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布西耶作品欣赏马赛公寓大楼

合集下载

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

著名的酒瓶框架
整体骨架现浇,墙板等钢筋混凝土 构件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啤酒 箱”式结构模式。 可事实上,尽管骨架是现场建造— 换句说就是基础,底层架空柱,类 似蜂巢式的框架和这个著名的瓶子 家—但是公寓并没有预制好
空间形态
流动的空间 从剖面上,可发现平面单元,是以相互重叠的 方式組合的,如此一来就可让两个座向的住宅 单元都可采光。在结构上发现马赛公寓其柱子 及楼板为结构的系列化构造,墙围双层的中空 楼版。其这与柯比意在1920年時,进一步将骨 牌建筑的概念具体化,徹底的实现了『住宅就 是机械』的理想原型,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其 细心的研究了住屋在功能上的所有需求,希望 能找到一个经济又符合時代的住屋形式。而在 马赛公寓里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标准的矩形量 体,在每個楼中楼的住宅单元里,有挑高、人 造的花园阳台,可以呼吸的细胞核。
建筑对话
日本长野轻井泽千住博博物馆项目
立面效果
模型鸟瞰图
总平面图
The End
空间形态
从平面单元中可观察到:楼中楼的纵身平面。 即由楼中楼可将动态空間〈客厅、餐厅、厨 房〉与静态空间〈主卧与小孩房〉分开。而 纵身平面自然可以解決父母亲与小孩各自拥 有的独立空间的需求。再者我们从标准平面 上亦可看出小孩房子有到可移的墙,必要时 可扩充游戏空间或者其他可能的「大型活 动」,而主卧房里有个单独的起居是〈不过 这种状况只有在大门入口动线是由上而下才 会发生〉,也可让夫妇即使同在卧室里,却 有各自独立的活动。最后前后都有近两米深 的阳台,必要时可经营一個小型的「屋顶花 园」,增添绿意
建筑对话
日本的现代建筑
作为日本现代文化中不可或缺 的重要一环,日本的建筑似乎 一直处于传统和现代交融的境 况中,当然,日本现代建筑的 发展在经历了全盘西化,风样 式的传统复兴等多种风格后, 最终通过对日本民族深层文化 的不断探究,从建筑与环境的 对话,空间意象的把握和材料 性能理解等方面寻找传统和现 代的契合点。

马赛公寓详尽资料ppt课件

马赛公寓详尽资料ppt课件

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通过支柱层支撑 在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 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 在水上的启发,地面层的架空支柱上粗下 细,并把每组双柱叉开成梯形,混凝土表 面不做粉刷,留有木模板的木纹和接缝, 显得粗犷有力。(补:素混凝土特点 )建筑被 巨大的支柱支撑着,看上去像大象的四条 腿,它们都是未经加工的混凝土做的,也 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粗面混凝土,它是柯布 西耶在那个时代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技术手 段
事实上,如果我们用心走进马赛 公寓,就会发现这个外表粗鲁家伙, 内在的生活是出奇的精致——
……
“那些缺陷是我们人类自己,是我们 平庸的生活。重要的是我们要超越, 去生活,要打起精神,面向更高的 目标,要忠实……”
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仅是视觉上的冲 击,更是观念上的更新,它把人们从战 后乏味的生活中唤醒,远离枯燥乏味的 工作,闲暇时的孤独,体会到社区的亲 和力,创造出一种与战后生活相适应的 生活状态。
夜观
屋顶观日出
三、户型
1——中间通道
2——入口&门厅 3——起居及厨房 4——主卧及卫浴 5——过厅 6——儿童房间(活动) 7——起居上空
图1为标准单元剖面
图2为标准单元平面(上、中、下层平面)
标 准 户 型 模 型
住宅是3.66m×24m×3.3m的空间。有人疑问, 24m那么深, 人在其中会很不 舒服,但柯布西耶是这样处理它们的,24m=2m+8m+4m+8m+2m,其中, 2m是凉廊,8m是卧室,4m是衣柜、儿童浴室的进深。两个8m的卧室拥有2m的 阳台,通透的布局加速了空气的流通,省却了地中海常年烈日的烦恼
那么这个“粗鲁的家伙”到底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造型处理
马赛公寓长165米,宽24米,高 56米。地面层是敞开的柱墩,上 面有17层,其中1-6层和9-17层 是居住层 ,大楼共有18层,有 23种不同的户型,共337户,可 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提高 了居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 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 个孩子的家庭都可找到合适的住 房。

柯布西耶作品欣赏-马赛公寓大楼解读

柯布西耶作品欣赏-马赛公寓大楼解读

柯布西耶作品欣赏-马赛公寓大楼被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的马赛公寓,按当时的尺度标准是巨大的,165米长,56米高,24米宽,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立面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还设有入口、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

大楼共有18层,有23种不同的居住单元,共337户,可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3.66×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在第7、8层布置了各式商店,如鱼店、奶店、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饮料店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

屋顶上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一个200米长的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些服务设施——被勒.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具”,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外楼梯、开放的剧院和电影院,所有一切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他把屋顶花园想象成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的甲板,供游人欣赏天际线下美丽的景色,并从户外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乐趣。

