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婺源古村落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婺源古村落](https://img.taocdn.com/s3/m/c55cdce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0.png)
理坑村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北部,建村于北宋末年,一条小溪绕理坑村而过,山环水绕,傍山而居,小溪在当地称为“坑”,所以取名理坑。而理坑原名“理源”,顾名思义,理学渊源之地。理坑是一个以余姓为主的血缘村落。现存明清古建筑达余幢,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由于理坑村相对闭塞且交通不便,在近代社会发展快速的情况下,也很少大拆大建,故而古民居建筑及整体人居环境均保存较好。
实习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评语:(不少于100字)
实习报告成绩(五级制):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着重写出对实习内容的总结、体会和感受,特别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600字左右)
从婺源的地理环境来说,婺源耕地少,促使当地人外出经商;徽州人宗族观念强,有强烈的乡土情节。徽州还是程朱阙里、理学之邦,将“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秉承在商业经营和乡村建设中。徽商在外地经商互相照应,慢慢形成了商帮团体,商帮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徽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商帮之一”,涌现了富商大贾。
徽商之所以成为称雄商界,与其“贾而好儒”重视 教育有着必然联系。许多徽商衣锦还乡后捐资广建书院,其雄厚的经济实力 带动了教育,教育也对商贸经营产生了积极影响。虽然徽商称雄商界,大部分人从事营商,但仕途才是第一追求。拥有政治全力才可以保护资产,扩大经营规模,许多富商投资教育希望宗族内能有人考取功名进入仕途。也有不少商人买官,但买官大部分徒有其名,没有实权。最高光宗耀祖的还是考取功名,当官的人家会把牌匾悬挂在厅堂,门口放置旗杆石,旗杆石的制式也有讲究:文方武圆买八角。
沱川也是我们这几天实习住宿的地方,对当地的风土民情接触的比较多。走进理坑村,村口有一座桥,桥面上有一个亭子不少人在亭内闲坐纳凉;跨过小桥,便能看见清澈见底的小河与两岸白墙黑瓦的徽派传统民居。理坑游客较少,悠闲的沉浸在这僻静的古村落中;理坑是全国著名是写生基地,古村的许多美景都被美术生们用油墨给记录了下来。理坑学风盛行人才辈出。我们还探访了许多理坑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明代万历年间的“尚书第”、 清代顺治年间的“司马第”、明代天启年间的“天官上卿”、还有苏州园林式的“花厅”等,观赏雕刻工艺精湛的雕梁画柱与牌匾。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9546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3.png)
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江西婺源艺术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江西婺源的艺术文化,包括传统民间艺术、绘画、雕刻等多个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探索婺源地区的独特艺术魅力,为婺源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考察时间:2021年5月1日至5月3日,总计3天。
三、考察地点:1. 婺源古城:古城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和古建筑,其中不乏精美的木雕和石雕作品。
我们对古城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观察和研究。
2. 茶坞村:茶坞村是著名的红色文化村,我们考察了这里的红色主题艺术作品,感受了红色文化对当地艺术的影响。
3. 婺源画院:我们参观了婺源画院,了解了当地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与一些画家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技艺。
4. 婺源木雕艺术馆:参观了婺源木雕艺术馆,欣赏了当地木雕艺术的代表作品,也了解了木雕的制作工艺和技术特点。
四、考察成果:1. 了解了婺源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包括民俗、民间音乐等方面的表达形式。
2. 对婺源古城的艺术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建筑风格、雕塑作品等。
3. 与婺源地区的画家和木雕工艺师交流,了解他们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技巧。
4. 对婺源地区艺术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五、结论与建议:1. 婺源地区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前来考察和交流。
2. 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应加强培训和教育,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其中。
3. 加强与画家、雕刻家等艺术家的合作,推动婺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4. 建立更完善的艺术交流平台,组织展览、演出等活动,增强婺源艺术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六、总结:通过此次考察,我们对江西婺源的艺术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婺源地区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婺源的艺术将继续繁荣发展,为当地的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婺源调研报告
![婺源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bfb95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1.png)
婺源调研报告婺源是位于江西省的一个旅游景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为了了解婺源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首先,婺源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婺源的山水景观十分壮美。
五云山、江湾、彩虹桥等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光顾。
当地的晒秋千活动也受到了游客的喜爱。
此外,婺源还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林木葱茏,花草繁盛。
这些自然景观尤其适合生态旅游的开发。
其次,婺源的乡村旅游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婺源的农村地区,我们看到了许多古村落和传统民居。
这些村落保持了古时候的风貌,给人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此外,婺源还有许多特色农业产品,如茶叶、红薯、银鱼等。
