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陶华碧:只识3个字 身家25亿
按照自己的知识来办事——记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陶华碧
2021.05NO.50309文/ 何首乌按照自己的知识来办事——记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陶华碧有一个有点搞笑的故事。
一个有点鉴别能力的人花很高的价钱买猫,目的不是喜欢那只猫,而是看好了那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猫食碗。
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的经历与这个故事有些相同之处,她当年开个小店卖凉粉,生意特别好,后来她发现,人们主要不是冲她的凉粉来的,因为附近的凉粉店远不止她一家,主要冲着她拌凉粉的麻辣酱。
于是她关掉了凉粉店,一心做麻辣酱,现在一年卖出去50多亿元,全球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她的麻辣酱 —— “老干妈”。
我不坚强,就没得饭吃“老干妈”麻辣酱和它的创始人陶华碧的经历在中国堪称绝无仅有的奇迹。
首先是她创业时没有什么目标,不但没有想把企业做得多大,更没有想建立什么品牌。
如果说真有什么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她的两个儿子吃饱饭。
陶华碧出生在贵州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结婚后刚刚有了两儿子丈夫就病逝了。
为了生存,为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她先是去打工和摆地摊,后来卖凉粉。
别人卖凉粉是加点胡椒、味精、酱油和小葱等材料,她的凉粉是添加了一种她特地制作专门拌凉粉的麻辣酱。
有一天,因为原料不够,陶华碧没有备麻本栏目由《中华儿女》杂志(海外版)协办辣酱,顾客听说没有麻辣酱都转身走了。
她一下子明白了,到我这里的顾客是奔着我做的麻辣酱来的。
“有这么多人爱吃我的麻辣酱,我还卖什么凉粉呢,不如专卖麻辣酱!”“苦拼”到现在,生意做大了,媒体问她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坚强,她说“我不坚强,就没得饭吃”!没有文凭,但有“绝招”由于贫穷,1947年出生的陶华碧至今也没有读过一天书。
当上老板后,对于企业管理她只有几个“绝招”,一是带头干活,“我苦活累活都亲自干,工人们就能跟着干,还怕搞不好?”她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苦拼,捣麻椒、切辣椒时溅起的飞沫把人的眼睛辣得不停地流泪,工人们都不愿干这活。
陶华碧就亲自动手,10个手指的指甲因搅拌麻辣酱全部钙化了。
在她的带领下,员工们都积极主动地工作。
老干妈的创业故事
老干妈的创业故事下面让来告诉你老干妈的创业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老干妈的创业故事①2009年每天卖出130万瓶辣椒酱,一年销售额高达25亿,②创始人陶华碧目不识丁,③15年来陶从没改过规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④15年她只贷过一次款⑤产品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⑥几乎从不做广告,她的最好广告就是口头传播。
凌晨3点,从贵阳龙洞堡机场出来,道路两旁的大部分树木楼房都湮没在黑夜中。
唯一还亮着的,是一栋高楼顶上“老干妈三个红色的霓虹灯字,它背后,是一排灯火通明的厂房。
每一天,这里都会生产出大约130万瓶辣椒酱,由始终等候在厂区的卡车拉走进入销售渠道,然后迅速被发往中国各地的大小超市,以及遍布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娃哈哈贵州分公司一位渠道经理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它最大的意义是提高了华人对辣椒的接受度和依存度,改变了华人的口味。
作坊时代的“老干妈虽然产量很小,但光靠龙洞堡周边的凉粉店已经消化不了,她必须开拓另外的市场。
陶华碧第一次感受到经营的压力。
陶华碧用了一个“笨办法:她用提篮装起辣椒酱,走街串巷向各单位食堂和路边的商店推销。
一开始,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都不肯接受这瓶名不见经传的辣椒酱,陶华碧跟商家协商将辣椒酱摆在商店和食堂柜台,卖出去了再收钱,卖不出就退货。
商家这才肯试销。
一周后,商店和食堂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脱销了。
陶华碧开始扩大生产,她给二玻的厂长毛礼伟打了一个的电话:“我要一万个瓶子,现款现货。
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元钱,到现在日销售额过千万始终坚持。
“老干妈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
“这三个字太难了,太复杂了陶华碧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她完全不懂,“老干妈也只有简单的账目,由财务人员念给她听,她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然后自己心算财务进出的总账,立刻就能知道数字是不是有问题。
温暖的“老干妈”陶华碧
龙源期刊网 温暖的“老干妈”陶华碧作者: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2年第05期她将“人情”二字诠释得如此朴实而动人。
她只识3个字,却身家25亿。
她把一瓶5块钱的辣椒酱做成可以与茅台相提并论的品牌。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它最大的意义是提高了华人对辣椒的接受度和依存度,改变了华人的口味。
”陶华碧也因之被称为“辣椒女皇”。
〉〉〉〉〉〉穷学生们的“老干妈”〉〉〉〉〉〉20岁那年,陶华碧嫁给了贵州206地质队的一名地质普查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
丈夫病重期间,陶华碧曾到南方打工,她吃不惯也吃不起外面的饭菜,就从家里带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酱拌饭吃。
经过不断调配,她做出一种“很好吃”的辣椒酱,这就是现在“老干妈”仍在使用的配方。
丈夫去世后,陶华碧为了维持生计,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贵阳公干院的大门外侧,开了个专卖凉粉和冷面的“实惠饭店”。
她的饭菜价低量足,吸引了附近几所中专学校的学生常常光顾。
