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
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
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
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
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
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
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
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马克思社会主义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马克思社会主义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以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第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前提和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揭示它的实现条件和规律。
社会总资本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互相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运动是所有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
社会总资本运动具有不同于单个资本运动的特点,它包括个人消费,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全部剩余价值的流通。
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要以社会总产品作为出发点。
社会总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指这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总和。
社会总资本在一年内发挥职能提供的社会总产品表现为社会总商品资本。
必须从总商品资本运动公式来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
必须确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的原理: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按其最终经济用途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而社会总生产也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
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跟单个商品的价值一样,也分为C、V和M三部分。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所谓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得到补偿的问题。
补偿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补偿,即社会总产品中代表C、V和M三部分价值的商品都能够卖出去,从商品形态实现为货币形态;二是物质补偿,即社会总产品生产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又从市场上买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货币形态又实现为商品形态。
社会总产品的这两种补偿,“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
所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问题。
第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因为,一,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抽象要素;二,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因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资本运动及其特点
1 、社会资本
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
2 、社会资本运动
是指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
3 、社会资本运动的特点
既包括生产消费,又包括个人生活消费;既包括资本流通,又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即Ⅰ(v+m)=Ⅱc。这个条件反映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从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①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之和,即Ⅰ(c+v+m))=Ⅰc+Ⅱc。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供给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②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Ⅰ(v+m)+Ⅱ(v+m)。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实质和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 周期性及其新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 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 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 有制的矛盾
生产资料共同使用
社会化 资本主 义生产
生产过程是社会行动 劳动产品由集体创造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矛 盾
私有制
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 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 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 态之间的矛盾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 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 缩小的矛盾
3
Ⅱ 2000( c ) + 500( v ) + 500( m ) =3000(消费资料)
2
Ⅰ 1000(
v ) +1000( m )
2000( c )
Ⅱ
价值形态
实物形态 生产资料
实物形态 消费资料
价值形态 不变资本
购买生 产资料
工人创造 的新价值
供本部类内部 工人和资本所 有者个人消费
3.社 会资 本简 单再 生产 实现 条件
社会 资本 社会资本 Ⅰ(c + v + m )=Ⅰ(c + ▲c)+Ⅱ(c +▲c) 扩大 扩大再生 产的实现 再生 产实 条件 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 现的 产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于 条件
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
第一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 原有不变资本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 。
社会 资本 Ⅱ 社会资本 (c+v+m)=Ⅰ(v+▲v+m/x)+Ⅱ(v+▲v+m/x) 扩大 扩大再生 再生 产的实现 产实 条件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 ,消费 现的 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于 条件
社会再生产理论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价值的流通,而且包 括全部剩余价值的流通。考察单个资本运动时只考察预付资 本价值的流通,以及扩大再生产时通过积累而资本化的那部 分剩余价值的流通,而不是全部剩余价值的流通。
(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既要考察资本的价值补偿,又要考 察资本的实物补偿。而考察单个资本运动时,资本各部分的 实物补偿被假设是不成问题的。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时则不能 将物质替换项舍掉了。因为对社会资本运动来说,重要问题 之一就是资本各部分能不能以及怎样在物质上得到补偿的问 题。只有既实现了价值补偿又实现了物质补偿,社会资本运 动才能正常进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条件下的价 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考察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 偿是要说明一定时期内已经消耗的资本价值如何被补偿掉;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要说明一定时期内已经在生产和生 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如何被替换掉。具体地说,社会总产 品的实现是要说明两方面问题。①社会总产品如何从商品形 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实现价值补偿。②社会总产品的价值 补偿实现后,再如何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也就是资 本家如何重新获得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如何获得消费资 料,以实现实物补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所谓价值补偿,就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 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 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取得剩余价值。
(2)所谓实物补偿,就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 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其中 ,相当于不变资本价值的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 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价值的部分以及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 价值部分,如何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六章 参考答案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个别资本指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作用的单个企业的资本。
2.社会资本指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又叫社会总资本。
3.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
