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降解研究

合集下载

石油好氧降解反应

石油好氧降解反应

石油好氧降解反应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但其泄漏和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石油污染问题,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环境友好、高效的治理方法。

好氧降解是一种石油降解的生物修复方法,它依赖于一系列微生物的参与,通过将石油分解成无害的产物,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和清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石油好氧降解的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一、石油好氧降解的反应机理1.石油分解过程好氧降解是指在充氧环境中,微生物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对石油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的过程。

具体而言,微生物通过代谢途径,将石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其他无害物质。

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利用氧化酶:微生物首先利用氧化酶将石油中的有机化合物氧化成含氧化合物,如醇、酮等。

•酮醇代谢途径:酮醇代谢途径是将氧化产物进一步降解为更简单的物质,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微生物参与石油好氧降解的关键在于微生物的参与。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包括细菌、真菌和藻类等。

它们具有各自特定的代谢途径和酶系统,通过协同作用实现对石油的降解。

3.酶的作用在好氧降解的过程中,多种酶发挥着关键作用。

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羟基化酶等酶能够催化石油分子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更容易降解的中间产物,为后续的代谢过程提供能量。

二、石油好氧降解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好氧降解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较高的温度有助于提高微生物的代谢速率,促进好氧降解的进行。

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对微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操作。

2.湿度湿度直接影响着微生物的活性。

过低或过高的湿度都可能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影响好氧降解的效果。

适度的湿度有助于提供水分,维持微生物的正常功能。

3.PH值微生物对环境PH值非常敏感。

一般而言,微生物在中性或近中性的环境中活性较高,而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活性可能受到限制。

因此,维持适宜的PH 值对好氧降解的进行至关重要。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太阳能光催化降解石油课题报告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太阳能光催化降解石油课题报告

辐射到容器内表面的辐射强度为 46mW·cm - 2) ,分别在光照 2 经过反复实验,调整配比率,终于成功试制出让 TiO2 既不沉底也
小时,4 小时,6 小时后取出玻璃皿,观察石油含量。
不会因漂珠过多而遮蔽阳光的纳米级 TiO2 。配置成功的那一刻我
四、实验结果
们欢呼雀跃,之前的艰辛和失败都成为幸福的源泉。
纳米 TiO2 太阳能光催化 降解石油 环境保护
一、研究背景 在石油的开采运输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石油类物质废弃在 海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治理水面石油污染已成为当 前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由于漂浮在水面上的石 油污染物面积大,易于流动,用常规的化学方法清理,不仅消耗大 量昂贵的化学制剂,而且产生二次污染,对海洋生态链的良性发展 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我们选择太阳能光催化降解石油为实验课 题,旨在优化海洋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物等方面尽一 份微薄之力。 二、实验原理 纳米 TiO2 属于一种 n 型半导体材料,当它受到一定波长的紫 外光照射时,价带的电子就会获得光子的能量形成光生电子 ( e - ) ; 价带中则相应地形成光生空穴( h + ) 。如果把分散在溶液中 的每一颗 TiO2 粒子近似看成是小型光电化学电池,则光电效应产 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迁移到 TiO2 表面不同 的位置。TiO2 表面的光生电子 e - 易被水中溶解氧等氧化性物质 所捕获,而空穴 h + 则可氧化吸附于 TiO2 表面的有机物氧化成· OH 自由基,·OH 自由基能氧化水中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及无机污 染物,将其矿化为无机小分子、CO2 、H2 O 等无害物质。而且因为 氧化能力强,使氧化反应一般不停留在中间阶段,不会产生中间产 物。由于石油的密度小于水,漂浮在水面。而纳米 TiO2 密度比水 大,在水中会下沉,无法与石油接触,因此特用漂珠负载 TiO2 ,在不 影响光催化活性的前提下,使 TiO2 与石油接触,再利用太阳光中 的紫外光对石油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光催化降解石油的目的。 三、实验过程

石油降解菌株的筛选 鉴定及其石油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石油降解菌株的筛选 鉴定及其石油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

(2)pH值对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在pH值为7.0时,菌株X的降解效率最高, 达到60%以上。当pH值偏离7.0时,其降解效率明显下降。
(3)盐度对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在低盐度条件下,菌株X的降解效率较高。 随着盐度的增加,其降解效率逐渐降低。当盐度超过5%时,其降解效率显著下降。
(4)产物分析:利用GC-MS等技术,我们对菌株X降解石油烃的产物进行了 分析。结果显示,菌株X能够将石油烃主要降解为脂肪酸、酚类化合物等中间产 物。这些中间产物在进一步降解过程中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石油烃的 生物修复。
2、筛选流程:首先,采集油污土壤和石油废水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其次, 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具有较强石油降解能力的菌株;最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 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种类。
3、鉴定步骤:将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16S rDNA分子鉴定,利用细菌分类学 软件进行比对分析,最终确定菌株的种属。
4、石油降解特性分析:采用液体培养法测定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通过测 定不同时间点石油烃类物质的含量,计算菌株的降解速率和降解效率。
1、菌株筛选
从石油烃污染地区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富集培养法,经过多步筛选,获得具 同温度、pH值、盐度等条件下,对菌株降解石油烃的能力进行测定。通 过改变环境因素,观察其对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同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 用(GC-MS)等技术,对菌株降解的产物进行分析。
参考内容
一、引言
石油烃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存在和降解对全球 碳循环和环境生态有着重要影响。厌氧降解菌在石油烃的降解过程中扮演着关键 角色。本次演示旨在筛选出具有高效石油烃厌氧降解能力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 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石油烃污染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石油降解菌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石油降解菌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石油降解菌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包括海洋油污染,这种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而石油降解菌的发现以及对其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为海洋油污染的治理带来了新的希望。

