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图
中国绿色建筑要走的技术路线
中国绿色建筑要走的技术路线前言:建筑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生活、生产场所,是构成城市的基本要素。
它的规划、设计、建设及使用直接影响着各种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对人类生产生活、经济发展、环境、社会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选择适宜的生态系统,以最小的消耗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类需求,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目标。
进入20世纪70、80年代,绿色建筑得到了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推崇。
提高了发达国家城市节约、宜居的质量、效率和效益,增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和能力。
一.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中国资源有限且人口众多,目前面临着资源匮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沙漠化严重、森林资源破坏及生物种类减少等诸多问题,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深刻的矛盾。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片面追求快速增长,造成低品质的城市建设、城市规模与空间形态的无序发展,继而直接导致城市生态安全、生态健康的问题。
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达16~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建筑面积总和,97%以上是高耗能建筑,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
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的1/3,而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达12万亩;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卫生洁具耗水量高出发达国家30%以上,污水回收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钢材、水泥等物耗水平也要比发达国家高出10%~30%。
因此,我国建筑业在能源资源消耗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有效降低建筑业在能源上的消耗,减轻建筑业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是我国现在面临的重要课题,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中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政府、研究机构、开发商到全社会对绿色建筑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
自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
1996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
2001年5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研究和编制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提出以科技为先导,总体目标是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并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水平,控制总体污染,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图
巨大的碳减排压力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应控制在2℃以内!(IPCC AR4)
• 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逐步控制碳排放总量: 1)到2020年,CO2排放总量达到峰值400亿吨,能源使用排放约为320亿吨,在现有 能源结构下,约为200亿tce一次能源; 2)到2050年,CO2排放总量应减少到2000年的48%~72%;
锅炉:60%~80%
输配泵电耗:1~3kWh/m2
40亿m2,41%
其它: 35%~120%
23亿m2,23%
60kWh/m2 ~ 120 kWh/m2
CHP: 260%
目标:
占热源50%
工业余热:占热源30%
其它:80%,占热源20%
不均匀损失:<10%
45kWh/m2~90kWh/m2
改善保温,降低采暖需热量
10560亿
5250亿kWh
2000亿 kWh
2200~2500亿 m³
2.1~2.3亿吨 kWh
6000亿kWh
3000亿 kWh
石油 天然气
3亿吨 1000亿m³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热 生物质
150亿kWh
1亿tce
3000万tce 300亿kWh
1.45亿 tce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2011
建筑面积从277亿m2增长到453亿m2,大量新建建筑落成,2000年后建成的建筑 占已有建筑的近40%!
生物质能使用量从2.43亿tce(2000),下降到1.39亿tce(2010),在建筑总能耗中比例 从46%下降到17%。
中国建筑能耗持续增长
单位面积能耗,kgce/m2
北方城镇采暖 农村 农村生物质能 30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Roadmap)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map)什么是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
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
技术路线图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归纳:它作为一个过程,可以综合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将其统一到预期目标上来。
同时,作为一种产品,纵向上它有力地将目标、资源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属性,横向上它可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统一起来,既描述现状,又预测未来;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
技术路线图的缘起技术路线图最早出现在美国汽车行业,汽车企业为降低成本要求供应商提供他们产品的技术路线图。
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先后采用了绘制技术路线图的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任务进行规划。
摩托罗拉主要用于技术进化和技术定位,康宁公司主要用于公司的和商业单位战略。
