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替代疗法的原理
血友病患者全膝置换围手术期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张 卓,关振鹏,孙铁铮,李云鹏,裴 征,张绍龙,吕厚山
Coagulation factor replacement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or hemophilic patients
Zhang Zhuo, Guan Zhen-peng, Sun Tie-zheng, Li Yun-peng, Pei Zheng, Zhang Shao-long, Lü Hou-shan
时间及地点:资料收集于2009-02/03北京 大学人民医院。
对象:1997-02/2006-02晚期血友病关节炎 男性患者4例共6个膝关节接受了全膝关节置 换的治疗。其中3例为甲型血友病(Ⅷ因子缺 乏),1例为乙型血友病(Ⅸ因子缺乏),平均年 龄为42.5岁(33~65岁),其中3例患者35岁左 右。1例患者术前为HCV抗体阳性,HCV 基因 拷贝数1.88×105(最低检测限为5×102),经肌注 干扰素治疗,HCV RNA转阴后行双膝关节置换 治疗。置换前所有患者HIV阴性和HBsAg阴性。 患者的血友病严重程度分型以凝血因子活性为 分类标准[1],置换前膝关节破坏程度及功能用 影像学Arnold-Hilgartner分级[2]及KSS评分[3]进 行评价。
Abstract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s of World Hemophilia Association, joint replacement should ensure the activity of coagulation factors in patients.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safety and validity of coagulation factor replacement in hemophilic arthritis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METHODS: Between 1997 and 2006, we performed TKA on 4 hemophilic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6 knee joints. Under the cooperation with the Hematology Department, we monitored levels of factors Ⅷ and Ⅸ perioperatively, and established routine process of factor replacement,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 of World Hemophilia Association, and factor replacement had been perform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Hemophilic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therapy of perioperative coagulation factor replacement could suffer treatment of TKA.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mount of bleeding between patients with hemophilia and those with either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or osteoarthritis (P=0.885). Intraarticular bleeding occurred in 3 knees of 2 patients, and another with formation of inhibitor, which led to incision split in 1 knee. The wound healed well after treatment of epluchage. No other early or further complications had occurred. The average preoperative KSS score was 28.2 points, and the average functional score was 35 points, as compared to the postoperative average scores of 85.2 points by KSS and 87 for function. Recovery of the hemophilic arthritic knee was similar to the result of a regular TKA, while there were increases of three times in the hospitalized days and 2.5-3 times to the cost of a regular replacement surgery. Coagulation factor replacement and monitoring of coagulation factor levels are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KA in hemophilic arthritis patients.
血友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友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血友病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所引起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该病病情较为严重,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将深入探讨血友病的诊断及治疗研究的进展。
血友病的分类根据缺乏的凝血因子的不同,血友病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血友病A型:由于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引起。
•血友病B型:由于缺乏凝血因子Ⅸ而引起。
•血友病C型:由于缺乏凝血因子Ⅺ而引起。
