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角度测量
测量学—内容大纲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一节 水平角测量原理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第三节 经纬仪的使用 第四节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第五节 垂直角的测量方法 第六节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七节 角度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第一节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第二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第三节 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第一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视距测量 第三节 地形图的测绘 第四节 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 第十一章 建筑施工测量
退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七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课件:第二章钳工常用测量器具第2节角度测量器具—直角尺 游标万能角度尺
0°~320°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标记原理
3 . 0 ° ~ 3 2 0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示值读取方法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示值读取方法 a) 2°+8×2′=2°16′ b) 16°+6×2′=1量方法
1 . 0 ° ~ 3 2 0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结构
2 . 0 ° ~ 3 2 0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标记原理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分度值有5′和2′两种。 分度值为2′的万能角度尺的标记原理是:主标尺每 格标记的弧长对应的角度为1°,游标尺标记是将主标 尺上29°所占的弧长等分为30格,每格所对的角度为 29°/30,因此游标尺1格与主标尺1格相差:
80
100 125 160
3.宽座直角尺
宽座直角尺是指基面宽度大于测量面宽度的直角尺。
二、游标万能角度尺
游标万能角度尺是利用活动直尺测量面相对于基 尺测量面的旋转,对该两测量面间分隔的角度利用游 标原理进行读数的角度测量器具。游标万能角度尺用 来测量工件和样板的内、外角度和进行角度划线。它 有Ⅰ型、Ⅱ型两种类型,其测量范围分别为0°~320° 和0°~360°。其中0°~320°游标万能角度尺应用较 为普遍。
常用平面形和宽座直角尺基本参数
精度等级
0级、1级、2级
平面形 直角尺
长边/mm 短边/mm
50 75 100
40 50
70
150 200 250 300 100 130 165 200
精度等级
0级、1级
宽座直 角尺
长边/mm 短边/mm
63 80 100
40 50
63
125 160 200 250
第二章 钳工常用测量器具
§ 2 - 1 长度测量器具 § 2 - 2 角度测量器具 § 2 - 3 形位误差测量器具 § 2 - 4 常用测量器具的维护和保养
工程测量复习题各章问答题计算题
复习题第一章高程测量1.已知水准点5的高程为531.272米,四次隧道洞内各点高程的过程和尺读数如下图所示(测洞顶时,水准尺倒置),试求1、2、3、4点的高程。
2.影响水准测量的误差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削减其影响?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自动安平的原理是什么?试述这类仪器的优点及使用方法。
3水准测量中,为什么一般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第3题答案: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保持相等可消除或减弱下列误差:(1)当调焦时,调焦透镜光心移动的轨迹和望远镜光轴不重合,则改变调焦就会引起视准轴的改变,从而改变了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关系。
如果在测量中保持前视后视距离相等,就可在前视和后视读数过程中不改变调焦,避免因调焦而引起的误差。
(2)仪器虽经过校正,但i角仍会有微小的残余误差,也就是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完全平行,当在测量时如能保持前视和后视的距离相等,这种因i角引入的观测误差就能消除。
(3)可完全消除地球曲率引起的误差。
(4)可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
第二章角度测量1.什么角水平角?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目标时,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2.说明测回法及全圆观测法测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骤。
(设为90°)因对中有误差,在CB 3.测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什么?设要测出ABC的延长线上偏离B’4. 5. 测ABC ∠时,没有照准C 点标杆的底部而瞄准标杆顶部,设标杆顶端偏离BC 线15毫6. 7. 竖盘指标水准管起什么作用?盘左、盘右测得的竖直角不一样,说明什么?8. 根据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应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检验这些条件是否满足?怎么进行校正?其检验校正的次序是否可以变动?为什么?9. 经纬仪测角时,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同一角度,能消除哪些误差对水平角观测成果的影响?10. 影响水平角观测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消除或减低这些因素的影响?15.在做经纬仪竖盘指标差检验校正时,若用全圆顺时针注记的威而特T 1经纬仪盘左盘右分别瞄准同一目标,得盘左竖盘读数为75°24.3′,盘右竖盘读数为284°38.5′,问此时视准轴水平时盘左的竖盘读数是否为90°,如不满足此条件,怎样校正指标水准管? 答案:先求竖盘指标差x :42123605.832843.42752360'''+=-'+'=-+= R L x若视准轴水平时,竖盘的读数为421090''' ,不满足为90的条件且竖盘指标差大于03'',因此,仪器竖盘指标水准管要校正,校正步骤如下:1. 保持盘右照准原来的目标不变,这时的正确读数应为6073284421000383284'''='''-'''=- x R用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将竖盘读数安置在6073284'''的位置上。
机修钳工工艺学第四版教学课件第二章机修钳工常用测量器具
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分类