继摩托罗拉和康宁公司之后,许多国际大公司,如微软、三星、朗讯公司,洛克-马丁公司和飞利普公司等都广泛应用这项管理技术。
2000年英国对制造业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10%的公司承认使用了技术路线图方法,而且其中80%以上用了不止一次(C.J.Farrukh, R.Phaal, 2001)[1]。
不仅如此,许多国家政府、产业团体和科研单位也开始利用这种方法来对其所属部门的技术进行规划和管理。
技术路线图真正的奠基人是摩托罗拉公司当时的CEO—Robert Galvin。
当时,Robert Galvin在全公司围发动了一场绘制技术路线图的行动,主要目的是鼓励业务经理适当地关注技术未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预测未来过程的工具。
这个工具为设计和研发工程师与做市场调研和营销的同事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建立了各部门之间识别重要技术、传达重要技术的机制,使得技术为未来的产品开发和应用服务。
建筑节能设计与实现的技术路线探讨
建筑节能设计与实现的技术路线探讨摘要:建筑节能是当今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本文探讨了建筑节能设计与实现的技术路线。
首先,介绍了建筑节能的背景和意义。
其次,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点。
然后,介绍了建筑节能的几种常见技术,包括建筑能源效率、建筑外保温、建筑通风与空调、照明系统等。
最后,总结了建筑节能设计与实现的技术路线,强调了应该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从建筑设计方案、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以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实现;技术路线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同时,建筑也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能耗和运营成本,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探讨了建筑节能设计与实现的技术路线,旨在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1.建筑节能的背景和意义建筑节能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和措施,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的能耗和运营成本,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一种技术和策略。
建筑节能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能耗和运营成本,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当前,建筑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建筑行业将占全球能源消耗的近40%,其中绝大部分用于供暖、空调和照明等设施,因此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重要课题。
在中国,建筑节能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和社会责任。
随着中国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重要任务。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建筑节能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力度,推广节能技术和标准,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建筑节能,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5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pdf
创科技新CHUANGXINKEJI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文/钱祖针对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当前全国各行各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科技工作要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尤其是在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提高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为节能减排提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本文以我国技术预测调查数据和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结果为基础,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路线图进行了分析。
我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关键技术2006年,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69.7%(约23.7亿吨标准煤)、石油21.1%、天然气3.0%、核能0.7%、水电及其他5.5%,其中煤炭比例远远超过全球28%的平均水平。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2006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近25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60多亿吨,也已经逼近第一位。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90%是由于燃煤引起的,因此,要减排,调整能源结构是关键,应重点发展以下4项关键技术:煤炭液化技术,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新一代先进核电技术。
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节能关键技术工业是第一耗能大户,建筑和交通能耗也在逐年攀升,预计建筑用能比例将由2000年的16.2%提高到2020年的25.0%~26.7%,交通用能所占比例将从2000年的11.1%提高到2020年的16.3%~17.1%。
因此,如何降低这三大部门的能源消耗是节能减排的重点。
应重点发展以下7项关键技术:绿色设计与制造技术,流程工业装备制造技术,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建筑节能与能耗输配系统,绿色照明技术,大功率高压电机变频技术,环保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技术。
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效率关键技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猛,但电力生产、输运和使用效率不高,导致能源浪费。
零能耗建筑的两大技术路线PPT课件
