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样卷1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_百度文库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_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0a25601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e.png)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 。
2、_________ 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理论纲领。
3色彩的审美效果主要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柏拉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5、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 曾经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传神”这一范畴最初是由________ 提出来的。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感知2、“自然人化”3、共同美4、“和谐”5、审美态度6、“流溢说”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
2、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2、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有哪些主要观点?其优缺点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鲍姆嘉通2、尧斯3、视觉效果、表情效果、象征效果4、《大希庇阿斯篇》5、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生活6、孔子7、顾恺之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感知感知包括最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或不同特征的综合反映。
2.自然人化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自然美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然人化的产物。
自然人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由陌生、外在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概论》课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论》课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62ca8671fe910ef12df80a.png)
《概论》课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由谁最先提出的?()A.李大钊B.毛泽东C.周恩来D.蔡和森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5、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六届六中全会B.党的七大C.党的八大D.遵义会议6、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形成了()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马克思主义D.列宁主义7、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三大8、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9、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A .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16、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01、23版概论期末自测题(第一章)
![01、23版概论期末自测题(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e28e6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b.pn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单项选择题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是在:()A.国民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A.实事求是C.独立自主B.群众路线D.自力更生答案:B3.“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句话表达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A.统一战线C.群众路线B.实事求是D.独立自主答案:C4.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这句话的意思是()A.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C.坚持独立自主原则B.保持与共产国际的联系D.必须走群众路线答案:C5.已经包含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基本因子的著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矛盾论》、《实践论》B.《反对本本主义》D.《新民主主义论》答案:B6.近代中国革命以()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C7.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A.资产阶级C.帝国主义B.官僚资本主义D.封建主义答案:C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A.工人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D.小资产阶级答案:B9.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C.革命前途不同B.革命领导权不同D.革命对象不同答案:B10.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A.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C.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D.无产阶级专政答案:C多项选择题1.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文章主要有:()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井冈山的斗争》D.《反对本本主义》答案:ABCD2.毛泽东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包括:()A.大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D.知识分子答案:AC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实事求是C.独立自主B.群众路线D.与时俱进答案:ABC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为:()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C.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B.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D.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答案:ABC5.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指导着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_百度文库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_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f9c8f20de2bd960590c67740.png)
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2、__________于1967年发表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被认为是接受美学形成一个独立学派的理论纲领。
3色彩的审美效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柏拉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5、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 曾经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传神”这一范畴最初是由__________提出来的。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感知2、“自然人化”3、共同美4、“和谐”5、审美态度6、“流溢说”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
2、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什么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说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2、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有哪些主要观点?其优缺点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美学概论试题样卷(一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鲍姆嘉通2、尧斯3、视觉效果、表情效果、象征效果4、《大希庇阿斯篇》5、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生活6、孔子7、顾恺之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感知感知包括最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或不同特征的综合反映。
2.自然人化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自然美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然人化的产物。
自然人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由陌生、外在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d6c8f596102de2bd9705887d.png)
202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一般不包括()A、生存资料B、生产资料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费用D、教育培训费用【参考答案】:B2、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参考答案】:B3、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参考答案】:B4、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A、垄断先进技术B、控制商品生产C、操纵销售市场D、获得垄断利润【参考答案】:D5、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A、一般高于产业资本利润率B、相当于平均利润率C、相当于垄断企业的利润率D、略低于平均利润率【参考答案】:B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参考答案】:C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A、社会总商品资本B、社会总生产资本C、社会总货币资本D、社会总流通资本【参考答案】:A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参考答案】:C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参考答案】:C10、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A、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B、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和壮大C、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D、创造高科技成果【参考答案】:C11、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参考答案】:C1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一般是()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B、生产资本的增大C、流通资本的增大D、单个资本的增大【参考答案】:B13、资本主义经济中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依靠()A、财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南市D、行政手段【参考答案】:C14、购买来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参考答案】:B15、资本主义的利息本质是()A、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B、利润的特殊转化形式C、银行利润的来源D、借贷资本的报酬【参考答案】:A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