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绘本与彩色绘本

合集下载

黑与白绘本故事读后感

黑与白绘本故事读后感

黑与白绘本故事读后感第一篇嘿,朋友们!我刚读完《黑与白》这本绘本,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呀!刚开始翻开这绘本,就被那简洁却有力的画面吸引住了。

黑与白,两种看似极端对立的颜色,却在故事里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你看啊,黑和白就像两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

黑呢,神秘深沉,带着一种让人想要探索的魅力;白呢,纯洁干净,就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它们在绘本的世界里,有时相互排斥,有时又相互依存。

看到黑与白在努力理解对方,试图跨越那道无形的界限时,我心里就忍不住想,这多像我们的生活啊!我们总会遇到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习惯。

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相处,不能成为朋友。

故事里的黑与白,在经历了种种之后,最终找到了彼此和谐共处的方式。

这让我明白了,差异不是阻碍,而是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调味料。

这本绘本真的太棒啦!它用最简单的颜色,讲出了最深刻的道理。

让我懂得了要去包容和接纳那些与自己不同的存在,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美好呀!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唠唠我读《黑与白》这本绘本的感受。

一拿到这本绘本,我就被它独特的画风给迷住了。

就那么简单的黑与白,却能描绘出一个如此精彩的世界。

故事里的黑和白,就好像是我们内心的两种声音。

有时候我们像黑,安静、内敛;有时候又像白,活泼、开朗。

它们的碰撞和磨合,让我感觉就像是自己在和内心的纠结做斗争。

当黑与白相互误解,互不相让的时候,我着急得不行。

心想,咋就不能好好沟通呢?这不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犯的错嘛,一遇到不同意见,就先竖起了防备的盾牌。

但看到它们慢慢试着去理解对方,去发现对方的优点,我的心也跟着暖了起来。

这多像我们和朋友、家人相处的过程啊,有争吵,有矛盾,但只要愿意用心去倾听,总能找到和解的办法。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深地觉得,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中间有好多好多的灰色地带。

我们不能只用一种眼光去看待事物,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

哎呀,这本绘本真的给了我好多好多的启发,让我对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有了新的看法。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故事ppt课件(小黑和小白)

幼儿园大班语言绘本故事ppt课件(小黑和小白)

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展望
拓展阅读
鼓励孩子们在未来多阅读类似的绘本故事,丰富阅读体验,提高阅 读理解能力。
语言表达实践
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技巧,如组织故事会 、角色扮演等活动。
艺术创作尝试
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尝试自己创作绘本或插画,培养艺术兴趣和 创作能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细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察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中的图画 细节,理解故事深层含义。
情感共鸣
通过角色代入和情感体验,帮助 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提 升阅读理解能力。
Part
04
创意互动环节设计与实践
角色扮演游戏设计
角色分配与扮演
邀请孩子们分别扮演小黑和小白,以及其他故事 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
情境模拟
合作精神
组织孩子们分组合作完成与故事情节相关的任务,如共同制作绘本、表演故事 等,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Part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绘本故事理解
通过《小黑和小白》的故事,孩子们能够理解友谊、互助和包容 的主题,培养社交情感和道德品质。
语言表达技巧
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习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利用道具、布景等创设故事情境,让孩子们更好 地融入角色,感受故事的魅力。
互动问答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孩 子们思考并回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故事情节改编创作
故事续写
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为小黑和小白的故事添加新的情节和结 局,培养孩子们的创意写作能力。
情节改编

绘本《黑与白》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绘本《黑与白》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绘本《黑与白》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黑与白》是美国绘本作家大卫·麦考利荣获凯迪克金奖的作品,这部绘本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寻问了周围的朋友,几乎没有人读过它,可能是因为它的名字不够生动有趣,才让很多人兴味索然。

在《黑与白》的扉页上,写着这样的提示:本书似乎包括好几个故事,它们未必发生在同一时刻。

不过,也可能只有一个故事。

读到这样的提示,我们会有心理准备,它肯定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绘本。

翻到正文,大家会发现平均排列着四副图,分别代表着四个故事:幻影、问题父母、一场等待的游戏和混战。

一开始,我们看到这四个同时出现的故事也许会有点儿懵,但是稍稍思量,就会发现这四个故事有N种读法,比如:一个一个读,两个两个读,三个三个读,四个一起读等。

在这里,我们一个一个地解读这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幻影(左上角的图画)幻影的开篇是一个远景,一辆火车在原野上奔弛,蓝色的天空上写着“seeing thing”。

