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合集
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
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统计分析的四种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
有比较才能鉴别。
单独看一些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某些数量特征,得不出什么结论性的认识;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
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
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
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或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
比较的结果可用相对数,如百分数、倍数、系数等,也可用相差的绝对数和相关的百分点(每1%为一个百分点)来表示,即将对比的指标相减。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总体上的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
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 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
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
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分析法。
在统计分析中,如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
如果编制了时间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数据对比分析报告
数据对比分析报告1. 引言数据对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数据集之间的比较,可以得出数据的差异、趋势和模式等特征。
本文将介绍数据对比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并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2. 数据对比分析步骤数据对比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明确目标在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分析的目标和问题。
例如,我们可能想要比较两个产品的销售数据,以确定哪个产品在市场上更受欢迎。
步骤二:收集数据在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例如销售记录、调查问卷或者社交媒体数据等。
确保收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步骤三:清洗和整理数据在对比分析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这包括去除重复值、处理缺失值、纠正错误数据等操作。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步骤四:选择合适的对比方法选择合适的对比方法是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的关键。
常用的对比方法包括:直接对比、相对对比、趋势对比、组内对比等。
根据具体的分析目标和问题,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步骤五: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根据选择的对比方法,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图表分析等工具来展示和解释数据的差异和趋势。
例如,可以使用柱状图来比较不同产品的销售数量。
步骤六:得出结论和建议在完成数据对比分析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建议。
分析报告应该清晰地描述数据的差异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例如,在比较两个产品的销售数据后,可以得出哪个产品更受欢迎,并提出提升销售的建议。
3. 案例分析:比较两个产品的销售数据在本部分,我们将通过比较两个产品的销售数据来说明数据对比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一:明确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比较产品A和产品B的销售数据,以确定哪个产品在市场上更受欢迎。
步骤二:收集数据我们收集了产品A和产品B在过去一年的销售数据,包括销售数量、销售额等信息。
步骤三:清洗和整理数据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清洗和整理,去除了重复值,处理了缺失值,并纠正了错误数据。
初中生体质测试抽查复核的数据分析和对比
2023-11-09contents •引言•初中生体质测试抽查复核情况概述•初中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和对比•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初中生体质测试是国家对初中生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评估手段,通过对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体脂率等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测试仪器、人员操作、数据采集和录入等环节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抽查复核。
背景介绍研究目的通过对初中生体质测试抽查复核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探讨抽查复核在体质测试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为进一步优化体质测试工作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通过对抽查复核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和纠正体质测试中的误差和不规范操作,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体质测试数据,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请教专家对抽查复核数据的意见和建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研究内容本研究选取了某地区初中生的体质测试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数据进行抽查复核,并对复核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包括测试指标的准确性、误差率、异常值等方面。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02初中生体质测试抽查复核情况概述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纠正测试中的误差和异常提高测试的质量和水平抽查复核的目的和意义抽查复核的方法和流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复核制定详细的抽查计划和方案形成详细的抽查复核报告和分析结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抽查复核的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根据地区、学校、年级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严格按照测试标准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样本进行测试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03初中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和对比去除异常值、缺失值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课题实验前测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实验人员:但丽娟后测类别:问卷后测时间:2018.1.5调查目的: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教师能否通过课堂游戏,提高课堂效率,英语游戏教学模式是否真的有效。