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分为铸造、 机械加工、抛丸喷砂加工、电火花加工和抛光加工(含 研磨和锉削)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等几类。
组合式
外磨、平磨、车、刨、立铣、平铣
单组式
手研、锉削
2.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所选用的样块和被检查工件的加工方法必须相同, 同时,样块的材料、纹理、表面色泽等应尽可能地与被检 查工件一致。
其中,圆柱直径具有被检孔径下极限尺寸的一端为孔 用通规,具有被检孔径上极限尺寸的一端为孔用止规。
塞规是一种专用测 量器具,它不能读出被 测零件的实际尺寸数值, 但是能判断被测零件的 尺寸是否合格。
塞规
二、塞尺
塞尺是指具有准确厚度尺寸的单片或成组的薄片,用 于检验间隙的实物量具。
单片塞尺
成组塞尺
三、游标卡尺
2.外径千分尺的结构
外径千分尺主要由尺架、测砧、固定套管、测微螺 杆、微分筒和测力装置等组成。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
3.外径千分尺的标记原理
固定套管上主标尺的标记间距为1mm,另一排为每毫 米标记的中分线,即上、下两相邻标记的间距为0.5mm;
微分筒圆锥面上的标记为副标尺,在圆周上有50个等分标 记。由于外径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因此,当 微分筒(与测微螺杆相连接)旋转1周时,测微螺杆就轴 向移动0.5mm。若微分筒旋转1/50周时(转过1格),则 测微螺杆移动的轴向距离为0.5/50=0.01mm。由此可知, 该外径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mm。
2. 百分表的标记原理
百分表测杆的周节是0.625 mm。当齿杆上升16齿时(即 上升0.625×16=10mm),16齿的小齿轮正好转1周,与之 同轴的大齿轮(z=100)也转1周,就带动齿数为10的小齿 轮和长指针转10周。当齿杆移动1mm时,长指针转一周。 由于度盘上共等分100格,所以长指针每转一格,表示齿杆 移动0.01mm。故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
第2章 测量技术概论
读数机构由固定套筒和微分筒组成,如图所示。在固定套筒上刻 有纵刻线,纵刻线上下方各刻有25个分度,每个分度的刻线间距为1mm, 微分量具中测微螺杆的螺距一船都是0.5mm,微分筒圆周斜面上刻有50 个分度,因此当微分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轴向位移0.5mm,微分筒 旋转一个分度时,测微螺杆移动0.01mm,故常用千分尺的读数值为 0.01mm。
长度量块的分等 量块按检定精度分为1~6 等,其中1 等精度最 高,6 等精度最低。 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检定书列出的实测 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 误差,只包含检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 按“等”使用量块,在测量上需要加入修正值, 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分等: 按其测量不确定度分,以实测值作为工作尺寸 (常用) 分级: 按制造精度分,以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少用)
(几何量:长度、角度、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
2、测量单位(标准量)
(物质形式:光波波长、精密量块、线纹尺、各种圆分度盘)
3、测量方法
(测量的类型、器具、主客观条件:测量者与测量环境等)
4、测量精度(不确定度)
十大计量(P24)
长度计量
技术测量或精密测量:几何参数的测量
对技术计量的基本要求: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
量块的使用(组合)
长度量块的尺寸组合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可根据 实际需要,用多个尺寸不同的量块研合组成所需要的 长度标准量。为保证精度一般不超过4 块。量块是成套 制成的,每套包括一定数量不同尺寸的量块。
长度量块的尺寸组合一般采用消尾法,即选一块量 块应消去一位尾数。 如尺寸 46.725 使用83 块套的量块组合为:
计量器具
被测工件
基准量块
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测量面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其工作长 度的高精度量具,其长度为计量器具的长度标准。
工程测量第三版复习题答案
工程测量第三版复习题答案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测量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测量的知识,许多学生会购买教材并进行复习。
本文将针对《工程测量第三版》的复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巩固知识。
第一章:测量概论1.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物理量进行定量的比较和判断的过程。
2. 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被测量的对象、测量的目的、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3. 测量的分类:测量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仪器直接读数得到的测量结果,而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仪器的读数和一定的计算公式得到的测量结果。
第二章:测量误差1. 测量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
2.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或测量方法本身的不准确性引起的误差,而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3. 测量误差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增加测量次数并取平均值、进行数据处理等。
第三章:水准测量1. 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线的性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在水准测量中,通过观测水平线上的测站点的高程差,可以确定地面上各点的高程。
2. 水准测量的仪器:水准测量常用的仪器包括水准仪、水准尺等。
3.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可以分为直接水准测量和间接水准测量。
直接水准测量是通过观测水准尺的读数得到高程差,而间接水准测量是通过观测水准仪的读数和一定的计算公式得到高程差。
第四章:角度测量1. 角度测量的原理:角度测量是利用角度的性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在角度测量中,通过观测测站点之间的角度,可以确定地面上各点的位置关系。
2. 角度测量的仪器:角度测量常用的仪器包括经纬仪、全站仪等。
3. 角度测量的方法:角度测量可以分为直接角度测量和间接角度测量。
角度 测量
值范围为0°~360°.