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5.经济危机又称“经济恐慌“,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
生产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6.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工人、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7.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
8.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即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追加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来扩大生产规模,在扩大再生产时没有生产技术变化,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9.固定资本的更新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新。
二、单项选择1.①2.④3.④4.④5.②6.①7.③8.③9.③10.③11.②12.④13.③14.②15.①16.④17.①三、多项选择1.③④2.①③3.①②4.②④5.①②③6.①③⑤ 7.①②④ 8.①②③④ 9.②③④⑤10.③⑤ 11.①②③④ 12.①②③⑤ 13.①②③⑤14.①④⑤四、填空题1.个别资本2.社会总商品资本3.社会总产品 4.剩余价值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5.前提6.C m v =+I )(7.)()/(C C x m v v ∆+=+∆+I8.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9.固定资本更新10.生产社会化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11.危机 萧条 复苏 高涨12.商业危机 产业危机 信用危机五、简答题1.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和实物形式上得到补偿的问题。
中南大学 专升本 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共40题,共40分)
12. 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 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 (1
19.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20. 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
二. 多选题(共15题,共30分)
5.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
9. 早在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事实证明,它对两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
10. 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乃阴阳之动静也。
” “皆本物理至固然。
” “动、静皆动也”,这
1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
13. 社会主义的特征主要有()(2分)
14.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共有2万多家企业、120多所大学
三. 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
3.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 (2分)
13. 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说明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
14.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6章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习题及答案)

第6章社会总资本的运行一、单选题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的基本公式是:AA。
I(v +mx+△v)=II(c+△c)B。
I(v+m)=II cC。
II(c+m—mx)>I(v+mx) D。
I(c+v+m)=II c+I c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B。
两大部类的平衡关系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D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BA。
生产绝对过剩B。
生产相对过剩C。
产品供过于求的危机 D.资金不足的危机4.经济危机的根源是:BA。
“有效需求”不足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
产销脱节D。
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失调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A.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
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D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生产绝对过剩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7.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BA。
萧条B。
危机 C.复苏D。
高涨二、多选题1.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分为:ABA。
生产资料B。
消费资料 C.发展资料D。
享受资料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BCA。
I(v+m)<II c B.I(v+m)>II cC.II(c+m—mx)>I(v+mx)D.II(c+v)>I(v+m)3.在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公式I(v+m)=II c中,其中的II c:ACA.其实物形式是消费资料B.其实物形式是生产资料C。
是与第I部类交换实现的 D.是与第II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4.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ABCA。
I(v+m)=II c B。
I(c+v+m)=I c+II cC。
II(c+v+m)=I(v+m)+II(v+m) D.II(v+m)=I c5.马克思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分析,阐述了反映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是:ABCDA.关于剩余产品是积累的唯一源泉的原理B。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实现社会总产品。
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扩张再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对全部社会产品的分析,从物质对象构成和价格构成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
马克思根据其最终用途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类:生产资料以及生产和消费资料。
生产资料包括原材料,但它们不等于原材料,因为它们还包括基于生产工具的劳动资料,包括采矿业,机械制造业,水泥,煤炭,化学工业和其他用于生产的部门原料;消费手段包括纺织,医药,食品,造纸等生活消费部门。
顺利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两种补偿,即总社会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
它包括价值补偿和物理替换。
所谓价值补偿,是指销售社会生产的全部产品并实现其价值。
所谓有形替代,是指资本家如何购买所需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和工人如何购买所需的消费资料。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已成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1)只有当生产的所有社会产品全部售罄并且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时,才有可能购买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消费。
(2)只有购买并替换了所有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繁殖方式,生殖才能顺利进行。
在实践中,价值补偿是指出售商品和赚钱。
在实践中,实物补偿是支付金钱和购买商品。
实际上,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之间的平衡就是收支平衡。
马克思称此为货币收益法。
因此,也可以说货币收益率定律是再生产理论的核心。
收支平衡在再生产公式中显示为垂直和水平平衡。
通过垂直和水平平衡现象,可以将再现公式推导到再现平衡表中。
因此,我们可以反映复制公式中无法包含的n个以上子类别的收支平衡。
这是生殖理论的重大发展。
现实意义扩展数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现实意义根据近年来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系统论述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包含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许多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对指导市场具有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讲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第二讲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 价值构成 价值c补+偿v+ 实物替换
m 会
总 产 品
社成出价部 售 值会分 以(总卖实如 货产的何 币品物出通 形的构去过式各各币生和成商实个)个后消产品现组组,费所成如资需部何料要消生分再的(买费产转购生的资资化买产回为 到资料料来货 再料)
第二讲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在冰淇淋实验中,人们其实是根据冰淇淋 到底满不满来决定给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 少钱的。 人们总是非常相信自己的眼睛,实际上目 测最靠不住了,聪明的商家就善于利用人 们的这种心理,制造"看上去很美"的效 果。)
第二讲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比方说现在有一家家具店正在清仓大甩卖, 你看到一套餐具,有8个菜碟、8个汤碗和 8个点心碟,共24件,每件都是完好无损 的,那么你愿意支付多少钱买这套餐具呢? 如果你看到另外一套餐具有40件,其中24 件和刚刚提到的完全相同,而且完好无损, 另外这套餐具中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 其中2个杯子和7个茶托都已经破损了。你 又愿意为这套餐具付多少钱呢?
