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高一必修1练习: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_word含解析AwMl
高中地理高一必修一(人教版)练习:2.4全球气候变化_word版含解析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基础夯实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据此完成第1~2题。
1.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利大于弊2.A,完成第3~4题。
(导学号51340039)3.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情况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4.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4.C,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和℃。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1.1~1.5 1.6~2.0(3)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引起世界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能力提升据国际文传电讯报道,除了大气中CO2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外,封存于北极海底的甲烷由于冰层融化而被大量释放,题。
6.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7.近百年来,全球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A.①②B.③④C.①③7.C100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1.气候变化(1)含义: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2)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3)时间上的差异:(1)时间尺度:19世纪末至今。
(2)变化特征: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
(3)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主要是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近现代气候变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使海平面上升(1)原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
(2)影响:改变海岸线,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具体措施⎩⎪⎨⎪⎧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 公共交通工具2.意义⎩⎪⎨⎪⎧延缓气候变化减轻气候变化的危害知识点(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情景导入先思考 ———————(1)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该漫画反映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大量融化,企鹅将会失去生存的家园。
(2)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的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全球气候变化阶段分析从时间尺度划分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二、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1.自然原因: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对全球变暖有着影响。
2.人为原因: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下图:——————— 应用体验不可少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的气候变化,该地经历了( ) A .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 .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 .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 .干冷—湿冷—干冷交替变化解析:选A 温暖期,树木生长速度快,年轮稀疏;寒冷期,树木生长速度慢,年轮稠密。
高一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及解析2.4全球气候变化
2.4全球气候变化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 1)答题规菇训练学习效果评估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们把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现代气候变化B .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C •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D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化的冰壁内出现了一张可怕的脸,融水成为这张令人恐怖的脸流下的伤心泪。
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B .臭氧被大量破坏C .排放S02过多D .以上都不对4•此现象的发生,产生的后果主要有 ( )A .高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减少B .农作物生长期延长C .海平面上升D .臭氧被大量吸收 5. 下列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合理的是()A .加大海水淡化力度,控制海平面上升B .人类应停 止发展,避免人为原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C .全球变暖会导致蒸发量增大,地球会变得更干旱,因此各地应该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 发展畜牧业D .沿海地势较低的国家修建拦海大坝,或将居民迁移到地势高处 【能力提升】 下图显示了 2001〜2005年格陵兰岛某冰川末端不断消融后退的 【基础过关】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2.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曾有过象、 水牛和竹等。
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英国《每日邮报》 2009年9月3日公布了一张挪威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照片 (右图),照片中融 “足迹”。
读图,回答6〜7题。
6•据上图中M、N两点量算,此期间该冰川末端年平均后退的距离约为()A . 0.4千米B . 0.5千米C . 1.2千米D . 1.5千米7.若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 •极地高压增强B .沿海平原扩大C .陆地淡水减少D •植被类型增多国际能源机构(IEA)曾说,中国在2007年或2008年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课后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自己的答案填写在表格当中)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据此回答1~2题。
1.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对野象生活习性的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
读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回答3~4题。
3. 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4. 关于该历史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1830年)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5.右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6.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2.4全球气候变化 配套练习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2.4全球气候变化配套练习Word版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2.4全球气候变化配套练习word版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课堂作业改进一、选择题下图显示了“中国历史上野生大象活动地点分布图”。
相应地回答问题1至2。
1.据图分析可以得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a、继续向北移动B.继续向东移动C.继续向南移动D.继续向西移动2.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两个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个时期的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现代气候变暖增加了全球陆地面积。
C.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1月份的0°C等温线位置向北移动。
D.雪线在这个历史时期继续减少,但在现代趋于增加。
回答:1 c2。
D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
第2题,图示时期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说明图示时期气候变冷,现代全球气候变暖,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不同,a错。
现代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全球陆地面积减少,b错。
该历史时期由于气候变冷我国1月份0°c等温线的位置应该南移,c错。
该历史时期由于气候变冷雪线不断降低,现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则雪线趋向升高,d正确。
阅读“全球变暖示意图”,完成3~4个问题。
3.对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应负首要责任的国家是()a.美国b.中国c、俄罗斯D.沙特阿拉伯4.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是()a.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变大b、中国西北部和中亚的湿度增加,南极洲的紫外线增加d.高温杀灭大部分病菌,有利于人体健康答案:3.a4.a分析:问题3,美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问题4:全球变暖将增加极端天气的可能性,使温带地区更加干旱,并扩大一些不利于人类健康的疾病的流行;紫外线的增加是臭氧层破坏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无关。
5.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1.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全球变暖,雪线应上升,与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无关,①无关。
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说明东海水温升高,②有关。
