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对地方社会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
1.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旅游活动被誉为“民间外交”,本身就是一种人与人、地区与 地区、国与国之间的 良好沟通途径。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亲自到 旅游目的地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民俗、信仰、 生活方式,从而 增进各地区、各民族、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不同地 区、民族 和国家之间的偏见,达成谅解,形成共识,建立友谊 与外交,有助于国家间、民族间的 友好往来,对促进世界和平 有着特殊的意义。而这种有着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接触,是 相互宽容的 基础。在世界追求和平共存的当下,旅游能构建起 和平的桥梁。
案例导入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其三,对特色生产方式的保护
浙江 丽水有一个松阳县,在旅游开发中强调保护传统生活 和生产方式,尤其注重“百工”技 艺的展示和传承。此外, 也有一些地方把特色农业耕作技术开发成了旅游产品,如 云南 红河元阳的哈尼梯田、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让这 种传统的生产文化得以传承。
案例导入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其二,对传统生活习俗的保护
传统生活习俗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 代代相传的一种活的文化资源。在互联网、影视文化、现 代生活、交通便捷等 影响下,不少地处偏远的民众传统生 活受到了冲击,这种影响既有来自外界的鄙视,也 有当地 人的自惭形秽,使生活文化每日每时都在改变、湮灭和流 失。只有当旅游产业崛 起以后,把这种传统的生活文化部 分地转化为旅游产品,让它显示出应有经济价值和社 会效 益,才能唤醒这种民族和地域的
第五章 旅游业对区域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业对地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中国旅游出版社
目 录
一、旅游业对社会文 化的正面影响
二、旅游业对社会文 化的正面影响
案例导入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旅游开发一定要遵循专业规律,否则便会对地域文化造成冲击 或破坏。对旅游开发 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应该秉持一种客 观和辩证的态度。
一、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
2.促进文化科技的交流和发展
2015 年,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实 施“旅游+ 互联网”行动 计划的通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 刻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全球旅游业发展 正带来全新变革,旅游与 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 阻挡的时代潮流。
但对旅游产业来说,只有强调差异、保持特色,才会生发出 魅力,刺激和带动旅游 消费,显示异质文化的价值,激发 文化自信和自觉,并进而促进文化的保护。从全球范 围看, 旅游的这种功能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那就是恰当的旅游开发 对地域文化具有保护 与传承的独特作用。这类案例在全球 各地不胜枚举,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种:
案例导入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其二,对传统生活习俗的保护
百度文库
文化自尊和自觉,这种活的文化才能存在和传承。 以少数 民族文字为例,东巴文、傈僳文都算是存在于滇西北的稀有 文字,但由于旅游业 发展水平不同,东巴文因被广泛印刷、 书写在旅游商品上,使它显示了应有的价值,知 名度和传 承性都有所提升;而傈僳文由于当地旅游产业才刚起步,既 没有多少人知晓,也没有多少传承。此外,民族地区的服饰 (白族青年女性的“风花雪月”)、餐饮(长 街宴、绿叶 宴)、歌舞(侗族大歌)、节庆(三月三、泼水节)等文化, 也大多因旅游 业的发展而得到保护、弘扬和传承。
案例导入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其三,对特色生产方式的保护
另外,旅游者在欣赏和领略差异化文化的过程中,也不自 觉地传播了自身和客源地 的外来文化,让旅游目的地变得 “开化”起来,让地域文化受到侵蚀和破坏,这便是旅 游 的“副作用”。 因此,对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应该秉持一种客观和辩证的态度。 (资料来源:高舜礼.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N]. 中国旅游报, 2016-11-14(003).)
一、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
2.促进文化科技的交流和发展
➢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充当了文化的载体这一角色,随着旅 游活动的开展,
➢ 一方面 旅游者可在旅游目的地的通过各种形式,接收或学习 当地值得学习、借鉴的文化知识,带回客源地去做进一步的 传播和推广;
➢ 另一方面,旅游者通过和目的地居民的接触、沟通和传播, 使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感受和了解异地文化。
当今地球村式的发展态势在让世界变小的同时,也削减了 差异化,让世界变得趋同 起来。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世界 各地的人们越来越普遍地穿着休闲装、运动衫,不 论是美国等 发达国家的人,还是非洲、中东等战乱国家的难民,区别仅在 于脏净与新旧 而已,这或许就是全球一体化的表现之一。
案例导入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案例导入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其一,对现存建筑文化的保护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时代和地域 的文化印 记。如徽派建筑、客家土楼、版纳傣楼、羌族碉楼等,都是我 国地域性的建筑 文化代表作。今天很多保存较好的古城古镇、 古街古宅,如江苏周庄,湘西凤凰,云南 大研古镇、朱家花 园,皖南西递、宏村,浙江西塘、乌镇等,大多得益于旅游开 发,它 们相对完好地健在,让旅游者及后代子孙感受到了昔 日文化。也有很多这类的建筑,由 于没有及时发展旅游业, 而在经济社会发展大潮中被摧枯拉朽了,留下了遗憾。
案例导入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其三,对特色生产方式的保护
这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随 着城市 化、现代化的加快推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 调整,许多传统的生产 方式受到严峻挑战,很多手工技艺 在机械化面前丢盔却甲、遁形匿迹。但有一些地方由 于发 展了旅游业,通过开发旅游商品或展示非遗成果,挽救了 一批濒于消亡的传统手工 技艺,例如,文房四宝、年画、 木雕、银器、瓷器、漆器等传统工艺的加工制作。
案例导入
客观辩证看待旅游开发与地域文化保护
其三,对特色生产方式的保护
当然,也必须指出,旅游开发一定要遵循专业规律,否 则便会对地域文化造成冲击 或破坏,例如,旅游开发中的 拆旧建新、随意引进等,都属于破坏性的开发,在旅游 开 发实践中并不鲜见。主要问题是对文化和旅游缺乏专业性 认知,最终变成了好心办 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