• 如图3-1所示,A 点、B 点、C 点是地面上任意3个点,AB 和AC 两
条方向线所夹的水平角,就是通过AB、AC 沿两个竖直面投影在水平
面P 上的两条水平线ab 和ac的夹角β=∠bac.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其旋转轴称为竖轴.照准部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用于控制照准部的转
动.
• 经纬仪的望远镜构造与水准仪望远镜相同,它与横轴连在一起, 当望远
镜绕横轴旋转时,视线可扫出一个竖直面.望远镜制动螺旋用来控制望
远镜在竖直方向上的转动, 望远镜微动螺旋是当望远镜制动螺旋拧紧
后,用此螺旋使望远镜在竖直方向上作微小转动, 以便精确对准目标.照
上. 其具体做法如下:
• ①先松开三脚架架脚3个固定螺旋,按观测者身高调整好脚架的长度,
然后将3 个螺旋拧紧.
• ②张开三脚架,将其安置在测站上,使架头大致水平, 且架头中心与测
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 ③从仪器箱中取出经纬仪放置在三脚架头上,并使仪器基座中心基本
对齐三脚架头的 中心,旋紧连接螺旋后,即可进行对中整平操作.
平位置.照准部上还设有光学对中 器,用于光学对中.
• 照准部上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外部光线反射进入仪器, 通过一系列透镜
和棱镜, 将度盘和分微尺的影像反映到读数显微镜内,以便读出水平度
盘或竖直度盘的读数.
• (2)水平度盘.水平度盘是由光学玻璃制成的带有刻划和注记的圆盘,
安装在仪器竖轴上,在度盘的边缘按顺时针方向均匀刻划成360份,
基本构造如图3-3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其使用
矿山测量技术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成教院矿山测量技术2010年9月绪论一、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对象: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任务: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将地球表面形态及相关信息测绘成图。
将图上设计的工程位臵标定到实地。
测量学的分科1、大地测量学2、地形测量学3、摄影测量学4、工程测量学5、制图学二、矿山测量的任务和作用任务:精确建立井上、井下测量控制系统及时而准确地测绘各种矿图,正确标定井上、井下各工程位臵,研究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
第一章测量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地面点位臵的确定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臵及平面坐标和高程。
一、地球的形态和大小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水面(水平)称为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与静止的海水面最接近)。
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总体非常接近并能用数学形式表达的面。
椭球面的形状和大小,可由元素:a、b、α来表示,我国采用的推荐元素:长半轴a=6378140短半轴b=6356755.3m扁率α=1:298.257二、测量常用坐标系1、地理坐标系——地面点在球面上的位臵用经度和纬度表示的。
经线(经度)——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
纬线(纬度)——与赤道面平行的平面和椭球面的交线。
用天文观测方法观测的称为天文地理坐标,用λ、φ表示。
用大地测量方法确定的称为大地地理坐标用L、B表示。
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常用大地地理坐标。
2、独立平面直角坐标假定平面直角坐标——在小区测量范围,若与外界联系有困难时可假定一个坐标作为测量的起始坐标。
在小范围内可将椭球面看作为平面,便可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地面点在投影面上的位臵。
测量上用的平面直角坐标与数学坐标相似,只是坐标轴互换,测量坐标以X轴为纵轴,一般用它来表示南北方向;以Y轴为横轴,一般用它来表示东西方向。
枞横坐标的交点称为坐标原点。
象限:测量坐标按顺时针编号,这时因为测量上规定所有直线的方向都是从纵坐标北端起按顺时针方向量度的。
实际工作中为避免坐标出现负值,常将平面直角坐标的原点选在测区的西南其点上,以此方向为坐标纵轴。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目的: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课程内容:包括测量基本原理、测量仪器与工具、测量方法与技巧、测量数据处理等。
3. 适用对象:工程专业学生、工程技术人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测量仪器与工具的使用;(3)了解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常规工程测量;(2)能够分析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能够运用测量知识参与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测量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2. 演示:展示测量仪器与工具的使用方法;3. 实践:安排实地测量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4. 讨论:分组讨论测量数据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第一章:测量概述(1)测量定义及作用;(2)测量学的发展简史;(3)测量基准与坐标系统。
2. 第二章:测量基本原理(1)角度测量;(2)距离测量;(3)高差测量。