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说明气温升高,③有关。
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与全球变暖有关,④有关。
A对。
考点:全球变暖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回答下面小题。
2. 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3.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答案】2. A 3. D【解析】试题分析:【2题详解】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全球气候变暖,使天山博格达峰雪线升高;气候变暖,使得纬度较高的东海海域水温升高,可能出现南海的鱼种;华北地区气温升高,树枝发芽时间提前;气候变暖使得中纬度地区温度升高,蒸发旺盛,干旱加剧,赤道附近降水更多,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3题详解】积雪面积减小,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可能导致雪崩现象加剧;积雪面积减小也反应了气候变暖,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升高。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4.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 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测试【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读下图“近年来大气中CO 2 的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正确代表近年来CO 2 增长曲线的是( )A. AB. BC. CD. D2. 近年来CO 2 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增多③热带雨林的破坏④人口的增加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 CO 2 增多,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②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②禁止燃烧矿物燃料③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④加强国际间合作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 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②无CO 2 排放,减轻“温室效应”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5. 2014年冬季,全球多个国家出现极端天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普降大到暴雪,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地区也迎来罕见的洪水,而中国却长期不降雪出现暖冬。
随着全球不断变暖,我们会在中纬度地区见到越来越多的极端冷事件,而在较高纬度的地区则会经历一些极端暖事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 我国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将南移B. 我国农牧交错地带将北移C. 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D. 该问题不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2. 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分别是( )A. 向大气中排放的SO 2 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B.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热带雨林遭砍伐;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森林砍伐C. 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D. 蒸发加剧,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减少水库修建6.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高中地理人教版高一必修1练习: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_word版含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1.教材第49页活动(1)冰川的范围可能减小;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冰川的消融量增加。
(2)海洋面积可能会增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热膨胀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扩大。
其他预测:如温带地区因蒸发旺盛,可能会变得更干;高纬度地区可能变得温暖,适宜农业的发展。
2.教材第50页活动首先根据材料,理解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两个原因,然后针对两个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多使用清洁能源;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等。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允许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倡导低碳生活,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学业达标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下面的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气候的变化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解析:气候温暖,树木生长较快,年轮较稀疏。
由图可知,内部和外侧年轮较稀疏,中间稠密,可知B为正确选项。
答案:B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解析:M时期处于寒冷期,冰川增多,海水密度增大,海平面下降。
答案:C据报道,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
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威尼斯全市人口不足6万人。
当地居民14日为这座“垂死”城市举行“葬礼”。
据此回答3~4题。
3.导致威尼斯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冰川融化B.全球气候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下沉解析:威尼斯是一个“水城”,那么就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热膨胀淹没沿海低地,与地面下沉无关。
答案:D4.人类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A.禁止使用氟氯烃B.减缓工业化进程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解析:为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练习: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读图,完成第1~3题。
甲全球大气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曲线乙我国近5 000年气温变化曲线1.20世纪60年代后()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②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③2000年我国气温低于历史最高水平④2000年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与两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③近5 000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④近30年,大气温室效应不断增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近年来,与图甲所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题,通过读图甲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是持续增加的,但增加值远没有达到原数的5倍。
由图乙可知,2000年我国气温尚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第2题,由图乙可知,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且近5 000年来气温的波动值超过了3 ℃。
由图甲可知,近3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保温作用增强。
第3题,由图甲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由于气温升高,高纬度区域内冰雪融化,中纬度地区干旱加剧,而大气层频发强“磁暴”、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皆与之无关。
答案:1.C 2.D 3.C4.全球变暖使农业受益匪浅的国家是()A.新加坡B.印度C.古巴D.俄罗斯解析:全球变暖,使农作物生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高纬度地区的国家农作物产量会提高,而低纬度国家因各方面原因可能受到危害。
答案:D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 ℃,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据此完成第5~6题。
5.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能有()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④青藏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先减小后增大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6.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的影响表现为()A.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B.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减少C.各种能源的生产都会受到制约D.煤炭工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解析: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各地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物种类,但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结果不同。
第二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人教版必修1)(解析版)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1~3题。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将没有冬天”。
据此完成4~5题。
4.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加强国际合作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5.人类在20世纪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了20%。
