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挑战和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挑战和要求1、结合自身体会,?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三个挑战.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二是教学行为的改变,要求教师学会理解,学会宽容,注重帮助和引导,学会反思,学会合作;三是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教师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就是有效地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发展个性的能力.教师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就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塑造学生的灵魂;就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教师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会关心、会自我教育,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2)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反思的能力.过去教师工作往往被当作一种简单操作的技术工作来看待,先观摩别人的课,然后自己模仿.这种技能的训练是由外到内的过程,没有关注教师自身的经验与技能.因此,必须有一个肯定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评价观:教师的成长是个性越来越鲜明的过程,要在发展中体现出每一个教师的个性,不能千篇一律.(3)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一个好的课件制作还得靠教师,因为他最熟悉学生,他创造出来的内容最适合学生,因而是最有价值的.(4)教师应具有健全的专业情意.对待职业的态度、情感、需要、创新精神、自主意识等都将影响教师的职业行为.专业情意健全的教师,往往善于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能够民主管理、公正处事、平等待人、尊重学生人格,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做到胸怀坦荡、宽容守信,善于遵循教育规律,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行教育和感染学生,对每个学生负责.2、请结合实际分析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体现了自身的诸多特征:(1)综合性与开放性——探究学习的一个初衷是要消除以往教师分科教学,分科学习的弊端.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学习提供了综合学习的机会,通过围绕某个问题组织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且,探究学习的许多内容是学校无法提供的,其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既使在同一主题下,研究的视角或切入口也有相当大的灵活度,因而教师和学生须要更多地发挥创造性.(2)主动性与自主性——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发现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研究课题,从选题、组织课题组,到实施研究、撰写课题报告都是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只是承担指导者的角色.(3)探究性与创造性——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方式.广大中小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身心发展时期,探究学习也正适合他们的个性发展,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对未知的结论层层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结果主要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发挥.(4)实践性与过程性——探究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探究学习的始终.学生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更多的是获得直接经验,并在探究的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相对于接受学习,探究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从中感受到探究的魅力所在.(5)互动性与灵活性——探究学习是一个多向互动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学习主体和学习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生生间的交互学习来进行探究学习.同时,其学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交流和合作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灵活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6)层次性与超越性——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在专题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有的专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得较为紧密,有的专题更偏向学术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在强调层次性的同时,也强调要发挥超越性的一面,要让学生大胆地怀疑,大胆地猜测,从而创造性学习,不断地向自我挑战和超越自己.3、举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答:对策一,需要进一步弄清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对策二,把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位置;对策三,熟悉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对策四,选用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4、结合实际阐述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答:(1)依据教学目标:每个单元、课题、项目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即具体的教学要求,比如要使学生知道某个概念、明白某种原理,或掌握某项技能等等.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输教学信息.(2)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也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务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如在语文学科中讲读那些带有文艺性的记叙文,最好配合再造形象,应该通过提供某些情景的媒体,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唤起他们对课文中的人物、景象和情节的想象,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提供条件,使之加深理解和体会.又如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概念、法则和公式都比较抽象,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理解,应该提供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媒体教材,才能帮助学生理解.(3)根据学生变量,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比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电影、录像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要生动形象,重点突出,色彩鲜艳,最好多配以动画,每节课使用的次数不宜过多,解释要细致一些;使用录像和电影也宜选用短片,动画镜头可以多一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概括和抽象的能力发展起来,感知的经验也逐渐丰富起来,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延长,为他们选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广泛一些,传递的内容则增多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增加了理性认识的分量,重点应该放在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上,同一种媒体连续使用的时间也可以长一些.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1.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进取心强是青年教师心理状态的主流.但是,对于多数青年教师来说,由于他们主观上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心理准备不足,对教师工作的困难和复杂程度认识不深,加之缺乏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素养,又初涉教育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教学业务能力较弱,一时难以适应教师角色,因而存有挫折心理,情绪波动和情感变化较大.再加上教师待遇偏低,校外高收入的诱惑,更增强了他们进取心理与挫折心理的碰撞强度,进而阻碍了他们迅速进入教师角色.2.师表要求与青年心理的矛盾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广大青年教师追求的心理目标.他们处于青年时期,情感丰富,才思敏捷,富有朝气,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师表,热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但是,由于他们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内涵认识不深,对为人师表要求的艰巨性复杂性的心理准备也不足,往往呈现出心顺了大干一场,心不顺就对付一阵的心理状态,缺乏对学生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的循循善诱精神.