向外输出资本的财力基础是其()A、经济发达B、科技先进C、存在过剩资本D、自然资源丰富【参考答案】:C17、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A、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参考答案】:A18、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参考答案】:C19、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参考答案】:D20、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A、部门内部的竞争B、部门之间的竞争C、国内竞争D、国际竞争【参考答案】:D21、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参考答案】:C22、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参考答案】:D23、以下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方面新变化的是()A、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B、工会的产生和发展C、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D、出现工人持股现象【参考答案】:B24、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A、都成为资本家B、都成为雇佣工人C、两极分化D、彻底破产【参考答案】:C25、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A、卡特尔B、康采恩C、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参考答案】: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71db576eeaeaad0f33024.png)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考试方式:开卷课程性质:公共理论课使用范围:华科大2010级本科生(部分2011级)考试时间:2012.1.13 上午8:30—11:00(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2、毛泽东在()中,对事实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A、《反对本本主义》B、《反对党八股》C、《改造我们的学习》D、《红军宣传工作问题》3、2011年9月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强调,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是()A.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B.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C.实现“十二五”规划D.2l世纪中叶进入世界前列4、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是在哪一年()A、1989年B、1993年、1997年、1999年5、党的()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范畴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6、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是()A.个体劳动者个人所得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D.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7、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
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
这体现的执政理论是()A、依法执政B、科学执政C、民主执政D、理性执政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民主政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社会和谐9、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的外交战略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条线10、“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明确使用并被写进党章是在()A.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二、多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概论》试题库(1)
![《概论》试题库(1)](https://img.taocdn.com/s3/m/4f5b51c3360cba1aa811da44.png)
《概论》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
A.毛泽东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张闻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A)。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B)。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4.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提出是在(C)上。
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2002年党的十六大6.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上。
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2002年党的十六大7.邓小平理论正确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D)。
A.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 B.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问题C.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科学回答了(A)。
A.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B.我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C.我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D.我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9.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C)。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10.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C)。
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达到成熟 D.继续发展11.1945年党的(C),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概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5b035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19.png)
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物质性B. 多样性C. 客观性D. 动态性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观符合客观B. 主观创造客观C. 客观符合主观D. 客观创造主观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纯粹的物质活动B. 纯粹的精神活动C. 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统一D. 物质活动和意识活动的统一答案:D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是指()。
A.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B. 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C.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条件D. 社会的政治生活条件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意识是()。
A. 社会存在的反映B. 社会存在的决定C. 社会存在的创造D. 社会存在的否定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B.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C.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因素D. 社会历史发展的非决定因素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
A. 历史的创造者B. 历史的旁观者C. 历史的参与者D. 历史的领导者答案:A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革命是()。
A.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B. 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C. 社会基本矛盾的缓和D. 社会基本矛盾的消除答案:A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化B. 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化C.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化D. 空想社会主义的革命化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是()。
A. 个人的追求B. 阶级的斗争C. 社会的进步D. 历史的终结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阶级性答案:ABC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概论试卷1答案
![概论试卷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16d094a7302768e99398e.png)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有: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分)
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1分)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和谐社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分)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分)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安阳工学院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模版
安阳工学院20~20学年第学期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B
B
D
C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B
A
C
C
D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B
D
C
D
A
D
D
2021版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1版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743d4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6.png)
2021版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B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B4.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其核心是()。
A. 经济建设B. 政治体制改革C. 思想解放D. 制度创新答案:D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混合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新时代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 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21ef9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4.png)
