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A卷
浙江省高三语文联考试题A卷含解析
浙江省高三2020年8月联考(A卷)语文考生须知:1.本試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題前,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等用黑色笔迹的署名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紙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非选择題的答案须用黑色笔迹的署名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地区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纸—并交回。
考生注意:答题前,请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用黑色笔迹的署名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点上。
答题时,请依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項”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地点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律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老戏骨携手.(mèi)出演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引得网友一片喝采;“小鲜肉”担纲叙述“洗髄.(suǐ)改命”的故亊《择天记》,被胜赞“充满正能量”。
B.“雄安新区”横空出生,使这片本来静寂的土地一下子喧腾起来,投资客像打了鸡血似.(sì)的从各地赶来;网络上敬羡嫉.(jí)妒者有之,冷言冷语者有之。
C.“媚雅”一词,粗心是大众遇到某些蛊(gǔ)惑或误导,为彰(zhāng)显自已的品位,..一味追求文雅风格的行为,它以黑色风趣的形式揭露了社会上的某种肤浅心理。
D.“猛士队”一路高歌猛进,以几近不败的战绩晋升.(yīn)NBA(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总冠军,这让其拥趸.(dǔn)喜悦不已,但也引起了很多人对“巨星抱团”现象的怀疑。
【答案】C【分析】试题剖析: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此题既考察字形,又考察字音,不论是字形仍是字音都与词意和词性有关,故考生应注意依照语境斟酌词语的意思和词性。
A项,“胜赞”应为“盛赞”,“盛赞”的意思是“给予高度的好评”,“盛”为副词,表示程度深;而“胜”作为副词,意思是“尽,完”,这 与此处的意思不符。
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
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A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文学价值中的"真"为艺术真实,是创作者主观想法与客观生活真实的辩证统一成果。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较为不同的是,前者主要将实际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人与事作为直接参照,而后者产生于内蕴自我人格与情感评价的客观对象,是创作者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真实面貌的“诗意揭示”。
“合情”意味着文学作品必须反映人们真实、诚挚的感情及意向。
如李白所作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此句以极其夸张的手法,化沉重的忧愁为三千丈的白发,将其壮志难酬的暮年之悲抒发得淋漓尽致。
"合理"一是指文学作品要符合现实世界的本质性和规定性东西,或是恩格斯所言的人类社会真实的"现实关系"。
例如小说《机器岛》,凡尔纳设想了一个名为"标准岛"的人工世界但在这虚构的岛屿中却蕴含着"合理"的现实性因素: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纠纷、人类面对利益时的信仰沉沦、资本家内部不断尖锐化的矛盾斗争……作品中诸如此类的"诗意揭示"与客观存在的"现实关系"紧密相连,凝结了创作者对工业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除此之外,"合理"还意味着与人类积极健康的理想相符合,通过虚构的方式可以表达人在社会规律下的美好心愿。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命题:杭州学军中学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燕京八景”中有“蓟门烟树”一景,意指北京前身蓟城的古城墙上树木蓊(wěng)郁,如雾如烟,古都残存的旧岁遗风,几近泯(mín)灭的明清趣味,在其身上都有。
B.一个农业产业能够发展起来,背后是创业者的筚路蓝缕、开拓者的不懈奋斗;能够成为知名品牌,凝结的是大众的心血(xuè),靠的是群众胼手胝(zhī)足,日夜付出。
C.近年来,网络谣言新伎俩(liǎng)不断涌现,网信办表示将建立溯源机制,加大对首发谣言信息平台和帐号的惩(chéng)处力度,这些举措无疑具有强大的震慑力。
D.当“碳水脑”“糖瘾症(zhèng)”等夺人眼球却又似是而非的概念纷至沓来时,戒瘾商品接踵(zhǒng)而至,这些半真半假的鼓躁反而容易使人们更加焦虑,无所适从。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能力。
A.“泯灭”的“泯”应读mǐn。
C.“帐号”的“帐”应为“账”。
D.“鼓躁”的“躁”应为“噪”。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菜是一种有强烈气味的草本植物。
【甲】对香菜的爱憎,赤裸裸地写在食客的脸色上,外卖的留言中,火锅的蘸料里。
有人觉得,香菜是美食的“灵魂”,任何一盘平平无奇的凉拌菜只要撤上些许立刻就会惊艳无比;有人认为,香菜是料理的“黑手”,“不要香菜!不要香菜!不要香菜!”少说一遍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或是如痴如醉,或是避犹不及,两派在美食江湖上可谓“势不两立”。
【乙】“无香不欢”还是“逢香寡欢”,这是每个人“舌尖上的选择”。
而当天壤之别的喜好遇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任何关注和猎奇的点都有可能转化为噱头和商机。
瞄准消费者味蕾的,有香菜薯片、香菜饼干、香菜冰淇淋;关乎消费者日常的,有香菜古龙水、香菜面膜、香菜沐浴露,【丙】“香菜星人”顶不住了,“买买买”就是对香菜最大的敬意;“反香菜星人”更顶不住,“一口入魂”是假,“一口惊魂”才是真!结果只有商家顶住了,收割了香菜爱好者的钱包,收获了香菜嫌恶者的关注,可谓两头赚!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势不两立B.天壤之别C.关乎D.结果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2.B3.A【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卷2(语文)附答案及解析