这种师表要求与青年心理的矛盾,使他们在初涉教师角色中,表现出情绪不稳,情感起伏较大的特征.3.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冲突勇于竞争是当代青年教师显著的心理特征.他们渴望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参与平等竞争,施展才华学识.但是,由于他们一方面初涉社会,人生阅历浅,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力较弱,往往过高估计了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在初级阶段既想尽快胜任教育工作,参加讲师评聘,又考虑必须认真处好上下级和同事间的关系,加之客观上职称评聘、奖金分配、分房等“论资排辈”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使他们既渴望参与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又苦于成家立业的奔波和部分政策制度措施有待完善的困扰,时常发生竞争心理与压抑心理的激烈冲突,往往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烦恼、忧郁的心理失衡状态,个别的导致神经官能症或心理变态的发生.(二)成熟阶段的心理冲突及其形成因素青年教师在走向成熟阶段中,集中表现为完善教师人格的心理冲突.据调查分析,此阶段青年教师大体有三类设计方案,其心理冲突具体表现及其形成因素为:1.加紧完善教师人格型他们大多是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他们较早地确立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较为融洽,进而在教学或科研工作中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因此,他们下定决心,再接再厉,加紧完善教师人格,力争再上一层楼.他们的心理状态,集中表现为进取心理与焦虑心理的矛盾,有时因某种挫折或困惑,表现出过度紧张和急躁不安的情绪.2.先紧后松完善教师人格型他们晋升为讲师,表明自己在初级阶段努力的成功,成功之余何不松弛一下!可见他们的心理特征,集中为甘居中游与不甘落后的心理冲突,突出表现在自以为不如自己的某青年教师做出了突出贡献或教学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时,会产生一些情感振荡和情绪起伏.3.放慢完善教师人格型在初级阶段中,有少数教师较长时间陷入不切实际的旋涡之中,他们迟迟进入不了教师角色.后几经挣脱,方减轻些心理冲突,终于评上了讲师,自以为大功告成,可以转移兴趣中心,热衷于家庭生活,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至于完善教师人格就慢慢来吧.以人生一回何必那么苦自己为宗旨,进取意志重又消退.因此,他们的心理特征是追求安逸与害怕落伍的冲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适当的心理调节对于缓解青年教师的心理冲突,解决青年教师的心理矛盾,完善教师人格,进而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提升途径
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提升途径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向我国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
与历次课程改革不同,新课改不仅仅围绕教材进行改革,而且在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
一、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1、新课改要求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
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的学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学历水平,以胜任教师职务,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大学以上的文化学历应当成为基本的学历要求。
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充实提供了条件。
师范教育的发展直接加强了我国的教师队伍。
教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行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当今社会,教师的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目标完全可以达到。
2、新课改要求教师向综合化发展。
即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角色定位,变过去单一的角色为多重角色。
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专业和学科,从事某一种课程的教学,而对其他的学科和专业不闻不问。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教师角色不同。
高等教育的教师强调专业性,基础教育则强调综合性、全面性。
因为二者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
新课改对教师的综合性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而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
教师必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数学教师应当知道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语文教师要了解历史、地理、政治方面的知识。
3、新课改要求教师具备知识更新和知识扩展的能力。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知识生产能力很强。
因此,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扩展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具备信息处理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能够获得新知识,创造新知识。
能够发现和运用科学原理,能够提出探索性问题,并能够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演绎,构造新知识和新观念。
学习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与提升
学习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与提升2023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刻,新课程改革将在这一年得到全面实施。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之一。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习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与提升。
学习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因此,学习新课程的要求也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
过去,教学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融合,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核心思想,转变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
教师需要掌握新的教育技术。
新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提倡教育资源共享和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学习使用多媒体、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积极参与课程研发。
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要教师参与课程的设计与研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教学设计、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沟通能力等。
教师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参加培训、读书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可以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
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心得和教育理念。
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培训机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参观交流来学习借鉴。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观其他地区或国外的学校,了解其他地方的教育实践和经验,扩大自己的教育视野。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改革的路径和策略。
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围绕这一理念,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将发生很大转变。
作为教师必须从以下三点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第一,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即传统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而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第二,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性教师,也就是说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设计者。
第三,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是指教师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个博学悦教的人。