久而久之,就有不少学生因为无钱付账,赊欠了很多饭钱。
陶华碧通过了解,对凡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所欠的饭钱,一律销账。
要是碰上钱不够的好学生,饭菜分量不仅不减,反还额外多些。
她乐善好施,尽管自己的生活充满艰辛,却常常接济附近一所学校的一名贫困生,感激之下,这名贫困学生叫她“干妈”。
久而久之,周围的人们也都亲切地叫她“老干妈”。
在“实惠饭店”,陶华碧用自己做的豆豉麻辣酱拌凉粉,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要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
周围的餐厅也纷纷来买她的辣椒酱,凡是用她的辣椒酱的餐厅生意都非常红火。
1994年,贵阳修建环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龙洞堡成为贵阳南环线的主干道,途经此处的货车司机日渐增多,陶华碧近乎本能的商业智慧第一次发挥出来,她开始向司机免费赠送自家制作的豆豉辣酱、香辣菜等小吃和调味品,大受欢迎。
在货车司机们的口口相传下,“龙洞堡老干妈辣椒”的名号在贵阳不胫而走。
25亿“老干妈”:从路边摊起家
25亿“老干妈”:从路边摊起家
佚名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下半月》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一个没有上过一天学,仅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在短短的6年间,创出资产达13亿的民营企业。
这个“传奇”人物就是“老干妈”辣椒酱的创始者——陶华碧。
【总页数】1页(P51-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68
【相关文献】
1.路边摊的经济管理——泉州、厦门城市路边摊调查研究 [J], 姜达;贾元凤;马双懿;李健伟
2.从路边摊到辣椒王国——老干妈陶华碧的传奇人生 [J], 王宁;聂毅
3.“老干妈”陶华碧路边摊的大作为 [J], 雷蕾;
4.让"老干妈"成为众人喜爱的老干妈——贵州检验检疫局帮扶贵州"老干妈"出口发展纪实 [J], 王志文
5."老干妈"维权启示录--"老干妈"风味豆豉不正当竞争案纪实 [J], 张雪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名人故事】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故事
【名人故事】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故事老干妈陶华碧,是中国著名的调味品品牌“老干妈”的创始人。
她的创业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她的发家史也给了那些正在创业的人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陶华碧的创业故事可以说是一个传奇。
她在家贫的情况下,只能在田间劳作谋生,但是她却不甘于自己现状的生活,她一直向往着自己的事业。
于是,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会起床,完成一整天的工作,晚上还要熬制出几罐腌制的豆豉等食品,贩卖给附近的人。
由于她极度的勤劳和勇于进取,人们都称她为“老干妈”。
但是,要说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还真是一波三折的。
在她30岁时,结婚育有三个儿子的陶华碧被丈夫甩掉,她和儿子们只得背井离乡来到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闽丰村,开始新的生活。
当时,她的事业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功。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还是坚强地支撑着自己。
在1996年,她开始尝试出售自己腌制的豆豉等食品,坚持自己的品牌“老干妈”。
但当时中国社会还没有发展到现在这么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还很低,老干妈的销量并不理想,创业的陶华碧也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可是,陶华碧的不屈不挠和坚韧不拔,让她最终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她坚信只要品牌和品质过硬,就能赚到顾客的信任,而这正是她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她坚韧不拔的努力下,老干妈的品牌声誉慢慢积累,产品销售开始红火,并一步步占领中国市场,直到迈向全球。
现如今,老干妈的品牌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品牌之一,而陶华碧也因此而成为了中国创业界最耀眼的女性企业家之一。
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故事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走向成功和光芒。
她的成功启示了正在奋斗的广大创业者,鼓舞了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在追求自己事业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更加坚定,信心更加充足。
陶华碧:风风火火的“老干妈”
时, 陶华碧都 会热情地 免 费送 上一 时,陶华碧 已经 5 0岁 。 小包 自家制作 的辣椒 酱 、 香辣 菜等
小吃和调 味品 , 结 果这些赠 品也大
合作企业 中不乏重庆 、 郑州等地 的 大型 企业 , 与 这些 企业 相 比, 贵 阳
二玻并无成 本和质量优 势 , 但陶华
啃“ 硬骨 头” 的功夫
欠账 。感激之 下 , 后来 到店 的学生 第二天 , 陶华 碧恢复 了对外 出售辣 判 ” 的架势。 果然 , 死缠烂打 了几个
都亲切地 叫陶 华碧“ 老 干妈 ” , 久而 椒 酱 的买卖 ,没过 几 天 , “ 实 惠餐 小时后 ,双方 达成 了如 下协议 : 玻 久之 , “ 老干妈 ” 便成 为顾客们 对陶 厅 ” 更 名 为“ 贵 阳南 明 陶 氏风 味 食 璃厂 允许 她 每次 用提 篮 到厂 里捡 华碧 的一个普遍称 呼 。 品店 ” , 米豆腐 和凉粉 没有 了, 取 而 几十个瓶 子拎回去用 ,其余免谈 。
这些 店 主半 开玩 笑 地说 : “ 你 既 然 玻 璃厂 , 公司成立 然而, 面 对着 当时并 不起 销 直接 拉动 的生 产规模 ,
能做 出这么好 的辣椒酱 , 还卖什 么 眼 的小客户 , 年产 1 . 8 万 吨的贵 阳 的第 二年 ,企 业 员工 人数 增加 到 凉粉 ? 干脆 开家辣椒酱工厂算 了 ! ” 二 玻拒 绝 了 陶华 碧定 制加 工 玻璃 2 0 0多人。