“户内生活像一次海上旅行”,这种思想贯穿于马赛公寓设计的始终。

确实,生活与旅行有着一些共同点,都有开始与结束,它们没有拘泥在明确的事实和具象的事物上,而是叙述一首诗,讲述一个故事或一幕话剧,塑造和架构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和延续。

勒。

柯布西耶采撷、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经验,加以重组、重新定义、改装,农庄里的水渠、小棚屋,甲板等都成为新的设计母体,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同时,马赛公寓的出现进一步体现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的五个特征”,建筑被巨大的支柱支撑着,看上去像大象的四条腿,它们都是未经加工的混凝土做的,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粗面混凝土,它是柯布西耶在那个时代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立面材料形成的粗野外观与战后流行的全白色的外观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当时评论界的争论,一些瑞士、荷兰和瑞典的造访者甚至认为表面的痕迹是材料本身缺点和施工技术差所致,但这是柯布西耶刻意要产生的效果,他试图将这些“粗鲁的”、“自发的”、“看似随意的”的处理与室内精细的细部及现代建造技术并置起来,在美学上产生强烈对比的感受。

勒.柯布西耶的“模度”及在马赛公寓上的应用

勒.柯布西耶的“模度”及在马赛公寓上的应用

勒.柯布西耶的“模度”及在马赛公寓上的应用作者:叶宝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摘要该文通过对勒·柯布西耶“模度”以及马赛公寓的分析,指出在“模度”简单的数字和比例背后反映了柯布对理性和有机自然和谐统一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勒·柯布西耶模度比例马赛公寓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原始人取最简单、最常用和最不容易丢失的工具作为量尺,他的步幅,他的脚,他的前臂,他的手指。

”“当他用脚和前臂建立秩序的时候,他创造了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模数,因此这个建筑物就合于他的尺度,对他方便舒适,合于他本身的量度。

”这是柯布在《走向新建筑》中的一段话。

模度正是勒·柯布西耶在人体尺度和数学之间寻找到的一个伟大的契合体。

1948年,《模度》(The Modular)一书出版,自此,模度系统广泛在柯布的作品中加以应用,包括马赛公寓、昌迪加尔、朗香教堂、拉图雷特修道院等。

1、模度理论勒·柯布西耶在早年的旅行中发现,在许多和谐的建筑中,无论是原始的或是现代的,屋顶天花距地面的高度2.1m到2.2m(7英尺到8英尺)。

如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希腊、瑞士、巴伐利亚的住宅、老的法国哥特木屋等等,其高度是一个人举起手的高度,这对他很有启示作用。

经过比较,柯布最终确定了以身高为6英尺(约183厘米)人作为标准, 6英尺=6×30.48=182.88cm,经过计算产生了113cm-183cm-226cm为基础的尺寸系列,这些尺寸数字在与英寸——英尺的换算中基本上不需近似便可取整。

这样勒·柯布西耶模度的1.83人体便产生了,窄腰、宽肩、修长四肢和小小的头部组成了一个符合几何控制线的美学上的理想人体。

人体被限制在三个重叠且相邻的方形内,三个方形与人的维度建立了联系。

人的肚脐正好放置在中心点上,同时也在轴线上,左手放在正方形的顶边,右手的手指放在内方形的角点上。

既然人体的高度为1.83m(6英尺),那么依据黄金分割变产生了其他的尺寸:0.7m(2.3英尺)——1.13m(3.7英尺)——1.83m(6英尺)——2.26(7.4英尺)。

柯布西耶作品欣赏-马赛公寓大楼解读

柯布西耶作品欣赏-马赛公寓大楼解读

柯布西耶作品欣赏-马赛公寓大楼被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的马赛公寓,按当时的尺度标准是巨大的,165米长,56米高,24米宽,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立面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还设有入口、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

大楼共有18层,有23种不同的居住单元,共337户,可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3.66×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在第7、8层布置了各式商店,如鱼店、奶店、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饮料店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

屋顶上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一个200米长的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些服务设施——被勒.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具”,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外楼梯、开放的剧院和电影院,所有一切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他把屋顶花园想象成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的甲板,供游人欣赏天际线下美丽的景色,并从户外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乐趣。

“户内生活像一次海上旅行”,这种思想贯穿于马赛公寓设计的始终。

确实,生活与旅行有着一些共同点,都有开始与结束,它们没有拘泥在明确的事实和具象的事物上,而是叙述一首诗,讲述一个故事或一幕话剧,塑造和架构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和延续。

勒。

柯布西耶采撷、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经验,加以重组、重新定义、改装,农庄里的水渠、小棚屋,甲板等都成为新的设计母体,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同时,马赛公寓的出现进一步体现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的五个特征”,建筑被巨大的支柱支撑着,看上去像大象的四条腿,它们都是未经加工的混凝土做的,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粗面混凝土,它是柯布西耶在那个时代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立面材料形成的粗野外观与战后流行的全白色的外观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当时评论界的争论,一些瑞士、荷兰和瑞典的造访者甚至认为表面的痕迹是材料本身缺点和施工技术差所致,但这是柯布西耶刻意要产生的效果,他试图将这些“粗鲁的”、“自发的”、“看似随意的”的处理与室内精细的细部及现代建造技术并置起来,在美学上产生强烈对比的感受。

