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运行及数据维护管理办法
XX 电力公司
信息系统运行及数据维护管理办法
1、信息中心是全局微机网络建设、开发、应用、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局的计算机自动化规划、维护、更新。
2、专业子系统数据上网,必须按照指定的上网子程序运行。
3、按照各子系统的数据变动要求,必须保证网上数据的及时性,保证数据为最新数据。
4、未联网的微机数据上网,应按照要求,将上网数据交由信息中心进行上网处理。
5、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增删、修改局网络服务器的目录、文件、用户权限和口令。
6、微机工作站禁止运行与工作无关的各种游戏软件,禁止使用光盘进行一切娱乐活动。
7、上网微机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定,防止病毒感染微机和网络系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8、各部室必须设工作站专责人进行数据、软件及硬件的管理。
9、保证工作站的安全运行,为所在部室提供正确的数据信息。
10、各工作站在运行中,对于出现的软件与硬件故障、计算机病毒等问题,工作站专责人负责记录并及时向信息中心报告,以便尽快解决。
11、工作站专责人要及时向信息中心发送信息,保证网上数据的准
确、完善。
12、工作站专责人负责所在部门软件的开发、维护、更新和完善。
13、专责人负责工作站的环境卫生,机器设备定期清扫,并填写运行记录。
14、严格遵守其他计算机制度和保密制度。
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对故障的应对能力,减少故障对业务的影响,特制定本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信息系统的故障管理。
二、故障定义与分类(一)故障定义信息系统故障是指由于硬件、软件、网络、人为操作等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或服务中断的情况。
(二)故障分类1、按照严重程度分为:重大故障:导致信息系统完全瘫痪,业务长时间中断,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
严重故障:信息系统部分功能失效,业务受到较大影响,需要紧急处理。
一般故障:对业务有一定影响,但系统仍能基本运行,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
轻微故障:对业务影响较小,可在日常维护中解决。
2、按照故障来源分为:硬件故障: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损坏或故障。
软件故障: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等软件出现的错误或异常。
网络故障:网络连接中断、带宽不足、网络延迟等网络相关问题。
人为故障:由于人员操作不当、误删除数据、违规操作等导致的故障。
三、故障监测与报告(一)故障监测建立完善的故障监测机制,通过监控工具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服务器性能、网络流量、应用程序日志等。
(二)故障报告1、当发现故障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现象、影响范围等。
2、信息系统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对故障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故障的严重程度和分类,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四、故障处理流程(一)故障响应1、对于重大和严重故障,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抢修。
2、对于一般和轻微故障,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二)故障诊断技术人员应迅速对故障进行诊断,确定故障的原因和根源。
在诊断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监控数据、日志分析、测试工具等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故障解决1、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尽快实施。
在解决故障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信息系统故障报修处理制度
信息系统故障报修处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运营平台之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信息系统故障时有发生,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许多困扰和损失。
为了有效、及时地处理信息系统故障,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制定本信息系统故障报修处理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信息系统故障报修的流程和方法。
二、故障报修流程1.故障报修渠道2.故障报修内容对故障报修时,报修人应提供尽可能详细的问题描述,包括故障现象、发生时间、发生位置等信息。
3.故障评估与处理(1)信息技术部门收到故障报修后,根据报修内容进行故障评估,并针对故障的紧急程度进行优先级划分。
(2)对于紧急故障,信息技术部门应立即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
对于非紧急故障,信息技术部门应根据制定的修复时间段进行处理。
4.故障处理结果反馈(1)信息技术部门在故障处理结束后,应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报修人,并告知故障的原因、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
(2)如故障未能解决或处理结果不满意,报修人有权向上级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申诉。
三、故障报修人员责任1.及时报修发现故障或问题时,报修人应及时向信息技术部门报修,不得隐瞒或延迟报修。
2.提供准确信息报修人应提供准确、详细的故障描述和相关信息,以便信息技术部门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故障处理。
3.配合故障处理报修人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应积极配合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并配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四、信息技术部门责任1.及时处理信息技术部门应根据故障的优先级,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确保故障可以尽快恢复。
2.保密处理信息技术部门应严格保护报修人的个人信息和公司的机密信息,在故障处理过程中遵守保密规定。
3.解决方案建议信息技术部门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应提出解决方案建议,以减少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五、报修处理记录与分析1.报修处理记录信息技术部门应对每次故障报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故障描述、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信息,以备日后分析和总结。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XXXX有限公司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和各类软硬件设施安全运行,提高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包括用户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数据维护、信息系统操作权限管理、终端设备软件环境管理、计算机硬件维护管理、远程访问管理及设立部门信息联络员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部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用户管理第四条用户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由信息技术部根据人力行政部的申请单,负责建立用户系统账户。
各应用系统运维人员配置系统内对应的统一登陆权限及操作权限。
第五条用户有责任保证自己的账户安全,定期修改密码并保证密码的强度。
用户须对账户泄漏导致的后果负责。
第六条用户离职时,由信息技术部根据人力行政部的申请单,停用其账户。
并在一定期限后,彻底删除账户和对应的相关数据,同时由各应用系统运维人员删除系统内对应的数据信息。
