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混龄区域目标
幼儿园混龄区域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混龄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混龄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优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龄区域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特制定以下方案。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混龄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对混龄教育的认识。
2. 探索混龄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四、活动地点XX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XX幼儿园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8:30-9:00 签到、入场2. 9:00-9:10 开场致辞3. 9:10-10:00 混龄教育理念分享(1)主讲人:XX幼儿园园长(2)内容:介绍混龄教育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在我国幼儿园的实践情况。
4. 10:00-11:00 混龄区域活动案例分析(1)主讲人:XX幼儿园优秀教师(2)内容:分享一个成功的混龄区域活动案例,包括活动背景、目标、实施过程、效果评价等。
5. 11:00-11:30 教师分组讨论(1)分组:将参会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讨论内容:针对混龄区域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6. 11:30-12:00 总结发言(1)主讲人:XX幼儿园教研组长(2)内容: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收获,对今后的混龄区域活动提出期望和建议。
七、活动准备1. 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混龄教育的理论、案例等。
2. 准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 准备活动所需的教具、材料等。
八、活动注意事项1. 教师需提前了解混龄教育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参与活动。
2.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3. 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认真总结,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九、预期效果1. 教师对混龄教育的认识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开展混龄区域活动。
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混龄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混龄区域活动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共同参与区域活动。
这种活动模式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龄区域活动,我们幼儿园开展了混龄区域活动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混龄区域活动的认识,明确混龄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2. 探索混龄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提高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质量。
三、教研内容1. 混龄区域活动的理论基础(1)混龄教育的内涵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混龄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混龄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混龄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混龄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2. 混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区域设置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区域,如建构区、角色扮演区、阅读区、科学探索区等。
(2)活动内容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如主题教学活动、区域探索活动、亲子活动等。
(3)教师指导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中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互动合作。
3. 混龄区域活动的评价与反思(1)评价方法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中的表现。
(2)反思与改进教师应结合评价结果,反思混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不断改进活动方案,提高活动质量。
四、教研活动过程1. 教师研讨(1)分享混龄区域活动的实践经验,交流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
(2)探讨混龄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如区域设置、活动内容、教师指导等。
幼儿园小中混龄班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园小中混龄班将紧紧围绕幼儿园工作目标和教育理念,以幼儿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自主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共有20名幼儿,其中小班8名,中班12名。
幼儿年龄差异较大,性格、兴趣和认知水平各有不同。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将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需求,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活动。
三、主要工作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3.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5.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四、具体工作安排1.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开展生活自理比赛,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
(2)组织幼儿学习整理床铺、叠衣服、洗手等基本生活技能。
(3)培养幼儿独立进餐、自己穿衣等良好习惯。
2. 社交能力培养(1)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2)组织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
3.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1)设置丰富的学习区域,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
(2)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4. 身心健康发展(1)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2)组织幼儿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幼儿的抗病能力。
(3)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5. 审美情趣培养(1)组织幼儿参加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
(2)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3)引导幼儿欣赏美、创造美,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五、家园共育1. 加强家园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
2.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
3. 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4.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增进家园互动。
幼儿园学期混龄班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我班是一个混龄班,共有12名幼儿,年龄分布在3岁至6岁之间。
其中,5名幼儿为新生,7名幼儿为原班生,年龄差异较大。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保育措施。
二、学期工作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交流。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和合作。
4. 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使其能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提高抵抗力。
5.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使其能够欣赏和创造美。
三、学期工作重点1.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针对新生,开展生活自理技能培训,如洗手、穿衣、整理玩具等。
(2)针对原班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2.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1)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情境中练习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3. 社交能力培养(1)组织各类团队活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
(2)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
4. 身体素质培养(1)组织各类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游戏等,提高幼儿的体质。
