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建筑的历史与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同中国国民经济领域所有其他行业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行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建筑业全行业始终处于持续扩张状态,本文将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成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三个方面来论述这种扩张态势下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深入分析当前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美好展望。
关键词:建筑业;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发展成就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建筑业也迎来发展高潮,在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至今制约着其前进的步伐。
一、建筑业现状1、行业发展过多依赖外部投入建筑业的增长方式是典型的外延型增长,即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经济要素投入的拉动,其中特别依赖资本投入的拉动。
客观地说,三十年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效应,而非通过行业和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形成,亦不是通过企业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实现的,因而这种增长和成长缺乏与之相对称的价值内涵和可复制性。
2、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1)技术人员比例低在我国建筑业854万正式职工中仅有178万技术人员,其比例仅为20%,是排名第一的教育业的四分之一。
另外,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加入,目前建筑业就业人员达到了3893万,这使得建筑业的技术人员比率仅为4.6%。
建筑业较低的收入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
2010年职工年收入为27529元,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9%(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2)平均技术含量低我国国民经济仍处于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由于长期供给不足以及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造成了通用基础设施、普通工业及民用建筑供应的巨大的缺口。
因此,建筑业至今面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满足社会对此类建筑的巨大需求为主。
形成产值的建筑产品中,主要为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建筑,因此对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动力技术要求较低。
中国建筑领域
中国建筑领域【实用版】目录1.中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历程2.中国建筑领域的现状与特点3.中国建筑领域的挑战与机遇4.中国建筑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中国建筑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建筑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中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对称和均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建筑领域开始引入西方的建筑技术和理念,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建筑行业。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筑领域经历了快速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城市规划,从住宅建筑到商业建筑,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次,中国建筑领域现状与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首先,中国建筑市场庞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需求不断增长。
其次,中国建筑领域产业链完整,从设计、施工到建材生产等环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
再次,中国建筑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政府对建筑行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中国建筑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强,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中国建筑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机遇。
挑战包括:一是环保压力增大,建筑行业需要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二是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三是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不断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机遇包括:一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二是“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建筑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三是建筑行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中国建筑领域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将得到广泛推广,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智能建筑和建筑信息化将重塑行业格局,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行业整合将加剧,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四是建筑行业将深度融入国家战略,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浅析中国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摘要:本文是对城市建筑发展进行研究,结合城市历史文化,从城市发展起源,文化底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对进行了分析,本文表明建筑设计在未来可能是历史、自然、智能与政治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历史底蕴;传承与创新;生态与绿色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中国地域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为依托所以宫殿、坛庙、陵墓等建筑最为精美也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水平。
但相比较而言,住宅建筑是更早出现,分布更广的建筑类型。
中国东西南北跨度很大,不同区域间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有较大差异,受此影响,不同地区间的建筑营造方式也各不相同。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地区,建筑受到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历史传统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纯朴自然的建筑种类。
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以及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古代建筑中的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还具有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建筑与历史文脉文化之于城市是最深厚最牢固最鲜明的印记,在建筑设计中要体现历史文化。
城市建筑的文化品位主要体现在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时代精神三个方面,建筑师人类文明最集中的体现。
城市中大部分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建筑往往千篇一律,住宅、公共空间、商业空间等建筑不标明名称,人们凭借外形是区分不开这些建筑的。
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新建建筑往往粗制滥造,缺乏内涵。
不同的城市建筑造型基本上一模一样,建筑设计的内涵逐渐流失。