血友病的临床表现血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出血–关节内出血:患者常感到关节肿痛、硬化等。
–肌肉内出血:患者会感到肌肉肿胀甚至变形。
–脑部出血: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2.皮肤及黏膜出血–鼻出血:为最常见的表现。
–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或瘀斑–呕血,黑便血友病的诊断对血友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1.凝血因子水平检测:使用所需凝血因子的特异性检测方法,确定凝血因子水平,同时评估缺失凝血因子的程度和类别。
2.凝血时间检测:通过测定血浆凝血活酶的生成和纤维蛋白原溶解得到,检测凝血时间,为诊断血友病提供帮助。
3.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可用于判断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Ⅶ、Ⅹ、ⅩI和凝血因子Ⅱ等的状态。
4.遗传分析:通过从DNA水平检查新生儿的基因,能够确定是否携带血友病的基因。
血友病的治疗目前,血友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种:1.供体凝血因子替代疗法:–单纯因子替代治疗针对由某一种凝血因子缺乏所引起的出血。
有多种凝血因子替代品,如血浆衍生的凝血因子,重组凝血因子以及人类纤维蛋白原等。
–综合因子替代治疗用于多个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例,会选择几种凝血因子替代品综合使用。
该疗法可有效缓解出血症状。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新的、有前景的治疗血友病的方法。
基因治疗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治疗血友病,也有可能完全治愈病情。
这主要通过将正常凝血因子的基因修复到患者的基因中来实现。
血友病的预防对血友病的预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避免显性或隐性血友病遗传:双亲中只要有一人是血友病,子女存在50%的机会遗传血友病。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低频电疗法
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
〔三〕本卷须知 1. 治疗前应了解有无皮肤感觉异常,对于感觉减退
的患者应防止电流强度过大导致电灼伤。 2. 治疗中电极应防止放置于伤口及瘢痕,防止电流
集中引起灼伤。患者不可移动体位及接触金属物 品。 3. 电极放置在颈部时,电刺激有时可引起咽喉肌、 膈肌痉挛,引起呼吸、血压、心率的改变。 4. 治疗癔症时需适当增加刺激强度,采用肌肉明显 收缩的电流强度为宜,并配合暗示治疗。
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四、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1. 运动神经元瘫痪 2. 呼吸功能障碍 3. 排尿功能障碍 4. 特发性脊柱侧弯 5. 肩关节半脱位
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二〕禁忌证 心脏起搏器者禁用其他部位的神经功能性电
刺激。意识不清、肢体骨关节挛缩畸形、下运动 神经元受损、局部对功能性电刺激无反响者禁用 神经功能性电刺激。 〔三〕本卷须知
〔二〕治疗方法 1. 固定法 〔1〕并置法 〔2〕对置法 〔3〕神经肌肉运动点 2. 移动法 3. 电兴奋法
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
四、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失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软组织粘连、 四肢血液循环障碍、声嘶、便秘、尿潴留、癔症 等。 〔二〕禁忌证
有出血倾向、急性化脓炎症、痉挛性麻痹、 严重心功能衰竭、皮肤破损、感觉过敏者、有心 脏起搏器植入者、孕妇的腰骶部。
〔三〕本卷须知 1. 治疗部位 皮肤有瘢痕、溃疡或皮疹时,电极应
避开这些部位;电极与皮肤应充分接触以使电流 均匀作用于皮肤,以免电流密度集中引起灼伤; 电极部位保持清洁,便于通电。 2. 对儿童进展治疗时 缓慢开机先以弱电流消除恐 惧,再将电流逐步调至治疗量。 3. 综合治疗时 先采用温热疗法,再行TENS进展镇 痛,可增加局部血流量,降低皮肤电阻,增强治 疗作用。
血友病的4种治疗方法
血友病的4种治疗方法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易于出血,并可出现关节、肌肉和内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血友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替代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康复治疗四个方面。
替代治疗是血友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维持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的正常水平。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输注凝血因子浓缩物和输注凝血因子复合物两种形式。
输注凝血因子浓缩物是一种常用的替代治疗方法,通过将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浓缩提纯后,经静脉注射给予患者,达到补充凝血因子的目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血友病治疗方案中,一般建议血友病患者至少每周注射一次凝血因子,以保持血液凝固功能的稳定。
与传统的输血方法相比,凝血因子浓缩物的使用更安全,更有效,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患者出血和并发症。
输注凝血因子复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替代治疗方法,它通过将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与血浆中的其他辅助因子结合,制成复合物后静脉注射给予患者。