D. 文章结尾部分以整齐的排比句罗列了斑竹村扶贫工作成功后的喜人景象,表达了对扶贫工作的赞美。
材料二: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推动艺术和文学向着更加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并在作家作品中形成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之间的代际感。
在艺术回归的时代,全媒体是技术、是背景、是视角,也是价值观和审美观,但它不是内涵和内容。它的内涵和内容仍然是人的身体、声音、情感,以及其所依附的乡土和家国,这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全媒体背景下的极其珍贵的个别性、独特性。我们可以拥有一万台相同的电脑,但透过屏幕却能映射出一万张不同的面庞。这一万张不同的面庞因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宗教而构成不同的表情。如果一万台电脑映射出的是同一张面孔、同一个表情、同一副眼神,那么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就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C.全媒体时代如果将创新融入戏曲艺术,那么即使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也可以呈现出最现代的艺术品质。
D.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艺术与文学向更开阔和自由的世界拓展,所以要在作家作品中形成时代间的代际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
A.任何一种艺术都很难得到所有观众的喜欢,我国的戏曲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当代戏曲艺术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相对变小了。
B.梨园戏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新戏《董生与李氏》让不少年轻人不远千里去观赏的原因是该剧实现了传统和时尚的结合。
C.既不使用欧美古典音乐,又不使用美国当下流行音乐的音乐剧《汉密尔顿》取得成功,应归功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回归。
D.现在有最好剧场和音乐剧演员的百老汇,用最传统的表演元素表现最现代的品质,这一点和中国的昆曲、梨园戏大体相同语文)
使用时间:2020年12月20日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学生版)
2021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精诚联盟适应性联考高三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鉴藏史研究告诉我们,一幅画是真品还是赝.(yàn)品相当不重要,而重要鉴藏家的选择、认定和叙述,才悄.(qiāo)然地为绘画史架起了价值体系。
B.永葆.(bǎo)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踔.(chuō)厉奋发、笃行不怠,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就能凝聚起攻艰克难的强大力量,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C.回顾与金国藩先生二十年间的师生情谊.(yì),记忆犹新:老师直到五十岁时才有机会心无旁骛地潜.(qián)心做研究,并率先开展光学信息处理研究。
D.故宫城墙西北段墙体在1981年和1988年曾进行过两次维修,最近一次修缮要追溯.(shù)到三四十年前,均是因为渗水而出现墙体鼓闪、坍.(tān)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甲】晁以道的诗是在论诗画的离合异同。
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
【乙】但王安石称“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明妃曲》)他是个喜欢做翻案文章的人,然而..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
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信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美人如在眼前。
《蒙娜丽莎》初成时,当也能给予我们同样新鲜生动的感受。
【丙】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象里追寻旧影了。
我曾经坐在原画前默默领略..,口里念着我们古人的诗句,觉得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针锋相对....。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 页,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材料一粽叶飘香,雄黄酒浓,又是一年端午到。
传承千百年,历久而弥新,这一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今天仍有着浓郁的传统意、文化味。
在湖北秭归,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龙舟比赛如期开场,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的目光;在安徽合肥,“益起读”公益活动进入社区,和孩子们在阅读经典中寻找端午节的意义。
这些活动,让人们在吃粽子之外,体会到节日更丰厚的内涵。
近年来,担忧“端午节成为‘粽子节’”的声音不时出现。
的确,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千百年来的民俗传统,但如果把端午节等同于吃粽子,则可能在“除了吃还是吃”的单调活动中遗忘了文化内涵、丢掉了精神价值。
饮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却绝非是唯一载体。
端午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相沿不废的集体记忆,这其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韵味,比粽子更加芳香,也更值得品尝。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2021年10月广东省六校(广州二中中山纪念等)联盟2022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六校联考联盟(广州二中中山纪念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测试语文试题2021年10月(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用 2B 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现实题材作品具有观照现实的及时性、题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思想意义的现实性。
