租界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和外国侵略中国的据点C.租界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俨然是“国中之国”D.中国的法律在租界里发生效力正确答案:ABC6.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方式主要是()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扶植收买代理人D.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正确答案:ABC7.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A.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正确答案:ABCD8.西方列强逐步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依据的条约主要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B.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C.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D.1858年的《天津条约》正确答案:ABCD9.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方式是()A.投资中国工业B.在中国设立银行C.勒索中国赔款D.控制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正确答案:ABCD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方式主要是()A.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B.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C.控制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D.投资中国工业正确答案:AB。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答案:A2. 下列哪项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 开放五个通商口岸C. 赔款2100万银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清朝B. 明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A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5.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马关条约》B. 《辛丑条约》C. 《南京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B6. 下列哪个组织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力量?A. 中国同盟会B. 中国国民党C. 中国共产党D. 中国致公党答案:A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五四运动的爆发?A. 巴黎和会B. 五四协定C. 二十一条要求D. 热河抗战答案:A8.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一大B. 二大C. 三大D. 四大答案:A9.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广州起义D. 长征答案:B10.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抗日战争的胜利?A. 卢沟桥事变B. 百团大战C. 南京大屠杀D. 日本投降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
答案:鸦片战争2. 《南京条约》签订于______年。
答案:1842年3. 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1年4.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9年5.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年。
答案:1921年6. 南昌起义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27年7. 长征胜利结束于______年。
答案:1936年8. 卢沟桥事变爆发于______年。
中国近代史纲要卷八(带答案)
C.兼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性质
我的答案:C正确答案:B得:0.00分
40.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A.国家资本主义
B.私人资本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我的答案:C正确答案:A得:0.00分
41.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诞生地是()。
A.长春
B.沈阳
C.武汉
D.南京
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B得:0.00分
4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52
B.1949
C.1954
D.1958
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C得:0.00分
43.在合营企业中,企业利润采取的办法是()。
A.公私联营
B.公私合营
C.代购代销
D.四马分肥
我的答案:C正确答案:D得:0.00分
A.国营经济
B.公有经济
C.小农经济
D.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D得:1.00分
50.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B.公私联营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D得:0.00分
51.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的是()。
A.分散开来
B.组织起来
2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严峻考验,不包括()。
A.能否保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能够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能否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D.清除阶级队伍,消灭资产阶级
我的答案:D正确答案:D得:1.00分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答案
2024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冲突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冲突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冲突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冲突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侵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冲突取代了阶级冲突3.抗日战争成功后,中国社会的主要冲突是()。
A.中美民族冲突B.中日民族冲突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冲突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冲突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又称为()。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普法战争D.甲午战争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6.《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
A.获得了防卫战争的打算时间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7.1948年1月1日在香港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8.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扬作用D.后期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知识分子挽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9.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10.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同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南京条约》11.下列不属于新中国建国后前三十年出现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是()。
A.王进喜B.雷锋C.张思德D.焦裕禄12.中国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 简答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答案一:答: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们实行专制统治。
不过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
比如:出现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从农村迁往城市的城市地主;部分地主投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为资本家。
2.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然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3.近代中国诞生了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详见:教材13-15)4.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答案二:1、农民阶级翻身作主。
2、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3、民族资产阶级未完成历史使命。
二.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1.政治: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2.经济: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装备: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
4.军队素质和战斗力: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5.其他原因: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详见:教材34-36)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2008年-2012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试题完整版论述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理论贡献?(09.4)5.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6.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7。
试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8.试述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
9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0中央于1981年发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1.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2.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13.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14.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5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P441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P117-118????1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0分)18.统一战线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10分)19.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意义及革命派的局限性。
20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21.《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是什么?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什么?23.如何认识辛亥革命胜利的局限性?24.毛泽东发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25、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26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7.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3728.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8-160答案有问题2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30.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是什么?31.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2008秋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卷
密
号
班
课
选
卷
试
学
大
峡
三
24、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