第四章信息系统开发与数据维护第七条信息技术部负责定期收集信息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新需求,结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及时提出系统改进方案,经公司领导批准后负责承担或协调外部机构开展开发和维护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有系统开发需求时,需填写《信息系统需求申请单》。
由信息技术部按照批准的计划进度及费用组织实施。
第九条对已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修改前,必须提前做好原有系统的备份工作,并更新相应的用户操作手册。
第十条各用户应严格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数据输入和复核工作,确保公司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共享性。
第十一条信息系统应具备数据修改权限管理功能,对于数据库已录入保存的数据,不允许随意修改。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流程无法进行修改的数据,应由经办人员在信息系统业务单据修改审批模块中登记修改内容及修改原因,经提出该修改事项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在系统审批流程中审核批准后,由信息技术部负责修改,修改前的数据和修改事项的审批资料由信息技术部负责定期归档和备查。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各部室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三、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五部分:1.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2.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3.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4.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5.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四、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1.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保证系统各类运行指标符合相关规定;2.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所承载的各类应用和业务正常;3.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的完整、准确;4.在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5.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信息化办公室;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架构一、运行维护组织1.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遵循在统一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和维护的模式;作为信息化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原则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应逐步集中;2.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分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在管理层面,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和考核;在操作层面,信息化办公室就是实体的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信息化办公室直接对处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负责,并接受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3.信息化办公室应对工程处信息化建设制定技术规范、作业计划、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案、培训教材等,各部室应积极配合;二、信息化办公室运行维护职责1. 信息化办公室管理职责1贯彻国家、行业及监管部门关于工程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组织制定信息系统的维护规程、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责任制度;2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评定工作,掌握运行质量情况,制定质量指标,并对各部门综项和部门网站定期检查考核;3信息系统发生较大三级或以上故障时,负责必要的资源协调和处理工作,并在事后组织分析总结,制定防范措施并执行;4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巡检包括对信息系统及设备性能测试、维护人员日常维护作业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机房环境检查等;5负责组织信息系统维护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组织维护人员参加各种信息技术认证培训和考试,提高维护人员管理和技术水平;6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技术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7负责对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配置管理等流程规范性和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8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验收工作;2.信息化办公室维护职责1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配套网络和监控,OA系统日常维护工作,制定日常维护作业计划并认真执行,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2对于系统的所有维护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善增加都必须制定维护记录,定期向部门领导进行维护汇报;3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负责落实系统安全运行措施;4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档案资料的存档,及时更新有关资料;5严格按照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和配置管理等相关制度、流程和规程;6每年至少有一次全处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巡回检查,全面检查各维护作业计划管理、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备份及日志管理、机房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该检查可以和设备技术巡检同时进行;7负责机关财务ERP软件环境设置;8负责对OA平台系统的各项工作管理:OA的数据的备份管理、各部门的OA平台上的工作流提供培训、维护等技术支持、OA系统不定期的升级与各功能的维护;9协同各相关部门对工程处综合项目管理软件各项目部录入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按文件评分汇总,最后按汇总对全处通报;10保障工程处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防范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11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维护规程和系统安全运行措施,负责制定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实施细则;12及时查阅上级领导部门下发的文件,按时完成上级领导部门交办任务,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馈执行结果;13负责组织和编制系统优化、升级需求,上报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审核;获得批准后,参与实施;14跟踪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根据相应发展制定工程处信息化系统及硬件升级计划,审核通过后,具体实施;三、维护界面划分1.