石油降解菌,是指能够利用石油为唯一碳源利用的微生物。

石油降解菌的代谢途径因种类不同而异,但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利用石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产生生长能量和维持生长维度的芳香族代谢途径;二是利用脂肪族化合物代谢获得生长能量和维持生长维度的脂肪族代谢途径。

对于芳香族化合物代谢途径,石油降解菌的分子机制已经相对明确,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通过间歇性氧化途径代谢芳香族化合物的Pseudomonas菌株。

Pseudomonas菌株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骨架,产生内源性的好氧代谢中间体,不断利用辅基酶A进行代谢反应,最终代谢产生了乙酰辅酶A和丙酮酸。

此外,还有一些石油降解菌是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邻核或者间核位进行代谢,代谢产物有时候会进入苯酚类或者羟基多环芳烃类。

对于脂肪族化合物代谢途径,石油降解菌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在土地上分离出的一种广泛存在的绿色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 2F2,其代谢特征为利用双酚A类化合物。

这种细菌利用许多类型的双酚A作为其唯一的碳源,利用产生的辅酶A,利用类似芳香族化合物代谢途径的间歇性氧化途径进行代谢反应,分解生物碱基和产生蒽醌和亚甲基蒽醌等中间代谢物。

这些代谢物是相当有毒的,为了保证细胞的生存而不致于受到中毒的影响,Sphingomonas sp.细胞利用一种特殊的运输蛋白,它能将有毒代谢物从膜外运输到膜内,保持代谢通畅。

总体来说,石油降解菌的代谢途径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通过对石油降解菌的深入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石油降解的机理,为海洋油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保障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生物降解问题的研究和进展

石油生物降解问题的研究和进展

1 石油生 物降 解 ’ 翘 的研 究和 进 展
J
,
达 有0
.
。。 克 001一0

.


,
,
而多 数菌 类 的 降解 率 只


,
5 一 种生物 实 际上 是 / / 氧 化作 用
因 为绝 大

0 5克
/ 米
,
/ 天 [4 ]

多 数细菌 的生 存 和 繁殖 是 需要 氧的
厂 代谢 成二 氧化 碳和 、
,
早在 4 0 年 代 国 外 研究者就 发 现 l [ 1 在海 水和 淡水 中 生 长 着 2 0
油 的 某 些组 分
;

] [ s
,
。 多 种细菌
如霉菌

至 少溢 出原 油 1 1 0 万加 仑
,

经 抗溢 油 天 回收 的
,
酵 母菌 以 及烃 类 氧化菌 能 同 化 进 入 水 域 中石
还 发现


这 将不 利 若 不 引起
负责办 理 我 国 对 内对外 分 散剂 型式 认

于 发挥化 学分散 技 术 的 积 极作 用 重视
,
,
可 事宜 用
,
这 些 措施 都有助 于 分散 剂的合 理 使

势 必 造 成 恶果
, ,
控 制劣质 分 散 剂 用于 我 国 水域
, ,
总之
我 国 溢油化 学处 理技术 的研 究和 有待 环 保界
1 ,
化菌 的 数量 没有增 加
而 在受 严 重 污 染 的站
1
.
{ 形 成 生物 ! 烃 类 气 生 物转 化 } 生 物 降解 1 不 起 降解 作 用 的 成 } \ 分 夕

石油生物降解的机理研究

石油生物降解的机理研究

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机理研究李会爽1,周磊2,柳青2,张端2,张景来2摘要:通过测定石油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分析探寻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对石油的降解机理,为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利用色质谱分析手段,通过测定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对石油和正十四烷降解产物,对菌株SY2的降解机理进行分析研究。

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Y2对石油中的正烷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较高,分别为:73.4%、49.3%、48.9%;根据正十四烷降解产物推测:菌株SY2对正十四烷的降解有单末端氧化、双末端氧化、次末端氧化和直接脱氢等多种途径,产生酯类、烯烃类、烷烃类及羧酸类等物质,与文献报道的烷烃降解途径相符合。