3. 第三章:测量仪器与工具(1)水准仪;(2)经纬仪;(3)全站仪;(4)GNSS测量设备。
4. 第四章:测量方法与技巧(1)平面控制测量;(2)高程控制测量;(3)地形测量;(4)建筑施工测量。
5. 第五章:测量数据处理(1)观测数据整理;(2)误差分析;(3)平差计算;(4)成果表达与输出。
五、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3. 实践教学:安排2次实地测量实习,每次4课时;4.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实时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测量理论和实践的掌握。
3. 实习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测量实习中的表现,包括测量技能、数据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
角度测量—认识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原理
角度测量原理
➢ 角度测量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之一,分为水平角测量和竖
直角测量。
➢ 水平角测量用于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 竖直角测量用于测定高程或将倾斜距离转化为水平距离。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铅
垂
线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
面上的垂直投影所构成的夹角称为
′
水平角,通常以 表示。
水平角变化范围为 ° ~°
水平投影面
′
铅
垂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在点的铅垂线方向上安置一水平
度盘,其中心′ 在通过点的铅垂
线上,设、方向线在水平度
盘上的投影读数为和。
则水平角为两读数之差,即:
=−
(当 > 时) 或
= − + ° (当 < 时)
铅
垂
线
线
铅
垂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同一铅垂面内,观测方向线与水
(+)
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又称
垂直角或高度角),通常以 表示。
(-)
水平线
竖直角变化范围为 ° ~±° 。
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为仰角,角值
为正;反之称为俯角,角值为负。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视线与水平线相交处的铅垂面内
设置一度盘,则竖直角可通过水
平视线读数与目标视线读数之差求
得。
竖
直
度
盘
水平线
铅
垂
线
角的度数测量教案
角的度数测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为角的度数测量,属于初中数学中的几何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角的概念和分类,知道了角的内部和外部,以及角的正负角度概念和角度记法。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角的度数测量方法和技巧。
2.学习应用角度量器和圆周角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角的度数测量方法(1)应用角度量器教师以实际测量为例,介绍角度量器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比较传统的角度量器和复合角度量器的特点,并让学生亲自操作和测量不同的角度,加深对角度的理解和测量技巧。
(2)应用圆周角公式教师引入圆周角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通过绕圆、扇形面积计算等形式,掌握圆周角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2.角的度数测量技巧(1)将角转化为已知角度的角教师以生活、工作等实际情况为例,演示如何通过旋转、折叠等方式,将未知角变为已知角度的角,从而准确测量角的度数。
(2)利用角度平分线构造教师引入角度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介绍利用角度平分线构造等角的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提高角度测量的准确性和速度。
(3)结合图形特点测量角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特点和符号,准确测量角度,并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从而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速度。
四、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引入角的度数测量的概念和意义,并带领学生回顾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本次教学内容。
2.教师介绍角度量器和圆周角的概念和应用,并通过实物、图形等形式进行演示和讲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和实例分析,掌握将未知角转化为已知角度的角和利用角度平分线构造等角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角度测量的准确性和速度。
4.教师布置一定数量和难度的题目,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解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老师注重实际应用和实物演示,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和实例分析,不断掌握和加强角的度数测量、操作技巧和实际应用能力,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融合的教学目标。
