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遗迹景区简介
运城旅游景点一日游

运城旅游景点一日游
运城市是山西省的一个古城,拥有许多优美的旅游景点,适合进行一日游。
以下是我推荐的运城旅游景点一日游路线:
上午:
1. 运城古城墙:运城古城墙是明代建造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可以在城墙上漫步,欣赏古建筑和周围的风景。
2. 运城杨家将府:杨家将府是明代杨家将的后裔所建,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村大宅院。
这里可以了解中国古时候的农村生活方式和文化。
中午:
在运城市区的中心地带,有许多餐馆可以选择。
你可以品尝当地的传统美食,如运城牛肉面和炕窑羊肉等。
下午:
1. 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北方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有许多古寺庙和宝塔,以及壮丽的自然风光。
2. 运城市博物馆:运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展示了山西历史文化的特点。
参观博物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傍晚:
回到运城市区,可以在老城区漫步,欣赏古建筑和夜景。
你还
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如糖火烧和胡辣羊杂等。
这个行程只是一个推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进行调整。
记得提前查好景点的开放时间和门票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
介绍神木杨家将文化作文

介绍神木杨家将文化作文杨家城是英雄地、英雄城。
小时候看连环画,长大了看晋剧、听评书,杨家将的故事早已浸润心田,杨家城早已心向往之。
“五一”长假和文友一拍即合,一了夙愿。
过了神木城区,顺着窟野河东岸一路向北,驱车20分钟约15公里的山头上,有一座早已废弃的城池,这里便是“杨家将”的故里杨家城,如今被称为杨城村。
在杨城村路侧有古柏一片,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其中,最大的一株古柏树冠如盖,枝分五杈,状若手掌,下有一碑,上写“杨业手植柏”,相传是杨业弱冠时离开故土麟州时亲手栽植,寓根留麟州、树在人安之意。
多少年来,当地百姓视之为神树,按时祭祀,祈一方平安。
五月的杨家城,风沙初息,杨柳吐翠,柠条花开得正艳。
千年前的边塞征战地古城堡早已沦为废墟。
要不是夯土城墙的残基和撒满城坡的碎瓦砾,以及城墙豁口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真的难以让人和北宋名臣范仲淹笔下“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古战场古城堡相联系。
杨家城为古麟州府所在地。
中国古代以麒麟为龙子。
盼麒麟送子,盼生得“麒麟儿”,就成为民间的祥瑞与美好期望。
一个地方有幸得“麟”命名,显然是寄托了许多美好的愿望。
但历史上的麟州却是锋镝所向、旌旗漫卷之地。
追寻历史,由于杨家城“西屏榆阳,东拒河朔,南卫关中,北控河套”特别的地理位置,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设置麟州以来,这里就胡汉杂居,群雄割据,战争频仍。
尤其到后晋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北方的契丹族后,麟州更成为北宋抗击契丹、西夏的战争前沿边防要塞。
仅《宋史》中记载,环绕麟州城所发生的战争就达数十次之多。
在血雨腥风的民族斗争中,杨家城多次改制,数易其名,经宋、辽、金、夏、元、明各王朝,到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县址迁徙,杨家城彻底废弃。
麟州被称为杨家城,自然不能不说杨家将。
将门故里一座城,满门忠烈一群人。
五代时天下大乱,为保一方平安,杨信(弘信)雄起麟州,自为刺史。
杨弘信及其次子杨重勋和其孙杨光扆,世代守卫着麟州,抵御契丹、西夏守卫国土,为保障边城麟州军民的生命财产,屡建功绩。
奇怪的杨家将庙和七郎坟