显然,这种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阅读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极大地挑战。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试图结合自身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新课程对教师阅读内容的挑战:一、新课程挑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阅读。
《课程标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纲领性文件,是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的根本依据。
显然,教师对《课标》的阅读实质上是为了解决“必须怎样去做”的问题,这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实施数学教育教学的关键。
首先,教师一定要思考阅读《数学课程标准》时,如何领悟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所谓理念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于行动的信念,它既表现为思想观念,又表现为在此理念下的行动。
因此,余以为应从以下三点领悟:第一,基础性、发展性、普及性是数学课程的基本功能,这一理念明确了数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数学教学也不是为中考、高考服务的,不是培养数学家,而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性,面向全体、重视差异,把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学习于他们有价值的、有益于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数学作为教师的责任。
第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数学结论的简捷严密性和高度的抽象概括性,要重要的是体现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习过程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上,以及数学所体现的人文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养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养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改进,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它充分地反映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精神。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篇文章将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思想品质等多个方面阐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一、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需要掌握课件制作、教学软件使用等技能,熟悉特点和应用范围,并能灵活地采用,使教学更加新颖、有效。
2.跨学科知识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鼓励以学科整合为基础的跨学科教学,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善于整合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多个学科间无缝衔接。
3.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独立思考、创新实践,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策略,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师思想品质1.教育理念更新。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是主体,学生情况、需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2.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不挑学生的毛病,不喜欢“严厉”地训斥学生的问题,给学生以尊重与关怀,培养共情能力。
3.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
教师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其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为中国的未来与繁荣做出贡献。
三、教师的能力1.教学诊断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需要能够诊断学生的思想情况、学科完成的情况、学习困难的情况等,深入学生内心,切中学生需求,促进问题的解决及成长,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的、个性化的教育。
2.自主学习和能力规划能力。
教师需要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学术资料、网络学习、工作经验等实现自我提升,以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论点、新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3.多样化评价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考核评价的多样性,教师需要掌握各种评价方法、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一是须博学多才。
以前语文老师教过一轮教材之后,就可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现在选修教材很多,内容丰富,尤其是实行新课改之后,仅熟悉教材对语文老师来说远远不够应对目前教学的需要,老师应博览群书,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才能更好的把握语文教材。
二是须独立思考。
选修课要求老师与时俱进,不能一味依赖教学参考书,而应不断更新观念,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只有善于思考的老师,才会培养出更多善于思考的学生。
三是须拓展补充。
我们语文老师应勤于动手,围绕所开选修课程搜集资料,及时补充各种信息,通过扩展老师的视野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习让我们成长,反思让我们进步。
在远程研修学习的过程中,每天按时观摩学习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和解读。
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老师们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认真按时完成了作业。
积极参与交流,尽可能多的阅读老师们提交的作业及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
认真阅读了班级简报和课程简报,对每一点感悟都作了认真的记录。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够准确理解新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并能够将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丰富的学科资源和教学材料,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科学分析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和学习情况,巧妙地运用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思想觉悟和教育责任感。
教师要具备学生的全面发展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发现学生特长和潜能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论。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和家长、学生、同事等各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思想觉悟和专业素养等方面有所提高。
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手段,而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三个方面来探讨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首先,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关注教育前沿的理论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其次,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是教师的核心工作,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和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能力,能够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
最后,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而教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人员,自身也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教育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教师还应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师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实践。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课改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本体知识、技能支持,以保证教 育 内容具有深刻、独到、广博的特征
1
2
精通所教学科 的 基础性知识 和技能
3
了解与该学科 相关的知识 学科专业
素养
4
了解学 科的发 展脉络
了解该学科领 域的思维方式 和方法论
二.教师素养的内容
• 教育专业知能
1 2 3 4
精通一 般教育 学知 识和学 科教育 学知识
Company Logo
新 教 师 准 则
Company Logo
谢谢大家!
具有 先进 的教 育理 念
具有 良好 的教 育能 力
具有 一定 的教 育研 究能 力
三.新课改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必须更 教师必须 教师要建 新教育理 树立民主、 立现代课 念 程观 平等的师
生观。
1.
