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中药学
二.升降浮沉的依据
┌辛甘温热药—麻黄、桂枝等—多升浮
1.气味│
└酸苦咸淡涩寒凉药—大黄、芒硝、白芍、牡蛎
、茯苓等—多沉降
┌质轻—花叶类—苏叶、菊花等—多升浮
2.质地│ ┌根、茎、果实、种子类—肉苁蓉、 ┐多
证
四、与阴阳的关系: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五、临床意义
1.根据药物的寒热属性,准确地选择用药。《内经》 “寒 者热之,热者寒之”
2.根据药物的四气属性,指导配伍与炮制。
六、使用注意
第二节 五 味 一.五味的概念:辛、甘、苦、酸、咸、淡、涩(甘淡 并称,酸涩作用相同) 二.五味理论的产生:1.口尝的滋味,2.作用的推论。 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 能(性能的标志)。 三.五味的作用
桦 甸 5.36 86.3 70.2 3.02
伊 通 5.08 80.2 71.2 3.09
吉林 河北 陕西 四川 安徽 江西 福建 贵州
不同产区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
野葛
粉葛
12
广西 2.22
10.9
四川 1.20
11.6
8.24
6.45
6.59
3.59
1.77
二.道地药材: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 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 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 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神农本草经》序例中指出:“阴干、暴干,采造时月 ,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宋代寇宗奭 亦说:“凡用药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 。”
中药学专论
中药学专论
(原创版)
目录
1.中药学的定义和历史
2.中药的分类和特点
3.中药的药效和应用
4.中药学的现代发展
5.中药学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中药学的定义和历史】
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草药的性质、功效、用法和制药技术的学科。
中药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该书详细记载了当时已知的各种草药的性能、功效和用法。
【中药的分类和特点】
中药的分类繁多,一般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
其中,植物药是最主要的一类,占中药总数的绝大多数。
中药的特点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中药的药效和应用】
中药的药效主要取决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对人体产生各种作用,如抗菌、抗炎、镇痛、镇静等。
中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用于保健和调理身体。
【中药学的现代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代中药学已经
可以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其药效进行科学的评价。
此外,中药的制备方法也得到了改进,现代中药制剂更加方便和安全。
【中药学的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中药学的未来前景非常广阔。
中药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为保健和调理身体提供有效的手段。
《中药学》复习资料
《中药学》复习资料一、中药的基本概念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中药的性能是其重要特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性和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如黄连、黄芩等;热性和温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如附子、干姜等。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能泄、能燥、能坚;甘味能补、能和、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升浮药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等作用;沉降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利水渗湿、重镇安神等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如心经病变常用黄连、百合等;肝经病变常用柴胡、白芍等。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二、中药的炮制炮制是指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增强药物的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便于制剂和贮存等。
常见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炮炙等。
净制是选取药材的药用部分,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切制是将药材切成适宜的片、段、丝、块等;炮炙包括炒、炙、煅、蒸、煮、燀等多种方法。
例如,炒法可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
清炒又有炒黄、炒焦、炒炭之分,不同的炒制程度会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炙法是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同拌炒,如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酒炙可增强活血通络的功效。
三、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配伍关系主要有“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相使是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黄芪配茯苓,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
中药学
第一章解表药1.麻黄:发汗,平喘,利水。
2.桂枝:助阳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
3.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4.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5.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8.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白芷: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10.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1.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2.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3.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1.薄荷:2.牛蒡子:3.蝉蜕:4.淡豆豉:5.桑叶:6.菊花:7.蔓荆子:8.葛根:9.柴胡:10.升麻:第二章清热药(51味)第一节清热泻火药(8)1.石膏:2.知母:3.芦根4.天花粉5.栀子:6.淡竹叶:7.夏枯草:8.决明子:第二节清热燥湿药1.黄芩:2.黄连:3.黄柏:4.龙胆草:5.苦参:第三节清热凉血药1.水牛角:2.生地黄:3.玄参:4.牡丹皮:5.赤芍:6.紫草:第四节清热解毒药1.金银花:2.连翘:3.蒲公英:4.紫花地丁:5.大青叶:6.青黛:7.穿心莲:8.牛黄:9.蚤休:10.半枝莲:11.垂盆草:12.土茯苓:13.鱼腥草:14.射干:15.山豆根:16.马勃:17.马齿苋:18.白头翁:19.秦皮:20.鸦胆子:21.红藤:22.败酱草:23.熊胆:24.野菊花:25.白花蛇舌草:26.白鲜皮:27.板蓝根:第五节退虚热药1.青蒿:2.白薇:3.地骨皮:4.银柴胡:5.胡黄连:第三章泻下药第一节攻下药1.大黄:2.芒硝:3.芦荟:4.番泻叶:第二节润下药1.火麻仁:2.郁李仁:第三节峻下逐水药1.甘遂:2.京大戟:3.红大戟:4.芫花:5.巴豆:6.牵牛子:第四章祛风湿药1.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