调查对象:实验班——三(一)30人非实验班——三(二)30人问卷题目:1、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你觉得英语难吗?A、难B、一般C、容易2、在英语课中你喜欢课堂游戏吗?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3、在游戏活动中游戏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吗?A、能B、偶尔C、不能4、你的老师在英语课上是否开展过“课堂游戏”?()A、经常开展B、偶尔开展几次C、从来没有开展过5、开展课堂游戏时,有没有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A、很有乐趣B、一般般C、不喜欢6、游戏活动后,老师对同学们作了()评价A、没有评价,继续上课B、对个别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C、综合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7、在游戏活动中,老师所讲的游戏规则都听懂了吗?A、完全听懂B、基本懂C、不太懂8、你觉得游戏教学给你们带来什么作用?A、提高兴趣B、培养学习英语习惯C、爱好英语9、在玩游戏的同时,你学到了英语知识吗?A、学到了,兴趣也提高了B、学到了一些C、没有学到10、你认为老师应该以游戏教学为主还是以传统的为主?()A、游戏教学B、传统教学C、游戏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为辅问卷统计(实验前)问卷统计(实验后)简要对比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实验因子实验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实验前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老师课堂提问时,喜欢举手发言,参与课堂的人数占百分之五十左右,不是很高,试验后有百分之百的学生喜欢课堂游戏教学,说明学生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英语课堂是否学到知识的百分比提高很多可以看出,学生乐于接受游戏教学,说明课堂游戏教学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实效。
93.3%的同学明确表示肯定课堂游戏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给这些同学充分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希望在这些同学的带领下,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
试验前测后测及分析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习惯》——试验前测、后测成绩及对比分析八纬路小学秦英试验前测和后测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前测发放问卷:实验班40份,收回40份;后测发放问卷40份,收回40份。
前测、后测数据统计如下:前测:调查内容选项1、你喜欢学习数学吗?喜欢(20人)不喜欢(5人)一般(15人)2、你学习数学有困难吗?有(15 人)无(25人)3、你在学习数学时,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问家长(10人)自己思考(20人)放弃不做(10人)4、上课时,你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提问题吗?1——3个(12人)3个以上(8人)不提问(20)5、你所提问题属于哪种情况?随心所欲地问(15人)提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20人)能用数学语言提出自己真实所在的数学问题(5人)6、与同学讨论问题时,你是否经常发表自己的见解?会(15人)不会(25人)7、你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吗?会(10人)不会(30人)8.你经常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吗?经常(5人)不经常(35人)9、你对新的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吗?很好奇(8 人)有点好奇(20人)不好奇(12人)10、你认为自己能学好数学吗?一定能(10人)可能(15人)不能(15人)后测:调查内容选项1、你喜欢学习数学吗?喜欢(30人)不喜欢(2人)一般(8人)2、你学习数学有困难吗?有(5人)无(35 人)3、你在学习数学时,如果遇到困难怎么办?问家长(9人)自己思考(30人)放弃不做(1人)4、上课时,你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提问题吗?1——3个(8人)3个以上(25人)不提问(7 )5、你所提问题属于哪种情况?随心所欲地问(5人)提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15人)能用数学语言提出自己真实所在的数学问题(20人)6、与同学讨论问题时,你是否经常发表自己的见解?会(35人)不会(5人)7、你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吗?会(30人)不会(10人)8.你经常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吗?经常(16人)不经常(24人)9、你对新的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吗?很好奇(22人)有点好奇(14人)不好奇(4人)10、你认为自己能学好数学吗?一定能(32人)可能(8人)不能(0人)由上表显示: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使用三层模型提升学科思维水平的实验研究——基于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
使用三层模型提升学科思维水平的实验研究——基于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张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李艺 南京师范大学三层教育(教学)目标体系以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专指其哲学认识论内涵)的两个范畴说为依据,对教育(教学)目标的描述思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分层结构的教育目标描述方案,它由双基、问题解决、学科思维三层构成。
考虑到源自皮亚杰两个范畴说,针对具体学科来说,双基实质上是“学科知识”。
而将外在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内部的学科思维,则是问题解决层要解决的事情,这是学习者自己的体验、领悟的过程。
学习主体关联、联想、回溯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经过推理、概括、归纳等过程,实现对新知识的学习,在脑海中形成新的知识架构,内化为学科思维。
本研究意图通过基于三层目标模型的高中教学实践,检测基于三层目标模型的教学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学科思维水平的提升。
● 教学实验设计总体思路研究假设:假定基于三层目标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水平。
实验对象选择:以高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同样层次班级中选取实验组、控制组。
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组学生使用基于三层目标的教学设计,控制组使用其他传统教学目标模式,如三维目标。
选择11班为实验组,12班为控制组,从分班数据看,两组学生初始状况一致。