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2014年4月23日 中国 秦皇岛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报告的主要内容
• 1、建筑业的耗能现状与节能的迫切性; • 2、环境恶化与传统能源的不可持续性; • 3、围护材料、可再生资源的历史机遇; • 4、围护材料解决被动房能耗的前一半能量; • 5、新能源解决被动房能量的后一半能量; • 6、可再生建材实现建筑物的负排放; • 7、结论:围护材料、新能源和可再生建材携手
• 综合利用热泵技术,结合建筑业的围护材 料及光伏和建筑一体化等措施,实现建筑业的 零能耗和零排放将成为可能,甚至最终达到正 能量和反馈到电网,理论和实践证明也是可以 办得到的。目前,发达经济体已经部分实现了 这些目标。
• 预计到2050年,大多数发达经济体计划实
现80%甚至100%转换到可再生能源。
• 国内的利用主要还是太阳能热水器,技术 已经非常成熟,正在大面积普及当中。未来的 发展是需要大力普及光伏和建筑一体化,重点 在于利用光伏发电解决照明和家用电器用电, 以及包括做饭和炒菜在内的高等级能源需求, 也为热泵普及提供高级无碳电力支撑。
•
40
3.4.2生物质能利用 垃圾液化气和秸秆生物质能主要是为住宅提供生火做 饭和炊事用能,包括沼气在内,是生物质能的较好利用 形式,也为热泵和太阳能联合供暖、供热水或发电实现 了低碳或零碳建筑的互补手段。只有联合利用这些低碳 可再生能源,才能够完全实现绿色建筑的零排放和零能 耗,甚至正能量输出,反馈到电网,为电网输送绿色能 源。
基于能耗限额的夏热冬冷地区 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营造节能技术方案
夏热冬冷地区全年高湿,人员用能习惯多样,要实现在满足能耗限额要求下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供暖空调解决方案,目前缺乏对人员工作生活习惯、行为调节方式及热环境定量需求的认知;缺乏匹配于该地区气候特征及多种运行模式特点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构造准则及营造技术体系;该地区使用冷辐射末端易结露,现有末端形式难以满足快速热响应要求;空气源热泵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存在冬季结霜、能效比低等问题;缺乏针对不同建筑类型的多样负荷分布特征的冷热源及其系统运行调节优化方案和诊断技术。
针对这些科学技术问题,根据气候特征,融合人员行为习惯,研究延长非供暖空调时间、降低冷热负荷的综合热环境营造技术体系,开发高效空气源热泵产品、热源塔热泵空调系统和高效舒适供暖空调系统末端装置并实现产业化,形成室内热环境营造和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规范、指南、软件和数据库,建设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工程示范势在必行。
研究成果将为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环境保障与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标准及指南的制定提供科技支撑和解决方案,对拓展建筑行业和改善人们生活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针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生产生活习惯及间歇用能特点,结合我国“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及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供暖民生需求,研究该地区供暖空调负荷降峰、削峰和延长非供暖空调时间的热环境营造技术体系,研发新型、高效供暖空调设备、末端及系统优化运行技术,实现室内热环境改善高效节能供暖空调,建立建筑热环境改善节能技术体系。
重点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与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筑节能基于能耗限额的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营造节能技术方案2019年第10期(总第47卷第344期)■喻伟/重庆大学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总能耗持续攀升。
2014年建筑业建造能耗占全社会一次能源消耗的比例高达27.5%,2015年建筑运行的总商品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
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
决蕹鱷芎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建筑 节能领域取得了许多成绩,尤其是北方城镇单位面 积采暖用能已有了明显的下降。
建筑节能工作在一 定程度减缓了我国建筑能耗随城镇建设发展而持续 高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我国建筑总能耗还在不断 攀升:2000年到2010年,建筑年运行商品用能从2. 89亿t标准煤增到了 6.77亿t。
国内外有大量的研 究,通过各种预测模型试图对中国未来的建筑能耗 进行预测:世界能源组织(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 望(World Energy Outlook)指出,到 2030 年,中国总 能耗将达到58.1亿t,其中建筑能耗将达到15. 2亿 t,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和能源价格将是影响能源消 耗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未来中国建 筑能耗应该控制在11亿t以内。
而另一份报告(Energy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10 )则指出,提高 技术水平是中国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解决途径。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研究则指出,中国未来 (2030年)能耗将达到64.04亿t,建筑能耗达到12. 93亿t,总能耗高于IE A的预测结果,而建筑能耗则 低于后者。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长期研 究中国的建筑能耗,他们认为目前中国建筑用能占 总能耗的比例还较低,仅为20%左右,未来将增长 到30%。
周南等指出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总 量将达到10亿t,而城镇化是引起住宅能耗增长的 主要因素,建筑面积和设备拥有量的增长将带来非 住宅类城镇建筑能耗的增加。
国内一些机构也作了分析:《2020中国可持续 能源情景》研究指出,到2020年,中国能源总需求将 在23. 2〜31.0亿t之间,建筑能耗在4. 7〜6.4亿t 之间[6]。
实际上,2010年我国社会能源消耗已经达 到了 32. 5亿t,建筑能源消耗6.77亿t,也已经超过 其预期目标。
建筑节能技术
PART 02
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
目前中国建筑能耗状况
总能耗
建筑面积
建筑能耗 亿tce 建筑面积 亿m2
8
500
7
450
400 6
350
5
300
4
250
3
200
150
2
24.8%
23.7% 1 19.8%
22.9% 20.9% 20.4% 19.6% 19.4%
20%
20.5% 20.8%
100 50
建筑节能技术
PART 01
建筑节能
什么是能源?