这些农产品可以成为观光游客的纪念品,也可以作为特色美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品尝。
另外,婺源的历史文化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资源。
婺源是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镇,这里保存了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迹。
我们参观了位于古村落的古民居和祠堂,了解了当地的民俗风情。
此外,婺源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如手绘木偶和剪纸等。
这些文化元素可以成为旅游商品,吸引更多游客的光顾。
但是,在婺源的旅游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交通条件有待改善。
婺源距离大城市较远,交通不便,给旅游者带来了不便。
其次,基础设施还需提升。
有些村落的卫生条件较差,公共设施有待改善。
最后,旅游服务水平需要加强。
在一些景点,我们发现景区管理混乱,导致游客的游览体验不佳。
综上所述,婺源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建议加强交通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景区管理,努力推动婺源旅游的健康发展。
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报告范文精选
![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报告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1cf9b2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9.png)
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报告范文精选江西婺源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其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风情民俗,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先后参观了江西婺源的龙虎山、南昌岗、彩虹桥、文殊院等地,各个景点的特色各不相同,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文殊院。
文殊院建筑结构复杂,明清古建筑群的艺术风格浓郁,建筑装饰品类丰富,有许多出自名家之手的精美砖雕、石雕、木雕和彩绘。
在这里,我不仅欣赏到了精美的建筑艺术,还了解到了江西婺源的佛教文化。
在南昌岗,我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山水之间有一排排整齐的梯田,形成了一道美妙的景观。
这里的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彩虹桥是江西婺源的象征性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桥”。
这座桥是用石板和青石砌成的,桥面两侧的栏杆和花坛上的花卉都是石雕作品。
从远处看,一道巨大的彩虹横跨在江边,形成了壮观的画面。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在龙虎山,我不仅欣赏到了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还了解了传统文化。
在这里,我看到了大量的古建筑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龙虎山五峰”。
这五座山峰呈龙、虎、石、镜、笔的形状,寓意着“龙腾虎跃,文笔翰墨”。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博大精深。
在实践中,我不仅了解了江西婺源的自然和人文风貌,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写生。
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学习了素描、水彩和油画等绘画技巧,还以江西婺源的建筑和风景为主题,让我们动手尝试作画。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写生的乐趣和重要性。
总之,这次江西婺源写生实践活动使我收获颇丰。
通过参观不同的景点和绘画实践,我不仅了解了江西婺源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还学会了写生技巧。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增加了我的生活阅历和绘画技能。
婺源的调查报告
![婺源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b9cf31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5.png)
婺源的调查报告篇一:婺源古镇环境调研报告关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古镇环境调研报告学号:201101902155班级:艺术113班姓名:王星老师:阳欢————————————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2013-09-25——————————关于江西省婺源古镇的环境调研报告王星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201101902155【摘要】通过对江西省婺源古镇的亲身经历、网络的信息调研以及图书课本的描述,引发我针对古镇环境的关注与保护,去了解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与意义,通过具体的案例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掌握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并且努力尝试作为设计师要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环境心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社会责任环境的自然意义一、引言为加强学以致用的实效性,在学习环境心理学后。
应该努力去了解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充分认识到专业的重要性。
通过本人自身的实地经历、网络调研、图书考究、论坛交流等,研究生成此环境调研报告。
旨在丰富设计阅历,领悟专业所存在的实效价值与社会意义,掌握设计研究方法与其实际的应用体现价值,关注人、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生活,培养优秀的设计素质与社会责任感。
二、调研实践阶段1、调研目的:了解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领域的应用价值与意义,通过具体的案例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掌握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尝试作为设计师要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
2、调研对象: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婺源古镇3、调研形式:网络调研、图书考究、论坛交流、亲身经历(实地)【调研正文】婺源,一个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山区小县,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一踏独有的自然生态文化不断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婺源目前属于江西省上饶市。