方向与角度测量
3、打开仪器箱取出仪器之前,必须记住仪器在箱内的安 放位置。仪器从箱内取出时一只手握住经纬仪的一个支 架,另一只手托住基座的底部,并立即用连接螺丝将仪 器固定在三脚架上。随即盖好仪器箱。
分微尺的分划值为1ˊ,
估读到 0.1ˊ(6")。
“H”——水平度盘
“V”——竖直度盘
3、 基座
73 01
脚螺旋用于整平仪器
(三)经纬仪的安置
对中 3mm 目的:使水平度盘的中心安置在测角顶点所
在的铅垂线上。 整平1格 目的:使竖轴竖直,水平度盘水平。
1、垂球法
B
2、光学对中法
(1)大致水平大致对中
纬仪的方法; 3、练习用望远镜精确瞄准目标。掌握正确的调焦方法,
消除视差; 4、学会J6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5、练习配置水平度盘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安置仪器时应使三脚架架头大致水平。
2、将经纬仪由箱中取出时必须一手拿住经纬仪 的一个支架,一手托住基座的底部,并立即旋 紧连接螺旋,严防仪器从脚架上摔下。
a
c
三、水平角观测
常用的方法: ➢ 测回法 ➢ 方向观测法
竖直度盘
两个基本概念 ➢ 盘左 ➢ 盘右 目的:消除仪器误差
检核
盘左观测
竖直度盘
盘右观测
(一)测回法
A a左 b左 B
1、适用:2个方向的单角(∠AOB)
2、步骤:
上半(1)安置仪器,盘左瞄准A,配置度盘,读取a左
测回(2)顺转瞄准B,读取b左
3、在三脚架架头上移动经纬仪完成对中后,要 立即旋紧中心连接螺旋。
第二章_方向与角度测量
③检核 对于DJ6经纬仪,上下半测回角度之差应满足:
β 左 − β 右 ≤ 40′′
④一测回角值
,否则,应重测。
2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观测多个测回: ① 第一测回度盘归零; ②其他各测回间按180˚/n(n为测回数)的差 值,变换度盘; ③各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 ④取各测回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系 测绘教研室
坐标纵线北向 我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每一6°带或3°带内 都以该带的中央子午线为坐标纵轴,因此,该带内直线 定向,就用该带的坐标纵轴方向作为标准方向。如假定 坐标系,则用假定的坐标纵轴(X轴)作为标准方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系 测绘教研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系 测绘教研室
五、经纬仪的使用:
经纬仪的使用包括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四项基本操作。 1、对中、整平 目的: ①使测点中心与仪器竖轴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②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方法:有垂球对中和光学对点器对中两种,由于 垂球对中精度较低,且使用不便,测量中 一般采用光学对点器对中。
1、照准部
2、水平度盘
3、基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系 测绘教研室
1、照准部
主要由望远镜、支架、竖盘、竖直轴、水 平轴、竖直制动微动螺旋、水平制动微动螺旋、 读数设备、水准器和光学对点器等组成。 望远镜 — 用于瞄准目标 圆水准器 — 用于粗略整平仪器 管水准器 — 用于精确整平仪器 光学对点器— 用于使度盘中心和测点 在同一铅垂线上 读数装置—用于读数
2.竖 角(垂直角) 2. 在同一竖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用δ表示。 仰角:0º ~ + 90º 俯角:0º ~ – 90º 用于测角的仪器称为经纬仪 天顶距:自天顶到目标视线的垂直角,用z表示, 且z=90º-δ 天顶 视线
【测绘课件】03角度 测量107页PPT
光学经纬仪DJ6
光学经纬仪DJ2
二、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件
照准部、度盘、基座等。
1.照准部
• 1)望远镜 • 2)水准器 • 3)基本轴系
1)望远镜
• 望远镜的结构:物镜、凹透镜、十字丝 板和目镜
• 操作部件:望远对光螺旋、目镜调焦轮
• 望远镜的成象过程:
• (1)物镜前的物象A 经物镜成为缩小的倒 立实象,并经凹透镜的调焦作用落在十 字丝板的焦面上。
开 连 接随 之 转 动 度 数 不 变 关 脱 离 不 随 之 转 动 度 数 变 化
3.基座
• 轴套、脚螺旋、连接板、固定旋钮等。 • 经纬仪照准部的支承装置。 • 经纬仪照准部装在基座轴套以后必须扭
紧固定旋钮,一般应用不得松开。
4.其他辅助机构
• 1)光学对中器 • 2)旋钮机构:
(1)水平制动、微动旋钮, 控制照准部水平转动; (2)垂直制动、微动旋钮, 控制望远镜纵向转动;
• (2)目镜将倒实象和十字丝象一起放大成 虚象B。
实现成象过程的对光操作
• (1)转动目镜调焦轮,眼睛看清楚十字丝象; • (2)转动望远对光螺旋,眼睛看清楚物象A。 • (3)消除视差。 • 视差,即移动眼睛可发现十字丝象与虚象B
的相对变动现象。视差的存在表明物象 A可 能没有落在十字丝板焦面上。操作人员正确 重复(1)(2)对光动作可消除视差。
2)水准器
• 作用:测量仪器整平指示装置 • 种类: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 • 管水准器: • 结构,管水准轴,格值。
• 管水准器的整平灵敏度较高。
2mm (23)
R
圆水准器 结构,圆水准轴,格值。圆水准器的整平灵敏度较低。
2mm (23)
R
角度测量
先用盘左,水平度盘设置
B
在0度略大一点的位置,
瞄准起始方向CA,读取水
平度盘读数a,记入手簿
(2)顺时针方向转动仪器,
分别观测点B、D、E,并得
A 零方向
到读数,记入手簿
(3)再次瞄准点A,读取 读数a’,称为归零。a与a’ 之差叫做归零差。以上称 为上半测回。
D
C E
方向观测法
(4)盘右位置。仍从点A开始,逆时针转动仪器,依次方向观观测法步骤 测A、E、D、B、A,读数并记入手簿。以上称为下半测回。
