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师赏析马岩松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学12-303王子琦(马岩松作品赏析)分解

建筑学12-303王子琦(马岩松作品赏析)分解
马岩松说:“对于我们,更重要的是传播我们的理念,建筑最 大可能地满足人的需求,这是必然的未来。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是具 有强大的创造力,这是决定我们的民族一直在不断发展的非常重要 的因素。而建筑的创造,重要的不是形式,更不是仿照,而是用最 有效率的付出,实现最大的意义。我们的建筑绝不是追求形式上的 新奇怪异,而是要创造未来。”
主要作品
三、广州国际生物岛太阳系广场(2005年国际竞赛中标) 建筑以开放的姿态漂浮在基地之上, 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了地面原本自然美好的开
放空间。对基地内的三个文物建筑祠堂,观生陈公祠、华帝古庙、陈氏大宗祠不仅仅是 简单的保留,更是对古建筑所生存的空间的最大的尊重和继承
主要作品
四、加拿大密西沙加市“玛丽莲·梦露大厦”(国际公开竞赛中标,2009年建成) 直线被意味着更多可能性的曲线所代替,这个建筑给人以无限暇想,有人说像女性
方 案 一






主要作品
二、三亚凤凰岛 凤凰岛位于三亚市三亚湾“阳光海岸”的核心,是在大海礁盘之中吹填出的人工岛,
占地面积547.6亩。通过395米长的海上观光大桥连接凤凰岛和市区滨海大道光明路。其中 ,三亚国际客运港实际占地47.6亩,其余500亩凤凰岛土地,作为大型综合旅游度假项目 开发。凤凰岛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整体规划,将建成集休闲、度假、商务、娱乐于一体的热 带滨海商务度假岛。
主要作品
一、重庆森林 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国画中的多山的景观。这座高耸的商业大楼每层楼都为抽象的曲线形,
大楼中心有一个圆柱体结构,每层楼都由玻璃包围作为墙体结构。这种设计增加了建筑的透明 性,同时使得每层楼看起来好像悬浮于下面一层之上。建筑总体设计结合绿色的空间和广阔的 城市景色,将自然带入到这个大都市之中。

解读马岩松和他的“山水城市”

解读马岩松和他的“山水城市”

解读马岩松和他的“山水城市”马岩松,作为中国当代建筑师中的翘楚,对中国现代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将城市的密度与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建造以人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未来城市,并在胡同泡泡的案例中以现代手法从微观的角度阐释了现代和传统的结合。

标签:马岩松;山水城市;胡同泡泡马岩松,出生于北京,被誉为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

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走向一个全新的、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明时代。

从2002年设计浮游之岛开始,马岩松以“梦露大厦”、胡同泡泡32号、鄂尔多斯博物馆、中国木雕博物馆及假山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着“山水城市”这一未来人居理想的宣言。

同时,他还通过一系列国内外个展、出版物和艺术作品,与公众一起探讨城市与建筑的文化价值。

“山水城市”这个概念是90年代被提出的,当时中国刚刚开始建造类似方盒子的现代建筑。

当时也有人提出要重塑古都风貌,在建筑上添加视觉化的传统元素。

“山水城市”首先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

钱先生的提法非常简单:难道我们未来的城市就是这样吗?就是这种灰色的方盒子吗?或者就是变成芝加哥吗?他也提到要向杭州、北京这些古典的城市学习。

北京城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像景山、北海这样的园林,这种园林的美,不仅在于它种了很多树,更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精神性。

我们的祖先既然能在不同的尺度中融入精神性,小到一个盆景,大到一座城市,那如何能在现代的高密度城市中达到相同的境界呢?于是,马岩松在老北京四合院举办个展,在深港双年展中提出自己的未来人居理想宣言——“山水城市”。

马岩松的“山水城市”探讨的是城市现代注意思想中如何看待建筑和城市跟自然关系的问题。

建筑模型被放置在了园林或者盆景这一类微缩景观当中,建筑的形态也突出了造景的意趣,似乎让高密度城市和高层建筑的尺度都消融在了“山水”之间,城市被山水化了。

马岩松山水城市设计理念资料

马岩松山水城市设计理念资料

马岩松:让中国城市寻回“山水”精神马岩松:让中国城市寻回“山水”精神建筑设计师马岩松提“山水”并不是想复古,而是力图超越技术层面的各种概念,去追求人和自然之间精神性的东西。

“一个没有思想的建筑师让开发商难受,一个有理想的建筑师让开发商更难受。

”谈及与建筑事务所MAD创始人马岩松的合作,开发商骏豪地产集团董事总裁张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双方合作的大型综合项目“中央公园广场”今年4月刚刚破土动工,选址北京市朝阳公园南岸的黄金地段,计划于2016年落成。

该项目是“有理想”的马岩松对其正在坚持探索的“山水城市”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

在MAD的主页上,对此项目有如下描述:“通过人工与自然景致的和谐营造,探索现代都市的人居理想。

”在其设计示意图上,能看到一片形似山峰、高低错落的建筑群,造型迥异于棱角方正的传统高层建筑,在北京东部高楼林立的天际线上,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今年39岁的马岩松,已是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建筑师之一,也是各类国际项目、论坛展览和学术交流的常客。

他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建筑学硕士及Samuel J.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毕业后曾在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2004年回到中国创建了自己的北京MAD建筑事务所。