凝血因子复合物既可以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又可以改善凝血功能,缩短出血时间,常用于治疗血友病A和血友病B等病例。
然而,凝血因子复合物所含有的辅助因子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频率,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是血友病的另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抗纤维连接蛋白药物、抗纤维连接蛋白酶药物和抗纤溶酶药物等。
抗纤维连接蛋白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纤维连接蛋白的活性,减少血液凝固反应,从而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患者出血和并发症。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治疗中,对于一些不能同时进行替代治疗的患者,抗纤维连接蛋白药物可以作为临时替代的方法,以减轻出血症状。
抗纤维连接蛋白酶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纤维连接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血液凝块的形成,预防和治疗血友病患者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这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血友病A和血友病B的治疗,对于一些容易形成血栓的高危患者,抗纤维连接蛋白酶药物可以作为长期预防的方法,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替代治疗的名词解释
替代治疗的名词解释在当今医疗界,替代治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们对整体健康的重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替代治疗的潜力。
那么,什么是替代治疗呢?本文将对替代治疗进行名词解释,探讨其概念、方法和局限性。
概念解析替代治疗,顾名思义,即在传统医学方法之外,采取其他替代方式来促进健康和疾病的康复治疗的方法。
与传统医学不同,替代治疗着眼于整体健康,强调身心灵的统一。
它追求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综合方法,注重个体需求和自然疗法的运用。
方法探讨替代治疗采用多种方法和疗法,以达到维持健康和医治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对其中几种主要的替代治疗方法进行解释。
1. 草药疗法:草药疗法是替代治疗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它使用植物的各种部分,如根、叶、果实等,制成草药汤剂、粉末或外用药品,用于治疗疾病。
许多传统文化中都有对草药的运用经验,这些草药被认为具有疗效,能够改善身体的自愈能力。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调整人体的气血流通,以达到治疗疾病、平衡身体功能的目的。
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疼痛管理、消化系统问题、压力缓解等多个领域。
3. 艺术治疗:艺术治疗是一种通过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来促进身心健康的疗法。
它可以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和写作等形式。
艺术治疗被认为有助于表达情感、减轻焦虑、增强心理弹性,并在心理疾病和创伤恢复中发挥积极作用。
4. 中医学: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它强调平衡人体的阴阳和五行元素,通过调整气血、脉象等来治疗疾病。
中医学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和饮食疗法等。
它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治疗,长期以来被广大中华民族所信仰和实践。
局限性探讨尽管替代治疗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了许多积极的效果,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与传统医学相比,替代治疗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其有效性。
由于缺乏系统化的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替代治疗难以取得一致的治疗效果。
其次,替代治疗往往需要患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物理因子疗法——王秋梨
波形
NES 三角波
FES 方形脉冲 单相或双向 <1ms 0.3-0.6ms 30-100Hz
TENS 不对称方波
脉宽
10-600ms or 0.2-0.5ms <2Hz
40-500s
频率
<150Hz
现代康复治疗系列课程——物理因子疗法
电疗-中频
中频:频率1K-100KHz 种类:音频、调制中频、干扰电、音乐电疗 特点:无电解作用、作用较深、对N-M组织有 兴奋excite作用、对感觉sense刺激小 作用:镇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软化疤痕、 松解粘连、调整和促进神经系统功能
现代康复治疗系列课程——物理因子疗法
理疗的种类
1)电疗: 低频:直流电疗、低频脉冲电疗、电离子导入、 感应电、电兴奋、超刺激电疗、间动电疗、电 睡眠治疗等 中频:干扰电、脉冲中频电疗、音频电疗等 高频:共鸣火花电疗、中波、短波、超短波、 微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 静电及离子空气疗法 2)光疗:红外、紫外、激光、红光、蓝光、血 管内照射
物理因子疗法
(Physical Therapy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
王秋梨
现代康复治疗系列课程——物理因子疗法
物理因子疗法定义
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的物理 能,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等 生理调节机制作用于人体,以达 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现代康复治疗系列课程——物理因子疗法