实验组艺术1班作为年级里文化成绩最弱的班,没有同层次班级,使用最接近的艺术快班2班作为控制组参加实验。
相关实际情况如下表所示。
实验周期与教学内容安排:经研究,将本实验周期设置为一学年(两个学期)。
原因如下:本校信息技术在第一学期为1课时\2周,第二学期为1~2课时\周。
第一学期总课时为7节课左右,第二学期总课时为18课时左右。
从实验目的和实验假设来看,重点考察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
第一学期仅有7课时,且每两周才1课时,间隔较长,课时较少,不易达到明显效果。
因此,将整个试验周期设置为两个学期,能较好地进行对比测试。
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合集
《联系实际取材、巧创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实验教师——陈海后测类别:问卷后测时间:2010、4、1调查目的:了解通过子课题的实验研究学生对数学的热爱程度,关注数学情境创设的状况,及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提高。
根据实验因子及非实验因子实验前后的变化,验证子课题的研究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调查对象:实验因子――五年二班30名学生;非实验因子――五年一班35名学生主持人:陈海问卷题目:()1、你现在喜欢上数学课吗?A、喜欢B、一般C、不喜欢()2、你喜欢上什么样的数学课?A、数学课上,在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中,能够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B、数学课上教师讲,我听C、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我自己研究,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听教师讲()3、你不喜欢上什么样的数学课?A、教师讲,我们听,不用动脑想的数学课B、数学问题脱离了我们的实际生活,理解起来很吃力的数学课。
或是课上热热闹闹,但课后解决问题我感觉仍然无从下手C、以上两种数学课我都不喜欢()4、数学课上你愿意并能够做做到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吗?A、自己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B、在教师的要求下参与问题的探究C、以旁观者的态度面对问题的探究()5、数学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你怎样才能够解决?A、经过思考、探究才能解决B、不需要思考,结论随口而出C、问题很难,摸不着边际,无法回答()6、你喜欢怎样的教学情境A、联系我们的实际具实践性、趣味性的情境B、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蕴含有思考空间的问题的情境C、不喜欢任何情境,只要教师把所要学习的内容讲清楚就可以了()7、现在的数学课,有情境的创设吗?A、经常有B、有时有C、没有()8、如果有,多是哪种情境?A、书上的情境B、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蕴含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C、联系我们的实际,既生动、有趣,又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问卷统计:(实验前)问卷统计:(实验后)简要对比分析:一、问题1、2、3主要从学生对数学及数学课堂的兴趣入手,调查学生是否喜欢学数学,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通过调查发现经过实验研究,实验因子与非实验因子产生了很大的区别,我所调查30名实验因子实验前后对数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0名实验因子均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所渴望的数学课堂通过研究付诸实践了,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实验前有一部分学生喜欢“数学课上教师讲,我听”或是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我自己研究,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听教师讲”这样的数学课,而实验后,再进行问卷调查,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在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中,能够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课。
实验班课改前后学生数学成绩对比与分析报告
使用错题集前后学生数学成绩对比与分析报告2018年11月期中考试成绩汇总表2019年1月期末考试成绩表2019年4月期中考试成绩表一、实验班课改前后数学成绩对比吴城中心小学在2012年秋季学期至2013年春季学期以六(4)班共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前后测试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法和传统课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2012年秋期中考试代表了传统课堂教学法的成绩,2013年春期末考试代表了培养问题意识实验教学法的成绩。
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传统课堂教学法相比,前者效果较好。
通过对两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学的初步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列表如下表1数学成绩统计表(课改前一2012年二、实验班课改前后数学成绩分析课改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让学习真正成为主体内化的活动。
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要自党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教师要营造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增进学生之间知识、情感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从而使个性和谐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得到发展,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就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启发、诱导下,以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得到发展,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就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帮助、启发、诱导下,以尊重学生个体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个体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为目标,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社会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动手操作、质疑问难、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种教学形式实验数据显示:通过在课堂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构建本课题的基本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研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研教学论文第一部分:问题背景与目标设定一、问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开展小学数学教研教学的论文研究。