(2)开展体育课程,让幼儿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
5. 审美情趣培养(1)组织美术、音乐、舞蹈等活动,让幼儿感受美、创造美。
(2)引导幼儿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其审美情趣。
四、学期工作措施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 加强家园合作,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4. 定期开展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增进家园联系。
5. 重视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我们相信在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混龄班幼儿能够在本学期取得显著进步,健康成长。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开展户外区域混龄活动,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体验。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的抵抗力。
2.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促进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
三、工作内容1. 规划户外区域布局(1)划分活动区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设置拓展区、野炊区、玩沙区、玩悦区、野战区、泼画玩色区等。
(2)设置游戏材料: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投放适合幼儿的游戏材料,如积木、轮胎、梯子、木板、沙水等。
(3)确保区域安全:对活动区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2. 制定混龄活动方案(1)活动主题:结合季节、节日、幼儿兴趣等,确定活动主题。
(2)活动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如体育活动、建构游戏、角色扮演、沙水游戏等。
(3)活动组织: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分组进行活动。
3. 开展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开展户外混龄活动研讨,提高教师对混龄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3)培训教师户外活动组织与指导技巧,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实施混龄活动(1)开展户外混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2)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效果。
(3)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
5. 家园共育(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混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邀请家长参与混龄活动,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3)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工作进度1. 第1-2周:规划户外区域布局,制定混龄活动方案。
2. 第3-4周: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混龄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新学期混龄工作计划中班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以混龄教育为特色,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工作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 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不同年龄段的同伴友好相处。
3.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集体中承担责任。
三、具体措施1. 生活习惯培养(1)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让幼儿学会洗手、洗脸、剪指甲等基本生活技能。
(2)开展“小帮手”活动,让中大班幼儿帮助小班幼儿整理书包、叠被子等,培养幼儿的互助精神。
(3)设立“时间管理”区域,让幼儿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2. 社交能力提升(1)开展“混龄友谊”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一起游戏、学习,增进彼此的了解。
(2)设立“小小演讲家”环节,让幼儿轮流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开展“小小调解员”活动,让幼儿学会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培养合作精神。
3. 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培养(1)设立“科学探索”区,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和工具,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科学奥秘。
(2)开展“创意手工”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各种创意作品。
(3)组织“小小故事家”活动,让幼儿讲述自己创作的童话故事,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团队合作精神培养(1)开展“团队协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设立“爱心传递”环节,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培养爱心。
(3)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活动,让幼儿参与社区服务,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
四、工作评价1. 定期对幼儿的生活习惯、社交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2. 组织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表现,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3.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五、工作总结1. 学期结束时,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学期的工作提供参考。
中小班混龄工作计划下学期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混龄教育,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自我服务意识。
2.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幼儿的领导才能。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5. 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具体措施(一)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 开展“我能行”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穿衣、洗手、整理玩具等基本生活技能。
2. 设置“小小值日生”岗位,让幼儿参与班级管理,培养责任感。
3. 开展“我帮妈妈做家务”活动,让幼儿体验家庭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1. 开展“合作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 组织“小小运动会”,让幼儿在竞赛中学会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设立“小组合作项目”,让幼儿在合作中培养领导才能。
(三)语言表达能力培养1. 开展“故事大王”比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设立“小小主持人”岗位,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 组织“亲子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提高语言能力。
(四)审美情趣培养1. 开展“创意美术”活动,让幼儿在绘画中发挥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
2. 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3. 设立“环保小卫士”岗位,让幼儿关注环保,培养环保意识。
(五)身心健康培养1. 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让幼儿了解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设立“快乐运动角”,让幼儿在运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会调控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2. 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园新学期混龄工作计划中班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培养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混龄教育,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与交流,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1.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精神;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责任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4.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工作措施1. 教学活动(1)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科学探究、艺术创作、体育游戏等;(2)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3)注重幼儿之间的互动,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 生活活动(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等;(2)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3)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3. 活动场地与设施(1)合理规划活动场地,确保幼儿安全;(2)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器材,满足幼儿探索、操作的需求;(3)定期检查、维护活动设施,确保幼儿活动环境安全、舒适。
