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总结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

THANKS
感谢观看
定义
早期症状包括突然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喉咙痛、乏力等。随后可能出现呕吐、腹泻、腹痛、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内出血、体外出血、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症状
定义和症状
传播途径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组织等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如衣物、床单、医疗器械等)间接传播。
防疫物资储备与分发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计划
05
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高风险人群。
对象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防控措施等。
内容
培训对象与内容
形式
线上培训、线下培训相结合,包括视频教程、讲座、案例分析等。
时间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培训,建议至少安排半天时间。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宣传教育
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卫生环境
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患者。
疫情监测
提前储备医用防护用品、消毒液等必要的防疫物资。
防疫物资储备
医疗机构防护措施
在医疗机构设置预检分诊点,对来院患者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
xx年xx月xx日
目录
contents
埃博拉出血热概述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措施埃博拉出血热诊断和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计划结语与展望
埃博拉出血热概述
01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简称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埃博拉出血热的医院感染防控培训

针刺伤
按常规脱去双手手套,从近心端向远心 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在 反复积压的同时,用流动的净水冲洗, 再用0.5%聚维酮碘消毒受伤部位;
如发现帽子、口罩被溅污,立即更换, 手术衣被污染浸湿皮肤时予以更换,并 用流动水冲洗污染部位;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送至医院感 染管理科。
由于疫病主要通过皮肤、粘膜等接触传播,当 前直面患者的医务工作者面临极高的感染风险。 迄今,已有两名在利比里亚工作的医生死于埃 博拉出血热;
内容
一、院内感染的控制 二、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三、职业暴露处理 四、医疗垃圾处置 五、个人防护设施的使用
埃博拉病毒理化特性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 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 病毒需要1小时。
防护的等级:严密防护。在加强防护的 基础上,加戴双层手套、全面性呼吸防 护器、防护靴或鞋套。
职业防护的目的:不能发生一例医护人 员院内感染,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人的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 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 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 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 皂水彻底清洗;
本次预防强调戴双层手套。
戴手套不能 代替洗手!
戴手套注意事项
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
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 时进行手消毒。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 穿刺针、插管等,不重复使用并统一处 理,可重复器械应进行彻底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9.3学校

临床表现
◆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 传染病。 ◆ 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 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 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并可出现不 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 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 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 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
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 直报,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各级疾控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
审核。对报告的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在作出进一步诊断后, 应当及时进行订正。对确诊病例还应当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相关信息报告要求和方式由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下发。
2014-9-3
培训内容
1 2 3
疾病概述 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预防控制措施
概 述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
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 血热病死率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
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
洲国家流行。
◆目前疫区国家暂定为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
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流行病学特征
1.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传染病医院护士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效果分析

H>2<@E@e8C?<138Fa@MH32<2713O@P272<@%Q7B8A@?$&#"%f83C0@##%aC0A@?#&!!
术后康复影响分析( e) 6全科护理%$&#(% #'"#(# !#9#$ -#9#96 #&!杨俊芳%陶利娟%周立军%等6助视器在等(#) & .SQf被认为是人类 历史 上 最 可 怕 的 病 毒 之 一%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m8?3P N@13B> Q?;1<2=1B28<%mNQ# 将 .SQf列为危险性最 高的生物安全 9 级病原体($) & 我院作为广西首府南 宁市唯一的一家三级传染病专科医院%是南宁市收 治法定传染病及各种突发传染病的定点医院& 医院
的应用( e) 6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6 #9!mC *l% H>1<;J`% mC R% @B136f2EC13?@>1A232B1B28< 2< 38M[2E28<
L1B2@<BEM2B> 1;@/?@31B@P 017C31?P@;@<@?1B28< ( e) 6k1< U@`C@ S18%#,,#%+"'# ! #9' -#9(6 #(!a23EE8< qR6f2EC13?@>1A232B1B28< 8FL1B2@<BEM2B> 1P[1<7@P P21A@B27 ?@B2<8L1B>D6)F8338M/CL EBCPD1BB>@R8Mf2E28< H32<27% *@L1?B0@<B 8FQL>B>130838;D% q<2[@?E2BD8FR2<\{L2<;( e) 6*87QL>B>13083% #,"%% %$"9# ! '%, -'"$6 #%!夏!震%杜惠芬%蒋敏峰%等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联
县医院关于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救治等相关工作的总结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县医院关于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救治等相关工作的总
结
关于埃博拉出血热
诊疗救治等相关工作的总结
我院自10月24日接到市局关于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准备工作的通知后,立即召开了我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专家组的全体会议,会议决定我院于10月27日进行一次全员特别是一线诊疗人员、转运司机人员、消毒后勤人员的培训。
10月27日大会如期召开,由内一科XX主任讲解了《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解读》,院感科XX主任讲解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和《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防控》等课件。
通过全员培训,在全院范围内强化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切实提高了医院埃博拉出血热诊疗能力。
对我院制定的门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应急预案的启动与实施;规范留观、疑似的转运、报告等的程序又一次补充和加强,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认识到了做好个人防护的重要性,以期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我院指定一辆救护车负责疑似病例的转运工作,对司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确保人员、设备设施、车辆等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
2014年爱博了出血热的培训总结