能源:是自然界中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电、 太阳能等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地球上的能量来源
使用类型
能
能否再生
源
的
获得的方法
分
类
能否作为燃料
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 按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对能源分类
1.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有直接来自太阳直接照射到 地球的光和热能,还有间接地来自太阳的能源,常见的煤 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生物质能、水能、海洋热能和风 能等。 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其中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着的地 热能,常见的地下蒸汽、温泉、火山爆发的能量都属于地 热能。另一种是地球上存在的铀、钍、锂等核燃料所蕴有 的核能。 3.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太阳和月亮等 星球对大海的引潮力所产生的涨潮和落潮所拥有的巨大潮 汐能。
按能否再生对能源分类
1.可再生能源。可长期提供或可再生的能源(10%左右) 例: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90%左右) 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
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作者:来源:《居业》2016年第10期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建筑节能领域取得了许多成绩,尤其是北方城镇单位面积采暖用能已有了明显的下降。
建筑节能工作在一定程度减缓了我国建筑能耗随城镇建设发展而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
然而,我国建筑总能耗还在不断攀升:2000年到2010年,建筑年运行商品用能从2.89亿t标准煤增到了6.77亿t。
国内外有大量的研究,通过各种预测模型试图对中国未来的建筑能耗进行预测:世界能源组织(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指出,到2030年,中国总能耗将达到58.1亿t,其中建筑能耗将达到15.2亿t,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和能源价格将是影响能源消耗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全球碳减排目标,未来中国建筑能耗应该控制在11亿t以内。
而另一份报告(Energy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10)则指出,提高技术水平是中国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解决途径。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研究则指出,中国未来(2030年)能耗将达到64.04亿t,建筑能耗达到12.93亿t,总能耗高于IEA的预测结果,而建筑能耗则低于后者。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长期研究中国的建筑能耗,他们认为目前中国建筑用能占总能耗的比例还较低,仅为20%左右,未来将增长到30%。
周南等指出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将达到10亿t,而城镇化是引起住宅能耗增长的主要因素,建筑面积和设备拥有量的增长将带来非住宅类城镇建筑能耗的增加。
国内一些机构也作了分析:《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研究指出,到2020年,中国能源总需求将在23.2~31.0亿t之间,建筑能耗在4.7~6.4亿t之间。
实际上,2010年我国社会能源消耗已经达到了32.5亿t,建筑能源消耗6.77亿t,也已经超过其预期目标。
还有文献指出,未来中国建筑总量将达到910亿㎡,甚至1180亿㎡,相当于在目前建筑量的基础上增长1~2倍,由此也将导致建筑运行能耗大幅度提高。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图34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图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及目标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及目标发表时间:2017-11-09T17:40:55.1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作者:许力[导读] 摘要:时代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节能降耗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节能的含义是在不降低生产力或者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杭州智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310000摘要:时代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节能降耗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节能的含义是在不降低生产力或者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的消耗。
建筑节能即是在给建筑物进行采光照明、制冷或者制热、调控室内湿度时,强化能源的利用,使用较小的能源量产生尽可能多的经济价值。
鉴于此,文章针对建筑能源消耗现状、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技术;发展;目标1导言建筑节能是当代我国发展的一个基本,是我国新的建筑行业的增长点和根本发展的动力。
根据我国新的发展理念建筑业可以作为一个最明显的指标,建筑节能成为我国现在发展的新行业中的新导向。
通过研发创新,制度创新,全民创新的一整套体系才能保证节能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新常态的正常发展。
2建筑能源消耗现状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和建筑部门管理人员为了节省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省去了节能减排的设计,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这是众多企业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设计人员自身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虽添加了部分技能技术的应用,但是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建筑能耗仍然在各项工业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约。
建筑能源消耗在冬季和夏季能耗明显增加,北方到了冬季,供暖的能耗随之增加;南方到了夏季,空调的能耗更加多,电量也随之显著攀升,住宅用电的比重也在各项消耗中占据16%。
如今我国的绿色节能建筑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其使用质量仍不尽如人意。
分布推广的范围也相对狭窄,能够满足节能设计要求的建筑也屈指可数。
我国正处于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初步阶段,设计人员也缺乏对此项设计理论的研究,在设计费用上也比较高,材料使用的成本居高不下;房地产开发商也因为成本、选址的问题,投资额居高不下,多种复杂因素制约了其发展,比例相对比较低,能耗也相对较高,节能效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这就是目前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所面对的一些现状,诸多问题需要一一解决。
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word版)