传统文化城市特色消失的问题愈加突出,城市特色消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强调城市文脉的设计观念,追求建筑多元化发展。
中国原有的建筑,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如首都的建筑代表四合院、徽州的马头墙、福建省的圆形土楼等每个城市都独具特色。
以泰安市为例,泰安的大汶口文化、名山文化与宗教文化等是泰安城市的文脉,但是能体现这些文化只有很少部分的历史建筑遗迹,近些年的建筑都是一些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完全没有体现泰安的历史底蕴,城市特色在逐渐消失。
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
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建筑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下面将从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筑行业发展现状1.建筑行业规模庞大:建筑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规模庞大,涉及到住宅、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等领域。
2.技术不断创新: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3D打印技术、智能建筑技术、节能建筑技术等。
3.基建投资增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筑行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4.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建筑行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国际建筑公司纷纷进入国内市场。
5.环境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成为行业的重要方向。
二、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1.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正朝着数字化转型的方向迈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高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的效率。
2.绿色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建筑行业将越来越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使用环保材料、建设绿色建筑等。
3.智能化建筑: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推动了智能建筑的发展,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建筑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建筑安全:由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建筑事故,建筑行业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增加。
未来建筑行业将更加注重建筑安全,加强建筑结构的设计与监管。
5.城市更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城区的改造与更新是建筑行业未来的重要方向,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
6.跨界融合:建筑行业将与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为城市发展提供多方面支持,例如建设智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
7.世界一流建筑公司的崛起:中国建筑企业正加大国际化程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市场份额,未来有望崛起为世界一流建筑公司。
关于中国建筑的演讲稿
关于中国建筑的演讲稿
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中国建筑的看法和观点。
中国建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古代的木构建筑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国建筑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建筑不仅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而且也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建筑以其雄伟壮观的气势和独特的风格著名于世界。
千古名胜之一的长城、古老而神秘的宫殿、巍峨壮观的寺庙、精美绝伦的园林,都是中国建筑的杰出代表。
在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
当然,中国建筑不仅仅是古老的文化遗产,还有现代的建筑成就。
如今,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在迅速发展,城市高楼大厦和特色民居拔地而起。
这些新型建筑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建筑的文化特色和时代风貌。
在未来,中国建筑将继续发展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承,中国建筑将会更加多样化和精致化。
我们期待着未来的中国建筑能够成为世界建筑的标志性代表,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伟大成就。
谢谢大家!
- 1 -。
中国建筑的发展
中国建筑的发展
中国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以宫殿、寺庙、园林和城墙为主,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在隋唐时期,大规模的砖石建筑开始出现,如长城、大雁塔等。
明清时期,中国建筑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建造了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如紫禁城、天坛、颐和园等。
20世纪初,中国建筑开始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在毛泽东时期,中国建筑经历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和建设,如北京钢铁厂、大连化工厂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许多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建筑都出现在中国,如上海中心大厦、广州塔、中国银行大厦等。
同时,中国建筑也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开发了许多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技术。
总的来说,中国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充实的历程,不断创新和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保留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行困境和未来展望
中国传统建筑的现行困境和未来展望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分析了当前中国传统建筑面临的各种问题,探讨了应对困境的各种思路与方法,针对未来展开展望,提出了多种可行性方案,面对现行困境,中国传统建筑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保护与传承,促进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保持其独特魅力。
关键词:传统建筑木构建筑技术建筑保护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木构建筑技术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然而,随着现代建筑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技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技术在现行困境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研究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可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中国传统建筑代表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实践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境,包括技艺流失、材料短缺、建筑安全等方面的困难。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传统建筑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传统建筑的构造技术主要有土木、石木、砖木和木构建筑等。