第2年 4400 c +1100 v +1100 m = 6600W 第进3一年步揭48示40资c 本+1主21义0 v剥+削12的10实m质=:7260W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资本家垫支的资本部分
第需4要年经过…一…段.时. 期后,才变成积累起来的剩余 第价的5值 资年。 本而 从…在 一…扩 开.大 始. 再就生是产积条累件起下来,的资剩本余家 价新 值增 ,加 是
第二讲社会资本的再生 产
2020/12/11
第二讲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冰淇淋实验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实现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实现
本章分析社会总资本运动,以社会总产品 为出发点,以其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为核心问 题,说明社会总资本运动顺利进行的实现条件。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资本的运动 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
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 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 A、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的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v+△v+m/x)=Ⅱ(c+△c) 3、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v+△v+m/x)=Ⅱ(c+△c)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 A、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绝对过剩 B、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相对不足 C、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 D、生产对于人们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 5、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 A、固定资本的更新 B、流动资本的更新 C、不变资本的更新 D、可变资本的更新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实现条件
Ⅰ(v+ △ v+m/x)=Ⅱ(c+ △c) 表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 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
1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3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 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满分:2 分2.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A. 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B. 通过“参与制”实现的C. 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D. 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满分:2 分3.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 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问题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满分:2 分4. 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A. 矛盾的同一性B. 矛盾的普遍性C. 矛盾的斗争性D. 矛盾的特殊性满分:2 分5.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 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B. 经济收入的多少C. 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D.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满分:2 分6.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 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满分:2 分7. 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A. 必要准备B. 外在表现C. 一种特殊状态D. 一种必然结果满分:2 分8.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A. 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B. 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C. 能保存资本价值D. 能转移资本价值满分:2 分9.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A. 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 消除经济危机C. 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D. 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满分:2 分10. 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满分:2 分11.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A.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 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满分:2 分12. 资本的周转速度()A. 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 同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 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 同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满分:2 分13.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 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满分:2 分14. 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C.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D. 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满分:2 分15.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 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B. 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 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满分:2 分16.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的依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A.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 物质存在形态不同C. 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 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满分:2 分17.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C. 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D.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满分:2 分18.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 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满分:2 分19.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满分:2 分20.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按用途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第I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Ⅱ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社会再生产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替换,因此要求两大部类内各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总量平衡,结构合理”。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认识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实质: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实事求是经济基础的实质:基本经济制度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商品价值的实质: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实质: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垄断的实质:通过联合来操纵和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①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1)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2)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第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Ⅱ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消费领域。
2、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这在客观上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一,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第二,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
第三,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是指各个互为条件、互相交错的个别资本再生产的总和。
是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过程;个别产品运动和社会总产品运动统一的过程。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必须分析社会总产品在一定期间的实现问题,即资本家向哪里出售商品,从哪里买到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又从哪里买到他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及怎样才能使扩大再生产成为可能等。
社会总产品只有价值上和实物上都得到实现,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实现。
社会资本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内容:1、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前提。
马克思根据使用价值的最终用途,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相应地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同时,又把每个部类的产品从价值上划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组成部分。
这三部分价值是同每个生产部门、每一企业、每一产品的价值组成相一致的。
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和每部类产品的价值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创立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两个重要前提。
2、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和单个资本再生产运动相比,它不仅包含预付资本运动,而且包含剩余价值运动;不仅包含生产消费,而且包含生活消费;不仅包含资本流通,而且包含一般商品流通。
因而,在单个资本再生产运动中,作为外部条件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即狭义的流通过程中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可以假定它们顺利而正常地实现。