奇怪的杨家将庙和七郎坟——古北口纪行之三一、妇孺皆知杨家将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便出现了民间传说。
这些传说由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便成了至今使历史学家、文学史家头痛的难题。
现在要分清这些传说究竟是真实的历史,还是捕风捉影的口头创造,简直比登天还难。
且不论炎黄子孙是否是龙的传人,即便是上古五帝,有的史学家至今不承认真有其人,而是鸟兽鱼虫。
秦汉以来的民间传说,似乎用不着考证研究了,因为既有文字,又有简帛,只要有据可查就行,其实也不尽然。
因为先人的记录,大多不写明这是传说,那是历史,所以在后人看来,仍然是一笔糊涂帐。
孟姜女哭倒长城,显然是传说,但人们总认为实有其人,实有其事。
这个唐朝才出现的悲剧故事,打动着千万人的心。
人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杨家将也是如此。
由于杨家将子孙三代忠勇报国,因而从宋朝开始,便出现了不少关于杨家将的传说。
现在要分清究竟哪些是杨家将传说,哪些是杨家将历史,有一定难度。
即使广搜资料,细加考辨。
还有一些问题只能存疑。
民间口头传说杨家将的故事,几乎与杨家将同步,至少是在杨业牺牲后不久,便出现了杨家将的传说。
所以当时欧阳修曾记录说,杨业、杨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杨琪墓志》)。
里儿野竖即是老百姓,道是说、讲之意。
可见当时杨家将事迹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流传的事迹,有的是杨家将的真实历史,而大多数则是民间的创造即传说了。
到宋朝末期,杨家将的传说经久不衰,而且愈传愈远离史实。
《烬余录》专门记有杨家将的事迹,但大多由传说而来。
为什么在宋朝就盛行关于杨家将的传说?除了杨家将本身值得人民怀念与歌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宋朝外患不断,人们通过杨家将的故事和传说,来表达、寄托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当时的宋、辽、夏、金诸国,都是中国国内的分裂政权,分裂王国,与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分裂国家一样,只不过辽夏金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权。
汉中宁强旅游景点

汉中宁强旅游景点
汉中宁强县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景点:
1.镇北堡古城:位于宁强县城东北十三公里处,是明代名将杨
业的故乡。
这里有保存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以及许多历史文物和民俗文化。
2.周至寺:位于宁强县城以南六公里的神山周至峰上,是汉中
地区的佛教胜地。
寺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迹,还有著名的周至寺大钟。
3.清水塔:位于宁强县城西南约十公里处,是一座传统的古塔。
这座古塔建于唐代,保存完好,是宁强县的地标之一。
4.杨家将府:位于宁强县城北约十一公里处,是明代名将杨业
的故居。
府内有许多古建筑和文物,展示了明代的历史和文化。
5.柞坪草原景区:位于宁强县城东南约四十公里处,是一片广
袤的草原。
这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体验民族文化和草原风情。
这些景点都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游客可以在游览中感受到宁强县的魅力。
河南天波杨府导游词介绍

河南天波杨府导游词介绍天波杨府占地90亩,是一座仿宋古典园林建筑。
坐北面南,由东、中、西三个院落所组成。
东院演兵场,是杨家将操兵练武的场所。
中院杨家府衙,是天波杨府的主体部分。
我们大家现在进入的这个院子就是西院杨家花园,这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花园。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河南天波杨府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河南天波杨府导游词1穿过西院我们就来到了“碧波染翠”景区,在这里我们大家看到的反映杨家将爱国主义精神的三座雕塑分别是:“世代忠烈杨家将”、“忠烈千秋”、“浩气长存”。
大型浮雕照壁《世代忠烈杨家将》,高4米,宽15米,为钢筋水泥材质,整个浮雕,场景宏大、气势恢宏。
雕塑《忠烈千秋》设置在白虎桥南端,是一组杨家男将手持杨家枪、忠心报国、一心杀敌的群体形象;在演兵场大门入口处塑有《浩气长存》金刀杨令公塑像。
雕像为钢筋、钢网骨架、水泥圆雕材质,像高2.4米、宽3.2米。
景区中心有一座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的汉白玉制三拱桥,名曰“白虎桥”。
桥的东面有长达60米的仿古花架亭。
我们现在到天波杨府中院,去参观反映杨家将故事的大型民间泥塑。
中院大门高悬杨成武将军题写的“天波杨府”金匾,门前有下马石,宋太宗曾下旨,凡经杨府门前通过的官员,“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杨家的敬仰。
进大门有照壁,浮雕着梅、兰、竹、菊、荷的图案。
两侧是钟鼓楼,钟楼和鼓楼是中国古代沿袭下来的定制建筑,节庆大典中鸣钟击鼓成为古代之惯例。
然而天波杨府的钟和鼓,在战乱年代却有着特殊的用途,钟叫“聚将钟”,鼓为“催战鼓”,分别为聚集将士,鼓舞士气之用。
开封民间相传,杨家聚将钟有两处:一处在龙亭之东,曾被日军炸断盗走,后来有关专家依据照片分析,似为周王府独柱亭之柱。
另一处在杨家湖北部,曾露出水面,年长目睹者称极似钟纽。
因位置在杨府范围附近,较为可信,可惜此物在解放初期已失去踪影。
河南天波杨府导游词2往前为过厅,是宋式歇山丁字脊建筑,厅前是威风凛凛的守门武将焦赞、孟良的塑像,像高2.7米。
对杨家将居住在繁峙马峪里的初探