信息系统设备现场、物理环境的维护工作由所属机构的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负责;2.信息系统的市电电源由物业管理中心负责维护;3.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处信息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工作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维护和更新相应操作规范和技术文档;第三章运行维护工作基本制度一、突发事件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攻击类事件、故障类事件、灾害类事件三个类型;具体标准参见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当系统出现突发事件时,信息化办公室维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根据事件类型,启动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二、信息系统故障解决要求1.信息系统出现无法进行本地解决的,应向上级领导及上级部门进行申告故障;对无法解决的故障,应立即向软硬件最终提供商、代理商或维保服务商以下简称厂商提出技术支持申请,督促厂商安排技术支持,必要时进行跟踪处理,与厂商一起到现场进行解决;2.如果故障问题比较严重并牵扯到相关部室,在解决故障期间应给相关部室进行通知,提前做好备份工作;3.厂商技术人员现场处理故障时,当地维护人员应全程陪同并积极协助,并在故障解决后进行书面确认;4.故障解决后,维护人员应对故障的产生原因、解决方案填写详细记录,对以后如果出现类似问题可以有个参考方案;5.对于系统隐患或暂时不能彻底解决的故障应纳入问题管理,每月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三、信息系统变更管理1.信息系统变更包括硬件扩容、冗余改造、软件升级、OA系统升级及模块更改、搬迁、数据维护等工作以及电子表格模板、文档模板、安全策略、部署的改变等;2.信息化办公室应保证在线系统的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的稳定,未经过审批通过的方案,不得自行对系统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进行任何变更及调整;3.变更包括紧急变更和普通变更;紧急变更指由于故障处理等的迫切需求而引起的,目的是保持或者恢复正常工程,无法进行书面请求和审批;普通变更指非紧急变更,例如综项评分表单的更改、OA系统模块的更改;对于普通变更,应有执行人员根据变更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通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经审核同意后进行变更;变更前应制定相应的执行措施,如出现错误如何回退等情况;4.原则上,变更必须在夜间非主要工作时间进行,维护人员可以在备用服务器上进行先期模拟变更,对变更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解决方案应有备案;5.对于紧急变更需求,允许口头申请、审批后组织具体实施;事后,对变更的后的系统及硬件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测试,确认无误后,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并完成相关文档资料的更新工作;四、维护作业计划管理1.信息化办公室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维护制度,保障工程处网络的正常使用;2.维护制度要求在每次维护结束后填写维护记录,对维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解决;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3.维护时间,原则上应在晚上或非工作时间进行;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对受影响的部室通知后,进行解决;4.数据备份、存储和管理应根据软件与资料管理制度制订作业实施步骤;五、信息化检查管理信息化办公室每年至少一次对全工程处范围信息系统相关的机房环境、计算机硬件、配套网络、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一次检查;信息系统的检查的具体实施:1.制定技术检查计划,列出检查重点、内容、要求,形成固定检查表格;2.收集设备运行故障和隐患;根据年度检查重点、内容,调查设备近期运行情况,统计出各类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曾出现的故障;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对一些需要厂家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与厂家沟通,制定解决方案,以供检查过程中实施、解决;3.检查完毕后应对本次检查填写详细记录和问题汇总;4.组织相关人员对信息化检查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解决,牵扯到相关部门的,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后进行处理;六、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1.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技术档案和资料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必要的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包括但不限于:1信息系统相关技术资料;2机房平面图、设备布置图、ip地址分布图;3网络连接图和相关配置资料;4各类软硬件设备配置清单;5设备或系统使用手册、维护手册等资料;6上述资料的变更资料;2.软件资料管理应包含以下内容:1所有软件的介质、许可证、版本资料及补丁资料;2所有软件的安装手册、操作使用手册、应用开发手册等技术资料;3上述资料的变更记录;以上详细参考软件与资料管理制度;七、备份及日志管理1.原则上,应对各项操作均应进行日志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等详细信息;维护人员应定时对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进行审查,对异常事件及时跟进解决,并形成日志审查汇总意见报上级维护主管部门审核;安全日志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1对于应用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系统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访问记录、对敏感数据或关键数据有重大影响的系统操作记录以及其他重要系统操作记录的日志;2对于操作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日志;3对于mysql数据库系统,包括mysql数据库登录、库表结构的变更记录;2.信息化办公室应针对所维护系统,依据数据变动的频繁程度以及业务数据重要性制定备份计划,经过上级维护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3.备份数据应包括系统软件和数据、业务数据、操作日志;4.维护人员应定期对备份日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5.信息化办公室应按照实际维护工作相关要求,根据业务数据的性质,确定备份数据保存期限,应根据备份介质使用寿命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恢复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具体措施参照数据保密及数据备份;八、机房管理原则上,机房环境应达到或者接近国家标准 GB50174-2008描述的C类机房标准;具体要求如下:1.安装服务器等重要设备的主机房具备有效的防火、防水、防雷、防静电、防有害生物、应急照明等措施和设备;2.机房电源环境应该有UPS供电,且必须占用单独的电源插座,不得多台设备共用电源插板;主备用机器的电源、同一台设备的主用和冗余电源必须分离;3.电源线和网线布放情况应顺直不凌乱,避免交叉混放,设备配置排放要求整齐清晰,设备连接线缆应顺直不凌乱;4.原则上,机房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米;5.机房应安装独立空调来保证机房温度、湿度,15平方米机房可采用普通空调;6.机房内均应有经消防认证的消防设施,机房的消防采用二氧化碳灭火装置;7.无关人员未经管理维护人员的批准严禁进入机房;非机房管理人员进出机房由管理人员陪同,做好访问时间、目的、人数等详细记录;8.机房内严禁吸烟、饮食、睡觉、闲谈等,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等污染物和强磁物品及其它与机房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9.管理人员统一管理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完整保存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10.