关键词:石油污染,生物降解,降解途径Study on Theory of Biodegradation of Oil ContaminationLI Hui-shuang, ZHOU Lei, LIU Qing, ZHANG Duan, ZHANG Jing-lai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the theories of biodegradation about crude oil and tetradecane by 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olution of oil contamination, the research analy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stances from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structure of the substances from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and tetradecane by 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 which detecting by GC/MS, the author studied the theories of biodegrad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bility of SY2 for degrading n-alkanes is best; in which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pentadecane 49.3%, hexadecane 48.9% and tetradecane 73.4% are highest. According to the substances from process of tetradecane biodegradation, the author inferred that tetradecane biodegraded to esters, olefins, alkanes and carboxylic acids by a variety of biodegradation pathways, such as monoterminal oxidation, diterminal oxidation, dehydrogenation and so on, which tallies with alkane degeneration way repoted by the documents.Key Words:Oil contamination, Biodegradation, Biodegradationpathway1前言石油是人类非常宝贵的自然能源。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降解特性研究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降解特性研究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降解特性研究郑金秀1,2,彭祺3,张甲耀1*,赵磊1,赵晴1,李艺婷1(1.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2;2.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武汉430079;3.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2)摘要:从石油化工厂附近的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产量为0.53g/L。

文章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并与两株不产表面活性剂的菌对比测定了其石油降解的效率,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此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将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与其它菌株组合能有效的提高菌株对石油的降解效率,最终使另外两种菌株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7.38%和18.33%。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石油;降解;混合菌群中图分类号:X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04(2007)01-0005-03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产物,如糖脂、多糖脂、脂肽或中性类脂衍生物等。

由于其独特的两亲分子结构使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农业和工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已有不少研究[2-3]表明,在生物修复过程中投加表面活性剂能有效溶解那些难溶的石油烃类化合物和其它有机化合物,提高有机污染物质的脱附率,从而提高生物降解率。

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能促进细菌对石油的降解,而且具有化学表面活性剂所没有的对微生物无毒、无害的特点,因而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且逐步在生物修复方面得到广泛应用[4-5]。

本实验研究了一株集产表面活性剂和降解能力于一体的石油降解菌的特性,并以其为中心与另两种石油降解菌组成混合菌群,以研究其产生的表面活性剂对石油降解的促进作用,使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降解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利用。

为探索产表面活性剂的降解菌在处理石油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和方法1.1菌株来源从青山石化厂附近的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

石油烃混合降解菌对汽油污染土的降解条件优化试验研究

石油烃混合降解菌对汽油污染土的降解条件优化试验研究

石油烃混合降解菌对汽油污染土的降解条件优化试验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石油烃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尤其是土壤和地下水中。

汽油是一种常见的石油烃类污染物,其主要成分包括芳烃、烷烃和环烷烃等。

汽油的泄漏和排放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解决汽油污染土壤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微生物降解的方法。

石油烃混合降解菌是一类具有降解石油烃能力的微生物,能够利用石油烃作为碳源和能源,将其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通过研究石油烃混合降解菌对汽油污染土壤的降解能力及优化试验条件,可以有效地解决汽油污染土壤的环境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石油烃混合降解菌对汽油污染土壤的降解条件优化试验,为进一步提高汽油污染土壤的降解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菌株筛选、降解效果检测和污染土处理等实验研究,可以为未来的环境修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优化降解条件和菌株筛选,探究石油烃混合降解菌对汽油污染土的降解效果,为提高土壤修复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确定最佳的降解条件,筛选出最适合的降解菌株,评估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效果,并探讨不同污染土处理方法在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石油烃混合降解菌对汽油污染土的降解机制,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提供可行性和科学性的方法,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石油烃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污染物,而汽油作为石油烃的主要成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机动车辆燃料中。

汽油泄漏或排放后可导致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危害。

对汽油污染土壤的有效处理和修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石油烃混合降解菌是一种能够利用汽油等石油烃物质为生长能源的微生物,具有降解石油烃的潜力。

在汽油污染土壤中引入这些降解菌,可以加速石油烃的降解过程,从而有效修复污染土壤。

研究石油烃混合降解菌对汽油污染土壤的降解条件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土壤修复的效率和效果,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研究

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研究

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研究石油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由于石油的不完全分解和有毒物质的释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寻求有效的石油降解方法,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海洋微生物在石油降解中的作用。

本文将对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石油污染的生物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过程主要涉及生物氧化、水解、脱氢等反应。

通过这些反应,石油中的长链烃分子被逐渐分解为短链烃、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

虽然已有不少研究者这一领域,但大部分研究集中在降解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对整个降解过程的系统研究仍显不足。

尚有部分有毒物质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无法被完全分解,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威胁,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过程进行深入探讨。

实验研究包括接种培养、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脂肪酸分析等。

为了便于比较和评价,实验中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处理组的结果进行多重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接种培养的海洋微生物能够有效降解石油。

在降解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产生一系列酶类物质,实现对石油中不同成分的分解。

通过对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发现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细胞生长迅速,生物量增加明显。

同时,通过脂肪酸分析,发现微生物细胞中的脂肪酸含量随着降解过程的进行而逐渐降低。

这些结果与文献综述中提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尚有部分有毒物质无法被完全分解,需进一步探讨其原因及解决方法。

通过对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微生物能够有效降解石油中的大部分成分,但对于某些有毒物质仍无法完全分解。

因此,未来研究需要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机制,找出未能完全分解的原因,以期发现更有效的降解方法;开展更为系统性的实验研究,比较不同环境因素对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影响,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探讨如何将海洋微生物降解石油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环境中,例如构建高效石油降解菌群落,为实现石油污染的生物治理提供技术支持;考虑到全球石油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一环境挑战。