原理与共性
物理因子:电、光、声、磁、热、冷、水等 基本作用原理:fundamental 物理能--能量吸收--理化反应 局部效应 全身效应 共性作用: 消炎止痛 改善血循环 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 特殊作用:
现代康复治疗系列课程——物理因子疗法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人类基因来治疗疾病的新型疗法。
它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传递健康基因或调控异常基因表达,来纠正疾病发生的根源。
基因治疗的策略可以分为基因替代治疗、基因编辑治疗和基因调控治疗三大类。
基因替代治疗是最常见的基因治疗策略之一。
它通过向患者体内引入正常的基因来替代异常基因,从而纠正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这种策略常用于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例如囊性纤维化等。
基因替代治疗的关键是将健康基因传递到患者的细胞中,使其能够正常表达。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载体介导的基因传递和直接注射修复基因。
基因编辑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基因治疗策略。
它通过直接编辑患者体内的基因序列来纠正疾病相关基因的突变。
基因编辑技术最著名的代表是CRISPR-Cas9系统,它可以精确地剪切基因组的DNA序列,并在修复过程中纠正突变。
基因编辑治疗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肿瘤、遗传性疾病和传染病等。
然而,基因编辑治疗仍面临许多技术和伦理上的挑战,因此仍处于研究阶段。
基因调控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调控技术来治疗疾病的策略。
与基因替代治疗和基因编辑治疗不同,基因调控治疗并不直接修改基因序列,而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来治疗疾病。
基因调控治疗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调控因子,例如RNA干扰、转录因子和CRISPR调控系统等,来干预基因的表达。
这种策略常用于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基因调控治疗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但其调控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除了上述三种策略外,基因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式,形成综合治疗策略。
例如,基因治疗可以与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等相结合,以增强治疗效果。
此外,基因治疗还可以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诊断,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胚胎基因突变,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然而,基因治疗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限制。
首先,基因治疗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基因治疗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测的副作用和免疫反应。
《血友病的护理》PPT
血友病患者通常在受伤或手术后 出现长时间出血,关节、肌肉和 内脏器官也可能发生出血。
血友病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血友病分为A型(缺乏凝血因子Ⅷ)和B型(缺乏凝血因子Ⅸ),两种类型的症 状相似,但严重程度和凝血因子水平不同。
症状
包括关节疼痛、肿胀、肌肉出血导致的肌肉疼痛和乏力、以及内脏出血引起的 呕血、黑便、血尿等症状。
血友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血友病是遗传性疾病,由X染色体上 的基因缺陷导致相应的凝血因子合成 不足。
发病机制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血液中的凝血因 子起到止血作用,而血友病患者由于 缺乏凝血因子,止血过程受阻,导致 出血不止。
02
血友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预防出血
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
避免使用某些药物
血友病患者应避免参与可能导致创伤 的活动,如足球、篮球等。
某些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药物可 能增加出血风险,应避免使用或遵医 嘱。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关节和肌 肉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出血 。
关节护理
01
02
03
保持关节活动
定期进行关节活动,以预 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减轻关节负担
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尽量 减少重物搬运等活动。
冰敷与热敷
在关节疼痛或肿胀时,可 采用冰敷或热敷的方法缓 解症状。
饮食与营养
均衡饮食
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 身体需求。
控制盐摄入
减少盐的摄入,以降低水 肿和高血压的风险。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 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出血 。
心理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 面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凝血因子XIII检测介绍