一位真正的画家-柯布西耶绘画对建筑的影响

一位真正的画家-柯布西耶绘画对建筑的影响

“一位真正的画家”——勒·柯布西耶绘画对他设计的影响一、建筑艺术黑格尔曾经说:“建筑是象征艺术”,谢林曾经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艺术”⋯⋯等等,这些定义将建筑划分在艺术行列。

“建筑艺术”一词向我们表达的一个较为直观的信息就是:建筑是一门艺术。

建筑是与人类的生活发展息息相关的行业,它不但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类发展的进步。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场所,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同时,它的发展还依赖于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

很多人认为建筑是被建造出来的,建筑是工程,与艺术无关。

然而这种理解是对建筑片面的理解,也是造成今天千城一面问题的原因之一,其实,建筑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但也是一定文化、审美心理的创造物,建筑是一种思想,建筑同时也是艺术的一种。

它已融合了诸如造型构成、雕塑、绘画、音乐、光影、色彩等等多种艺术门类,并使这些艺术相互渗透与交融,是多种艺术文化和审美文化的交织体。

在《建筑十书》中,维特鲁威将美观作为三大元素之一,认为当建筑物的外貌优美悦入,细部的比例符合于正确的均衡时,就会保持美观的原则。

但是,自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

它对建筑这一古老艺术和古老学科的冲击是巨大的。

无论中外,一个越来越明显的事实是虽然我们还将“建筑艺术”这样的词汇挂在嘴边,但在实际设计过程越来越少地谈论建筑与视觉艺术大家族其他成员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决定论。

久而久之,伟大的建筑作品就是了不起的工程技术成就。

然而柯布西耶正是通过绘画这种艺术来探索其建筑空间。

二、绘画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运用一定的材料,以线条、色彩、块面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里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

绘画在美术中是最基础的艺术形式。

不仅是较早出现于人类生活中的艺术门类之一,也是最为自由的创作形式之一。

马赛公寓设计分析

马赛公寓设计分析
勒.柯布西耶作品——马塞公寓
• 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 况而设计的新型密集型住宅,充分 地体现了勒• 柯布西耶战前要把住 宅群和城市联合在一起的想法。 1945 年反法西斯联军迫近柏林, 勒• 柯布西耶应当时任法国战后重 建部长之邀,设计一座大型的居住
公寓,该项目直接由政府拨款,并 且没有固定建造地点的限制,4 个 放置在马赛风景中心带的地点都可
店、奶店、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饮料店等,满足居
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 达屋顶花园。
• 在 设计马赛公寓的过程中, 勒• 柯布西耶运用文艺复兴时期 达• 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演变 出一套“模数”系列,这套 “模数”以男子身体的各部分 尺寸为基础形成一系列接近黄 金分割的定比数列,他套用 “模数”来确定建筑物的所有 尺寸。
梯厅和管理员房间。大楼共有18 层,有23 种不同的居住 单元,共337 户,可供1500-1700 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
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 8 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 起居厅 两层通高,达到4.8 米高,3.66x4.80 米大块玻璃窗满足 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在第7 、8 层布置了各式商店,如鱼
考虑。当然,设计与建造过程也不 是一帆风顺的,正如 Andre Wogenscky, 柯布西耶的一位关系 密切的合伙人所说“冗长的会议和
讨论、刻板的工作方式、政府官员
愚蠢的想法,批评和攻击几乎摧跨 了这个项目。”
• 马赛公寓,1946-1957建于马赛市郊的一座大型公寓
住宅。被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按当时的尺度 标准是巨大的,165 米长,56 米高,24 米宽,通过支柱 层支撑在3.5x2.47 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 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立面 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还设有入口、电

建筑构造—马赛公寓

建筑构造—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时代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在不断探 索中走向成熟,为高层建筑艺术的变革奠定了技术基础。钢、玻璃逐渐普及, 最引人注目的是钢筋混凝土得到广泛应用。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混凝土高层 建筑设计代表了现代主义高层发展的另一条道路。
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建造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长165米,宽24 米,高56米。地面层是敞开的 柱墩,上面有17层,其中1-6 层和9-17层是居住层 ,大楼 共有18层,有23种不同的户型, 共337户,可供1500-1700名居 民居住,提高了居民选择的自 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 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 都可找到合适的住房。
马赛公寓
公寓简介 居住单元的底层包括两排15个底部架空 柱,这些柱子把整个建筑抬高了8米多,供 停车用,地面层只有管理室及电梯。 大楼的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商店 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副食品店,餐馆, 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 馆。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安置在第18层的 幼稚园,仅仅在屋顶层的下面。屋顶平台设 有健身房、小游泳池、剧场等。 它的设计是很简单,就像一个巨大的混 凝土和玻璃组成的框架,内部分为居住区、 休闲区、商店和学校。居住区包括各种公寓 类型,多数是复式结构,每一个家庭都有阳 台,从走廊或“街道”都可以穿过街区的中 心,街区的四周也非常的宜人,这使一个孤 立的住宅群变成了一座小城镇。
柯布西耶作品——马赛公寓
1.建筑的背景 2.建筑的形式
柯布西耶
是法国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 奠基人,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 凡·德·罗、弗兰克·洛依德·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四 位大师。1923年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1926年 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屋 顶花园; 自由平面; 横向长窗; 自由的立面。代表作 有萨伏伊别墅、朗香教堂、马赛公寓。 萨伏依别墅的建筑理想体现——阳光空气绿地三要 素和新建筑五点的完美结合。提出一套建筑体系——板 柱承重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 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 ,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 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代表作 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等。 勒·柯布西耶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 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 划等。