这到底是幻影还是现实,我们此时很难判断。

故事正式开始,一个男孩独自蜷缩在座位上睡着了,他正乘车去见爸爸妈妈,显然这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车厢里除了车顶的灯光增添了些许的光亮,几乎是一片昏暗,给人以孤独、压抑之感。

凌晨时分,火车停了下来。

车厢的门打开了,列车员通知乘客有东西挡住了火车的去路,就不见了。

几分钟后,一个老妇人进了车厢,坐在男孩的对面。

我们注意一下,这位老妇人的外貌特征:裹着白色的头巾,穿着白色的外套,戴着黑色的面具,长着大大的鼻子。

男孩趴在车窗上,看到车头前有一堆石头。

他很纳闷,不知道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男孩见火车司机冲着石头大喊大叫地进行驱赶,不由得地笑了。

石头不是应该用搬的吗,为什么要驱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另外,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石头的颜色,是黑白相间的。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

欢闹雀跃在瞬间变成了目瞪口呆。

男孩把眼睛揉了揉,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石头在滚动。

那些石头渐渐飘离铁轨,落到堤坝上,又飘向为铁路划界的矮树丛。

绘本点点点

绘本点点点

绘本点点点
绘本点点点,又称点绘绘本,是一种让孩子用不同颜色的点点连接成图案或者形状的绘画方式。

它的出现不仅不像传统的绘画需要精确的线条和色彩搭配,更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认知能力。

绘本点点点中,孩子需要将黑白的线条或灰色的填图连接起来,通过他们任意的点点组合成各种图案和形状,甚至是自己想象中的新奇形态。

这就需要孩子们不断尝试和创造,从而快速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

而且,点点绘本有很多题材,如动物、植物、水果、交通工具等,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通过绘画增加孩子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另外,点绘绘本的绘画材料也很简单,只需要有彩色印刷的点绘绘本、彩笔和彩色圆点贴纸即可。

这也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提供了便利,可以让孩子们随时都能进行点点画绘画。

点绘绘本是有针对性的绘画方式,每个点点的位置、颜色、大小和形状都是孩子们自主决定的。

这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图形分解和视觉感知,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学习能力。

另外,这种创作方式也能让孩子们体验到取舍的过程和创造的乐趣,这种快速的享受和成功感能够激励孩子持续地往这个方向发展。

总之,绘本点点点是一种新颖、有趣、有针对性的绘画方式,可以快速提升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认知能力。

学生们将爱上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使教育变得更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互动性,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绘本《逃家小兔》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绘本《逃家小兔》
8
妈妈角色分析
03
慈爱关怀
理解包容
智慧引导
妈妈始终关注着小兔子的行踪,用温柔的 方式引导小兔子回归家庭,体现了母爱的 无私与伟大。
妈妈对小兔子的行为保持理解与包容,允 许小兔子在探索中成长,培养了小兔子的 自主意识。
妈妈通过巧妙的方式让小兔子认识到家庭 的重要性,展现了教育子女的智慧。
2024/1/26
情感表达与沟通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家庭和母爱 的感受,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沟
通和交流。
2024/1/26
21
拓展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
1
故事情节延伸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孩子想象故事的不同发展可 能性,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角色扮演与表演
组织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活动,让孩子在参 与中体验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进一步激发创造 力和表现力。
无论小兔子变成什么,妈妈总能找到他,用温柔的话语 和行动让小兔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4
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是美国著名 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画家,以其独特的 创作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赞 誉。
布朗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母爱的无私 和伟大,以及孩子对母爱的渴望和依 赖。
《逃家小兔》是布朗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灵感来源于她对儿童内心世界的 深入洞察和对母爱的深刻理解。
鼓励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可以让其他 孩子补充或发表不同的看法,促进课堂交流和互动。
2024/1/26
24
角色扮演游戏设计
2024/1/26
01
在故事讲述完毕后,可以组织孩 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 分别扮演小兔、兔妈妈等角色, 重现故事中的情节。