二、目标设定本研究旨在:1.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2.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教学质量;3. 总结教学经验,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4.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研究内容1.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2.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3. 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4. 对比研究前后的教学效果,评估改进措施的实际效果;5. 撰写论文,分享研究成果,为同行提供借鉴。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教学方法的优缺点;2. 问卷调查: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数学教学的看法和建议;3. 实证研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改进措施,观察教学效果的变化;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5. 论文撰写:根据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2.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3. 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4. 发表相关论文,提升研究者学术水平。
六、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分析现状;2. 第二阶段(4-6个月):实践探索、数据分析;3. 第三阶段(7-9个月):论文撰写、修改完善;4. 第四阶段(10-12个月):论文发表、成果推广。
长丰国家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0.4
-0.1
-2
-1.4
3月 0.2
0.5
0.1
-2
-1.4
4月 0.3
0.5
0.5
0.9
-2
-1
5月 0.2
0.4
0.3
-37.8 -2
-1.1
6月 0.5
0.7
0.4
-0.6 -4
-0.8
7月 0.6
0.7
0.5
-49.1 -4
-0.9
8月 0.5
0.6
0.4
81.6 -4
-0.9
9月 0.5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8期
工作研究
长丰国家气象观测站迁站前后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刘艺 (安徽省长丰县气象局,安徽合肥 231100)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长丰县一般气象站2017—2018年24个月份的 对比分析了新旧一般气象站同期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认为新旧 一般气象站周围气象探测环境的不同是导致气象站观测资料要素 差异一致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气象站;观测资料;同期对比;差异一致性
0.6
0.3
48.3 -1
-0.5
9月 0.3
0.5
0.3
132
-1
-0.7
10月 0.1
0.4
-0.2
-9.2 0
-0.9
11月 0
0.3
0.1
-1
0
-1
12月 -0.2
0.2
0
0.4
-1
-1.1
2017年 0.2
0.3
0.2
27.7 0.7
-0.9
1月 0.2
0.4
0.2
课题实验前测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后测类别:问卷后测时间:2018.5.25调查目的: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教师能否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能否通过小组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是否真的有效。
调查对象:实验班——八、二30人非实验班——八、一30人问卷题目:1、你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喜欢:A、听老师讲解B、自己独立思考C、与同学讨论2、在数学课中你喜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吗?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你喜欢和怎样的同学在一起学习?A、优秀B、中等C、不太好4、你的老师在数学课上是否开展过“小组合作学习”?()A、经常开展B、偶尔开展几次C、从来没有开展过5、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数学老师在()A、参与小组讨论交流B、在教室内巡视C、看教案或整理黑板上板书6、小组合作学习后,老师对同学们作了()评价A、没有评价,继续上课B、对个别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C、综合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7、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的人数你觉得最好是A、2人B、4人C、6人8、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你都能有所收获吗?A、每次都B、有有时有C、基本没有9、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你喜欢担任()角色。
A、小组长B、小组发言人C、组员10、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你在小组内的表现是()A、积极与组内同学讨论、交流B、听同学交流发表意见,自己不好意思说C、不敢说或怕自己的意见错了被组内同学指责问卷统计(实验前)问卷统计(实验后)简要对比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实验因子实验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实验前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遇到数学难题时,喜欢和同学讨论,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占百分之五十左右,不是很高,试验后有百分之百的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学习,说明学生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遇到难题与同学进行讨论的百分比提高很多可以看出,学生养成了与同学讨论问题的习惯,说明小组合作学习气到了一定的实效。
如何进行区域测绘和对比分析
如何进行区域测绘和对比分析区域测绘和对比分析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理现象和空间分布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区域测绘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一、区域测绘方法在进行区域测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区域范围和目标。
然后,我们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测绘方法,如卫星遥感、地面调查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来获取区域的地理数据。
1.卫星遥感:卫星遥感是获取地理数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卫星上的传感器获取地表特征的影像,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地理数据,如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
卫星遥感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理数据,是进行区域测绘的重要手段。
2.地面调查:地面调查是指在实地进行测量和采样,获取具体地点的地理数据。