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减少能源总需求量据统计, 在发达国家, 空调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5%.中国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长速度己明显高于能量生产的增长速度, 因此, 减少建筑的冷、热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筑能耗总量的重要内容,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
1.1建筑规划与设计面对全球能源环境问题, 不少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如微排建筑、低能耗建筑、零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等, 它们本质上都要求建筑师从整体综合设计概念出发, 坚持与能源分析专家、环境专家、设备师和结构师紧密配合。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时, 根据大范围的气候条件影响, 针对建筑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 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如外界气流、雨水、湖泊和绿化、地形等)创造良好的建筑室内微气候, 以尽量减少对建筑设备的依赖。
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合理选择建筑的地址、采取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主要方法为: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水面、假山、围墙);合理设计建筑形体(包括建筑整体体量和建筑朝向的确定), 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合理的建筑形体设计是充分利用建筑室外微环境来改善建筑室内微环境的关键部分, 主要通过建筑各部件的结构构造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得以实现。
碳中和技术路线图
碳中和技术路线图近⽇,《北⼤⾦融评论》发布“双碳”⽬标下的技术路线图,包括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2条主路线。
其中,减少碳排放包括能源结构调整、重点领域减排和⾦融减排⽀持3条路线,增加碳吸收⼜包括技术固碳和⽣态固碳2条路线。
如此逐级细化,得到完整技术路线图。
为了便于阅读,将上图分成2部分(请横屏观看)。
能源电⼒说整理版本如下:10⽉24⽇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完整准确全⾯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作的意见》,这是我国⽬前出台的最顶层碳达峰碳中和⼯作意见,关于碳达峰中和技术,提到: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
低碳前沿技术:推进⾼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能源制氢、可控核聚变、零碳⼯业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
深⼊研究⽀撑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友好并⽹的智能电⽹技术。
加强电化学、压缩空⽓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范和产业化应⽤。
加强氢能⽣产、储存、应⽤关键技术研发、⽰范和规模化应⽤。
推⼴园区能源梯级利⽤等节能低碳技术。
推动⽓凝胶等新型材料研发应⽤。
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与封存技术研发、⽰范和产业化应⽤。
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与封存技术研发、⽰范和产业化应⽤。
⽇前教育部印发关于《⾼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碳减排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碳零排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碳负排关键技术攻关。
那低碳、零碳以及负碳技术具体是什么呢?根据教育部的⽂件:碳减排关键技术(低碳):围绕化⽯能源绿⾊开发、低碳利⽤、减污降碳等开展技术创新,重点加强多能互补耦合、低碳建筑材料、低碳⼯业原料、低含氟原料等源头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加强全产业链/跨产业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低碳⼯业流程再造、重点领域效率提升等过程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协同治理与⽣态循环、⼆氧化碳捕集/运输/封存以及⾮⼆氧化碳温室⽓体减排等末端减排关键技术开发。
碳零排关键技术(零碳):开发新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物质能、核能等零碳电⼒技术以及机械能、热化学、电化学等储能技术,加强⾼⽐例可再⽣能源并⽹、特⾼压输电、新型直流配电、分布式能源等先进能源互联⽹技术研究。
现阶段我国主要建筑节能技术
现阶段我国主要建筑节能技术建筑物的建筑节能技术内容主要涉及到: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技术。
而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内容主要有:外墙保温隔热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和地面、楼板及楼梯间隔墙技术、建筑遮阳技术等等;建筑供热制冷系统和建筑设备节能内容主要有:热电冷联产技术、供热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空调蓄冷技术、空调系统变频控制技术、热回收技术;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技术内容主要有:太阳能(包括光热、光电)利用技术、浅层地源热泵(包括土壤源、地下水源、海水源、淡水源、污水源)和太阳能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
一、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及存在问题(一)、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基本情况1、外墙保温隔热技术应用与发展我国建筑以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混合结构体系为主,由于这些结构形成的建筑自身特点,在实施建筑节能时通常采用外墙附贴保温隔热系统构造的方式。
我国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建筑外墙保温技术、进行工程试点,国内的企业、研究单位首先通过将改良的窑炉、管道工业保温技术用于建筑物的节能,这方面的技术有珍珠岩、复合硅酸盐、海泡石或与有机硅复合的各种外墙内保温浆体材料;这些技术自九十年代初期应用于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节能建筑,后因为生产工艺简陋、生产控制不严格、性能指标不易达到要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而工程质量问题比较多而逐渐退出北方建筑节能市场,现在主要在南方进行应用。
与此同时,部分国内的企业引进国外技术或对其进行改造后组织生产用于建筑物的节能,这方面的技术有: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简称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机械固定发泡聚苯板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还有国内独立研发的技术,这方面的技术有:如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发泡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这些技术系统的应用工程已达上千万平方米,有些应用已超过上亿平方米,代表了我国当今技术主潮流,是发展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能源供应能力
到2015年,我国可获得全部一次能源供应能力为43亿吨标煤,消 耗上限为41亿吨标煤!
