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人参服用方法
人参服用方法人参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人参具有补气、益精、生津、健脾、补肾、安神等功效,因此备受人们青睐。
然而,人参的服用方法却是需要一定的讲究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人参的正确服用方法。
首先,人参的服用剂量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每次服用人参的剂量为3-5克,每日1-2次,可以口服或者煎水喝。
而对于虚弱体质或者病情较重的人群,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剂量和服用频次。
其次,人参的服用时间也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最佳的服用时间是在早晨空腹或者饭后1小时内。
空腹服用可以促进人参的吸收和发挥功效,而饭后1小时内服用则可以避免人参对胃肠道的刺激。
另外,人参的服用方式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常见的服用方式包括口服、煎水喝、炖汤食用等。
口服的方式简单方便,适合于日常补充;煎水喝则可以更好地发挥人参的药效;而炖汤食用则可以将人参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出来,适合于一些虚弱体质的人群。
此外,人参的服用禁忌也需要引起重视。
孕妇、月经期的女性、感冒发热的人群以及脾胃虚弱、大便稀溏的人群均不宜服用人参。
此外,人参具有一定的温补作用,因此体内有火热症状的人群也应慎重服用。
最后,人参的保存方法也需要注意。
人参宜放置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另外,人参一般不宜与具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一同食用,以免影响人参的药效。
总之,人参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正确的服用方法对于发挥人参的功效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在服用人参时,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时间和方式,以达到最佳的保健效果。
2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200种常用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鹿角味咸,性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效。
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崩漏,白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痛肿痛,跌打瘀肿,筋骨疼痛。
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注意事项:1、阴虚火旺者禁服。
2、《本草经疏》: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忌之,胃火齿痛者不宜服。
3、《得配本草》:命门火炽,疮毒宜凉者,并忌之。
2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主治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
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
大剂量可用15-30g。
平肝阳宜生用;养肝柔肝宜炒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芒硝、石斛,畏鳖甲、小蓟,反藜芦。
2、中西药配伍禁忌:(1)不宜与降血压药合用,以防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等。
(2)不宜与强心苷药物合用,药效累加,增加毒性。
(3)与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4)茶碱可以减弱白芍对肠收缩的抑制作用,不宜同用。
注意事项:1、白芍属寒凉之品,凡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妇人月经不调属虚寒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气虚自汗,阳虚汗出者忌用。
2、白芍酸寒收敛,伤寒病在上焦之阳结、疹子忌用。
3、白芍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昏迷患者忌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孕妇产后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3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
主治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等。
内服:煎服,10-20g,大剂量30-60g。
固表止汗、托疮排脓、生肌敛疮、利水退肿宜生用,补脾益气升阳宜炙用。
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中药冲剂是将中药饮片经过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具有服用方便、易于携带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要想充分发挥中药冲剂的疗效,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1、准备工作在服用中药冲剂之前,需要准备好适量的温开水、杯子和搅拌工具(如勺子)。
2、冲泡方法将适量的中药冲剂倒入杯子中,加入温开水。
一般来说,水温以 80℃-90℃为宜,太热的水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太冷的水则可能导致药物溶解不完全。
倒入水后,用勺子或搅拌棒搅拌均匀,使药物充分溶解。
3、服用剂量服用中药冲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服用。
剂量过少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多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4、服用时间中药冲剂的服用时间通常分为饭前、饭后、空腹、睡前等。
一般来说,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冲剂适合在饭前服用,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中药冲剂适合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驱虫药和泻下药适合在空腹时服用,以增强药效;安神药适合在睡前服用,以帮助睡眠。
5、服用方式中药冲剂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分多次小口饮用。
如果觉得味道较苦,可以在服用后用温开水漱口,或者在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调味,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加糖。
二、中药冲剂的注意事项1、饮食禁忌在服用中药冲剂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
一般来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腥膻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例如,服用清热泻火的中药冲剂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温热的食物;服用温补类的中药冲剂时,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