当机房的交流供电系统停止工作时,维护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领导及部门报告并采取可靠措施尽快恢复;无法及时恢复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在计算UPS蓄电池的工作电压降至最低前,应通过正常操作及时关机;11.雷雨季节应加强对机房内部安全设备、地线、信号线及防护电路的检修;具体措施参照机房管理制度及布局图;九、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1.信息安全应满足国家、集团和公司各级监管部门和关于信息安全保密的各项规定及要求;2.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3.若发生系统信息泄密事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并按照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开展补救工作;4.在外网设备上设定病毒与木马拦截,路由管理帐号禁止透漏给非信息管理人员,设定非工作需求的网络软件禁止联网,禁止非允许的网络设备、软件连接工程处信息系统;5.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都应熟悉并严格遵守和执行信息安全保密相关规定;6.对于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系统,系统网络管理员密码使用习惯应严格遵循如下要求:系统网络管理员不定期更换一次密码,密码的长度不小于8位、且同时包含数字和字母等字符,不得使用最近一次使用过的密码等;7.重要系统和敏感数据应存放于单机环境,由使用人员设定密码保护,防止非授权人员进行访问,密码位数必须在6位以上;如果存放在文档服务器上,需由信息系统维护部门建立文档服务器访问控制措施,并指定系统管理员;运行参考请参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根据《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信息系统包括专业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第三条本办法涉及公司财务资产部、信息管理部,各企事业单位信息部门及运行维护队伍。
第四条本办法包括运行维护组织、年度运行维护计划编制、日常运行维护、事件处理、系统升级及运行维护考核。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及所属各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第六条信息管理部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管理部门,负责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审定系统运行维护计划,下达运行维护任务,签订运行维护内部任务书,监督日常运行维护执行,组织运行维护工作考核。
第七条运行维护队伍包括总部、区域网络中心和各企事业单位运行维护队伍。
第八条总部运行维护队伍由承担信息技术总体规划项目建设的信息技术支持单位人员构成,负责公司统一建设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为区域网络中心、各企事业单位的运行维护队伍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第九条区域网络中心运行维护队伍由所在单位的信息部门人员组成,负责承担本区域内相关应用系统和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工作,为区域内各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第十条各企事业单位运行维护队伍负责本单位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不具备运行维护条件的单位,可将本单位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委托所在区域网络中心负责。
第三章年度运行维护计划编制第十一条总部运行维护队伍负责编制公司统一建设的信息系统年度运行维护计划,每年编制一次。
内容包括运行维护目标、内容、人员、进度计划、经费预算、运行维护考核指标等。
第十二条年度运行维护计划由信息管理部和相关业务部门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后,由信息管理部签订内部任务书,组织开展运行维护工作,经费由财务资产部下达。
第十三条各企事业单位运行维护队伍参照总部信息系统年度运行维护计划,编制本单位信息系统年度运行维护计划,各单位负责落实各自运行维护的费用。
银行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办法
银行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办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已经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支持。
然而,任何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都可能发生故障、事故或安全威胁,对银行业务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银行信息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银行应制定有效的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办法的目标是确保在系统遭受异常情况时,能够尽快恢复系统功能,减轻对业务的影响,并保证客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
一、预防措施1. 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银行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存储安全、身份验证等方面的控制措施。
通过对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持续监测和修复,以防止安全威胁的发生。
2. 定期系统备份和恢复:银行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同时,定期进行系统演练,确保备份数据能够快速恢复,并验证恢复后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 建立监控和告警机制:银行应建立监控和告警机制,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和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系统出现异常,应立即发出告警,以便快速响应和处理。
二、应急响应1. 成立应急响应团队:银行应成立专门的应急响应团队,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实际经验,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应对措施。
2. 制定应急预案:银行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各种故障和安全事件的处理流程、责任分工、应急资源准备等内容。
预案应经过定期修订,并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充分协调和验证。
3. 快速恢复系统功能: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应急响应团队应迅速启动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系统功能。
同时,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用户,以便他们做好应对措施。
4. 数据安全保护:在系统发生故障期间,数据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银行应采取措施保护客户数据的完整性和隐私,防止数据泄露或被篡改。
三、事后总结与改进1. 事件评估与分析:在系统故障或安全事件处理结束后,应急响应团队应进行事件评估和分析。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XXXX有限公司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公司信息化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和各类软硬件设施安全运行,提高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包括用户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数据维护、信息系统操作权限管理、终端设备软件环境管理、计算机硬件维护管理、远程访问管理及设立部门信息联络员的相关规定.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部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用户管理第四条用户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由信息技术部根据人力行政部的申请单,负责建立用户系统账户。