对杨家将居住在繁峙马峪里的初探对杨家将居住在繁峙马峪里的初探马峪里村是繁峙境内的一个古老村庄,明朝曾设都(乡),其位置在今繁峙县繁城镇东魏家庄村与西魏家村之间,清朝因水患等原因马峪村里消失。
在明《繁峙县志》和一些碑记中有不少关于杨家将居住在马峪里村和马兰口(马峪口)的记载。
马峪里又有杨家将的三座坟墓,现在根据有关碑文和杨家坟的记载,对杨家将在马峪里居住的历史提如下看法,供参考。
繁峙县雁头村南有杨业十四代孙杨友的坟墓,墓地原有不少碑记,今已不存。
杨友(元帅)墓碑和《元帅杨公讳友墓碑志》两篇碑文收录在道光丁未年所修的《杨氏族谱》中,原文未录年代及撰书人。
但碑文中有“坚州”、“杨怀玉坟地”等语,可确定为元代所刻。
繁峙元代称坚州。
杨怀玉是杨山的曾孙。
杨山是元初人,其曾孙应是元未人。
以上两篇碑文内容涉及到鲜为人知的杨家在繁峙马峪里居住的历史。
现将我了解的一些情况及看法写在后面。
一、关于马峪寨、马峪里和马峪沟。
马峪寨是天隘名,马峪里是村名,马峪沟或马峪是指马峪河流域或马峪寨、马峪里附近的山沟。
有时马峪也专指马峪里村。
马峪寨位于今繁峙县繁城镇白堡村,《宋史》写作“麻峪”,“麻”疑为笔误。
这里古代有堡,因土呈白色,故名白堡。
明代马峪寨改名为马兰口,并迁于今应县。
马峪里这个村早已不存在了,但从留下的资料可以找出其大概位置。
魏家祖坟元延佑七年(1320年)碑载,“大元国冀宁路坚州(今繁峙)马峪(里)上户祭主雁门站提领魏广等众房族祖坟内创建浮图”。
这说明魏氏住在马峪里而且是上等户。
明嘉靖三十一年所刻的魏廷璋《墓碣记》载:“繁峙马峪(里)魏君廷璋,字朝重,致政驿宰。
其里闾去县城西北十五里,去马兰口南八里”;“闾西一里许有先茔”。
这里所说的县城是南关村繁峙故城。
县城于明万历十四年迁于今址。
马兰口虽迁应县,其旧址——白堡村今仍在。
特别是魏氏先茔还在,且茔内有元、明的碑记,根据此碑提供的方位,我们可以确定古代的马峪里村就是魏氏老坟东面一里外。
杨家界景区景点