这些特征是其与历史题材剧目相比较而言更为突出的优势,不仅要充分保持,更要转化为艺术上的风格特点。
如何面对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呢?艺术创作不是凭空臆想、随意虚构,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思想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
”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缺乏切身的生活体验、没有基本的生活常识,想创作出好的生活作品犹如痴人说梦。
艺术家需要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直接经验,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地汲取间接经验,从而不断丰富生命体验和生活阅历。
但生活不等于艺术。
剧作家虽然已经掌握丰富的生活和生动的人物,还必须经过自身对题材掰开了、揉碎了的思考、辨析、反思等一系列的酝酿构思,直至完成充满个人审美体验与思想内涵的艺术创造。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时,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以太阳升落和高低来判断时间,安排生产生活。圭表是最早的天文测量仪器之一,它是通过观测太阳投影的长短来测节气、定农时的,也可以用来测定一天当中的正午时刻。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种计时工具叫“秤漏”。它有一个盛满水的大桶,通过一根细管把大桶的水引入另一个小水桶中,通过称它的重量就实现了时间测量。现在我们知道,它利用的是虹吸原理。虹吸过程中,水流有较好的均匀性,秤漏的计时精度也就相对较高。我们看到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其原因是地球在自转。天文学家使用望远镜等观星仪器,通过观测恒星,并结合地球相对稳定的自转特性,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时刻,即“世界时”,世界时Βιβλιοθήκη 一天就是太阳两次过头顶的时间间隔。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更精确的时钟呢?由于地球自转速率受月球等天体摄动的影响(如存在着潮汐现象),以及天文观测的技术能力限制,世界时的测量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航天技术、精密测地等需求。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实验发现,一些分子和原子内部的量子跃迁能够产生周期非常稳定的信号,非常适合时间测量,于是原子钟就成了最早应用量子力学研制的测量仪器。为了解决天体摄动的影响,人们引入另外一种非常重要的时间尺度,叫“协调世界时”,它利用原子时的均匀性,采用原子时的“秒长”,而在“时刻”上尽量靠近世界时。当它与世界时的偏差接近0.9秒时,全世界在同一时间,统一对协调世界时进行加1秒或减1秒的调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闰秒”。1972年,协调世界时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时间。有了国际标准时间,我们为什么还要产生我们自己的北京时间?那是因为国际标准时间不是一个实际的物理信号,是滞后一个月发布的一个纸面数据。而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实时应用的实际物理信号,来做到“守时”。所以北京时间是国际标准时间在中国的一个具体实现,是中国版的协调世界时。
语文-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试题(新课标II卷)(考试版)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三1月大联考(新课标II卷)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文,其词根意为“爱智慧”,由日本“哲学之父”西周翻译成中文并传入中国。
哲学的“个性”,是指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隶属特定的认知主体,从产生伊始便具有特定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个性”的哲学,则是指不同的认知主体基于自身的学思体悟和生命情趣,构思出的具有差异性的哲学流派。
哲学的“个性”首先体现为民族性。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这意味着,但凡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理论思维、哲学思辨。
中国人在创造独具特色农耕文明的同时,构建出了体现中国哲学“个性”的哲学,譬如“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哲学形态。
哲学的“个性”还体现为时代性。
哲学的“时代”并不完全是历史学以时间坐标为基准所断代出的人类历史发展时间段,而是基于“人文语境”的转化,立足“诠释文本”的转变,凸显不同“核心话题”的过程。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演进历程中,智者们围绕道德之意、天人之际、玄冥之境、性情之源、理欲之辨等哲学话题展开大讨论,造就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中国哲学由此显示出鲜明的“个性”。
在民族的、时代的哲学“个性”演变历程上,不同民族的不同智者根据时代的人文语境,造就出诸多“个性”的哲学。
“个性”的哲学体现为智者的主体差异性和认知多元性。
浙江省龙游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练试卷(二)
龙游中学2021届语文周测(二)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42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直播技术日臻成熟,国内市场已鏖.(áo)战为一片“红海”,而跨境直播有门槛,还属于“蓝海”,许多外企面对岌岌可危的市场现状,取得品牌受权后,便通过跨境直播解锁新关卡.(qiǎ)。
B.信保健品不信药品,信导师不信医院,现实中的保健品拥趸.(dǔn)不在少数。
究其根本,是不少保健品营销宣传时,采用洗脑套路,达到让消费者对其死心塌.(tà)地的目的。
C.一旦美国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试图重新恢复核试验,就如同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
面对美国咄.(duō)咄逼人的态势,俄罗斯必然采取针锋相对的举措,包括加强战术核武器的研制和部署。