适合0-1岁宝宝的优秀绘本

适合0-1岁宝宝的优秀绘本

适合0-1岁宝宝的优秀绘本0-1岁的宝宝,父母可以从认知、颜色形状以及视觉激发等方面下手,引导宝宝去熟悉周围的环境。

那么,这个时候的宝宝适合看哪一种绘本呢?下面就来为你推荐,适合0-1岁宝宝的绘本。

1.《宝宝视觉激发挂图》适合年龄:1个月绘本介绍:0-3岁是宝宝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心理学家发现,这一时期的宝宝喜欢看轮廓鲜明、熟悉漂亮、色度对比强烈的图形,如黑白棋盘、靶心图、人脸图等等。

黑白挂图可以为宝提供良好的视觉刺激,并让宝福在观看的过程中,建立起资质优秀的视觉神经回路。

2.《乌龟爬爬》适合年龄:2个月绘本说:宝宝已经2个月了,对周围的声音、颜色气味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利用宝宝的兴趣,从小培养宝宝的品格。

《乌龟爬爬》这本书,讲述了勇敢、好奇的小乌龟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沙滩旅程,它大胆地去尝试、体验、判断各种不同的事物,还好,小乌龟得到了热心人的帮助,谁是这个热心人呢?是你吗?小乌龟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找到了亲爱的妈妈。

3.《惊喜连连翻》系列适合年龄:3个月绘本介绍:宝宝3个月了,虽然对周围环境有很更深一层次的认识,但是这个时期还是要加强宝宝的认知能力。

“惊喜连连翻系列”丛书分为《颜色与形状》、《动物园》、《反义词》、《数字》、《字母》、《农场》六本,可以向上翻、向下翻,让宝宝惊喜连连。

4.《各种各样的身体》适合年龄:绘本介绍:宝宝4个月啦,认知能力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可以区别不同的人了。

《各种各样的身体》这本书告诉大家:每个人千差万别,但我们的身体构造都完全一样。

书内附有一幅可悬挂的人体骨架图,让宝宝对人体结构一目了然。

5.《脸,脸,各种各样的脸》适合年龄:5个月绘本介绍:宝宝已经5个月了,妈妈们会发现,宝宝的观察力更强了,开始明白因果关系,同时宝宝的注意力也能集中了。

在中国的大大部分家庭里,父母拿给0-3岁婴儿看的书,基本上只有一个品类,那就是认读物、认读物卡片或认物挂图,对比一下欧美及日韩,我们不难发现,这类认知书也是这些国家的父母为孩子必备的图书,但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更加精美的婴儿图画书。

黑白世界教案

黑白世界教案

黑白世界教案教案标题:黑白世界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黑白世界的概念,理解黑白世界与彩色世界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世界多样性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教案时间:2课时教材准备:1. 印有黑白图像的图片或绘本2. 彩色图片或绘本3. 彩色笔、彩色纸和剪刀4. 黑白插图的结构化问题和活动卡片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你知道黑白世界是什么吗?你见过黑白的世界吗?你认为黑白世界和彩色世界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话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 观察与比较(10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黑白图片或打开黑白绘本的一页,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事物或场景。

- 教师再出示一张彩色图片或彩色绘本的一页,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事物或场景。

- 学生与教师一起比较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的不同之处,并讨论两者之间的联系。

3. 探索黑白世界(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给一组黑白插图的结构化问题和活动卡片。

- 学生根据卡片上的问题,观察黑白插图,并讨论回答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黑白插图所代表的世界是怎样的,以及这样的世界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感受和思考。

4.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内容和体会,并与学生共同总结黑白世界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课时:1. 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说出他们对黑白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2. 想象和创造(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给彩色笔、彩色纸和剪刀等材料。

- 学生根据对黑白世界的理解和想法,用彩色材料创造一幅属于自己的黑白世界图画。

-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方式,比如描绘黑白世界的景象、人物或故事。

3. 分享和交流(15分钟):- 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并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其他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图画所描述的黑白世界。