①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②正确分析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③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④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25、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是:
①七大 ②七届二中全会 ③七届三中全会 ④八大
26、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
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
③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④《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得分
二、辨析题:(20分,每题5分)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中
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2、洋务运动是一场全面学习西方的运动。
3、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决定性因素。
同世界上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人民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
基本经验: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力量之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动力。
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又不惧怕战争。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名
姓
线
号
学
封号Leabharlann 序班课选
密
号
班
课
选
卷
试
学
大
峡
三
2008年秋季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考试试卷(A卷)
注意:1、本试卷共2页;2、考试时间:110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4、阅卷教师签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本科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一、单项选择题:(将1-20题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处,共20分,每小题1分)1.在19世纪中叶,被称为“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国家是(D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2.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C )。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C.外国资本企业 D.辛亥革命后的新兴企业3.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B ),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4.康有为创立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新式学堂是(B )。
A.时务学堂 B.万木草堂 C.京师大学堂 D.同文馆5.被誉为“革命军中马前卒”的(C )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
A.黄兴 B.宋教仁 C.邹容 D.陈天华6.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
A.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和操纵B.原有的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不但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逐步占主导地位D.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留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显著优势7.毛泽东认为,( C)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A.十月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第一次国共合作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 B)。
A.发动、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9.下列不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D)。
A.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C.革命武装力量的壮大 D.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0.中国共产党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指导思想的会议是(D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11.1938年10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中国方面的主要原因是(A )。
A.中国地域辽阔,战线长,敌后战场的开辟B.中国在经济上军事上仍相对弱小,无力开展反击C.中国国民党不积极抗战D.中国抗战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十分困难。
12.( A)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A.土地革命 B.党的建设 C.根据地建设 D.武装斗争13.以下人物中,都参加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是 ( D)。
A. 毛泽东B. 王若飞C. 叶剑英D. 周恩来14.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战役是( A)。
A.济南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15.20世纪70年代以(A )为突破口,带动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建交高潮,为后来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建交 C.邓小平访美 D.中日邦交正常化16.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如果处理不当,会变成(A )。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1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党制定和执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B )。
A.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B.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 实现速度、结构、质量的统一18.“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19.1974年毛泽东在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提出了( C)思想,实际上指出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向。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间地带C.三个世界划分 D.反对霸权主义20.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多项选择题:(将1-15题的选项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处,共30分,每小题2分;错选、多选、漏选均无分。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来源是(ABCD )。
A.买办 B.商人 C.地主 D.官僚2.从1858年到1881年,俄国先后迫使中国签订了(ABCD ),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定伊犁条约3.戊戌变法失败后,有六位维新志士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下列人物中,(AB )不属于“戊戌六君子”。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刘光第 D.杨锐4.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有(ABCD )。
A.裁撤绿营,建立新军B.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D.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5.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其中,作为进步势力成为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的是( ABC)。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6.下列事件中,由蒋介石亲手制造的有( AB)。
A.中山舰事件B.四·一二政变C.马日事变D.七·一五政变7.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犯“左”倾错误的多方面原因是( ABCDE)。
A.八七会议后党内存在着浓重的“左”倾情绪B.共产国际对中共党内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C.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不足D.对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了解E.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8.与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呈现出的新特点是(BCDE )。
A.实行党内合作,形成了统一的政府B.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C.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D.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E.处于一个既有利又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9.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主要内容是(ABC )。
A.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主张B.提出多党多派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C.全面阐述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具体步骤和各方面的施政纲领D.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E.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CDE)。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E.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11.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最早是( AB)提出的设想。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12.造成“文化大革命”悲剧的社会原因有(ACD )。
A.长期以来“左”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B.近代帝国主义侵略C.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机制 D.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久远13.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指出:(ABCE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进行改革开放 E.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4.以下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是(ABC )。
A.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C.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D.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5.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其中错误的有( ABC)。
A.“毕其功于一役” B.二次革命论C.“无间断革命” D.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1.(本题15分)材料一: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
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1470页。
材料二: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材料三: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阅读如上材料后,请回答:(1)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2)试述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3)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答:(1)康有为“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向日本学习,采用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
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学习英美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
(4分)(2)旧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
(7分)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