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612社会学原理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商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商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商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二(812)第四部分商法学(3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公司合并2.一致行动人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我国公司法上公积金的含义及其类型。

2.简述上市公司收购中的权益披露规则。

参考答案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二(812)第四部分商法学(3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公司合并答:公司合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依法达成合意,归并为一个公司或创设一个新的公司的法律行为。

公司合并的法定方式有两种,即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公司合并有四个特点:(1)除在吸收合并中吸收公司存续外,其他情况下公司均归于消灭。

(2)合并后消灭的公司的股东自然成为合并后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的股东。

(3)因合并而消灭的公司的资产及债权债务,一并转移至合并后存在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无须经过清算程序。

(4)合并是参与合并的公司之间的契约行为,不是股东之间的契约行为。

合并是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种市场行为。

2.一致行动人答:在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中有一致行动情形的投资者,便互为一致行动人。

如无相反证据,投资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致行动人:(1)投资者之间有股权控制关系;(2)投资者受同一主体控制;(3)投资者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主要成员,同时在另一个投资者担任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4)投资者参股另一投资者,可以对参股公司的重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5)银行以外的其他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为投资者取得相关股份提供融资安排;(6)投资者之间存在合伙、合作、联营等其他经济利益关系;(7)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8)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9)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和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等亲属,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10)在上市公司任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前项所述亲属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或者与其自己或者其前项所述亲属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11)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与其所控制或者委托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持有本公司股份;(12)投资者之间具有其他关联关系。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二(812)注意:(1)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

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一、二、三部分为必答部分;第四、五、六部分为选答部分,即只需从三部分中选答一部分,未按要求选答者,选答部分所作答案均不予得分。

第一部分民法学(6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诉讼时效2.排除妨害请求权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宣告失踪的条件与法律后果。

2.简述地役权的概念与特点。

三、论述题(15分)试述我国《合同法》确立的违约行为形态体系及其违约救济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15分)乙建筑公司向甲建材公司发出传真,表示“急需0号水泥100吨”。

甲公司收到传真后,立即回电表示没问题,并开始安排货源。

但三日后,当甲公司询问如何发货时,乙公司表示已经购得,不再需要该种水泥。

双方发生争议,甲公司诉至法院。

根据上述案情,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若双方就合同是否成立发生争议,则甲乙之间是否已经成立合同?为什么?2.若双方就究竟是甲公司送货还是乙公司自提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3.若双方就价款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4.若甲公司收到传真后没有回复,而是直接将100吨0号水泥送至乙公司的某工地,乙公司已经接受,现在双方就价款发生争议,则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第二部分经济法学(3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经济法责任2.课税要素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我国转移支付的形式。

2.简述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民事诉讼法学(3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除权判决2.诉讼中止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情形。

2.简述我国民事诉讼中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专注考研考证《社会学研究方法》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导论一、基本概念1.社会研究答: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社会研究是科学的一个部分,它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社会世界。

社会研究的意义在于:学习和掌握社会研究方法,既有助于理解社会学及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也有助于理解社会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在探索社会世界时所做的一切。

社会研究的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1)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2.方法论答: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或者说,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同时也是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

一种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另一种是人文主义方法论。

3.研究方式答: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社会研究的具体方式通常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其中每一种方式都具备某些基本的元素或特定的语言,构成一项具体社会研究区别于其他社会研究的明显特征。

同时,每一种方式可以独立地走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全部过程。

不同的研究方式分别被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1)调查研究最经常地被用来描述一个大的总体的状况,以及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2)实验研究则主要被用来探索和证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实地研究更多地是在深入理解社会现实,以及在提炼和建构理论方面发挥作用;(4)文献研究则常常被用于帮助研究者去探讨那些既不会引起研究对象的任何反应、又是其他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达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2法学综合知识一(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2法学综合知识一(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2法学综合知识一(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一(612)刑法学(4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减刑2.紧急避险3.犯罪过失二、简答题(10分)简述犯罪预备。

三、论述题(15分)试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一(612)刑法学(4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减刑答: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