2、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服用中药冲剂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儿童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弱,应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三七粉正确的服用方法
三七粉正确的服用方法
三七粉,又名三七粉末,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降脂、
降压等功效。
正确的服用方法对于发挥三七粉的药效非常重要。
下面就介绍一下三七粉的正确服用方法。
首先,三七粉的服用剂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
次服用三七粉的剂量为3-6克,每日3次,最好在饭后服用。
对于儿童和老人来说,剂量需要适当减少,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其次,三七粉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冲泡水饮用。
如果选择直接服用,可以将
三七粉用温水送服,或者将其撒在食物上一起食用。
如果选择冲泡水饮用,可以将三七粉放入杯中,加入温水搅拌均匀后饮用。
无论是直接服用还是冲泡水饮用,都需要注意饮用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影响三七粉的药效。
另外,三七粉在服用期间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最后,三七粉的服用期限一般不宜过长,一般来说,连续服用不宜超过3个月。
如果需要长期服用,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另外,服用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总之,正确的三七粉服用方法对于发挥其药效非常重要。
在服用期间,需要注
意剂量、服用方式、饮食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以便确保药效的发挥和身体的健康。
希望大家在使用三七粉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饮片和免煎中药的服用方法
中药饮片和免煎中药的服用方法
中药饮片和免煎中药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两种中药制剂形式。
中药饮
片是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后压制成片状,而免煎中药则是经过提取和浓缩等
工艺制成颗粒状的中药制剂。
这两种中药制剂形式在使用方法上有所不同,下面将分别介绍其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服用前应先将中药饮片准备好,一般每次服用的剂量为10-15克。
2.将准备好的中药饮片放入瓶中,加入适量的开水,然后密封瓶口,
静置10-15分钟。
3.用微波炉或水煮锅将瓶中的中药饮片加热至开水沸腾,再热15-20
分钟。
4.待中药饮片完全煮开热透后,即可用滤网将药渣过滤掉,滤液即为
中药饮片口服液。
5.中药饮片口服液可口服,温热服用效果更佳。
1.免煎中药一般为颗粒状,无需煎煮,直接口服即可。
一般每次服用
的剂量为3-6克。
2.将免煎中药颗粒取出,用温水冲服即可。
3.免煎中药也可用开水冲服,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破坏中药
的有效成分。
三、中药饮片和免煎中药的共同注意事项
2.用药期间要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饮酒。
3.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不得随意增减用药剂量或中止用药。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老年人在使用中药饮片和免煎中药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药丸的服用方法
中药丸的服用方法中药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剂型,它是将制成的中药研磨成粉末后,与适量的辅料混合,再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固体剂型。
中药丸的服用方法十分重要,正确的服用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下面我将从中药丸的服用时间、服用剂量、服用时机以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详细介绍。
首先要注意的是服用中药丸的时间。
一般来说,中药丸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进行服用。
这是因为饭后一段时间内,身体的消化功能会增强,中药丸能更好地被吸收和利用,从而发挥药物的疗效。
同时,要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相互影响药效。
其次,要注意中药丸的服用剂量。
中药丸的剂量是根据个体情况和药物的性质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成人每次服用中药丸的剂量为5-10克,儿童剂量需根据年龄适当减少。
在服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切勿自行增减剂量。
另外,如果使用多种中药丸,应根据各药物的剂量和服用频次来制定合理的服用时间和顺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第三是要选择合适的服用时机。
中药丸的服用时机根据药物的特点和治疗目的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的中药丸,最好在早餐后进行服用,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而对于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中药丸,则最好在晚饭后服用,以利于改善睡眠。
另外,中药丸的治疗作用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现,因此要长期坚持服用,不能急于求成。
最后是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中药丸一般需要用温开水送服。
因为用开水冲服能够保证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迅速分散和吸收,提高药效。
其次,在服用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保存和防潮,避免受潮而影响药效。
另外,一些中药丸可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在服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此外,中药丸的服用期间,应注意观察自身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最后,在服用中药丸的同时,也要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正常的作息和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中药丸的疗效。
总结起来,正确的服用方法是发挥中药丸疗效的关键。
三七丹参山楂服用方法
三七丹参山楂服用方法三七丹参山楂是一种中药药材的组合,常用于改善心脑血管功能,调节血压和血脂,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下面将介绍三七丹参山楂的服用方法。
1. 注意剂量: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三七丹参山楂的剂量。