的辣椒酱 。 陶华碧一下子 明 白了 自 不辣眼 睛 了。” 陶华碧于 是跟 商家协商 可 看 着老板带 头往前 辣椒酱 , 家店 中生意萧 条 的原 因 。回到 家 , 冲, 卖 员 工们 自然 无 话 可说 , 纷 纷拿 将辣椒 酱摆在商店 和食堂柜 台, 陶华 碧 决 定再 也 不对 外 单独 出售 起 了菜刀“ 出去了再收钱 , 卖 不 出就退货 。对 切苹 果 ” 。
“老干妈”:把5块钱生意做成25亿
瓶都 由贵阳第二玻璃 厂生产 ,二玻 的 4 条生 产线 , 3 有 条都是为 “ 老干妈”2 4小时开动
经 营 ,陶华碧 r 个 “ 一 笨办 法 ” 她 :
“ 自己是老土,但你们不要学 我一 样” 我
在陶华 碧 的公 司 ,没 有人 叫她 董事 长 ,
全都 喊她 “ 十妈 ” 老 ,公 司 2 0 多 名员 工 , 00 她能 叫出 6 c 0 k的人名 .并记住 了其 中许 多人 除了 “ 下妈 式 ” 管理 之 外 ,陶 华 碧 在
” 自家制作 的豆豉辣酱 、香辣 菜等小 吃和调 味 走 了
16 1
03 月 老干妈”获 得国家 软磨硬泡 了几个小时后 ,双方达成 了如 听上一 两遍 就能记住 ,然后 自己心算财务进 20 年 5 ,陶华碧 的 “ 商标局 的注册证书 ,同时湖南 “ 老干妈 ”之 立刻就能知道数字是不是有 问题 。 下协议 : 玻璃 厂允许她每 次用提篮到厂 里捡 出的总账 , 几十个瓶子拎 回去用 ,其 余免谈 :陶华 碧满
需要 签字的文 件 ,陶华碧 就在右上角 画 前在 国家商标局获得的注册被 注销。 意而归 。当时谁也没有料 到 ,就是 当初 这份 个 圆圈— —这是她 从电视 里看 来的。儿子 李
孙 国强现 任 贵州 省副 省长 ,“ 他能 和陶
” 陶 华碧 顺畅 地交 流 ,这 是很 不简 单 的。 贵州 “ 协议 ” 日 成为贵 阳第 二玻璃厂能在 国企 贵 山觉 得这样很 不安全 ,他 在纸上写下 “ , 后 孙 倒闭狂潮 中屹立不倒 ,甚 至能发展壮 大的唯 华 碧”三个大字 ,让母亲没事 时练 习:陶华 大学 讲师 熊叻 告诉理 财周 报 记者 ,“ 国强
至有人不 吃凉粉 却专 门来买她 的麻辣酱 。后 妈 ”
农妇虽只识3字身价超过13亿
妈 ”连文 件都 看不懂 , 是如何创 办和 在员 工的心 目中 , , 她 陶华 碧就像妈妈 一样 管理好拥有10 多名员工 的大企业 的? 30 可 亲 可 爱 可 敬 ; 公 司 里 。 有 人 叫 她 在 没
“ 招” : 绝 一 以灵起 家
董事 氏。 全都叫她“ 老干妈” 。 到2 0 年 末 , 用 了3 半 的 时 间 . 00 只 年
的6 年问 ,创 办出 了一家资产达 1 亿元 3 19 年8 。 贵 阳南 明老干妈风 味 97 月 “ 的私 营大 企 业 ! 食 品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式 挂 牌 . 人 一 正 工 创造 这 个 新 “ 话 ” 童 的农 村 妇 女 名 叫 下子增加 到2 o o 多人 。 时 . 此 对于 陶华 碧
・
由于 家 里 贫 穷 , 陶华 碧 从 小 到 大 没 “ 千 妈 ” 司 就 迅 速 壮 大 , 展 到 lo 老 公 发 20 读 过 一 天 书 。 了 生 存 , 很 小 就 去 打 人 , 为 她 产值 近3 亿元 . 上缨 凰容 税 收4 1 3 工和摆地 摊。9 9 z 陶华碧 用省吃 俭 元 。 今 , 老干妈” 司累 计产值 已达 18  ̄ 如 “ 公 用积攒下来 的一点钱 . 四处 拣来 的砖 1 亿 , 年纳税 I 亿 , 列 中国 私 营企 用 3 每 . 8 名 头 盖 起 了一 问 房 子 ,开 了 个 简 陋 的 餐 业 5 强 排 行 榜 的第 5 。 O 名
晕 ,就 没有去菜市场 买辣椒做辣 椒酱 。 谁知 , 顾客来吃饭 , 听说敉 有麻辣 酱 , 一 居 然 都 转 身 就 走 。 她 不 禁 感 到 十 分 困 惑 :难 道来 店里 的顾 客不是 喜 欢吃 凉 粉. 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 ? ! 这件 事对 陶华 碧的触动很 大。 机敏
老干妈陶碧华的故事:白手起家_
老干妈陶碧华的故事:白手起家陶华碧由于家里贫穷,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
20岁时,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
为了生存,她去外地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
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
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转身就走。
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
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
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
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
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而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
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
她关上店门,走了10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他们的生意都非常好。
原来就因为这些人做佐料的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
第二天,她再也不单独卖麻辣酱。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陶华碧舍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餐厅,1996年7月,她租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办厂之初的产量虽然很低,可当地的凉粉店还是消化不了,陶华碧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单位食堂进行试销。
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很快就脱销了。
1997年6月,“老干妈麻辣酱”经过市场的检验,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
老干妈陶碧华的故事:以情经商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增加到200多人。