柯布西耶(1)

柯布西耶(1)

勒·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小镇 Chauxdes-Fonds,查尔斯·艾都阿德·吉 柯布西耶纳瑞特 (Charles·Edouard Jeanneret)是他出生时的姓名。 1920年,在他还是一名艺术家的初期,他就意识到自己 的一生即将从事建筑而非严肃的艺术,因此,他更名为勒· 柯布西耶。尽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 受到过很多专家的影响。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的建筑大师奥 古斯特·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 混凝土。 1910年,他又受到与他一起工作的建筑大师彼得·贝伦 斯(Peter Behrens)的影响。然而,对他最大的影响来自他 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事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 得到相当多的启示。尽管他大部分的灵感来自于雅典的卫城 (Acropolis),但他还是每天都去帕台农神庙(Parthenon ),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勾勒。他的大脑里完全充斥着古典 的魅力。
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瑞士约合(Jura),拉香· 芳(La chaux-e-onds)。 德· 1900年(13岁)进入拉香.德.芳钟表技术学校学习。勒波拉特尼埃( L’EPLATTENIER 1874-1946)。 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灵国际装饰展上以一只雕刻手表获奖。 1907年(20岁)柯布进行第一次学习旅行,目的是去看欧洲的一些杰出的建筑与艺 术。旅途中柯布绘制了许多精美的速写与水彩画。同时拜访了嘎涅、贝瑞以及霍夫曼 。 1910年柯布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行到柏林研究德国装饰艺术。 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并接触到彼得· 贝伦斯、格罗皮乌斯以及密斯· 德· 范· 罗 。 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并于年底回到母校-拉香· 芳艺术学校。 德· 1913年柯布在拉香· 芳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德· 1917年柯布移居法国。1930年柯布加入法国籍。 1920年改用笔名勒· 柯布西耶,并同奥占芳以及其他的一些诗人、画家、雕刻家等人 共同出版了《新精神》杂志。 1923年柯布将《新精神》杂志上的文章汇集出版,书名定为《走向新建筑》。 1928年,他同W.格罗皮乌斯、L.密斯· 德· 范· 罗等人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他多次参加各国的建筑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荣誉学位。 1965年8月27日,在位于南法他自己的小别墅附近游泳,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

勒·柯布西耶及其主要建筑作品全面分析 ppt课件

勒·柯布西耶及其主要建筑作品全面分析  ppt课件

根据比例计算,定 出恰当的模数4.75, 以及退出距离x为 1.25
36
确立中心坡道的位置 和宽度,模数为1.25
PPT课件
确立坡道的长度为 网格的1/2,休息平 台的长度为网格的 1/4
以两条线交点为圆 心以其与网格中心 点位半径画半圆, 确定一层平面
37
旋转楼梯的确立
PPT课件
入口的确立
38
46
PPT课件
47
库 鲁 切 特 住 宅
PPT课件
48
二层平面
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他多次参加各国的建
筑设计竞赛,并多次获得荣誉学位。
1965年8月27日,在位于南法他自己的小别墅附近游
泳,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
PPT课件
5
大师作品一览
以下图片部分来源于Le Corbusier Complete Works,部分来源于互联网。
PPT课件
6
PPT课件
31
西立面
PPT课件
32
北立面
北立面图
PPT课件
33
南立面图
PPT课件
34
首层平面图
五点论----底层支柱
二层平面图
PPT课件
顶层平面图
五点论----屋顶花园
35
网格分析和平面空间划分的形成
两端退出一段距离 并连接对角线
PPT课件
设退出的距离为x, 分别做以新矩形两 长边为底,原正方 形为高,且直角顶 点在矩形短边中线 上的三角形
获奖。
1907年(20岁)柯布进行第一次学习旅行,目的是去
看欧洲的一些杰出的建筑与艺术。
1910年柯布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马赛公寓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1952年至1959年期间设计和建造的一座高层建筑,位于法国马赛市。

这座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一,被认为是勒·柯布西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之一马赛公寓是一座居住性高层建筑,共有18层,总共包含340个公寓单元。

它采用了新工业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和玻璃,打破了传统建筑的限制,追求更简约、更功能化的设计。

建筑的外立面采用了标志性的白色混凝土墙体和大面积的玻璃窗,使整座建筑看起来简洁、现代。

这座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中心,追求居住者的舒适和幸福。

每个公寓都有宽敞的阳台,可以俯瞰城市景观,为居民提供了私密的户外空间。

此外,公寓内部的布局也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自由布置。

采用了通风和采光良好的设计,使公寓内部明亮、通风。

马赛公寓还引入了一些创新的理念和技术,以提高居住的质量。

例如,勒·柯布西耶提倡“建筑的电气化”,在公寓中设置了一些现代生活所必需的设备和家具,如厨房、卫生间、嵌入式家具等,为居民提供了便利。

同时,建筑还设有共用设施,如健身房、洗衣房和储藏室,为居民提供了额外的服务和便利。

马赛公寓的设计也考虑到了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环境影响。

它采用了立体绿化的概念,阳台上种植了许多植物,使整座建筑在城市中呈现出独特的绿色景观。

这种绿色景观不仅美化了建筑本身,也为城市增添了一片绿色的氛围。

然而,马赛公寓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该建筑采用了高层建筑的形式,而当时的法国城市规划并没有充分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影响。