2.
Company Logo
三.新课改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课改 原因
原因2
原因3
一.新课改的内容
1 2 3 4 5 6
课程目标
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
•改 进 的 内 容
课程结构 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 “活”知识 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强调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课程管理
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改变我们过去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 的方式 (2)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 、公式、法则、定律等 (3)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 方式的差异
Company Logo
三.新课改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自1988年推行以来,现正自上而下蓬勃的开展。
新课程的优越性已逐步在改革中得到体现。
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教师能否深入的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将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要求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广大的教师尽快的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意见,从而使教师所必需具备的素养得到明确。
新课程对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和内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该是“启智,陶情,冶性,锤志的健体”。
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在保持原有的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重新定位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完善自我,倡导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不仅应做知识信息的传授者,而且应当在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
教师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互动式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首先应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引导,教师普遍观点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知识的传授与训练,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的过程,且技能的训练是重中之中。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提法被广大中小学教师奉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加以贯彻与实施。
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也确实培养出不少的高分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也逐步的暴露出来。
浅谈新课改对教师素质要求
浅谈新课改对教师素质要求浅谈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新课改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导航,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的国际化特点。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即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注重人格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同时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和科学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知识不再是终极目标,而是过程目标。
所以新的课程理念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为此新课程理念下对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觉得,一个有进取心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知识素质当前教师的知识素质应符合21 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和趋于学科间知识的综合形势,应满足教育教学实践与发展的需要。
实际上,知识越丰富的教师,其课堂就越生动,学生也越容易接受你给出的信息。
教师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
过去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提出来只有一桶水还不够,还要有一池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的话自己囊中羞涩如何与学生交流?二、能力素质教育教学基本能力。
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
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是指运用教育法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基本理论,指导并创造性地从事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基本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与创新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及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能力。
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是现代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体系强调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总结,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是顺利实施新课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交往与合作能力,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
一
教 育 的 目的 。 以人 为 本 , 是 实 现 “ 了每 一 位 学 就 为 生 的 发 展 ”的 新 课 程 改 革 最 高 的 宗 旨和 核 心 理 念 。ln 理 由有三 , 一 , 础 教 育 是 奠 基 工 程 , 【(’ J 其 基 关
系 到未来 中华 民族 的整 体 素 质 , 课程 改 革 要 面 向 新 全体 学生 , 分 考 虑 到 各 地 区 的差 异 , 强 课 程 对 充 增 地方 、 校 、 生 的适 应 性 , 全体 学 生都 能 得 到充 学 学 使
2 1 年 4月 00 第 1 卷第 2 1 期
天津师 范大 学学 报 ( 础教 育版 ) 基 Ju a o Ta nN r a u i r i E e e t yE ua o d i ) o r l f i o l nv s y( l n r d ct n E i n n @ m ei m a i t o
革背 景下 , 师 要多 学 习 、 思考 、 实 践 、 提 升 , 教 多 多 多
发展 , 图在 主动 健康 的成 长 中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精 力
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是鲜活的受教育主体, 学生喜
欢的、 能够 促进 其 素质 提 高 的 教育 才 是 真 正好 的教 育 。新课 程 改 革 要 求 缓 解 学 生 压 力 , 高 教 育 质 提
、
教 师 对 新 课 程 改 革 应 有 深 刻 的 认 识
关 注人 是新课 程 改 革 的核 心 理 念 , 课 程 改革 新
要 求尊 重学 生 个 性 , 多 元 的价 值 观 来 衡 量 学 生 , 以
用 发展 的眼 光来评 价 学 生 , 目的在 于使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得到全 面 的发展 。基 于这 种 理 念 , 师 要摆 脱 传 教
新课改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新课改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对我们教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需要提高。
(一)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把教书当事业,视课堂为舞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修养,认真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端正态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终身学习,有为实施新教材甘于奉献、不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严格要求,“要做就做最好”是我们工作的标准。
所以,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和渴望求知的学生们,我们都应怀着一颗精益求精的心把本职工作做好。
虽然有时很辛苦,但因为热爱,我们无怨无悔。
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教师一行我们就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因为热爱,我们还会收获很多快乐,我们还会发现自己身上的潜质和人生价值。
(二)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调整在新课改中转变师生角色,新教材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从学生兴趣和生活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此要进行师生各自角色的转换。
很多老师有这样的顾虑,认为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学不会,事实证明知识的学习只有自己学来的、掌握的记忆才是最深刻的。
所以作为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要大胆的放开手,教学中有些知识可以学生自己掌握的,我们老师就不用多讲,比如在上课时一般给学生7、8分钟自学看课本的时间,要求学生把课本中不理解的知识作标记,再用5分钟小组讨论自学过程中的疑难知识,我们可以将学生普遍不理解的知识集中解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做到教学民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尊重学生体现教学民主心理学认为: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者的大脑才能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出现,是掌握知识的最佳时机。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创新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的能力等。
首先,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
传统教育注重纵向知识的积累,而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横向知识的拓展和深入。
教师应该拥有跨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够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融合。
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教师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探索。
其次,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创新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自身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展各种活动。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主动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再次,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服从,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合作关系。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能够成为学生的伙伴和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最后,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反思和评估的能力。
教师应该能够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和分析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
教师还应该能够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
