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物理学原理

合集下载

流浪地球中的物理学常识

流浪地球中的物理学常识

流浪地球中的物理学常识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将地球推出了太阳系,这种场景虽然有些夸张,但其中蕴含了很多有趣的物理学常识。

一、重力
地球质量非常大,因而产生了相应的引力。

在电影中,人类采用了所谓的“引力飞行器”技术,利用引力助推来使地球不断前进。

这种技术其实并不是虚构的,类似的技术在现实中也被广泛应用。

二、空气阻力
在太空中没有空气,飞行物体不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但一旦进入了大气层,空气的阻力就会影响到航天器的运动。

在电影中,为了避免地球在进入外太空之前被摩擦烧毁,人类采用了特殊的材料来制造地球的外壳,让它可以抵御空气阻力的影响。

三、热量
电影中地球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温度。

由于离开了太阳系的热源,地球逐渐变得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电影中的人类使用了巨型发动机来产生巨大的热量,使地球得以维持适宜的温度。

这个想法其实是基于物理学中的热力学原理,即能量守恒定律。

四、能源来源
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但在太空中,化石燃料的储备是有限的,所以电影中的人类使用了核能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

至于核能的利用原理,其实是基于物理学中的核物理定律和热力学定律。

总之,《流浪地球》中蕴含了很多有趣的物理学知识和原理,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影中的情节,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用科学电影学习物理知识

用科学电影学习物理知识

用科学电影学习物理知识科学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不仅可以带给观众精彩的视觉效果和情节,还可以通过科学的角度来呈现物理知识。

观看科学电影不仅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还可以在娱乐中学习到一些有趣的物理知识。

本文将介绍几部科学电影,探讨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一、《星际穿越》《星际穿越》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人类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而进行太空旅行的故事。

影片通过黑洞、时空裂缝等物理概念,揭示了时空旅行和引力场的奥秘。

1. 时空裂缝在电影中,时空裂缝是人类进行太空旅行的关键。

时空裂缝是一种理论上存在的时空弯曲现象,能够连接不同的时空点,实现超光速航行。

通过这一概念,观众可以初步了解时空的曲折性和扭曲性,从而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有一定了解。

2. 黑洞电影中的主要情节之一是探索黑洞。

黑洞是一种极其巨大且密度特别大的天体,其引力非常强大,甚至连光都无法逃逸。

在电影中,通过探索黑洞,人类找到了一个新的宜居星球。

观众通过对黑洞的描述和展示,能够初步了解黑洞的形成和特性。

二、《银翼杀手2049》《银翼杀手2049》是一部科幻电影,它是经典电影《银翼杀手》的续集。

电影中呈现了未来世界中的科技发展和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矛盾与交融。

在电影中,通过对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探索,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物理知识。

1. 量子计算在电影中,人工智能格罗夫是通过量子计算来实现自我思考和感知的。

这使观众了解到了量子计算的概念。

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式,它具有更高的计算速度和更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

2. 虚拟现实电影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让人类能够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与其中的人工智能进行互动。

这种技术给观众展示了可能的未来科技发展方向。

观众可以通过这一情节了解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三、《浴血战士》《浴血战士》是一部科幻动作片,该电影让观众在惊险刺激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物理学的魅力。

初中物理电影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影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影知识点总结一、光学知识点在电影中的应用1. 光的直线传播:在电影中,当光线通过介质传播时,会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

比如在《阿凡达》中,人们穿着特制的装备进入潘多拉星球,可以看到一些植物会发出发光的蓝色光芒,这种发光的效果正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实现的。

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光学器件,它们可以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来实现成像。

在电影《功夫熊猫》中,主角大熊猫阿宝利用一面凸透镜来放大月光,最终把照片打在了月饼上,这个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3. 光的折射:光线在通过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在电影《沉默的羔羊》中,有一幕是在地下监狱的场景,监狱里的囚犯和警卫都穿着防弹衣,而房间内只有一束光线透过小孔射入,这一幕很好地展示了光的折射原理。

二、声学知识点在电影中的应用1.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声波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空气传播、固体传播和液体传播。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当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时,冰山的振动通过水传播到船体上,产生了震耳欲聋的声响效果,这一段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2. 声音的反射: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比如在电影《哈利波特》系列中,主人公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在魔法学校中经常穿梭于各种秘密通道和密室之间,在这些场景中,声音的反射效果给观众带来了诡异和神秘的氛围。

3. 声音的共振:当声波和物体的自然频率匹配时,会产生共振现象。

在电影《速度与激情》中,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和震动效果往往会令人觉得刺激和兴奋,这正是因为引擎的震动频率和声音的频率达到了共振,放大了声音的效果。

三、力学知识点在电影中的应用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在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中,汽车追赛和飞车动作中常常呈现了极速和激烈的场景,这些场景中的车辆运动和碰撞过程都可以很好地诠释牛顿定律的应用。

电影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影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影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星际穿越》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等人主演的科幻电影。

影片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一支航天队伍穿越虫洞、寻找可供人类居住的新家园的壮丽旅程。

影片中涉及了许多物理学原理和与时空相关的概念。

下面将逐一总结电影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点。

广义相对论与虫洞虫洞是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时空结构,它是时空的一种弯曲,如同一张纸被折成两半,通过将两点之间的空间直接连接起来,使得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另一个点。

在《星际穿越》中,人类利用发现的虫洞,从地球直接穿越到遥远的星系,这正是广义相对论中虫洞的一个猜想。

地球引力与时间相对性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会使时空发生弯曲,时间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在电影中,登陆水星的船只经历了较大的引力场,其时间相对于地球来说变慢了很多,这正是时空弯曲引起的时间相对性效应。