2006年,马岩松参与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拿出一个完全隐匿了刚硬笔直的线条、在不同高度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的设计方案,意在使不同高度的楼层对应的景观各异,强调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达出都市人对自然的憧憬,一举中标。

这次成功,使他成为首位在国际上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师,从此蜚声国际。

这栋大厦因线条柔美,后来被人命名为“梦露大厦”,相继包揽了“2012年度全球最佳摩天楼”(全球房地产调查机构安波利斯[EMPORIS]评)、美洲地区高层建筑最高奖(世界高层建筑与人居环境委员会[CTBUH]评)等一系列国际奖项。

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

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

血理姑朦霭T search浅谈马岩松关于人与自然的建筑汪晓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摘要:马岩松是在国内建筑领域率先提出“山水城市”的青年建筑师,他为中国未来城市建设注入了一个新的概念;马岩松的建筑设计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自然化”的建筑,将自然呼吸与绿色生命引入高层建筑中,打造绿色立体城市,让自然重新融入未来的高密度城市;二是“情感化”的建筑,人的情感与建筑联系起来,才能在建筑完成时带动人们的记忆与想象,改变人的生活,让人们既能找回过去又能畅想未来;三是“村落化”的建筑群,传承了中国对建筑群体和空间序列追求的传统,把过去人们生活在山水之间村落中的意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气质贯穿于其中。

关键词:马岩松;自然;情感;山水城市;村落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19)20-0001-031背景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国的改革开发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加入了WTO世界经贸组织(2001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的腾飞带来的是城市的急速发展,全国各地大兴土木。

正如20世纪之交,大火之后急需建设的芝加哥,活跃着大批建筑师建造了大量的商业建筑,21世纪之交的中国也有着同样的境况,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栋又一栋的商业大厦拔地而起。

马岩松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建筑的。

马岩松岀生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他的父母都是环保工作者,这让马岩松一直就有一种想要贴近自然的想法,从大二的设计作业紫竹院公园里的冷饮店到后来留学美国所做的一些作品,再到近期MAD的设计,只要是发自于马岩松内心的,都是与自然相关的。

⑴1993年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山水城市”这一概念,建筑师包泡在看过马岩松的一系列作品后,向他推荐了钱学森先生的相关文章。

钱学森先生关于城市建设的思想以及早期马岩松对路易•康所崇尚的自然所产生的共鸣,推动着他开始在“山水城市”的思想上做实践。

建筑师——马岩松作品欣赏(12.05)

建筑师——马岩松作品欣赏(12.05)

广州国际生物岛太阳系广场(2005 国际竞赛中标,正在深化设计中) 建筑以开放的姿态漂浮在基地之上, 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了地面原本自然美好的开放空间。对基地内的三个文物建 筑祠堂,观生陈公祠、华帝古庙、陈氏大宗祠不仅仅是简单的保留,更是对古建筑所生存的空间的最大的尊重和继承。
800M----广州双塔西塔设计(2004) 马岩松在2004年设计的广州800米双广州双塔西塔设计,两座楼都高400米,连在 一起就称为800米,可以说是对追求高度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开了一个玩笑。
浮游之岛---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重建计划 (美国,纽约 2002年入围作品) 建筑为什么不可以是横的的呢?马岩松的这个计划以其新的城市组织原则表达出我们对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机器美学” 和“垂直城市”等传统立场的质疑。
鱼缸 (2004年北京双年展) 你是人不是鱼?通过这个作品,马岩松表达了建筑最后的对象是空间使用者,即使鱼不会说话。
钢结构核心筒体+外表皮立面 外立面每层扭曲的造型和荷载均由 中心核心筒体承载 同时核心筒体钢柱间隙之间用来布 置电梯井道和各种管井、楼梯间、 卫生间等
案例分析——梦露大楼部分套内结构分析
案例分析——梦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楼施工现场
案例分析——梦露大厦项目背景
2005年底,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密西沙 加市的两家开发商决定举办当地40年来的首 次公开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为规划中的一 栋50层高的地标性公寓楼寻找一个创新的设 计,建设一栋具有时代意义的超高层建筑, 从而树立城市新形象。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率领他的MAD事务所 参加了这个竞赛, MAD在加拿大夺标的这个 螺旋形方案,其独特的造型被称为“梦露大 厦”,这是以中国为基地的建筑师第一次在 公开的国际竞赛中赢得设计权,引起海内外 轰动。