浅谈对原油粘滞性降解的分析

浅谈对原油粘滞性降解的分析

浅谈对原油粘滞性降解的分析摘要:高粘度重质稠油的开采是扩大石油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必须寻找一种高效率、低能耗、低成本的开采和储运方法。

因此,合理开发降粘剂就成为开采扩大石油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国内外所关注的问题;降低原油的粘滞性对产品的系列化、产业化将会取得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原油降凝降粘剂红外光谱研究在原油中合理的加入降凝剂,降凝剂分子会与石蜡分子发生共晶,从而增加石油的降凝效果,降凝剂还能破坏胶质、沥青质分子平面重叠的聚集体,使聚集结构变疏松,聚集有序性降低,是原油合理的降粘作用机理.一、材料与方法1.仪器和试剂电光分析天平;自动调节烘箱;4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二甲苯(分析纯),甲醇(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原油(大庆);苯乙烯(分析纯),顺丁烯二酸酐(分析纯),丙烯酸丁酯(分析纯)。

2.样品分离与纯化称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0ml二甲苯,加热溶解,边搅拌边加入50ml甲醇,用滤纸过滤,滤出物用甲醇洗涤数次,于红外灯下烘至恒重。

另取2.00g样品置于烧瓶中,加热蒸馏,收集馏分。

3.红外光谱分析将样品均匀涂于溴化钾压片上,测得红外谱图,再将其于红外灯下烘烤数分钟后,测红外光谱图,以分离提纯后的高聚物于二甲苯中配制成pH=5的溶液于溴化钾压片上形成液膜,在红外灯下挥发掉溶剂,形成聚合物薄膜,测其红外谱图.一并汇于图1。

取两滴样品馏分于两块溴化钾晶体间制成液膜,测其红外光谱图,并进行图库检索。

4.降凝剂的使用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丙烯酸丁酯三聚物的合成.量取苯乙烯23ml、顺丁烯二酸酐5.0038g、丙烯酸丁酯43ml和甲苯溶剂100ml加入四口烧瓶中,加热至40℃,待原料溶解后加入引发剂AIBN0.6981g,继续升温至85℃,反应8小时,整个过程冷凝回流并在氮气保护下进行。

反应完毕将反应器内产物转移至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沉淀,分离后再用丁酮进行提纯,所得产物在真空干燥箱中于80℃干燥72小时。

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研究

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研究

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研究方法
样品采集:本研究采集了大庆油田地区不同地点的油污土壤样品。

细菌分离:将样品分别处理为1:10、1:100和1:1000的稀释液,分别接种于含1%石油为唯一碳源的MSM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7d。

石油降解能力检测:筛选出的细菌菌株接种于含有1%石油的液体MSM培养基上,培养20d,通过OD值变化和放射性碳示踪法进行石油降解能力检测。

鉴定: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
共采集了10个样品,筛选出6株具有较强石油降解能力的菌株。

通过形态学鉴定,这些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4株为杆菌,2株为球菌;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这些菌株均具有产碱和产氧的能力,并对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等多种碳源具有利用能力;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将这些菌株鉴定为Pseudomonas sp.、Sphingomonas sp.、Acinetobacter sp.、Flavobacterium sp.、Alcaligenes sp.等多个属种。

结论
本研究从大庆油污土壤中筛选出了6株具有较强石油降解能力的菌株,并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这些菌株的发现对于油污治理和生物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和降解条件研究的开题报告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和降解条件研究的开题报告

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和降解条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人口增长,石油的需求不断上升。

然而,石油污染却成为环境问题中的重要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目前,处理石油污染的方法主要是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

其中生物方法因其高效、经济和环保而备受关注。

而石油降解菌则是生物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研究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和降解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
1.通过样品采集和培养方法,分离鉴定石油降解菌;
2.选取优良的石油降解菌,优化其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营养盐等,以提高其降解能力;
3.通过对石油降解菌的基因测序分析,探究其分子机制;
4.建立合适的石油模型实验,对石油降解菌的降解能力进行评价。

三、研究意义
1.为环境治理提供有效的方案和手段;
2.深入探究石油降解菌的分子机制,为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
3.创新性地发掘石油资源,为石油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四、研究方法
1.样品采集和分离鉴定石油降解菌;
2.控制条件优化石油降解菌的培养条件;
3.对石油降解菌进行基因测序和分子机制分析;
4.建立石油模型实验评价石油降解菌降解能力。

五、预期成果
1.分离纯化多种石油降解菌;
2.确定适宜的培养条件,提高石油降解菌的降解能力;
3.分析石油降解菌的分子机制;
4.建立石油降解菌的评价指标体系。

石油降解率的测定

石油降解率的测定

1.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AciiietobacterBHSN的研究曹娟等培养结束后在25mL石油培养基中加入5mL正己烷及用正己烷溶解10000mg/L菲25月内标,充分振荡溶解石油。

然后倒入50mL离心管中,于4℃, 10000i7min离心5n)in,取上清液用正己烷重复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定容至25mL,然后取luL上清液进行GC测定。

