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策能力
一、基本内容
决策就是确定目标,选择措施。十七大报告强调,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
决策能力就是决策者在决策活动中进行论证与抉择,以确定最佳方案,实现决策效益最大化的技能和本领。毛泽东说过:“一切事情必须先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方能做得更好。”
决策能力主要包括: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判断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1、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决策的基本功。不作调查研究,不掌握必要的情报、信息,决策就没有客观的依据。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多种因素错综复杂,这影响着决策的制定。因此,党政干部应重视调查研究能力的锻炼,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应做到有深度、有广度、有技巧、抓本领。调研如果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就很难得到真实的情况。此外,调研要面向基层,重在了解本地情况,调研中要有技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注重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抓难点、找疑点,对其做“解剖麻雀”的工作,做到突破重点与兼顾一般相统一。
2、科学判断能力。决断是否正确,关系到决策的成败。党政干部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推理等逻辑方法,作出科学判断。具体
包括:一是事物本质的判断。在经济活动中,不能被“空手道”所误导;在用人上,不能被假政绩、假民意所误导;在惩处腐败上,不能被假证据所误导。二是事物数量的判断,对影响决策的因素规模、程度、影响力的大小作出判断。三是预测判断。要从总体上对供选用的方案进行预测,方案一旦实施,遇到哪些新的阻力、困难、风险等都要所估计判断,只有这样,才能筛选出最佳决策方案。
3、辩证思维能力。善于进行辩证思维,是决策能力的重要表现。既善于立足当前谋长远,又不急功近利;既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要根据新的情况,勇于和善于开拓创新;既要广泛征求多数人的意见,又尊重少数人的意见;既广纳群言,博采众长,又在复杂事情中有自己的主心骨,正确集中意见;既不轻率冒进,遇事三思,规避风险,又敢于当机立断,敢冒风险;既讲程序守规矩,又要善于临机处置;既要集中注意力,确定发展思路,抓好经济发展全局的决策,又要注意把握不同决策的关联,抓好决策的相互衔接。
二、决策能力的作用。
1、加强决策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核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大到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小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都需要党政领导干部决策,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2、加强决策能力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领导干部在决策中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取向,能够保证决策方向的正确,才能提高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近年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在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决策中,领导干部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中,创新发展理念,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3、加强决策能力是领导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决策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没有很好的分析决策能力、决断的勇气,不仅危机会来临,而且也会带来损失。根据形势,善于决策,敢于决策,是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领导要在决策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审时度势,根据实际决策,保证了活动的质量与效果。
4、加强决策能力是加强领导水平的重要方法。决策力是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只有树立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把握发展的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新的视野和思路,想点子、拿办法、谋大局、管全局,才能把上级的要求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作决策,使工作具有创新性;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可能发生的问题结合起来作决策,使工作具有前瞻性;把国内与国际情况结合起来作决策,使工作具有开放性,把工作的宏观政策与微观个体结合起来作决策,使工作具有实效性。
三、领导决策能力存在的问题
1、调查的问题与实际需要不符。调查是制定正确决策的源泉,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就是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过程,如果调查方向不明,收集信息杂乱,脱离实际,导致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把握不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影响决策的操作性。
2、犹豫不决、谋而不断。多思善谋,临机果断,是领导的基本素质,在高速发展、复杂多变的时代,决策的时效性往往是成功的关键,情况不清,信息不明,优柔寡断,满腹疑虑,就会错过决策的时效,导致功败垂成。
3、独断专行,议而不决。正确的决策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按民主集中原则,重大问题往往是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决策,因此,集体决策中要克服主要领导个人“定夺”、“拍板”的家长作风,一个人说了算,导致决策科学性、民主性不强,影响了决策的质量。
4、思维僵固,照本宣科。决策的复杂性、实践性造就了决策的创造性。要处理好严格程序与大胆创新、积极稳妥与创造性的关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提高决策的层次和质量。囿于惯性思维,缺乏创新精神,被“天经地义”、“历来如此”等框框束缚,造成盲目照搬,决策失误。
四、决策能力缺失的原因
1、思想认识过于片面。决策力的高低取决于有没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浓厚的经验积累、知识积累,思想方法越科学,就越能正确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制定的决策就越准确。领导干部不能很好地把握唯物辩证法,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分析问题,以形而上学的观点指导实践,必然使决策
失去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没有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必然会决策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导致决策错误。
2、综合能力的欠缺。决策能力是领导水平的主要标志。它需要很强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判断能力较弱,就不能驾驭全局;如果分析较弱,就不能权衡利弊;如果应变能力较弱,就不能抓住时机;如果创新能力较弱,就不能出奇制胜。新时期的领导要善于科学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既要多谋,更要善断。
3、决策机制不完善。因组织结构的金字塔式,造成决策都依赖最高的领导者,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家长式作风,为了防止重大问题失察、失误、失策,领导干部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进行决策,严格实行决策失误侦察制,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五、如何运用决策能力?
1、调查研究,确立目标。调查研究要深入、透彻,以全面准确的事实和信息为依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因此,1、要深入细致调查研究,把情况查清,把问题摸透;
2、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如座谈、开会、听汇报、问卷调查、网络搜寻、专家咨询等;
3、贯彻群众路线,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坚持辩证的“两点论”与“重点论”,运用辩证思维和矛盾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材料去粗取精,牢牢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处理好现象与本质、当前与长远、现实与可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