地面调查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地理数据,如地形高程、土壤质地和水质状况等。
通过地面调查,我们可以获取更详细的地理信息,为区域测绘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技术工具。
它可以将不同来源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进行多种分析和对比,从而更好地了解区域的特征和差异。
GIS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可视化等,提高区域测绘和对比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
二、对比分析步骤进行区域测绘后,我们可以利用对比分析方法,将不同区域的地理数据进行比较和评估,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以下是对比分析的基本步骤:1.确定对比要素: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进行对比分析的要素,即选择需要比较的地理特征和指标,如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等。
这些要素应该与研究目标和区域特点相关。
2.选择适当的方法:根据对比要素的特征和可获得的数据,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例如,如果对比的是两个区域的人口密度,我们可以使用散点图或柱状图进行比较;如果对比的是多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可以使用分级符号图或空间插值方法进行比较。
3.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在进行对比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前后测评估效度
前后测评估效度
前后测评估效度是指通过对被测量对象在两个不同时间点进行的
测量来评估所测量的变量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度量方法。
本方
法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异,来评估测量工具的效度。
在前后测评估效度中,被测量对象的特定变量在第一次测量之前
被测量,记为前测,然后在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测量,记为后测。
利用这两个测量结果,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以确定测量工具的效度。
通过前后测评估效度,我们可以评估测量工具的质量和准确性,
并了解被测量对象特定变量在不同时间点的稳定性。
如果前后两次测
量结果一致且相关性较高,说明测量工具具有较高的效度,可以准确
地反映被测量对象的特定变量。
如果前后两次测量结果差异较大或相
关性较低,可能需要对测量工具进行修正或选择其他测量方法,以提
高测量效度。
综上所述,前后测评估效度是一种通过对被测量对象在不同时间
点进行的测量来评估测量工具效度的方法。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
员了解被测量对象特定变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和有效性。
培训前后计数资料统计对比
在培训前后,可以使用计数资料统计对比来评估培训的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统计量:根据具体的培训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计数资料。
常用的统计量包括频数、频率、比率等。
2. 数据收集: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收集相关数据,记录每个观察对象的表现或结果。
例如,可以记录每个员工在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完成任务的数量等。
3. 数据整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将原始数据转换成适合统计分析的形式。
例如,可以将数据分组、排序或绘制成图表等。
4.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卡方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来比较培训前后的计数资料是否有显著差异。
5. 结果解释与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解释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同时,将分析结果整理成书面报告,以便于汇报和交流。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对培训前后的计数资料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为评估培训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一次数学测试的对比分析
关于一次数学测试的对比分析标签:数学教学;数学测试;对比;分析同样一道题,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卷中的呈现形式是“填空”,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中的呈现形式是“解决问题”。
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测试的班级67人中,正确率为61.2%,而以“填空”形式进行测试的班级的70人中,正确率为40.0%。
两个班级的正确人数相差13人,正确率相差21.2个百分点。
同样一个内容题,为什么测试结果会有这样的差异?难道仅仅是因为题目形式不同?一、分析原因1.态度。
面对不同形式的题目,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学生采用的解题策略不同。
对于以填空形式呈现的题目,首先分值低,其次学生只关注结果,往往仅通过想来达到解题的目的,故而结果不尽如人意。
对于以解决问题形式呈现的题目,因为分值高,学生足够重视,故而正确率高。
2.思维。
从书面解题的角度来说,学生在解答填空题时,由于省略了书面的解题步骤,这样对于部分中等学生和后进生来说,失去了基本的思维支点,故而错误率较高。
相反,试卷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此题,似乎给学生留有的时间和空间更大,更有利于学生“线性思维”的发挥。
面对“解决问题”,学生可谓是“训练有素”,从审题到解题,通过在试卷上的逐步列式,不断将解题思维外显化。
书面的解题形式还有助于学生适时诊断和矫正自己的解题思路,故而正确率较高。
这恰恰又说明了“线性思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解题过程中,师生通过出声的口头语言和外化的书面表达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来。
一是学生可以诊断出自己解题中的方法、策略的不当之处;二是学生从同学、老师的“显性思维”活动中能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映的思维方向及存在的问题,加强点拨,铺路搭桥。
3.学习习惯。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测试结果不难得出,“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的结论。
面对待解的题目,学生缺乏足够的责任心。
浅析初中数学“前后测”教学模式的意义及其结构-最新教育文档
浅析初中数学“前后测”教学模式的意义及其结构一、影响后进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随着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的推进,后进生所占的比例日渐增大,特别是初中二年级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在实施“前后测”教学模式前,我们对县域一所中学的初二后进生班级做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目的是了解后进生数学学习的情况,调查问卷主要通过对后进生学习动机、态度和对教师教学的敏感度三个维度进行考察。
访谈对象是从班级数学成绩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中各抽取两名同学,使访谈更具有代表性。