木构建筑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透气性强、适应性广泛等特点,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木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具有以下特点:中国木构建筑采用的是皮生枝连结方式,支撑着整个建筑,牢固可靠,可以抵御地震等灾害,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中国木构建筑采用天然木材制作,外表裸露,不经过表面装饰和粉饰,更为贴近自然的风格,因此被誉为“绿色建筑”。
中国木构建筑具有巧妙的结构构造,选用的是天然材料,适应山地地形,利用材料弹性,灵活处理木材接合,每一根木柱、上梁、屋面都经过精心计算,使建筑物在风雨无情的环境下,能够稳固地屹立不倒。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1.1 中国建筑业的规模和地位中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
对建造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建造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建造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认识和分析。
一、建造行业发展现状1. 建造行业的规模和贡献根据统计数据,建造行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建造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建造行业的发展速度近年来,建造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住房、商业和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建造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 建造行业的技术创新建造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新材料的应用、建造设计的创新以及智能化建造的发展,为建造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4. 建造行业的市场竞争建造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建造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外资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
二、建造行业未来发展方向1. 绿色建造的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建造成为了未来建造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绿色建造注重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造的生态性能。
2. 智能化建造的推广智能化建造是未来建造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建造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提高建造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3. 建造工艺的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建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
传统的施工方法逐渐被新的建造工艺所取代,如模块化建造、3D打印建造等。
这些新的建造工艺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 建造设计的创新建造设计是建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未来建造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性化和艺术化,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打造出更具特色和品质的建造作品。
5. 建造行业的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建造行业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国建筑集团企业战略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集团企业战略发展历程【实用版】目录1.中国建筑集团的企业背景2.中国建筑集团的战略发展历程2.1 1979-1981:香港市场的开拓2.2 1981-1990:大规模承接政府工程2.3 1990-2000:多元化发展2.4 2000-2010:国际化战略2.5 2010 至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3.中国建筑集团的未来发展展望正文中国建筑集团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的大型建筑企业。
其前身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成立于 1950 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该企业也开始了其战略发展历程。
1979-1981:香港市场的开拓中国海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全资附属子公司,于 1979 年在香港注册成立。
成立当年,公司承接了康乐园第一期私人别墅工程,这是公司在香港承接的第一项工程。
1981 年,公司成功申请了五项最高级别的施工牌照,为竞投政府大型工程创造了条件。
此后,公司不仅首次承接了房屋署工程,大窝口村二期,还参与了香港房屋署首批私人机构参建计划,并成功投得大围海福花园工程合约。
此外,在土木工程方面,公司以联营形式承接了工务局木湖、大榄涌输水管线工程。
1981-1990:大规模承接政府工程在这一阶段,中国建筑集团开始大规模承接政府工程。
在国内,公司积极参与了多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机场、火车站等。
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了海外市场的竞争,承接了多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990-2000:多元化发展在 1990 年代,中国建筑集团开始多元化发展,涉足房地产、酒店、商业等领域。
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成功进入了这些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公司还开始涉足环保、能源等领域,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2000-2010:国际化战略进入 21 世纪,中国建筑集团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投入。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积极参与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近年来可谓风起云涌。
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高楼大厦和各类建筑项目。
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国建筑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1 行业规模庞大首先,中国的建筑业规模非常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建筑行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住房需求急剧增加,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
从高速公路到地铁,从住宅小区到商业中心,建筑行业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我们每天经过的街道、看到的建筑,都是这个行业辛勤工作的结果。
1.2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其次,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
过去我们常说的“粗制滥造”,现在已经大为改观。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日益成熟。
现代化的施工机械、大数据、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比如,利用BIM技术,可以在施工前模拟整个建筑过程,提前发现问题,避免了很多返工现象。
这样的技术进步,让建筑不仅美观,而且更加安全耐用。
二、面临的挑战2.1 环境问题尽管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是环境问题。
建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们常常看到工地上的扬尘、噪音,甚至是建筑垃圾的堆积,这些都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如何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人才短缺其次,行业内人才短缺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随着建筑技术不断更新,传统的建筑工人需要进行再培训,掌握新的技能。
而许多年轻人对这个行业的兴趣不高,导致一线工人的年龄普遍偏大,缺乏新鲜血液。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行业内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激励措施,吸引年轻人投身建筑行业。
2.3 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
各大建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的白热化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压低价格来争夺项目。