杨家界景区景点一步登天由五郎拜佛景点沿山巅出丛林,东行500米,岭上一峰耸立,海拔1130米。
有铁梯32步可登峰顶。
峰顶平坦,长5米,宽4米,有铁栏杆围护。
台上有虬松20余株,或屹立于台顶,或倒悬于峭壁。
登台东望,7道屏峰,层次分明。
东南可见黄石寨、龙风哑。
西南诸峰邻近,树木苍郁,西瞰中湖方向景深多层,其中第一层为棱形矮平石柱两座,第二层为石峰三座,其中一座如人抱孩,孩以手揉目状,中间一座如一对情人拥抱,另一应如一大型屏障。
南面一石峰上大下小,似一棒槌。
绝壁藤王野人谷中一石壁高约百米,下生一古藤,图径93厘。
根扎石壁底部,藤茎附悬向上伸展。
下段枝叶繁茂,攀附石壁面积达300多平方米,据专家考证,藤龄数年,形态罕见。
空中走廊空中走廊由群仙开宴景点沿石径蜿蜒而下约200米处,一巨峰于半腰分裂,内可行人,长300米,宽0.1-1米。
南侧悬崖峭壁,深不见底。
北侧石壁高50米,抬头不见其顶。
人行其内,如置身空中长廊。
廊中虬松悬崖,乱云飞渡,山风呼啸。
廊之东、南和西南三面峰立如林,或如城墙,或加堡垒,各呈奇举。
天波府天波府位于乌龙赛下。
有10座石墙,皆相对平行而立,高矮参差不齐,气势恢宏恰似古代候将相府地遗址,仿佛此处原是杨家将的天波府。
龙泉瀑布龙泉溪的尽头,一悬崖高自余米,泉水自悬崖飞泻,呈雾状飘落谷底,形成瀑布。
瀑高80米,上宽5米,下宽15米。
左高55米悬崖处,有三节怪石凸出石壁,泉水跌落其上,形成烟雾,水汽氤氲。
沿古藤湾向下走约1公里,便是杨家界又一胜景,名曰“龙泉瀑”。
从峡口再溯溪而上2公里便见飞瀑。
这座瀑布比索溪峪的百瀑溪、天子山的鸳鸯瀑以及张家界的猴儿洞瀑布还要高,还要美。
它高挂悬崖,飞流直下。
站在瀑前,细雨飞溅,凉风撩衣,哪怕你走得浑汗如雨,也只要几分钟,便顿觉暑热全消,凉爽生寒。
站在瀑前看瀑面,瀑面景色壮丽,气势非凡,訇然之声,如响雷一般;再看瀑底,瀑底碧水一泓,清澈见底,游鱼可数,群山倒影再现。
杨家将故里——麟州城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杨家将故里——麟州城塞北作为我国历史上的英雄群体,上千年以来,从民间传说到戏剧词曲,再到小说传奇、影视屏幕,杨家将忠勇爱国、赴汤蹈火、忧国忘家、不避艰危的英雄事迹,一直在流传繁衍,绵延不绝。
在传说和文艺作品中十分显赫的杨家将,却在史籍记载中非常简略,这就使杨家将其人其事,更显扑朔迷离。
因此,才有一个个史学家,在宋朝的河流中漫溯,捕捞珍贵的历史遗存,努力除去岁月的尘埃,向人们展示历史的真相。
杨家将的故里麟州城,就在史学家们一次次呕心沥血的捕捞中,宁静而又威壮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推出字幕:杨家将故里——麟州城麟州城又叫杨家城,坐落在陕西省神木县城北15公里处。
据《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唐开元八年,即公元720年,突厥人康待宾联合党项羌族反叛唐朝,占据了盐、绥、银、夏、胜、丰等六个州县,对京师长安构成威胁。
唐玄宗拜燕国公张说为帅,集万人之师偷渡黄河,平息了叛乱,生擒了康待宾。
为了安抚已放下武器的党项羌人,张说奏请朝廷在此设置一州。
朝廷采纳了张说的建议,于开元十二年正式设置麟州。
由于麟州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口构成,从一开始就成为胡汉杂居,群雄割据的兵家必争之地。
尤其到五代时期,后晋石敬塘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北方的契丹族,更是将麟州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为了保护一方的平安,世居麟州的地方豪士杨弘信挺身而出,自立为刺史,与他的大儿子杨重贵,即后来成为杨家将老令公的杨业,二儿子杨重勋,开始谱写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公元1051年,北宋宰相欧阳修为杨弘信的重孙杨琪撰写了《杨琪墓志》,对麟州杨氏家族作了详尽的叙述。
从杨弘信开始,次子杨重勋,孙杨光三代都是麟州的地方最高长官,重孙杨琪官至供备库副使,玄孙杨畋是北宋著名的谏臣,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死后追任右谏议大夫。
他刚直不阿,清正廉洁,与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苏辙等都是好友。
据《杨琪墓志》记载:杨业是弘信的长子,他有个儿子叫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
满门忠烈杨家将

满门忠烈杨家将图⽂/本报记者⽩清洲⽆敌将军杨业胸怀天下,以⾝殉国;七郎⼋虎浴⾎奋战,杀⾝成仁;杨门⼥将⽂韬武略,威震辽帮……杨家将舍⾝取义、忠勇报国的故事流传百世,妇孺皆知。
杨家将的故居便在神⽊县城北15公⾥窟野河东岸的沙峁镇。
保护和开发杨家城,对于全国百强县——神⽊的经济和社会⽂化建设有何作⽤及价值?⼜如何来保护和开发呢?82岁的杨家将第47代传⼈杨⽂岩⽤30多年的时间翻⼭越岭,⾛村⼊户,踏遍了杨家城的⾓⾓落落,发现了很多珍贵的遗存,成了杨家城研究的⼀张“活地图”。
他和杨家将研究会的同仁翻阅《资治通鉴》和欧阳修等⼈撰写的墓志铭等史实和资料,逐⼀⽐对,核实遗址、遗物,最⼤限度地缩⼩与历史的距离,努⼒还原当年的历史真相、真貌。
神⽊县原副县长、杨家将研究会副会长乔振民和马安亮掷地有声:杨家将是古代的,但杨家将的精神却是现代的,是与时俱进的。
杨家将的历史和现实⼀脉相承!提炼杨家将精神这块真⾦,古为今⽤,何愁外强⼊侵?何愁贪污腐化?更何愁不精忠报国?杨家城的历史由来沿神⽊县城向北深⼊,便可抵达杨家将的故⾥杨家城。
关于杨家将与这座城池的故事,在这⾥代代流传。
杨家将精神和⽂化的影响在其周边随处可见,剪纸、雕塑、书籍和戏剧,杨家将的故事“⾥⼉野竖,皆能道之”。
神⽊县杨家将研究会副会长马安亮、焦拖义、折和平带记者来到杨家城东南⽅向的⼀棵枝繁叶茂、状若⼿掌的⼤树前。
这棵树枝柯相连,须三⼈合抱,号称神树,神⽊县名便由此⽽得。
杨⽂岩介绍说,这棵苍⽼的柏树是杨业出征时亲⼿栽植的,已经成了历史的见证。
⽽不远处的两⼝⽼井,则供给当年杨家城的⼈畜饮⽔。
其四周散乱的礌⽯,则揭⽰着往昔战争的残酷和悲壮。
记者从城墙豁⼝进⼊杨家城东城,有⼀条路直通杨家将将军祠。
将军祠矗⽴在将军⼭的⼩⼭上,有正殿和东西厢房。
正殿门⼝有乔振民撰写的⼀副对联,⾼度概括了杨家将忠勇报国的辉煌业绩:铁马⾦⼽志在燕云万⾥驱驰号⽆敌,伟业丰功肇于麟府千秋忠烈誉满门。
怀仁杨家将景点详细介绍