狭义的减刑是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广义的减刑是指凡受刑事处罚的人,在具备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不仅包括狭义减刑的范围,还涵盖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罚金、缓刑及因主刑减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

2.紧急避险答: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

其中避险意图、避险起因、避险时间、避险对象、避险限度、避险限制和避险禁止是构成紧急避险的七个必备要件,缺一不可。

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同时也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犯罪过失答:犯罪过失,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我国刑法根据行为人是否已经预见危害结果,将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丛
2、逆向社会化
3、情感性互动
4、参照群体
5、社会性别
6、社会运动
7、《社会分工论》
8、拟剧论(戈夫曼)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

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

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_法学基础201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专业课真题_法学基础201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专业名称:法学类各专业
考试科目:法学基础611(共150分)
一、概念比较(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实体法和程序法
2、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
3、法律效果和法律目的
4、法系和法律体系
5、有权法律解释和无权法律解释
二、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简述法的创制程序
2、简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3、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4、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及其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前提和条件
三、论述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计60分)
1、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2、论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
第一页共一页。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2法学综合知识一(法理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2法学综合知识一(法理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2法学综合知识一(法理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一(612)法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规范性法律文件2、调整性规则二、简答题(10分)论正当法律程序的构成要件。

三、材料评析题(10分)材料一:张德江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推进民主立法,应当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开放包容的立法工作机制。

要完善立法机关主导,有关部门参加,人大代表、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立法工作机制,使各方面的意见和关切得到充分表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二要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比如:公布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召开立法座谈会、听证会等。

要进一步健全公布法律法规草案征求意见机制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重视网络民意表达,认真归纳整理分析,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对于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尤其是设定普遍性义务的法律法规草案,要适时围绕草案中的主要问题和不同意见,组织有关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三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要在立法工作中更加注重发挥人大代表的特点、优势和作用,办理好人大代表依法提出的议案、建议,把办理议案、建议同制定、修改法律紧密结合起来。

在起草和审议法律草案中,邀请代表参与有关立法活动,认真研究吸纳代表提出的意见。

四要完善法律起草、审议的协调协商机制。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在立法工作中,要广泛听取并认真对待各方面意见,包括不同意见,充分尊重、合理吸收各种建设性意见建议。

对于立法中的重大问题、意见分歧较大的问题,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商,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智慧。

”材料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发布2013年6月21日发布公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立法工作安排,拟7月下旬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将审议《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二(812)第一部分民法学(6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诉讼时效2.排除妨害请求权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宣告失踪的条件与法律后果。

2.简述地役权的概念与特点。

三、论述题(15分)试述我国《合同法》确立的违约行为形态体系及其违约救济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15分)乙建筑公司向甲建材公司发出传真,表示“急需0号水泥100吨”。

甲公司收到传真后,立即回电表示没问题,并开始安排货源。

但三日后,当甲公司询问如何发货时,乙公司表示已经购得,不再需要该种水泥。

双方发生争议,甲公司诉至法院。

根据上述案情,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若双方就合同是否成立发生争议,则甲乙之间是否已经成立合同?为什么?(2)若双方就究竟是甲公司送货还是乙公司自提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为什么?(3)若双方就价款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4)若甲公司收到传真后没有回复,而是直接将100吨0号水泥送至乙公司的某工地,乙公司已经接受,现在双方就价款发生争议,则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参考答案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二(812)第一部分民法学(6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诉讼时效答: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制度,是指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经过法定期间,即发生权利功效减损法律效果的制度。

诉讼时效是关于权利行使期限的规定,该期限具有如下特点:①期限的法定性。

诉讼时效期间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超过该期限以后,当事人的民事权利的效力就会发生减损的效果。

②期限具有可变性。

诉讼时效的期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

③期限具有强行性。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a.不允许当事人通过约定排斥时效规范的适用;b.不允许当事人约定延长或缩短诉讼时效期间;c.不允许当事人预先放弃诉讼时效的利益。

2014,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学综合知识二(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学综合知识二(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809经济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2010年经济法学(代码809)真题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90分)1.简述经济法的调制法定原则。