各应用系统运维人员配置系统内对应的统一登陆权限及操作权限。
第五条用户有责任保证自己的账户安全,定期修改密码并保证密码的强度。
用户须对账户泄漏导致的后果负责.第六条用户离职时,由信息技术部根据人力行政部的申请单,停用其账户.并在一定期限后,彻底删除账户和对应的相关数据,同时由各应用系统运维人员删除系统内对应的数据信息.第四章信息系统开发与数据维护第七条信息技术部负责定期收集信息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新需求,结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及时提出系统改进方案,经公司领导批准后负责承担或协调外部机构开展开发和维护工作。
第八条各部门有系统开发需求时,需填写《信息系统需求申请单》.由信息技术部按照批准的计划进度及费用组织实施。
第九条对已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修改前,必须提前做好原有系统的备份工作,并更新相应的用户操作手册。
第十条各用户应严格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数据输入和复核工作,确保公司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共享性。
第十一条信息系统应具备数据修改权限管理功能,对于数据库已录入保存的数据,不允许随意修改。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流程无法进行修改的数据,应由经办人员在信息系统业务单据修改审批模块中登记修改内容及修改原因,经提出该修改事项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在系统审批流程中审核批准后,由信息技术部负责修改,修改前的数据和修改事项的审批资料由信息技术部负责定期归档和备查。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提升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三、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职责1. 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应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制定系统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检查。
2. 系统管理员应负责系统日常的监控和运维工作,及时处理系统异常,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3. 企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系统运行维护工作的监督,及时处理管理部门提出的问题和需求。
4. 所有部门员工应配合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工作,遵守系统管理规定,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四、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措施1. 制定完善的系统维护计划,包括系统的巡检、备份、更新等工作。
2. 加强对系统日志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异常问题。
3. 做好系统的备份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漏洞扫描和整改,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5. 定期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和升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6. 做好系统的版本管理和更新工作,及时安装系统更新,提升系统的功能和安全性。
五、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系统运行维护相关规定和流程,不得私自修改系统配置及操作。
2. 遵守系统管理权限的使用原则,不得越权使用系统管理权限。
3. 对系统日志进行定期审查和分析,及时发现系统异常和安全威胁。
4. 做好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加强对系统的安全意识培训。
5. 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考核企业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以激励运维人员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七、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意义信息系统是企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1:引言1.1 本文档旨在规范信息系统故障的管理流程,确保故障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使用信息系统的员工和相关人员。
2:定义2.1 信息系统故障:指系统在正常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错误或异常情况。
2.2 故障级别:根据故障对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程度,将故障划分为一般故障、重要故障和紧急故障三个级别。
3:故障报告3.1 员工在发现系统故障后应立即向系统管理员进行故障报告。
3.2 故障报告应包括故障现象的详细描述、出现故障的时间、影响范围等信息。
4:故障登记与分类4.1 系统管理员应在故障报告收到后,及时对故障进行登记。
4.2 根据故障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对故障进行分类,并分配相应的优先级。
5:故障分析与定位5.1 系统管理员应根据故障的报告信息,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定位。
5.2 系统管理员需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辅助进行故障分析和定位过程。
6:故障修复6.1 系统管理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快修复故障,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6.2 修复过程中需记录相关操作和修复结果,便于后续跟进和分析。
7:故障验证与测试7.1 在修复故障后,应进行相应的验证和测试,确保故障已得到完全解决。
7.2 故障验证和测试过程中需记录相关操作和结果,便于后续跟进和评估。
8:故障跟进与总结8.1 系统管理员应对已解决的故障进行跟进,确保故障不再出现。
8.2 故障总结包括对故障产生原因的分析、解决方案的总结和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
附件:2:故障分类和优先级规定3:故障修复记录表4:故障验证和测试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指中国发布的保护计算机软件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2:《网络安全法》:指中国发布的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指中国发布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信息系统问题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问题管理办法背景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依赖于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必不可少,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一个旨在解决信息系统问题的管理办法。
目的颁布本规定的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企业利益,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组织等所有单位。
定义1.信息系统问题:指与信息系统相关的任何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软件、硬件及网络问题等。
2.信息系统问题管理:指处理和解决信息系统问题的过程。
职责1.所有员工有义务积极配合信息系统问题管理的有关工作。
2.信息系统及数据管理员应负责信息系统问题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3.各部门负责人应协助完成信息系统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过程。
工作流程以下是信息系统问题管理的标准流程:报告问题当发现信息系统问题时,应立即将问题报告给信息系统及数据管理员。