一般来说,成人每日服用三七丹参山楂的剂量为15克至30克左右,分2次或3次服用,一般分别在早餐前、午餐前和晚餐前服用。
2. 注意饮食:三七丹参山楂可以与一些食物搭配服用,以增加疗效。
比如可以将三七丹参山楂煮成汤或炖入肉类食物中,如炖鸡、炖猪脚等。
此外,还可以将山楂和红枣一起煮水饮用,增加口感。
3. 注意服用时间:三七丹参山楂最好在饭前15分钟到30分钟服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
同时,服药后不要立即进食,以免影响药效的吸收。
4. 注意服药间隔:如果一次服用的剂量较大(如30克),最好将其分成两次服用,间隔时间为6至8个小时,以减少药物对身体的负荷。
5. 注意服药天数:一般来说,连续服用三七丹参山楂的时间应该不超过1个月,以免对身体产生耐药性。
如果需要长期使用,可以采取每隔几个月停服一段时间的方法。
6. 注意配伍禁忌:三七丹参山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要特别注意。
例如,三七不宜与狗脊、田基黄、赤芍、枸杞、柏子仁等同服,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7. 注意不良反应:三七丹参山楂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红肿等。
如果出现这些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向医生咨询。
8. 注意药物储存:三七丹参山楂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若发现药材有霉变、变质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三七丹参山楂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
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出血性疾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人群都不适宜使用。
在服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
此外,三七丹参山楂作为中药药材,其功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中药颗粒剂服用方法
中药颗粒剂服用方法
一、选用合适的中药颗粒剂
二、正确的存储方式
三、根据剂量准备好热水
服用中药颗粒剂需要使用热水。
每次服用前,先准备好适量的热水。
热水的温度一般在40-60摄氏度之间,不宜过热或过凉。
四、服用中药颗粒剂
将中药颗粒剂放入杯中,倒入预先准备好的热水。
然后用医用塑料勺搅拌均匀,使颗粒完全溶解。
一般来说,中药颗粒剂的溶解时间较短,只需搅拌几分钟即可。
五、药量的控制
服用中药颗粒剂时,要注意药量的控制。
一般建议按照医生的处方准确使用。
服用时,可以先将颗粒剂的总量分成几次,每次服用一个相等的剂量。
六、注意事项
在服用中药颗粒剂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对中药的药效产生不良影响。
2.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西药或中西药复方,应避免与中药颗粒剂同时服用,以免相互影响药效。
七、总结
总之,中药颗粒剂是一种方便、易于服用的中药剂型。
在服用前,要
选择正规生产的中药颗粒剂,并根据个人病情选用合适的剂型。
在服用时,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好药量,并注意饮食习惯。
同时,避免与其他药物
同时服用,并随时注意过敏反应。
只有正确使用中药颗粒剂,才能发挥最
大的药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中常用的一种剂型,具有药效稳定、服用方便等特点。
在服用中药汤剂时,需要注意与医生的密切合作,并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和处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1.摇药:打开汤剂瓶盖前,先轻轻摇匀,确保药物均匀分布。
2.开启:用橡胶塞打破瓶颈封口,确保瓶内正常通气。
3.倒出:将剂量程度标识线以下或依医嘱指示的剂量倒入清水中。
4.加水:加入适量开水,药液与开水的比例一般为1:5至1:85.搅拌:用匙搅拌均匀,使药液充分溶解。
6.温度: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可直接饮用,一般应保持在40-60℃之间。
二、中药汤剂的一些注意事项:1.医嘱指导:中药汤剂必须遵循医嘱指导,由医生开具的处方剂量和疗程为准,不得自行更改剂量和服用时间。
2.孕妇:孕妇慎用中药汤剂,尤其是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药物变质:中药汤剂易受潮、变质,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湿气侵入。
5.药物过期:使用中药汤剂时,应确认药品未过期,过期药品可能失去药效或产生有害物质,导致不良反应。
6.饮食禁忌: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对药物疗效有影响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7.动态调整: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及时向医生汇报服药情况和身体变化,根据医生的指导,及时调整剂量和疗程。
8.不合适的人群:对于孩子、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注意剂量的个体差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一些常用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1.公害泥毒:一次剂量5g,用水冲服。
2. 藿香正气水:一次剂量10-20ml,加入适量温水饮用。
3.四神丸:一次剂量3-6g,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后饮用。
4.参苓白术散:一次剂量9-12g,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后饮用。
5.小建中汤:一次剂量6-9g,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后饮用。
总之,中药汤剂在服用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处方,在正确的时间、剂量和方法下使用。
五中药的配伍六用药禁忌七用药剂量与方法
⑶服药宜适度:发汗、泻下、清热等药以得汗、 得泻、热退为止,不可尽剂,以免病去药存, 克伐正气。 ⑷服药频度:顿服——病重或病在下部;频 服————入口即吐或病在咽喉。 ⑸吐药的处理:小量频服;寒药吐者,可服少 许姜汁;热药吐者,可服少许凉水。 ⑹其他:丸剂——温开水送服;丸太大,可分 为若干粒送服;丸太硬,可温水化开后服;散 剂,直接温水冲服或用蜂蜜调后服,或装胶囊、 桂圆肉;膏剂,温水冲稀后服。
3、煎药法 徐灵胎:“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 在于此。夫烹饪失调度,尚能伤人,况药之治疗,可 不讲乎?” (一)一般煎药法 ⑴器皿:砂锅或砂罐。 ⑵水:①水源:洁净凉水;②水量:高出药面3厘米 左右;③煎前浸泡:20—30分钟。 ⑶火候:先武后文。 ⑷时间:一般20分钟左右——指文火煎煮的时间。 ⑸榨渣取汁:以提高利用率。 ⑹煎煮次数:2—3次。
分类: 1、服药期间的一般饮食禁忌:生冷、油腻、 辛辣、腥膻、干硬等品。 2、针对具体病证的饮食禁忌:如热性病—— 辛辣、油腻;皮肤病——辛辣、鱼虾、羊肉等; 水肿——盐、碱等;阳亢——辛辣、酒等。 3、针对某种具体药物的禁忌:如薄荷——蟹 肉;荆芥——无鳞鱼、河豚;茯苓——醋;土 茯苓、使君子——茶;人参——萝卜、茶;猪 肉——甘草、黄连、桔梗、乌梅等。