气相色谱仪为HP5890,色谱柱为HP・5。

色谱条件:80℃保持5min,以3℃/min升至165℃,保持2min,再以5 ℃/min升至270 ℃,保持lOniiiio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80℃。

选用此法的原因有:①实验用的是液体培养基,且石油的体积分数为0. 5%,含量较低。

因此排除重量法;②实验中液体培养基近30ml,与该方法的数据较为接近;且,该文献是测定单种菌对石油的降解效率,与后续实验目的一致;③实验过程较简单,步骤清晰,需要的实验器材较常见,因此可减少实验器具的浪费,节省开支;2.北极海洋沉积物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系统发育分析林学政等降解率的测定(重量法):将石油降解菌活化后以2%的接种量接种于含50mL筛选培养基的100mL三角瓶中,于5℃下振荡(150r/niiii)培养14d。

培养液用10mL正己烷萃取2次,收集合并上层有机相,经旋转蒸发和50℃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恒重,称重。

以不接菌的培养基经上述步骤处理为对照。

除油率按式(1)计算:n=((Mo-M)—(M cO-M c))/M0x 100% (1) 式中,Mo为处理样的接菌前石油的质量(g) ; M为处理样经接菌处理后残油的质量(g) ; M°o 为对照处理前石油的质量(g) ;Me为对照样经振荡14d后的残油质量(g)。

3.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对水体中石油短降解的促进作用吴小红等石油降解率的测定:由于本实验中含油量远大于2mg/L,因此采用重量法测定油含量。

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

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石油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来源,然而,石油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石油污染物的种类及影响石油污染物主要包括原油、石油产品和石油废弃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产生严重的污染影响,导致环境生态系统的紊乱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目前,人们主要关注的石油污染物有石脑油、苯、甲苯、二甲苯和苯并芘等。

二、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是指利用生物体、微生物和酶等生物组分将石油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生物降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环节:1. 吸附和降解基因的表达生物体吸附石油污染物后,通过基因的表达来降解有机物。

这一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代谢途径和酶系统,如脱脂酶、醌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等。

这些酶可以将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等有机物降解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

2. 微生物共代谢通过微生物共代谢作用,多种微生物合作降解石油污染物。

微生物共代谢作用是指除了产生生物降解产物外,还产生了其他代谢物的过程。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降解效率,并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微生物协同降解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降解在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微生物在降解石油污染物时,通过分泌物和细胞间通信物质来促进菌群的协同作用,提高降解效率。

4. 生物修复除了微生物降解外,植物也可以通过吸附和转运等方式去除环境中的石油污染物。

植物的根系和叶片表面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重金属和有机物的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机制研究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对石油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学家们对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

他们通过实验室模拟和野外调查等手段,探索了石油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和机制。

1. 微生物种类和功能的研究科学家们通过分离和鉴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研究它们的降解能力和代谢途径。

土壤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微观机理初探共3篇

土壤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微观机理初探共3篇

土壤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微观机理初探共3篇土壤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微观机理初探1土壤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微观机理初探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能源需要的增加,石油成为了当今世界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然而,石油的开采、储存和使用不当往往会导致石油泄漏,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

石油泄漏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开始快速升高,它们会分解石油组分,从而消除污染物质并恢复土壤生态。

因此,了解土壤中微生物如何降解石油组分是非常重要的。

石油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物,由不同种类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组成。

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生化反应和代谢途径。

微生物分解石油组分的基本过程包括:1)接触石油组分;2)吸附石油组分;3)释放外部酶到周围环境;4)酶催化下的脂肪水解;5)产生微生物生长所需能量的氧化反应。

首先,微生物需要接触石油,这需要通过表面特征来实现,如粘附性,化学感受性和胞外聚集物。

此外,在土壤中,由于石油分子与矿物质和有机质共存,微生物需要先通过生物膜和微生物穴道进入土壤孔隙,从而与石油分子接触并降解。

当生物质吸附石油组分时,微生物会释放酶到周围环境。

这些酶,特别是脂肪酶、芳香族羧酸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和厌氧烷化酶,可以降解石油组分。

在土壤中,这些酶也可以吸附到土壤小孔隙中,从而加快石油组分的降解速度。

当微生物吸附和酶释放成功时,脂肪水解是微生物降解石油组分的第一个反应步骤。

脂肪水解指酶通过断裂石油组分的酯键和烷基侧链,将其转化为自由的脂肪酸和烷烃。

这个过程是关键的,因为它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细胞物质。

最后,微生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自由能和电子的变化,从而生产ATP并降解石油组分。

这个过程在海洋、淡水和土壤等不同环境中可能有所不同,但氧化还原反应是高效降解石油组分的常见标志。

总体而言,石油分子降解的微观机理是复杂的,充满了多种生化反应和代谢途径。

微生物使用这些反应和途径,将石油分子降解为生物可吸收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土壤和环境的目的。

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研究

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研究

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研究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石油生产相关的油污问题也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油污土壤中的石油降解菌是生物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油田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大庆油污土壤中的石油降解菌进行筛选和鉴定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的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大庆油田自1959年投入生产以来,已经产出了数十亿吨的原油,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油污土壤。