这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订单,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损害企业的信誉。
中国建筑业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建筑业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展望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建筑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建筑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一、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分析1.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建筑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大量企业涌入建筑行业,导致建筑市场竞争加剧。
同时,建筑行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建筑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建筑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而新兴建筑业发展相对缓慢。
这导致了建筑业的整体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
3.技术水平落后中国建筑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
这不仅影响了建筑业的发展效率和质量,也制约了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二、中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建筑业将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企业将更加注重多元化业务的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绿色化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企业将更加注重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建筑业将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企业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业的效率和质量。
三、中国建筑业的未来展望1.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同时,政府也将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这将为建筑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2.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随着新兴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传统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建筑业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这将有助于提高建筑业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水平。
3.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这将有助于提高建筑业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论中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建筑领域
中国建筑领域摘要:1.中国建筑领域的历史与发展2.中国建筑风格的特点3.中国建筑领域的现状与挑战4.中国建筑领域的未来展望正文:中国建筑领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建筑就以其独特的结构和风格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中国建筑领域的历史与发展、中国建筑风格的特点、中国建筑领域的现状与挑战以及中国建筑领域的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建筑领域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早在商朝和周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宫殿、庙宇等建筑。
到了秦汉时期,建筑技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长城、故宫等著名建筑相继诞生。
隋唐时期,建筑风格趋向华丽,建筑规模更为宏大。
宋朝时期,建筑技艺达到了巅峰,各种建筑类型和结构得到了完善。
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更加注重装饰,细节处理更加精细。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建筑风格的特点。
中国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环境景观的融合;2.以木结构为主,注重构件的稳定性和可塑性;3.重视对称和轴线布局,强调空间的层次感和秩序感;4.善于运用装饰元素,表达出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建筑领域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建筑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1.建筑风格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2.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建筑的品质和环境可持续性;3.建筑行业人才结构失衡,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参差不齐。
最后,我们来展望一下中国建筑领域的未来。
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建筑领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建筑;2.强化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建筑的品质和环境友好性;3.加强建筑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整体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中国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
中国工程施工发展(3篇)
第1篇中国工程施工发展历程悠久,从古至今,中国的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工程施工领域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概述中国工程施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古代工程施工中国古代工程施工技术博大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木结构建筑和砖石结构建筑。
秦汉时期,我国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展现了我国古代施工技术的精湛。
隋唐时期,我国工匠们发明了拱桥、券洞等结构形式,为后来的工程施工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工程施工近代以来,我国工程施工技术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19世纪末,西方的工程技术传入我国,推动了我国工程施工技术的变革。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如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这一时期,我国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北京故宫、南京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的建设。
三、现代工程施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程施工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下从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我国现代工程施工的发展:1. 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工程施工技术从传统的人工操作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如我国自主研发的盾构机、桥梁专用施工设备等,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施工管理不断优化:我国工程施工管理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如建立健全了工程招投标、施工监理、质量安全等管理制度,确保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 绿色施工理念深入人心: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工程施工行业开始关注绿色施工。