因此,马赛公寓成为了当地社区的争议焦点,甚至被批评为对城市环境和传统建筑的破坏。

此外,马赛公寓由于采用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也非常昂贵,超出了当时的预算。

总的来说,马赛公寓作为一座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对当时的建筑规划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追求功能和美学的结合,注重居住者的舒适和幸福。

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

题记:马赛公寓代表勒·柯布希埃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高潮点,结合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与集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那里的居民都已经形成一个集体性社会,就像一个小村庄,共同过着祸福与共的生活。

没有任何个人的牺牲,因为每一公寓单元都是隔音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的环境保持直接的接触,拥有雕刻般的雄浑力量。

更重要的是:他把公寓的底层架空与地面上的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场所相融,让居民尽可能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

他还把住宅小区中的公共设施引进公寓内部,如:商业街、游休憩绿地、娱乐设施等,使公寓成为满足居民心理需求的小社会,这些都值得当代的建筑师学习和借鉴。

AD Classics: Unite d’ Habitation / Le CorbusierBy Andrew Kroll— Filed under: A D Architecture Classics ,Housing ,Mixed Use ,Residential , Concrete, Fr ance, Le Corbusier, Marseilles/85971/ad-classics-unite-d-habitation-le-corbusier/After World War II, the need for housing was at an unprecedented high. The Unite d’ Habitation in Marseille, France was the first large scale project for the famed architect, Le Corbusier. In 1947, Europe was still feeling the effect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when Le Corbusier was commissioned to design a multi-family residential housing project for the people of Marseille that were dislocated after the bombings on France. Completed in 1952, the Unite d’ Habitation was the first of a new housing project series for Le Corbusier that focused on communal living for all the inhabitants to shop, play, live, and come together in a “vertical garden city.”© Vincent DesjardinsThe Unite d’ Habitation was a first, both for Le Corbusier and the ways in which to approach such a large complex to accommodate roughly 1,600 residents. Especially since Le Corbusier did not have many buildings of such a substantial scale when compared to the villas. When designing for such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inhabitants natural instinct is to design horizontally spreading out over the landscape, rather Le Corbusier designed the community that one would encounter in a neighborhood within a mixed use, modernist, residential high rise. Le Corbusier’s idea of the “vertical garden city” was based on bringing the villa within a larger volume that allowed for the inhabitants to have their own private spaces, but outside of that private sector they would shop, eat, exercise, and gather together.With nearly 1,600 residents divided among eighteen floors, the design require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ward spatial organization to accommodate the living spaces, as well as the public, communal spaces. Interestingly enough, the majority of the communal aspects do not occur within the building; rather they are placed on the roof. The roof becomes a garden terrace that has a running track, a club, a kindergarten, a gym, and a shallow pool. Beside the roof, there are shops, medical facilities, and even a small hotel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interior of the building.The Unite d’ Habitation is essentially a “city within a city” that is spatially, as well as, functionally optimized for the residents.© Guzman LozanoUnlike Corbusier’s usual employment of a stark, white façade, Unite d’ Habitation is constructed from reinforced beton-brut concrete (rough cast concrete), which was the least costly in post-war Europe. However, it could also be interpreted as materialistic implementation aimed at characterizing the conditional state of life after the war –rough, worn, unforgiving.Even though Unite d’ Habita tion does not take on the same materialistic qualities as most of Corbusier’s works, there is still a sense of mechanistic influence, in addition to the Five Points developed by Corbusier in the 1920s. For example, the buildings large volume is supported on massive pilotis that allow for circulation, gardens, and gathering spaces below the building; the roof garden/terrace creates the largest communal space within the entire building, and the incorporated patio into the façade system minimizes the perception of the buildings height, as to create an abstract ribbon window that emphasizes the horizontality of such a large building.Also, it is apparent that Le Corbusier’s mechanized influences from other industries have not been lost in design. As massive as the Unite d’ Habitation is, it begins to resemble the steamship that Corbusier is so intrigued with. The massive volume appears to be floating, the ribbon windows resemble the cabin windows running along the hull, while the roof garden/terrace and sculptural ventilation stacks appear as the top deck and the smoke stacks. Even though that these elements are quite figural and open to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perception, there is an inheren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Vincent Desjardins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Unite d’ Habitation is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units. Unlike most housing projects that have a “double-stacked” corridor (a single hallway with units on either side), Le Corbusier designed the units to span from each side of the building, as well as having a double height living space reducing the number of required corridors to one every three floors. By narrowing the units and allowing for a double height space, Corbusier is capable of efficiently placing more units in the building and creating an interlocking system of residential volumes. At each end of the unit there is a balcony protected by a brise-soleil that allows for cross ventilation throughout the unit flowing through the narrow bedrooms into the double height space; emphasizing an open volume rather than an open plan.Unite d’ Habitation is one of Le Corbusier’s most important projects, as well as one of the most innovative architectural responses to a residential building. So much so, that the Unite d’ Habitation is said to have influenced the Brutalist Style with the use of beton-brut concrete. Unite d’ Habitation has since been the example for public housing across the world; however, no venture has been as successful as the Unite d’ Habitation simply because the Modular proportions that Corbusier established duringthe project. Nonetheless, Le Corbusier’s first large scale project has proved to be one of his most significant and inspiring.Architect: Le CorbusierLocation:Marseilles, FranceProject Year: 1947-1952公元经典:马赛公寓/勒.柯布西耶由安德鲁克罗尔-提起下:公元建筑经典,房屋,混合使用,住宅,混凝土,法国,勒柯布西耶,马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住房需要前所未有的高。