D.现代人在家里使用香薰蜡烛,而哮喘患者对芳香制品敏感,暴露于特殊化学香料时,患者的肺部功能会发生改变,即使是普通人也会因香味出现免疫反应,导致皮肤瘙.(sāo)痒、起皮甚至皴.(cūn)裂。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需沉淀(dìng),宁静才能致远;人生需反思,常回头看看,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gān)苦中升华。
向前看是梦想和目标,向后看是检验和修正。
B.在打球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几辆和我的车行驶方向相反的摩托车,只见他们横(héng)冲直撞,差点撞到了我的车。
他们简直太嚣(xiāo)张了!C.一带一路国际高锋论坛围绕三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二是推进重点领域(yù)领域务实合作,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yuàn)景。
D.中国梦传递绵(mián)沿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níng)聚振兴中华的奋斗精神,成为人民认同的最大公约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甲]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新闻媒体在探索典型人物的宣传方式上孜孜以求、不断创新。
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 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逐题解析
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逐题解析)浙江省五校(学军中学杭二中等)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2021 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学科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阳关在我国西部边陲,因曾经是通往西域诸国的重要关隘而闻名遐迩,它与玉门关成掎(jǐ)角之势,宛如西域交通线上的一对雄狮,扼踞(jū)要地,虎视眈眈。
B. 突如其来的高温瞬间催熟了树叶,使它们变得枯槁,那些树儿似乎顷(qǐng)刻间就抖落了一身的叶子,为泥土铺上了黄澄(ch éng)澄的斗篷。
C. 远方层峦叠嶂,林场云雾氤氲(yūn),松涛阵阵,香樟叶上浓香的晨光,和那连绵的鸟鸣一起倾泄下来,刹(chà)那间将我们淹没。
D. 如果拷问雾霾成因,机动车尾气排放、焚烧秸(jiē)秆等等都是,其实,面对雾霾肆虐(nüè),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抱怨、责骂、急躁只会徒增烦恼,平添纷乱。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扼踞(jū) ”中的“踞”应读“jù”;B.“黄澄(chéng)澄”中“澄”应读“dēng”;C.“倾泄”中的“泄”应为“泻”。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甲】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诗人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用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爱情,只能没完没了地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的传说和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婉转动人的故事。
诗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心理的再现,因而能在读者的心里漾起涟漪。
【乙】《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I卷真题
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I卷真题学校考查的出发点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这一出发点可以繁衍出成千上万套试卷习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I卷真题,希望能帮忙你们。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鞭策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并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不雅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鞭策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鞭策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金瓯无缺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记。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学科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长征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跋涉之旅,此后八年罹(1í)难,它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才能的象征;因此,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和文化持续不辍(chuò)的象征。
B.将这样的外表抽丝剥(bō)茧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都只是外界加上的“条条框(kuāng)框”,学会摒弃这些“条条框框”后,会更能和别人共情,从而减少冲突。
C.一个记者还有许多必学的“潜(qián)规则”和写作秘诀,如做记者的原则与意气,编辑的考量,新闻标题的暗藏机锋,如何运用“曲(qǔ)笔”的技巧呈现真相。
D.烈日下的考古工地,同事们远远就辩认出了田建文的身影,他斜挎一个老旧的包,脸庞因常年的户外工作而显得粗糙黝(yǒu)黑,摇摇晃晃地走在田塍(chéng)上。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见汉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条条框框”的“框”应读作“kuàng”;C.“曲笔”的“曲”应读作“qū”;D.“辩认”的“辩”应写作“辨”。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B站青年把国风手艺玩得风生水起,这不是“朋克养生”式奇怪组合,更不是对传统的解构和娱乐,而是传统艺术与新媒介的互相滋养,互相成就。