-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

绘本分享动物与颜色

绘本分享动物与颜色

绘本分享动物与颜色动物们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和颜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而通过绘本的形式,我们可以学习不同动物的特点和颜色的搭配方式。

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几本与动物与颜色相关的绘本。

绘本一:《红色的狐狸》这本绘本通过生动有趣的插画和简洁的文字,讲述了一只红色的狐狸的故事。

狐狸在树林里找到了一颗大大的红苹果,它的毛色和苹果的颜色非常相似。

这使得他成为了其他动物的焦点,他们都在嘲笑它。

然而,当狐狸躲进红色的草丛里时,它发现自己得到了很好的掩护,其他动物反而无法找到它。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不同颜色的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

绘本二:《彩虹色的动物园》这本绘本以彩虹色为主题,介绍了一些奇特的动物。

每一页插画上都有一只不同颜色的动物,从红色的小鸟到蓝色的鲸鱼,再到紫色的蝴蝶等等。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本绘本学习到不同动物的颜色以及它们在大自然中所扮演的角色。

同时,这本绘本还激发了孩子们对色彩的好奇心,让他们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绘本三:《黑白熊猫》这本绘本以黑白色为主题,讲述了一只熊猫的故事。

熊猫的身体呈现出黑白相间的颜色,它在黑白的森林中和其他动物们一起玩耍。

这本绘本通过对比黑白色的使用,展示了熊猫与其他动物在颜色上的差异。

同时,它也传达了友谊和包容的价值观,让孩子们明白不同颜色的动物之间也可以和睦相处。

绘本四:《斑马的彩色斑纹》这本绘本以斑马的斑纹为主题,通过斑马对其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斑纹感到苦恼的故事,阐述了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斑马一开始很不开心,因为它感觉自己的斑纹太平凡了。

然而,斑马的朋友们纷纷出主意,将自己的颜色和斑纹都赠予了斑马。

最终,斑马变得五彩斑斓,它学会了珍惜自己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明白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美丽之处,无需羡慕他人。

绘本五:《黄色的小鸭子》这本绘本以黄色为主题,主要讲述了一只小鸭子与它的家人们的故事。

小鸭子在黄色的天空下游泳,欢快地迎接阳光。

黑白绘本教案设计说明模板

黑白绘本教案设计说明模板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黑白绘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学会运用黑白色彩表现画面。

3.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作灵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捕捉能力。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黑白绘本教材若干册2.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马克笔3. 白板或黑板4. 学生作业展示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几幅黑白绘本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你们喜欢黑白绘本吗?为什么?”2. 引导学生讨论黑白绘本的特点,如:简洁、明快、富有想象力等。

二、绘本欣赏1. 教师讲解黑白绘本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本黑白绘本进行阅读和欣赏。

三、绘画技巧讲解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黑白色彩表现画面,强调线条、明暗、对比等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绘画技巧,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四、实践创作1.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黑白绘本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创作建议。

第二课时:一、作品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黑白绘本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二、拓展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黑白绘本创意改编活动,如:将黑白绘本中的角色进行重新组合,创作新的故事情节。

2. 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个改编作品。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收获,强调黑白绘本在绘画和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互相学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价其创意和想象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警惕折翅阅读论文

警惕折翅阅读论文

警惕折翅的阅读摘要:当下,许多低年级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热衷于引导学生阅读绘本。

在指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时,老师往往习惯于讲故事,那么学生到底是愿意听书还是自己读书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大多数孩子比较乐意自己读绘本故事。

造成老师爱讲学生却愿读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笔者结合自相关教学实际来谈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230-01一、一节公开课引起的尴尬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绘本《我是霸王龙》一课。

绘本讲的是一只会飞的小恐龙的故事。

小翼龙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教他“本领”,妈妈教它“做人”。

在恐龙的世界里,同样有弱肉强食的规律,霸王龙对小翼龙而言,真是太强大了。

当曾经要攻击自己的霸王龙遇到危险的时候,善良的小翼龙又会怎么样做呢?教学大约分为三个环节:一、讲故事;二、布置作业:很久很久以后,霸王龙与小翼龙见面了,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把它画下来。