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清洁能源等,实现工程施工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4.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工程施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承包,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如中交集团、中国建筑集团等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施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施工将成为我国工程施工的未来趋势。
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影响
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影响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源远流长,已经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
从古代的宫殿寺庙到现在的城市建筑,中国建筑文化一直在演变和发展。
它不仅仅体现了中国的审美观念和美学价值,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变迁。
下面,我们将从历史沿革、建筑类型和文化影响几个方面来探究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影响。
一、历史沿革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用土块、竹子、树枝等自然材料搭建简单的棚屋或者带有火山灰和稻草的中式木屋。
进入青铜时代,人们开始建造木质的宫殿和祭祀场所,比如周王朝的宫殿和殷商文化的祭祀场所。
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建筑风格也趋向严谨庄重,如秦汉文化的宫殿和道教寺庙等。
唐朝则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巅峰,唐代建筑既注重宏伟和雄伟的气质,又非常注重装饰和细节。
建筑形式多样化,如木构建筑、砖石建筑、假山水景等,彰显了唐代人民的雄心壮志和对美学的追求。
明清时期,随着宋元明清时期的不断演变,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明朝时期注重传统建筑的简洁、庄重和实用,形成了砖、石结构、瓦顶、檐前悬山等特色建筑。
清朝时期注重建筑的美学价值和纪律性,建筑形式趋向简洁和规矩,如恭王府、颐和园等建筑。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建筑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传统的木结构、砖石结构到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科技建筑,中国建筑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化、国际化和现代化。
二、建筑类型中国的建筑类型分为官方、宗教、民居等三种类型。
其中官方建筑包括皇帝的宫殿、官员的府邸和官署等,无论从建筑风格还是装饰艺术方面都体现出国家权威的形式。
宗教建筑包括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寺庙,建筑风格和装饰流派各有千秋,彰显了和谐、平和、礼仪的民族特点。
民居建筑是普通民众的住房建筑,形式多样化,从传统的庭院式建筑到现代的高层别墅,均能够反映出民族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
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建筑行业是指以建筑设计、施工、材料生产和销售等为主要内容的行业。
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建筑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认识。
一、建筑行业的现状1. 建筑行业的规模和贡献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的规模不断扩大,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建筑行业的年产值在过去十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并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 建筑行业的发展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最初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的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业地产和公共设施建设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领域。
目前,建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更新项目层出不穷。
3. 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
同时,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4. 建筑行业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建筑行业的环境影响较大,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较高。
其次,建筑行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建筑质量问题。
此外,建筑行业的人力资源短缺和技能不足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之一。
二、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 绿色建筑的推广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建筑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建筑的推广。
绿色建筑以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智能建筑的发展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新趋势。
智能建筑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和设备,实现对建筑物能源消耗、安全管理、舒适度等方面的智能监控和调控。
未来,智能建筑将逐渐普及,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便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我国的建筑方针
我国的建筑方针一、引言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场所,更是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载体。
在我国,建筑方针是指国家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政策,旨在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水平。
本文将从我国建筑方针的历史沿革、主要内容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历史沿革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和内战的影响,我国的建筑行业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
为了加快经济重建和民生改善,政府开始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针。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对住宅、公共设施等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开始实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标准化。
政府还提出了“工业与农业并举、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方针,这也对建筑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政府强调建筑设计要紧密结合国情和人民需要,注重节约用地、用能等资源。
3.大跃进时期(1958-1961年)大跃进时期,政府提出了“齐富共贫”的经济发展目标,并开始实行“人民公社”制度。
在建筑行业中,政府加强了对住宅、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投资,并提出了“半地下式居住”、“窑洞住宅”等非常规设计理念。
这些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住房短缺问题,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运动的影响,我国的建筑行业陷入停滞状态。
在这一时期,政府对建筑行业的管理也变得混乱和不规范,建筑质量和安全水平普遍下降。
5.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在建筑行业中,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旅游等领域的投资,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理念。
政府还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法制建设和监管机制的完善。
建筑历史知识:建筑和历史——从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的演变