黑洞与时空扭曲影片中黑洞是一个极度弯曲时空的天体,它的引力异常巨大,甚至连光都无法逃逸。

在电影中,通过黑洞的引力,主人公们探索了黑洞内部并且发现了一个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维度,从而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相对论中的时间旅行相对论认为,当物体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这种现象被称为时间相对性效应。

同时,相对论还提出了时空的弯曲和穿越的可能性。

在电影中,主人公们利用相对论中的时间相对性效应,实现了时间上的跨越和穿越。

引力波的探索引力波是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波,它是由质量巨大的天体运动所产生的,它所引起的时空的震动。

在影片中,地球上的科学家们通过探测器成功捕捉到了引力波的信号,这一场景体现了物理学家们对引力波的长期探索和努力。

结语《星际穿越》以惊人的视觉效果和宏大的科幻背景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关于时空、引力和相对论的思考。

电影中对物理学知识的运用和展现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影片中探讨的虫洞、引力、黑洞等物理概念,向人们展示了宇宙的神秘和复杂性,也激发了人们对物理学知识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完整版)电影中的物理学

(完整版)电影中的物理学

电影中的物理学现在的学生虽然有更好的条件来学习,有更新的实验器材来进行试验探索,甚至利用多媒体模拟试验,然而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选择性的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影视中的物理现象来加以说明,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同学们对相应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理解。

现举几个影视中的实例来说明。

喜剧大师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包租婆的狮吼功威力无穷,瞬间打败对手。

这里面涉及到了初中物理声学板块的知识,即声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传递声的过程就是传递振动的过程。

有振动就有能量,利用振动就是利用能量。

声波的能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多,如工业上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除尘器降低污染,美化环境。

医学上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电影《赤壁》有这样的片段,张飞利用“反光术”对付曹军骑兵,当敌骑临近时,让士兵翻转盾牌,用强烈的阳光反射攻击对方骑兵的视力,令其不战自乱。

当然电影允许虚构,我们不深究当时的盾牌是否真能达到反射阳光的功效。

那么这所谓的“反光术”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曾轰动一时,影片结尾处,保险调查员质疑香蕉不能浮在海面上,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影迷做了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因为海水密度较大,香蕉是完全可以浮在水面上的,香蕉类似于游泳圈。

电影中的这个情节是与物理学中“物体的浮沉条件“息息相关的,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是漂浮在液体表面的,相关,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那么物体就会沉在水底。

电影《加菲猫》中有一段令人捧腹的情节。

一只与真正加菲猫长的一模一样的假猫模仿加菲猫的动作,使真正的加菲猫产生错觉以为中间有一个平面镜。

这段视频滑稽可笑,笑过之余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假加菲猫的动作会让真的加菲产生错觉呢?这涉及到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相关知识,即像与物等大,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和像左右相反等。

电影《速度与激情之东京漂移》中赛车手精彩的漂移动作让观影者大呼过瘾。

电影中物理学知识

电影中物理学知识

1、声音听起来,每秒是165周次,声波的实际前进速度大约是每秒330米,也就是说声波波长为2米。

声波的一个波峰和另一个波谷相遇,就会中和抵消。

声音两个波峰相加,声音就会加强,人就会听得清楚。

2、现在的都市人因为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压力难以集中精神。

很多时候刚刚做完的事马上不记得,这是都市人的通病。

正常情况下人只会晃神几秒钟。

3、两样东西相互摩擦一定会有损耗,并有很多残留物质。

4、每天喝超过五杯咖啡会引致轻微的焦虑。

长期定时社区500毫克咖啡因,会导致失眠、焦虑、胃疼甚至头疼。

一下减少吸收咖啡因,同样会出现头疼、不安,焦虑、神经质、疲倦等症状。

5、当能量超过表面粘着力或者范德华力,污染的威力就会被移除。

6、产生男女间吸引力是受到本氨基丙酸的影响。

它通过两性间的眼神传递和肌肤接触产生,从大脑沿着神经到血液,因此皮肤变红,身体发热,甚至冒汗,心情激动亢奋,也是男女之间热恋的感觉。

7、有人认为鬼可以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8、弹珠滚动的声音是因为磁场产生波动而引致。

比如大厦的电梯在升降的时候,电梯槽会产生一道气场,而这道气场经过一些狭窄的空间就会产生好像弹珠滚动的声音。

9、普通人能看见的光是所有电磁波光谱中的一小部分。

一般人只能看见波长约为400到700纳米的电磁波。

400以下或者700以上纳米的光学能波长例如伽马射线或无线电波我们看不见。

10、在光的反射或者折射的现象里,光只能用波动性解释有关问题。

在这个时候,光是一个变化中的电磁场,而光的能量和电磁场的幅值的平方成正比。

11、三车相撞,如果第二辆车及时刹车而第三辆车没刹住车,第三辆车撞向第二辆车,那么第二辆车也会撞向第一辆车。

车尾受力向前冲,但由于冲力未完第三辆车就会再撞击一次第二辆车,那么第二辆车再向前冲撞上第一辆车,所以第一辆车会感觉被撞击两次。

12、统计学上“大数定律”,一类相关事件中,如果相关的次数越多,事件发生的频率就会趋向一个稳定值,数据越多就会越准确。

电影中的物理知识20个

电影中的物理知识20个

电影中的物理知识20个《决战猩球》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中意外被卷入“时间空洞”,被迫降落在一颗由猩猩统治的陌生星球上,而那颗星球其实就是几千年后的地球。