2.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
中药学专业专业导论
中药学专业专业导论中药学专业专业导论导读:中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旨在探索中药的起源、发展、制备和应用。
它研究中药药材的性状、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药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为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逐步介绍中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研究领域,并探讨中药学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价值和前景。
1. 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中药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医药实践,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自古以来,中药学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
中药学的演变过程中,融合了哲学、自然科学和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学科特点与研究方法。
2. 中药药材的性状与鉴定中药药材是中药学研究的基础,了解中药药材的性状与鉴定方法对于中药学专业而言至关重要。
中药药材的性状包括形态特征、色泽、气味、质地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性状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初步判断药材的品质与质量。
3. 中药药材的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中药药材所含有的活性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基础。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与了解不同中药药材中活性成分的种类、含量以及药理作用等相关知识。
通过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中的药理机制,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4. 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检验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检验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药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与检验,可以保证中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常用的评价与检验方法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理化指标的检测与分析以及生物学活性的评价等。
5. 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和前景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前景。
中药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亦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和思路,尤其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药学也与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质量控制等领域有密切的联系,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
总结回顾:本文从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中药药材的性状与鉴定、中药药材的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检验以及中药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和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介绍。
中药学(全)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中药学、中药、道地药材的概念。
2.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3.掌握六本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
4.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5.了解植物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6.掌握炮制的意义。
总论中药: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草药:此词始见于宋代。
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
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中药学:P.1.专门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学略具规模,至迟在秦汉之际这可从《山海经》、《周礼》、《五十二病方》等书所记载的大量动、植、矿物和药物名称的丰富知识中推断出来。
二、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此书简称《本经》。
全书共3卷。
载药365种,按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分为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
分类比《山海经》多人、米谷、菜、虫四类。
进一步充实了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药学基本理论。
载有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
始创药物功效分类法(三品分类)。
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
其缺点是略而不详。
三、《本草经集注》是对《本经》的补充和发挥南朝宋齐梁人陶弘景所著,载药730种。
本书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和有名未用七类。
对药物的产地、采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的性味、形态、鉴别、炮制方面的论述颇多补充和发挥。
如把药性分为大寒、寒、微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8种。
并创立了便于临床应用的诸病通用药物的分类法。
中药学大类
中药学大类
中药学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的大类,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常见大类:
1. 中草药学:研究中草药的种植、采集、加工、鉴定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 方剂学:研究中药组方的理论、方法和规律,包括中药方剂的合理性、安全性、疗效等方面的研究。
3. 药物化学:研究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4. 药物分析学:研究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测定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5. 药理学:研究中药对人体生物系统的作用和药效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6.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7. 中药制药学:研究中药的制剂、制备工艺以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8.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的毒理学、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仅是中药学的一些常见大类,实际上中药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还涉及到中医学、中药药事管理等其他学科。