马岩松作品分析

马岩松作品分析

个人分析
• 本建筑坐落在一片湖面的旁边,整体像一 泓流动的水面,给这次方案设计提供造型 方面的思路:采用流线型表面,力求与环 境协调一致。 • 本建筑依旧采用了实虚结合的手法,在三 角形内部挖园,形成别具特色的造型。
本次设计希望突破的方面
• 突破无法深化的瓶颈 • 在建筑造型方面有所突破
• The Absolute Tower位于密西沙加市最重要 的Hurontario 街和 Burmhamthope 路交汇 处,她的重要性和标志性将使这片区域成为 这个低密度近郊城市的中心。 • The Absolute Tower也被当地民众和媒体 称为玛丽莲梦露大境的反应和强调, 高塔的设计一直是对地理和社会环境的一 种有力的陈述。 • 连续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传统高层 建筑中用来强调高度的垂直线条被取消了, 整个建筑有着不同角度的逆转,来对应不 同高度的景观文脉。马岩松希望The Absolute Tower可以唤醒大城市里的人们对 自然的憧憬,感受到风和阳光对人们生活 的影响。
马岩松设计理念
• 太阳系广场像一片流动起伏的水面,将会议展览 中心、技术服务于生活服务中心衔接成一个连续 的整体. 太阳系广场由九个核心筒以及办公、商业、 会展、科研四大功能区组成,单体建筑的概念在 这里被淡化了。 • 这是一个立体的组织方式,不但在平面上实现了 各自的独立和室外公共空间的共享,而且在立体 空间关系上创造了两个层面:地面的自然景观系 统和上层的城市尺度的建筑景观平台。
东方迪拜-----三亚凤凰岛
人工填出凤凰岛 古代神话里,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 填东海,本世纪初,迪拜王储将人工岛的 设想付诸实际,于是棕榈岛和世界岛破海 而出。今天中国的三亚,也在大海礁盘之 中吹填出了一片凤凰岛。
马岩松设计理念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马岩松(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马岩松(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浅看马岩松和他的MAD 师承扎哈,亦有库哈斯的传统,在35岁之前就能成名的建筑鬼才小生,疯狂、大胆、不羁,独具一格的设计理念和方式背后,是一双长着想象力的巨大翅膀。

语不惊人言不休的气势,但他说的有理,研究他建成与未建成的每个作品之后,会发现,在那些前卫的形式背后,有着他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建筑很率直的哲学心态。

这种另类作风难免有所争议,但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小生在外来的成名膨胀之背后,总有着一个清醒的逻辑,能独善其身,能自圆其说,而且还是说得有理。

当已步入古稀之年的北京胡同里出现巨大的金属泡泡,如同水滴一样的散落,看上去就好像是未来的梦幻世界,面对这样一种超前的想象,不敢说是好,还是不好。

传统是一种严谨的秩序,是历史的财富,但是陈旧的建筑,混乱的搭建,邻里关系的变迁,让过去城市中的细胞逐渐衰退而滥用,必然需要注入一种新的生命力,才不致让这笔财富失去其价值。

这些看上去来自外太空的小生命体,光滑的金属曲面折射着院子里古老的建筑以及树木和天空。

让历史、自然和未来并存于一个梦幻的世界里,是一种城市理想,是想把北京的古城和每个人的梦想连接在一起。

这至少激发了我们跳出一种定势的思维去思考未来城市的目标与定位。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方式上,马岩松说:“我喜欢历史,也喜欢中国传统。

中国的传统实际上应该是中国的创造力,它们的核心是创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实例都表明了人们对新技术和新创造的渴望。

我把这种对创新的渴望,理解成一种中国传统。

我从来不会从一种传统形式上寻找答案。

”所以,看MAD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对于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是一场革命。

在北京CBD上的浮游之岛、空中之城的未来实践中,就很明显地对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机器美学”和“垂直城市”等传统立场质疑,认为未来的中国高密度大都市更需要的是一种自由的连续,而不是分割,更不是简单地追求高度,将数字工作站、多媒体商业中心、独立飞行停泊站、剧场、餐厅、公园、旅馆、图书馆甚至人工湖等城市功能相混合,以一种水平关系设置,将垂直城市软化并连接起来。

浅析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以马岩松的“山水城市”为例

浅析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以马岩松的“山水城市”为例

浅析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以马岩松的“山水城市”为例摘要: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似乎都只关注文化中的那些具有实质性的东西而忽略了精神,但那些容易被忽略掉的内涵反而才是让文化称之为文化的灵魂所在。

马岩松,作为希望他人称呼自己为对历史有情感的建筑师,则用其具有灵动感的建筑语言,给人们展示了文化在建筑中保留和展现的新方法。

将“山水城市”概念,和具有人文精神的,自然功能性未来城市设计理念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带有韵律感的狂想,为中国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马岩松建筑设计历史情感山水城市设计理念前言: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其实换句话说就是将原建筑的文化内核融合在新生建筑中。

在抽象层面上来看,那些在历史的沉淀中保存下来文化内核就是“新”物质,马岩松也不过是在“新”上加新,用其“山水城市”的概念为历史代言,传达历史的感情,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带入到设计中,为建筑提供新思路,新形式。

尽管在部分人看来,马岩松的一些建筑太过于空想,是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被准确地表现出来。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马岩松的设计中,那些充满韵律的线条,能真真实实地让人们在无意识中进入中国特有的“美”的空间内。

一、以历史情感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在北京胡同长大的马岩松,像是被北京的人文精神所雕刻的人。

在那种生活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使其对历史沉淀中形成的文化有着特别的感情。

在马岩松看来,正是因为那些古代的哲学理论以及生活背景的存在,才使得这个城市有了独特的韵味。

这种理念和Thomas Heatherwick的“本土概念[1]”设计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以文化来编写建筑的基因。

在Thomas Heatherwick看来,“不管是国外设计师的作品还是本土设计师的作品,一定要与本土的文化形成某种对话,这样的建筑才是有生命力的[1]”。

此外,中国建筑大师何镜堂的“两观三性”的理念在实质上也是同样的想法:建筑要集合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一体。