物理学家反复咀嚼这部电影的情节之后发现:很多人认为狭义相对论使得时空旅行成为可能,但是这个例子恰恰说明,狭义相对论使时空旅行成为一种挑战。

根据狭义相对论,在这部电影里,以这几名宇航员自身为参考系,他们持续飞行了一年半,而其间地球上的时光已飞逝了2000年——根据狭义相对论法则,这是真实的一幕。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因为,无论从哪一个参考系进行观测,光速(c)都是恒定的,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爱因斯坦证明了: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取决于你对之进行观测的参考系,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根据狭义相对论,任何质量不为零的物质,其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

但是,当你运动的速度足够接近光速的时候,就会出现时间膨胀。

时间膨胀公式如下:Tship = Tearth(1-v2/c2)1/2(相对于地球来讲,太空船必须以v = 0.9999997c 的平均速度飞行,才能获得《决战猩球》中那么长的时间膨胀量。

)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假如你的飞行速度足够接近光速,你就能很快到达一个地方。

但是,当你到达目的地时,你很难搞清楚地球上今夕是何年,总统是何人。

当你返回地球时,你的孩子可能比你还老。

至少,这会让你感到尴尬。

《星球大战》里的太空“传奇”说白了,《星球大战》基本上就是一系列以太空为背景的恃强凌弱的冒险。

相关的几部电影都不像科幻小说那样注重“科学”原理,而是违反了许多简单的物理学原理。

有一个违反物理学原理的例子显而易见(这在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中普遍存在):我们听到影片中的战斗轰炸声不绝于耳,这些“太空中的巨响”其实不可能存在。

我们知道,声音不可能通过真空进行传播。

然而,在相关几部电影里,每一个跟太空有关的场面中(尤其是在太空战争中),每当各种星球巡航舰和战船齐齐开火时,我们这些电影观众都能“享用”到各种各样的声响:呼嗖声、尖啸声和爆裂声等等。

电影中的物理学

电影中的物理学

电影中的物理学引言电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物理学则是解释自然现象与物质性质的科学学科。

在电影中,物理学经常被运用到各种场景中,有时候以真实的方式,有时候以虚构的方式,但无论如何,物理学都为电影增加了更多的乐趣和视觉效果。

本文将探讨电影中一些常见的物理学应用和原理。

1. 重力和运动重力是电影中常用的物理学原理之一。

当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时,根据地球引力的作用,物体会加速下落。

这个过程经常出现在动作片和惊悚片中。

例如,在电影《盗梦空间》中,人们在梦境中可以跳楼而不受伤害,这是基于物理学原理的。

另一个与重力相关的概念是自由落体。

自由落体是指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在电影中,这个概念经常用于描述跳伞、跳水等场景中的动作。

例如,在电影《007系列》中,詹姆斯•邦德经常从飞机或大楼上跳下,通过控制身体姿势和配备的降落伞来控制下落速度和方向。

2. 光学和光的传播光学是关于光和其在材料中的传播规律的科学学科。

在电影中,光学被广泛用于制造特殊的视觉效果。

例如,通过使用烟雾、镜子、透镜等道具或特殊的灯光效果,可以在电影中创造出幽灵、鬼魂等超自然现象。

此外,藉由使用绿幕(chroma key)技术,演员可以在摄影棚中的绿色前进行表演,然后在后期制作中将真实的图像替换成电影场景。

光的传播和折射也常被用于制造特殊的景深效果,例如在电影中经常使用的模糊效果。

这些效果使得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电影中特定的对象上,同时也使画面更具艺术性。

3. 物体运动和碰撞物体运动和碰撞是物理学中的重要部分,也常常在电影中被运用到。

通过模拟和捕捉物体的运动轨迹和碰撞效果,电影制作人可以创造出逼真的特效和动作场景。

例如,在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中,高速驾驶和汽车追逐戏剧化了物体的运动和碰撞效果。

通过使用特殊的摄影装备和后期制作技术,观众可以看到汽车在高速中飞驰、发生碰撞或翻滚的画面。

4. 电磁学和能量转换电磁学主要研究电荷和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电影中的物理学

电影中的物理学

电影中的物理学现在的学生虽然有更好的条件来学习,有更新的实验器材来进行试验探索,甚至利用多媒体模拟试验,然而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选择性的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影视中的物理现象来加以说明,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深同学们对相应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理解。

现举几个影视中的实例来说明。

喜剧大师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包租婆的狮吼功威力无穷,瞬间打败对手。

这里面涉及到了初中物理声学板块的知识,即声具有能量,也可以传递能量。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传递声的过程就是传递振动的过程。

有振动就有能量,利用振动就是利用能量。

声波的能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多,如工业上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除尘器降低污染,美化环境。

医学上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电影《赤壁》有这样的片段,张飞利用“反光术”对付曹军骑兵,当敌骑临近时,让士兵翻转盾牌,用强烈的阳光反射攻击对方骑兵的视力,令其不战自乱。

当然电影允许虚构,我们不深究当时的盾牌是否真能达到反射阳光的功效。

那么这所谓的“反光术”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曾轰动一时,影片结尾处,保险调查员质疑香蕉不能浮在海面上,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影迷做了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因为海水密度较大,香蕉是完全可以浮在水面上的,香蕉类似于游泳圈。

电影中的这个情节是与物理学中“物体的浮沉条件“息息相关的,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是漂浮在液体表面的,相关,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那么物体就会沉在水底。

电影《加菲猫》中有一段令人捧腹的情节。

一只与真正加菲猫长的一模一样的假猫模仿加菲猫的动作,使真正的加菲猫产生错觉以为中间有一个平面镜。

这段视频滑稽可笑,笑过之余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假加菲猫的动作会让真的加菲产生错觉呢?这涉及到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相关知识,即像与物等大,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和像左右相反等。