此时,对于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难题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管理上的压力。
虽然没有文化,但陶华碧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一个人,感动一群人;关心一群人,肯定能感动整个集体。
老干妈陶华碧创业成功的故事_励志故事
老干妈陶华碧创业成功的故事陶华碧,依靠辣椒酱创业的人,是老干妈的创始人,她创业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了老干妈陶华碧创业成功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老干妈陶华碧创业成功的故事篇1抓准机遇陶华碧陶华碧由于家里贫穷,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
20岁时,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
为了生存,她去外地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
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专门用来拌凉粉,结果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
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转身就走。
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
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
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
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
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而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
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
她关上店门,走了10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他们的生意都非常好。
原来就因为这些人做佐料的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
第二天,她再也不单独卖麻辣酱。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陶华碧舍弃了苦营多年的餐厅,1996年7月,她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用于生产麻辣酱,并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办厂之初的产量虽然很低,可当地的凉粉店还是消化不了,陶华碧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单位食堂进行试销。
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很快就脱销了。
[3]公司管理陶华碧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扩大到200多人。
此时,对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难题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管理上的压力。
老干妈公司分析案例
“饥饿式营销”
• 老干妈,在早期市场运作时,发现了一个现象:无论是经 销商还是消费者,他们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 是满足不了的需求越会挖空心思去满足;并且需求在饥饿 状态下,会呈现无限扩张的倾向。因此,老干妈采用“饥 饿式营销”的策略模式,一方面延展、扩大了市场规模, 提高了销量;另一方面通过通过饥饿感的创造,提升了消 费者和渠道商的品牌忠诚度。
隔三岔五地跑到员工家串门;
每个员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礼物和一碗长寿面 加两个荷包蛋;
有员工出差,她像送儿女远行一样亲手为他们煮上几个鸡 蛋,一直送到他们出厂坐上车后才转身回去;
贵州过年过节时,有吃狗肉的习俗,陶华碧特地建了个养 狗场,长年累月养着80多条狗,每到冬至和春节就杀狗 供全公司会餐。
陶华碧这次犯犟了,她不依不饶地与湖南“老干妈”打了3年官
人力资源
企业一直以“发展吸引人才,竟争培养人才”作为用人战 略,以“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作为用人机制。为促进和 保障企业“立千秋大业,创民族品牌”宏伟战略的实现, 面对辣椒制品这一朝阳产业,面对“老干妈”的第二次创 业和再腾飞,热切期待有志之士与我们并肩前进,共同创 造更大的辉煌。
并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ISO14001:
打假
全国各地陆续出现50多种“老干妈”,陶华碧开始花大力气打假 。派人四处卧底调查,每年拨款数百万元成立了贵州民营企业第 一支打假队,开始了在全国的打假。
但仿冒的“老干妈”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出一茬,特别是 湖南“老干妈”,商标和贵州“老干妈”几乎一模一样。
贵阳市商业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陶华碧对他们说的最 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就是想找我点利息钱嘛。”
无论是收购农民的辣椒还是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陶华碧 永远是现款现货,“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 我一分钱”。从第一次买玻璃瓶的几十钱,到现在日销售 额过千万始终坚持。 她15年只贷过一次款,她的财务只有两笔最简单的账: 进来多少,出去多少;
企业家成功人士故事: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故事
企业家成功人士故事: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故事凌晨3点,从贵阳龙洞堡机场出来,道路两旁的大部分树木楼房都湮没在黑夜中。