马岩松案例分析

马岩松案例分析

大师案例分析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班级:园林景观二班姓名:姚林广目录鄂尔多斯博物馆一、建筑简介二、个人认识三、设计思路(地方文化)四、案例分析(气候、采光)五、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平立剖)六、内部空间中国木雕博物馆一、建筑简介二、(鄂尔多斯博物馆外景图)鄂尔多斯博物馆一、建筑简介鄂尔多斯博物馆位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于2006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27760平方米,建筑面积41220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局部八层的综合性博物馆,配套有7个总计8500平方米的专业展厅,以及一个同时能容纳260人的大型学术报告厅,70余间各类办公室、会议室,2个贵宾接待室。

同时,还配备有餐厅、地下停车场等多个辅助设施。

二、个人认识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

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

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在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

博物馆的文物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在人的对话,它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博物馆如同历史长河,源源地将过去的故事输送。

三、设计思路本设计的意图是在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中心区建成一个展现内蒙古生态,文化特色,体现高科技含量的世界现代化城区。

马岩松作品介绍、分析、评价

马岩松作品介绍、分析、评价

• 自由、自然、和谐。其中和谐是最重要的。
• “师承”的力量
扎哈热衷于“在秩序中制造 混乱”。马岩松在大师的工 作室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震撼,原来建筑也可以像他 小时候玩的“变形金刚”一 样,千变万化得让你认不出 来。现在马岩松独立设计的 作品,个个都如同外太空间 的“异形”。翻转的线条、 涌动的外立面、丰富变幻的 内部空间。
作品介绍
玛丽莲梦露大厦——
• 这两栋60层楼高的“Absolute Tower”出自中国建筑新秀马 岩松之手,大楼外观形似西方男人永远的梦中情人玛丽莲• 梦露的身材! 性感身材的背后,其实包含了马岩松相当严肃的思考。 他从鱼的行为习惯上找到灵感,所以Absolute Tower被赋 予的是一种具有某种“模糊性”的自由度,在这里生活,没 有多余的死角,人们可以恣意安排自己的舒适空间。与其说 他是在设计大楼,不如说“某种更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 似乎才是这位中国年轻建 筑师想盖的东西。
想拿到太多项目,你干的多,错也许会更多,我不想城市
又增添一个建筑垃圾。
负例
• 马岩松和丹麦/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 埃利亚松 合作的 光影艺术展览“感觉即真实”
• 宣传说:主展厅入口发出的绿光在召唤着观众 向内探索,然而进入展厅里面,光雾迷蒙,光 束穿透弥漫展厅的人造雾带,能见度极低。带 着试探的脚步,观众犹如走到迷宫。再往前走 ,绿光又变成红光,进而蓝光。观众穿行于这 个巨大的装置中,各种色块不断变换。与此同 时,平地也陡然有了坡度,再往前,搭建的一 段倾斜通道又不断牵引着观众寻找出口。而这 就是马岩松设计的独特建筑结构,这一通道倾 斜着向上翻卷,犹如波浪,想往上走却感觉怎 么也走不到头。 • 实际的感受是:在一间不大的方方正正的屋子 里,放置不同颜色的LED灯光在低矮的空间中 ,放满白色不明气体即可。简单的物理原理, 效果其实和舞台表演放干冰烟打灯光,被封闭 在一个屋子里了一样。每人掩鼻冲进去几分钟 后,不好奇了,拍拍照,毫无遗憾的出来,痛 苦咳嗽不已。

马岩松

马岩松

马岩松作品——墨冰
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
天安门人民公园
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和人文思想的成熟,在2050 年, 这个空洞而又封闭的混凝土广场将变成为开放的城 市森林公园。那时,中国将不再需要类似莫斯科红场 那样的大型政治性集会和阅兵空间,未来的交通也将 不再依靠宽阔的道路,而转为高速地下交通。天安门 广场的纪念性将更紧密地与人和自然相结合,大量的 城市文化设施将被放置在广场地下与便捷的交通相连。 充满形式争议的国家大剧院也被藏在了一个“景山” 中,与中南海遥相呼应,彰显出北京城的山水气质。
马岩松的野心像长着幻想的翅膀,个个如同 外太空间的“异形”的作品,得益于从师世界级 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这位被主流被会接受的“幻 想家”。
马岩松第一个成名作品“纽约新世贸中心超 建筑构想方案浮游之岛”,以水平城市的概念改 变传统“机器美学”和“垂直城”,对于这天才 的想象力,盖里给予了相当高度的评价:“我很 喜欢这个设计,它像一个从外太空来的生物,但 是又和周围有那么密切的关系,是一个可行的设 计。”
马岩松作品——墨冰
一块9尺X9尺X9尺,重27吨的 黑色冰块,其内部是浓度不同的 松烟墨。作品在开幕式的凌晨被 放置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广场中, 连续三天冰块在阳光和风的作用 下,不断融化,融化的墨水随着 地形向广场各个方向扩散。在融 化过程中,冰块不断变化呈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同的形态,引起很多行人的驻 足观看和议论。在三天中,地面 上留下自然流动的黑色印记,物 质消失了,连抽象的符号形式也 消失了,只有时间的痕迹和在墨 迹中无限的想象的空间。
中国青年建筑师——
马岩松
人物简介
1975年出生于北京,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学士学位; 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 获Samuel J. 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 曾获2001年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建筑研究奖金、 2006年度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并 曾在伦敦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纽约埃森曼事务所任职; 2006年9月在意大利第十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期间举办名 为”MAD In China”个展, 七月在北京东京画廊举办“MAD建设中”设计个展。 马岩松的艺术装置作品“鱼缸”,“墨冰”曾分别在中国国家 美术馆和中华世纪坛展出。2006年,MAD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了 “MAD in China”展览,与威尼斯双年展同步展出;同年在北京 Tokyo Gallery举行了名为”MAD Under Construction” 的建筑 设计个展。 2007年MAD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丹麦建筑中心展出一个名为 MAD in China”的漂浮城市系列个展。 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方案,这件作品后来被中国国家美术馆 馆藏。 2006年MAD建筑事务所在加拿大多伦多ABSOLUTE超高层国 际竞赛里中标的“梦露大厦”设计(2009年建成),成为历史上首位 在国外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中国建筑师。