访谈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己,家庭,学校三个维度来了解后进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调查问卷实发51份,收回51份,利用率100%。
通过Excel表格统计,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对于数学期望,有66.7%的同学对目前数学学习成绩不满意,而且有84.3%的同学想把数学成绩提高一些,说明大部分后进生对数学学习抱有期望。
对于数学学习动机,96.1%的同学是为了满足他人,60.8%的同学对数学不感兴趣。
对于数学学习方法:62.7%的同学不能认真完成作业,甚至有抄袭的现象,96.1%的同学认为数学课前预习不是很有必要,能做到平时、测试和考试前预习的只有19.6%,说明后进生的学习习惯有不合适之处。
教师对后进生的影响,有17.6%的同学不受数学授课方式的影响,49%的学生几乎听不懂数学课,说明后进生对数学知识接受的不是很好。
结合调查问卷数据和对本班个别后进生的访谈,我们考虑有以下因素会影响到学困生的数学学习:(1)在心理层面上,后进生学习动机明确,但比较浅显,很多同学是为了“自尊心”或是为了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
大部分后进生对数学不太感兴趣,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对于解数学题具有畏难情绪,抗挫能力比较弱。
(2)在数学学习内容与方法上,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所学习的内容逐渐由直观转向抽象,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虽然都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但是有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学生数学学习就会出现分化现象;部分同学小学数学基础薄弱,但数学知识是有连贯性的,导致初中数学学习困难;一些同学小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已不在适用初中数学的学习,导致在数学学习上无论多么努力,还是学不好数学。
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前测后测
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前测后测
摘要:
一、引言
二、儿童情绪成长小组的成立背景
三、前测过程及结果
四、小组活动内容及方法
五、后测过程及结果
六、对比分析与总结
七、展望与建议
正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的情绪教育。
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情绪成长情况,我们组织了一个儿童情绪成长小组,并进行了前后测对比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过程。
二、儿童情绪成长小组的成立背景
为了探讨儿童情绪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教育方法,我们成立了这个小组,希望通过专业的指导和实践活动,帮助儿童提高情绪认知和调节能力。
三、前测过程及结果
在正式开展活动之前,我们对小组成员进行了一次前测,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的方式,了解儿童对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调节能力。
根据前测结果,我们发现部分儿童在情绪认知和调节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这也为我们后续
的活动提供了指导方向。
四、小组活动内容及方法
我们根据前测结果,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活动,包括情绪认知讲座、情景模拟、心理游戏等,旨在提高儿童对情绪的认知、表达和调节能力。
五、后测过程及结果
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们对成员进行了后测,发现儿童在情绪认知、表达和调节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这一结果表明,我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六、对比分析与总结
通过对比前测和后测结果,我们发现儿童情绪成长小组的活动对儿童的情绪认知、表达和调节能力有明显提升作用。
同时,我们也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情绪教育方法,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七、展望与建议
虽然我们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第一节对比法与间比法的统计分析
例 大豆品比试验对比法的产量结果与分析
品种 名称
CK A B CK C D CK E F CK
各重复小区产量(kg)
Ⅰ
Ⅱ
Ⅲ
0 36.4 38.0 31.5 36.5 35.2 30.6 28.4 30.6 35.2
36.5 36.8 37.0 30.8 35.0 32.0 32.9 25.8 29.7 32.3
39.4 34.0 36.9
42.0 36.8 41.9
39.9 25.4 33.1
43.2 39.1 34.9
42.1 29.0 34.6
40.2 34.5 39.8
34.3 32.8 27.1
36.3 41.3 34.2
39.1 27.3 34.7
40.1 31.5 37.8
38.1 40.0 34.3
其相对生产力一般至少应超过对照10%以上 时认为该品种都是显著地优于对照。
品种名称 对邻近CK的%
CK
100.0
A
98.3
B
119.3
CK
100.0
C
111.7
D
106.7
CK
100.0
E
85.3
F
90.4
CK
100.0
B品种产量最高,超过 对照19.3%;
C品种占第二位,超过 对照11.7%;
大体上可以认为它们 确是优于对照。
35.5 34.0 34.5 29.5 31.0 30.1 27.7 23.6 28.3 30.5
总和Ti
109.0 107.2 109.5 91.8 102.5 97.3 91.2 77.8 88.6 98.0
36.3 35.7 36.5
后测分析报告
后测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给定的后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对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和解释,我们将能够得出结论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数据概述在进行后测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概述。
数据集由100个参与者的后测数据组成,包括他们在某项测试中的得分。
下面是对数据的简要概括:参与者编号后测得分1 852 923 76……100 69通过对数据的初步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后测得分的范围在60到95之间,参与者的得分各不相同。
统计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对后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以下是对数据的主要统计结果:•平均后测得分:77.5•最高后测得分:95•最低后测得分:60•中位数:76.5•标准差:8.2通过这些统计指标,我们可以看出后测得分的整体水平。
平均得分为77.5,中位数为76.5,这说明大多数参与者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
此外,标准差为8.2,表明后测得分的变异程度较低,参与者之间的得分差异不大。
结果讨论通过对后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后测得分相对稳定:参与者在后测中的得分与前测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
后测得分的平均值接近前测得分的平均值,这说明参与者在后测中保持了较稳定的水平。
2.个体差异存在:尽管整体得分较为稳定,但仍存在一些参与者的得分较高或较低。
这可能与个体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有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究这些个体差异的原因。