怀仁杨家将景点详细介绍怀仁的杨家将景点那可真是超棒的呀!一进入杨家将景点,就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英雄气概的年代。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古色古香的。
你看那一座座仿古建筑,飞檐斗拱,特别有韵味呢。
墙壁上还刻有杨家将的各种英勇事迹的浮雕,那雕刻工艺真的是绝了,栩栩如生的,就好像杨家将们要从墙壁上走出来似的。
再往里面走,有一个很大的校场。
在古代呀,杨家将们肯定就在这样的校场里练兵呢。
现在这里有时候也会有一些表演,表演者穿着古代的盔甲,拿着长枪大刀,模拟着杨家将练兵的场景。
那场面可壮观了,喊杀声震天,让人热血沸腾啊。
杨家将景点里还有一个祠堂。
祠堂里供奉着杨家将的各位英雄人物。
一走进祠堂,就感觉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那牌位整齐地排列着,让人不禁对杨家将们充满敬意。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杨家将每一个人物的详细故事,像杨业,他可是杨家将的核心人物,他的忠诚和英勇那是出了名的。
还有佘太君,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在杨家的发展和保卫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呢。
景点里的园林景观也很不错哦。
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
在夏天的时候,绿树成荫,走在里面特别凉爽。
而且园林里还有一些小亭子,当你走累了就可以坐在亭子里休息,同时还能欣赏周围的美景,感受杨家将景点独特的宁静与美好。
另外呀,这里还有一个专门展示杨家将兵器的地方。
哇,那些兵器看起来都好厉害的样子。
从锋利的长枪到厚重的大刀,每一件兵器都好像在诉说着杨家将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的故事。
你可以想象一下,杨家将们手持这些兵器,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那是多么威风凛凛的画面啊。
在怀仁杨家将景点,无论是建筑、表演、祠堂,还是园林景观和兵器展示,都让人深深地感受到杨家将文化的魅力。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杨家将精神的地方呢。
每一个来这里的游客,都会被杨家将的英勇事迹所打动,被他们的忠诚、爱国等优秀品质所感染。
真的很推荐大家来这里游玩,相信你来了之后也会被这个地方深深吸引的呀。
怀仁金沙滩杨家将简介

怀仁金沙滩杨家将简介怀仁金沙滩杨家将简介1.引言怀仁县金沙滩镇是黄河石阜峡地区的中心镇,也是全国著名的杨家将故里,这里出产的杨家将依靠其勇猛善战、爱民如子、见义勇为等英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崛起史上的重要人物。
本文主要介绍怀仁金沙滩杨家将的历史、现状及影响。
2.历史怀仁县金沙滩镇自汉代有文献记载,当地居民世代以耕种为生,直到今天依旧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村。
但是在金沙滩,却有着一个特殊的传统——杨家将。
据考证,这里的杨家将始祖杨春芳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个民兵将领,曾带领百姓御敌,表现出勇敢果敢的英雄气概。
后来,他的子孙们继承了他的家训,以“忠诚慈善,见义勇为”为信条,世代英勇,成为一代代金沙滩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金沙滩的杨家将不仅是靠农耕为生的农民,在战乱时代,他们也是很好的勇士。
3.杨家将现状如今,金沙滩的杨家将已经成为文化传统和旅游资源,现有杨家将故居、祖庭、烈士陵园、奉天寺等景点,全年接待了大量的游客和外地人,被誉为“中原杨家将故郡、华夏英雄名扬四海”的景区。
4.杨家将影响金沙滩杨家将所展现的英勇豪迈和忠诚慈善的精神,具有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中,忠诚、勇敢、慈善等精神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金沙滩杨家将的家训“义气、慈善、崇德、尊贤”一直影响着金沙滩的农村社会。
他们的精神品质,堪称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5.结论金沙滩杨家将是中原地区的独特文化符号,这里培育了杨家将这个成为了全国著名的义士家族,他们的英姿飒爽,不仅让世人刮目相看,更深刻反映了当地的人文历史和社会风貌。
相信,金沙滩杨家将的种种传奇,将会激励更多的人们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和英勇精神,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家将祠堂考古历程