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与防控工作培训总结
为做好我镇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及防控工作,根据上级培训文件精神及要求,依照《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结合我院实际为进一步做好全镇埃博拉出血热诊疗及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的危害,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经院委会研究决定举办水源镇卫生院埃博拉出血热诊疗、防控培训班,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爱博拉出血热的防控方案及爱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2、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及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
3、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及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指南。
4、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的班后总结。
在培训中医院设立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处理领导
小组,由医院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保证各项应急措施顺利实施。
医务人员培训总结6篇

医务人员培训总结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学习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study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s,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医务人员培训总结6篇培训总结是我们在一场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书写的一项任务,在参加培训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感受到其中快乐之处,是时候写一份培训总结了,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医务人员培训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总结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总结
为贯彻落实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诊疗工作,我院于9月12日下午在医院五楼会议室举办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6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林维东院长强调了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各临床科室做好本科室医务人预检分诊等工作。
许声宙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等知识;及对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进行了解读,并对埃博拉出血热的院感防护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
皆在增强我院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提高医务人员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的能力。
今年三月以来,非洲的利比里亚等地先后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潜伏期为2—21天,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和特效治疗措施,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此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措施,为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控和诊疗工作,加强病例管理和院感控制工作做了技术储备。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 传染源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 自然宿主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 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果蝠的分布
全球既往疫情概况
年份 2012 2012 2012 2011 2008 2007 2007 2005 2004 2003(11-12月) 2003(1-4月) 2001-2002 2001-2002 2000 1996 1996(7-12月) 1996(1-4月) 1995 1994 1994 1979 1977 1976 1976
病例数 死亡数
57
29
7
4
24
17
1
1
32
14
149
37
264
187
12
10
17
7
35
29
143
128
59
44
65
53
425
224
1
1
60
45
31
21
315
254
1
0
52
31
34
22
1
1
28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1
318
280
病死率 51% 57% 71%
100% 44% 25% 71% 83% 41% 83% 90% 75% 82% 53%
100% 75% 68% 81% 0% 60% 65%
100% 53% 88%
传播途径
➢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 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长治县中医院埃博拉培训总结

《我国首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卫生计生部门应对工作方案》学习培训工作总结为加强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识和做好我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对防控工作,根据长县卫字【2015】9号《关于转发〈我国首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卫生计生部门应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由我院医务科精心准备,于2015年1月16日下午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在医院三楼会议室认真学习了文件内容,并对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做到了应知应会。
本次学习培训由医务科张联斌主任主持,业务副院长魏红卫同志主讲,院长刘建清同志到会讲话,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40余人参加。
培训会上,刘建清院长重点强调了当前国际上埃博拉出血热流行情况的严峻形势,以及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要求各临床科室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认真做好本次学习培训工作,以《卫生计生部门应对工作方案》为指导,切实把我院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培训主要学习了《我国首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卫生计生部门应对工作方案》文件内容,文件由魏红卫副院长宣读,并详细讲解了针对埃博拉出血热发生发现的五种情形下的不同应对工作流程,重点讲解了情形三:医疗机构在日常接诊过程中发现疑似病例时的详细应对方案流程,规范了出现首例病例后的应急处置上报救治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确保大家要做到在日常接诊工作中,发现疑似病例后不盲目不恐慌,按照流程,妥善处置,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维护社会稳定。
培训还同时对《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及《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并对与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的条例预案进行了相应的全员讨论,以加深对该病种的印象及临床处置的方式方法。
经过培训,我院医务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应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防控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的处置措施,促进了广大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控应对措施,为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控和诊疗工作,加强病例管理和院感控制工作做了技术储备。
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培训总结