三、交流写与绘。

整个过程通过讲故事,穿插问题,一步步追问、假设、想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也激发学生思维、想象,帮助学生读懂故事,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课后,我随口问了一下学生:“如果给你一本绘本,你愿意自己读,还是听别人讲故事?”大多数的学生说愿意自己看。

虽然这是个不完全的统计,但此现象却让上课者和听课老师感到很尴尬。

二、学生愿看教师乐讲的原因分析1、学生为什么愿意自己看既然学生愿意自己看,为什么课堂上又听得津津有味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有故事听总比没故事听强,何况老师讲得又很不错。

既然如此,为什么学生还是愿意自己看呢?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读书的事。

小时候,我总爱和小伙伴一起看小画册,常常看得着了迷。

虽然自己不认识小人书上的字,但根据连环画的画面猜,一遍一遍地翻,内容居然也了解得八九不离十。

十大年度最佳儿童英文绘本

十大年度最佳儿童英文绘本

十大年度最佳儿童英文绘本十大年度最佳儿童英文绘本引导语:十大年度最佳儿童英文绘本,由应届毕业生培训网整理而成,谢谢您的阅读,祝您阅读愉快。

一、《大熊小椅子》(Big Bear Little Chair)Written and illustrated by Lizi Boyd故事、绘图:利兹·博伊德(Lizi Boyd)This ingenious take on the “opposites” book shows the youngest children that big, little and tiny are all in how you look at things. Using just black, white and a velvety gray, with a bit of red, Boyd’s delightful cut paper compositions juxtapose the large and the small in u nexpected ways: a “big meadow” is big because it’s full of small flowers; a “big seal” towers over a “tiny castle” that’s made of sand.该书巧妙地通过“对立”,向低龄儿童展示了“大、小和微小”的区别在于看待事物的方式。

博伊德仅仅使用黑、白、柔和的灰,以及一点点红色,搭配赏心悦目的剪纸图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并列呈现了大小事物:一片“大草地”很大,因为草地上满是小花朵;在用沙子建造的“微小城堡”前,高耸着一只“大海豹”。

(绘本,适合3至5岁)二、《精致甜品:四个世纪,四个家庭,一种美味》(A Fine Dessert: Four Centuries, Four Families, One Delicious Treat) By Emily Jenkins. Illustrated by Sophie Blackall.故事:艾米莉·詹金斯(Emily Jenkins)。

儿童绘本故事黑与白

儿童绘本故事黑与白

儿童绘本故事黑与白故事围绕着黑与白这对互补的颜色展开,主要角色有黑色和白色。

黑色代表了力量和神秘,而白色则代表纯洁和善良。

故事讲述了黑色和白色之间的友谊、冒险和成长的故事。

在故事中,黑色和白色遇到了各种挑战和障碍,他们需要团结一致并克服困难。

通过彼此的帮助和信任,他们一起面对了恶势力,解决了问题,共同创造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儿童绘本故事黑与白》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读者传递了友谊、勇气和团结的重要价值观。

这本书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奇迹和冒险的黑白世界,与黑色和白色一起度过一段难忘的旅程吧!这个段落探讨了《儿童绘本故事黑与白》所传达的主题以及其中包含的教育意义。

本书可以关注友善、合作、包容或其他有启发性的价值观。

该绘本故事的主题之一是友善。

通过描绘黑色和白色两个角色的故事,传达了友善与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无论是黑色还是白色,它们之间始终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展示了互助互爱的力量。

另一个主题是合作。

故事中的黑色和白色在共同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相互合作。

通过展示彼此协作的方式,故事鼓励了儿童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此外,故事中还融入了包容的价值观。

黑色和白色之间的友谊并没有受到彼此外貌的影响,而是根据彼此的内在品质来建立的。

这强调了包容和接纳每个人的差异的重要性,并鼓励儿童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通过这些主题和价值观的传达,《儿童绘本故事黑与白》具有教育意义。

它可以帮助儿童们理解友善、合作和包容的重要性,并启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拥抱积极的价值观,并应用到他们与他人的互动中。

总之,《儿童绘本故事黑与白》通过描绘友善、合作和包容等主题,传达了重要的教育意义,并能够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启发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文档标题:《儿童绘本故事黑与白》总之,《儿童绘本故事黑与白》通过描绘友善、合作和包容等主题,传达了重要的教育意义,并能够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启发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黑白绘本教案模板范文