电影《速度与激情之东京漂移》中赛车手精彩的漂移动作让观影者大呼过瘾。

电影中的物理学原理探讨

电影中的物理学原理探讨
WE N L I DAO HANG
电影 中的物理 学
文 /曾 芳
【 摘 要】 作 为一 门综合性 的 艺术形式 , 在各 种各样 的 电影 中, 应 用 了大量的物理学原理。本 文, 我们 即以做 功来 改 变物体 内能 , 以及 动量守恒定律等 常见的物理学为例 , 分 析 电影 中的物理 学原理 的应用。 【 关键词 】 电影 ; 物理 学原理 ; 应用
场景 ,他迈正 步走 到餐 桌旁 边 ,镜头跟进来展示 餐桌 的场 景, 镜 头停 在餐桌的远景上 。这一段落结束 后 , 出现的是男 孩乘坐地铁上学 的场景 。大 友克洋想在动画里面展示 一种 别人无法效仿 的纵深感 , 所 以他此 时没 有使 用镜头 的切换 , 而只是变化摄像机的远 近位置 , 来 连接上学 的一幕 。出门上 电梯 , 镜 头俯拍 电梯 内 的场景 , 从上 向下移 动 , 到 了地铁 候 车 台, 地 铁离开车站到达 目的地 , 镜头远景展示男 孩出站的 匆忙景象 , 跟着男孩的脚步来到停放大炮 的广场 , 镜头从炮 声 到炮 筒 , 然后来个 9 0度 旋转 , 给黑 洞洞 的炮 口一个 大大 的特写 。整个 画面衔接 自然 、 连贯 , 真实 的展示 了父子 一天 生 活 的开 始 。 二、 《 终结者 2 》 中做功改变物体 内能原理 的应用 在欣赏 阿诺 ・ 施 瓦辛格 主演 的电影 《 终结 者 2 》 的时候 , 我们也会发现 , 电影 中应用 到许 多物理学原理 。例如 , 在 电 影 中液体金属机器人杀手追杀 主人公 的时候 ,便应用 了做
片一端与远离碎片一端受到 的引力不 同 ,在 一定距离上早 被碎片的引力撕裂( 在 天文学 上被称为洛希极 限) 。这是一 个可供 电影制作者大写特写 的宏大天文 场景。而这块矮星 物质撞击月球的结果会是怎么样 的呢?利用 物理学原理来 分析 , 那片矮星物质 的密度是如此之 大 , 是月球密度百 亿倍 的数量级 ,它穿过月球这事简直 比子弹在空气 中穿行还轻 松! 所 以这片物质会大摇大摆地不费 吹灰之力穿过月球 , 而 不是停 留在月球之 中。

电影中物理的问题

电影中物理的问题

电影中物理的问题
近年来,电影变得越来越精彩,人们也越来越沉迷于电影。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电影都想通过大量使用物理学来制作精彩的戏剧效果,但事实上,物理学也是制作电影中有挑战性的问题。

首先,电影的节奏要求是非常高的。

因此,它们必须尽可能准确地表达物理学中的真实原理。

例如,电影《太空旅客》中,把物理学中的重力概念运用到了恒星导航系统中。

物理学中的重力引发了恒星与空间定位传感器之间的互动,从而丰富了影片的节奏和趣味性。

而这种节奏的准确性有时也是看电影时惊叹不已的真正因素。

其次,电影中的物理问题也受到剧情的限制,特别是在角色之间的情感和紧张关系。

例如,《星际穿越》中,导演利用时间穿梭的概
念描绘出一幅情向分离的画面,有效地强化了男女主角两个时空的分离,增强了剧情的紧张性和冲突性。

这种主角分离是物理学中位置红利的反映,但由于剧情的限制,有时物理学中的准确性会受到损害。

此外,特效也是制作电影中物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例如,特效专家和物理学家必须共同设计精确的特效来诠释物理学中的原理。

而这些特效受到电影的预算限制,如果电影预算不够,很多重要的特效可能都会被削减,从而影响电影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总之,制作电影中物理问题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电影人必须在剧情和科学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做出正确的决定,以便将电影和物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出更精彩的电影。

- 1 -。

电影中的物理现象

电影中的物理现象

电影中的物理现象《决战猩球》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中意外被卷入“时间空洞”,被迫降落在一颗由猩猩统治的陌生星球上,而那颗星球其实就是几千年后的地球。

物理学家反复咀嚼这部电影的情节之后发现:很多人认为狭义相对论使得时空旅行成为可能,但是这个例子恰恰说明,狭义相对论使时空旅行成为一种挑战。

根据狭义相对论,在这部电影里,以这几名宇航员自身为参考系,他们持续飞行了一年半,而其间地球上的时光已飞逝了2000年——根据狭义相对论法则,这是真实的一幕。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因为,无论从哪一个参考系进行观测,光速(c)都是恒定的,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爱因斯坦证明了: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取决于你对之进行观测的参考系,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结果。

根据狭义相对论,任何质量不为零的物质,其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

但是,当你运动的速度足够接近光速的时候,就会出现时间膨胀。

时间膨胀公式如下:Tship = Tearth(1-v2/c2)1/2(相对于地球来讲,太空船必须以v = 0.9999997c的平均速度飞行,才能获得《决战猩球》中那么长的时间膨胀量。

)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假如你的飞行速度足够接近光速,你就能很快到达一个地方。

但是,当你到达目的地时,你很难搞清楚地球上今夕是何年,总统是何人。

当你返回地球时,你的孩子可能比你还老。

至少,这会让你感到尴尬。

《星球大战》里的太空“传奇”说白了,《星球大战》基本上就是一系列以太空为背景的恃强凌弱的冒险。

相关的几部电影都不像科幻小说那样注重“科学”原理,而是违反了许多简单的物理学原理。

有一个违反物理学原理的例子显而易见(这在改编成电影的科幻小说中普遍存在):我们听到影片中的战斗轰炸声不绝于耳,这些“太空中的巨响”其实不可能存在。

我们知道,声音不可能通过真空进行传播。

然而,在相关几部电影里,每一个跟太空有关的场面中(尤其是在太空战争中),每当各种星球巡航舰和战船齐齐开火时,我们这些电影观众都能“享用”到各种各样的声响:呼嗖声、尖啸声和爆裂声等等。