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培训总结为加强应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按市卫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xxxx院长指示对全院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完成了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各种准备,一旦发生疫情,能科学做好疫情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保证完成交付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任务。
医务科xxxx主任根据省卫计委埃博拉培训资料,讲授《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与处置》、《埃博拉排查病例标本的采集、包装、运输和个人防护》、《EBOLA:疫情概况与防控策略》,现将培训总结如下:一、要切实提高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识;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 50%-90% 。
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
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
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和眼泪传播。
由于只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
被病毒传染的主要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
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吃果蝠、羚羊或其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 2-21 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 8-9 天后病情危重。
一旦被感染,患者在 1-2 天内出现症状。
临床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
可在 24-48 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
在 3-5 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明显的体液流失。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 2 到 21 天。
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上报我院埃博拉出血热防控领导小组。
2024年度埃博拉出血热诊疗及防控培训

影像学检查应用
X线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肺部病变, 如肺炎、肺水肿等,对病 情评估和并发症诊断有重 要价值。
2024/2/2
超声检查
可观察肝、脾、肾等实质 器官的大小、形态及血流 情况,评估器官功能状况 。
CT/MRI检查
对于病情较重或疑似有并 发症的患者,可进行CT或 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 诊断。
一般治疗
包括隔离、卧床休息、补充液 体和电解质等措施,以维持患
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2024/2/2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如发热 、疼痛、出血等,给予相应的 对症治疗药物。
抗病毒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但 可尝试使用某些广谱抗病毒药 物或免疫调节剂进行辅助治疗 。
支持治疗
对于重症患者,需给予呼吸支 持、循环支持等高级生命支持
2024/2/2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3
关注国际动态
医护人员需关注国际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以便 及时获取最新的诊疗技术和防控策略。
2024/2/2
22
05
患者管理与康复支持
2024/2/2
23
患者隔离治疗要求
严格实行隔离措施
患者需被安置在具备良好隔离条件和必要救治设 备的医院隔离病房,确保有效隔离。
加强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需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医用防 护口罩、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及时通报 疫情动态和防控工作进展。
2024/2/2
15
应急处理方案
隔离治疗
对确诊或疑似病例进行 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
散。
2024/2/2
出血热培训总结

出血热培训总结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疾病的传播也变得更加频繁和迅速。
其中,出血热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控能力,我们组织了一场出血热培训活动。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总结。
在培训中我们强调了对出血热的基本认识。
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其临床特点包括高热、出血倾向、休克等。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对于及时发现和防控出血热至关重要。
我们介绍了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出血热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空气飞沫传播、通过物品传播等。
为了预防出血热的传播,我们应该加强个人防护,包括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感染者的体液等。
此外,及时消毒环境和物品,保持室内通风等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在培训中,我们还重点强调了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理的重要性。
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包括发热、头痛、乏力等,容易被忽视。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并告诉医生自己的接触史,以便及早确诊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在应急处理方面,我们强调了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理等。
我们还介绍了出血热的疫苗接种和治疗方法。
疫苗接种是预防出血热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应该根据疫情和个人健康状况,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以提高抵抗力。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关键。
我们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在培训中我们还强调了媒体和公众的责任。
媒体应该及时准确地报道出血热的疫情和防控措施,帮助公众正确应对。
公众则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遵守相关规定,不信谣传谣,积极参与到出血热的防控中来。
通过本次出血热培训,我们加强了对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控能力,提高了公众的防护意识。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才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共同构建一个安全的社会。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2024)