分析问题信息系统及数据管理员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尽快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制定方案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实施方案尽快启动解决方案,并确定方案实施的时间和范围。
监控实施在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及时监控问题的解决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解决方案。
评估解决当问题得到解决后,应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对解决过程进行总结,以便后续参考。
工作要求1.严格执行信息系统问题管理的标准流程。
2.遵循快速响应的原则,尽快解决问题。
3.统计记录问题发生的次数和影响范围等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备选方案1.建立信息系统问题管理工作流程和标准模板。
2.定期进行问题处理效率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3.对全员制定信息系统安全使用标准和操作规范,提高员工信息系统管理素养。
注意事项1.信息系统问题管理中不得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
2.要积极推动信息系统问题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
结语信息系统问题管理是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管理办法的推广和落实,能够各单位信息系统问题处理效率、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稳定。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而制定的管理办法。
下面是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的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提高信息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便于企业管理和决策,保障员工的正常办公、工作和生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运行维护管理的职责第二条企业运维部门是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企业运维部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方案和计划;监控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解决运行故障;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协调各相关部门配合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第三章运行维护管理的内容第三条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硬件方面的运行维护和软件方面的运行维护。
硬件方面的运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网络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存储设备的定期清理和备份;打印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软件方面的运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软件的定期升级和更新;应用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系统故障的分析和解决;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第四章运行维护管理的流程第四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首先进行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运行故障;对硬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硬件设备的稳定运行;对软件进行定期升级和更新,确保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防止数据丢失造成的影响。
第五章运行维护管理的要求第五条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要求是: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高信息系统的服务能力和效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配备专业的运维人员,并进行定期培训;及时记录和汇报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六章运行维护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第六条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需要进行监督和评估,主要包括对运维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对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和提升。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有效防范化解信息安全风险,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属于“管理办法”,适用于信息系统运维管理。
第二章信息系统维护管理第四条为保证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必须合理配备人员,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第五条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以及安全控制工作,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故障进行初步诊断,并调度、联络相关人员执行相应的维护任务。
在故障处理完成后,须填写附件1《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登记簿》,并作为运行过程的原始记录保存留档。
第六条信息中心负责定期组织对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的漏洞扫描工作,并对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及时进行修补。
第三章信息系统监控管理第七条信息中心人员实行值班巡检制,完成对信息系统、网络环境及机房场地的日常监控任务。
第八条信息中心值班和运行维护人员应确保例行的巡检工作,机房值班人员定期对机房环境、硬件设备的巡检,网络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对的网络设备、线路巡检,应用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对的各类应用系统运行状态的巡检。
具体操作详见《信息系统日常监控实施细则》。
第九条应通过自动化监控工具对关键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和自动报警。
信息中心值班和运行维护人员承担监控职责,及时根据监控告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第十条由第三方厂商发起的定期巡检,应由信息中心提前审核巡检步骤,并进行全程陪同,复核巡检操作,确保系统安全。
第十一条日常值班和维护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信息系统日志或监控系统有告警或错误信息时,须对报警日志或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
并按照附件2《信息日志分析记录表》进行记录。
第四章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管理第十二条安全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设备软硬件技术故障、人为失误或破坏等原因影响到单位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出现业务中断、系统破坏、数据破坏或信息失窃或泄密等情况,对单位造成不良影响以及一定程度直接和间接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
集团公司加强重要信息系统运行故障通讯保障机制管理规定