A
C
(1)上半测回(盘左又称正镜)
左 b1 a1 (2)下半测回(盘右又称倒镜)
右 b2 a2
左 右 40,
左 右
2
B 测站
起始方向第一个读数应调成0˚或180˚/N(N为测回数);
分、秒数写足二位;
一测回过程中,不得再调整水准管气泡或改变度盘
位置。
水平角观测手簿(测回法)
测 位 目 水平度盘 站置标 读 数
为L。
测 目 竖盘 度盘读数 半测回竖直角
站 标 位置
°ˊ ″
°ˊ ″
左 71 12 36 +18 47 21
P右 O
288 47 00 +18 47 00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
°ˊ ″
-12 +18 47 12
与水平角观测的异同
❖ 同:角值都是度盘上两方向的读数差 ❖ 异:水平角是任意两个方向,竖直角的
3
3
1
2
1
2
气泡居中,1、2等高
气泡居中,3与1、2等高
用左手大拇指法则,转动脚螺旋,调节水准管气 泡居中(反复)。
第二章测量操作技术
3.外径千分尺的规格和测量范围
外径千分尺的量程为25mm,测微螺杆螺距有
0.5mm和1mm两种。测量范围在500mm以内时,每 25mm为一种规格,如0~25mm,25~50mm等;测 量范围在500~1000mm时,每100mm为一种规格, 如500~600mm,600~700mm等。
4.使用千分尺的注意事项
千分尺的标记原理
外径千分尺的示值读取方法为:
(1)在固定套管上读出与微分筒相邻近的标记 数值; (2)用微分筒上与固定套管的基准线对齐的标 记格数,乘以外径千分尺的分度值(0.01mm),
读出不足0.5mm的数值;
(3)将两项读数相加,即为被测尺寸的数值。
千分尺的示值读取方法
千分尺的识读与使用保养
2.检测方法及精度 ①测量 测量是指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的一组实验操作。 ②测试 测试是指具有实验性质的测量。 ③检验 检验是指只确定北侧几何量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之内,从而判断被 测对象是否合格,无须得出具体的量值。 ④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⑤加工精度 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在加工后,其尺寸、几何形状、相互位置等几何参 数的实际数值与理想零件的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
有Ⅰ型、Ⅱ型两种类型,其测量范围分别为0°~
320°和0°~360°。其中0°~320°游标万能角度 尺应用较为普遍。
1.0°~320°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结构
2.0°~320°游标万能角度尺的标记原理
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分度值有5′和2′两种。 分度值为2′的万能角度尺的标记原理是:主标尺每
格标记的弧长对应的角度为1°,游标尺标记是将主
短边/mm
40
50
63
80
100
数字测图技术应用教程 单元2 全站仪图根控制测量
按“计算”计算并显示面积计算 结果。
按确定显示偏心测量结果屏幕。在 不同的测 量模式下(第1步中所用测量模式)显 示的内容是 不一样的。
18
按存储记录测量数据。输入下列数 据项
按存储记录距离与坐标数据,返回偏心测量 菜单屏幕。 · 退回偏心测量菜单屏幕:ESC
19
2.对边测量
对边测量用于在不搬动仪器的情况下,直接测量某一起始 点(P1)与任何一个其它点间的斜距、平距和高差。在测量两点 间高差时,将棱镜安置在测杆上,并使所有各点的目标高相同。
数字测图 第二章 全站仪图根控制测量
课题一 全站仪及其使用
3
1、角度测量
方法:与经纬仪相同。
(1)水平角测量 从一点出发的两
空 间直线在水平面上 投影 的夹角即二面角 ,称为 水平角。 范围:顺时针 0° ~
360°
4
水平角度测量可分为测回法、方向观测法等,观 测方法步骤与光学经纬仪相同。
置零——角度测量模式中下按[置零]键,在[置零] 键闪动时再次按下该键,此时目标点1方向值 已经设置为0º。
20
在菜单模式下选择“4、对边测量”也可以进行对边测量。
21
选择观测键,之后界面就会出现对 边的选项, 这时就可以进行对边测量了: S:起始点P1 与目标点P2 间的斜距 H:起始点P1 与目标点P2 间的平距 V:起始点P1 与目标点P2 间的高差 HAR:测站点与目标点P2 间的水平 角
照准目标后按对边开始对边测量。测 量停止后显示起始点与目标点间的斜距、 平距和高差。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测量起 始点与其他任一点间的斜距、平距和高差。 重新观测起始点:观测
可测量平距、高差和斜距(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 高差及斜距) 进行距离测量之前设置好以下参数:
测量教案9竖直角测量
课时授课计划板书设计示意框图竖直角测量一、竖直角测量原理二、竖直度盘的构造三、竖直角计算公式αL=90°—LαR=R—270°四、竖直角的观测五、竖盘指标差x=1/2〔(R+L)—360〕六、竖直角的应用一、组织教学(2分钟)整顿课堂秩序,课堂问候语,进入教学。
二、教学回顾(板书)(18分钟,演示法、提问法、双向交流法)同学们,我们前面进行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训,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关于水平角实测的一些相关知识(通过幻灯片演示相关知识点,适当提出问题并且就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
具体施测步骤如下:㈠准备工作1、首先将经纬仪安置于所测角的顶点O上,进行对中和整平;2、在A、B两点树立标杆或测钎等标志,作为照准标志。
㈡盘左位置首先将仪器置于盘左位置(竖盘位于望远镜的左侧)完成以下工作:1、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首先调焦与照准起始目标(即角的左边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左,设为0°00′30″,记入表3-1(如课本P37 表2-8)中2、继续顺时针旋转照准部,调焦与照准右边目标B,读数b左,设为92°19′42″,记入表3-1中;3、计算盘左位置的水平角β左:β左=b左—a左=92°19′42″0°00′30″=92°19′12″以上完成了上半测回工作,β左即上半测回角值。