黑白绘本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小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黑白绘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黑白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黑白绘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黑白色彩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运用黑白色彩表现画面内容。

2. 学生如何运用创意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具:教材、范画、示范用具、学具(如水彩笔、画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黑白绘本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欣赏一些优秀的黑白绘本作品,让学生感受黑白绘本的魅力。

二、新课讲解1. 讲解黑白绘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以黑白为主色调,强调线条、形状、构图等元素。

2. 讲解黑白色彩的运用技巧,如:对比、层次、节奏等。

三、示范1. 教师现场示范黑白绘本的绘制过程,让学生了解绘制步骤。

2. 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运用线条、形状、构图等元素表现画面内容。

四、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黑白绘本的创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黑白绘本的特点和绘画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新课讲解1. 讲解黑白绘本的创意表达技巧,如:运用象征、夸张、对比等手法。

2. 讲解如何运用黑白色彩表现情感,如:明暗、虚实、浓淡等。

三、示范1. 教师现场示范黑白绘本的创意表达,让学生了解创作思路。

2. 教师讲解创意表达技巧,如:如何运用象征、夸张、对比等手法。

四、学生创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黑白绘本的创意表达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黑白绘本的创意表达技巧。

彩色的斑马绘本故事教案

彩色的斑马绘本故事教案

彩色的斑马绘本故事教案教案标题:彩色的斑马绘本故事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彩色的斑马》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彩色和黑白斑马的认识和区分能力。

3.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我接纳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绘本故事《彩色的斑马》的封面,并问学生他们对这本书的标题和封面有什么看法和猜测。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斑马的了解,包括它们的外貌、颜色等。

阅读活动:1. 分发绘本故事《彩色的斑马》给学生,让他们跟随故事的发展阅读。

2.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询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和角色的问题,以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讨论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让他们讨论彩色斑马和黑白斑马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彩色斑马感到不开心,以及其他动物如何帮助他接受自己的独特之处。

3. 引导学生讨论自我接纳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帮助他人感到接受和欢迎。

练习活动:1. 分发绘本故事《彩色的斑马》的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2. 给学生一些绘本故事中的图片,让他们根据故事中的描述将图片涂上适当的颜色,以巩固他们对彩色和黑白斑马的认识。

总结活动: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从这个故事中学到的重要教训和价值观。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接纳他人的不同之处,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达这一信息。

评估活动: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

2. 通过练习题的答案来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编写故事的结局,以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2. 组织学生参与与彩色和黑白斑马相关的艺术和手工活动,如绘画、剪纸等,以加深他们对彩色和黑白的理解。

黑白颠倒画绘本教案

黑白颠倒画绘本教案

黑白颠倒画绘本教案教案标题:黑白颠倒画绘本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黑白颠倒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此概念进行创作。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黑白颠倒画绘本中的各种元素,如线条、形状、颜色等。

3. 学生能够通过绘制黑白颠倒画绘本,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黑白颠倒画绘本,如《黑白颠倒画绘本大全》等。

2. 素描纸、铅笔和橡皮擦。

3. 彩色纸、彩色铅笔或彩色水彩笔。

4. 教学投影仪或展示板。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本黑白颠倒画绘本,并询问他们对此的了解和看法。

2. 解释黑白颠倒画的概念,即黑白颠倒画指的是将黑白颜色互换的绘画方式。

3. 通过展示一些黑白颠倒画绘本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活动:4. 让学生观察一本黑白颠倒画绘本,并让他们描述绘本中的线条、形状和颜色。

5. 引导学生思考黑白颠倒画绘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如如何使用线条和形状来表达物体、如何使用颜色进行黑白颠倒等。

6. 给学生分发素描纸、铅笔和橡皮擦,让他们尝试绘制自己的黑白颠倒画绘本。

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线条和形状,并思考如何运用颜色进行黑白颠倒。

7. 学生完成绘画后,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鼓励他们描述自己作品中的线条、形状和颜色,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巩固活动:8. 引导学生思考黑白颠倒画绘本的意义和特点,如如何通过黑白颠倒画绘本来表达情感、如何通过黑白颠倒画绘本来传递信息等。