“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的父辈们曾经很爱看的一个节目叫《艺术人生》,访谈那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名家,这个节目创造过同类节目的收视纪录,捧红过很多人,但后来因为收视率太惨淡而停播。
【乙】《艺术人生》死了,但艺术和文化不会死,会在新平台、新媒介、新人类中获得新生,只不过不再是以艺术精英为主导,不是让大众去欣赏名人明星的艺术人生,而是普通人的艺术人生。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次五校联考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年高考语文第二次五校联考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罔.替(wǎng)剔.除(tì)紧箍.咒(gū) 俾.众周知(bǐ)B.攻讦.(jié)趑.趄(zī)河埠.头(bù)宵衣旰.食(gān)C.框.架(kuàng)落泊.(bó)杀手锏.(jiǎn)卖官鬻.爵(yù)D.聒.噪(guō)豇.豆(jiāng)嗑.瓜子(kē)瞽言刍.议(ch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行骗者在电话里一会儿报出“执法证件编号”,一会儿宣读“逮捕令”,口气严肃、不容质疑,完全以权威姿态有效震慑受骗者。
B.画舫的琉璃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淡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C.全国港澳研究会一直关注、研究两地“水客”问题,呼吁两地应协同打击,化解和消弥群众的不良情绪,并谴责有人借机滋事。
D.我们将紧紧握住历史和时代愧赠的心灵大礼,像鲁迅一样,从现实人生出发,涵泳吐纳,将文化移植到自己灵魂的铸造中。
实用文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这时你会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竟然没有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
B.《平凡的世界》的热播,令部分观众直呼“触动泪点”,不仅是因为剧中那不可磨...灭.的各种美好情感和奋斗精神,更是因为剧作中有一段与自己早年经历相似的历史。
C.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作家在作品中往往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的艺术手法隐讳..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但又不是让我们读者欣赏时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D.屋外的天空一扫连日的阴雨绵绵,久违的阳光,让连日来裹在雨衣中的杭城市民蠢蠢欲动....,纷纷晒出了自己心仪的赏花骑游图。
2022年浙江省各市名校高三语文高考模拟好题汇编 语言综合运用(选择题)带讲解
2022年浙江卷语文模拟卷汇编——语言综合运用(选择题)一、【2021-2022学年高三5月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核酸检测宣传语:解封欲来临,核酸必先行。
B.节约粮食广告语:欲餐餐有食,惜粒粒可馨。
C.入学典礼发言稿:您倾囊相授,我铭记于心。
D.开业花篮祝福语:财源达三江,生意通四海。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得体的能力。
C.此句用在入学典礼不得体,应用在毕业典礼。
故选C。
二、【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个人自荐书:我有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家级文学刊物,希望能得到贵校的垂怜。
B.答谢会致辞:承蒙广大新老用户的支持和爱戴,公司又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C.校园广播稿:真心恳请大家能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建言献策,尽一点绵薄之力。
D.会议邀请函:我们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指导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工作。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
此处是希望对方能看中自己,而非乞求怜爱同情,可用“垂青”。
B.“爱戴”是对特别崇敬者的表示,是由下而上的,此处公司与客户的关系并非上下级,表达不得体。
可改为“爱护”,以示谦恭。
C.“尽绵薄之力”是自谦之词,只能用于自己。
此处用于大家不妥。
故选D。
三、【2021-2022学年高三5月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十二校联考语文试题】台风是大自然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
有研究表明,通过向空中喷洒海水水滴,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那么台风将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这一做法将有效阻止台风的前进,从而避免更大程度的破坏。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一项作为前提()A.喷洒到空中的水滴能够在云层之上重新聚集B.人工制造的云层将会对邻近区域的降雨产生影响C.台风经过时,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D.台风前进的动力来源于海水表面日光照射所产生的热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1届高三其次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60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家乡在一个作家那里代表了什么呢?这使我想起了电影《魂断蓝桥》中男仆人公带着女伴侣到他的庄园(亦即他的家乡)时说的一句话,童年是无穷无尽的。
那是一个人面对自然,一个小生命面对无穷的大生命时的种种历险,是一个生命本真时期对本体世界的好玩探究。
人长大后,便探讨人的世界,于是,名利、哲学、艺术等都充塞着一个实体,即人。
文学即人学,这一命题在人文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将人这一实体高高地举了起来,使人类最终生疏到了自身的崇高与潜能,但是,它同时也遮挡了人的虚体,即人在面对无限时的虚无,在面对死亡时的无望,在进入梦境后的潜在。
而那个虚体,往往是与家乡在某个深谷里相遇并潜伏着。
在某种意义上,作家就是在描述人的实体存在时,尽最大可能地查找、记忆甚至想象人的虚体存在。
《红楼梦》看似在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写实,实际上最终落在了人的虚体存在上,是中国文学中对人的虚体存在进行了最大可能描述与查找的作品。