五、配伍关系的选用 《神农本草经》:“凡此七情,合和视之: 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 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不合用 也。” 按:《本草纲目》:“古方多有用相恶、相反 者,盖相须、相使同用者,帝道也;相畏、相 杀同用者,王道也;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 也。” 方剂:药物按一定的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 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
龙角散片剂服用方法
龙角散片剂服用方法龙角散片剂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功效。
在服用龙角散片剂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它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剂量等重要信息。
以下是关于龙角散片剂的详细使用方法。
一、适应症龙角散片剂适用于热毒咽喉肿痛、咽痛急剧、声嘶等症状,也可用于湿热疖肿、湿疮流脓等症状。
龙角散片剂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喉咙痛、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二、禁忌症龙角散片剂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肝肾功能不全和严重消化道溃疡的患者。
同时,对该药物或其成分过敏的人也不宜服用。
三、剂量和用法龙角散片剂通常以口服的方式进行服用。
剂量和用法可能会因个人的体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医生的建议而有所变化,所以在服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
成人和儿童(12岁以上)一般建议每次服用2片,每日3次。
可用温开水送服,可在饭前或饭后30分钟服用。
儿童(7-12岁)剂量一般为每次服用1片,每日3次。
儿童(2-6岁)剂量一般为每次服用0.5片,每日3次。
儿童(2岁以下)剂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服药注意事项1. 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饮食清淡。
2. 服药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3. 若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4.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此药物。
5. 若在服用过程中遇到不良反应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6. 根据医嘱使用,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五、药物相互作用由于龙角散片剂是中药制剂,可能存在一定的药物相互作用。
在服用龙角散片剂期间,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最好咨询医生,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总结起来,龙角散片剂主要适用于热毒咽喉肿痛、湿热疖肿、湿疮流脓等症状。
在服用之前,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此外,注意饮食和休息,以促进愈合效果。
中药服用方法常识
中药服用方法常识中药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代表,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在中药的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了解药效和适应症,还需要掌握一些中药服用方法常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中药服用方法常识。
1.煎煮法:煎煮是最常用的中药服用方法。
将中药材加水煮沸,然后慢慢熬煮,使药物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
一般情况下,煎煮的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直到煎煮的水量减少到原来的1/3至1/2左右。
煎煮后的中药药液可以直接服用。
2.冲服法:适用于一些粉末或颗粒状的中药制剂。
将中药加入适量温水中,搅拌均匀后直接喝下。
冲服时应注意搅拌均匀,以免导致不均匀剂量或有些中药未被充分溶解。
3.研末服法:适用于一些干燥的中药材制剂。
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然后用温水调成糊状或浆状,再服用。
4.包煎法:适用于一些含有粘性成分的中药材,如鱼腥草、罗汉果等。
将中药材用棉布或纱布包裹起来,然后放入水中煎煮。
包煎的好处是可以防止中药材碎片进入药物。
5.醋制服法:适用于一些药性寒凉的中药材,如黄芪、白术等。
将中药材用醋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煎煮。
醋制可以减轻药物的寒凉性质,增加药物的温热性质。
6.酒制服法:适用于一些药性寒凉或不易水解的中药材,如砂仁、没药等。
将中药材用白酒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煎煮。
酒制可以增加药物的温热性质,并改善药物的口感。
7.制丸服法:适用于一些干燥的中药材。
将中药材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蜜糖或红糖,搅拌均匀后制成丸剂。
丸剂可以方便携带和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服用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中药材的性质、药效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用药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遵医嘱:中药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嘱托。
因为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性,不同的中药材在剂量和服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遵守医生的指导。
2.注意质量: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
选择正规的中药材市场或药店购买,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纯度。
3.遵循适应症:不同的中药材有不同的适应症。
在使用中药之前,要慎重了解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安宫牛黄丸服用方法
安宫牛黄丸服用方法
安宫牛黄丸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定志的功效,广泛用于治疗中风、昏迷、癫痫、小儿惊风、中暑等症状。
正确的服用方法对于药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宫牛黄丸的正确服用方法。
一、服用时间。
安宫牛黄丸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次服用。
最好在饭前30分钟或饭后1小时
服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二、服用剂量。
一般成年人每次服用安宫牛黄丸6-9克,儿童酌情减量。
服用时最好用温水送服,不宜用冷水送服,以免影响药效。
三、饮食禁忌。
在服用安宫牛黄丸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酒,以免影响药效。
同时应
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四、注意事项。