概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是以下哪位学者?A. 卡尔·马克思B. 亚当·斯密C. 大卫·李嘉图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2.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自由竞争B. 价格机制C. 政府干预D. 企业自主权3. 在国际关系中,“软实力”一词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亨利·基辛格B. 约瑟夫·奈C. 萨缪尔·亨廷顿D. 弗朗西斯·福山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世界贸易组织5.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以下哪个问题?A. 资源分配B. 信息不对称C. 市场失灵D. 社会福利6. 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由哪位学者首次提出的?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B. 莱昂·瓦尔拉斯C. 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D. 卡尔·门格尔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现代管理理论中领导力的构成要素?A. 影响力B. 决策力C. 执行力D. 亲和力8.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主要优势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规模经济B. 市场准入C. 文化隔阂D. 技术优势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知识产权的常见类型?A. 商标权B. 著作权C. 发明专利权D. 商业秘密10.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大卫·李嘉图B. 亚当·斯密C.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D.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A. 资本积累B. 人口增长C. 技术创新D. 政治稳定12. 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国家间的冲突?A. 贸易不平衡B. 资源争夺C. 文化差异D. 军事同盟13. 以下哪些属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范畴?A. 环境保护B. 社区服务C. 利润最大化D. 员工福利14. 在全球化时代,以下哪些因素对企业的竞争策略有重要影响?A. 供应链管理B. 本土化战略C. 品牌影响力D. 政府补贴15. 以下哪些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特征?A. 有限责任B. 股份制C. 无限责任D. 公司治理结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第一套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第一套](https://img.taocdn.com/s3/m/0214242227284b73f2425099.png)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试卷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A、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B、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C、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4、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
A、政治B、经济C、地理D、政府人员编制5、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
A、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B、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6、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
评价其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要,其绩效评估是否得到公众的认可,公众对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满意。
5、公共项目公共项目是根据政策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
公共项目是公共事业管理中最直接可见的对象。
确立和实施公共项目,是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机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管理目的相同,在管理范围上有联系(在特定公共事务管理上的是重合的),在管理主体上有区别:A、从管理对象和范围来看,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和范围均广于公共事业管理B、从管理主体来看,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政府部门,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则是公共组织乃至特定企业C、从管理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行政管理的手段较单一,而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较丰富。
概论1考试题及答案
![概论1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2ef9b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0.png)
概论1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A. 客观实在性B. 主观实在性C. 客观可能性D. 主观可能性答案:A3.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A. 人脑的机能B. 大脑的机能C. 物质的机能D. 客观实在的机能答案:A4. 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A. 矛盾的观点B. 发展的观点C. 联系的观点D. 运动的观点答案:B5.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什么?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无关答案:A6.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科学技术D. 人的意志答案:B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A. 生产力的绝对过剩B. 生产力的相对过剩C. 生产力的绝对不足D. 生产力的相对不足答案:B8.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A.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 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C.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D. 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答案:C9.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C.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D. 所有制形式的单一化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1)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98de4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d.png)
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A. 社会意识形态B. 艺术形式C. 历史记录D. 科学理论答案:A2.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作者、读者、作品B. 作者、作品、社会C. 读者、作品、评论D. 作者、读者、评论答案:A3. 以下哪位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马克·吐温D. 弗朗茨·卡夫卡答案:C4. 以下哪种文学理论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开放性和多义性?A. 结构主义B. 形式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新批评答案:C5.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百年孤独》B. 《安娜·卡列尼娜》C. 《荒原》D. 《等待戈多》答案:B6. 以下哪种修辞手法是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特点?A. 比喻B. 拟人C. 对比D. 排比答案:C7. 以下哪种文学流派强调了对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批判?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古典主义D. 后现代主义答案:D8. 以下哪位作家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威廉·福克纳C. 弗朗茨·卡夫卡D. 詹姆斯·乔伊斯答案:A9. 以下哪种文学批评方法强调了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A. 文化研究B. 心理分析C. 女性主义D. 形式主义答案:A10. 以下哪种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心理状态的反映?A. 心理分析B. 结构主义C. 符号学D. 马克思主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阅读B. 解读C. 批评D. 创作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文学作品的常见主题?A. 爱情B. 战争C. 死亡D. 政治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文学作品的常见形式?A. 小说B. 诗歌C. 戏剧D. 散文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文学批评的常见方法?A. 比较分析B. 历史分析C. 文化研究D. 心理分析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文学创作的常见手法?A. 象征B. 隐喻C. 讽刺D. 夸张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概论》试卷及答案
![《概论》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b9efdad15abe23482f4d3e.png)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2、下列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任何时候都不必问姓“资”姓“社”的问题B、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绝不是社会主义目前所需要和允许的C、“三个有利于”忽视了价值问题D、“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综合国力的增强3、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改革B、原有体制的修补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A、社会基础B、阶级基础C、政治基础D、经济基础5、我国现阶段处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国有经济B、个体所有制经济C、高科技经济板块D、公有制经济6、计划和市场是()A、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和手段B、性质不同的两种经济制度C、计划是经济制度,市场是经济手段D、市场是经济制度,计划是经济手段7、某人到一集体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今年他得到了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A、联产计酬收入B、资金分红收入C、经营风险收入D、按劳动分配收入8、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的一种()A、分配关系B、交换关系C、消费关系D、协作关系9、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依法治国B、权利制衡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10、“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A、民主是手段B、民主是目的C、民主是国体,但不是政体D、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11、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12、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中国的内政问题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D、中国同日本关系的问题13、“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C、坚持高度自治原则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B、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C、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D、工人、农民和个体劳动者15、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A、思想作风建设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C、领导作风建设D、组织建设二、辩析题(10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说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产业中,公有制必须居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abf48771fe910ef12df8cc.