4.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开展教师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共同成长;(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 家园合作(1)建立家园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家长会,交流幼儿在园情况;(2)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园之间的了解与信任;(3)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工作总结1. 定期对幼儿进行评估,了解幼儿在混龄教育中的成长情况;2. 总结工作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3. 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相信中班混龄教育将在新学期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园中大班混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结合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为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混龄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幼儿30名,其中大班18名,中班12名。
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班幼儿则在模仿和探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
针对这一特点,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三、工作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幼儿在集体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2. 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3. 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4.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四、具体工作内容1. 社交能力培养(1)开展混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与人交往。
(2)组织混龄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分享、互助。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2. 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培养(1)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开展探究性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3. 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识培养(1)开展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3)定期组织安全演练,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4. 体能锻炼(1)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提高幼儿的体质。
(2)组织幼儿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3)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为不同体质的幼儿提供适宜的锻炼方案。
五、工作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 优化教学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 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混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六、工作总结本学期末,对幼儿在各个方面的成长进行总结,对优秀幼儿进行表彰,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为下学期的工作提供借鉴。
小中班混龄班教学工作计划

一、前言为了充分发挥混龄班的教育优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大纲和幼儿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本计划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本班为小中班混龄班,现有幼儿40名,其中小班幼儿20名,中班幼儿20名。
幼儿年龄跨度为3-6岁,性格各异,学习需求不同。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人交往,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1. 生活教育(1)培养幼儿独立穿衣、吃饭、洗漱等生活自理能力。
(2)教育幼儿遵守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教授幼儿基本的卫生常识,提高卫生意识。
2. 学习教育(1)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开展数学游戏,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3)开展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3. 社会教育(1)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公园等,了解社会生活。
(2)开展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3)开展爱心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4. 健康教育(1)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2)教授幼儿基本的保健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家庭教育法:加强家园联系,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六、教学评价1. 定期对幼儿进行评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2. 家长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3. 教师反思: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研计划混龄活动(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混龄活动是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同一活动空间内共同参与、互动的活动。
这种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龄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制定本教研计划。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混龄活动的认识,明确混龄活动的教育价值。
2. 掌握混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方法,提高活动质量。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及自我管理能力。
4.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研内容1. 混龄活动的理论基础2. 混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3. 混龄活动中的师幼互动4. 混龄活动中的家园共育5. 混龄活动中的案例分析四、教研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1个月):理论学习-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讲解混龄活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教师自主学习相关文献,撰写心得体会。
2. 第二阶段(1个月):实践操作- 教师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组织混龄活动。
- 教师相互观摩、交流,分享实践经验。
3. 第三阶段(1个月):总结与反思- 教师对混龄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 教师撰写教研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研形式1. 专家讲座2. 教师自主学习3. 案例分析4. 观摩交流5. 教研报告六、教研保障1.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书籍、网络资源等。
2. 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
3. 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定期检查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确保教研目标的实现。
七、预期成果1. 教师对混龄活动的认识更加深入,掌握混龄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方法。
2. 幼儿园混龄活动质量得到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培养。
3. 教师撰写多篇教研报告,为幼儿园混龄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2篇一、活动背景混龄活动是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同一活动中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教育形式。
通过混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
中班混龄区域目标

1.能和同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一同搬运搭建的过程,发展受的控制性和灵活性。
2.学会按类别收拾整理积木或操作用品。
2、学会按类别收拾整理积木或操作用品。
1.喜欢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谈论自己感爱好的话题,能安静倾听别人发言。