放电影的原理

放电影的原理

放电影的原理
放电影的原理是通过光学原理和人眼视觉的特性来实现的。

具体步骤如下:
1. 显像原理:电影放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传播和成像特性。

电影放映机中的光源会通过一个透镜,使得光线成为平行光束。

这些平行光线会通过一块高度完备的反射镜,然后经过放大镜投射在屏幕上。

2. 影片传送:影片以胶片或数字格式的方式储存,通过放映机的进片机构将影片从上到下传送,并传送到放映机的影片传动系统中,使得影片呈现在投影机的透光口。

3. 影片投影:当影片通过放映机的透光口时,透光口上的快门将开始旋转,使得每个影格都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递送到透光口前面的物镜处。

这个过程连续重复,使得观众在屏幕上看到完整流畅的影像。

4. 视觉感知:人眼具有暂留视觉的特性,即当一个影格在视觉系统中短暂停留时,留下的视觉记忆会使人眼感知到连续的影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影片中的运动画面。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原理,电影放映可以使得观众在屏幕上看到连续的动态影像,营造出沉浸感和影片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

电影特效的物理学原理

电影特效的物理学原理

电影特效的物理学原理现在的电影特效已经非常逼真,很多人都会感叹:“这画面好像就是真的一样!”但是,这些逼真的画面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这跟物理学息息相关。

一、光学原理首先我们来看最基本的光学原理。

我们所看到的图像是由光线经过镜片或透镜聚焦后形成的。

而透明材料的折射和反射也可以很好地模拟出这个过程。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反射率和折射率的概念。

反射率是指光线照射到材料表面后,被反射回来的光线所占的比例。

不同的材料反射率也不同。

例如,金属的反射率很高,反射了大部分的光线,因此反射画面较为明亮。

而玻璃的反射率比较低,因此反射后的画面会比较暗淡。

折射率则是指当光线从空气、水或其他介质中进入材料时,光线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所导致的弯曲现象。

这个现象在电影特效中也被广泛运用,例如当热气升起时,空气中的折射率变化就会导致图像的扭曲变形。

二、力学原理力学原理在电影特效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特别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和碰撞时的物理反应。

在电影中,飞机、汽车、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轨迹需要通过物理学公式计算出来,才能制作出逼真的效果。

另外,企鹅下滑时的滑行速度和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下落速度都需要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加速度。

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在物体碰撞时,动能、势能和动量守恒的规律。

例如,在电影中两车相撞时的碰撞力量就需要遵循以上规律。

还有成群鸟的群体运动,也可以通过物理模拟实现。

三、流体动力学原理流体动力学原理主要涉及到水、烟和火焰等流体在空气中的运动状态。

在电影中,水、烟和火焰都是十分常见的元素,所以流体动力学在特效制作中也非常重要。

流体动力学的关键在于运用流体动力学公式计算出流体的速度和压力分布,再将这些数字输入计算机,通过模拟运算演示出各种流体的运动过程。

例如,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当船体沉没时,船体周围的海水就需要通过流体动力学公式计算出流动效果。

四、材质力学原理材质力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变形、刚度、弹性模量和断裂模量等性质。

物理学与电影制作了解物理学在电影特效制作中的应用

物理学与电影制作了解物理学在电影特效制作中的应用

物理学与电影制作了解物理学在电影特效制作中的应用物理学与电影制作:揭秘物理学在电影特效制作中的应用引言:电影特效是现代电影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对于电影特效制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物理学角度深入探讨物理学在电影特效制作中的应用,并揭秘一些常见特效背后的物理原理。

1. 光学特效:光线折射和反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人物消失、物体出现或变形等特效,离不开光学特效的应用。

光线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可以通过物理学原理来解释和制作。

例如,在电影《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波特使用隐形斗篷隐藏自己的身体,这背后的原理就是通过光的折射来让人物变得透明,既神奇又真实。

2. 力学特效:碰撞和爆炸动作片中经常出现的爆炸、车祸、拳击等场景都是通过力学特效来制作的。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研究物体的力和运动,可以模拟和制作出逼真的碰撞和爆炸效果。

例如,在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中,经典的车祸和飞车场景都离不开力学特效的运用。

3. 热学特效:火焰和冰冻效果火焰和冰冻效果是电影中常见的特效场景,通过热学特效的应用可以制作出逼真的火焰和冰冻效果。

热学研究了物体与能量转换的关系,研究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和行为。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主人公通过走进一个冰冻的世界,触碰冰雕时,冰雪被破坏的瞬间与冰的熔化过程都是通过热学特效制作而成。

4. 电学特效:闪电和能量场电学特效是电影中常见的特效场景之一,例如闪电、电弧、能量场等。

电学研究了电荷和电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电学原理可以模拟和制作出逼真的电学特效。

例如,在电影《雷神》系列中,主人公雷神托尔在使用闪电之力时,闪电的形态和路径都是通过电学特效制作出来的。

5. 数学模型在特效制作中的应用除了上述物理学原理的应用,数学模型也在电影特效制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数学模型,特效制作人员可以精确计算出物体的运动轨迹、变形效果等。