建筑历史知识:建筑和历史——从传统建筑到现代建筑的演变一、传统建筑的起源和特点传统建筑是指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特定历史、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建筑形式。
传统建筑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可以总结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1.原始建筑时期原始建筑是指在人类文明尚未进入农业社会时期的建筑形式。
这个时期的建筑以简单的土坯、树木和石头等天然材料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风格简单朴实,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居住和生存需求为主。
2.古代建筑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建筑开始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建筑形式。
在各个文明古国,如埃及、中国、印度、希腊、罗马等,都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古代建筑。
这些建筑在形式、结构和装饰上都有着显著的特点,如埃及金字塔、中国古代宫殿、印度寺庙、希腊神庙和罗马斗兽场等,都是古代建筑的重要代表。
3.中世纪建筑时期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中世纪,教堂成为了建筑的主要形式,而哥特式教堂建筑成为了这一时期欧洲建筑的主要代表。
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其高耸的尖顶、细长的窗棂和精美的花纹装饰而著称,成为了欧洲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4.东方传统建筑除了欧洲,东方的传统建筑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木结构体系、雄伟的宫殿和精美的庭园而著称;日本的传统建筑则以其简洁的形式和独特的装饰手法而闻名;印度的寺庙和佛塔也是东方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
二、现代建筑的起源和特点现代建筑是指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现代建筑以其实用性、功能性和技术性而著称,但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特点。
1.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工业革命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化生产使得建筑材料得到了大量的生产和应用,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改进。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建筑形式,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等,这些新的建筑形式成为了现代建筑的重要特点。
中国建筑 印尼
中国建筑印尼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加强,中国建筑在印尼及其他国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建筑对印尼的建设扮演着不断变化的角色。
本文将讨论中国建筑在印尼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中国建筑在印尼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在印尼的建筑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当时,印尼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开始重视建筑建设。
这些建筑有古典风格,也有当代风格。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和资源有限,很多建筑只能按照简单的标准建造,缺乏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
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尼逐步向外部市场开放,并引入了更多的外资和技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有卓越的技术水平,而且有大量的资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建筑在印尼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推动。
中国建筑公司投资大量资金,推动城市建设。
他们的设计方案不仅充分发挥了创意,而且运用了新型材料,充分发挥了专业知识。
中国建筑公司在印尼投资的建筑设计丰富多彩,不仅有古典风格,还有摩登现代风格。
结合上述内容,到目前为止,中国建筑在印尼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未来几年,中国建筑的发展将继续朝着规模化、多样化、高质量、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中国建筑也将投资新技术、新材料,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印尼下一代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中国建筑对印尼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发展也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朝着规模化、多样化、高质量、环保的方向发展。
未来印尼将在中国建筑建设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就,给印尼社会带来更多福祉,为世界建设带来更多的美好期许。
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
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认识和分析。
一、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1. 建筑行业的规模和贡献建筑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包括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等多个领域。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建筑业的总产值和利润在过去几年都保持了稳定增长。
建筑行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对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2. 建筑行业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例如,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施工更加高效和精确;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能和舒适度。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还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3.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在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开始注重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通过使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等手段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建筑行业也在积极推动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二、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 智能化建筑的推广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智能化建筑通过将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互联,实现智能控制和管理,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效率。
智能化建筑还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绿色建筑的普及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和科学的设计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未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政策的推动,绿色建筑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3. 低碳建筑的推进低碳建筑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来降低建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未来,建筑行业将加大对低碳建筑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来实现建筑的低碳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建筑的历史与未来发展方向