传统的土壤修复方法通常是采用化学物质进行处理,但这种方法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性较大。

相比之下,生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生物修复技术中,石油降解菌是至关重要的。

石油降解菌能够利用石油中的碳源和能源进行代谢,分解有机化合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加速土壤中石油的降解和分解过程。

对于油污土壤中存在的石油降解菌进行筛选和鉴定,有助于选择出高效的菌株,并进一步应用于生物修复工作中。

研究大庆油污土壤中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和鉴定,也可以为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菌株的鉴定和特性分析,可以掌握地方石油降解菌的多样性和功能特点,为该地区的生物修复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1. 样品采集本研究选取大庆油田附近的油污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样品采集和分析,确定石油降解菌的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

2. 培养和筛选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菌落计数和分离培养,筛选出优良的石油降解菌菌株。

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条件和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初步鉴定,选取具有较高石油降解活性的菌株进行后续的研究。

3. 生物学特性分析对筛选出的石油降解菌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包括对菌株的生长速率、代谢产物、抗性能力等进行测定和分析,以确定其在生物修复工作中的应用潜力。

4. 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出的石油降解菌菌株进行进一步的鉴定,确定其系统发育位置和亲缘关系。

石油烃的降解研究进展

石油烃的降解研究进展

石油烃的降解研究进展郭斌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摘要: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烃类污染物质的存在,主要包括烃类、烯烃类、环烷烃类以及芳香烃类。

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难以使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完全地降解,而光催化、光化学以及微生物等方法不但可以使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质完全降解,而且还有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以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文主要从光催化降解、光化学降解以及微生物降解这三个方面去研究石油烃的降解进展。

关键词:光催化;光化学;微生物;降解;石油烃The degradation of oil hydrocarbon research progressGuo bin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Abstract: soil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existence of pollutants, mainly including the hydrocarbons, olefins kind, cycloparafin hydrocarbon kind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thods are hard to soi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ollutants completely degradation, and light catalysis, photochemical and microorganism method not only can make a soi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ollutants completely degradation, and there are efficient, economy, no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application range, etc.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and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progress.Key words:photochemical catalysis;photochemistry;microorganism;degradation;Petroleum hydrocarbon前言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石油的开采、炼制和运输量逐年增加,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石油流入土壤中,日常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造成石油烃类物质的污染。

石油烃降解菌的研究【文献综述】

石油烃降解菌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石油烃降解菌的研究[摘要]石油烃降解菌,是一种能在油水表面上生长而降解石油的微生物,因土壤和近海中含有丰富的N、P等营养原料,所以在近海和土壤中的石油烃降解菌的密集度较高,然而,由于远海中会缺乏N、P等营养物质,所以石油降解菌的繁殖受到一定的制约。

当海水一旦受到石油的污染后,降解菌就不能很快消除污染物,所以培养适应能力和降解率高的石油降解菌是解决石油污染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石油污染;石油烃降解菌;石油烃(TPH),微生物作为现代工业的关键燃料和原料,石油及其加工品广泛应用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军事、交通等各行业,但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同时也成为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据初步统计,由于各种原因,全世界每年有约1.0×107t的石油进入海洋环境中,我国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达1.15×105t[1]。

由于工艺水平的限制和处理技术的落后,大量含石油类的废水、废渣不可避免的被排入到生态环境中,严重了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尤其是土壤和海洋系统。

虽然石油在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来源,但伴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要对受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完整的治理,并使它在短时间内达到可耕作的标准水平,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污染土壤的各种治理的方法中,微生物修复法对环境破坏性小而且消费低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的发展尤为迅速,在一定程度上为污染土壤的修复带来技术上的更新,也为解决石油污染问题带来新的希冀。

但是,从污染性质来看,即使油井关闭后,其对环境的影响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2]。

这些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大主要媒体对这一问题均作了大量专题报道[3]。

一、土壤石油污染的来源石油污染,一般指原油的初级加工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等)以及各类石油的分解产物所造成的污染。

石油降解菌群构建的研究

石油降解菌群构建的研究
有差 异 , 现 已发现 7 0个 属 、 2 0 0多种 微 生 物 能 够 氧 化
YB 3 , 萘 降解 菌有 C 3 、 YC 3 , 石蜡 降解 菌有 D4 , 表 面 活
性 剂产 生 菌 D 4 。种 子 培 养 基 : 牛 肉膏 3 g , a NO 。1
g, ( N H4 ) 2 S O4 1 g , Na 2 HP O4 1 .2 g, KH 2 PO4 1 g ,
1 . 2 组 合 方 案
前 期 实 验 所 获 得 的 优 良菌 株 中 原 油 降 解 菌 有 A5 、 A6 、 YA5 、 Y A6 , 十 六 烷 降解 菌 有 B 3 、 Y B 3 , 萘 降 解 菌有 C 3 、 YC 3 , 石蜡 降解 菌 有 D 4 , 表 面 活 性剂 产 生 菌D 4 。首 先将 不 同功 能 的菌 株 组 合 , 组 合 方 案 见 表
降解 一种 或 多 种石 油 烃 类 。而 菌 群 构 建 可 以组 合 多 个单 种微 生 物降解 能力 形成 一 个完 善 的 降解 系 统 , 集 合多 种酶 促 活性 , 扩 大底 物 范 围 , 因 此 利 用 菌 群 的 协 同作 用至 关重 要l 2 ] 。菌 群 生 物 强 化 的优 势 在 于 组 成 菌群 的优 势 菌种在 生 理功 能和 遗传 信 息 上 的互 补性 , 总体 上更 高效 , 更 稳定 、 配置 更 合理 、 功 能 更完 善 的 菌 群替代 活 性较 低 的单种 和土 著 菌群 , 从 而 提 高 降解 活 性, 促 进 生物 降解 _ 3 ] 。 目前对 菌 群 的研 究 还停 留在 初 步 阶段 , 即将几 种 优 势 菌 简 单 地 混 合 , 组 建 菌群 的 过
有 时甚 至 因 为 种 间 的 抑 制 作 用 而 产 生 负 面 效 应 ] 。