物理学在戏剧与电影中的应用

物理学在戏剧与电影中的应用

物理原理:冰山 撞击船体的动力 学原理
模拟技术:利用 计算机图形学和 物理引擎实现冰 山撞击的模拟
效果呈现:模拟 结果在电影中的 呈现方式,如船 体破裂、海水涌 入等
意义:通过模拟 技术为电影制作 提供更加真实、 震撼的视觉效果, 提升观众的观影 体验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 战
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增强戏剧和电影的视觉效果。 动作捕捉技术:用于捕捉演员的细微动作,提高表演的真实性和细腻度。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创作和优化剧本,提高剧情的逻辑性和情感共鸣。 物理模拟技术:用于模拟特殊场景和特效,如爆炸、风雨等,提高电影和戏剧的视觉效果。
效果
经典案例:电 影中利用重力 与平衡的场景
重力与平衡在 戏剧与电影中 的意义与价值
运动学原理:在戏 剧和电影中,通过 演员的动作和物体 的运动轨迹,可以 展现出物理运动规 律,如匀速直线运 动、加速运动和减
速运动等。
添加标题
力学原理:在戏剧 和电影中,利用力 学原理可以创造出 逼真的特效,如爆 炸、碰撞等。同时, 演员的表演也需要 遵循力学原理,以 使动作更加自然真
特效与物理学的结合:特效与物理学的结合能够创造出更加逼真的虚拟场景,增强剧 情的真实感。
角色行为的合理性:物理学原理能够为角色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使角色行为更加 符合逻辑和常理,增强剧情的真实感。
力学原理在特技表演中的应用 光学原理在舞台灯光中的应用 声学原理在音效制作中的应用 电学原理在舞台特效中的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物理学在戏剧与电影 中的应用
汇报人:XX
目录
物理学在戏剧与电 影中的重要性
物理原理在戏剧与 电影中的应用
经典案例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 战

流浪地球的科学原理和相关知识

流浪地球的科学原理和相关知识

流浪地球的科学原理和相关知识流浪地球(TheWanderingEarth)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中国科幻电影,讲述了地球被火星冲击,决定移动到另一颗太阳系中行星的故事。

电影立足于科学,大量利用物理学、天文学以及宇宙学的知识,来讲述人类的智慧与远见,努力拯救地球的故事。

本文将从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的角度,阐述流浪地球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和相关知识。

一、物理学《流浪地球》中,地球被太阳系外的另一颗行星冲击,因此人类决定将地球移动到另一颗行星所在的太阳系,以避免地球的毁灭。

为了实现地球的移动,物理学中的“动量定律”起到了关键作用。

动量定律规定,在物体所受的外力作用下,动量不会发生变化。

移动地球的技术是利用动量定律的原理,即使用内部发动机发射燃料,从而形成一股推力来改变其动量,使地球进行移动。

二、天文学《流浪地球》中,最重要的技术是地球要如何穿越太阳系,以达到人类最终目的地。

实际上,天文学中的轨道力学,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轨道力学可以用来模拟行星,卫星和其他天体之间的运动。

它提供了一个模型,用来建模星体的运行状态(如轨道和角动量)和空间分布。

在《流浪地球》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利用轨道力学计算出了穿越太阳系最短的路径,以及最佳的初始速度,最终实现了地球的流浪。

三、宇宙学《流浪地球》中,有很多关于宇宙的科学知识,其中宇宙学是最重要的,它讨论了宇宙的形成和行星系统的特性。

宇宙学认为,宇宙本质上是毫无穷尽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它是一个庞大的统一体系。

实际上,在《流浪地球》中,人类最终决定穿越该太阳系,是为了寻找另一颗行星系统的避难所,以避免地球的毁灭。

这正是宇宙学所体现的,它让我们开始认识宇宙,在天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中,更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

总之,《流浪地球》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和知识非常丰富,它结合了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等学科,使用科学原理和知识,来描绘人类努力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部电影提醒我们,在面对灾难时,只有智慧和远见才能让我们克服一切困难,保卫地球的安全和幸福。

电影中的物理知识

电影中的物理知识
电影中的物理知识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吧,想必大家都喜欢看那电影中的一幕幕精彩场面。可是 大家知道这些场面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是根据什么理论依据呢? 这些大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当然有些也违背了物理真理,今天我们就来 研究一下电影中的物理知识。
• 电影物理知识应用 • 各种电影简介
1. 变形金刚Ⅱ 2. 名侦探柯南第十二部剧场版:颤栗的乐谱 3. 2001太空漫游
这正是变形金刚的开头狂派金刚降落的场景, 它轻易就击沉了航空母舰。 它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么?
假设堕落金刚在太空以 一圆球飞行。
那么它受:
终端速度: 要算出系数,高 速运动下n为2,质量 等可求出空气阻力, 再由空气阻力于重力 相等可算出终端速度
最后算出其能量相当于 85kg的tnt黄色炸药。
这是柯南中用嗓音打电话的情景,那么真的 可以用嗓音打电话么?
脉冲拨号 脉冲拨号是一种时域处理方法,在双音多频拨号前。它用脉冲的个数来表示号码数字。脉 冲拨号方式对脉冲的宽度、大小、间距、形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由于线路的干 扰或其他原因而使得这些参数发生了变化,则可能引起号码接收的错误。另一方面, 由于每个脉冲都占有一定的时间(一般每个脉冲占用的时间为100ms),而使得这种 拨号方式比较慢。当拨号时,用户通常会听到一串拨号音,老式的转盘电话就使用脉 冲拨号。 脉冲按键式电话机(ha-p) 这是一种以电子电路加导电橡胶按键号盘替代机械旋转号盘 的自动电话机,属于第三代电话机。其振铃电路、发号电路、通话电路有分立元件和 集成电路两种;振铃信号输出有极化式电磁铃和音乐式电子铃两种。它的特点是按键 号盘所发脉冲比较方便,还附着重拨键#”和暂停键”,它以电子开关形式取代机械 脉冲接点来发号,其速率是每秒10个脉冲(10pps)。脉冲按键发号同样具有三个脉 冲参数,已在发号集成电路中作了固定,一般不易发生错误。这种话机对通信电压有 一定要求。在无线电干扰严重的环境下,有时会发生错号现象。该机种适用于步进制 和纵横制式交换机。 音频按键式电话机(ha-p) 它以双音多频拨号信号(dtmf)代 替了传统的脉冲拨号。按键上的每一个数字键(0-9)和符号键(#、)均分别用高、 低两个为正弦波的单音频信号来代表。高音频信号有4个>1000hz的频率、低音频信 号有4个<1000hz的频率。如采用4×4的矩阵编码,则共有16种组合,叫作8中取2; 但一般只用3×4排列共12种组合,叫作7中取2。 这种话机的最大特点是缩短了发号 时间。例如拨(0796)8390234”,若用脉冲发号时,每个脉冲为100ms,位间隔 时间为800ms,则所占时间是100×(10+7+9+6+8+3+9+10+2+3+4) +800×10=15100(ms)=15.1s;改用音频发号时,每个号持续时间都相同,均为 120ms,位间隔时间为108ms,则所占时间是120×11+108×10=2400(ms)= 2.4s。显然,音频发号速度比脉冲发号快得多。 脉冲/音频兼容按键式电话机(ha -p/t) 这种按键式话机除采用脉冲发号外,还可用双音多频(dtmf)方式发号。它 在话机侧面设有一个转换开关(p/t)作为选择。一旦将电话机安装好之后,使用者 就不要随意拨弄这一开关,以免造成失误。