柯布西耶马赛公寓解读(含剖面平面小图)

柯布西耶马赛公寓解读(含剖面平面小图)

解讀柯比意的建築-以法國馬賽公寓為例一、柯比意的建築歷程柯比意1887年出生於瑞士的拉肖德芳市,他被譽為開創現代主義建築的鼻祖;與美國的萊特、德國的范德羅被視為現代主義建築的三位大師。

柯比意的父親是鐘錶設計師,早年柯比意也學工藝與設計,後還轉向建築設計,因此,柯比意從未接受過建築的正統訓練。

此外,柯比意一九○三年到法國後,受到當時運用鋼筋水泥建材與新穎工業建築思潮的影響。

柯比意認為,建築不應該再沉溺於各種無意義的樣式之中,也不該再模仿已經失去真實生活意義的古代建築形式,認為建築師必須能夠發現居住的問題,並且發揮想像力與理智來解決問題。

因此,混凝土的運用以及工程原理成了柯比意革命性的工具。

二、案例基本資料坐落地點: 法國, 馬賽,2800,boulevard Michelet 13000 Marseille, Bouches_du_Rhone設計時間: 1946竣工時間: 1952馬賽集合住宅建於馬賽工業城內,市郊九英畝之基地上,座落於密歇爾大道盡頭處,東西向共計四五0呎長,八0呎寬,一八五呎高。

可容納337戶約1600人居住的17層公寓大樓廣場公園內,公寓住宅主要門面朝向東西兩方。

為遮擋寒冷的北風,北面不設置任何窗戶。

大樓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物橫長165尺,縱深24公尺,高56公尺。

地面層是敞開的柱墩,共有17層,其中1-6層和9-17層是居住層,7-8為公共設施樓層。

三、設計理念1908柯比意在巴黎奧古斯督‧佩雷(Auguste Perret)兄弟工作室15個月的工作經驗,讓他進一步認識了鋼筋混凝土的運用,並確定了標準化單元在技術層面上的可能性。

柯比意運用混凝土的技術發展了各式混凝土相關工法,在1923年的「邁向新建築」一書中更提出「建築式居住的機器」的口號,展現現代主義工業生產的理性精神,以及建築幾何體組合的藝術。

從柯比意揚棄光潔而具有清潔感的機器美型態,轉變為以原始、質樸的材料,如粗石、磚塊、粗混凝土以及未刨光的木材可得知「粗獷主義」註1(Brutalism)的形式表現。

他们住在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里,每年都重新翻修

他们住在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里,每年都重新翻修

他们住在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里,每年都重新翻修柯布西耶建于 1952 年的马赛公寓至今仍在使用,这座有 18 层的水泥盒子是野兽派建筑的代表,也寄托了柯布西耶关于新城市的理念。

它有 23 种房型,可住 337 户人,使得各种结构的家庭或个人都能找到居住的房间。

它的顶层有供孩子们玩的花园,公寓的 7-8 层是商店和休息的公共空间,就像一个小的城市。

公寓的表面是一些小方格式的窗户,内侧墙面涂以不同的颜色,让原本粗犷严肃的水泥盒子显得活泼灵动。

50 号(N°50)的居住者是 Jean-Marc Drut 和 Patrick Blauwart ,从 2008 年开始,他们每年找不同的设计师来重新翻新室内。

参与的设计师有 Konstantin Grcic 、Pierre Charpin 、Bouroullec 兄弟以及瑞士洛桑大学研究生(不知道业主是怎么找到的,但这些设计师应该也乐于宣传自己)。

今年,他们找到了意大利建筑师亚历山德罗·门迪尼(Alessandro Mendini ),他生于1931 年,曾是建筑杂志《domus 》的主编,最有名的设计是用彩色马赛克装饰的大理石扶手沙发 Proust armchair ,外形古典的沙发是坚硬无比的石材,却又套上了彩色的“外衣”,让人对它的材料产生怀疑,很有后现代的特征。

它的底层是敞开的柱墩50 号是一所带夹层的公寓,一面开窗,挑高的部分作为客厅,亚历山德罗·门迪尼在这里放了两把椅子和一把的扶手椅 Proust 的金色模型,地毯和落地灯也都是他的经典设计,让这个空间像是自己的展览厅,这与前面几位参与设计师的方法是一样的。