中药学专业专业导论
中药学专业专业导论
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研究中药草药和药材的性质、成分、功效与应用的学科。
中药学专业导论主要介绍中药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学科体系、学科特点和学科研究内容等。
该导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药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并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中药学专业导论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中药学专业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中药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2. 中药学专业的学科体系:介绍中药学在整个药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和交叉学科。
3. 中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阐述中药学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如中药的复杂性、药效成分的多样性、中药炮制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特点。
4. 中药学专业的学科研究内容:介绍中药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源学、中药鉴定与质量控制、中药制剂与药物制备等。
5. 中药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探讨中药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前景,以及中药学专业人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学习中药学专业导论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学专
业的基本情况,为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中药学
一,解表药:辛温解表有麻黄、桂枝、生姜、紫苏、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细辛、辛夷、白芷等。
辛凉解表有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豆豉、浮萍、升麻等。
二清热解毒药有: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红藤、白头翁、鸦胆子、白鲜皮、土茯苓、漏芦、山慈菇、马勃、山豆根、射干、橄榄、仙人掌、白花蛇舌草、半支莲、虎耳草、马尾连、穿心莲、铁觅菜、酸浆、白蔹、野菊花、金莲花、鱼腥草。
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胡黄连、秦皮。
,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有:栀子、石膏、寒水石、知母、杞子、竹叶、芦根、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箱子、夜明砂、熊胆、天花粉、茶。
清热凉血药有:犀角、牛黄、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地骨皮、白薇、银柴胡、丝瓜络。
三,泻下药:攻下药如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等润下药如火麻仁、郁李仁等峻下逐水药如千金子、商陆、牵牛子、巴豆、芫花、大戟、甘遂等。
四,祛风湿药:独活,威灵仙,秦艽,防己,徐长卿,附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蛇蜕),木瓜,桑寄生,五加皮,川乌(附草乌),马钱子,雷公藤,络石藤,秦芫,蚕砂、臭梧桐、稀签草、伸筋草、老鹤草、透骨草、八角枫、钻地风、海风藤、海桐皮、松节、桑枝、香加皮、千年健。
五,芳香化湿药:苍术厚朴(附厚朴花) ,广藿香砂仁(附砂仁壳) ,白豆蔻(附豆蔻壳),佩兰,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湿药:立水消肿: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葫芦,玉米须,香加皮,泽漆。
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滑石,通草,关木通,萹蓄,瞿麦,地肤子,海金沙,石韦,萆薢。
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垂盆草。
七,温里药:温中散寒药如干姜、高良姜、花椒、胡椒、丁香、草羡、草澄茄、山奈等。
温肾回阳药如附子、川乌、草乌、肉桂、九香虫等。
暖肝散寒药如吴茱英、小茵香等。
温肺化饮药如干姜、细辛等。
八,理气药:枳实、枳壳、青皮、佛手、大腹皮、薤白、香附、川楝子、乌药、降香、柿蒂,陈皮、木香、檀香、沉香、青木香、荔枝核、香附、香椽、玫瑰花、娑罗子、天仙藤、甘松、九香虫、刀豆、绿萼梅。
中药学重点名词解释
中药学名词解释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
)2.本草:本:是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他植物。
重要包括植物、动物、矿物。
但中药来源以植物类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故在古代将药物称为本草。
3.官药:由国家专营的、正规中药书上有记载的,称为官药。
4.草药:相对官药而言,一些流传在民间,在一些正规的药学著作上没有记载的药物,即为草药。
5.民族药:是指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是在吸收中医药及外国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特色和较强地域性的药物。
6.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一定剂型,并且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以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
7.中药学: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史的一门学科。
8.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炮制独特,疗效突出,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9.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等。
10.炒: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时取出,根据火候大小分为炒黄、炒焦、炒炭。
11.烫:与砂或滑石、蛤粉同炒的方法习称烫。
12.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
13.煅:将药物直接放入无烟炉火中或置于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称为煅法。
14.煨:取净药物用湿面皮或湿纸包裹,或用吸油纸均匀的隔层分放,进行加热处理,或将药物与麦麸同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
15.燀:将药物放入沸水中,翻动片刻,立即取出的方法。
中药学:中药学(最新版)
中药学:中药学(最新版)1、多选《药典》炮制通则的分类方法之内容是()A、净制B、切制C、炮制D、水制E、火制正确答案:A, B, C2、名词解释盐黄柏的炮制方法是什么?正确答案:黄柏盐制后可引药入肾,缓和(江南博哥)苦燥之性。
增强滋肾阴、泻相火。
退虚热的作用。
多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盗汗遗精,足膝痿软。
3、单选患者,男,16岁。
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脓血,舌质红,脉滑数。
用药宜首选()。
A.黄芩、木香B.黄连、木香C.黄柏、木香D.苦参、木香E.马齿苋、木香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黄连和木香的配伍应用。
黄连大苦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常用于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与木香同用,如香连丸。
此为湿热泻痢,故选B。
4、名词解释大理石花纹正确答案:药材横切面具棕色种皮嵌入乳白色胚乳组织中形成的纹理。
如槟榔。
5、名词解释净选加工正确答案: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方法。