婺源建县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建县后一直属于徽州(上溯属歙州、新安郡)管辖,至1934年从安徽划入江西,1947年又重划回安徽省,1949年复划归江西省至今。
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c8360da300a6c30c229fb4.png)
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考察时间:从2015年7月14日至7月23日考察过程:江西婺源,一个让建筑师,摄影师心向往之的地方,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传说中的“最美的乡村”,在这次民居建筑考察中,我们小组住宿在李坑,主要考察了大理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
住宿几天下来,我们发现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大家评价这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李坑,我觉得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它的人文气氛让人难忘.李坑,让我觉得如果说,婺源是一个绿色大公园那么李坑村就是一处绝妙的景致。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
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
一门四进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贤留与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坑。
这个以“理”为名的村子是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它建村于南宋初,自元代始,村子渐盛,科第蝉联,尤其在明代官宦屡出其村,他们显官在职之时或年老返乡之后,便致力于营造邸第,以耀祖光宗。
至今,以官邸宅第为主体的明清古建筑有130橦之多。
理坑与李坑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是个美到让人视觉疲劳的地点。
我们主要对诒浴堂做了它的建筑考察,对理坑诒浴堂通过测量,调查,采访等方法对它做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建筑面积,房屋尺寸等等的测绘。
它是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宅地,厅堂梁枋全部用木雕装饰,梁枋之有雕刻精致的梁托,梁柱之间饰有木雕挂落,形象生动,雕工精细,前方大梁上雕刻“九世同居”。
左边上面是“满堂福”,下面是“三英战吕布”,右边上面是“九寿宫”下面是杨家将“穆桂英戏挑杨宗保”,人物栩栩如生,整个木雕图案突出“家和万事兴”这一主题。
婺源考察报告
![婺源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f920375022aaea988f0f31.png)
考“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闻名的文化与生态旅行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衡宇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份。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可谓典范之作。明清时期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那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五湖四海,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兴盛。中原望族的迁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缘故之一。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当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增进了徽派建筑兴盛的进展。本次考察要紧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徽派民居考察报告
![徽派民居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a335d433d4b14e85246837.png)
室工专业考察报告江西婺源徽派民居实地考察婺源县徽派建筑考察学院、系环境艺术设计系专业名称室内设计与工程管理年级 2010 级学生姓名谢德指导教师刘延国.2012年4月2日江西婺源徽派民居实地考察绪论现代人越来越认识装饰墙在居室中的作用,人们不仅仅喜欢具有实用性和现代性的设计风格,更是对既美观而又不繁琐,既多材而又环保的居室情有独终。
墙面是居室的重点。
在居室中人们的眼光往往首先集中在墙面上,其实色彩就是墙壁最“物美价廉”的装饰品,有时候,一面“好色”的墙最能体现主人的个性与风格。
从目前来看,很多家庭已开始利用彩色涂料、立体涂料、艺术涂料、质感涂料、墙艺漆、液体壁纸涂料等,把多彩的风景搬上墙,把墙涂上自己喜欢的风格,让家在艺术色彩中焕发出蓬勃的朝气与生命力。
每一种家装流行趋势的出现,都有现实社会的发展作为背景。
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徽派建筑的特点,开拓视野,2012年3月,对江西作了古民居考察的活动。
我们先后去了江西婺源的李坑和思口,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印象最深最令人震撼的是民居。
在大山绿色背景下,一片片错落有致、铺天盖地的房子仿佛天空落下的一朵朵游弋的白云,象一幅幅清朗明亮的水墨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呈现出和谐安宁氛围,体现了建筑与山、水、自然环境整体美、协调统一美。
一、徽派建筑的规划与特点徽派建筑是我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
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
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
“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更是徽州建筑艺术的典范。
与现在的建筑分类相对应分属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标志性或纪念性建筑。
(一)古村落规划1、道路结构形式。
道路结合现状地形、水系等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水土流失,又达到村落步移景异,巷弄内景观丰富的效果。
婺源民居研究报告
![婺源民居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dfe50c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3.png)
婺源民居研究报告婺源民居是中国传统农村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在文化和建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对婺源民居进行研究,并对其建筑形式、装饰艺术及文化价值进行分析。
婺源民居建筑形式独特,一般分为四合院和四合头两种,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四合头。
四合头民居以阳房为主体,封闭性较强,室内光线昏暗,可以有效阻挡夏日的炎热和冬季的严寒,适应婺源地区的气候特点。