但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中,这些条件,却由外部条件转化为内部因素,成为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也就是说,必须解决资本家如何和从哪里取得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如何和从哪里取得消费资料,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并以此为表现进行体现社会生产的环节与内容。
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品从何处买和应当卖给谁。 社会总产品价值划分的意义:
社会总产品价值中的不同部分有着特定的用途,不 能随意挪作它用。因此,这一划分为说明社会总产值 中不同部分的购买对象奠定了基础。 通过以上两种划分,使得社会总产品的不同部分卖给谁, 由谁来买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轮廓。
从商品资本出发研究,能够揭示出社会资本再生产
的实现条件。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商品资本的循环反映了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
点。商品资本循环表明,社会商品的全部实 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条件。
(生产性消费)
(个人收入流通)
(预付资本流通)
A(w) (商品流通)来自W —— G ——W …P…W’(资本流通)
例如,消费品不作为资本再进入增殖过程,对于购 ⑶买个者别来资说本,运购动买中商只品包不括是预资付本资流本通的的流一通个。阶社段会,总 资而本是运一动般不商仅品包流括通预的付一资个本阶的段流。通,也包括剩余价 值的流通和工人收入的流通。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
第II部类支付给工人的500单位货币工 资使IIv得以实现。
“工人花费他们所得到的,资本家得到他 们所花费的。”
——卡莱茨基
一、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第四、固定资本的补偿 1、问题所在:
固定资本周转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价值补偿是随着 固定资本的磨损逐渐进行的,而物质补偿则是在它全部 价值转移完毕后一次进行的。这样,在每年的社会总产 值中Ic、IIc里都会有一部分固定资本折旧只需要实现为 货币而不需要购买实际物质产品。社会总产品中就会有 一部分生产资料得不到实现,价值也得不到补偿。
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六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一、填空题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2.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
3.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和 两个方面。
4. 社会的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 、 、 三个组成部分。
从实物上按其最终用途分为 和 两大类,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 和 两大部类。
这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5.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是在技术进步引起 提高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一条客观经济规律。
6.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将依赖于或受制于 的增长。
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
①货币资本 ②生产资本 ③商品资本 ④流通资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①Ⅰ(v 十m)>Ⅱ c ②Ⅰ(v 十m)=Ⅱ c③Ⅰ(v 十m)<Ⅱc ④Ⅰ(v 十m )=Ⅱ(c 十v)3.第Ⅱ部类中的Ⅱc 在本部类产品的实物形态上体现的是( )。
①生活资料 ②生产资料 ③剩余产品 ④国民收人4.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 )。
①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②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③消费资料生产 ④生产资料生产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 )。
①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 ②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实物替换③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 ④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6.在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中,决定性阶段是( )阶段。
①危机 ②萧条 ③复苏 ④高涨7.社会总产品从实物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是根据( )。
①实物的不同形态 ②价值的多少③实物的最终用途 ④使用价值的大小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
①Ⅰ(c 十v 十m)=Ⅰ(c 十△c )十Ⅱ(c 十△c)②Ⅱ(c 十v 十m)=Ⅰ(v 十△v 十x m)十Ⅱ(v 十△v 十x m )③Ⅰ(v 十△v 十x m )=Ⅱ(c 十△c)④Ⅰ(c 十v 十m)=Ⅰc 十Ⅱc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是由( )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
它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两个方面。
所谓价值补偿,就是社会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如何出卖,实现其价值。
的问题。
所谓实物替换,就是资本家如何购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和工人如何购买到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成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其原因是:(1)只有把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全部销售出去,预付资本的价值得到补偿,才有可能去重新购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只有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全部买到,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价值补偿在实践当中就是销售商品,收入货币;实物补偿在实践当中就是付出货币,购进商品。
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平衡在实践当中就是收支平衡。
马克思把这个叫做货币回流规律。
因此,也可以说货币回流规律是再生产理论的核心。
收支平衡在再生产公式中表现为纵横平衡。
通过纵横平衡这一现象可以把再生产公式演绎为再生产平衡表。
从而可以把再生产公式不能包容的n 多个分部类的收支平衡反映出来。
是对再生产理论的一大发展。
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系统阐述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成果来看,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包含
了许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也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货币作用
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是先完成货币资本积累,然后运用这些资本去购买相应的经济资源,使之变成生产要素,进而组织生产。
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初期至2007年底,资金问题仍然是全国各个地区以及各个部门发展经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是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在发挥作用。
另外,完成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还需要货币资本的大量集中必须运用于购买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要素,这才会使货币成为再生产的起点。
同时,又要合理安排货币资本的结构,否则就是对货币资本积累的浪费。
2008年第一季度,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发生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一些经济问题有所凸显,比如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居民消费价格受灾害等影响上涨较快等。
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万亿元,同比增长
10.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
针对这一状况,央行2008年以来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2个百分点,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和信贷结构优化: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3月末余额同比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
点,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
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万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与积累、消费的比例问题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包含了结构均衡和总量均衡的分析,在社会再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中的各个经济部门都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必须按照比例协调发展。
很多经济学家都认识到,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的比例问题是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过分地强调积累就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然而过分强调消费,就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投入生产的货币资本缺乏。
2008年度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来,过热的投资需求就有所缓解,居民的存款有所上升。
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同比多增6617亿元,金融机构存款稳步增长。
所以,应当给积累和消费一个合理的比例,使经济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
国家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运用宏观的财政政策实现对经济比例的协调,即国家预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例如,纠正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的经济状况时政府可以充分运用财政政策。
当积累率过高而消费不足时,可以增加政府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付支出。
政府可为个人、企业或下级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以调节社会分配。
而当消费率过高而积累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政府投资和加强税收征管来予以调整。
而各类
消费比例的安排要做到合理,确保在生产规模扩大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过去的经济发展是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就致使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投入基金较大,而在文教、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投入不足,有大部分社会成员无法负担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
十七大强调经济发展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因此,国家在安排财政资金时,要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的投入,减轻弱势群体的生活负担。
同时,制定合理的税制,缩小居民贫富差距,提倡培养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