美学赏析

美学赏析

马岩松主持创作的加拿大多伦多的梦露大厦(图2-36)采用了扭转式的建筑造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高层建筑的造型模式,其构思源自于穿旗袍的女人。

该建筑的动态来源于不均衡、不稳定构图模式。

这里的扭转和曲线导致动态性的产生。

他自己解释说,这座大厦采用扭转形式不单单是出于造型创新的目的,而是希望以这种柔和而有动态的形象区别于周围城市环境中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和乏味,体现一种人文的关怀。

在这里对人性化的关注促进了扭转形式在建筑创作当中的应用。

2.3.2.2 韵律美韵律是指以相同或相似的构成单元做规律性的逐次出现时所获得的效果。

节奏的原则的主要特征,就是要创造要素之间的单纯的秩序和理性的美感,它很容易被察觉辨认,一目了然,在知觉中不会产生对抗。

而韵律美是以单元的重复而创造出各种以重复为特征的美的形式,其中包括连续韵律美、渐变韵律美、起伏韵律美和交错韵律美[6]。

扭转形式是由构图元素有规律的旋转渐变而成,由于其自身构成规律的特性使它对于建筑形式的以上四种典型韵律美有着非常典型的表现。

由Hebert Bayer 于1973年设计- 27 –梦露大厦(TheAbsohiteTower)是马岩松于2006年于加拿大密西加沙市的住宅设计,并获得了当年的国际竞赛一等奖。

梦露大厦的设计在建筑空间上模拟了一种女性柔美的曲线,每层都予以相应程度的旋转来实现建筑整体的曲线,并使得内部空间可以对应不同高度的景观平台。

设计师说梦露大厦的设计其实是在实现密西沙加城的一个―梦想‖—即在建筑住宅中寻找自己的性格和定位,马岩松在对梦露大厦的设计解释中这样说:―一心梦想着变成大都市,而有可能反思自己地域的独特性,考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回应日益膨胀的城市需求。

‖因此他们在整体空间的设计否定了现代主义的简化原则,而是选取了多元地更能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化的有机形态。

梦露大厦的建筑空间可以理解为对自然和环境的反应和强调,两座相互晾望的高塔建筑都采取了连续的环绕式的水平阳台,使得整体空间―一气呵成‖气势柔美而又坚韧。

以“山水城市”为例谈马岩松的建筑设计理念

以“山水城市”为例谈马岩松的建筑设计理念

以“山水城市”为例谈马岩松的建筑设计理念摘要:当今社会的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艺术审美准则,在这种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所接触的自然和社会也正在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建筑能否寻找到一个新的模式以应对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已成为关键问题。

很多艺术家也尝试着从自然界中获得灵感,将建筑的形态与自然特性相结合,期待着在拉近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也能把自然特性赋予建筑设计的形式当中,使建筑更容易应用于当今社会。

“山水城市”理论,以丰厚的思想内涵,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提供思路。

马岩松所提出的“山水城市”概念,为中国未来城市建筑注入了一个全新的定义。

关键词:马岩松自然山水城市理想山水意境前言:“山水城市”这一概念,最出设想是由中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所提出。

中国城市在当时的建筑是相当大规模笼统的,其所主张的城市概念主要是构建以中国山水意象为主,注入精神文化,给人以脱离自然又回归自然的印象。

“山水城市”是让人们在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产生情感的联系,这是富有理想主义的构想,但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发展。

马岩松倡导的“山水城市”模式,将现代城市与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相结合,将城市建筑赋予人文精神。

强化了现代建筑与传统山水意境的意境传达,使其精神内涵得到丰富与传承,促进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一、山水意境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古人寄情于山水的文化活动一向通过山水画的形式来表现,更是寄托理想的精神载体。

在当代设计中,将山水意境融入建筑是当代设计师的情感表达手法。

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是属于中国独具一格的文化标识,“画中有画,意中有意”,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意象美的感悟。

这种传统自然山水观念是中国长久延续和沉淀的,时至今日都地影响着每个人对意象的思考。

当代设计师通过对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的美学认知和空间表达的认识,将其中的画面表现手法和意象创造手法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与中国建筑相融汇的独特意境美感。