㈢盘右位置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完成以下工作:1、逆时针旋转照准部,首先调焦与照准右边目标B,读数b右,设为272°20′12″,记入表3-1中;2、继续逆时针旋转照准部,调焦与照准左边目标A,读数a右,设为180°00′42″,记入表3-1中;3、计算盘右位置的水平角β右:β右=b右—a右=272°20′12″—180°00′42″=92°19′30″以上便完成了下半测回工作,β右即下半测回角值。
㈣计算一测回角值上下两个半测回称为一测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站仪
1、同时测角(水平角和竖角); 2、望远镜的视准轴和测距仪的视准轴是同轴的; 3、对水平角和竖角进行补偿(具有双轴补偿器); 4、数据电子显示,并存入内存储器,无须读数,无须记录。 5、数据记录量大 6、 数据输出——提供RS232C串口和电子手簿、掌上电脑、计算机等
线的相对位置(当上下对径分划线对齐时才能读数) (11)光学对中器:用于观察仪器中心是否与地面
测站点对准 (12)对中器对光螺旋:用于调节对中器目镜及物
镜的清晰度,以便能看清地面上的测站点 (13)度盘换像轮:用于在读数窗口中切换水平度
盘和竖直度盘的影像。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光学经纬仪度盘读数原理
• 光学对点器— 用于使度盘中心和测点 在同一铅垂线上
• 读数装置—用于读数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4、辅助工具
测钎、标杆和觇牌均为经纬仪瞄准目标时所使用的 照准工具。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总结 经纬仪常用旋钮的作用 (1)望远镜物镜对光螺旋:调清物像,让目标成像 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望远镜目镜对光螺旋:调清十字丝,放大物像 (3)水平制动螺旋:限制照准部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4)水平微动螺旋:精确控制水平方向对点,只有在水平制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第二章角度测量
2.1 角度测量原理 2.2 经纬仪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2.3 经纬仪(全站仪)的对中整平 2.4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2.5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 2.6 竖盘构造及竖角测定 2.7 经纬仪检验与校正
J6光学经纬仪
10
15
93 92 91
测微分划尺的像 度盘像
9214'30''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旋转测微手轮及转 动单平板玻璃
光学经纬仪度盘读数原理
3、双平板玻璃测微器的基本原理
转动测微手轮时,一对平板玻璃作等量相反方向转动可使度盘 分划线影像作相向移动而彼此接合,这个移动量可在秒盘相应 的转动量上显示出来。
1、带分划尺的显微镜
60
68
J6光学经纬仪 195
0
1
2
3
4
5
6
水平度盘 水平
H
竖直度盘
竖直
V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光学经纬仪度盘读数原理
测微尺
水平读数:215˚ 06'48 " 竖直读数:78˚ 52'00"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光学经纬仪度盘读数原理
2、单平板玻璃测微器
J6光学经纬仪
度盘分划30‘,测微分划尺90小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2.2 经纬仪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游标经纬仪
2.2 经纬仪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光学经纬仪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2.2 经纬仪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2.2 经纬仪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Wild第一台电子经纬仪(1978年生产)- TC1电子经纬仪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0
格5
测微分划尺的像
最小分划20''
93 92 91
度盘像,最小分划30'
单平板玻璃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光学经纬仪度盘读数原理
DJ2光学经纬仪
测微器
测微轮
竖直读数:92˚ 17' 30" 水平读数:转动测微轮重合读数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水平、竖直度 盘转换手轮
光学经纬仪度盘读数原理
2、单平板玻璃测微器
度盘最小分划20'
转动测微手轮度盘使
78
9
对径分划影像重合。 整10‘在度盘上读取。
751'54.5''
50 1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0‘对应600小格
0
最小分划1‘’
2 不足10'在秒盘上读取
光学经纬仪度盘读数原理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电子经纬仪测角的基本原理
电子经纬仪是一种采用光电元件实现测 角自动化、数字化的电子测角仪器。
重合读数差
各测回较差
DJ1
1
DJ2
3
DJ6
-
6
9
6
8
13
9
18
-
24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度盘上部发光二极管 获取区间 度盘下部光电二极管 状态信号