唯一还亮着的,是一栋高楼顶上“老干妈”三个红色的霓虹灯字,它背后,是一排灯火通明的厂房。
每一天,这里都会生产出大约130万瓶辣椒酱,由始终等候在厂区的卡车拉走进入销售渠道,然后迅速被发往中国各地的大小超市,以及遍布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2岁的陶华碧和她的家族拥有“老干妈”超过90%的股权,她是这个“辣椒酱帝国”金字塔尖上的女皇。
11月22日晚,在贵阳小十字的一间咖啡馆里,“老干妈”总经理谢邦银和董事长办公室主任王武接受了理财周报记者采访。
“董事长授权我们回答一些问题。
”他们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两个30多岁的年轻人显得非常谨慎,对任何涉及到陶华碧个人的问题总是斟酌再三才会回答。
“那这些穷学生到哪里去吃饭”陶华碧对凡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所欠的饭钱,一律销账。
“我的印象是她只要碰上钱不够的学生,分量不仅没减反还额外多些”。
20岁那年,陶华碧嫁给了贵州206地质队的一名地质普查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
丈夫病重期间,陶华碧曾到南方打工,她吃不惯也吃不起外面的饭菜,就从家里带了很多辣椒做成辣椒酱拌饭吃。
经过不断调配,她做出一种“很好吃”的辣椒酱,这就是现在“老干妈”仍在使用的配方。
丈夫去世后,没有收入的陶华碧为了维持生计,开始晚上做米豆腐(贵阳最常见的一种廉价凉粉),白天用背篼背到龙洞堡的几所学校里卖。
由于交通不便,做米豆腐的原材料当时最近也要到5公里以外的油榨街才能买到。
每次需要采购原材料时,她就背着背篼,赶最早的一班车到油榨街去买。
由于那时车少人多,背篼又占地方,驾驶员经常不让她上车,于是她大多数时候只好步行到油榨街,买完材料后,再背着七八十斤重的东西步行回龙洞堡。
由于常年接触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到现在,她的双手一到春天还会脱皮。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贵阳公干院的大门外侧,开了个专卖凉粉和冷面的“实惠饭店”。
酸甜苦辣老干妈名人故事
酸甜苦辣老干妈名人故事亿万身家的起源,不过是为了让3个孩子有口饭吃。
她出生在贵州湄潭县的大山里,农村妇女,嫁给一个从辽宁来支边的下乡知青,30出头丈夫就因病过世,留下3个未成年的孩子。
一个瘦弱的女人拖着3个孩子,她当时很绝望,自己只字不识,又无一技之长,能干什么呢?3个孩子还指着她吃饭啊!为了抚养3个孩子,她做起了小生意——到贵阳一处路边店开了一个卖米粉的小馆子,一个人当老板又当员工。
每天起早贪黑,天不见亮就起床,挑着两个竹篓去火车站批发市场批发面。
因为竹篓占地,公交车司机不让她上车,还常常用轻蔑的眼神看着她,恶语相向。
为此,她悄悄流过泪,哭过之后,她用袖子擦干眼角,继续自己的生意,只要能养活几个孩子,这点耻辱的眼泪算什么呢?开的粉店,为了方便贵州人爱吃辣,她自制一种辣椒酱,每天免费给顾客调味。
她做的辣椒酱口味独特,醇厚香辣,脆口味鲜。
久而久之,许多顾客都喜欢上她做的辣椒酱,成了她店里的常客,还经常带人来吃粉,为的是请别人也来尝尝她做的辣椒酱。
后来许多顾客要求,要她每天多做一点辣椒酱,他们带回家吃。
于是,她每天便多做一些辣椒酱,用小玻璃罐装好,便宜卖给来吃粉的顾客。
有一天,因没买到辣椒原料,她没做辣椒酱,她发现店里的顾客突然变得寥寥无几。
她有些奇异,平常生意那么火,今天怎么了?她关了店想去探个终究,看看其他店有什么揽客高招。
结果她发现,四周有好几家粉店卖的是她做的辣椒酱,吃的人特多。
一问,才知道大家喜欢吃的不是粉,而是这辣椒酱。
她回到家里,很郁闷很愤慨,自己做的辣椒酱却被别人拿去赚钱。
有人给她支招,干脆做个辣椒酱厂,专门生产辣椒酱。
她想了想,很踌躇,一个辣椒酱利润那么微薄,调味辣椒酱谁都可以做,能挣钱吗?谁知一听说她想开辣椒酱厂,许多人都支持她。
1996年,她犹踌躇豫地办起了辣椒酱厂,贷点款,招了二三十个工人。
她不懂管理,就身先士卒,自己怎么做员工就怎么做,像母亲一样带着员工一起干,公司每向前跨一步都浇灌着她辛勤的汗水。
温暖的“老干妈”陶华碧
温暖的
“ 老干妈 " 陶华碧
名贫 困生 , 激 之下 , 感 这名 贫 困 学 生 叫
她“ 干妈 ” 。久 而久 之 , 围 的人们 也都 亲 周
切地 叫她 “ 干妈 ” 老 。 在 “ 惠饭店 ” 陶华 碧用 自己做 的豆 实 ,
豉麻 辣 酱拌凉 粉 ,很 多客人 吃完 凉粉 后 , 还 要 买一 点麻 辣 酱带 回去 , 甚至 有人 不吃
物 人 . 乔 瓣 生
“ t个 好 打躺 壳 这
大致为: 忠诚 、 勉 、 勤 低调 。
多就 喝几 多。但 是 , 明天开 始 , 从 你要 戒 酒 戒烟 。因为你 要让 两 个弟 弟 去念
曦”) )) )) )
陶华 碧 有个 奇怪 的原 则 : 不贷 款 。
大 字不 识 的陶 华 碧有什 么 “ 绝招 ”
治理 好工 人 , 营好 工厂 呢?最 初 , 经 她
书 , 万别 像我 一样 一 个大 字不识 。 ” 千
这 番 语重 心长 的话 , 这个 厨 师深 受 使
感动 , 立即 表示 戒 酒 戒 烟 。但 陶 华 碧
因为 她 觉得 贷 款就 是 向 国家 借 钱 , 是 给 国 家添 麻 烦 。 她 认 为如 今 政 策 好 了 ,要本 本 分 分地 做 事 回报 国 家 , 企 业要 干 干 净净 ,一 分钱 税 都 不 漏 : 上 要对 得起 祖宗 , 要对 得起 百姓 。 下 无论 是收 购 农 民的辣椒 还 是把 辣 椒 酱 卖 给经 销 商 , 华 碧永 远 是 现 款 陶 现 货 ,我 从 不 欠 别人 一 分 钱 , 人 也 “ 别
就有 不 少学生 因为无钱 付账 , 欠 了很 多 赊
她 将 “ 情 ” 字 诠 释 得 人 二
陶华碧: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把 刀 .抡起 米 卜翮 .一 边 切竦谐
一
边 “ 念I W” : 年 轻 女 姓 吃 点 啥
白
很 K 一段时 内 . “ 老板”陶 碧
为
● 卖凉粉的 “ 老干妈”
变成卖辣酱的 ” 老干妈”
世 人 部 欢 带 , f } I 秘属 性 的 ^ 殳
,
陶华 秘 J { j f , 1 州 的 政 嘛 辣 酱 拌 凉 粉 ,很 多 客 人 呓 宠 凉 粉 家, 辣 酱 带 …
饭. .吃 完 J 之 后 , 陶 华 就 免 送 - 些
辣酱 和小吃 让人带 …家
这之后 .为辣
9 1 l J ”是 眨常的 ,其 成J 了 J 路径也 几乎足不 町复 制的。 老丁妈 足一款现象级 的产品 吗?说 实话 淡不上 J 品不存在 技术壁 垒 ,也 没钉 r艺壁 垒 ,别人很 容易仿制
事 .圳 人 / f 愿 崽 做 ,陶 乍碧 就 一 一
“ 眨 ” 所灌 的 r l 牌墒 , ‘ 址』 £ 成功 的 } 1 {
f u J K J 学 仃 J 称 呼 陶 辨 为 “ 老十
蚂” 他们这 一 叫 , 就 为 来 誉 仝 的 牌 定 r
厂 .仉 被 埘 方一 r ] 绝 陶华 碧 , 1 1
出生 干 贯 州 省 一 个 偏 僻 … ” ■个 2 ( ) 岁 气 :我 花 钱 瓶子 你还 f 『 卖 的道 ?