著名建筑师赏析—马岩松分析

著名建筑师赏析—马岩松分析

马岩松作品——红螺会所
红螺会所考虑的不是像现代主义时期 的怎么把都市建筑和自然结合的问题, 而是认为建筑自己应该放弃其潜在的 缺省的空间规则,以新的逻辑去回应 自然文脉,将建筑中的生活转变为在 自然中的漫步。
马岩松作品——广州双塔(2004)
项目名称:广州双塔 设 计 人:马岩松 项目类别:公共建筑 建筑规模:31,084平方米
马岩松作品——未来胡同2050(2008) 马岩松作品——贵阳花溪城市中心设计(2008) 马岩松作品——The Absolute Towers 玛丽莲梦露大厦(2009年) 马岩松作品——厦门博物馆(2008年) 马岩松作品——V Hotel Interior(2008年) 马岩松作品——Fake Hills 假山(2008年) 马岩松作品——广州俱乐部(2007年) 马岩松作品——丹麦大帐蓬(2007年) 马岩松作品——Tokyo Island, the WORLD(2007年) 马岩松作品——KBH Kunsthal Copenhagen(2007年) 马岩松作品——三亚凤凰岛(2007年) 马岩松作品——鄂尔多斯博物馆(2007年) 马岩松作品——天津中钢国际广场(2007年) 马岩松作品——上海现代艺术公园 马岩松作品——红螺会所 马岩松作品——广州双塔(2004) 马岩松作品——浮游之岛(2002) 马岩松作品——广州太阳广场 马岩松作品——北京绿轴 马岩松作品——鱼缸 马岩松作品——墨冰 马岩松作品——Net+Bar
项目介绍:
工程名称:Absolute Tower 建筑高度:170m
工程地点:加拿大,密西沙加市
建筑总面积:45,000㎡
建筑层数:56层
设计师:马岩松
早野洋介
党群
设计创意 •The Absolute Tower,一 个全是曲线的大厦,外界评 论作“梦露大厦”,加拿大 密西莎加市地标建筑。设计 不再屈服于现代主义的简化 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更高 层次的复杂性,来更多元地 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 化,多层模糊的需求。连续 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 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 度的垂直线条被取消了,整 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 同角度的逆转,来对应不同 高度的景观文脉。设计师希 望梦露大厦可以唤醒大城市 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感受 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人本主义理论背景下解读诗人建筑师马岩松的设计

人本主义理论背景下解读诗人建筑师马岩松的设计

人本主义理论背景下解读诗人建筑师马岩松的设计摘要:人本主义理论以个人思想为出发点,关注人们的情感、兴趣、动机、情绪的发展规律,注重对人们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和共情,以顺应人们的生活、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化的需求,来开发人们的潜能、从而激发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认知、能力、动机、情感对设计所起的作用。

人本主义运用到设计之中使设计师遵循自己的情感、需求、兴趣、文化,完成独一无二属于他们自己的设计。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研究西方的科学家,钱学森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就提出,城市建设需要融入东方文化的设计元素,对于中国城市设计可能出现的“千城一面”,马岩松在结合中国人、中国文化,做属于中国人自己使用的建筑时,所做的事情,马岩松所做的就是如何突破。

关键词:人本主义、人与自然、人与情感正文:一、什么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理论对人类的自然界定进行了探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是一种自然的实体,而非社会性的实体。

人类之常情,人类之本,即人类之本。

一切生物都有一个内在的倾向,即自然的人和动物的自然属性是不同的,是可以有促进的,也可以提高身体的。

人类与动物本能不同的本能需要不同,相信发展自我潜力的生理和安全模式,强调人类的潜力决定着人类的基本需求。

然而,他们也认识到,天赋的基础需求——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进一步相信,不管是善良或中性的,其实质的需求都是人。

恶不是人的本性,它是人的基本需要受挫折、文化环境不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扩大成熟热的动力,是人类成长来自个人自身的需求。

马斯洛相信,“一种倾向,即便是他们的潜能得到实现,他们渴望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的需求是“--个人可以成其事,则必成其事,自已之性,则必忠其身”。

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达到、保持并强化有机体的潜力。

二、人本主义理论与马岩松设计理念的关系钱学森先生表示,他希望能在诗意和绘画的同时,打造一座兼具现代功能的城市。

马岩松:中国需要真正的城市规划师

马岩松:中国需要真正的城市规划师

马岩松:中国需要真正的城市规划师马岩松,1975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获建筑学硕士以及Samuel J. Fogelson优秀设计毕业生奖。

曾经在伦敦的扎哈。

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建筑事务所工作。

马岩松2004年回到中国并成立了北京MAD建筑事务所,同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马岩松是首个在海外赢得标志性建筑设计权的中国设计师,也是30岁就在业内功成名就的天才式人物。

他一直不认为建筑设计就是盖出那些四四方方的砖瓦房子,也不认为想法怪异才是评价建筑的标准。

他认为设计理念中,将人与自然巧妙相融,才是一个城市应该有的形态。

城市规划、绿色环保、和谐发展,他对此有着自己的想法,也在试图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对于城市的理解。

城市应该有自己的规划设计马岩松的成名之作,是加拿大的“梦露大厦”。

这座有着玛丽莲·梦露般性感身材曲线的住宅公寓,彻底颠覆了社会对于城市的概念。

他并不认同当下一个城市盲目追求所谓的摩天大楼,“每一层都一样,不停地重复,越高越好,这又有什么意义?”马岩松眼里,建筑设计师不是设计一座孤立的大楼,而是考虑如何让建筑、城市、人、环境真正成为一体。

