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欧债危机2018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欧债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欧债危机2018

中图分类号:F815;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162-02 摘要:欧债危机,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其实在我们国家某些区域已经发生。本文通过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给我国防范主权债务、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很多启示。关键词:欧债危机;成因;启示2009年末,肇始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发展为影响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欧债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是私人债务向公共债务的转化。时至今日,欧债危机仍在不断地发酵,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欧债危机是欧元区部分国家的财政危机。从表象上来看,是由于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财政入不敷出而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但从深层次上来看,则是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制度性矛盾、不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以及欧元区各成员国复杂的政治关系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与分散财政政策的矛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调节经济周期波动的有力工具。欧元区自产生伊始就存在分散的财政政策与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的二元矛盾,欧元区不同主权国家形成货币同盟,但没有形成财政同盟。加入欧元区后,各成员国货币政策制定权统一上交欧洲中央银行(ECB),单一货币下既没有财政协调政策,也没有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同时,各成员国不能发钞,无法通过债务货币化度过危机。一般来说,债务货币化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货币是债务计价的货币;第二,债务国必须有印钞自主权。欧元区成员国具备第一个条件,却不具备第二个条件。这种制度架构上的“先天不足”为危机的产生埋下种子。一方面,一些成员国遇到外部冲击时难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特点,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希腊爆发债务危机时,对外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对内不能通过货币扩张来削减政府债务。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只负责制定欧元区内宽泛而统一的货币政策,无法影响成员国的政府预算和财政政

策。欧元区统一实施货币政策,使成员国政府不再担心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基于单一货币区内维护欧元稳定的考虑,欧元区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财政收支良好的成员国实质上为其他面临债务危机国家提供一种隐性担保,以便为成员国在资本市场融资提供便利。在这种错位的激励机制下,各成员国财政政策有财政扩张的内在动机。一般来说,经济繁荣之时,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会不断地借助负债来推动经济发展,金融危机之后,政府的财政赤字就会浮出水面。由于近年来欧元区长期经济增长低迷,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2008-2009年,欧盟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相关成员国的财政赤字急剧上涨,长期的公共债务和赤字占比超过国际警戒线。2009年,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财政赤字率分别为14.3%、13.6%、11.2% 和9.4%,远高于欧元区6.3%的平均水平,更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门槛。同时,各国的国债负担率水平也比较高,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及意大利分别达到82.9%、124.9%、66.3%、84.5%和116.7%,远超过60%的警戒线。根据欧元区稳定和增长协议,各成员国必须将财政赤字率控制的3%以内,国债负担率控制在60%以下。但由于惩罚力度较弱,各成员国对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限度的规定置若罔闻,致使各成员国债台高筑。金融危机下这些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希腊和西班牙等国越来越难以履行债务,最终引发大规模违约。(二)欧元区债务国不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另一个因素是欧元区各国基本都设有以高福利为特色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二战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以高福利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希腊等国多年来过度提高工资和养老金等社会福利待遇水平。从20世纪末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人口结构开始步入快速老龄化,使得一些欧元区国家经济明显丧失“生产性”,社会负担越来越重,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然而,面对国家经济不景气,社会压力大的情况下,个别成员国以及公众不顾本国财政情况,一味寻求与发达国家同样的高福利。欧盟各国的社会福利占GDP的比重有趋同的趋势。2010年,希腊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0.6%,在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更是高达41.6%。由于开支的不断增加和收入的日益紧缩,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造成巨额财政赤字也就不可避免。(三)欧元区央行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当今世界,国家利益仍然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欧元区各成员国矛盾非常突出,对于各成员国来说,由于发行欧元并不会对危机国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各成员国只能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不断借债来调节经济。对于欧洲央行来说,不论国穷国富和财政状况如何,

都实行相同的利率政策,这使得经济实力不强,财政状况不佳的国家享受到极为低廉的借贷成本以维持经济增长,同时掩盖其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问题。例如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在债务危机爆发前后就不断借贷低廉的长短期国债,为其不断扩张的财政政策买单。在这种情况下,主权债务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造成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最终超出一些国家的还款能力,引发债务危机。另外在欧债危机爆发初期,由于欧元区主要核心国(如德国和法国)不断从政治因素上权衡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丧失最佳的救助机会,致使债务危机越来越难以控制,最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二、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我国而言,相对远离欧债危机,但债务问题本身及后续影响应引起我国足够重视和警惕,也给我国防范主权债务、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很多启示。(一)重视危机冲击的多种影响,全面审视我国的主权债务,政府债务安排要留有余量。虽然我国财政赤字绝对额逐年降低,2012年安排全国财政赤字8000亿元,远低于2011年的9000亿元和2010年的10500亿元,财政赤字GDP占比低于3%,债务总额占比低于20%,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比一直处在国家警戒线之下。但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大国,不仅要从自身存在的一些机制和体制缺陷看待主权债务,比如经济脆弱性高、经济结构调整困难大、金融市场不发达等,更要从外汇储备、外债负担以及整体债务状况等方面审视主权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地纷纷推出大规模救市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有研究估计,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相当于GDP的16.5%,这些债务一旦出现违约,将会严重影响市场信心乃至国家经济安全。大萧条以来的历史证明,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富有弹性的财政政策是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因此,政府在债务安排上要留有余量,这对于维护经济长期安全是非常有益的。(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动消费拉动经济,适当降低政府主导的投资比重。本次危机对我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外需下滑,欧元走弱、外需下降等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由于欧盟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对欧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20%,这一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增速出现较大的回落,因此消费成为复杂经济形势下最关键的领域。事实上,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贡献率偏低。2011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2%,最终消费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是51.6%,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5.8%。这意味着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非常依赖投资驱动,而适当降低政府投资比重、启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