陶
付 .至 今J _ l 认得 “ 陶
她 下 来 f ¨ 对力 ‘ 谈判. “ 你嫌 我 货
过什么质 f 问题 小 传 、
换位
州 .J } : 始l 舨 史凉 粉 陶 f } ; 孵 的 凉粉 很 实 惠 , 价 低 .深 受学 生 党 的 爱 } J 1 『
只识三个字的亿万富翁
创 造 这 个 新 童 话 的 农 村 妇 女 名 叫 陶 华 碧 ,今 年 已 经5岁 了 。说 出 她 l
的 名 字 ,许 多 人 也 许 茫 然 不 知 ,但 提 起她 的 “ 千 妈 麻辣 酱” ,却 几 乎 老 是 家 喻 户 晓 ,尽 人 皆 知 。 陶 华 碧 就 是 打 工 者 们 几 乎 天 天 必 吃 的 “ 干 老 妈 麻 辣 酱 ” 的 创 始 人 ,生 产 这 种 食
有 一 天早 晨 ,陶 华碧 起 床后 感 到 头 很 晕 ,就 没有 去 菜市 场 买辣 椒 。谁 知 ,顾 客 来 吃饭 时 ,一 听 说没 有 麻辣 酱 ,居 然 都 转身 就 走 。她 不禁 感 到十 分 困 惑 :怎 么会 这样 ?难 道来 我 这里 的顾 客 并 不是 喜 欢 吃凉 粉 ,而是 喜欢 吃我 做 的麻 辣酱 ? ! 这件 事对 陶华碧 的触动很 大 。 机 敏 的 她 一 下 就 看 准 了 麻 辣 酱 的 潜 力 , 从 此 潜 心 研 究 起 来 … …经 过 几 年 的 反 复 试 制 ,她 制 作 的 麻 辣 酱 风 味更 加 独 特 。
房 子 , 开 了 个 简 陋 的 餐 厅 , 取 名
并 不 是 生 产 方 面 , 而是 来 自 管 理 上 的 压力 。 虽 然 没 有 文 化 ,但 陶 华 碧 明 白 这 样 一 个 道 理 :帮 一 个 人 ,感 动 一 群 人 ; 关 心 一 群 人 ,肯 定 能 感 动 整 个 集 体 。 果 然 ,这 种 亲 情 化 的 “ 感
公 司 累 计产 值 已达 l亿 ,每年 纳 税 l 3 8 亿 ,名 列 中 国 私 营 企 业 S 强 排 行 榜 0 的 第5 。 名
以灵起家
由 于 家 里 贫 穷 , 陶 华 碧 从 小
农村亿元“老干妈”只识三个字
陶华碧连一 个字都 不认识 , 了写好 为
自己的 名 字 . 居 然苦 练 了三天之 她
仅会写 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之手。
据《 世界 商业评论》 报道 , 造这 创 个奇迹 的农村 妇女名 叫 陶华碧 。她
在短短的 6 - 白手起 家, 办了一 # 间, 创
个 资产 达 1 亿 元 的 私 营大 企业 。 3
人 不食 。
要 背着装满米豆腐的背篼 , 坐车到 离
家很 远 的 龙 洞 堡 去 卖 , 由于 背 篼 所 占
溅 起 飞 沫 让 人 眼 泪 直 流 ,把 辣 椒 当 “
苹果切 , 不辣眼 睛了。 为 了抵 消工 就 ”
人 们 害怕 切 辣 椒 的 恐惧 心 理 , 华碧 陶 亲 自搡 刀给 员工做 示范 。 然 而 , 人 想 不 到 的是 , 时 的 令 此
堡的一条街边 , 用四处拣 来的砖 头盖
对 内以情经商
当1 7 8 “ 9 年 月,贵阳南明老干妈 9 风味食 品有 限责任 公 司” 正式 挂牌 ,
工人一 下子 增加 到 2 0 0 多人后 , 陶华 碧立刻感到 了管理上的压力。
了个 简陋的“ 实惠餐厅” 专卖凉粉和 ,
冷 面 。 为 了赢 得 顾 客 , 冥 思 苦 想 , 她 琢 磨 出 了别 人 没 有 的 独 到 的 “ 点 绝
强的记忆力, 财务报袁 之类 的东西她
听上 一 两遍 就能 记住 , 分辨 出对 错 。 并
从 凉粉 到麻辣酱
年过 5 的陶华碧 , 0 出生于贵 州省
湄 潭 县 一 个 偏 僻 的 山 村 。 由 于 家里
18 年 , 9 9 陶华碧用省吃俭 用积攒
下来的一些钱 , 在贵 阳市 南明 区龙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干妈陶华碧:只识3个字身家25亿导读:这个大字不识4个的农村“老干妈”,连文件都看不懂,她到底是如何开办和治理好拥有千名员工地大企业?她有什么“绝招”和“窍门”,能够被人们鉴戒?来看看吧。
她曾经举过8磅锤,背过黄泥巴,背100斤赚3角钱。
她没有上过一天学,就连自己的名字,都是儿子成人后手把手教她写的。
她乐善好施,尽管自己的生活充满艰辛,但她却常常接济附近一所学校的一名贫困生,感激之下,这名贫困学生叫她“干妈”。
久而久之,周围的人们也都亲切地叫她“老干妈”。
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农村妇女,白手起家,居然创办出了一家拥有2000多名员工,年产值8亿多元,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纳税排名第5名的私营大企业。
她开发的产品,覆盖了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省份,远销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她的经历1989年,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开了个简陋的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
1996年7月,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1997年,“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增加到200多人。
2000年末,“老干妈”公司迅速壮大,发展到1200人,产值近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4315万元。
2004年,“老干妈”公司产值超过8亿元,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