2、能有序观测图片或实物,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
1.喜欢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模仿生活中的情节。
6、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7、在和弟弟妹妹一起合作的游戏中积极、快乐。
8、发明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8、发明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科学区
1.喜欢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2.可以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性,并进行简朴的拼摆。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清理整理玩具物品。
社会区
1.喜欢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游戏,乐意结识新同伴。
2.活动时乐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能基本遵守规则。
3、喜欢带着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模仿生活中的情节,学会与他们协商进行角色分派。
4、乐意积极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交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规定。
科学区
1.喜欢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十一月
1.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感知内部与外部合格物体之间的比例对称关系。
1.体验阅读的快乐。
2.乐意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
1.活动时乐意接受哥哥姐姐的意见和建议,能基本遵守规则。
2.喜欢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模仿生活中的情节。
2、喜欢带着弟弟妹妹一起模仿生活中的情节。
1.会和哥哥姐姐一起整理玩具物品。
2.乐意和哥哥姐姐一起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
5.能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协商制定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幼儿园混龄班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概况本班级为幼儿园混龄班,共有幼儿30名,年龄跨度为3-6岁。
班级内包含小班、中班和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旨在通过混龄教育模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习遵守交通规则,了解家居安全常识。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包括自我服务、生活自理、卫生习惯等方面。
2. 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3. 社会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科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5. 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
2. 游戏教学法:以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3. 活动教学法: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家园共育法: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五、教学计划1. 第一阶段(第1-4周):开展班级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2. 第二阶段(第5-8周):开展生活教育,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体质和抵抗力。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开展社会教育,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第五阶段(第17-20周):开展科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6. 第六阶段(第21-24周):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混龄教研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混龄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则混合在一起进行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龄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本园特举办混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混龄教育的认识,明确混龄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2. 帮助教师掌握混龄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2022年3月19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全体幼儿园教师六、活动内容1. 混龄教育理论讲座邀请专家进行混龄教育理论讲座,帮助教师了解混龄教育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优势。
2. 混龄教育案例分析组织教师进行混龄教育案例分析,分享实践经验,探讨混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 混龄教育课程设计分组进行混龄教育课程设计,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富有创意的课程。
4. 混龄教育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混龄教育课堂,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5. 混龄教育教研讨论围绕混龄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如:如何促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互动与交流、如何关注个别差异、如何创设混龄教育环境等。
6. 混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混龄教育实践活动,如:开展混龄游戏、组织混龄活动等,检验教研成果。
七、活动流程1. 开幕式(2022年3月15日)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邀请专家致辞。
2. 混龄教育理论讲座(2022年3月16日)邀请专家进行混龄教育理论讲座,帮助教师了解混龄教育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优势。
3. 混龄教育案例分析(2022年3月17日)组织教师进行混龄教育案例分析,分享实践经验,探讨混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4. 混龄教育课程设计(2022年3月18日)分组进行混龄教育课程设计,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富有创意的课程。
中班幼儿混龄教育目标

2-2、能带领弟弟妹妹将活动后的物品归放整齐。(大龄)
1-1、能与哥哥姐姐商量,共同完成混龄游戏活动中的任务。(小龄)
1-2、不独占游戏物品,学习在混龄游戏中用商量、等待的方法,和弟弟妹妹共同完成混龄游戏活动中的任务。(大龄)
2-1、能配合哥哥姐姐,与哥哥姐姐一起向混龄集体介绍游戏活动成果。(小龄)
2-1、能向哥哥姐姐简单讲述自己对游戏活动的见解。(小龄)
2-2、在老师的提醒下,能帮助有困难的弟弟妹妹。(大龄)
3-1、在游戏活动中,能与哥哥姐姐友好合作。(小龄)
3-2、在与弟弟妹妹交往过程中,能相互谦让。(大龄)
1-1、能学习哥哥姐姐,遵守混龄游戏的规则,形成初步的责任意识。(小龄)
1-2、能做弟弟妹
2-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带领弟弟妹妹介绍游戏活动成果。(大龄)
1-1、在与哥哥姐姐游戏的过程中,能友好相处。(小龄)
1-2、在与弟弟妹妹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关心弟弟妹妹。(大龄)
中班幼儿混龄教育目标
年龄段
目标
目标
中
班
1-1、能情绪愉快的参与混龄游戏活动。(小龄)
1-2、能带领弟弟妹妹参与混龄游戏活动。(大龄)
2-1、能初步使用礼貌用语,和哥哥姐姐打招呼。(小龄)
2-2、与弟弟妹妹交往时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和弟弟妹妹打招呼。(大龄)
1-1、在混龄活动中能虚心向哥哥姐姐学习。(小龄)
1-2、在混龄活动中有为弟弟妹妹做榜样的初步意识。(大龄)
户外混龄活动目标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为了丰富幼儿园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运动兴趣和社会交往能力,特制定本户外混龄活动目标计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2. 促进幼儿与不同年龄段的同伴交往,扩大幼儿的社交圈,增进友谊。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
5.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爱护自然环境。
三、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2:00-4:00四、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及周边自然环境区域五、活动内容1. 运动游戏:如接力跑、拔河、跳绳、跳皮筋等。
2. 团队游戏:如找宝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
3. 环保活动:如捡拾垃圾、绘制环保海报等。
4. 自主游戏:如自由组合、自选游戏等。
六、活动流程1. 2:00-2:10 集合,点名,讲解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
2. 2:10-2:30 进行热身运动,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3. 2:30-3:10 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4. 3:10-3:30 进行运动游戏,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5. 3:30-3:50 进行环保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6. 3:50-4:00 自主游戏,让幼儿自由组合、自选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