6、问答题炮制对芫花化学成分有何影响?正确答案: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芫花酯甲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水煮芫花中芫花酯甲的含量比生芫花高约11%,而其他几种炮制品芫花酯甲含量均降低。
降低率依次为:醋炙芫花(45%)>醋煮芫(18%)>清蒸芫花、高压蒸芫花(10%)。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不同炮制工艺、不同地区的芫花样品及在不同条件下模拟炮制处理的芫花素单体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芫花经炮制后,芫花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生品含量高,醋炙品与生品接近,其他炮制品与生品比较,降低程度均较明显(p<0.01)。
芫花素的含量由高至低依次是:生品>醋炙品>高压蒸品>清蒸品>醋煮品>水煮品。
用气质联用法对生芫花和醋炙芫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发现芫花醋炙后挥发油含量降低,颜色加深,化学组分及组分间的相对含量均发生了改变。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
四气
• 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主 要反应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性 质和特征,是最重要的性能内容。
• 温与热、凉与寒,分别属于同一类药性,只是温次于 热,凉次于寒,仅有程度上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区分这 一差异,有的药物还标以大热、微温、微寒、大寒等。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倾向, 只是寒热之性不明显,但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从本质 而言,四气不外乎寒热二性而已。
中药学
中药学 知识
中药学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 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 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中药学
梅花鹿
中药学
蝉蜕
中药学
代赭石
中药学
中药学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 和矿物,而天然药材的分布、采集和生产, 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 杂,气候、水土、日照等生态环境差异很 大,各地生物的分布很不相同。其质量优 劣就有所差异。所以,中药材多有明显的 地域性。
中药学
五味表示的主要作用(4)
• 咸:能软、能下,可以表示软坚散 结及芒硝等少数泻下药的作用特点。
• 淡:能渗、能利,可以表示渗湿利 水的作用。
中药学
升降浮沉
• 含义:升降浮沉是用以概括药物作 用趋向的一种性能。升是上升,降 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 固藏和泄利二便。
中药学
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和方法
中药学
• “相畏” :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 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 和生南星畏生姜。这是利用配伍抑制或消除药 物毒副作用的典型实例。
中药学
一.名词解释1. 中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2.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学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3. 本草:本: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它植物。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但以植物药为最多,使用也更普遍,所以相沿把中药叫“本草”。
4. 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5.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6.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7.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8.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9. 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10. 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11. 炮制: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加工处理过程。
12. 水飞法: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13. 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以便充分发挥疗效。
14. 煨法:利用湿面粉、湿纸或黄泥包裹药物,置热火灰加热至面或纸焦黑。
或泥巴焦枯为度,可减轻药物的烈性、副作用、或加强止泻的作用。
15. 淬法: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使其酥脆的方法。
16. 炙法:将药物快速投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刻取出的一种方法。
17. 中药性能:又称药效。
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内容,它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18. 四气:亦称四性,指的是药物寒热不同的性质,具体内容包括凉、热、寒、平。
19. 五味:是指药物的滋味,具体内容包括辛、甘、酸、苦、咸、涩、淡。
20. 升降沉浮: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浮指上升、发散,即向上向外的作用趋势,沉指收敛泄利,降指下降,即向下向内的作用趋势。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及其制剂的科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中药学的一些知识点。
1. 药用植物:中药学关注的主要对象是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
药用植物通过其内含的活性成分起药物作用。
2. 药性分类:中药学中,药物根据其功效、性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药物可以根据其味道分为五味(辛、酸、甘、苦、咸);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滋补药、化湿药等。
3.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将药用植物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和配制后得到的成品。
中药制剂可以是药片、丸剂、汤剂、调剂、外用药膏等。
制剂的制备过程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4. 药用价值:中药学通过研究和实践,对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以及适应症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结果可以提供给临床医生和药剂师,用于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中药。
同时,药用植物还可以通过提取纯化活性成分,用于新药研发。
5. 中药毒理学:中药学也关注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问题。
中药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和中毒现象,毒理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药的安全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此外,毒理学研究还可以为中药的质量评估提供一些指标和方法。
6.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指对药材进行热处理和加工,以改变其性质、增加药效或改善药味。
炮制过程可以包括炒、煮、烘、蒸、晒等方法。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对药材的活性成分进行改变,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疗效。