凝血因子XIII检测介绍用途测定血浆样品中的因子XIII的活性。
监测使用因子XIII浓缩剂进行的替代疗法。
概述与解释当凝血酶作用于凝血因子XIII时转谷氨酰胺酶因子XIIIa的活性将会升高,其影响纤维蛋白单体的共价键从而对新鲜的纤维蛋白单体凝块起稳定作用。
因子XIII被认为是创口愈合时的重要成分。
因子XIII测定法可以对因子XIII活性的缺乏状况进行检测。
这种缺乏可能是由于其血浆浓度不足,也可能是由于其功能导常所导致的。
其血浆浓度的降低发生于先天性因子XIII缺乏或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情况时凝血系统的激活所致。
典型情况下因子XIII 在大手术后会降低。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伤口关闭力量的下降,从而可能发生破裂。
方法的原理样品中的因子XIII使用凝血酶激活成为FXIIIa。
由凝血酶作用形成的纤维蛋白对这一反应有加速作用。
进行测量之前先不除去纤维蛋白原,因为这样做可导致因子XIII的丢失。
相反地,由凝血酶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过程使用聚合抵制多肽来防止其形成凝块从而将其保持于溶液中。
因子XIII联接于含有甘氨酸乙基酯的特殊多肽底物上并释放出胺。
释放出的胺的数量与酶作用是平行的。
测量的参数是NADH的下降程度,这一点是通过监测其在340纳米时的吸收度来进行的。
样品获取样品时,应小心地将1份枸椽酸钠溶液(0.11摩尔/升)与9份静脉血混合,注意勿使泡沫形成。
立即使用1500 x g转速对样品进行10分钟离心。
样品的稳定性:-20摄氏度:2个月+2至+8摄氏度:24小时+15至+25摄氏度:8小时方法操作步骤半微量测试:测试杯:1厘米径长波长:340nm测试温度:+37摄氏度评估达到线性期(约5分钟后)的吸光度的变化速度与因子XIII的活性是成比例的。
结果可使用系数(FL)或标准曲线进行评估。
系数是使用标准人血浆作用样品(使用两次测定)来计算的。
标准曲线是使用生理盐水对标准人血浆进行系列稀释(并两次测定后)后画出的。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研究进展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研究进展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是一种存在于血液中的天然抗凝物质,通过作用于外源性凝血途径对体内凝血系统起调节作用。
近年研究发现,TFPI在血友病、脓毒症、抗磷脂综合征、静脉血栓栓塞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对TFP1.功能机制、检测方法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研究的深入,有助于探索TFP1.的潜在诊疗作用。
一、TFPI的基本特征TFPI基因位于染色体2q31-2q32,属于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家族蛋白,具有三个串联功能区,从带负电荷的酸性氮基端到带正电荷的碱性较基端,分别为K1、K2、K3,如图1所示,通过与体内多种蛋白酶结合从而发挥生理功能。
TFPI主要由内皮细胞合成,也广泛在多种细胞与组织中表达。
在合成后TFP1.存在于内皮细胞、血浆和血小板中。
在血浆中,与脂蛋白结合的TFP1.约占80%;20%的TFP1.以游离形式循环于血液中。
研究证实与脂蛋白结合的TFP1.由于缺乏疑基末端而无抗凝活性,从而为游离的TFP1.起主要抗凝活性提供依据。
图1TFPI的mRNA结构(框代表外显子,连接线代表内含子,框内显示由每个外显子编码的TFP1.区域,C-Term为C末端,K为KUnitZ结构域,1.为连接区域,N-Terrn为N末端)二、TFPI的多重抗凝调控机制TFPI作为天然抗凝物质主要发挥抗凝功能,研究者分别对其结构域和抗凝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TFP1.的主要抗凝方式是以FXa依赖的方式使TF-FVIIa复合物失活,通过外源性凝血途径抑制凝血的起始阶段。
该过程需要两步完成:TFPI通过K2与FXa 结合形成TFPI-FXa复合物,抑制FXa活性;TFPI-FXa复合物中TFPI 通过K1.与TF-FVIIa复合物中的FVIIa活性部位结合,形成稳定TF-FVIIa-TFPI-FXa四联体复合物,而后被单核细胞等吞噬清除,从而实现对TF-FVIIa复合物的抑制[1]o蛋白S作为TFP1.的辅因子在上述的抗凝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已被研究证实,蛋白S通过与TFPI的K3上的Arg199和G1.u226结合,降低TFP1.的受体亲和力,增强TFP1.FXa复合物的形成,减少凝血酶生成。
罕见病的基因治疗原理与方法
罕见病的基因治疗原理与方法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于每20万人中1人的疾病,由于患者数量较少,研究和治疗的资源相对有限。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无法满足罕见病患者的需求,因此基因治疗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兴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罕见病的基因治疗原理与方法。
一、基因治疗的原理基因治疗是通过改变患者体内的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包括基因替代治疗、基因修饰治疗和基因靶向治疗三种方式。
1. 基因替代治疗基因替代治疗是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取代缺陷基因的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罕见病。
通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可以恢复缺陷基因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基因修饰治疗基因修饰治疗是指通过改变患者体内的基因表达水平来治疗疾病。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由基因表达异常引起的罕见病。
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的基因表达水平,可以恢复正常的基因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3. 基因靶向治疗基因靶向治疗是指通过干扰特定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疾病。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由特定基因过度表达引起的罕见病。