7. 4:00 活动结束,进行总结,合影留念。
七、活动要求1. 活动前,教师需对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活动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幼儿动态,确保幼儿安全。
3. 活动结束后,教师需对活动进行总结,收集幼儿反馈意见,为后续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4. 家长需提前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5. 教师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确保活动效果。
八、预期效果通过本户外混龄活动,预计达到以下效果:1. 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运动兴趣得到培养。
2. 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得到增强。
3. 幼儿的自主意识、环保意识得到提升。
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主题:户外混龄区域的有效利用与幼儿发展二、活动目标:1. 了解户外混龄区域的概念和意义;2. 探讨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混龄区域;3. 分析混龄区域在促进幼儿发展中的作用;4. 分享混龄区域活动案例,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三、活动流程:1. 开场介绍(10分钟)- 主持人简要介绍活动主题、目标及流程;- 邀请专家进行开场讲座,讲解户外混龄区域的概念、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分组讨论(30分钟)- 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年龄段,讨论以下问题:a. 该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及需求;b. 如何根据幼儿特点设置混龄区域;c. 混龄区域活动案例分享。
3. 小组汇报(20分钟)-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包括:a. 混龄区域设置方案;b. 活动案例及效果分析。
4. 专家点评与指导(20分钟)- 邀请专家对各组汇报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专家对混龄区域活动进行指导,分享优秀案例。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主持人总结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教师进行个人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活动评价:1. 参与度: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2. 知识掌握:教师对户外混龄区域的认识、理解程度;3. 实践能力: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4. 团队合作:小组合作效果,包括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户外混龄区域的意义,掌握设置和开展混龄区域活动的方法,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第2篇活动主题:户外混龄区域教育策略研究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户外混龄区域教育价值的认识。
2. 探索适合混龄幼儿的户外活动设计方法。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 混龄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 户外混龄区域的教育价值与功能。
2. 案例分析:- 分析成功的户外混龄区域教育活动案例。
- 讨论案例中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混龄班区域活动计划

混龄班区域活动计划咱先得看看这混龄班都有啥样的孩子,大的小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
那小不点儿呢,眼睛滴溜溜转,透着机灵劲儿,小脸蛋红扑扑的,像个小苹果。
大孩子呢,站在那儿就有点小大人的模样,胸脯挺得高高的,眼神里带着点小骄傲。
这区域活动啊,我想弄几个不同的区域。
比如说阅读区,那得摆上各种各样的书,从花花绿绿的绘本到有拼音的小故事书。
阅读区的环境就得安静,我一想到那画面,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小的静谧森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慢悠悠的。
我就跟孩子们说:“孩子们啊,在这儿呢,就像小老鼠钻进了大米缸,可劲儿看书,可别吵吵。
”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拿着绘本,眼睛瞪得大大的,瞅着那些画,嘴里嘟囔着:“这是啥呀?”大孩子就会凑过去,像个小老师一样说:“这是小兔子在拔萝卜呢,你看。
”还有建构区,一堆积木堆在那儿,像小山一样。
我就想象着孩子们在这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小手忙活着。
小的孩子可能会拿着一块积木,歪着头,不知道该咋弄。
这时候大孩子就该上场了,大手一挥说:“来,咱一起搭个大城堡。
”那气氛,热热闹闹的,像个小工地似的。
美术区也不能少啊。
桌上摆满了彩笔、颜料啥的。
我仿佛看到小娃子们在那儿,小脸上、手上都是颜料,像个小花猫。
大孩子呢,会认真地画着自己心里想的东西,可能是一片蓝天,可能是自己的家。
我就跟他们说:“画吧,画成啥样都中,就像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一样。
”科学区就有点神秘了。
那些小实验的东西放那儿,小孩子们眼睛里满是好奇。
我要是在那儿,就会跟他们一起捣鼓那些东西。
小的孩子可能会不小心把东西弄倒了,有点害怕。
我就拍拍他的头说:“没事儿,这就像小怪兽打了个趔趄,咱重新来。
”大孩子就会在旁边嘿嘿笑,然后帮着一起收拾。
这混龄班的区域活动啊,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大家一起玩,一起学,多有意思。
我这心里啊,就盼着这活动能顺顺当当的,孩子们能在里面玩得开心,学得也开心。
小中班混龄班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1. 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2. 幼儿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 幼儿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分享。
4. 师幼关系和谐,班级氛围积极向上。
三、工作重点1. 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4. 加强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四、具体措施1. 日常生活管理(1)加强晨间、午睡、如厕等环节的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开展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2. 教学活动(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2)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3)加强语言教育,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 情感教育(1)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责任感等品质。
4. 家园合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园沟通。
(2)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3)利用家长资源,丰富班级活动。
5. 环境创设(1)创设安全、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环境。
(2)定期更新环境布置,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6. 师资培训(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工作总结1. 定期对学期工作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2. 组织教师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
4. 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幼儿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以上措施,本学期我们将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园混龄混区教研办法(3篇)

第1篇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通过混龄混区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优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研目标1. 促进幼儿在不同年龄段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优化幼儿园教育环境,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质量。
三、教研内容1. 幼儿发展特点与教育策略2. 混龄混区活动设计与实施3. 教师观察与评价4. 教学案例分析5. 家园合作与沟通四、教研形式1. 教师经验分享会2. 观摩课与反思3. 教学研讨4. 教学实践活动5. 家园共育活动五、教研步骤1. 准备阶段(1)确定教研主题,制定教研计划。
(2)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发展特点。
(3)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实施阶段(1)开展混龄混区活动,观察幼儿的表现。
(2)教师针对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相互观摩,交流教学经验。
3. 总结阶段(1)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梳理经验。
(2)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制定下一阶段教研计划。
六、教研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2. 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支持,保障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过程。
4. 定期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估,确保教研目标的实现。
七、教研评价1. 教师评价:通过教师自评、互评、领导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评价。