“我希望让城市大型建筑里面的人有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为建筑而建筑。

” 如今的马岩松,更多的是在探讨如何建造一座城市。

在他的眼里,中国没有真正的城市规划师,而中国的大城市也正在失去自己的文化,成为不断重复建设的楼群而已。

“其实中国不是没有城市规划师,而是他们没有做他们应该做的事。

”马岩松向记者说道,中国城市规划的一模一样,许多地方还不停地重复,城市规划师缺少做研究的时间,致使许多城市失去了时间的沉淀和检验。

“城市是一个综合体,充满了矛盾、冲突,这是城市魅力所在,我们需要让城市真正的魅力在建筑中得以体现。

”马岩松曾经给中国很多地方做过建筑设计,正在施工的“北部湾一号”是他在广西桂林的一次理念展示。

这个小区就是一个微型城市,整栋建筑像一座假山,有几千户人住在这假山里面,假山外面全是绿化平台,让人完全置身于人工的“桂林山水”之中。

扎哈·哈迪德与马岩松建筑设计作品浅析

扎哈·哈迪德与马岩松建筑设计作品浅析

扎哈哈迪德与马岩松建筑设计作品浅析兰昕【摘要】通过对扎哈·哈迪德与马岩松几本著作的解读,对二人作品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等方面的学习分析,结合二人在建筑作品中传达出来的建筑设计理念,尝试解析扎哈·哈迪德和马岩松的设计语言在建筑中的表达方式,同时对建筑所表达的形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做出简要的分析.【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8(000)048【总页数】2页(P69-70)【关键词】扎哈·哈迪德;马岩松;设计语言【作者】兰昕【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61 扎哈·哈迪德与马岩松人物简介1.1 关于扎哈第一次知道哈迪德的名字,是从一个叫做《筑梦天下》的节目上看到的。

后来通过各种作品对扎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从心底对这位女性建筑师更多了一份敬佩。

中国多数人了解扎哈·哈迪德是在2004年之后,因为这一年扎哈·哈迪德获得拥有“建筑界诺贝尔”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同时还创造了两项纪录,第一个获得建筑界最高奖的女性,并且是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

扎哈·哈迪德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设计天赋,为她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她的设计作品中经常使用优美的曲线,变幻莫测的空间,并且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但是事实上,由于她的作品常常挑战高难度的施工技术,在扎哈43岁之前,也未有过任何建成的建筑项目,她曾因此被称为“纸上建筑师”。

直到1993年,扎哈·哈迪德才赢来她的第一座建筑——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

她通过营造建筑物与地面若即若离的状态,将幻想与超现实主义风格成功结合。

1.2 关于马岩松马岩松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在中央美院任教。

马岩松是国内第一位获得国际竞标项目的青年先锋建筑师,于2004年在北京成立MAD“疯子”建筑事务所,在此之前他曾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工作,这段经历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开始把两人的作品进行比较。

马岩松建筑意境——“山水城市”

马岩松建筑意境——“山水城市”

马岩松建筑意境——“山水城市”摘要:现如今在设计领域里,建筑设计尤为之重要。

在建筑发展中,新颖的建筑形式层出不穷,同时文化与现代感的结合也成为建筑设计发展的新兴力量。

一向以“山水城市”闻名的马岩松,他的建筑风格追求的是自然与环境的融合,因此从中提炼的精华展现在自己的设计当中。

在马岩松的“城市山水”观念中,首先他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要求在本质上人与自然的结合。

其次是对山水元素的展示,将自己的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最后是对自然之道的解析,使山水理念的建筑设计表达方式充分与现代艺术相呼应。

笔者将从马岩松建筑设计理念、作品分析以及他眼中的“山水城市”对马岩松的建筑意境进行解析。

关键词:马岩松;建筑;意境;“山水城市”前言:建筑形式的转变有多种形式,许多学者提出未来的建筑发展趋势的疑问,也提出了不同的概念,例如绿色空间、智慧城市、花园城市等等,其中许多理念的核心意义都含有自然生态的元素,“山水城市”理念则是其中一点。

马岩松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大量的“山水”元素,这样很多人都引发了思考。

“山水城市”的设计理念是追求自然,这是让钢铁丛林的城市环境融入自然和谐的理念,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对城市类型的转换,而是要更多考虑现代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自然的对比。

一、马岩松对“山水城市”的看法马岩松的的设计理念则是“山水之道”,他希望在山水精神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让人们离开自然,回归自然”的城市模式。

[1]马岩松提出的“山水城市”结合了国家文化,并对未来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新的看法。