西方人将虚体存在称为“彼岸”,中国人则将其称为“虚境”,是道的另一面存在。
因而,家乡对于文学的意义具有了形而上的颜色。
②中国古人的文学方式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讲究的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这样的传统使中国人始终对自然有一种对应的本能,将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的宇宙之中,将死亡的恐惊化为对道的信仰,而最终将人的实在与空虚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这种传统始终持续了上千年。
或许由于诗歌的体量小,不能像小说那样大面积地描述家乡,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我们很少听说李白的什么地方或杜甫的什么地域。
小说不同,它用浩大的文字制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与那个作家的童年、家乡、学问、经受、愿望甚至梦境等相全都的世界。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A卷)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A卷)统编版高一必修上2022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试题(A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
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响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
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在不同文化中,韵律都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便于沟通,二是便于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2021版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池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发展实践所证明。
汉唐盛世堪称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也是最为开放包容的时期。
坚持开放包容、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正是促成汉唐盛世的重要因素。
到了晚清,中国国力,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其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造成了思想僵化、活力丧失、发展停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在开放发展中,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靠中国人民的辛勤和汗水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0年来,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书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华章,对外开放。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达到30%以上,已成为世界最大市场之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项是()A . 推进一泻千里抱残守缺功不可没B . 推动一泻千里固步自封劳苦功高C . 推动一落千丈抱残守缺劳苦功高D . 推进一落千丈固步自封功不可没(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实行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B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C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D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搞建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中国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白己,也造福了世界。
B . 中国对外开放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
C . 不仅中国对外开放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D . 不仅中国对外开放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下·桂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中国文化道的大传统与术的小传统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厘清,除了有助于还原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认识到该文化的整体有机外,亦对今天我们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不可否认,今天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和实践的一大误区,就是重视大传统而忽视小传统,对在术名下的小传统视为不入流的、细枝末节和雕虫小技的甚至封建迷信的东西,而将其打入中国文化的另册之中。
但是,二者的互为因果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却决定了,无论是道的大传统还是术的小传统都是极其重要的,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故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厚此而薄彼,而是既要重视大传统,又要重视小传统,更重要的,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到,就中国文化的“下学上达”“心以身显”和“即用显体”的性质而言,“以小见大”非常重要。
事实胜于雄辩。
当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现实经历表明,今天外域民族开始接受乃至崇拜中国传统文化,首先一般是通过诸如中国烹饪、中国武术、禅定、中医这些人们更为喜闻乐见并可切身体会的术的形式得以实现的。
例如,正是通过遍及世界各地的中餐馆,使外国人在大快朵颐之中切实地体验到并沉醉于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味道”。