通过干扰特定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其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基因治疗的方法基因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基因传递载体的选择、基因传递途径的选择和基因治疗的监测与评估。
1. 基因传递载体的选择基因传递载体是将基因导入患者体内的工具,常见的基因传递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包括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和逆转录病毒等,它们具有高效的基因传递能力,但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非病毒载体包括质粒、脂质体和聚合物等,它们相对安全,但基因传递效率较低。
在选择基因传递载体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基因传递效率和安全性。
2. 基因传递途径的选择基因传递途径是指将基因导入患者体内的途径,常见的基因传递途径包括体内注射、体外转染和基因修饰细胞移植等。
体内注射是将基因直接注射到患者体内,适用于局部治疗。
体外转染是将基因导入患者体外的细胞中,再将这些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适用于全身治疗。
基因修复的四种方法
基因修复的四种方法基因修复是一种目前较为先进的基因治疗方法,可以用于修复或改变人体细胞中的基因序列,以治疗遗传性疾病。
在基因修复领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被开发出来,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四种方法。
一、基因替代治疗基因替代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基因修复方法,它通过将正常的基因导入受损细胞中来替代缺陷基因。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载体介导或直接注射的方式进行。
载体介导的方法通常使用病毒作为载体,把正常基因导入细胞中。
而直接注射的方法则是将正常基因直接注射到受损细胞中。
基因替代治疗已经在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寻找合适的载体和确保基因的稳定表达等问题。
二、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基因修复方法,它可以对基因组进行精确的编辑和修复。
其中,CRISPR-Cas9系统是最为常用的基因编辑工具。
该系统利用CRISPR RNA和Cas9蛋白复合物,能够识别并切割指定的DNA序列,从而实现对基因组的编辑。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复基因序列中的缺陷,为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基因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是一种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的方法,通过重组DNA技术,将感兴趣的基因序列插入到目标细胞中的特定位点。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质粒载体或病毒载体进行,其中质粒载体通常用于体细胞基因治疗,而病毒载体则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疗法的临床试验中。
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纠正基因突变或增加特定基因的表达,为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四、基因靶向修复技术基因靶向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DNA修复机制来修复基因缺陷的方法。
其中,基因剪接修复和同源重组修复是两种常见的靶向修复技术。
基因剪接修复是通过引入外源DNA片段来修复基因突变,而同源重组修复则是利用同源染色体或同源DNA片段作为模板来修复基因缺陷。
这些靶向修复技术可以实现对基因组的精确修复,对于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修复的四种方法包括基因替代治疗、基因编辑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基因靶向修复技术。
血友病的护理课件
(3) 男-正常 女-携带者:此种情况,所生的男孩儿中,有50%可能性是 血友病患者,另50%可能性是正常的,所生的女孩儿中,有50%可能 性是基因携带者,另50%可能性是正常的。
(4) 男-正常 女-血友病患者:此种情况,所生男孩儿100%全是血友病 患者,所生女孩儿100%全是基因携带者。
(5) 男-血友病患者 女-血友病患者:此种情况,不论生男生女都是血友 病患者。
如果采用为患者定期输注浓缩凝血因子的预防疗法,
即使是重度的血友病患者,也可以过上几乎和正常
人一样的生活,但由于浓缩凝血因子十分昂贵,患
者很难承受这种预防疗法,只能在发生出血后输注
浓缩凝血因子。
《血友病的护理》
18
(1)输血浆:为轻型血友病的首选有效疗 法。新鲜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含有所有的 凝血因子。
简易凝血活酶生成纠正试验正常值:加入各种纠正血浆或血 清后,延长时间纠正到正常范围之内(即10~15秒)。
其原理为:正常血浆经硫酸钡吸附后尚含有因子Ⅷ和Ⅺ,不含 因子Ⅸ,正常血清含有因子Ⅸ和Ⅺ,不含因子Ⅷ。
如患者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和凝血活酶生成时间被硫酸钡吸附后
的正常血浆所纠正,而不被正常血情纠正,提示因子Ⅷ缺乏, 则为血友病甲;
↓
十一因子(丙)
↓ → 第九因子(乙)
↘
第八因子 (甲)
↙
第十因子
血友病的替代疗法
血友病的替代疗法血友病的替代疗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主张尽早治疗,将凝血因子提高到止血水平,避免出血并发征,防止功能丧失。