马岩松认为,人们创造任何的事物都是我们后天自己思考的,无论是城市、园林设计还是乡村,这些都是人们人为形成的。

就是因为这样,人们才更应该谈论人造和自然的关系。

如果环境中只含有自然元素,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人们可居住的。

反之,人工的自然环境,从早期的人类耕田文明就开始了,纵观东西方的文化,它们都对人们认知和自然观念有所改变。

“山水城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筑风格,许多读者都说马岩松的设计想法天马行空或者形容为疯狂,但马岩松反映,他的设计谈不上抽象还是具象,他的这一思想应是在深究工业文明中人类的城市建造如何与自然元素的拼接或是情感的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岩松作品——The Absolute Towers 玛丽莲梦露大厦(2009年)
担纲设计的mad 负责人马岩松向记者强调 “这将是中国建筑师首次通过国际公开竞赛赢得 设计权,标志着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已经开始了 创意中国的时代。”
“它将成为国际性标志建筑” 2005年底,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密西沙加市
——马岩松
郑园清 魏佳尧 黄少阳
1975年出生于北京,1999年毕业于北京建 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后赴美留学至美国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获建筑学硕士和Samuel J. Fogelson 优秀设计毕业生奖。曾获得 2006年 度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和 2001年美国建 筑师学会(AIA)建筑研究奖金。曾经在伦敦的扎 哈.哈迪德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事务所工作, 2004年回国成立北京MAD建筑事务所并任教 于中央美术学院,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纽 约建筑联盟举办讲座。作品包括曾在 2002年引 起国内外建筑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浮游之 岛”--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方案,作品被中 国国家美术馆馆藏;及最近在加拿大多伦多 ABSOLUTE超高层国际竞赛中中标的“梦露 大厦”设计(2009年建成),成为历史上首位在 国外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中国建筑师。
马岩松所属公司MAD事务所简介:
MAD事务所是一家具有创新精神的建筑师事务所,我们关注当代的建筑、景观设 计及相关的城市、文化问题,并希望通过超前的理念为未来的城市提出独特、有 效的设计方案。 MAD获得2006年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
MAD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建筑项目,其中包括正在施工中的多 伦多梦露大厦,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 358米超高层——中钢国际广场,三亚凤凰 岛的整体规划设和建筑设计项目,北海滨海居住社区,以及在丹麦,香港,迪拜, 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哥斯达黎加等地的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项目。
与北美其它迅速发展的近郊城市一样, 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密西沙加市也一 直在努力寻找着自己的性格和定位。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她没有必要 再像那些典型的城郊一样,一心梦想 着变成大都市,而有可能反思自己地 域的独特性,考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 来回应日益膨胀的城市需求。
项目介绍:
工程名称:Absolute Tower
其他作品还包括,上海现代艺术公园 (S-MAP) 概念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广 州生物岛太阳系广场国际竞赛一等奖中标作品 (2008年建成),“Net+Bar”概念 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艺术装置作品“鱼缸”,“墨冰”曾分别在中国国家美术 馆和中华世纪坛展出。今年九月,马岩松将作为最年轻的中国建筑师参展第十届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师都在为市场的信心而忧虑,中国成了国际建筑师的 试验场,国内的重大标志性项目的设计权纷纷被国外设计师获得,甚至有的项目 在招标中竟规定,国内设计单位必须和国外设计机构组成联合体,才能参与投标。 在国内设计界理性反思并不断找回市场地位的同时,年轻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和 他的国际团队一起,开始在国际建筑舞台上崭露头角。
建筑高度:170m
工程6层
建筑总面积:45,000㎡
设计师:马岩松 早野洋介 党群
设计创意 ?The Absolute Tower ,一 个全是曲线的大厦,外界评 论作“梦露大厦”,加拿大 密西莎加市地标建筑。设计 不再屈服于现代主义的简化 原则,而是表达出一种更高 层次的复杂性,来更多元地 接近当代社会和生活的多样 化,多层模糊的需求。连续 的水平阳台环绕整栋建筑, 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 度的垂直线条被取消了,整 个建筑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 同角度的逆转,来对应不同 高度的景观文脉。设计师希 望梦露大厦可以唤醒大城市 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感受 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基地分析:
密西沙加市市加拿大的起大城市之一。应拥有独特的城市文化,她是一 个典型的北美Suburb ,她在寻找自己的现代城市文化是丰富的、复杂 的、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现代主义是和 20实际工业革命紧密相连的, 他们创造出的简单化、工业化的箱体建筑已经令人厌倦,建筑不应是居 住的机器。
密西沙加市试图在现代城市文化中寻找一些西 ind 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 因素。我们的设计启发于自然,试图反映并强调自然和人类的复杂性和 合理性,希望建筑本身是一种自然的反映和强调。高塔的设计一直是对 场地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有力的陈述。
马岩松作品——未来胡同2050(2008) 马岩松作品——贵阳花溪城市中心设计(2008) 马岩松作品——The Absolute Towers
玛丽莲梦露大厦(2009年) 马岩松作品——厦门博物馆(2008年) 马岩松作品——V Hotel Interior(2008年) 马岩松作品——Fake Hills 假山(2008年) 马岩松作品——广州俱乐部(2007年) 马岩松作品——丹麦大帐蓬(2007年) 马岩松作品——Tokyo Island, the WORLD(2007年) 马岩松作品——KBH Kunsthal Copenhagen(2007年) 马岩松作品——三亚凤凰岛(2007年) 马岩松作品——鄂尔多斯博物馆(2007年) 马岩松作品——天津中钢国际广场(2007年) 马岩松作品——上海现代艺术公园 马岩松作品——红螺会所 马岩松作品——广州双塔(2004) 马岩松作品——浮游之岛(2002) 马岩松作品——广州太阳广场 马岩松作品——北京绿轴 马岩松作品——鱼缸 马岩松作品——墨冰 马岩松作品——Net+Bar
为计划中一栋50层高的地标性公寓楼举办创新设 计方案比赛。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率领他的 MAD事务所参加了 这个竞赛, MAD在加拿大夺标的这个螺旋形方案, 其独特的造型被称为“梦露大厦”,这是以中国 为基地的建筑师第一次在公开的国际竞赛中赢得 设计权,引起海内外轰动。
项目背景:
2005年底,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的密西 沙加市的两家开发商决定举办当地 40 年来的首次公开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 ——为规划中的一栋50层高的地标性 公寓楼寻找一个创新的设计,建设一 栋具有时代意义的超高层建筑,从而 树立城市新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