7. 中药鉴定:中药学通过对药材的鉴定,确定其品种、质量和真伪。
鉴定方法包括外观鉴定(如色泽、气味、质地等)、显微鉴定(如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和化学鉴定(如含量分析、指纹图谱等)。
中药的鉴定能够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中药学是一门关于中药的科学,它研究中药的药用植物、药性分类、中药制剂、药用价值、中药毒理学、中药炮制和中药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深入了解中药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中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中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草:由于还原以植物性药材居多,所以古往今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地道药材: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
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效所反应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五味:是药物因作用不同而具有辛甘酸(涩)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辛:能散、能行,可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缓和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还有解药食中毒之功。
酸:能收、能涩,用于收敛固涩,兼能生津。
涩:作用与酸味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能泄、能燥,能坚阴。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升降沉浮: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毒:分为广义毒,古代乃一切药物的总称以及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专指药物对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
配伍: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七情:指药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去性留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煨法: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淬法: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水或液体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水飞:药物与水共研,细粉随水倾出,粗粉继续加水研磨,多次分离放置后得极细粉的方法。
炙法: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中药学
梅花鹿
蝉蜕
代赭石
绪言
有关概念: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 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 质,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特点:1、从产地上看,大多数中药最初产在中国。 2、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3、主要作用。
本草: 中药学的旧称。 因作为研究对象的中药多数为草本植物, 故名。
2、相须: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 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
如:解表药中,麻黄汤,麻黄与桂枝配合,能明显增强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 清热药中,白虎汤,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 热泻火的治疗作用。 银翘散、桑菊饮、大承气汤。。。。。。
相须的药物性能功效相类似,配伍时没有明 显的主次关系,能明显增强原相同或类似的 疗效,相须的药物一般但不一定都归在同一 章节。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奠定中药学发展的基础. 作者不详 记载药物365种; 按性能良、毒分为上、中、下三品
(2).魏晋南北朝时期
代表作:《神农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年代:南朝梁代. 记载药物数730种, 创立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隋唐五代时期
代表作:《新修本草》(《唐本草》)
作者:李勣,苏敬等23人 成书时间:唐显庆四年(659年); 内容:载药844种 (或850种) 结构及体例:由《本草》、《药图》、《图经》组成。
▪ 五、其他方法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中药的性能:
是对中药的基本性质和作用特征的高度概 括。
药性理论的内容:四气、五味、归经、升 降浮沉、毒性、配伍、禁忌等。
第一节 四气
一、概念: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具有寒、热、 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药理、药效、药物组成、制剂工艺等方面的学科。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
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药物组分、药理作用等。
中药的分类主要有中草药和中成药两大类。
中草药是直接采集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并经过炮制、炮制制剂、配伍等处理而成。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研制和制药工艺加工而成的药物。
中草药的药物组分主要包括生物碱、多糖、黄酮、挥发油等。
这些药物组分具有多种不同的药理作用。
例如,生物碱可以抗菌、抗炎、镇痛等;多糖能够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黄酮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挥发油具有杀菌、驱虫等功效。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物质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效应。
中药物质可通过多种方式对人体产生作用,如通过调节机体代谢、改善组织器官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
药理作用是中药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中药在治疗疾病中的效果。
在中草药的制剂工艺中,主要包括炮制、炮制制剂和配伍三个环节。
炮制是指将中草药进行烘干、煅炼等处理,以改善药效和降低药物毒性。
炮制制剂是指将炮制后的中草药进行配方组合和制剂加工,以制成易于服用和调配的药物。
配伍是指将不同的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组合,以增强药效或减少药物毒性。
中药学基础知识在中医药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药物组分和药理作用,为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更科学的支持。
然而,中药学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药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分析中药的药物组分和药理机制,为中药的再研究和研发提供更多可能性。
总之,中药学基础知识是掌握中药学科的基础。
了解中药的分类、药物组分和药理作用对于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学 总 论
3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
四气确定的依据:用药反应 四气确定的基准:病证寒热 如何确定? 药物寒热的确定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药 物。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药 物。