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D5.A6.D7.A8.D9.B10.B11.C12.C13.A14.D15.B16.C17.B18.A19.C20.C21.A22.C23.B24.B25.C26.A27.C28.C29.B30.B31.C32.A33.A34.B35.C36.A37.C38.D39.D40.C二、多项选择题1.AC2.CD3.BD4.AD5.ABCD6.BC7.BCD8.AB9.ABD10.ABD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答案要点」(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是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2)生产方式的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答案要点」(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4、「答案要点」(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根据本课程《考试大纲》(2016年修订版)基本要求,特向同学提供本课程的两份样卷,仅供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样卷1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题 (共30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20题,共20分)1. 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献是( B )A.《论新阶段》B.《论十大关系》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文献是( B )A.《论新阶段》B.《论十大关系》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3. 《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 A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 加快社会主义改造D. 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4.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论述错误的是( C )A.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既统一又斗争的关系。
B. 积极因素处于主导的、统治的地位,占有压倒的优势C. 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是不可相互转化的D.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5.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 A )A. 人民内部矛盾B. 敌我矛盾C. 阶级矛盾D. 社会矛盾6. 毛泽东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文献是( D )A.《矛盾论》B.《实践论》C.《反对本本主义》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A.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人民内部矛盾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是人民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B. 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C.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D. 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9. 下列关于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错误的是( C )A.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B.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C. 阶级矛盾已经不存在了D. 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10. 人民内部矛盾是( C )A. 对抗性的矛盾B. 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C. 非对抗性的矛盾D. 不可调和的矛盾11. 关于敌我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 用专政的办法解决B. 用民主的办法解决C. 是一种对抗性的矛盾D. 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
12.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著作是( A )A.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B. 《论十大关系》C. 《新民主主义论》D.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13.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人是( A )A.陈云B. 毛泽东C. 邓小平D. 周恩来14、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C )之间的矛盾。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B. 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C.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D. 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15、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阵线不同16、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 A.封建主义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农民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政权问题18、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 B )。
A.旧民主主义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D )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B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20、“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 B ) 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5题,共10分)1. 社会主义存在着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AC )A. 敌我矛盾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C. 人民内部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主要包括(ABD )A.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C. 出现了冒进情绪,没有多少意义D.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3.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C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4.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B. 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C. 相适应是基本方面,相矛盾是非基本方面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BCD )A.农民阶级B.无产阶级C. 民族资产阶级D. 城市小资产阶级第二部分材料分析题 (共60分)(一)材料分析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
由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主要是学习了哪国的经验( B )A. 美国B. 苏联C. 英国D. 法国2. 苏共二十大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动荡不安的气氛,成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发表的国际背景,这一国际背景是( A )A. 波匈事件B. 东欧剧变C. 苏联解体D. 中苏大论战3. 毛泽东提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种思想可以概括为(C )A.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B. 团结-批评-团结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批评与自我批评4. 毛泽东提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段话说明了( B )A. 向苏联学习是完全错误的B. 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 中苏关系破裂D. 毛泽东开始反对赫鲁晓夫5. 社会主义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段话说明( A )A.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B. 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C.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D.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将最终消灭矛盾6. 关于工业化,毛泽东提出的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为序的总方针B. 重工业优先发展C. 轻工业优先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D. 农业优先发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7. 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
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学习的判断正确的是(D )A. 没有必要向苏联学习,苏联模式存在很多问题B. 应该全面向苏联学习,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向苏联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果D. 向苏联学习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8. 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 A )A. 民主B. 批评C. 教育D. 团结9、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新民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C )A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1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
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A.争取民主B.农民运动C.武装斗争D.工人运动1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12、“全党必须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我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这段话指出了(A )A.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B.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对于农民的领导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D.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13.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指出,“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下列哪个论断和事实不能支撑上述观点(D )A.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B.我国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C.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的代表D.在华外国专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4.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下面不属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的是(C )A.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B.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C. 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D.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摸索和基本形成了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