而四合院建筑则以院落的开放性为主要特征,是婺源民居建筑中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婺源民居的装饰艺术也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
民居内外的装饰经常以花鸟、人物及抽象图案为主题,非常注重细节和对称性。
尤其是对于门窗、院墙等部位的雕刻装饰,常常以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为基础,涵盖了许多寓意深远的图案和意象。
这些装饰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感,还体现了当地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
婺源民居的文化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上,更是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婺源民居是中国农村的典型代表,其建筑形式和装饰风格传承了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并融入了许多地方特色。
同时,民居内的陈设和摆设也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婺源民居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展示和传承。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发展,婺源民居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艺正在逐渐失传,民居的保护和修复亟待加强。
同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民居的需求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保护传统和适应现代需求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综上所述,婺源民居是中国传统农村建筑的珍贵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保护和传承婺源民居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努力。
只有通过合理的保护措施和适度的调整,婺源民居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充分展示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婺源考察报告
![婺源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40f311cb7360b4c2e3f64fb.png)
我的驴友驿站提供自行车出租,到了我这后,一般多为中午前后,可以放下行李,吃了中饭后,骑车去:
4、婺源建县的标志——唐代苦槠
在我家,也就是驴友驿站的楼顶平台上站在东面向下看,可以看到两棵大树,一棵是樟树,估计有几百年树龄了,枝繁叶茂。另一棵苍老的苦槠就是婺源建县的标志——唐代苦槠树了。
据县志记载,婺源建县时,县衙设在我们村庄—东源村的胡氏宗祠,当时宗祠门口就有一棵苦槠树了。据此推算,此树的树龄已有1300年以上了。现在县衙已无影无踪,仅留这棵苦槠树记载了历史的沧桑。
观赏彩虹桥可选择在早晨和晚上。在凌晨时分,河面上有薄薄的晨雾,或者是大雾弥漫。远观彩虹桥,拱檐的亭子、红色的栏杆、青黑的瓦就若隐若现在这雾里了。夜间去,选择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坐在桥上供行人休息的桥凳、石凳上,听着水声,看着月光及水中的倒影,极适合热恋中的男女进行海誓山盟了(游客评价)。看来这廊桥真的要遗梦了。
其实,清华镇的历史远比这廊桥要长,称千年古镇,是婺源建县时的县治所在地。按婺源建县时算,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了。
一、清华镇的地理位置
清华镇位于婺源中部偏北,是整个婺北的中心点:由清华向东北方向可到浙源、虹关、岭脚;向北可到沱川;向西北方向可到鄣山乡、大鄣山;西北偏西方向的黄村(百柱宗祠)、古坦、灵岩洞群、石城石林;向西可到甲路、赋春。交通极为便利。
南昌:
北京方向来的还可以在南昌下车,这里到婺源有三趟车,春运期有四趟:早上七点、八点(这两趟春运过后可能只有一趟),下午二点半、四点半。在南昌的八一大道的长途汽车站上车,从南昌的火车站坐二路车到长运下,建议坐走昌九、九景高速公路的大巴比较舒适。下午四点半的车一定是大巴,其它车不一定。春运期间八点的车也是走高速的大巴。走高速公路行程约三百八十公里五个半小时,依维柯中巴约六小时三百五十公里。
婺源考察调研报告
![婺源考察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b12a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b.png)
婺源考察调研报告【婺源考察调研报告】一、引言婺源,坐落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中国的东南沿海经济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婺源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挖掘和推进这一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自然风光婺源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闻名,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清山,这座被誉为“仙境”的山峰,拥有壮丽的山势和清澈的溪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婺源还有许多古村落,如江湾、李坑和思溪等,这些村落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被誉为中国传统村落的“活化石”。
三、人文历史除了自然风光外,婺源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徽州文化是婺源的一大特色,这种文化融合了汉族文化和徽派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
婺源的古建筑保留着丰富的徽派建筑风格,如祠堂、庙宇和民居等,使人们能够深入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文化魅力。
四、经济发展婺源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产业包括茶叶、水果和蚕桑等。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婺源开始逐渐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
婺源的古村落和自然景观成为吸引游客的热点,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婺源在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学习。
五、问题与建议尽管婺源在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如道路交通和旅游设施等。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如景区的服务态度和旅游信息的发布等。
最后,婺源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更有特色的旅游品牌,以吸引更多游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对婺源的投资,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管,确保景区的秩序和环境良好。
最后,鼓励企业创新,开发更多具有婺源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整体竞争力。