杨家将祠堂考古历程千余年来,杨家将的英雄业绩传颂不息,脍炙人口,闻名国内,声播海外。
纵观我国古代的历史,像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极为罕见的。
杨家将家族群体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英雄品格、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形成了积淀深厚的杨家将历史文化。
杨家将文化,是集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及其家族、部曲组成的群体,涵盖关于杨家将的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文化遗存及其反映出的思想哲理、精神传承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杨家将文化遗存,包括古战场、城堡、关隘、驻地、村落、祠庙和纪念地等遗址、遗迹,是杨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家将文化遗址、遗迹,经初步整理和不完全统计,涉及18个省、市自治区的96个市、县(区)的262处。
若进行实地考查,经当地文物部门和父老所指,约在300处以上。
这些遗址、遗迹,大约可分三种情况:有些是有据可考的;有些是传说附会的;有些是有待进一步论证的。
一、有据可考的遗址、遗迹举例1、陕西省神木县杨家城遗址。
县城东约20公里山岗上,即古麟州城,杨家将始祖杨信在此镇守。
今遗址尚存,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山西省繁峙、代州、原平自东至西一线的大石寨、茹越寨、胡谷寨、西陉寨、崞寨、阳武寨、雁门寨、楼板寨、土登寨、瓶型寨、梅回寨、麻谷寨、义兴寨,均系杨业为防御契丹所建。
3、河北省徐水县,城西北10公里遂城村遗址和城西20公里杨山遗址,是杨延昭拒守和击败辽兵之处。
4、甘肃省通渭县杨家城子的甘谷寨(城)和什川乡李家坪的通渭堡(寨)遗址,是杨文广在此逼退西夏兵,建寨筑堡的地方。
上面列举的有据可考的遗址、遗迹之外,还有不少。
这些遗址、遗迹既真实地展示了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祖孙四代,在五代和宋辽、宋西夏的交战中,所遗留的实物资料,又能补充文献资料记载中的缺失,是杨家将文化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杨家将遗迹景区简介

杨家将遗迹景区简介
杨家将文化景区简介
代县是杨家将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杨家将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时至今日,代县是全国保留杨家将文物遗迹和传说故事最丰富的地方。
杨忠武祠,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将满门英烈宗祭之地。
祠堂所在的鹿蹄涧村是现在全国最大的杨家将后裔聚居地。
祠堂始建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为杨业第十四代孙杨友、杨山兄弟二人奉旨修建。
祠内有杨业、佘太君夫妇及其子孙和穆桂英等杨门女将的塑像和牌位。
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立体化的展示了杨家将满门忠烈,守边保国的英雄事迹和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
祠堂现存规模虽不大,但保存有历代名宦彰颂杨家将的题词、赞记、匾额、楹联、碑刻等各类珍贵文物上百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有南宋文物“杨氏宗卷”,上有南宋皇帝敕牒、玺印和范仲淹、周必大、方逢辰等宋代名宦给杨家将题词的真迹;元代文物,祠堂的象征“鹿蹄石”;元、明、清三代记述杨家将史事的六通珍贵碑刻;清道光版“杨氏族谱”等等。
杨七郎墓,全国仅存的杨家将镇守边关留下的唯一墓冢,位于县城东25公里的东留属村。
杨六郎城,为现存最完整的杨家将戍守工事,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的胡峪乡盆窑村。
山西 杨家将 景点