1.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慎用安宫牛黄丸,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在服用安宫牛黄丸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就医处理。
3. 长期服用安宫牛黄丸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
4. 请勿超量服用安宫牛黄丸,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五、注意事项。
安宫牛黄丸是一种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因此在服用时需要慎重对待。
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总之,安宫牛黄丸是一种具有较好疗效的中药材,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患者严
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服用,遵守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药效的发挥,同时也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患者在服用安宫牛黄丸期间能够注意以上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康复。
国家基本药物 中成药
(2)配伍禁忌
中药在配伍应用中,有些药物应避免配合使用,以免降低和破坏药效, 或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这就是《神农本草经》所谓“勿用相恶、相 反者”,历来把这些药物视为配伍禁忌药。
天麻丸
蛇胆川贝液
含附子
含贝母
二者配合应用,属于中医十八反“贝母反乌头”的配伍禁忌, 可能引起毒副作用
再如两个含有相同有毒成分的中成药配伍应用,可能出现某种成分重 复使用,使有毒成分剂量过量使用,从而产生不良反应,也是中成药 配伍禁忌的内容。
中成药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liyan
主要内容
1.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2.中成药的使用剂量 3.中成药的使用注意(禁忌)
1中成药的使用方法
(1)内服法
常用的有直接服用、开水送服、沸水送服、含服、吸入、鼻饲。 此外还有药汁送服法、舔服法、调服法、顿服法。 就服药时间来说,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宜空腹服用。
然而由于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病 人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医生要因病、因 药、因人、因时而宜,合理确定中成药的使用 剂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安全有 效的用药目的。
尤其对含砷、汞、铅及斑蝥、蟾酥、马钱子、乌头、巴豆等有毒成分的中 成药更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免引起过量或蓄积 中毒事故的发生。 含斑蝥的中成药:复方斑蝥胶囊、肝宁片等。 含蟾酥的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如意定喘片、心宝丸等。 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伸筋丹胶囊、接骨丸、伤科接骨片等。 含乌头的中成药:追风透骨丸、伸筋活络丸、盘龙七片等。 含巴豆的中成药:妇科通经丸、胃肠安丸等。
附子理中丸
金匮肾气丸
均含附子(乌头碱)
二者配合应用,相当于增加了附子的用量,可能引起毒副作用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及禁忌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及禁忌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药物的配伍:中药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有些药物搭配在一起可能会产生毒性或降低药效,因此需要注意药物的配伍。
2. 注意用药剂量:中药的用药剂量需要根据病情、患者的体质等因素进行调整。
用药剂量过大可能会导致中毒等不良反应,用药剂量过小则可能会影响疗效。
3. 注意用药时间:中药的用药时间也需要根据病情、药物的性质等因素进行调整。
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前服用,有些药物需要在饭后服用,有些药物需要在睡前服用。
4. 注意药物的炮制:中药的炮制是指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能会影响药物的药性和药效,因此需要注意药物的炮制方法。
5. 注意药物的禁忌:中药的禁忌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不宜使用某些药物。
例如,孕妇禁用某些活血化瘀的药物,脾胃虚寒的患者禁用某些寒性的药物等。
总之,使用中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配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炮制方法以及药物的禁忌等因素,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锁阳服用方法
锁阳服用方法锁阳,又称淫羊藿,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补肾壮阳、滋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等功效。
因此,锁阳被广泛应用于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肾虚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
然而,正确的服用方法对于发挥锁阳的功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锁阳的正确服用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关于锁阳的剂型和用量。
锁阳常见的剂型有片剂、颗粒剂和口服液等。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次服用剂量为3~6克,每日2~3次,可酌情调整剂量。
针对不同症状和个体情况,具体用量还需遵医嘱,切勿自行增减剂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其次,关于锁阳的服用时间。
一般来说,锁阳最佳的服用时间是在饭后30分钟内,这样可以促进锁阳的吸收和发挥作用。
同时,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相互影响药效。
另外,关于锁阳的服用注意事项。
在服用锁阳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锁阳的作用。
同时,应避免饮酒和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锁阳的发挥。
最后,关于锁阳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一般情况下,锁阳在正常剂量下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但个别人群可能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如出现不适应当立即停药并就医。
另外,孕妇、儿童、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锁阳,对其它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综上所述,正确的锁阳服用方法对于发挥其功效至关重要。
在使用锁阳前,应详细了解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自行使用或滥用。