例如,20世纪西方中国文化热的出现,其直接导源于李小龙、李连杰的中国武术功夫在西方观众中的风靡。
也正是在其静若止水动若霹雳的一招一式中,使观众领悟到讲求“一阴一阳”“大道无形”的中国文化大化之道的神奇。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素被西医视为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然而,美国神经医学专家的课题研究却发现,在专家指导下练习太极拳,在延缓该症的发展上可以达到与服用药物同样的疗效。
这一案例使西方医学界不能不领略到“中国功夫”在强身健脑方面令人称奇的奥妙。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一如古人所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之旅固然离不开道的文化大传统的思想指导,其具体举措却要求我们应从术的文化小传统起步。
正是经由这种切身的践履之术,不仅可以让我们自下而上地跻身于形上之道的至境,也可以使我们由近及远地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之伟途。
(张再林《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关系的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文化中的“道”和“术”互为因果,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B . 当今的中国人重“道”轻“术”,的确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和实践存在着误读。
C . 中国烹饪、中国武术、中医、禅定这些传统形式,有助于还原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
D .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离不开道的文化大传统的思想指导,也离不开术的文化小传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文开门见山,亮出观点,阐明了厘清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关系的作用。
B .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和“术”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C . 本文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一般是先“术”后“道”。
D . 篇末引用名言,总结全文,昭示中国文化发展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文中的“以小见大”这一说法,正是体现出中国文化从“道”中体现“术”的特点。
B . 对人们生活中的一些不入流的、雕虫小技的东西,不能将其打入中国文化的另册。
C . 练习太极拳可以攻克连西医难以攻克的不治之症,可见中国功夫有令人称奇的奥妙。
D .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厚“道”薄“术”,就可以步入“化成天下”的文化伟途。
3. (9分) (2017高二上·新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下列小题人生的四种境界张世英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
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
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
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
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
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
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
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
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
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
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
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
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 .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 . 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 . 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 . 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 . 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 . “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 . “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 . “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 . “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4. (12分) (2017高一上·南充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土地的困惑王承晶爹在电话里一遍遍絮叨着农村的好形势,好政策。
好像农村的土地里到处埋着好多的金子。
爹的话像挠痒痒的挠子撩拨着海子的心。
“海子,外面的工不好打,干脆回家种地吧。
”爹的语气坚定中带些催促。
“爹,我不想种地,种地有啥好,起早贪黑的,一年到头没个安宁。
”海子说这话时带着商量的口气,“爹,我在这边也给你找了个活儿,在工地上看门,一个月六百。
”电话线像根抻直的绳子,一头是爹,一头是海子。
渐渐的,海子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爹的劲头很足:“我不去,混小子,你出去打工几年了,家里也没见你挣几分钱回来,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找个媳妇了……”这句话点了海子的穴,爹用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把儿子从几千里外的地方拽回了家。
海子向老板辞职,说要回家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