3.后测有效性:根据后测得分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初步评估后测的有效性。
大部分参与者的得分分布在中等水平,这说明后测在评估学习成果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4.反馈改进:根据参与者的后测得分,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改进措施。
对得分较低的参与者,我们可以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对得分较高的参与者,我们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以挑战他们的能力。
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结果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后测得分相对稳定,说明参与者在后测中保持了较稳定的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实际取材、巧创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前后测统计与对比分析实验教师——陈海后测类别:问卷后测时间:2010、4、1调查目的:了解通过子课题的实验研究学生对数学的热爱程度,关注数学情境创设的状况,及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提高。
根据实验因子及非实验因子实验前后的变化,验证子课题的研究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调查对象:实验因子――五年二班30名学生;非实验因子――五年一班35名学生主持人:陈海问卷题目:()1、你现在喜欢上数学课吗?A、喜欢B、一般C、不喜欢()2、你喜欢上什么样的数学课?A、数学课上,在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中,能够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B、数学课上教师讲,我听C、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我自己研究,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听教师讲()3、你不喜欢上什么样的数学课?A、教师讲,我们听,不用动脑想的数学课B、数学问题脱离了我们的实际生活,理解起来很吃力的数学课。
或是课上热热闹闹,但课后解决问题我感觉仍然无从下手C、以上两种数学课我都不喜欢()4、数学课上你愿意并能够做做到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吗?A、自己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究B、在教师的要求下参与问题的探究C、以旁观者的态度面对问题的探究()5、数学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你怎样才能够解决?A、经过思考、探究才能解决B、不需要思考,结论随口而出C、问题很难,摸不着边际,无法回答()6、你喜欢怎样的教学情境A、联系我们的实际具实践性、趣味性的情境B、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蕴含有思考空间的问题的情境C、不喜欢任何情境,只要教师把所要学习的内容讲清楚就可以了()7、现在的数学课,有情境的创设吗?A、经常有B、有时有C、没有()8、如果有,多是哪种情境?A、书上的情境B、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蕴含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C、联系我们的实际,既生动、有趣,又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问卷统计:(实验前)问卷统计:(实验后)简要对比分析:一、问题1、2、3主要从学生对数学及数学课堂的兴趣入手,调查学生是否喜欢学数学,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通过调查发现经过实验研究,实验因子与非实验因子产生了很大的区别,我所调查30名实验因子实验前后对数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0名实验因子均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所渴望的数学课堂通过研究付诸实践了,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实验前有一部分学生喜欢“数学课上教师讲,我听”或是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我自己研究,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听教师讲”这样的数学课,而实验后,再进行问卷调查,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在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中,能够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课。
这些变化我想完全取决于我的实验研究。
而非实验因子虽对数学的喜欢程度及喜欢何种数学课产生了变化,但变化不明显。
二、问题4至问题8主要从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了问题情境,创设了怎样的问题情境,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问题情境,就目前问题情境来看,学生是抱一种什么态度来对待的。
通过调查发现实验因子认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联系我们的实际,既生动、有趣,又有思考空间的问题情境”,正是有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才能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激起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从而不再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抱着旁观者的态度或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参与问题的探究,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
而非实验因子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的转变,但转变并不大。
从以上问卷的调查统计及分析情况看,《联系实际取材、巧创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就地取材,活用练习题,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实验前测后测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实验教师——陆存森一、后测的目的通过本阶段的实验研究,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教材中的练习题采用了“就地取材,活用练习题,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验研究后,学生能否做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解决练习题的学习活动,能否从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数学能力、成绩的提高。
二、后测调查对象三年二班全体学生实验班40学生及非实验班三年一班学生40人三、后测调查问题及数据统计(一)调查问卷第 1 题、你喜欢数学吗?A、喜欢B、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C、不喜欢第 2 题、在做练习题时是否将不会的练习题与生活联系起来,巧妙地进行解答?A、是B、一般C、不是第 3 题、你认为自己数学成绩的提高与教师从你的生活实际来设计练习题有很大的关系吗?A、有B、一般C、没有第 4 题、你认为老师设计、布置数学练习时有什么建议A、能与我的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
B、老师应该布置少点练习。
C "题海战术"。