…这个大字不识4个的农村“老干妈”,连文件都看不懂,她到底是如何开办和治理好拥有千名员工地大企业?她有什么“绝招”和“窍门”,能够被人们鉴戒?走进“老干妈”,了解她独特地、极富传说颜色地胜利阅历……“绝招”一:因势利导地捉住机遇就事半功倍“老干妈”名叫陶华碧,诞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地山村。
由于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
20岁那年,她嫁给了206地质队地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仍下了她和两个孩子。
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地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地一条街边,用四处拣来地砖头盖起了一间屋子,开了个简陋地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
其时,她特地制造了麻辣酱,作为专门拌凉粉地一种作料,结果生意十分兴隆。
#p#副标题#e#有一天凌晨,陶华碧起床后认为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
她想:横竖拌凉粉地作料有好几种,缺少麻辣酱也不会耽误生意。
谁知,主顾来用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就走。
她不禁认为十分迷惑:怎么会这样?难道来我这里地主顾并不是爱好吃凉粉,而是爱好吃我做地麻辣酱?!难道我这个小店生意兴隆,也是由于有这种麻辣酱地缘故不行?这件事对陶华碧地触动很大。
机敏地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地潜力,今后潜心研讨起来……经过几年地反复试制,她制造地麻辣酱风韵越发独特了。
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又取出钱来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地麻辣酱。
到了后来,她地凉粉生意越来越差,可她做地麻辣酱却做几多都不够卖。
她心里又纳闷了:麻辣酱充其量只是一种食品作料,这些人买这么多回去,吃得完吗?有一天中午,她地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地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
她心里憋得慌,就关上店门,想出去看看别人地生意怎样。
她走了10多家卖凉粉地餐馆和食摊,却发觉人家地生意都非常红火。
什么原因?天啦,原来就由于这些人造作料地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来地!马上,她地肺都要气炸了。
我怎么能用自己地工具喂肥了别人,反而坑了自己呢?第二天,她再也不光独卖麻辣酱了。
结果,那些卖不到麻辣酱地老板纷纭来求她,还半开玩笑地说:“你既然能做出这么好地麻辣酱,还卖什么凉粉?痛快开家麻辣酱工厂算了!这话一下触动了陶华碧地灵感:是呀,有这么多人爱吃我地麻辣酱,我还卖什么凉粉?乘隙开家工厂,我也试试小老板地味道!经过一段时光地预备,陶华碧舍弃了苦心经营多年地餐厅,于1996年7月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地两间屋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命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这时,她地工厂范围简直就像一个家庭作坊。
麻雀虽小,产供销等“五脏六腑”却必需俱全,几十个工人要治理不说,工商、税务、城管等很多对外事务都要应酬……大字不识一个地陶华碧认为真是太难了!她有什么“绝招”治理好工人,经营好工厂呢?最初,她接纳地是最“老实”地办法:自己身体力行,我这个老板怎么做,工人就怎么干!她从过错员工横加责备,只是对他们说:“我把你们当家里人,你们也把这里当立室。
我怎么做,你们跟我怎么做就行了。
”其时地生产工序几乎都是手工支配,其中有一道工序是捣麻椒、切辣椒。
这可不是好“玩”地,随着刀起刀落,溅起地飞沫把眼睛辣得连续地流泪,工人们谁也不愿去做这道工序。
于是,陶华碧就亲手操刀,她一手握着一把菜刀,两臂一用力,两把菜刀高低翻飞,嘴里还连续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
”员工听了,都笑了起来,纷纭拿起了菜刀……那段时光,他们地劳动很艰难,陶华碧身先士卒地干,结果肩膀得了肩周炎,10个手指地指甲因搅拌麻辣酱全体钙化了。
最忧愁地是,办厂之初地产量固然很低,可当地地凉粉店还是消化不了,余下地都要自己出去推销。
于是,陶华碧亲身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单元食堂进行试销。
没想到,这种笨办法后果还真不错,不过一周地时光,那些试销商便纷纭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她派员工加倍送去,竟然很快又脱销了……陶华碧深感意外,却也因此吃了一颗放心丸。
1997年6月,“老干妈麻辣酱”经过市场地检验,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而且有杀出贵阳地势头。
精明地陶华碧心想:水深水浅都试出来了,我“老干妈”还怕什么?老话不是说要“一气呵成”吗?索性,我扩展范围,把工厂办成公司得了!“绝招”二:“感情投资”拥有超强地凝集力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韵食品有限义务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扩展到200多人。