但目前全世界尚有80%患者没……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主张尽早治疗,将凝血因子提高到止血水平,避免出血并发征,防止功能丧失。
但目前全世界尚有80%患者没有任何替代治疗。
血浆制品的产率仅5%-10%,随血源紧张将越来越匮乏与昂贵。
(一)人FVIII浓缩物:近15年随着病毒灭活技术的改进(干热法-HIV?,有机溶剂加表面活性剂方法-HCV?,二步病毒灭活法-HAV?),血浆筛选的规范化(PCR),血制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血源传播性疾病如肝炎,爱滋病发生率明显降低。
中纯度:含FVIII 1-3U/mg,每1U/kg可使血浆FVIII水平提高2%,含VWF,也可用于VWD治疗。
体内半寿期为8-12小时。
副作用:病毒感染,抗FVIII抑制物产生。
高浓度:含FVIII 50-200U/mg,利用层析技术制备,不含VWF。
超高纯度:含FVIII 3000U/mg,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或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不含VWF,主要用于FVIII抑制物(中高滴度, 10-30BU)的治疗。
(二)重组FVIII浓缩物(rFVIII):通过基因克隆技术表达,1990年通过美国FDA批准,其生物活性,半寿期与血浆FVIII相似,安全,无病毒污染。
但价格昂贵,也可产生抗体。
目前在加拿大与爱尔兰几乎所有血友病患者,美国70%以上重型HA采用rFVIII治疗。
主要用于重型血友病A 和抑制物的治疗。
第一代rFVIII(全长FVIII):利用人体白蛋白作为稳定剂。
第二代rFVIII(BDD):利用蔗糖代替蛋白作为稳定剂,FVIII无B区,但仍保留其活性,生化特性基本同血浆制品。
由于不含其他人类蛋白,无免疫活性,更安全,有效。
使用BDD时,一期法FVIII:C测定低于正常50%,推荐二期法或发色底物法可得理想结果。
第三代rFVIII:利用鼠单抗,不含人和动物蛋白,尚处临床试验阶段。
嗜血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嗜血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嗜血病(hemophilia)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因为缺乏凝血因子而导致易出血的情况。
目前,嗜血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主要是替代治疗和辅助治疗。
1. 替代治疗:替代因子是嗜血病治疗的基础,即通过输注所缺乏的凝血因子来补充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
常用的替代因子有凝血因子VIII(适用于血友病A)和凝血因子IX(适用于血友病B)。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出血和控制出血。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长效因子也被开发出来,减少了治疗频率。
2. 辅助治疗:除了替代因子治疗外,辅助治疗也是重要的一环。
主要包括:
- 伤口处理:出血时,及时清洁伤口,使用压迫和包扎等方法控制出血。
- 物理治疗:常规锻炼和物理治疗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减少关节出血的发生。
- 遗传咨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遗传咨询,了解疾病的遗传特点和家族计划。
此外,通过避免剧烈运动和避免外伤等措施也可以辅助治疗嗜血病。
总之,嗜血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替代治疗,通过输注缺少的凝血因子来补充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
同时,辅助治疗也是重要的一环,包括伤口处理、物理治疗和遗传咨询等措施。
及早诊断和治疗,与专业医生密切合作,有助于控制疾病并提高生活质量。
请务必咨询相关专业医疗机构以获取更准确和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因子缺失造成正常的凝血过程减退。
替代疗法 通过输注替代缺失的凝血因子使凝血过程回复正常。
正常的因子水平
红细胞
因子缺失
血小板 凝血因子减少
损伤
替代因子输注
损伤
内皮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丝 血小板栓子 输注的替代因子
不同类型的血友病治疗药物作用于凝血过程的不同环节
重组和血浆源性凝血因子IX :
··增加血液中凝血因子IX的水平 ··增加形成血凝块的能力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增加血液中凝血因子IX的水平 ··增加形成血凝块的能力 ··包含其他凝血因子,但不含凝血因子VIII
IX
因子
因子
XII XI
XIIa
(激活型)
此简化示意图显示参与血凝块形成的凝血因 子激活的瀑布反应,着重指出各类治疗药物 的作用环节,它们要么增加形成血凝块的能 力,要么减少血凝块的破坏。
XIa IXa VIIIa X Xa X Va II
纤维蛋白原
VIIa
VII
新鲜冷冻血浆:
··增加血液中凝血因子VIII和IX的水平 ··增加形成血凝块的能力 ··也包含其他因子
冷沉淀 :
··增加血液中凝血因子VIII的水平 ··增加形成血凝块的能力 ··包含其他凝血因子,但不含凝血因子IX
去氨加压素(DDAVP) :
··增加血液中可用的凝血因子VIII和血管性 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 ··增加形成血凝块的能力
VIII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V
IIa
纤维蛋白
抗纤溶药物:
氨甲环酸和ε-氨基己酸 (EACA) ··降低纤维蛋白凝块的分解 ··减少血凝块的破坏
重组和血浆源性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
··增加血液中凝血因子VIII的水平 ··增加形成血凝块的能力
另一因子 - 血管性血友病 因子(VWF)- 可携带凝血 因子VIII直至其被激活。
其他凝血因子缺失的替代疗法和上面描述 的凝血因子VIII(A型血友病)和凝血因子 IX(B型血友病)替代疗法的作用原理相同。
© Copyright December 16, 2016, World Federation of Hemophilia and McGill University Health Cen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