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对您正确使用锁阳起到一定的帮助。
中药汤剂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其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 服用方法:
-一般情况下,中药汤剂宜温服,即在药液不烫嘴的情况下服用。
如果药液过热,容易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如果药液过凉,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中药汤剂宜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一小时服用,以避免食物对药效的影响。
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溃疡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
-服药剂量:中药汤剂的服药剂量应根据病情、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每次服药100-200 毫升,每日2-3 次。
2. 注意事项:
-饮食禁忌: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中药的耐受性和反应不同,因此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应密切观察自身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不良反应等,应及时就医。
-储存方法:中药汤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中药饮片的服用方法
中药饮片的服用方法中药饮片是指将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制成的固体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临床治疗中。
饮片服用方法既包括了正确的服用时间、剂量,也包含了服用前后的注意事项、禁忌等,以下是关于中药饮片服用方法的详细说明。
1. 服用时间:中药饮片往往需要在特定时间服用,以提高药效和避免不良反应。
有些饮片需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可以提高药效;而有些饮片需要在饭后服用,以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
总的来说,饮片的服用时间应该按照医师的指导进行。
2. 剂量:中药饮片的剂量是根据具体疾病、患者的体质和年龄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由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剂量的准确性对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因此患者在服用时应严格按照医师的建议进行剂量的使用。
3. 服用方法:一般来说,中药饮片的服用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取药:根据医师的剂量要求,将所需的中药饮片放到干净的容器中备用。
(2)加水:使用开水冲泡中药饮片,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80左右,避免药性的过度挥发。
(3)泡药:将开水冲泡在中药饮片上,用盖子盖上,静置10-15分钟,让药物充分浸泡在水中。
(4)过滤:将泡好的饮片倒入干净的杯子中,用纱布过滤掉渣滓。
(5)服药:将过滤好的药液搅拌均匀后,可以慢慢饮用。
对于苦味较大的药物,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糖调味。
4. 注意事项:(1)不宜过渡服用:中药饮片一般不适宜长期大量服用,避免对患者造成负担。
(2)注意药物的保存:饮片一般需要避光、密封保存,避免湿气和阳光照射,影响药效。
(3)避免与其他药物冲突:中药饮片在服用期间要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4)服用期间禁忌: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要遵循医嘱或避免使用。
总结起来,中药饮片的服用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患者在服用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剂量正确服用。
此外,还应注意药物的保存和配合其他药物的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服用期间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师,以便得到指导和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者:如辛夷、 旋覆花等。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4)单煎(另炖):
❖ 某些贵重药物,为避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 吸附,造成浪费,宜单独煎煮。如人参、西洋参等。
(5)烊化(溶化)
❖ 胶类药物,容易粘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 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如阿胶、鹿角胶等。 烊化是指将胶类药物放入水中或已煎好的药液中加 热,使之溶化的过程。
及杂质少。 ❖ 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
可用来煎煮中药。 ❖ 3.加水量 ❖ 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
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 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 ❖ 4.煎前浸泡 ❖ 多数药物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
30分钟; ❖ 以种子、果实为中药主服用的方法药,禁忌可,剂量浸泡1小时。
❖ ②入水即化的药及汁液性药,宜用煎好 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如芒硝、竹沥 等。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二、服药方法
❖ 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 径。
❖ 口服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 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 及服药的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 ★ 清晨: ❖ 清晨空腹时,因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
食物,所服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 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 ❖ 峻下逐水药晨起空腹时服药,不仅有 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 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 ★ 饭前:
❖ 饭前服用,胃中空虚,有利于药物的消化 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
❖ 如驱虫药、攻下药、补益药及其它治疗胃 肠道疾病的药物均宜饭前服用。
❖ 5.煎煮火候及时间 ❖ 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 ❖ 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煎煮,迅