《复仇者联盟4》中的前沿科技及物理学原理

《复仇者联盟4》中的前沿科技及物理学原理

最近漫威电影“复联4”(《复仇者联盟4》)火热上映。

电影中,英雄们通过一项“量子技术”成功逆转了当年灭霸一个响指造成的影响:一半生命被随机消失(湮灭)。

量子技术取代了科幻中常用的相对论效应而成为穿梭时空的新利器,量子技术成功超越了相对论。

以后想时间旅行,不需要虫洞,不需要传送门,只要带上皮姆粒子,带上GPS手环,就可以全宇宙耍流氓了。

《复仇者联盟4》中的量子原理1、用来穿梭时空的不确定性原理。

在量子力学里,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越小,则动量的不确定性越大,反之亦然。

1927年维尔纳·海森堡发表论文《论量子理论运动学与力学的物理内涵》给出这原理的原本启发式论述。

同年,厄尔·肯纳德严格地数学表述出位置与动量的不确定性关系式。

2年后,霍华德·罗伯森又将肯纳德的关系式加以推广。

在经典的物理因果律中,我们认为“假如知道现在的确切状态,就可以准确预测未来”。

不确定性原理则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

海森堡用了一个假想的实验来阐述这个原理:假如我们想用一台显微镜来观察电子的位置,由于显微镜用的是光波,那么位置的测量精度取决于光子的波长,如果要想更加精确地测量位置信息,我们就只能用更短波长的光子。

但反过来,更短的波长意味着光子能量/动量更大,而测量过程利用的就是光子与电子的散射,其结果就是动量信息严重丢失了——在观测结束后,我们的电子早就不知所踪了。

在傅里叶变换及信息理论发展起来之后不确定性原理有了更深刻的数学理解。

通过傅里叶变换,位置和动量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偶关系:位置波函数可以展开为一系列动量波函数的叠加,反之亦然。

从数学上可以严格证明,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限定在有限区域内。

二者要么都分布在无穷大的区域内,要么一个有限一个无限。

在复联4中,超级英雄们就是利用这种时空的不确定性来实现穿梭的。

在复联的宇宙中,英雄们已经掌握了让不确定性变得确定的方法,特别是天才的钢铁侠用一个晚上就发明了牛逼闪闪的时空定位手环,从此时空穿梭不用愁!2、莫比乌斯环的昭示。

电影《横空出世》中的物理知识

电影《横空出世》中的物理知识

电影《横空出世》中的物理知识
电影《横空出世》讲述的是将军冯石和科学家陆光达带领科研部队在西北荒漠中克服困难,最终完成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的故事。

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原子物理:电影的核心是关于原子弹的制造,这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原子物理知识,如原子结构、核裂变等。

2. 爆炸力学:原子弹的爆炸是一个能量瞬间释放的过程,涉及到爆炸力学的基本原理。

3. 热力学:在电影中,科研部队建造的核反应堆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而核反应堆的运行则涉及到热力学的知识。

4. 电磁学:原子弹的引爆涉及到了电磁脉冲和电磁场的相关知识。

5. 数学:物理学的各个分支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电影中科研部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也展示了大量的数学运算和模型。

6. 材料科学:为了支撑和保护核反应堆以及原子弹,需要高强度的材料,这涉及到材料科学的知识。

此外,在电影中还涉及了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细节和概念,比如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防止中子泄漏,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模拟等。

