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惊喜(我的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获惊喜
——我的教学反思
工作不觉也已有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感受到了许多。其中有一点让我感慨良深,就是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潜力。虽然在学校时学了不少有关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理论,但初为人师的我潜意识里还是理所当然的把幼稚、懵懂、无知视为孩子的最大的特点,尤其我所教的是二年级的“小”孩子。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我逐渐发现了我自己的无知和错误,并意识到必须在自己的思想根源有所改进。
有一次我教的是《欢乐的泼水节》一课,孩子们在不断的诵读和我的渲染下,逐渐融入了那份欢乐的气氛中。正当我暗自窃喜时,有一个男孩提出了一个不大“合时宜”的问题:“现在世界的淡水资源这么紧缺,这种泼水节不是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淡水吗?”他的问题马上得到了不少孩子的响应。在最近的科技课和思想品德课上我曾一再强调现在淡水资源紧张,要节约用水。他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我备课时没想到的,不禁有些措手不及,但我还是首先肯定了他的善于思考。不可否认,对于这个问题,他的思考已有了理性的成分,这令我既惊讶又欣喜。如果把这个问题搁置不答似乎不大好,于是我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现在的淡水的确紧张,但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有着很大的意义。另外泼水节只有一天,而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区水源充足,所以影响并不大的。”孩子们表面上没有什么异议了,但他们是否真的完全理解了我并没有把握。诸如此类的情况我还遇到过几次,有时当时实在无法给予解答,只有暂时逃避。这既给我提出一个要充实自己各方面知识的信号,也反映出一些孩子已不再是如我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无知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已超出了我的估计,他们已经拥有了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了。
根据教育专家们的理论,中国几千年的“诗教”传统并非一无是处的。虽然儿童现在仅能理解一点,甚至一无所知,但大量优秀作品的记忆已经获得,且可能终生难忘。当他们的认知水平随年龄而增长后,这些烂熟于心的诗作之意也会自然而悟得。据说余秋雨就有这样的体会。基于此,我在上学期也开始了“抢救孩子们的记忆黄金期”的工作。
我让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本《唐诗三百首》,每天抽时间在小黑板上抄写一首,简单的讲解后就带着他们一起以多种形式背诵,他们的兴致挺高的,比较配合。我发现大多孩子的记忆力果然很好,我虽也仅有二十几岁,但与他们比还是不得不自叹弗如。有的孩子一首五言诵读五六遍就可以准确、流利地背诵了。当累积到一定篇数时,我以“古诗朗诵会”这一游戏的形式进行了背诵古诗的比赛,其实也就是对孩子们一段时间背诵情况的了解调查。他们个个热情高涨,兴致勃勃。通过这样的活动,我发现不少孩子记忆的持久性的确相当不
错,凡是背诵过的古诗几乎没有遗忘的,虽然个体间的差距还是存在的。这坚定了我继续下去的决心。
令我更加惊喜万分的是后来我看到几个孩子的写话作业。一次我布置了一次写话,题目是《我-------背诵古诗》,初衷是想看看他们对背诵古诗到底持什么态度,我还强调可以写“喜欢”,也可以写“讨厌”,只要是真实想法都可以写。我想给他们一个比较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后来我批改时惊喜不断,现摘抄其中两篇,除个别标点我改过以外,其余都是原汁原味:
我会背古诗
我会背古诗,还不少呢!我有时背得十分入迷。
春天到了,牡丹花开了,春光明媚,我坐在一棵长满杏花的树下吟出了《绝句》,在这首诗中杜甫写出了春天的美景。一二句描写了丽山、山河、春风和花草,视野开阔,令人心情舒畅。诗人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突出了阳光……
哎,春天过完了,夏天我不感兴趣,还是等秋天的到来吧!
啊!太好了,金色的秋天到了。云淡风轻,天高气爽,我一味赞赏着秋天的风光,有些陶醉了。我登上了山,叫开了,这山真没意思,一览无余。忽然,起雾了,人在山中,山在雾中。我又叫开了,这山太有意思了,时隐时现,朦朦胧胧,果然名不虚传,奇妙,奇妙!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东西都在自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几朵白云,真像腰带啊!我情不自禁地背了起来: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冬天到了,没法吟诗,等明年春天吧!
沈佳敏
2004年4月17日我今天背了一首唐诗名字叫《中秋月》,我背完这首诗感觉天上升起了一轮明月。我坐在生态绿地里的石凳上,看见月亮的倒影,忽然一阵风把平静的河面打破了。
我对妈妈说:“妈妈,这首诗写得很美,我在背的时候就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了。”
妈妈对我说:“世界上有这位诗人一样的心情的人很多。”
唐书涵
2004年4月17日
我问过沈佳敏在写这篇写话时有没看过其它的书,她很认真的说没有,我觉得我没有理由不相信她,相信他们!其实他们的语言并不老练、纯熟,但最可喜的是他们竟已经不自觉的开始能够进入诗境,开始学会品味诗意诗情了!这是我此前没有纳入期望范围的。
孩子的能力真是不可估量!
诚然,他们毕竟还是孩子,也不都是天才,如果以为他们完全能自给自足而放任自流绝对是可笑的。需要我做的,就是在尊重他们个性独立自由的基础上给予他们适当、恰当的引导。我知道,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我还年轻,慢慢来。
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