速煮沸,然后煎3~5分钟左右即可。 ❖ 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
甲壳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 ❖ 6.榨渣取汁 ❖ 汤剂煎好后应榨渣取汁。 ❖ 7.煎煮次数 ❖ 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三次,最少应煎两次。
(一) 中药的用法
❖ 用法,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内容十分广泛。 ❖ 这里主要介绍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不同
剂型的服药方法。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一、汤剂的煎煮方法
❖ 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的类别有关外,还与 制剂工艺有着密切关系。
❖ 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 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 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医生应将汤剂的正确 煎煮法向病家交待清楚。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 1.煎药器具 ❖ 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 ❖ 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 ❖ 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 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
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 副作用。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 2.煎药用水 ❖ 煎药用水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
第二节 中药禁忌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 为确保药物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作 用的产生,必须注意用药禁忌。
❖ 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配伍禁忌 ❖ 证候禁忌 ❖ 妊娠禁忌 ❖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一、配伍禁忌
❖ 1.配伍禁忌的含义 ❖ 是指某些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2)后下:
❖ ①气味芳香药物:高温久煎可使其挥 发油散失而降低药效,入药宜后下, 如薄荷、砂仁等。
❖ ②有些药物经高温煎煮,有效成分易 被破坏而使药效降低者,如钩藤。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3)包煎:(用纱布包裹入煎剂)
❖ ①药材质地过轻者,煎煮时易飘浮在药液面 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如蒲黄、 海金沙等。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6)泡服(焗服):
❖ 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 的药物,可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的其他 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焖润, 半小时后去渣服用。
❖ 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7)冲服:
❖ ①某些贵重药,常研细末或制成散剂, 直接冲服。如麝香、牛黄等
❖ ★ 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 强,服药应适可而止。
❖ ★ 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3.服药冷热:
❖ (1)汤剂:一般宜温服。 ❖ (2)丸剂、散剂、膏剂、冲剂等固体
药剂,除特别规定外,宜用温开水送 服。 ❖ (3)寒证用热药温服,热证用寒药冷 服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强药物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 物的疗效,因而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 用。 ❖ 即《本经·序例》中指出的“勿用相恶、 相反者。”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 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 ❖ 因为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
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 并非绝对禁忌。而“相反为害,甚于相 恶”,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 生命。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 用。
❖ ★ 饭后:
❖ 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 合,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 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
❖ 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 药效。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 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 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 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 ★ 特定时间:
❖ 安神药:宜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
❖ 缓下药:宜睡前服,以便翌日清晨排
❖
便;
❖ 截疟药:应在疟疾发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2.服药多少:
❖ ★一般疾病,多每日一剂,分二服或 三服。
❖ ★病情急重者,可每隔四小时左右服 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 于顿挫病势。
中药服用方法,禁忌,剂量
❖ 8.入药方法(特殊煎法) ❖ 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
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 间不同。 ❖ (1)先煎
❖ ①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 先煎。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如磁 石、龙骨、牡蛎等。
❖ ②某些有毒药:经久煎可降低或消除 毒烈之性,也宜先煎。如乌头、附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