集团公司加强重要信息系统运行故障通讯保障机制管理规定集团公司各产业平台、各单位、本部各部室:为进一步加强集团重要信息系统运行故障的通讯保障,强化多级协同联动,完善工作责任体系,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适用范围集团公司重要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指由各单位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一旦出现运行故障,会对集团生产业务、经营管理、公共服务产生影响的系统软件、硬件及配套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软件、数据中心、通讯网络、数据交换设备及网络安全软硬件等。
集团公司重要信息系统运行故障通讯保障机制适用范围包括:集团公司本部及所属全资、控股公司(含直接控股、相对控股)和经费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二、工作目标贯彻落实国务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以及集团公司《**(集团)有限公司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要求,建立高效顺畅的系统运行故障应急响应多级联动通讯机制,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集团公司世界一流港-1-口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三、职责分工坚持“高效响应、多级联动、协同保障”的原则,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办公室是集团重要信息系统运行故障通讯保障机制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指导、监督、协调保障机制落实工作;系统建设单位是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责单位,主要负责制定系统运行故障应急响应预案及处置、保障机制落实工作;**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港区主干通信网络、集团数据中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的主责单位,主要负责制定系统运行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置、保障机制落实工作;各系统使用单位负责配合应急响应、保障机制落实工作。
四、系统故障应急响应通讯机制(一)系统故障分级根据系统故障影响波及范围、可能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将系统故障由低到高分为一般故障(Ⅲ级)、严重故障(Ⅱ级)和重大故障(Ⅰ级)三个级别。
1.一般故障(Ⅲ级):系统故障造成生产业务、经营管理或客户服务中断,中断时长未超过30分钟,未产生经济损失、社会影响。
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一、引言信息系统在现代化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统故障将会导致业务中断、数据丢失和服务不可用等问题,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了规范和有效地处理信息系统故障,制定本办法。
二、故障定义信息系统故障指任何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或不达到预期结果的情况。
三、故障分类⒈硬件故障:包括服务器故障、网络设备故障等。
⒉软件故障:包括操作系统故障、数据库故障等。
⒊人为故障:包括误操作、配置错误等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
四、故障处理流程⒈故障报告:任何发现或遇到故障的人员都应立即向相关责任人报告。
⒉故障诊断:责任人应对故障进行初步诊断,确定故障的类型和范围。
⒊故障定级:根据故障的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确定故障的级别。
⒋故障修复:责任人根据故障类型和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故障修复。
⒌故障验证:修复故障后,对系统进行验证,确保故障得到解决。
⒍故障记录:详细记录故障的原因、处理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归档。
五、故障应急预案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系统故障,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系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
六、故障分析与改进⒈定期进行故障分析:根据故障记录,定期对故障进行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改进措施。
⒉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系统故障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七、法律责任与免责声明本办法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⒈法律名词1:注释1⒉法律名词2:注释2⒊法律名词3:注释3附件:⒈硬件维护记录表⒉软件故障处理流程图⒊信息系统故障报告表。
信息系统问题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问题管理办法一、概述信息系统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支持工具,相关问题的发生可能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和信息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系统问题管理办法,对企业的信息系统运维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信息系统问题管理办法,包括问题的发现与记录、问题的解决流程、问题的监控与跟踪、问题的预防与改进等方面。
通过完善的问题管理办法,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信息系统问题,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问题的发现与记录1. 发现问题的渠道问题的发现渠道多样,可以通过用户反馈、系统报错信息、异常日志等方式来发现。
同时,还可以定期进行系统巡检、安全演练等活动,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2. 问题记录的要求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包括问题的描述、发生时间、发生环境、影响程度等相关信息。
建议使用统一的问题记录模板,以便后续处理和跟踪。
三、问题的解决流程1. 问题上报与分析当问题被发现并记录后,应及时上报给相关人员。
相关人员会进行问题分析,包括问题的原因、解决方案等,并进行问题的优先级评估。
2. 问题解决根据问题的优先级,分派任务给相应的人员进行解决。
解决问题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问题复现、根本原因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实施验证等环节。
解决方案应经过相关人员的评审确认后再进行实施。
3. 问题验证与关闭问题解决后,应进行验证测试,确保问题已完全解决且不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验证通过后,将问题标记为已关闭,并将相关记录进行归档。
四、问题的监控与跟踪1. 监控问题的状态通过建立问题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问题状态的实时监控。
定期生成问题报表,并进行问题的数据分析,以便发现问题的趋势和规律,为改进提供决策依据。
2. 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问题解决过程中,应及时更新问题的解决情况,并将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对于解决较困难的问题,可以组织多个技术团队进行跨部门合作,加快问题解决速度。
五、问题的预防与改进1.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系统的潜在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系统运维管理,保证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企业管理部是信息化运维的归口管理部门,业务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应用的日常管理。
第三条信息系统应配备相应的运维人员,包括信息化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员。
第四条运维人员应定期巡检信息化设备、应用系统工作状况,做好信息系统监测、检查和记录,及时掌握运行情况。
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维修,必要时通知设备厂商的技术人员到现场提供支持。