六、结论综上所述,婺源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发展的地区。
婺源古建实习
![婺源古建实习](https://img.taocdn.com/s3/m/92067702ba1aa8114431d9e7.png)
古建筑实习—浅谈婺源古建的特色及现状保护摘要:婺源明清时代的徽式建筑几乎遍布全县各乡村。
走进古村落,可以看到爬满青藤的粉墙,长着青苔的黛瓦,飞檐斗角的精巧雕刻,剥落的雕梁画栋和门楣。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面河而立,户连户,屋连屋,鳞次栉比,灰瓦叠叠,白墙片片,黑白相间,布局紧凑而典雅。
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古村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抢救古村落的工作刻不容缓。
本文就婺源古建的参观调查,从古建的色彩和建筑空间格局及建筑材料这三个方面介绍了李坑古建的特色。
另外再对那的古建现状保护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婺源古建色彩建材空间格局特色现状保护前言: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
其充分展示了江西传统民居的魅力,被誉为“最美乡村”。
并且由于当地建筑的色彩关系,它又有着“水墨婺源”的美称。
1、婺源古建特色1.1色彩一件事物的色彩对这件事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居中。
有时会受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会使有的民居在整体色彩上缺少生命力。
一种好的色彩会使民居具有独特的风格,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趣味。
婺源古民居的粉墙黛瓦,色彩朴实,只用了黑白灰色调,加上少许的原木色和青石色,黑白灰是一种永恒的色调,不管什么年代时期都不会被人们所抛弃,并且这种色调与自然界的其他颜色非常和谐。
在黑白灰色调为主题,自然色为背景的环境下,整个古村落产生了一种统一,祥和的视觉效果。
在如今,这些古民居经过了常年的风吹雨淋,使人一看就出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黑白灰的色彩形式1.2建材婺源古建筑在建筑材料上基本采用木竹和石砖及石板,就地取材,所以造价相对划算,其中铺地基本采用三合土或青石。
木结构选择当地优质的木材,在使用前,基本经过严格的处理防止腐坏,采用榫卯结合工艺,木结构既能统一制作装配,又能方便拆卸维修和重复使用。
纳西民居考察报告
![纳西民居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8835b9998fcc22bcd10df8.png)
纳西民居考察报告篇一:徽派民居考察报告室工专业考察报告江西婺源徽派民居实地考察婺源县徽派建筑考察学院、系环境艺术设计系专业名称室内设计与工程管理年级 XX 级学生姓名谢德指导教师刘延国年4月2日 .XX江西婺源徽派民居实地考察绪论现代人越来越认识装饰墙在居室中的作用,人们不仅仅喜欢具有实用性和现代性的设计风格,更是对既美观而又不繁琐,既多材而又环保的居室情有独终。
墙面是居室的重点。
在居室中人们的眼光往往首先集中在墙面上,其实色彩就是墙壁最“物美价廉”的装饰品,有时候,一面“好色”的墙最能体现主人的个性与风格。
从目前来看,很多家庭已开始利用彩色涂料、立体涂料、艺术涂料、质感涂料、墙艺漆、液体壁纸涂料等,把多彩的风景搬上墙,把墙涂上自己喜欢的风格,让家在艺术色彩中焕发出蓬勃的朝气与生命力。
每一种家装流行趋势的出现,都有现实社会的发展作为背景。
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徽派建筑的特点,开拓视野, XX 年3月,对江西作了古民居考察的活动。
我们先后去了江西婺源的李坑和思口,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印象最深最令人震撼的是民居。
在大山绿色背景下,一片片错落有致、铺天盖地的房子仿佛天空落下的一朵朵游弋的白云,象一幅幅清朗明亮的水墨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呈现出和谐安宁氛围,体现了建筑与山、水、自然环境整体美、协调统一美。
一、徽派建筑的规划与特点徽派建筑是我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
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徽派园林和宅居建筑亦同步发展起来并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
徽州古民居受徽州文化传统和优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风格。
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徽派建筑的基调。
“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更是徽州建筑艺术的典范。
与现在的建筑分类相对应分属居住建筑、公共建筑、标志性或纪念性建筑。
(一)古村落规划1、道路结构形式。
婺源:江岭、高山平湖、庆源旅游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婺源:江岭、高山平湖、庆源旅游考察报告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1871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1.png)
婺源:江岭、高山平湖、庆源旅游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尊敬的领导:我于**年**月**日至**月**日前往婺源进行旅游考察,并编写了以下考察报告,供您参考。
考察目的: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婺源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情况,评估其旅游潜力和发展方向,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考察内容:1. 江岭:江岭是婺源的一处自然景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与安徽省接壤。
这里的主要景点有江岭水库、江岭古村等。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江岭地区的水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适宜开展水上活动和休闲旅游。
同时,江岭古村的古建筑保存较好,可以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2. 高山平湖:高山平湖位于婺源西部,是一处融合自然风光和农耕文化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我们参观了高山平湖的景点,如桃花源景区、森林氧吧等。
高山平湖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好,空气清新,适合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
此外,这里还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可以开展农业观光和农民体验活动。
3. 庆源:我们还前往了婺源的庆源镇,这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镇,被誉为婺源的“母本”。
庆源古镇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和古民居,作为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价值。
我认为庆源镇可以开发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传统文化。