Amuleto lamp墙上两个内嵌式的格子放了他设计的小型模型,有用马赛克装饰的茶壶、马和一套烛台,就像是古玩成列柜。

这些小东西有门迪尼的影子,也让房间显得有趣。

上,就像在俯瞰楼下,也将阳光挡住了一部分。

”这个布置好的房间作为展览从 7 月 17 日到 8 月 13 日对外开放,允许人们在里面逛一逛。

勒 柯布西耶

勒 柯布西耶

巴久久地为人们所
钟爱
南立面图
北立面图
西立面图
东立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俯视图
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
马赛公寓
勒·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简介
勒· 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1887-1965年),是对 当代生活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20世纪文艺复兴式 的巨人,是毕生充满活力,永无休止进行创造的设 计大师、建筑大师和艺术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 他最有效地充当了前后两大阶级的旗手:20年代的 功能理性主义和后来更广泛的有机建筑阶段。 他是20世纪最多才多艺的大师:建筑师、规划师、 家具设计师、现代派画家、雕塑家、挂毯设计师, 同时他又是多产作家,出版有50多部专著及无数文 章。
勒·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主要建筑作品:
年代不详 佛莱别墅(Villa Fallet) 1927年 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1928年 萨伏伊别墅(Villa Savoy)(外观 图 1-1至1-3,室内 图1-4至1-10, 二层中厅 图1-11至116, 底层独立支柱 图1-17) 1930-1932年 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Pavillion Suisse A La Cite Universitaire A Paris) 1936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教育卫生部大楼 1946-1957年 马赛公寓大楼 (L’unite d’Habitation ,Marseille) 1950-1953年 郎香教堂 (La Chapelle de Ronchamp) 50年代初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马赛公寓PPT课件

马赛公寓PPT课件
种不同类型的格局,供1800人居住,居住单位基本都是双 层的,采用“复式结构”的布局。 • 框架结构与砌体结构的综合使用加大了建筑的稳定力度, 18层的高度,有效的节约了占地面积,对于当时的环境, 以及建造价格都是一个不小的帮助。
13
空间组合与周边环境规划
• 公共设施 • 与以往的设计不同,由于当时的环境限制
17
从标准平面上可看出小孩房之间有到可移动墙,必要时可扩 充游戏空间或座其他可能的「大型活动」跃层的纵身平面。 由上下两层可将动态空间〈客厅、餐厅、厨房〉与静态空间 〈主卧与小孩房〉分开
18
柯布西耶建筑五项设计手法:
• 自由平面 • 在平面中自由的分割空间,将空间最大化的利用。
19
2020/1/2
7

设计师把屋顶花园想象成在大海中航
行的船只的甲板,供游人欣赏天际线下美
丽的景色,并从户外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乐
趣。“户内生活像一次海上旅行”,这种
思想贯穿于马赛公寓设计的始终。
Hale Waihona Puke •马赛公寓的外观是大量重叠的阳台,
阳台的侧面墙上涂了红,绿,黄等鲜艳的
色彩。地面层的架空支柱上粗下细,并把
每组双柱叉开成梯形,混凝土表面不做粉
20
• 自由立面 • 立面自由分割使整个立面
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21
• 地面层挑空 • 地面层挑空,做为居民的停车场,合理性的空间
利用。节约占地资源。
22
• 水平窗带 • 开窗采用水平垂直分布合理性的规划。
23
• 屋顶花园
24
马赛公寓图片赏析
25
26
27
28
29
30
31
公寓户型图

柯布西耶作品

柯布西耶作品

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在法国马赛市郊建成了一座举世瞩 目的超级公寓住宅。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 子”,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主要立面朝东和 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他把公寓的底层 架空与地面上的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场所相融, 让居民尽可能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增进居民之 间的相互交往。他还把住宅小区中的公共设施引 进公寓内部,使公寓成为满足外部结构
朗香教堂内部光线的设计
萨伏伊别墅
柯布西耶的 现代建筑五点论与萨伏伊别墅
• • • • • 底层独立支柱 自由的平面 自由的立面 横向长窗 屋顶花园
萨伏伊别墅外景
萨伏伊别墅内景
萨伏伊别墅地段为12英亩,宅基为矩形,长约 22.5米,宽为20米,共三层。底层三面透空,由支柱 架起,内有门厅,车库和仆人用房。二层有起居室、 卧室、厨房、餐室、屋顶花园和一个半开敞的休息空 间。三层为主人卧室和屋顶花园,各层之间以楼梯和 坡道相联,建筑室内外都没有装饰线脚,用了一些曲 线形墙体以增加变化。
萨伏伊别墅轴测图
设计特点
• • • • • • 模数化设计—这是柯布西耶研究数学、建筑和人体比例的成果。 简单的装饰风格。 纯粹的用色—建筑的外部装饰完全采用白色。 开放式的室内空间设计。 专门对家具进行设计和制作。 动态的、非传统的空间组织形式—尤其使用螺旋形的楼梯和坡道 来组织空间。 • 屋顶花园的设计—使用绘画和雕塑的表现技巧设计的屋顶花园。 • 车库的设计—特殊的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使得车库和建筑完美 的结合,使汽车易于停放而又使车流和人流交错。 • 雕塑化的设计。
• 朗香教堂的形象处理中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陌生化”的 效果。最大限度然而又是适当的陌生化的处理,是朗香 教堂一下子把人吸引住的第一关键。 • 朗香教堂的引人之处又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形象结 构。四个立面各有千秋。但它的复杂性与中世纪哥特式 教堂不同。哥特式的复杂在细部,而总体布局结构倒是 简单的,类同的,容易查清的。朗香教堂的复杂则恰恰 相反。 • 朗香教堂引起的五种联想。合拢的双手,浮水的鸭子, 一艘航空母舰,一种修女的帽子,最后是攀肩并立的两 个修士。 • 朗香教堂是一个实际限制少,创作自由度大,表意性很 强的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柯布西耶作品欣赏马赛公寓大楼
被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的马赛公寓,按当时的尺度标准是巨大的,165米长,56米高,24米宽,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立面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还设有入口、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