考察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 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供应能力,加上进口石油、天然 气等能源:
国内生产 较大可能
加强开发 进口能源
煤炭 天然气
石油
水电 核电
风电
30亿吨 2000亿m³ 2亿吨
巨大的碳减排压力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应控制在2℃以内!(IPCC AR4)
• 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逐步控制碳排放总量: 1)到2020年,CO2排放总量达到峰值400亿吨,能源使用排放约为320亿吨,在现有2排放总量应减少到2000年的48%~72%;
主题
2015,2020年,中国建筑运行能耗上限?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分解出的各分项目标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要实现各分项目标的途径,技术与政策
目前中国建筑能耗状况
总能耗
建筑面积
建筑能耗 亿tce 建筑面积 亿m2
8
500
7
450
400 6
350
5
300
4
250
3
200
150
2
24.8%
农村建筑
25
20
15
10
2010 年份
5
14.8 10.4
23.1 16.6
22.1 20.1
11.4 9.2
7.6 5.0
0 各类建筑(总) 北方城镇采暖 城镇住宅
2000 2010
公共建筑
农村住宅
人均建筑能耗不能达到美国水平
2008年,世界用能总量为177.3亿tce;
2008年世界能源消耗分布 (亿 tce)
10560亿
5250亿kWh
2000亿 kWh
2200~2500亿 m³
2.1~2.3亿吨 kWh
6000亿kWh
3000亿 kWh
石油 天然气
3亿吨 1000亿m³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热 生物质
巨大的碳减排压力
CO2排放 亿吨 能源使用量 亿tce
2010年,世界能源使用碳排放总量为304.9亿吨
2008年世界碳排放分布 (亿吨)
其他国家, 91.36, 30.0%
美国, 58.33, 19.1% 日本, 12.15, 4.0%
OECD国家, 43.33, 14.2%
中国, 68.04, 22.3%
其他国家, 55.5, 31.3%
美国, 35.8, 20.2%
日本, 8.0, 4.5% OECD国家, 29.2, 16.5%
印度, 7.2, 4.1%
中国, 30.6, 17.3%
俄罗斯, 10.9, 6.2%
14.4亿tce, 8.1%
4.74 tce/人
5.9亿tce, 3.3%
0.45 tce/人
俄罗斯, 16.98, 印度, 14.74, 5.6%
4.8%
400
400
350
350
300
300
250
200 78%
80%
80%
81%
83%
250 200
150
150
100
100
50
50
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全球总碳排放
美国
(3.04亿人口)
中国 (13.17亿人口)
建筑能耗 人均建筑用能
EIA,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0, July 2010
国内外建筑能耗比较
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建筑运行能耗状况(2008年)
(1)D&R International, Ltd. 2010 Buildings Energy Data Book; (2)Eurostat; (3)The Energy Data and Modeling Center, Handbook of Energy& Economic Statistics in Japan.2011
25
20
15
10
5
0 2000
2002
2004
城镇住宅(不含北方采暖) 公共建筑(不含北方采暖)
人均建筑面积 m2/人
40 34.1
30 21.9
20
10
21.6 9.6
34.7 24.8
11.8 7.1
2006
2008
单位面积建筑能耗 kgce/m2
0 各类建筑(总)
城镇住宅
公共建筑
2000 2010
• 全球建筑能耗不可能超过60亿tce, 除非调整能源结构,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核能。 • 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人均建筑能耗为0.75tce;
(1)IPCC, Working Group III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2007;(2)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1; (3) Joseph Alcamo(Chief Scientist UNEP), How Close Are We to the Two Degree Limit?(4) Malte Meinshausen etc. Greenhouse-gas emission targets for limiting global warming to 2 ℃,Nature,2009
23.7% 1 19.8%
22.9% 20.9% 20.4% 19.6% 19.4%
20%
20.5% 20.8%
100 50
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0 2010
注: 不包括农村使用的生物质能
2000年到2010年,建筑总能耗从2.89亿tce,增长到6.77亿tce,超过2倍;
建筑面积从277亿m2增长到453亿m2,大量新建建筑落成,2000年后建成的建筑 占已有建筑的近40%!
生物质能使用量从2.43亿tce(2000),下降到1.39亿tce(2010),在建筑总能耗中比例 从46%下降到17%。
中国建筑能耗持续增长
单位面积能耗,kgce/m2
北方城镇采暖 农村 农村生物质能 30
能源使用碳排放
能源使用量
建筑运行碳排放约占总排放的28%
(1)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1;(2)IEA,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2011; (3)EIA,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10, July 2010;(4)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2010年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