考察结论:根据我对婺源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情况的考察,我认为婺源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旅游潜力巨大。
在开发方向上,我建议注重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农业观光的发展,强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工作,提升婺源的旅游形象和吸引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以上是我对婺源江岭、高山平湖、庆源旅游考察的报告,请您审阅。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此致敬礼。
婺源古建实习报告本
![婺源古建实习报告本](https://img.taocdn.com/s3/m/294b719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e.png)
婺源古建实习报告一、前言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以其独特的徽派古建筑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本次实习报告主要介绍了我在婺源实习期间的古建筑考察和写生活动,以及对于徽派建筑风格的感悟和认识。
二、实习内容1.古建筑考察在婺源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古建筑群,包括思口镇、江湾镇、篁岭村等地。
这些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其中,思口镇以其徽派建筑风格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而江湾镇则以其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2.写生活动在实习期间,我们还进行了古建筑的写生活动。
通过现场观摩和绘画,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婺源古建筑的特点和风貌,提高了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三、实习感悟1.徽派建筑风格的特点在实习过程中,我对徽派建筑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徽派建筑以其精细的工艺、独特的造型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而著称。
其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布局:徽派建筑讲究布局,注重对称和节奏感。
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和单体建筑的内部布局都体现了这一点。
(2)造型:徽派建筑的造型独特,屋顶多为歇山顶、硬山顶等,檐口装饰丰富,斗拱、飞檐、翘角等元素运用得恰到好处。
(3)雕刻:徽派建筑的雕刻艺术精美,包括木雕、石雕、砖雕等。
雕刻内容丰富多样,有寓意吉祥的图案、人物故事、自然景观等。
(4)装饰:徽派建筑的装饰风格独特,注重运用黑白灰三色,以及挑檐、斗拱、翘角等元素,使建筑呈现出简洁、素雅、和谐的美感。
2.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婺源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如古建筑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
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古建筑的保护意识,提高保护水平,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弘扬。
四、总结通过在婺源的实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徽派古建筑的魅力,对徽派建筑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实习过程中提高了我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为保护和传承我国古建筑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婺源文化采风调研报告
![婺源文化采风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3bb1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a.png)
婺源文化采风调研报告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一个充满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地方。
在此次的文化采风调研中,我们主要聚焦在婺源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艺术表演等方面进行考察。
以下是我们对婺源文化的一些发现和总结。
婺源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婺源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以古朴、精美的民居为主要代表。
这些传统建筑大多采用木质结构,具有独特的雕花和彩绘装饰。
同时,婺源还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手工艺,如纸扎、剪纸、竹编等,这些手工艺品既有实用价值,也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在婺源的民俗风情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比如,婺源的一些节日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如元宵节时的灯笼展、春节时的舞狮表演等。
此外,婺源还有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如祭祀活动、乡村大集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展示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更是丰富了婺源的文化内涵。
在艺术表演方面,婺源也有着丰富的资源。
我们观看了当地传统音乐和舞蹈的演出,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民俗文化氛围。
此外,婺源还有一些独特的艺术形式,如唢呐表演和发糕舞,这些形式不仅具有地域特色,也展现了婺源人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这次文化采风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婺源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的独特魅力。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保护和传承婺源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保护传统建筑是保护婺源文化的重要一环。
婺源的传统建筑代表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审美特色,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