这些内容虽然不是重点,但也反映了物理学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 铅
= 11. 34g / cm ,
3
3
粘土
= 1. 4 g / cm , 而
3
= 19 . 32g / cm , 用密度比金小的多的粘土和 铅, 是不可能做 出 分量差 不多 的 金条 来 的, 和珅天天和金子打交道 , 怎么可能掂量不出 来呢 ?片中更有一场景, 每箱 金条 都是由两名 壮汉肩挑的 , 而每 个大木箱的体积至少也 得是 1m , 即使 金条 的密度是 4g / cm , 一箱 金条 也得重 4t , 每个壮汉扛两吨 ?这样无视 密度 的 存在 , 让人啼笑皆非。
南最终逃生的过程涉及到惯性原理。 火车刹车出 现故障, 以极高的速度冲入终点站, 在逃生无望 时, 柯南得到福尔摩斯 混身浴血 的提示 , 钻进 最后一节储物车厢 , 将里面所有的红酒桶全部打 碎, 让车厢里灌满了红酒 , 在撞车之前 , 潜入红酒 之中 , 靠酒水的阻力作用平安脱险。
片段堪称经典。 如图所示成龙在右边楼顶上遭遇 围攻, 情急之下向左急奔后向左跳下, 最终落在 左侧大楼顶层的阳台上 , 得以逃生。 这个动作拍 摄时没有用钢丝, 我们以平抛原理来分析 :
水平方向: x = v0 t , 得 v0 = 3m / s = 108km / h 。 只要离开大厅的速度达到 108km / h 就能成 功脱 险, 然而 , 大 厅的 长 度只 够 加速 到 50 到 60km / h , 初速度不够大。 考虑之后柯南选择的方 法是 : 借助爆炸瞬间的冲击力加速, 即爆炸瞬间 冲出大厅 , 利用爆炸产生的风力加速。 如果爆炸 之前冲出去, 汽车没有借到力 , 会掉下去; 如果爆 炸之后还未冲出去 , 会被炸伤或炸死。
V o. l 28 N o . 391 ( S) 9. 2010 . 56.
物 Jou rnal
理 of




第 28 卷总第 391期 2010年第 9 期 ( 上半月 )
Phys ics T each ing
电影中的物理学原理
何召伟 山东省无棣县第二高级中学, 山东省 无棣县 251900
摘 要 : 很多电影 (电视 ) 节目中涉及大量的物理学常识 , 作者例 举了许多实例 , 并评述其正误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6148( 2010) 9( S) - 0056 - 2 关键词 : 电影片 ; 物理知识 ; 评述 中图分类号 : G633. 7
图 13 两人扛的大木箱
图 14 粘土和铅做的 金条
对电影 (电视 ) 片段的引用 , 可以极大的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加深学生的印象, 对教学起 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
图9 飞车逃生的 示意图 图 10
2
柯南的计算
A 楼 75层 , B 楼 69层 , 两楼差 6层 , 约合 20m, A、 B 两楼水平间距 60m, g = 9 . 8m / s , 即有: 竖直 1 2 方向: h = g t, 2 得 t= 2 . 02s。
我们以惯性原理分析: 发生撞击时 , 人由于 惯性会向前冲 , 同时酒水由于惯性也会向车厢前 部集中, 并可能形成向右的逆流, 由于红酒密度 与人体的密度相当 , 红酒会给人体带来相当大的 顶层 楼 高 度 约 3m, 人 助 跑 后 的 速 度 取 阻力 , 从而避免了与车厢壁的碰撞。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8 卷总第 391期 2010年第 9 期 ( 上半月 )
物 Journal
理 of




V o. l 28 N o . 391 ( S) 9. 2010 . 57.
Physics T each ing
3 星球大战 中的物理学失误 3 . 1 激烈的太空大战 , 飞船的引擎声, 导弹的 呼啸声 , 炸弹爆炸声 , 其实这一切声音都是不存 在的 - - 真空中不能传 声。 之所以加 上这些声 音 , 纯粹是为了艺术效果, 毕竟这不能变成一部 无声电影。
8m / s , 则: 竖直方向有: h = 得 t= 1 2 gt, 2
2h = 0 . 78s 。 g 水平间距为: x = v0 t = 6 . 24m, 人落地时的速度约为: v= 2 v0 + 2gh = 11 . 1m / s。
2
贝克街的亡灵 与惯性 在这部 名侦探柯南 的剧场版电影中, 柯
按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 中学物理教学应该 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 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 探究性课题 , 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导, 引导学 生积极思考 , 灵活运用。 当今 , 看电影 ( 电视 ) 已 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以缺少一部分 , 很多电影 中包含着大量物理学常识。 合理恰当的应用会给 电影增光添彩, 不当的应用则会让人啼笑皆非, 适得其反。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可以引用一些知 名的电影实例, 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 增加学生 的学习热情。 以下列举几例, 老师们可以在实际 教学中灵活引用: 1 红蕃区 与平抛 在这部动作电影当中, 成龙大哥跳楼脱险的
图 7
炫丽的爆炸场面, 其实不可能听到声音
图 11 爆炸瞬间冲出 大厅 图 12 借助爆炸时风的推力
3 . 2 小型飞船在太空飞行, 转弯时来了个漂亮的 侧身 飞船不是飞机, 飞机转弯时需要借助于 空气的动力作用, 所以才会侧身, 而飞船是在真空 中飞行 , 所以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侧身借力。
而要把握好冲出大厅的时机 , 则需要用到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 5 宰相刘罗锅 中的密度失误 在剧中有一段 , 刘庸用粘土和铅混合染上金 色, 做了 20 箱 金条 , 来蒙骗和珅 , 和珅也因为 分量差不多 而上当。 这一情节的失误出在密 度上 ,
3 3
4
图 8 小飞船的侧身 通往天国的倒计时 与平抛运动 仍然是平抛运动, 仍然是 柯南 系列电影,
这一次的应用是定量的 , 而且十 分精确。 如图 9 所示, 下列柯南一行 人被困在 A 楼的 顶层大厅 里 , 而且大厅里装了炸弹 , 只剩 10 分种时间 , 唯 一出路只有利用展品汽车和平抛到 B 楼顶层的 露天游泳池。
主体 , 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关键, 我们应该尽 可能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实例 , 引导学生养成 主动思考的习惯, 让物理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注: 本文内容为作者原创 , 使用图片来网络。 ( 栏目编辑 王柏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