4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四气表示的药物作用 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温热药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阳助火、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等作用。 5四气与功效的关系 (1)药物寒热与药物功效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抽 象与具体的关系。 (2)药物的寒热是从特定的角度概括药物作用的性 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
能补——补益 能缓——缓急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 ①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 ②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 不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 ③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 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 另外,甘味还有滋润的作用,能润燥。
⑵甘味
⑶酸味 能收——收敛,能涩——固涩既具有
2 五味的作用
⑴辛味
能散—— 发散 能行—— 行气、行血 ①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 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 ②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 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 ③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 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 “辛以润之”: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 肺。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看炮制CD)
炮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 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 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 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本草蒙荃》“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 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雷公炮炙论》、《炮炙大法》、《修事指南》等 为炮制专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第八章解表药一、基本理论(一)定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二)特点: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
(三)主治:解表药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
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证而兼有表证者。
(四)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解表药必须根据四时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不同而恰当选择,配伍用药。
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兼燥邪。
故除针对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不同,相应选择长于发散风寒或风热的药物外,还有解表药与祛暑、化湿、润燥药的不同配伍。
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不同,解表药还须分别与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补养药配伍用药,以扶正祛邪。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应同时配伍清热解毒药。
2、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不要用量过大,发汗太过,以免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的弊端。
又汗为津液,血汗同源,因此,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
3、使用解表药还要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不易汗出,解表药用量宜重。
同样,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4、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五)分类:根据解表药药性及临床应用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一、整体概说: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主要作用。
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等风寒表证。
部分药物还可用治痹证及喘咳、水肿、麻疹、疮疡初起兼有风寒表证者。
二、药物详解(一)麻黄与桂枝1、麻黄《本经》【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1)用于风寒感冒,为辛温解表要药。
多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脉浮紧的感冒重证,即风寒表实证,每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用于咳嗽气喘。
(3)用于风水水肿,为宣肺利尿之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虚喘者均当慎用。
2、桂枝《别录》【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用】(1)用于风寒感冒。
配麻黄可治风寒表实无汗,如:麻黄汤;配白芍可治表虚有汗,如:桂枝汤。
(2)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
(3)用于痰饮蓄水症。
(4)用于心悸。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3、麻黄与桂枝的比较(1)相同点:二者性味均为辛、温。
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治风寒表实证,水肿有风寒表证者。
(2)异同点『1』麻黄尚有微苦味;桂枝尚有甘味,辛甘温煦。
『2』麻黄发汗力较强,只宜于风寒表实证;桂枝的发汗力不及麻黄,配白芍可治风寒表虚证。
『3』麻黄辛而微苦,善于宣肺平喘,治风寒喘咳证,又配清肺药治风热喘咳,配温肺化饮药治寒饮喘咳。
『4』桂枝可温阳利水:治膀胱气化不行之小便不利、水肿,阳气不行,水湿内停之痰饮『5』桂枝可温经通阳:治胸阳闭阻或胸阳不足之胸痹,心悸、脉结或代,风寒湿痹,寒凝瘀滞之经闭,痛经,症瘕.(二)紫苏与生姜1、紫苏《别录》【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皮经。
【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
【应用】(1)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
(2)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本品为醒脾宽中,行气止呕良药,且兼有理气安胎之功。
(3)用于鱼蟹中毒,腹痛吐泻。
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同用。
2、生姜《别录》【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1)用于风寒感冒。
本品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较弱,故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加红糖服,或配葱白煎服,或加入其他辛温解表剂中,作辅药使用。
(2)用于胃寒呕吐,为“呕家圣药”。