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研究

石油烃类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石油作为重要能源之一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随之而来的石油烃污染已经对人类生存的土壤及水体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一种处理石油烃污染的理想方法。

综述了降解菌种类和不同烃类的微生物代谢途径,分析了包括温度、营养物、氧和pH值等环境因素对石油烃降解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渐增多,促进了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在石油生产、贮运、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石油烃类的溢出和排放,造成土壤及水体的石油污染。

据统计全球每年倾注到海洋的石油总量在200~1000万t之间。

辽宁省环境中心监测站的化验结果显示,在辽河油田的重度污染区内,土壤中的含油量已达到10 000 mg/kg以上,是临界值(200 mg/kg)的50多倍,严重影响了油田附近的生态环境。

石油烃类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石油烃可以得到较受到了限制翻。

生物处理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处理效果好、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无二次污染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是迄今为止处理石油烃污染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1.降解石油烃类的微生物种类国外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展了细菌降解石油烃的研究,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

研究表明,在土壤和水体环境中存在着大量能够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细菌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石油烃类降解中占主导地位,而真菌则是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中更为重要的修复因子。

石油烃降解菌和藻类见表1。

大量研究表明,当菌群处于石油污染环境中时,利用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数量急剧增长,尤其是含降解质粒的微生物。

Atlas报道在正常环境下降解菌一般只占微生物群落的1%,而当环境受到石油污染时,降解菌比例可提高到10%。

含质粒细菌在石油烃污染环境中出现的频率和数量LL-t~污染环境高,说明质粒在石油烃的降解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机理研究李会爽1,周磊2,柳青2,张端2,张景来2(1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院六室北京100011,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2)摘要:通过测定石油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分析探寻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对石油的降解机理,为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利用色质谱分析手段,通过测定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对石油和正十四烷降解产物,对菌株SY2的降解机理进行分析研究。

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Y2对石油中的正烷烃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较高,分别为:73.4%、49.3%、48.9%;根据正十四烷降解产物推测:菌株SY2对正十四烷的降解有单末端氧化、双末端氧化、次末端氧化和直接脱氢等多种途径,产生酯类、烯烃类、烷烃类及羧酸类等物质,与文献报道的烷烃降解途径相符合。

关键词:石油污染,生物降解,降解途径Study on Theory of Biodegradation of Oil ContaminationLI Hui-shuang, ZHOU Lei, LIU Qing, ZHANG Duan, ZHANG Jing-lai (1Sixth Chamber of Second Artillery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Beijing 100011, China, 2 Environment Schoo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the theories of biodegradation about crude oil and tetradecane by 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olution of oil contamination, the research analy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stances from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zing structure of the substances from biodegradation of crude oil and tetradecane by Pseudomonas sp. Strain SY2, which detecting by GC/MS, the author studied the theories of biodegrad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bility of SY2 for degrading n-alkanes is best; in which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pentadecane 49.3%, hexadecane 48.9% and tetradecane 73.4% are highest. According to the substances from process of tetradecane biodegradation, the author inferred that tetradecane biodegraded to esters, olefins, alkanes and carboxylic acids by a variety of biodegradation pathways, such as monoterminal oxidation, diterminal oxidation, dehydrogenation and so on, which tallies with alkane degeneration way repoted by the documents.Key Words:Oil contamination, Biodegradation, Biodegradationpathway1前言石油是人类非常宝贵的自然能源。

然而在石油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其开采、运输中频发的事故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石油污染的治理中,生物降解技术具有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的优点,目前已成为石油污染特别是海洋石油污染治理研究的热点。

目前,在生物法治理石油污染研究的领域中,主要集中在分离优势石油降解菌[1,2,3,4],并进行菌属鉴定和对影响降解率因素的考察方面[5,6,7],关于菌株对石油烃降解机理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

本实验通过色质谱分析手段,对菌株的降解途径进行初步研究,以充实石油烃降解机理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

2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2.1.1菌种与培养基本实验所用菌种是假单胞菌属的Pseudomonas sp.Strain SY2(以下简称为SY2)。