第五条运维人员应做好信息系统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工作,备份数据要求集中和异地保存,备份数据不得更改,确保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能快速恢复。
第六条运维人员应每周对信息系统软件系统及相关硬件设备巡检至少一次,做好信息系统监测、检查和巡检记录。
若发现异常情况,可根据信息系统故障处理流程及时处理,并做好工作记录。
若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可参照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故障处理,并做好工作记录。
第七条运维人员应做好设备和信息系统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技术资料、随机光盘、维护应用软件等必须妥善保管。
第八条本办法由公司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信息系统故障处理流程2.信息系统应急处置措施信息系统故障处理流程信息系统应急处置措施第一条局域网中断应急处置措施(一)局域网中断后,运维人员应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并及时向本单位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报告。
(二)运维人员根据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经本单位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后实施。
(三)如实施后故障仍然无法解决,应及时联系服务商,请求技术支持。
第二条关键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措施(一)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出现故障后,运维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查找故障点,初步分析故障原因,并及时向本单位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报告。
(二)若运维人员能自行处理故障,应尽快处理故障,及时恢复信息系统,保障业务正常连续运行。
若无法自行处理,应根据故障类型请求技术支持。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一、维护管理目的为了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信息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系统故障风险,提升业务处理能力,减少系统运行中断,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三、维护管理责任1、企业信息化部门负责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包括日常巡检、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工作。
2、部门各负责人要对本部门信息系统负责,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企业信息系统供应商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要对系统维护管理负责,包括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持。
四、维护管理内容1、日常巡检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巡检,包括硬件设备状态、网络连接状态、系统运行状态、存储设备状态等。
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2、故障排除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的排除,包括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网络故障等。
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性能优化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调整,包括对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系统配置的调整、对系统的升级更新等。
4、安全管理加强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对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安全策略的制定、安全技术的应用等。
5、备份与恢复进行系统数据的定期备份,并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进行数据的恢复。
6、监控与报警建立系统的监控机制,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设立相应的报警机制,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够及时作出响应。
7、用户培训与支持对系统使用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
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解决系统使用中的问题。
五、维护管理流程1、故障报告系统使用人员发现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信息化部门报告,并提供相关问题的详细描述。
2、故障诊断信息化部门接到故障报告后,立即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
3、故障排除信息化部门根据故障诊断结果,进行故障排除工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4、维护记录对系统的巡检、故障排除等相关工作进行记录,包括记录巡检结果、故障情况、维护措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信诚培训网
信息系统故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系统的故障申告、受理、处理和修复后业务验证等日常维护支撑和管理工作,保证故障申告、受理、处理和业务验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工作流程、相关要求以及考核指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信息系统包括:机房环境、配套网络、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
第三条信息系统的分类
将信息系统分为重要信息系统和非重要信息系统两类。
重要信息系统是指支撑重要业务,其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或关系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信息系统。
包括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且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处理类、渠道类和涉及客户风险管理等业务的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及支撑系统运行的机房和网络等基础设施。
非重要信息系统是指除重要信息系统之外的信息系统。
第四条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根据信息系统故障的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等因素,将信息系统故障分为特别重大故障、重大故障、较大故障、一般故障四个级别。
当故障满足多个级别的定级条件时,按最高级别确定故障级别。
(一)特别重大故障(一级)
1.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致本行两个(含)以上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6个小时(含)以上的突发事件;2.两家(含)以上同时发生二级信息系统故障。
(二)重大故障(二级)
1.由于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主要业务服务时段导致本行两个(含)以上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半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的突发事件;2.由于非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在业务服务时段导致本行两个(含)以上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3个小时(含)以上,或一个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达6个小时(含)以上的突发事件;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