9. 让学生再次观察一本黑白颠倒画绘本,并让他们以小组形式讨论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主题和情感表达。

10.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黑白颠倒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创作自己的黑白颠倒画绘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总结活动:11.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黑白颠倒画绘本,并让其他学生提出反馈和建议。

1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黑白颠倒画绘本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1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黑白颠倒画绘本,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逃家小兔》教学反思

《逃家小兔》教学反思

《逃家小兔》教学反思篇一:《逃家小兔》教学反思《逃家小兔》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绘本,每组图以黑白图和彩色图相结合,黑白图就像是兔宝宝与兔妈妈的对话,而彩色图则是每一组对话的最终呈现。

在PPT制作过程中,我全部选用了彩色画面,原因有二:一是画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二是彩图的画面中是没有文字的,孩子能仔细的观察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另外,该绘本的画面非常注重细节,总会留给孩子一些“神奇”的线索。

小兔和兔妈妈虽然不断在“变”,但是从画面上能看到它们的影子,如小兔变成了小鱼,可小鱼的头还是小兔子,兔妈妈变成大树,而大树是一只兔子的形状,这都给孩子提供了想象的情境。

此外,《逃家小兔》这个绘本的语言相当有特色,句式都是如果你......我就......,于是我抓住这点,层层推进。

我讲完前面2幅图的故事情节后,便让孩子观察图片,猜猜小兔又变成了什么,兔妈妈由变成了什么?说说故事的情节。

活动最后,我让孩子展开想象,小兔还会变什么,兔妈妈跟着变什么才能找到她。

再来用上面的句式来讲述。

没有了图片的约束,孩子的想象力完全释放了,活动气氛很热烈。

从《逃家小兔》这本图画书中看出幼儿的潜力是无限的,他们读图的能力超出了我的估计。

幼儿通过感知这本绘本作品,学习了成熟的语言,并得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启示。

特别是提升了语言的表述能力,使幼儿想说、敢说、会说,且说得非常的好。

篇二:《逃家小兔》教学反思又回到了幼儿园与宝贝们朝夕相处,心中自然很是高兴。

也是在周一的上午第一次带班这个班,便由衷地喜欢上了这群聪明可爱的孩子,相隔三个月后回这个班级任教,让我更希望自己带给他们的活动能让孩子们喜欢。

最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逃家小兔》,故事内容十分浅白,读来却趣味十足。

它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有趣故事。

备课、准备教具时才发现,《小兔逃跑》这个故事没有配套图片,甚至连幼儿用书上也有没相关的内容,看着这个经典的故事,想起了那本经典绘本《逃家小兔》,而今天,在看了故事和及教材上的教学设计,再次想起这个绘本,权衡了之下,还是决定以阅读活动的形式展开,既关注对画面的观察,凸显句式的学习与掌握;同时在故事的讲述中,感受兔妈妈对兔宝宝那份浓浓的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白绘本与彩色绘本
泼墨重彩太快乐!
我又拿出纸杯,一杯装了清水,另一杯是墨汁,给他们看,在他们刚刚分辨出一清一黑时,我就突然哗地把黑色的水洒在小浩宁的画上,黑色浓浓的,在纸上弥漫开来,孩子们都不出声了,凝神睁大眼睛看着,我又把笔蘸满了墨,轻轻甩在纸上,纸上洒满了黑色的小雨点。

很多艺术家在画作里抒发的都是自我的一种感觉,当自我特极端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在里面,有些是不健康的,或者说不适合孩子的。

我们统统称之为艺术的东西里,是不是好的健康的艺术我们要打问号,是不是适合孩子的我们更要打问号。

我们要选择好的展览,适合孩子的展览,相反的展览坚决不要去。

艺术儿童工作室的课程里有在艺术场馆欣赏创作的,有时候没有好展览,这个课就不上,好展览多的时候,这样的课就多,完全要认真负责地为孩子选择。

两三岁的孩子特别喜欢单纯的背景,是不是他们视觉发育水平要求这样?
有这个因素,跟他的视觉发育水平有关,还有一个是敏感度的问题。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他的敏感度特别高,他对色彩非常敏感。