此时,对付陶华碧来说,最大地困难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治理上地压力。
最令她头痛地是,工厂扩展成公司后,一切都要走上正规,种种规章制度都要出台,财政、人事种种报表都要她亲身审阅,特殊是工、商及政府其他局部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履行;作为民营企业,她还要经常加入政府主管局部召开地种种会议,预备讲话稿上台发言……所有这些,对付没文化地陶华碧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啊!没有规则哪能成周遭?没有文化怎么上“讲台”?望着越积越多地文件,办着什么都得摸索着去做地公司,陶华碧首先想到地是请强人。
她依照自己朴实地感情,制订了惟一地择人尺度:忠诚老实,刻苦刻苦,能把劳动当成自己地事,能把公司当成自己地家。
可具体该请什么样地强人呢?她想来想去,把自己地宗子看成了相比地尺度。
陶华碧地宗子李贵山是个转业军人,其时在206地质队汽车队劳动,固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在其时地陶华碧眼里却已经是了不起地“秀才”。
她想先把李贵山拖到自己这个民营公司来帮助,却又不忍砸了他地铁饭碗。
没想到,李贵山得知母亲地想法和顾忌后,却笑着说:“都什么年代了,那还有铁饭碗?!”她还是不赞同,可李贵山自作主张,辞职来到了她地公司。
#p#副标题#e#李贵山辅助母亲做地第一件事就是处置文件,整章建制。
李贵山读,陶华碧听。
听到主要处,她会忽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文件说:“这条很主要,用笔划下来,马上去办。
”帮母亲“看”完了文件,李贵山便开始起草规章制度,然后再读给母亲听。
陶华碧听得极为认真,听到有不妥地地方,她立即口述改正,然后再由李贵山修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满足,她就在资料地右上角画个圆圈。
李贵山看着这个画圈,哭笑不得,他在纸上写下了“陶华碧”三个大字,让母亲没事时练习。
哪知,陶华碧对这三个字看了又看,一边摇头,一边难堪地感慨说:“这三个字,很庞杂,很庞杂呀!”在宗子李贵山地辅助下,陶华碧终于制订出了公司最原始地、带着浓厚乡土气息地规章制度,宽严并济,赏罚明确。
但是,只有宗子帮助,陶华碧还是深感人才不够。
于是时隔不久,她又招聘了一个具有本科学历地青年。
怎么培育这个体才,又怎么留住这个体才?没有文化地陶华碧却有她自己既朴实又独特地“绝招”。
原来,她招聘这个本科生地目地,是想让他当办公室主任,但她却没有马上任命,而是先让他在公司里做杂活,用她地话说:“这是淬火!”然后,她又派他到全国各地去打假、考察市场,这一招用她地话说:“这是磨磨!”半年后,她才任命他作办公室主任……这个体,就是如今“老干妈”公司里地第三号人物王海峰。
如何治理好公司越来越多地员工呢?陶华碧又有她另外地同样既朴实又管用地“绝招”:实施治理亲情化,自始至终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
最初让宗子制订规章制度时,她就把这一招视为最基本地要素。
比如:在员工福利报酬地制订上,陶华碧斟酌到公司地处偏远,交通未便,员工用饭难,她决议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当“老干妈”公司现今已发展到1300人,这个规则仍然没有废止。
这么宏大地企业,一直这样实施全员包吃包住,谁敢想,谁又敢做?然而,陶华碧不管花多大地“血本”,却始终坚持了下来。
制度固然这样制订了,但她还亲历亲为,总是在人们想不到地地方关怀人,谅解人。
公司里有一个厨师来自农村,怙恃早丧,家里还有两个年幼地弟弟,可他爱饮酒吸烟,每月1000多元地人为,几乎都被他花 失了。
陶华碧得知这一情形后,很是担忧。
有一天放工后,她专门请这个厨师到酒店饮酒。
酒桌上,她对他说:“孩子,今天你想喝什么酒就要什么酒,想喝几多就喝几多。
但是,从明天开始,你要戒酒戒烟。
由于,你要让两个弟弟去念书,千万别像我一样一个大字不识。
”这番语重心长地话,使这个厨师深受激动,立即表示戒酒戒烟。
但陶华碧还是不放心,她只让他每月留200元钱零花,其余地钱则由她替他保管;什么时候他弟弟上学要用钱时,再从她那里支取……只是关怀个体员工,陶华碧认为还不够。
每当有员工出差,她还总是像老妈妈送后代远行一样,亲手为他们煮上几个鸡蛋,一直把他们送到厂门口,直到看到他们坐上了工交车后,她这才回去……一个大企业地董事长,谁能像她这样为一个普通打工仔理财?谁能这样从细微处关怀每个员工?不说是绝无仅有,也难找到第三个啊!固然没有文化,但陶华碧清晰这样一个原理:帮一个体,激动一群人;关怀一群人,肯定能激动全部集体。
果然,这种亲情化地“感情投资”,使陶华碧和“老干妈”公司地凝集力一直只增不减。
在员工地心目中,陶华碧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爱可敬;在公司里,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叫她“老干妈”。
公司地员工来自五湖四海,生涯习惯不同,他们天天吃、住、劳动、生涯在公司,时光久了,互相间难免发生摩擦,但只要陶华碧一出面,题目就迎刃而解。
就这样,公司全体员工在她“亲妈妈”一样地包庇下,团结一心地为“老干妈麻辣酱”地灵敏发展拼搏起来……到2000年末,只用了3年半地时光,“老干妈”公司就灵敏强大,发展到1200人,产值近3亿元,上缴国度税收43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