通过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可以保留和传承婺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其次,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是传承婺源文化的重要手段。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拥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当代社会,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面临着困境,我们应该注重对它们的保护和传承。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工作室或培训中心,将传统手工艺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继续发扬光大。
最后,加强对民俗活动和艺术表演的支持也是保护婺源文化的重要措施。
江西婺源考察报告
![江西婺源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a498f20508763231121255.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江西婺源考察报告篇一: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姓名:吴博睿班级:环艺一班学号:1203611042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考察时间:20XX年4月18日至4月24日考察过程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
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
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仿佛自己融化在了这美丽的古村中难分难舍,感受着这古朴富有诗意的小村。
婺源及周边景区旅游考察报告
![婺源及周边景区旅游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9345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c.png)
婺源及周边景区旅游考察报告
婺源及周边地区是中国江西省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而闻名。
最近,我去婺源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一次旅游考察,并特此撰写了这份旅游考察报告。
婺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人文资源。
我首先参观了古城区,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如明清古民居、庙宇等。
漫步在古街巷中,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婺源。
古城区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店,可以购买到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非常适合作为纪念品。
婺源的自然景观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
我参观了婺源的凤凰古镇,这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古镇周围环绕着山水,景色十分优美。
我还前往了婺源的三清山,这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有着许多古道和庙宇。
爬山的过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壮丽的山景,还感受到了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
除了婺源本身,周边的景区也值得一游。
我去了九江的庐山,这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庐山有着壮丽的山水风景,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花山、龙虎山等。
我还参观了九江的彩虹桥,这是中国江西省最长的陆上石拱桥,是九江的地标建筑之一。
总的来说,婺源及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壮丽的自然景观。
无论是喜欢文化遗产还是追求自然美景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景点。
我对婺源及周边地区的旅游潜力非常看好,相信未来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婺源考察报告
![婺源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c6d0ee770bf78a652954f2.png)
《民间美术考察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34篇二:江西婺源、景德镇考察报告江西婺源、景德镇艺术考察报告考察地点:江西省婺源县、景德镇市考察时间:2015年4月18日至4月24日考察过程婺源县位于赣东北,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称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古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经营的势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
中国人落叶归根的特性让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传宗接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
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这也是徽派建筑渗透着儒雅之韵的原因之一。
聚集巨额财富的徽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光荣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设中,这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徽派建筑昌盛的发展。
本次考察主要考察了景德镇、思溪延村、李坑、江湾、晓起、彩虹桥等地。
第一天到达李坑,也是本次考察的住宿地。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仿佛自己融化在了这美丽的古村中难分难舍,感受着这古朴富有诗意的小村。
小桥、流水、人家下午行至汪口村,位于婺源东北部,古称永川,因地处双河汇合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婺源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 江西省婺源县
考察时间: 从2015年7月14日至7月23日
考察过程:
江西婺源,一个让建筑师,摄影师心向往之的地方,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传说中的“最美的乡村”,在这次民居建筑考察中,我们小组住宿在李坑,主要考察了大理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该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
住宿几天下来,我们发现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
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大家评价这是婺源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在李坑,我觉得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
它的人文气氛让人难忘.