这个敏感体现到他看色彩时候的反应,他反应的很快。

但这个反应是内在的,我们有的时候不知道。

有的孩子看到一个颜色会激动的跳起来,有的孩子看到一个颜色赶快跑,不愿意再看……这些反应,和他的视觉发育都有关系。

儿童视觉特征的第一点就是单纯,而这个单纯也是绘画艺术里面的最高境界。

走到一个极限以后就是单纯,就像毕加索晚年的画很单纯,米罗最后的色彩就是黑白两色。

人到老了回归了,返老还童了。

越是低龄的孩子越有单纯的需要。

经典绘本都是以孩子为中心,而不是以作者自我为中心的。

有时候看到一些说明是给三岁以下孩子的书,但背景特别复杂。

这种书适合三岁以下的孩子看吗?
完全不适合。

色彩有对比,色彩对比也有很多层次有单纯的对比,有很鲜明的对比,也有很柔和的对比。

这个层次是越来越高的。

我们刚才看到的那些经典绘本里面的画,很多都不是单纯的色彩,而是很柔和的色彩,看到它们会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当孩子一点点长大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视觉需求,在绘画里他也会表现出来。

如果我们违背这种规律,总是给他以强烈的色彩刺激,那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吃惯了“厚味”,清淡的、多层次的味觉就会弱化,对色彩的感觉就会弱化,再看到柔和的东西时候就会接受不了。

黑白色的绘本没有颜色,但是确实很美。

有很多家长不给孩子选黑白绘本,他们觉得没有五颜六色的书就没有审美功能。

孩子喜欢彩色,但是黑白也是必要的。

我想问这个必要体现在哪?也是想问您对黑白书的看法?
首先,黑白色不仅是颜色,还是色彩里的极限,完全不选择黑白给孩子是错误的。

孩子绝对不是因为喜欢彩色就不喜欢黑白。

孩子对色彩是很敏感的,他其实对黑白,包括黑白之间的灰的层次过度都能敏感的察觉到,就像看黑白照片一样。

《勇敢者的游戏》、《魔法师的奇怪花园》这两本书完全是黑白两色的,也是得奖的作品。

孩子很爱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爱看,他们觉得非常有意思。

黑色确实是色彩里的一个极限。

给孩子选择黑色时要小心,要特别注意黑色和其他色彩的关系问题。

我特别排斥画里面的让黑色成为一种边框,假如它的边框是绘画性的,是艺术性的,非常自由的边框,这样的很美。

我们要区别机械的、死板的、僵硬的、没有变化的那种黑边,就像人没有表情一样,那样的黑白画最好别给孩子看。

因为他慢慢会形成一种印象黑色是用来勾勒一个硬硬的框的。

这种用黑色的方法完全是非艺术表现。

如果是自然表现的话,孩子会忽略掉黑色的作用,而是进入到它描绘的形象里面。

像《点和味》里面都是黑色,而且那个黑色是特别自由的。

只有一点点其他颜色,孩子完全可以进入到那个形象里面,这样的书是经典,可以给孩子看。

现在小孩都在画画,我们家小孩画画的规则性很强,比如如果是树,树上一定会结果子。

我有时候会说宝宝你画的挺好,但是丰富点就好了。

他每次基本都是这样的画。

上次画了一个丰富的画,又完全不是他自己的风格了。

他刚开始的时候总问画的像吗,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说。

孩子不到五岁。

很多孩子画画都有一定的模式化的问题。

你可以上我们的博客和网站,我们工作室的一些妈妈们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也曾经为此困扰,但通过在艺术儿童工作室的课程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一个新浪的访谈视频,叫做《老师谈儿童美术教育里面的问题》,其中就有那说的这个问题,在网上可以搜到的。

抢不上的孩子竟然拿着笔在纸上涂抹了,纸很大,就站在纸上画吧,这张抹得过瘾了,再站在画好的画上,涂下一张,反正地上都是纸,没有颜料了,直接去找颜料管,把颜色挤在纸上,用笔涂,调色板还真的成了放在身边的一副画,小家伙们好象早有主意。

孩子们在纸上走来跑去,都忙开了,彩色的小脚印也踩在画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