配半夏可治胃寒呕吐,及小半夏汤;配黄连、竹茹等可治胃热呕吐。
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3)用于风寒咳嗽。
(4)本品可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毒。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忌服。
(三)香薷、荆芥、防风1、香薷《别录》:本品形似夏日的麻黄。
2、荆芥《本经》:本品反鲤鱼。
3、防风《本经》:本品为风中之润剂。
(四)羌活、白芷、细辛1、羌活《药性论》【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膀胱、肾经。
【功效】: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应用】(1)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疼。
(2)用于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血虚币痛,阴虚头痛者慎用。
2、白芷《本经》3、细辛《本经》【性味归经】:辛,温。
有小毒。
归肺、肾、心经。
(1)用于风寒感冒,阳虚外感。
(2)用治头痛,鼻渊,牙痛,痹痛。
(3)用于寒痰停饮,气逆喘咳。
【用法用量】:煎服,2-5克;入丸散剂,用0.5-1克。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忌用。
反藜芦。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一、整体概说:药物多性味辛凉,发汗解表作用比较和缓,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
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痛目赤、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
某些药物还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以及风热咳嗽等证。
二、药物详解(一)薄荷《新修本草》【性味归经】:辛,凉。
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期。
本品为疏散风热常用药物。
2、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5、本品芳香辟秽,还可用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致痧胀腹痛吐泻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3-6克,宜后下。
其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
【使用注意】: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二)菊花《本经》【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1、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
2、用于目赤昏花。
3、用于眩晕惊风。
4、用于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滁菊花)。
(三)柴胡《本经》【性味归经】: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应用】1、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
本品为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
2、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对于胸胁,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本品。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4、本品还可退热截疟,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和解退热宜生用,疏散肝郁宜醋炙,骨蒸劳热当用鳖血拌炒。
【使用注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四)升麻《本经》【性味归经】:辛、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应用】1、用于风热头痛,麻疹不透。
2、用于齿痛口疮,咽喉肿痛。
本品可用治多种热毒证,尤善清解阳明热毒,故常用治胃火上攻,头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崩漏下血。
本品善引清阳之气上升,故为升阳举陷之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发表透疹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固脱宜制用。
【使用注意】:麻疹已透,以及阴虚火旺,肝阳上亢,上盛下虚者,均当忌用本品。
第九章清热药一、基本理论(一)定义: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二)特点:本类药的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
(三)主治:清热药主要用于表邪已解、里热炽盛,而无积滞的里热病证,如外感热病,高热烦渴,湿热泄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
(四)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清热药首先要辨别热证虚实,实热证有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气血两清的用药不同;虚热证用药又有清热凉血、养阴透热及滋阴清热凉血除蒸之别。
同时还要注意有无兼证,如兼有表证者,当先解表然后清里,或与解表药同用,以期表里双解,若里热积滞者,则应配卸下药。
2、本类药物,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热证易伤津液,苦寒药毛又易化燥伤阴,故阴虚患者亦当慎用。
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清热药。
五、分类:针对热证的不同类型,并根据药物的功效,将清热药分为以下五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一、整体概说:清热泻火药,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主要用于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或神昏谵语,脉象洪大等气分实热证。
并且这类药物各有不同的作用部位,分别适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体虚而有里热证时,应注意扶正祛邪,可配伍补虚药同用。
二、药物详解(一)石膏《本经》【性味归经】:辛、甘,大寒。
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应用】1、用于壮热烦渴。
本品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适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实热证。
2、用于肺热喘咳。
3、用于胃火牙痛。
4、用于疮疡不敛。
【用法用量】:煎服,15-60克,宜打碎先煎。
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二)知母《本经》【性味归经】: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1、用于热病烦渴。
本品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3、用于骨蒸潮热。
本品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4、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清热泻火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水炙用。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三)天花粉《本经》【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
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应用】1、用于热病口渴,消渴多饮。
本品善清胃热而养胃阴,有生津止渴之效。
2、用于肺热燥咳。
3、用于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四)栀子《本经》【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应用】1、用于热病烦闷。
2、用于湿热黄胆。
3、用于血热吐衄。
4、用于疮疡中毒,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