2.简述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3.简述税收公平原则。

4.简述经济法主体的“二元结构”在财政法中的体现。

5.试从公正与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简述你对增加证券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认识。

6.简述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消费者保护法的关系。

7.简述政府采购的具体制度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8.简述反垄断法中的相关市场的含义。

9.简述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

二、论述题(30分)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试从“消费与发展”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我国政府刺激内需的“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制度保障。

三、评析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1.我国《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实施一年多以来,迄今还没有一起非常经典的反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协议、行政垄断的执法案例。

一位反垄断法方面的知名学者说,“我对《反垄断法》实施的效果不是非常满意。

实际上,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现象是非常普遍和明显的。

”请评析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2.据悉,2009年法院、银行联手悬赏“捉拿”的首批“信用卡老赖”,均因恶意透支超过规定期限,且经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债务,而被银行起诉到法院,进而被录入“黑名单”的。

事实上,这仅是法院系统受理的信用卡纠纷案的“冰山一角”。

2009年2月底,一家建材公司辞职不久的职员卢先生将自己的“老东家”告到了法院:原公司老板冒领他的信用卡,并恶意透支。

原来,在卢先生跳槽前,某银行前来该建材公司推销信用卡,公司老板鼓励员工(包括卢某)一起办卡。

卢某辞职后,该老板遂将银行寄来的卢某的信用卡开启、消费,直到银行给卢某接连打来数个电话催款后,他才得知自己当初办理的信用卡竞被原来的老板领用了。

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616法学综合一(法理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616法学综合一(法理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616法学综合一(法理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考试科目:616法学综合一法理学部分(100分)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2.法律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各国法律日渐趋同吗?简述看法。

3.你赞同恶法亦法的主张么?结合具体例证说明。

4.简述法律解释的主要方法。

5.简述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电影秋菊打官司,马背上的法庭等作品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送法下乡的努力,请结合实际论述国家送法下乡的意图,逻辑和效果。

2.请结合代码就是法律这一论断,论述互联网对隐私权保护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两高通过司法解释将网络空间解释为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公共空间,从而将网上特定行为解释为可受刑法管辖,在面对新行为和事务的时候,这种拟制是否合理。

2.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治理在网上编造虚假信息等行为?如果有,请详细论述,如果没有,请分析原因并论述其他可能替代的手段。

参考答案:法理学部分(100分)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答:关于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具体阐述如下:(1)法的渊源,就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不同法律地位或效力的法的一种分类,是法的一种形式。

一般将法的渊源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渊源。

(2)法是长期形成的中华法系的传统,也是我国近现代受大陆法系传统影响较深所形成的我国主要的法的渊源。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有:①宪法。

在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中,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制定一切法律、法规的依据。

②法律。

这里所说的法律是指狭义上的、作为一种法的渊源的法律,按照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有权制定法律。

具体包括基本法律、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作的决议和决定。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绝密★启用前201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社会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考试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6分)1.差序格局2.社会过程3.镜中我4.粗死亡率5.社区工作6.制度7.族群(韦伯)8.阐释研究范式9.实地观察10.内容分析方法11.统计推论12.跨文化比较法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及功能。

2.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

3.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4.纵贯研究的几种类型。

5.应用人类学的两种价值取向。

三、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社会现代化的传统发展战略、基本需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2.试述布劳“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6分)1.差序格局答:差序格局是指社区居民之间有无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之亲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特征,基于血缘关系之亲疏而形成的、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关系有差别的现象。

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这是一种差序格局。

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2.社会过程答:社会过程是指社会是怎样变动和发展的,其中既包括宏观社会的变迁,也包括微观社会的变动。

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宏观视野关注的是社会过程。

社会过程和群体活动是以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3.镜中我答:“镜中我”概念的提出是库利对符号互动论的突出贡献,它是指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自我认识是交往对象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即人们是通过想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形成自我观念的。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812法学综合知识二(经济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二(812)第二部分经济法学(3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经济法责任2.课税要素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我国转移支付的形式。

