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梓男-电网侧储能设施规划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侧储能设施规划
方法研究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二零一九年四月
主要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储能技术现状
目录
三、电网侧储能规划方法
四、某地区电网侧储能规划案例分析
五、电网侧储能经济性评估
一、研究背景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
按照现有能源消费模式:
到2050年
城市一次能源消费将增加70%城市能源碳排放将增长50%
能源枯竭
环境破坏
气候变暖
能源转型已成为当前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选择
世界各国均采取有力措施,探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015年11月以来,近200个国家先后签署《巴黎协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1 国际背景
一、研究背景
1.2 国内政策
2011201420152016
“十二五”规划纲要,储能首次在国家纲领文件中出现。

《能源发展战略行
动计划(2014-
2020年)》,首次
将储能列入9个重
点创新领域。

《关于推进“互联
网+智慧能源发展
的指导意见”》,
提出鼓励建设分布
式储能系统。

“十三五”规划纲
要,《能源技术革
命创新行动计划
(2016-2030)》。

《新能源汽车动力
蓄电池回收利用管
理暂行办法》。

20172018
第一个国家级政策
《关于促进我国储
能技术与产业发展
的指导意见》。

《关于创新和完善
促进绿色发展价格
机制的意见》,提
出利用峰谷电价差、
辅助服务补偿等市
场化机制,促进储
能发展
二、储能技术现状
2.1 电网侧储能定义
定义:泛指与电网所属的输、变、配电资产连接,服务电网运行的大规模能量存储载体,通过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黑启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辅助服务,可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水平、灵活性和经济性。

2.2 储能技术分类
根据储能技术的不同,电网侧储能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多种形式。

机械储能主要包括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抽水蓄能等。

电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铅碳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等。

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导储能和超级电容储能等。

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175.4GW。

其中,抽水蓄能装机占比最大,为96%,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电化学储能占已投运储能总规模的1.7%,较2016年增长45%,虽然装机规模不大,但增速较快,发展潜力大。

0.11
10
100
1000秒
分钟
小时
天月
放电时间功率(MW )
电化学储能
飞轮储能
超导储能
抽水蓄能
压缩空气储能
85-100%
45-70%
70-85%
效率
从充放电效率、连续放电时间、电站最大功率三个特征指标方面,建立各类电网侧储能的比较如图所示。

电化学储能凭借宽广的适应范围和快速反应能力,成为
近期研究和工程实践的热点。

储能应用场景
储能在电力系统发、输、配、用领域均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能源互联网主要支撑技术之一。

消纳可再生能源
调频辅助服务
调峰辅助服务
用户侧能源管理服务
移动式储能
3.1 数学模型及方法
三、电网侧储能规划方法
需求配置模型
经济性原则
多目标优化
协同优化求解
算法
差分进化算法预测-校正内点法
储能规划方法储能系统在一个充放电周
期内满足能量守恒:
24
1
()()0
d c
i
P i P iη
=
-=

储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其充放电功率及总放电
量应满足如下约束:
24
1
()0,1,2,...,24
()0,1,2,...,24
()
d
c
d
i
P P i i
P P i i
P i E
=

⎪-≥=
⎪⎪
-≥=


⎪≤
⎪⎩

利用储能系统进行充放电,
配网系统的等效负荷应满
足下述关系:
max
()()()(1)
l d c
P i P i P i P
α
-+≤-
电网侧储能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减缓网络输电阻塞(满足
N-1、缓解重过载)、调峰调频及可靠性(旋转备用、配网侧储能等)。

地区储能需求分析思路
可再生能源消纳情况
STEP2:确定电网整体储能需求
STEP1:确定可再生能源储能需求
出力特性
可再生能源接入站储能配置
装机容量
限电比例
220kV 变电站容载比
统计情况
储能配置原则
储能配置原则电网整体储能容量需求
STEP3:确定网络需求储能选址及容量
110kV 变电站(重载)储能容量配置
110kV 变电站2(过载)
220kV 变电站(重载)220kV 变电站N (过载)
储能容量配置
配置方法
配置方法STEP4:确定调峰调
频储能容量
调频需求STEP5:确定可靠性
需求储能选址及容量调峰需求储能配置储能配置
选址
容量
可靠性薄弱点
可靠性需求
可靠性需求储
能配置
110kV 变电站容载比
统计情况
根据规划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及其出力特性,确定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整体储能需求。

可再生能源消纳配置需求
可再生能源消纳
平抑发电波动
跟踪发电计划曲线
提高调度灵活性
减少弃风弃光
根据新能源电站历史运行数据,可得到发电计划曲线和预测可发能力曲线,做差得到发电偏差曲线为:
()()()
fcst plan
P t P t P t ∆=-
逐日对偏差曲线进行分析,提取偏差曲线的峰值功率、偏差电量,如下所示:
()
{}
,
max,
peak D
P P t t D
=∆∈
()() max max,0,min,0 D
t D t D
E P t P t
∈∈
⎧⎫=∆-∆
⎡⎤⎡⎤⎨⎬
⎣⎦⎣⎦⎩⎭
∑∑
循环上述过程,即可得到一年内各日偏差曲线的峰值功率、偏差电量,可按照所有日最大的峰值功率和偏差电量配置功率和电量
{},
max
st peak D
P P
=
{}
max,1,2,365 st D
E E D
==L
网络结构与调峰配置需求
常规解决方案
◆主变增容扩建;
◆改造老旧线路,增大导线截面;
◆新建变电站;
◆优化网络结构;
◆安排电厂顶峰发电计划。

储能解决方案
储能系统快速充放电、时移转换特点使得其在缓解电网负荷高峰期设备重过载、提高关键输电通道断面的输送容量、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水平等方面具有优势。

对于峰值负荷持续时间较短,尖峰负荷高的情况,储能的优势更为明显。

因此可综合使用多种方式解决上述电网问题,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最优方案,以发挥储能设施技术经济效益。

针对220KV、110kV变电站重过载、潮流瓶颈、输电通道受限、局部地区依赖电厂调峰等问题,有常规解决方案和储能解决方案两种方法。

单变电站储能配置:考虑到变电站N-1需求,可得到变电站储能功率的
配置需求如下:
网络结构与调峰配置需求
()max max 1.3111.3st L L P P N S N k NS
N ≥---⎛
⎫=- ⎪⎝
⎭其中,P Lmax 和K Lmax 分别为变电站最大负荷和最大负载率,N 为主变台数,S 为单台主变容量。

电网结构、调峰需求
地区变电站储能需求
综合优化
地区变电站储能综合
单个变电站储能
容量配置
储能功能定位
满足N-1准则
短时允许过载率不应超过1.3过载时间不超过2小时
容载比
确定重过载110kV 和220kV 配置标准
供电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