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 A.开发新型能源,改善能源利用结构 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 D.人工降雨读图,回答6~7题。
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6.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7.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练习(含答案)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课下跟踪检测(2019·山东青岛二中高一周测)下图为1951~2002年我国气温增长速率的分布图。
据此回答1~2题。
1.1951~2002年,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2.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地球上并非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升高。
图中能反映出该道理的地区为(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很容易判断出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气温升高最明显。
第2题,由图可知,长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在1951~2002年气温出现了下降,这充分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意味着全球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升高。
答案:1.A 2.B3.(2019·北京师大二附中课时作业)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气体都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它们(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解析:选C 温室气体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面辐射的热量保存在大气中,使气温升高。
全球变暖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
读图回答4~5题。
4.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5.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解析:第4题,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结合图中发生“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故该“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第5题,全球变暖是导致该“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
答案:4.A 5.B为了阻止全球变暖,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发达国家将相关信息和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第1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第1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第1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第1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全球气候变化考点扫描: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全球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于2014年9月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包括12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内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民间团体代表在峰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政治承诺及新举措,将有力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为2015年巴黎气候谈判签署协议注入新的动力。
下图为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1. 图中显示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呈现出( )A. 正比例关系B. 反比例关系C。
正相关关系D. 负相关关系2. 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A. 非洲人口迅速增加所致B。
火山、地震频繁发生C. 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燃烧值低的煤炭所致D。
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
下图示意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雪线、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
读图完成3~4题。
3. 设与雪线高度3km对应的纬度年平均气温为T,年降水量为P,则( )A. T=10℃,P=120 mmB. T=10℃,P=40 mmC。
T=18℃,P=120 mm D。
T=18℃,P=40 mm4. 全球气温变暖,可能导致()A. 全球爆发淡水危机 B。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后作业:2.4 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2022·江西南昌高一检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月里经受了三次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冰期、石炭—二叠纪冰期和第四纪冰期。
冰期之间为间冰期。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A.太阳活动B.人类活动C.下垫面D.大气环流2.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冰期雪线下降B.间冰期海面降低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移动D.间冰期物种锐减解析:第1题,人类毁灭在距今1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时期,在此时期之前人类不会影响气温的变化,故选B项。
第2题,冰期温度低,间冰期温度高,故大冰期时雪线会降低,A项正确;冰期时全球自然带由于温度降低会向低纬度方向推移,C项错误;间冰期时由于温度高,海平面上升,物种不愿定削减,故B、D两项错误。
答案:1.B 2.A3.(2021·山东济南模拟)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整,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解析:该题中不同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解决措施结论A 削减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选择B 削减氟利昂等分解臭氧层物质的排放不选C 削减SO2、NO2等酸性气体的排放不选D 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加强,相邻海疆密度差的加大等不选答案:A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A.寒冷—温存—寒冷交替变化B.温存—寒冷—温存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5.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毁灭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解析:第4题,温存期气温高,树木年轮宽;寒冷期气温低,树木年轮窄。
第5题,M时期为寒冷期,冰川面积增加,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河流水灾较少。
2.4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节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 专项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2.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的________环节的增强直接相关()A.①B.②C.③D.④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年平均气温(1885年~2008年)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反映这段时期该城市年平均气温()A.逐年上升,季节变化减少B.逐年上升,季节变化增大C.总体上升,年际变化增大D.总体上升,年际变化减小4.造成该城市气温上升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温室气体过量排放B.太阳辐射逐渐地增强C.日地距离越来越靠近D.城市化水平不断下降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6.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读下图,回答7~8题。
7.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是()A.逐年上升B.波动上升C.逐年下降D.基本不变8.以下措施实施后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问题的是()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科技,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
读“浙江省冬季雾霾日数统计图(下图)”,回答9~1 0题。
9.冬季浙江雾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持续上升;降水B.波动上升;植被破坏C.逐渐上升;地形D.波动上升;人类活动10.冬季是浙江一年中雾霾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主要原因是()A.燃煤取暖排放污染物多B.气温低,水汽易发生凝结C.工业开工率高排污量大D.降水少,大气形势相对稳定绿色电力是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将可再生的能源转化为电能,有环保效益的绿色电力因为其价格比火电贵而没能得到充分发展。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11 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必修1 课时11 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A版教师卷【题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片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A.洪涝灾害B.全球气候变暖C.酸雨D.臭氧层破坏【小题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开采矿产资源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小题3】该图片反映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还可能导致①低纬地区山地冰雪量增加②我国南海的鱼种生存空间向东海扩展③日本的樱花提前开放④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题文】科学家预测,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6℃,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能有①冰川退缩②冻土融化③全球温度带北移④灾害性天气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A.南半球农作物的分布向北移B.俄罗斯的亚寒带针叶林分布范围向北扩展C.农业生产活动受到病虫害危害的范围会明显减小D.全球各地小麦的生产都会出现明显的增收现象【小题3】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是A.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C.由集中供暖改为分散供暖D.使用一次性餐具就餐【题文】图瓦卢人口仅11万,国土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陆地最高处海拔仅4.5 m,2000年2月,海水淹没了图瓦卢的大部分地方,包括首都的机场及部分住宅和办公室。