如: 0011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电子经纬仪测角的基本原理
2、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 在光学玻璃度盘的径向上均匀地刻制明
暗相间的等角距细线条就构成光栅度盘。
将密度相同的两块光栅重叠,并使 它们的刻线相互倾斜一个很小的角 度,这时就会产生明暗相同的条纹 (莫尔条纹)。夹角越小,条纹越 粗。条纹的亮度按正弦周期性变化。
电子经纬仪测角的基本原理
1、绝对式编码度盘测角
1112113014915 8
0
7
1
2
5
6
3 4
码道: n4 区间: s 2n 16
不透光区(非导电区)信号0 透光区(导电区)信号1
码道角分 辨 36率 0
s
不易达到较高的测角精度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电子经纬仪测角的基本原理
2、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
光电管 指示光栅
发光管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光栅度盘
若发光管、指示光栅、光电管的位置 固定,当度盘随照准部转动时,发光 管发出的光信号,通过莫尔条纹落到 光电管上。度盘每转动一条光栅,莫 尔条纹移动一周期。莫尔条纹的光信 号强度变化一周期,光电管输出的电 流也变化一周期。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2.1 角度测量原理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2.1 角度测量原理
角度测量包括 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水平角测量用于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竖直角测量用于测定高差或将 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 常用仪器 经纬仪 全站仪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2.1角度测量原理
水平角:相交的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 投影。
动旋钮锁定后才起作用 (5)水平度盘位置变换手轮:用于设定某一个方向的水平角
为某一角度值 (6)望远镜制动旋钮:控制望远镜绕横轴转动 (7)望远镜微动螺旋:精确控制竖直方向对点,只在望远镜
制动旋钮锁定后才起作用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8)反光镜:调节读数窗口的亮度 (9)读数目镜对光螺旋:控制读数窗口的清晰度 (10)测微轮:用于调整读数窗口中上下对径分划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三脚架架设
要求:高度适 当,架头概平, 大致对中,稳 固可靠。
仪器架设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对中整平
B
光学对中器法
对中整平
(1) 大致水平大致对中 眼睛看着对中器,拖动三脚架两个脚,使仪器大致对中,
并保持“架头”大致水平。 (2) 伸缩脚架粗平
根据气泡位置,伸缩三脚架两个脚,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3) 脚螺旋精平——左手大拇指法则 (4) 架头上移动仪器,精确对中 (5) 脚螺旋精平 (6) 反复(4)、(5)两步。
瞄准的步骤:大致瞄准、对光、精确瞄准。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读数 在经纬仪瞄准目标之后从读数窗中读水平方向值。 读数与记录有呼有应,有错即纠。 纠错的原则“只能划改,不能涂改”。 最后的读数值应化为度、分、秒的单位。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2.4 水平数a 左 再瞄准右边的目
标B读数b 左
盘左半测回 或上半测回
一 测 回
O
盘右:先瞄准目标B读数b 右 盘右半测回 再瞄准目标A读数a 右 或下半测回
左 b左 a左
B
右 b右 a右
1( 2
左
右)
180
在不同的测回间,为了减小度盘刻划的误差,须配度盘
n
限差:1、两个半测回方向值之差;2、各测回方向值之差
外部设备连接;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激光经纬仪
在经纬仪上安装激光装置,使 视准轴射出一条可见光。
主要用于各种施工量。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弯管目镜 激光器 激光束
2.3 经纬仪(全站仪)的对中整平
1、对中——使仪器的中心和测站点的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 线上。(垂球对中、光学对点器对中、强制对中、激光对 中)
2.2 经纬仪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 照准部——水平制动螺旋、微动螺旋——竖轴 望远镜——竖直制动螺旋、微动螺旋——横轴、视准轴 水平度盘、竖直度盘及其分划中心 圆水准器——圆水准器的水准轴 水准管——水准管轴 光学对中器——光学垂线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DJ6光学经纬仪包括基座、度盘、照准部三大部分。
对中和整平,一般都需要经过几次“整平→对中→整平” 的循环过程,直至整平和对中均符合要求。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转动仪器,使水准管与脚螺旋1、2连线平行。 2)根据气泡位置运用法则,对向旋转脚螺旋1、2 。 3)转动仪器900,运用法则,旋转脚螺旋3 。
3
3
1
2
气泡居中,1、2等高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
2
气泡居中,3与1、2等高
强制对中
在进行特种精密工程测量操作时,由于其精 度要求特别高,采用垂球对中,光学对中或 激光对中时对中误差在总体误差中会产生显 著的影响,因此采用精密仪器观测时多采用 强制对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