第 5题、一般情况下,我喜欢老师布置的数学练习A、和例题一样B、练习册的题C、从我们生活出发,把习题与有趣的事结合起来第6 题、你们课堂上的练习主要主要喜欢的有哪些?A、数学书上的配套练习B、全班统一订的练习册C、老师自己设计的练习第 7 题、你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吗?A、是B、有点C、不是第 8 题、你自己能为同学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练习吗?A、能B、还可以C、不能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试验后,无论是实验因子还是非实验因子,都在向良好的方面发展。
学生显然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第一题,实验因子喜欢数学的同学要比前测多出近60个百分点,非实验因子也达到了95%,比试验前高近50个百分点。
“在做练习题时是否将不会的练习题与生活联系起来,巧妙地进行解答?”实验因子和非实验因子答“能的”远远高于实验前侧的数据。
这说明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能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
第三题“你认为自己数学成绩的提高与教师从你的生活实际来设计练习题有很大的关系吗?”答“有”的实验因子和非实验因子均为100%,都比实验前高出近80个百分点,这说明“就地取材,活用练习题,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是有效的,能很好的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它的题也是一样。
因而来看学生成绩的提高也确实得益于我在“就地取材,活用练习题,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和教学,如有90%的学生认为自己“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二)、学生成绩统计表我对我所实验的实验因子和非实验因子在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因子与非实验因子的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实验因子提高的幅度非常大。
(三)、实验因子与非实验因子年竞赛获奖情况统计(学年校级以上参加比赛情况)看,通过近两年的实验,学生的各种能力确实有所提高。
通过两年的实验研究,我们所有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明显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探索出了一条《就地取材,活用练习题,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新模式,同时了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课题前测、后测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实验教师:于德江一、课题组实验前测数据统计分析此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发调查问卷84份,共收回84份,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我校同学上科学课的现状:1、由第一道题,我们可以发现喜欢上科学课的学生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并不是很多。
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科学课里最吸引学生学习的实验和图解得不到很好的应用,由于学校实验器材的缺乏,所以大部分实验,只能看看书,而无法亲眼看做是如何做的,还有部分教学部分教师无法在现实中给学生展示出来,如日食和月食,这就决定了学生热爱科学程度。
2、第4道和第六道,我们又发现在的小学生喜欢自己去发现、探索的学生很少,说明现在独生子女的惰性太强,没有太强的主动学习性。
同时也反映出学生们对科学的不热爱。
3、喜欢教师讲课用运程课件上,在本次调查中是最突出的。
所有人都喜欢做教师在上课时能用运教课件.说明在电脑还不算普及的农村,远程教育这种形式,能够将学生的好奇心给充分调动出来,吸引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4、喜欢在喜欢在运程教室上科学课的学生占了调查人数的绝大多数,这也反映了学生对于科学课的兴趣究竟体现在哪里,我们教师应该从哪方面下手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
5、希望课件与实验并存,在没有农村远程教育之前,实验是学生喜爱科学的一个重方面,但有了远教之后,远程教育手段已经成为了学生喜爱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了,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兴趣,就使得教师要更好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6、希望在课上多看一些平时看不到的视频可以说是说出了全体学生的内心的想.因为学生都有好奇心,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小学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活动效果的基础和前提。
如果教师能抓到学生的心理,我心教学会事半功倍。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堂检验,发现学生对于科学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我们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上,如何运用远程教育,把学生的这种兴趣完成的引发出来,使之更好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是我们这个课题的重中之重。
二、实验的后测数据对比表一:三、分析结论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实验班级比非实验班人数提升的速度快很多.实验证明:“在小学科学课上,合理的利用远程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远程教育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即使是不熟悉的小动物、小植物,他们也充满热情。
那么,农村小学孩子们怎样在原有热情的基础上对生命世界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呢?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声音、图象等信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能促使学生感知迅速、思维灵敏、想象丰富。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远程教育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利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学生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会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更能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远程教育资源是老师、学生教与学的“添加剂”远程教育里不仅有随年级的课本知识、文本资料、视频课件,还有许多其它资源:《时事动态》、《专题教育》、《少年文化》、《为农服务》等栏目。
在这些栏目里,学生最喜欢《少年文化》里的《文史大观》、《人物星空》、《科普之窗》、《军事迷彩》、《戏剧欣赏》栏目。
他们在看这些栏目时,就会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经验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判断能力等。
自然地掌握了科学课学习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思考、处理方法,学到课本及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极大的弥补了作为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内容的匮乏,使我们的孩子得以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