山西杨家将景点
山西杨家将景点介绍
山西杨家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门世家,他们的战功赫赫,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一环。
如今,山西杨家将作为旅游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山西杨家将景点是一个兼具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
景点内保存着许多与杨家将相关的古迹和文物,使游客能够了解杨家将家族的壮丽历史。
景点内最著名的建筑是杨家将府邸,这座府邸是杨家将世袭家族的居住地。
府邸建筑雄伟壮观,巧妙地融合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展示了当时的宏伟气派。
除了府邸,景点内还有杨家将府邸附近的杨家将墓地,墓地保存着杨家将家族的祖先墓葬。
墓地内的碑刻和石雕表达了杨家将家族对家风家训的重视,也是杨家将家族的家族文化的重要遗迹。
参观杨家将景点,游客还可以欣赏到以杨家将历史为题材的表演和展览。
表演包括精彩的武术、武器展示、杨家将战斗场景的再现等,使游客能够深入了解杨家将的英雄事迹和家族传承。
展览则展示了杨家将家族的家族图谱、历史文物、家风家训等。
此外,景点附近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山青水秀的风景区和宜人的村庄。
游客可以漫步在杨家将故乡的乡间小道上,享受宁静与自然的美好时光。
总的来说,山西杨家将景点是一个结合了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府邸、墓地、观赏武术表演和展览等方式,深入了解杨家将家族的辉煌历史和家族传承。
而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
无论是历史爱好者、文化探索者还是自然风光追求者,这个景点都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神木杨家城简介

神木杨家城简介神木杨家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境内,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堡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杨家将军的故乡。
这座城堡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城堡体系,占地面积达到了100余亩,城墙高达10余米,拥有数十个角楼和城门,是一座典型的古代军事要塞。
神木杨家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这里是一个重要的边防要塞,用于抵御北方的匈奴和突厥等游牧民族的侵袭。
唐朝建立后,神木杨家城成为了一个县城,随后在宋、元、明、清等朝代中不断发展壮大。
尤其是在明朝,杨家将军杨士奇曾在这里任职,主持修筑了一座宏伟的城墙和多座城楼,使得神木杨家城成为了一个坚固的军事要塞和重要的商贸中心。
神木杨家城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汉、回、藏、满等多种民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杨家风格”。
城墙上的角楼和城门,都采用了石灰石和青石的交错砌筑,结构坚固,外观华丽。
城墙内的建筑群则采用了典型的中式建筑风格,有大殿、小院、花园、亭台等,布局严谨,风格优美。
此外,城墙内还保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古代武器,如弓箭、铁炮、战鼓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珍贵遗产。
神木杨家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在于其建筑风格和文物收藏,更在于其作为杨家将军的故乡而具有的历史意义。
杨家将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曾在明朝期间多次征战边疆,保卫国家安全。
他的家族在神木杨家城生活了数百年,留下了许多传说和故事。
如有一次,杨家将军率领军队在此与敌人激战,敌人攻城不克,于是派出一名使者前来劝降。
杨家将军却将使者斩首,并将其头颅挂在城楼上示众,以震慑敌人。
这一壮举至今在神木杨家城中仍有所记载,成为了杨家将军忠诚勇敢的象征。
如今,神木杨家城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尽管历经沧桑,神木杨家城依然保留着古代城堡的雄伟和静谧,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厚重。
同时,神木杨家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资源。
杨家将故里——鹿蹄涧村采风记

杨家将故里——鹿蹄涧村采风记山西代县王斌莺啼燕舞三月天,杏花开满鹿蹄涧。
欣闻代县杨家将故里-----枣林镇鹿蹄涧村举办杏花节,我们相约前往,看祠堂踏青赏杏花,敬仰杨家将风采,放松快乐心情,品味田园乐趣,感受春天的气息,目睹千树万树杏花开的美景。
我们从代县县城出发东行20公里,国道北面一座造型奇特的牌楼上书“天波杨府”四个大字吸引我们眼球。
车驶过牌楼向北而上,3分钟后进村牌楼又现眼前。
车未停稳,我已迫不及待地冲出车门,拿起相机,急冲冲地向省级文物-----杨忠武祠奔去。
杨忠武祠是宋代名将杨业后代为祭祀杨业夫妇及其后代名人而建的祠堂。
杨忠武祠创建于元代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东、西、北各建堂宇三楹,奉祀杨业及其后裔。
后院,左右厢房各三间,正殿五间、悬有“千秋忠义”、“威镇华夷”、“忠勋世美”三块题匾。
廊柱对联书有“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故;浩气英风留击塞,声威万代佩专城”。
殿内塑像正中为杨业与余太君像,两侧为八子塑像,东、西、南三面为杨家历代名将塑像。
杨家当年在战火中使用的战鼓铜锣,也陈列在殿内门口。
后院正中、立一块玲陇剔透的太湖石,相传这是当年从地下发现的鹿蹄石,已挺立了600多年,石色依然青翠。
背面,雕有一只梅花鹿,蹄迹遍布石上,蹄下有激起的水花旋涡。
石座四层,上刻乌兽、花卉、浮云、山水。
第三层石背镌刻“泰宝元平”字样。
祠堂塑像气宇轩昂,威武雄壮,让人肃然起敬之余,仿佛可感到当年的杨家满门保家卫国、血染疆场、英武不屈的忠烈风范。
正殿背后,有后世修建的“凌烟阁”,宏伟壮阔。
我们将通过独特的镜头语言、精美的版面编排,图文并茂地讲好新时代鹿蹄涧的故事,记录枣林镇的发展、聚焦广袤花海、定格感人瞬间、留住游人花下倩影、展现乡村美景、聆听春天序曲,分享美丽心得。
在镜头里,新绽放的杏花通过特写,花朵、花蕊清晰可见,令人瞬间心情舒畅。
鹿蹄涧村每年都会举办杏花节。
鹿蹄涧村位于代县城东北20公里处的枣林镇,有“杏花村”之称。
山西杨家将景点