2.简述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法学综合知识二(812)第二部分经济法学(3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经济法责任答:经济法责任,或称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规定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亦或是因实施了违法行为,侵害了经济法所保护的法益,而应受到的经济法上的制裁。

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的分类。

例如,依据违反的经济法的具体门类的不同,可以分为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责任和违反市场规制法的责任两类;依据违法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调制主体的法律责任和调制受体的法律责任,等等。

2.课税要素答:课税要素是决定征税主体能否征税和纳税主体的纳税义务能否成立的基本构成要件,是构成税收征纳实体法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也被称为税法中的实体法要素。

具体包括:①税收主体。

税法主体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②税收客体。

征税客体,也称征税对象或课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直接对象或称标的。

③税目和计税依据。

税目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具体项目。

计税依据,是指根据税法规定所取得的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亦即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

④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率。

⑤税收特别措施。

税收特别措施包括两类,即税收优惠措施和税收重课措施。

前者以减轻纳税人的税负为主要目标,并与一定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相关;后者是以加重纳税人的税负为目标而采行的措施,如税款的加成、加倍征收等。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我国转移支付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612社会学原理方法考研真题及详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考试科目: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社会群体
2.集合行为
3.越轨行为
4.田野调查法
5.城市化
6.社会控制
二、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

2.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3.简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4.简述调查研究法的基本步骤。

三、论述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计60分)
1.试述人的社会化环境及启示。

2.试述当前我国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参考答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考试科目: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社会群体
答: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是指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的存在,不仅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是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
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2.集合行为
答: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
①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
②无组织性,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它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
③行为者相互依赖,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3.越轨行为
答:越轨行为,又称社会越轨、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4.田野调查法
答:田野调查法,是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田野调查对于研究一些小型社区、特定群体的文化特征及其变迁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①在田野调查中,观察者进入观察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参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观察研究对象的各种行为及其变化情况。

这在探寻研究对象的深层思想意识和内部相互关系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让研究者在理解被研究者的社会情境的基础上,认识他们的思想意识发展的轨迹。

②通过田野调查中的深度访谈,可以与当地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并了解当地人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当地文化的内在意义,这对于保证所获得信息和资料的真实性有重要的意义。

5.城市化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

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6.社会控制
答:社会控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控制,是相对于狭义的“社会问题”而言的,社会问题只有当它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时,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才会想到应该采取某种措施进行干预,这就是控制;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二、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特点。

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是指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

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1)成员有限
初级群体一般是指2人到30人的小群体。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在人数较少的初级群体中,人们可以直接地、面对面地交往,不需要什么中间环节。

正是在直接交往中,成员对于彼此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非常熟悉,从而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联系。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并没有明确、严格的分工,不可能仅仅保持一种角色关系。

一般说来,人们之间的关系由一种角色关系转变为多重角色关系,正是初级群体形成的一个标志。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交往不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关系上,而是富有“人情味”。

每个成员都希望了解对方的内心,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成员间期望相互关心与安慰,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维系。

感情交流是成员间亲密关系的基础。

(5)成员难以替代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充满着富于感情色彩的多种角色关系,因而某个特定成员是不能随意由另外一个人来代替的。

在这一点上,初级群体中成员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

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的缺失,都会给其他成员造成很大的心理震动。

(6)群体整合程度高
初级群体中,成员彼此熟悉,关系极为复杂而且密切,利益休戚相关,因而其群体意识很强,群体整合程度高,尤其是在维护和争取群体利益与荣誉方面,所有成员在行动上往往表现出高度的一致。

个别成员的偏离、背叛,会招致严厉的制裁。

(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在初级群体中,一般没有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法律。

成员的行为、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成员与群体的关系,主要靠习惯、风俗、伦理道德、群体意识等非正式的手段来控制、维持。

2.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答:社会制度,又称社会设置,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

其基本功能包括:(1)从社会整体层次水平来看,社会制度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是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主要是利益关系,从而起到维护社会整体秩序、社会整合的作用。

①制度的集体性约束特征指明了人们的个体行动对集体行动之规则、规范等的服从和遵循;
②通过制定规则和规范,明确规定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关系,确立相应的社会地位结构及其社会资源分配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