04
现场调查与处置技术
2024/1/29
15
现场调查方法
疫情报告和初步核实
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数、症状等基本情况。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疫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暴露 史、接触史、旅行史等,分析疫情的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
病例搜索和追踪
定义
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主要 通过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 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以及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医疗 器械等。
2024/1/29
4
临床表现与诊断
2024/1/29
临床表现
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和交流,共同应对埃博拉出血 热等跨国传染病威胁。分享防 控经验和技术成果,提高全球 应对能力。
29
加大对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科研 工作的投入和支持,推动技术 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研发更 加快速、准确、便捷的诊断方 法和治疗手段,提高防控效果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29
2024/1/29
22
06
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培训
2024/1/29
23
应急响应队伍建设及职责划分
2024/1/29
组建专业应急响应队伍
01
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医疗救治、消毒处置等多个
专业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明确队伍职责
02
建立应急响应队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
进行。
加强队伍培训和演练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总结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培训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的认识,我院于2014年8月21日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培训,学习了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参训人员
本次培训会,参训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药学技术人员,医技人员等。
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培训。
二、培训情况
本次培训会由XXX副院长和XX总护士长主讲,会上XX 总护士长对埃博拉出血热的院感防护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强调了做好疫情防控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要求各临床科室做好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XX副院长对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进行了解读,就埃博拉出血热的历史、国际疫情、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等知识进行详细的阐述,增强了我院医务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提高医务人员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的能力。
三、培训总结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热性传染病,病死率高。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提高了本院医务人员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掌握了埃博拉出血热的历史、国际疫情、临床表现及防控措施等,强化了医务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的能力。
同时,会议上强调重视当前埃博拉疫情,组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的必要性,动员全体医务人员,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培训结束后,经过对埃博拉出血热知识测试,平均分在90分以上,说明我院医务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基本掌握。
本次培训工作已达预期目的。
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
2014年8月25日。
2024年度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培训

2024/2/2
5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2024/2/2
临床表现
包括突发高热、头痛、肌肉疼痛、乏力、呕吐、腹泻、出血 等。
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确 诊需依赖病毒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测。
6
疫情危害及社会影响
疫情危害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可导致大量病例和死亡,对当地医疗卫生系统和社会经济造 成巨大冲击。
2024/2/2
15
消毒剂选择及使用注意事项
消毒剂种类
选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或醇类消毒剂等,确保有效杀灭病毒。
使用注意事项
按照消毒剂说明书正确使用,注意消毒剂浓度、作用时间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 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024/2/2
16
废弃物处理和环境消毒操作指南
2024/2/2
废弃物处理
Chapter
2024/2/2
23
现场处置流程梳理和优化建议
1
梳理现有现场处置流程
对疫情报告、病例发现、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 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环节进行全面梳理。
2
优化现场处置流程
针对梳理出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如加强疫情 监测预警、提高病例发现和报告质量、强化隔离 治疗措施等。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实验室消毒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处 理,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1
实验室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预防措施
制定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实验人员培训。
应急处理
发生实验室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024/2/2
22
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博拉出血热培训总结
根据《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范和疫情准备工作 ___》 ___》,医务科组织急诊、呼吸内科、发热门诊、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护理分诊人员于XX年8月22日进行了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
感染性疾病科纪元主任主讲了《埃博拉出血热的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根据疫情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症状、感染过程、治疗方法、防范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医院感染管理科从医院感染、医护人员防护方面也对埃博拉出血热进行了讲解,要求医务人员在诊治患者的时候保护好自己。
从现场情况看,培训人员及时参加、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明白的地方仔细询问,培训效果良好。
为加强应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知及防控工作,我院院长参加了县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会议,根据国家、省、州、县的相关要求,于XX年12月根据本医院培训计划,按照独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内容对我院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x院长就目前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
一、要切实提高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认识;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 50%-90% 。
与感染者分泌物的直接接触,如唾液,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基本途径。
但埃博拉病毒不能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不会通过偶然的接触传播。
它通过患者的分泌物如呕吐物,腹泻物或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它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汗液和眼泪传播。
由于只有临床症状的患者才具有传染性。
被病毒传染的主要是负责照顾患者的医护人员,以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
另一种感染的方式是处理尸体时的家庭成员,还有吃果蝠、羚羊或其他可能感染病毒动物的人。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类后的潜伏期为 2-21 天,大多数患者在感染 8-9 天后病情危重。
一旦被感染,患者在 1-2 天内出现症状。
临床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喉咙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继之出现严重呕吐、腹泻。
可在 24-48 小时内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与血小板减少症,从而导致鼻腔或口腔内出血,伴随皮肤出血性水泡。
在 3-5 天内,出现肾功能衰竭,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随明显的体液流失。
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 2 到 21 天。
目前无有效疫苗,发现可疑患者应立即隔离。
三、要切实做好与疫情相关的各项 ___,加强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强调了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临床诊断要点,让
院内医务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定义,概况以及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诊断治疗和消毒隔离知识,要求医务人员基本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意识。
此次培训,应参加培训xx人,实参加培训xx人。
培训结束后,进行了考核,xx人参加考核,考核成绩均达到90分以上。
总之,此次培训,我院医务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基本掌握传染病防控的基本知识,也提高了应对埃博拉出血热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提高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利于我院发展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应对传染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