摘要:中国各地的古建筑风格极具民族特色,各建筑设计专业的整合,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资源能在建筑系统内部有序的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能、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而在建筑外观方面,因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入,建筑形象必将再次飞跃。
关键词:中国建筑,历史,发展方向
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各个地方的地貌、气候、地质、水文条件差异巨大;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名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各有不同。
由此导致中国各地的古建筑风格极具民族特色,在住宅构架方面,北方的抬梁式,如北京四合院;南方的穿斗式,如云南白族和彝族、皖南、江浙、江西一带的住宅群;竹木构干阑式则主要分布在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地区;木构井干式建筑主要分布在东北、云南等林区碉楼式建筑分布地在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土楼分布于福建、广东、赣南等地;窑洞分布于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阿以旺分布地为新疆南部;毡包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而砖墙承重式建筑范围最广,分布地遍布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山西、湖北、河北、河南、陕西、安徽等省为主。
加上各地不同时期修建的宫殿、坛庙、陵墓,以及各种佛寺、道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中国的建筑形式与功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
而古建筑在建筑外观方面,更是形态各异。
从建筑的台基、踏道、栏杆、铺地,到构成建筑主要结构的柱、梁、枋、檩、斗拱,到各种颜色、形态、材料均不同的屋顶,到遍布在建筑室内和室外的小木作,无一不为建筑增美添色。
汉代的高颐阙屋脊、覆斗形天花、卧棂栏杆、八角柱等;南北朝的云冈窟、北朝造像碑、敦煌窟、莲花柱;隋、唐、五代的壁画、大明宫、大雁塔门楣石刻、佛光寺大殿;宋、辽、金代的独乐寺观音阁、宁波保国寺、苏州罗汉院、金代墓塔等。
而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使得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少之又少,最为完整的,当数清代建筑。
清代北方官式建筑中的大木作,兼及瓦作、石作、小木作、彩画作等做法。
其中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两类,使用斗拱的大木大式建筑又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
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拱。
以北京的故宫太和殿为例,由檐柱、金柱、额枋、由额垫板、挑尖随梁、挑尖梁、平板坊、博脊枋、走马板、正心桁、挑檐桁、七架梁、随梁枋、童柱、双步梁、单步梁、脊瓜柱、脊角背、扶脊木、脊桁、金桁、隔架科、檐椽、溜金斗拱、井口天花等大大小小几十样元素构成。
中国建筑发展到了近代,此时的中国社会已进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转型期,而因为中国近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租界的设立、通商口岸的开辟、港湾租借地、铁路附属地的圈占,像上海、天津、汉口、青岛、大连等城
市,建筑形式由于外来者的侵略和殖民活动,相继出现了大量的欧式建筑。
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新建筑体系的形成上明显地受惠于西方的示范效应,明显地显现出引借先行成果的后发优势。
一整套近代所需的新建筑类型,很大程度上都是直接从资本主义各国同类型建筑便捷地输入和引进的。
到了二三十年代,新建筑体系在建筑类型上已大体上形成罗齐全的近代公共建筑、近代居住建筑和近代工业建筑的常规类型。
出现在上海的一些银行、饭店、公寓等高楼大厦和影剧院建筑,已经能够紧跟当时的世界潮流。
天津、汉口、广州、青岛、大连、哈尔滨等城市的许多引进建筑,基本上也接近或达到当时引进国的水平。
在新建筑活动中,运用了近代的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掌握了近代施工技术和设备安装,形成了一套新技术体系和相应的施工队伍。
中国建筑突破长期封建社会中与西方建筑隔膜的状态,纳入了世界建筑潮流的影响圈,形成了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汇。
中国建筑发展到了现代,国外的现代思潮及叠加于现代性之上的后现代思潮涌入中国,一方面出现饥不择食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必然在中国实践理性背景的定位下,从中国文化的特有延续性出发,依然按照自己的需要对它们作出实用的选择。
现代建筑的诸多手法因共与文化的联系及其简单可学而成为部分建筑师的首选。
这显然与中国的建筑需求并不契合,其实自1925年南京中山陵设计竞赛之后,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传统复兴的建筑设计活动。
例如广州的中山纪念堂、上海市政府大厦、南京中央体育场、南京中央医院、北京交通银行、南京国民党党史史料陈列馆、上海市博物馆、广州中山大学组群、上海商学院组群、南京中山陵藏经楼、南京中央博物院等,相继成了或浓或淡的传统复兴风格的建筑。
这股传统复兴建筑,在“中国式”的处理上差别很大,当时针对这些建筑的不同形式,大体上把它概括为三种设计模式:第一种是仿古做法的“宫殿式”;第二种是折衷做法的“混合式”;第三种是新潮做法的“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
后现代的建筑,虽然曾经作为后现代运动的先锋出现在国外,中国却不同,中国的工业化既远未达到西方二战后的广度与深度,也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的。
在赶超世界的大规模建设中,社会对体现时代前进态势的技术美的需求日趋强烈。
这样,国外高技派作品必然在国内荡起涟漪,不少外国建筑师就是以高技派手法赢得重大设计竞赛项目的。
由于技术、施工工艺、财力等的差距及实践不足,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典型的还很少。
有着自己风格与传统元素的建筑更是少之又少,而模仿欧式风格的建筑却大行其道。
随着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快速发展,现代的中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欧式建筑,不论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小区,国内许多大型开发商,甚至将整个小区打造成“欧式风格”,欧式建筑,欧式园林,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
类型有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古罗马建筑,古典复兴建筑,罗曼建筑,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喷泉、罗马柱、雕塑、尖塔、八角房这些都是欧式建筑的典型标志。
与此同时,充满“中国风”的大型小区也开始大行其道,有开发商的徽派建筑群小区,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
一经推出就颇受欢迎。
是校仿外国,还是发挥本国特色?在信息时代,建筑趋同是一种大趋势,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建筑毕竟不是贸易,运作规范不可能相同,建筑师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创作呢?
未来建筑将如何发展?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
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建筑功能方面,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节能环保,慢慢成为建筑师应该重要关心的问题。
在生态节能技术建筑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方面,欧洲走在世界前列,在满足建筑功能,安全的条件下,如何利用建筑自身的设计,满足节能环保要求?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势在必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各建筑设计专业的整合,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资源能在建筑系统内部有序的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能、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而在建筑外观方面,因为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入,建筑形象必将再次飞跃,而各种创新、独特的建筑形象,无不依赖于选进的科技手段,如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
没有技术作为支撑,这些很难实现。
参考资料:
[1]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
[2]冯杰.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M]. 工业建筑出版社, 2003,(05)
[3]暴育红.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M]. 山西建筑出版社,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