该菌株是由燕山石化供油站的土壤中分离所得的高效石油降解菌。

培养基成份:NaCl 5g/L;NaNO3 1g/L;KH2PO4 1g/L;琼脂15g/L;pH 7.2;蛋白胨10g/L。

2.1.2共试样品大庆原油,正十四烷。

2.1.3实验设备TRACE GC-DSQ(GC/MS)型气质联机;3700 GC型气相色谱仪;HZS-H型空气浴摇床;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2.2实验方法由于原油成分的复杂性,直接用原油进行降解途径的研究难度太大,因此在研究原油降解的同时也选用了一种纯物质正十四烷进行研究。

本实验研究菌株SY2的降解途径。

实验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降解途径实验设计表锥形瓶标号 1 2 3 4油样石油石油空白正十四烷正十四烷空白接种与否接种未接种接种未接种根据表1接种SY2菌液,2、4锥形瓶做空白对照。

将锥形瓶放入30℃、160r/min 的空气浴摇床中培养120h后用二氯甲烷萃取,此外分别做石油和正十四烷的标准二氯甲烷溶液作为对照。

用色质联机(GC/MS)对含有正十四烷的样品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用气相色谱仪对含石油的组分进行定量检测,并以标准谱图对其组分进行定性分析。

由色谱峰的面积计算总降解率、物理化学降解率和菌株的生物降解率;根据降解过程中的产物确定降解途径。

色质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um),载气为He气;柱流量1mL/min;质谱定性检测;进样量为1µL;柱温为程序升温30℃(10min)→100℃时,升温速率为5℃/min,100℃→200℃时,升温速率为20℃/min,200℃→280℃时,升温速率为30℃/min,尾吹10min。

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柱(30m×0.22mm×0.5um),载气为N2气;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330℃;进样量为4µL;柱温为程序升温30℃(2min)→100℃(5min)→200℃(10min)→300℃时,升温速率均为5℃/min,至峰出完为止。

3结果与讨论3.1石油的降解石油样品的色谱图如图1-3所示。

图1石油标准色谱图图2 石油降解后的色谱图T/图3 石油空白对照色谱图根据标准谱图对其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根据色谱图的峰面积计算各物质的降解率。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石油中各物质的降解率标号物质名称总降解率(%) 理化降解率(%) 生物降解率(%)1 正十四烷73.4 21.8 51.62 正十五烷49.3 5.1 45.23 正十六烷48.9 6.5 42.44 正十七烷38.1 6.2 31.95 正十八烷27.2 4.7 22.56 正十九烷20.1 3.8 16.37 正二十烷28.2 6.3 21.98 正二十一烷28.4 5.8 22.69 正二十二烷33.7 6.5 27.210 正二十三烷37.9 12.2 25.711 正二十四烷43.0 14.2 28.812 正二十五烷43.8 18.6 25.213 正二十六烷39.2 19.1 20.114 正二十七烷33.6 11.4 21.215 正二十八烷26.3 9.8 16.516 正二十九烷16.3 5.3 11.017 正三十烷10.3 2.4 7.918 正三十一烷 0.004 0.0040.0002由上述分析可见,SY2对石油中正构烷烃的降解能力较好。

对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较高。

不同碳链长度的正构烷烃的降解率不同:随着碳链的增长,由正十四烷到正十九烷降解率逐渐减小,由正十九烷到正二十二烷降解率逐渐增大,此后至正三十烷降解率逐渐减小,对正三十一烷基本没有降解。

3.2正十四烷的降解由于正十四烷的色谱峰太大,它掩盖了其它的较小的色谱峰。

各部分放大后的正十四烷样品色谱图如图4-5所示。

图4 正十四烷标准色谱图图5 正十四烷降解后的色谱图图6 正十四烷空白对照色谱图由质谱鉴定峰1为样品中正十四烷的色谱峰。

由图1-3可以看出菌株SY2对正十四烷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降解率如表3所示。

表3 菌株SY2对正十四烷降解率总降解率理化降解率 生物降解率 76.50%25.79%50.71%在图2中找出图1和图3中没有的色谱峰,即菌株降解过程中及降解后的产物,如表4所示。

表4 菌株降解过程中及降解后产物保留时间(min)2.49-2.52 2.62-2.643.82-3.83 12.74-12.75 分子式C 4H 8O 2C 4H 8O C 6H 14 C 6H 10O 4结构式烷烃降解的途径主要是单末端氧化、双末端氧化、次末端氧化和直接脱氢[8,9]。

根据烷烃的降解途径和正十四烷的降解产物推测菌株SY2降解正十四烷的途径:正十四烷的降解产物C 4H 8O 2、C 4H 8O 、C 6H 14和C 6H 10O 4的炭链长度均较短,且炭为偶数,推测是经过多次次末端氧化所致;产物含有-C=C 双键、羟基、羧基和酯,推测反应过程为:OOOHOHO OH O其中的C 4H 8O 2推测可能为反应产物乙酸和反应中间产物乙醇之间的相互反应产生。

4结论从以上的分析讨论可以看出,菌株SY2对石油中的正构烷烃有较好的降解能力,对不同碳链长度的正构烷烃的降解率不同,对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较高;SY2降解正十四烷的过程中主要为次末端氧化,还有单末端氧化、双末端氧化,可能含有直接脱氢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