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杨家将的故乡。
在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有一个以杨家将为主题的景区——杨家将景区,也称为代县杨家祠堂景区。
杨家将景区位于代县县城西北15公里的杨家村,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景区内有杨家将纪念馆、杨家祠堂、天波府、杨家将文化广场等多个景点,其中杨家将纪念馆是景区的核心景点。
杨家将纪念馆是一座仿古建筑,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包括杨业的遗物、杨家将家族的家谱、历代杨家将的事迹和杨家将文化的相关资料等。
此外,纪念馆还展示了代县杨家将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杨家将家族的历史渊源。
除了杨家将纪念馆,景区内还有天波府、杨家祠堂等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都是以杨家将为主题的仿古建筑,展示了杨家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景区还有杨家将文化广场、杨家将影视城等休闲娱乐设施,游客可以在此欣赏表演、品尝美食,体验杨家将文化的魅力。
总之,山西省忻州市代县的杨家将景区是一个以杨家将为主题的综合性景区,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杨家将家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杨家将文化的魅力。
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解说词

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解说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在这里,您将领略到古老的二郎神文化的瑰宝,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公园。
让我们了解一下灌南二郎神文化的背景。
二郎神,即杨戬,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灵之一,被尊奉为驱邪神、护佑家庭和平的神祇。
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正是为了弘扬二郎神文化而建立的,园区内保留了许多与二郎神相关的文化遗迹,成为了人们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座公园的魅力所在。
公园占地面积广阔,分为三个主要区域:文化遗址区、景观区和休闲区。
在文化遗址区,您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二郎庙和二郎神庙遗址,这些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景观区则以二郎神为主题,通过雕塑、壁画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二郎神的形象和传说故事,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二郎神文化的魅力。
而休闲区则提供了休息和娱乐的场所,您可以在这里散步、欣赏花木、品味美食,享受惬意的时光。
除了欣赏景观之外,公园还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例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公园都会举办盛大的二郎神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家前来参与。
届时,您可以观看到传统的舞狮、舞龙表演,还可以欣赏到二郎神文化的音乐演奏和舞蹈表演,让您全方位地感受到二郎神文化的魅力。
公园还设有二郎神文化博物馆,馆内展示了大量关于二郎神的历史资料和文物,为游客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您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二郎神的起源、传说和影响,进一步感受到二郎神文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保护和爱护这片文化遗产。
作为历史的见证,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它。
请大家在游览公园的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爱护公物,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游览环境。
感谢大家对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的支持和关注!希望您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家将文化景区简介
代县是杨家将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杨家将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时至今日,代县是全国保留杨家将文物遗迹和传说故事最丰富的地方。
杨忠武祠,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将满门英烈宗祭之地。
祠堂所在的鹿蹄涧村是现在全国最大的杨家将后裔聚居地。
祠堂始建于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为杨业第十四代孙杨友、杨山兄弟二人奉旨修建。
祠内有杨业、佘太君夫妇及其子孙和穆桂英等杨门女将的塑像和牌位。
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实物立体化的展示了杨家将满门忠烈,守边保国的英雄事迹和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
祠堂现存规模虽不大,但保存有历代名宦彰颂杨家将的题词、赞记、匾额、楹联、碑刻等各类珍贵文物上百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有南宋文物“杨氏宗卷”,上有南宋皇帝敕牒、玺印和范仲淹、周必大、方逢辰等宋代名宦给杨家将题词的真迹;元代文物,祠堂的象征“鹿蹄石”;元、明、清三代记述杨家将史事的六通珍贵碑刻;清道光版“杨氏族谱”等等。
杨七郎墓,全国仅存的杨家将镇守边关留下的唯一墓冢,位于县城东25公里的东留属村。
杨六郎城,为现存最完整的杨家将戍守工事,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的胡峪乡盆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