大楼共有18层,有23种不同的居住单元,共337户,可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3.66×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在第7、8层布置了各式商店,如鱼店、奶店、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饮料店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

屋顶上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一个200米长的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些服务设施——被勒.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具”,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外楼梯、开放的剧院和电影院,所有一切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他把屋顶花园想象成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的甲板,供游人欣赏天际线下美丽的景色,并从户外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乐趣。

“户内生活像一次海上旅行”,这种思想贯穿于马赛公寓设计的始终。

确实,生活与旅行有着一些共同点,都有开始与结束,它们没有拘泥在明确的事实和具象的事物上,而是叙述一首诗,讲述一个故事或一幕话剧,塑造和架构着人类生活的发展和延续。

勒。

柯布西耶采撷、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经验,加以重组、重新定义、改装,农庄里的水渠、小棚屋,甲板等都成为新的设计母体,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同时,马赛公寓的出现进一步体现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的五个特征”,建筑被巨大的支柱支撑着,看上去像大象的四条腿,它们都是未经加工的混凝土做的,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粗面混凝土,它是柯布西耶在那个时代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立面材料形成的粗野外观与战后流行的全白色的外观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当时评论界的争论,一些瑞士、荷兰和瑞典的造访者甚至认为表面的痕迹是材料本身缺点和施工技术差所致,但这是柯布西耶刻意要产生的效果,他试图将这些“粗鲁的”、“自发的”、“看似随意的”的处理与室内精细的细部及现代建造技术并置起来,在美学上产生强烈对比的感受。

事实上,这些被称为“皱折”、“胎记”的特定词汇,是一段历史阶段的沉积,是历史的痕迹,也是人类发展过程的缩影,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时光的短暂。

在设计马赛公寓的过程中,勒。

柯布西耶运用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演变出一套“模数”系列,这套“模数”以男子身体的各部分尺寸为基础形成一系列接近黄金分割的定比数列,他套用“模数”来确定建筑物的所有尺寸。

室内重复着立面的风格,略为凸起的卵石饰面,拉毛材料的顶棚,粗面混凝土饰面的立柱、色彩大胆强烈的家具,在一层门厅处墙上挂着柯布西耶的几幅设计作品,包括著名的萨伏伊别墅等,现在的马赛公寓不仅是一个密集型住宅,还是一个缅怀、纪念大师的场所。

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观念上的更新,它把人们从战后乏味的生活中唤醒,远离枯燥乏味的工作,闲暇时的孤独,体会到社区的亲和力,创造出一种与战后生活相适应的生活状态。

此后的第二个“单位”建在南特(Nantes),是为一个私人公司而建的(1953-1955),第三个建在柏林,是受公民行政管理局(Citizen Administration)的委托为1957年的建筑博览会建造的。

马赛公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建筑,在欧洲它立刻就被年轻的建筑师所仿效,对我国的建筑师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北部的“雕塑家园”,它由深圳雕塑院和一栋31层的高层公寓组成,总建筑面积40315平方米,住户共有380户,户型全部是全复式,分上复和下复两种,5.4米通高的落地窗,两种对称排列(南北向)70平米小户型户型单位互为上下,即一个单位是卧房在上,厨房在下,而对面一套单位则是厨房在上,卧室在下,这种厨房放在复式单位的上层在深圳市住宅中是个创举。

发展商将这种开放式厨房理解为改变厨房在整个家庭功能布局中一直处于后台的传统定位,实现对家务劳动价值的重新确认,由此创造一种新的价值理念。

当然,新的设计思想某些方面与传统的生活方式必然发生着一些冲突,如进门就是像鞋柜一样排列在一侧的厨房,开放式厨房的适用性等等,这种家居生活方式只适用于某些特定人群。

雕塑家园创造了一个开放住宅模式,以街区平台代替围墙是对外部世界的开放,屋顶的公共运动场是雕塑家园住户之间的开放,没有一个个隔离起来的“小笼子”,大家共享一片蓝天,一池碧水,这多少与马赛公寓有着几分相似。

马赛公寓代表勒.柯布希埃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高潮点,结合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与集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那里的居民都已经形成一个集体性社会,就像一个小村庄,共同过着祸福与共的生活。

没有任
何个人的牺牲,因为每一公寓单元都是隔音的,与周围的山光水色的环境保持直接的接触,拥有雕刻般的雄浑力量。

更重要的是:他把公寓的底层架空与地面上的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场所相融,让居民尽可能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往。

他还把住宅小区中的公共设施引进公寓内部,如:商业街、游休憩绿地、娱乐设施等,使公寓成为满足居民心理需求的小社会,这些都值得当代的建筑师学习和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