图瓦卢前总理佩鲁悲壮地说,他们是“地球暖化的第一个受害者”。
下图为图瓦卢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使图瓦卢成为“地球暖化的第一个受害者”的主要原因是A.近年来全球降水增多B.全球气候变暖C.人为地破坏海洋环境D.图瓦卢人口增长迅速排放,下列措施合理的是【小题2】为有效地减缓大气中CO2①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③植树造林,保护森林④停止使用煤和石油的化石燃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题文】由于受太阳辐射、下垫面条件、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气候在不断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1.教材第49页活动
(1)冰川的范围可能减小;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冰川的消融量增加。
(2)海洋面积可能会增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热膨胀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扩大。
其他预测:如温带地区因蒸发旺盛,可能会变得更干;高纬度地区可能变得温暖,适宜农业的发展。
2.教材第50页活动
首先根据材料,理解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两个原因,然后针对两个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多使用清洁能源;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等。
(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允许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倡导低碳生活,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学业达标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下面的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地气候的变化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解析:气候温暖,树木生长较快,年轮较稀疏。
由图可知,内部和外侧年轮较稀疏,中间稠密,可知B为正确选项。
答案:B
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解析:M时期处于寒冷期,冰川增多,海水密度增大,海平面下降。
答案:C
据报道,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
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威尼斯全市人口不足6万人。
当地居民14日为这座“垂死”城市举行“葬礼”。
据此回答3~4题。
3.导致威尼斯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冰川融化B.全球气候变暖
C.海水膨胀D.地面下沉
解析:威尼斯是一个“水城”,那么就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高山和
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热膨胀淹没沿海低地,与地面下沉无关。
答案:D
4.人类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A.禁止使用氟氯烃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解析:为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答案:C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难再见蓝天。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爱斯基摩人“手舞足蹈”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等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
B.气温变暖,生活更舒适
C.可以拥有更多的淡水资源
D.渔业资源增加
解析:冰川融化,而爱斯基摩人高兴的“手舞足蹈”,说明冰川融化对其产生有利影响,结合选项分析,A项最为合理。
答案:A
6.图瓦卢人“日夜难眠”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炎热难耐
B.家园将被淹没
C.风暴潮加剧
D.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解析: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而导致海平面上升,而图瓦卢多为珊瑚岛,海拔较低,故可能被淹没。
答案:B
7.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可能出现()
A.1月份0 ℃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
C.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将向南移
D.西北地区因蒸发加剧导致降水增加
解析:我国1月份0 ℃等温线向北移动,随着海水的热膨胀,台湾岛会缩小,冬小麦的种植区向北推移,西北地区因蒸发而更加干旱。
答案:B
8.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什么趋势?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年。
(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什么?
(4)简述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答案:(1)上升趋势。
(2)1998
(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破坏植被。
(4)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平原、岛屿和城市;造成全球气候资源条件的变化,加大自然资源开发的难度;加剧了自然灾害;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改变,某些物种灭绝;影响农业生产格局;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能力提升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据此回答9~10题。
9.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0 ℃等温线将上移150~500 m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10~95 cm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随着全球变暖,将影响世界各地的降水量的变化,有的地区增多,有的地区减少,故C错误。
答案:C
10.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艺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解析:A、B、C三项都属人类活动特点,D项是一种自然特征。
答案:D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 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解析: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结合图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是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故B项对。
答案:B
1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 ℃,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B.西亚
C.北非D.中亚
解析:澳大利亚、北非和西亚三个地区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就目前来看,三地的降水量相当,但全球温度升高3℃后,前两者出现粮食减产,而中亚属于温带沙漠气候区,在全球温度升高3℃后,其降水量增加幅度没有西亚地区大,故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13.据观测,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年内最高值出现在北半球的()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解析:冬季由于居民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加之植被叶子枯黄和脱落,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
答案:D
1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2年9月20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在格陵兰岛西北部,一个巨大的冰山正在逐渐瓦解。
这个巨大的冰山名为PⅡ-2012,原先是皮特曼冰川(Peterman Glacier)的一部分,但是在今年7月中旬和母体分离开来。
专家称,未来200年间,冰岛的冰川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而消失。
材料二2012年7月4日以来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此次洪灾导致孟全国各地共有上百人死亡。
(1)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会产生哪些影响?
(2)孟加拉国洪水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明显。
第(2)题,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异常,各类灾害事件频繁发生。
第(3)题,具体措施应从针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①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导致生态系统调整,影响生物分布数量和多样性;③增加能源的消耗,进一步加剧变暖趋势;④世界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粮食总产量降低。
(2)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的增加,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加,导致孟加拉国降水增多,洪灾泛滥。
(3)①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②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③植树造林,扩大绿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