李坑,让我觉得如果说,婺源是一个绿色大公园那么李坑村就
是一处绝妙的景致。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
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风格鲜明,气势非凡。
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
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
一门四进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贤留与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坑。
这个以“理”为名的村子是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它建村于南宋初,自元代始,村子渐盛,科第蝉联,尤其在明代官宦
屡出其村,他们显官在职之时或年老返乡之后,便致力于营造邸第,
以耀祖光宗。
至今,以官邸宅第为主体的明清古建筑有130橦之多。
理坑与李坑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 服朱
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是个美到让人视觉疲劳的地点。
我们主要对诒浴堂做了它的建筑考察,对理坑诒浴堂通过测量,
调查,采访等方法对它做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建筑面积,房屋尺寸等等的测绘。
它是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宅地,厅堂梁枋全部用木雕装饰,梁枋之有雕刻精致的梁托,梁柱之间饰有木雕挂落,形象生动,雕工精细,前方大梁上雕刻“九世同居”。
左边上面是“满堂福”,
F面是“三英战吕布”,右边上面是“九寿宫”下面是杨家将“穆桂英戏挑杨宗保”,人物栩栩如生,整个木雕图案突出“家和万事兴” 这一主题。
厅堂正上方照壁两旁门罩上雕有冰清玉洁的“冰梅图”,寓意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里的商人是儒商,十分看重读书,经商的同时还不忘刻苦读书,提高文化修养。
听完老一辈的爷爷们讲完关于诒浴堂当年商人们的背景后,心里油然生出一份敬佩之情。
在这里,我们小组分工合作,一人拍照,2人测量,一人记录
并现场画出草图,相互合作的非常协调,我主要负责拍照方面,从建筑的整体到房屋的屋顶,每一层的雕花,窗花,建筑结构,楼梯,走道都进行了全面拍摄,以备后期整理需要。
其他三个成员也很认真, 都尽量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草图的清晰性,逻辑性。
小组合作,让我体会到了人多就是力量。
我们共花了7天时间对诒浴堂进行了测绘,时间紧迫,所以我们的时间也是不浪费,每一步都按照先前安排好的计划进行。
测绘的同时,还感受着浓郁的乡间村落的气息。
婺源,这里聚集着典型的徽派建筑群落,而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农村建筑的代表,通过这些天的了解调查学习后,对它的建筑群体格局特点做了以下的总结:
1.和谐流畅,统一规划的整体美。
徽州的大部分古村落是齐刷刷的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站在村边山坡上俯瞰全村,各种各样的建筑物规划严整,排序井然。
2.依山傍水,翠微缭绕的自然美。
居家环境静谧雅致如诗如画, 保持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
3.清雅简淡,因陋就简的朴素美。
以当地丰富的粘土、石灰、黟县
青石、水杉为主要材料建筑的徽派民居构思精巧、造型别致、结实。
测绘和住宿的这些天,我们用心体验着这里的生活,这里的风
土人情。
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穿行在这古老的高宅深巷间。
在这片山间小镇里,我们不仅仅见识到了这静美的乡村风貌,这里浓郁的乡村文化气息同样熏陶着我们,享有“书生之乡”的理坑,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的儒家理想,走进理坑,在这山
间村落里难得充满如此的文化气息,“天官上卿”“尚书第” “司马第” “诒裕堂”等等这些理坑前辈伟人的宅邸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
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临走之时,大家都对婺源恋恋不舍。
通过这次婺源之行,不仅让我们一睹中国最美的乡村的惊艳,看到了青山碧水的田园风光、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以及恬淡闲适的乡村生活,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艺术素养,感受到了色彩与线条交织的魅力,让我们认识到了婺源的精神与灵魂,启迪我们在设计的路上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