2. 幼儿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混龄混区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家长评价:通过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家长对混龄混区教研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
通过以上混龄混区教研办法的实施,旨在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清理整理玩具物品。
6、积极主动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交流,学习分享、谦让合作。
艺 术 区
1、喜欢参与艺术活动。
2、愿意向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介绍艺术区的基本规则。
3、主动向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介绍艺术区的各种类型的材料。
2、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3、愿意向他人介绍自己,并与他人交谈。
4、能基本完整给弟弟妹妹讲述区域玩法和规则,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5、乐意向他人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
6、敢于大胆提问,并较准确地回答他人的问题。
社 会 区
1、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2、喜欢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游戏,愿意结识新同伴。
中班混龄(上学期)区域活动目标
户外游戏区
1、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
2、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和巩固数量、形状等相关概念。
3、发展空间知觉感。
4、在搭建的活动中,能主动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进行协商、合作完成任务。
5、喜欢建构活动,能在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作品。
语 言 区
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社 会 区
1、喜欢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游戏,愿意结识新同伴。
2、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能基本遵守规则。
3、喜欢带着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模仿生活中的情节,学会与他们协商进行角色分配。
4、愿意主动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交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科 学 区
1、喜欢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中班混龄区域目标
———————————————————————————————— 作者:
———————————————————————————————— 日期:
中班混龄区域总目标
户外游戏区
1、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和巩固数量、形状等相关概念,发展空间知觉。
2、在搭建的活动中,能主动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进行协商、合作完成任务。
社 会 区
1、喜欢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游戏,愿意结识新同伴。
2、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能基本遵守规则。
3、会用礼貌地方式向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表达自己的想法。
4、不欺负弱小,愿意主动帮助弟弟妹妹。
5、喜欢带着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模仿生活中的情节,学会与他们协商进行角色分配。
6、愿意主动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交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2、能够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用途,发现其简单的物理现象。
4、喜欢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5、能主动想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能够关注其色彩及形态特征。
6、能用歌唱、舞蹈、表演等活动向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7、愿意主动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合作,交流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8、能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正确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如:纸屑、泡沫、毛根等)粘贴出简单的物体。
2、能够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拼摆。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清理整理玩具物品。
4、积极主动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交流,学习分享、谦让合作。
艺 术 区
1、喜欢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能主动想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能够关注其色彩及形态特征。
7、能基本完整给弟弟妹妹讲述区域玩法和规则,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8、乐意向他人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
9、敢于大胆提问,并较准确地回答他人的问题。
10、喜欢参与阅读活动,经常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1、喜欢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安静倾听他人讲话。
12、喜欢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给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听,体验阅读活动带来的快乐。
3、喜欢建构活动,能在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作品。
4、能和同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一同搬运,使用积木搭建的过程,发展受的控制性和灵活性。
5、能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协商制定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6、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班级能较快适应。
7、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
3、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能基本遵守规则。
4、会用礼貌地方式向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表达自己的想法。
5、不欺负弱小,愿意主动帮助弟弟妹妹。
6、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7、在和弟弟妹妹一起合作的游戏中积极、快乐。
8、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科 学 区
1、喜欢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7、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8、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9、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科 学 区
1、喜欢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并乐在其中。
2、能够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热等性质或用途,发现其简单的物理现象。
3、能够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拼摆。
8、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语 言 区
1、了解阅读区的基本规则。
2、看完书能够把书放回原位。
3、愿意向他人介绍自己,并与他人交谈。
4、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5、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6、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3、能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正确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如:纸屑、泡沫、毛根等)粘贴出简单的物体。
中班混龄(下学期)区域活动目标
户外游戏区
1、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和巩固数量、形状等相关概念,发展空间知觉。
2、喜欢建构活动,能在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作品。
4、能和同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一同搬运,使用积木搭建的过程,发展受的控制性和灵活性。
5、能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协商制定并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语 言 区
1、能基本完整给弟弟妹妹讲述区域玩法和规则,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2、喜欢参与阅读活动,经常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喜欢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安静倾听他人讲话。
4、喜欢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给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听,体验阅读活动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