只有不断反思和评估,教师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创新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以及反思和评估的能力。
这些要求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适应和执行新课程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课改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新课改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接踵而至。
在这个变革之中,英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新课改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全面提升专业素养与知识储备新课改要求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材。
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以便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新课改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因此,英语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选择并灵活应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
英语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综合素养。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发展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英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实践。
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反思新课改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反思。
教师们应该与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研究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新课改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教师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课程改革,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培养具有全面语言能力的英语学生做出贡献。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英语人才。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和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他们需要具
备更多的素养来应对教学工作。
下面将重点探讨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
的素养。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新课程注重培养
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对所教学科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
教师还应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够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程注重
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应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
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与其他教师、家长以及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此外,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不断更新,
教师应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
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教师还应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各种新方法,
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在快节
奏的社会中立足。
总之,新课程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包括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沟通
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只有不断提
升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
供更好的帮助。
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不断学习进步,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浅议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摘要:教育实践证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在新课改中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因此,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是全面实施新课改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素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主体的新课改是近几年来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继续,转变新理念,打造新课堂已成为新课改的主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理念呼唤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
那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师素质?怎样才能具备这样的素质呢?一、语文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语文的主人”。
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合作平等交流。
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精神的关键。
教师应是一名“导演”,应竭力把教学活动“导演”得丰富多彩,根据中学生表现欲强的年龄特征,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活动“扮演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体现师生“导”与“演”的关系,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应该在“大语文”的环境中进行。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紧紧把握语文生活化的特点,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地关注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努力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二、语文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在反思中重构新的知识与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过程的重心由“教知识”转向“教学生”,教学的目的也由知识的传递转向学生的发展,这决定了教师的控制方式应该是非结构性的、开放的、民主的。
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一)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教师不再是既定教学规则的执行者,而是教育教学的决策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创造性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使自己既是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又是教育理论的探索者。
教师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投身教育科研也能给教师带来自我实现的快乐。
(二)发展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新课程强调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新课程强调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在新课程实施中,合作研究的要求,强调学科课程相互融合,尤其是综合课程的出现,对教师之间的有机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合作的实现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进行换位思考的能力。
新课程特别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
因此,具备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的突出要求之一。
(三)培养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的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事实上,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新课程除了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课程资源的整合能力。
所谓的整合,就是指通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互相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途径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途径分析新课改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高中教师具备更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因此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途径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背景、培养和发展途径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背景新课改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比传统教育,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学科功底、扎实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等。
因此,高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和发展途径成为当务之急。
二、专业素质培养途径1. 提供全面的培训:学校应该组织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培训课程,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多样化,可通过专家讲座、讨论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
2. 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教学的实践,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实训,提供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让教师能够亲身体验和探索教学过程,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建立导师制:为新任教师或需要提高的教师提供导师制度,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导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技巧,并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4.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培养教师的教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参与教育研究项目、撰写教育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专业发展途径1. 提供进修和研修机会: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进修或研修班,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进修课程,如研究生课程、教师培训课程等,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
2. 参加教师交流平台:学校可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提供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摘要: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水平,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大力提高专业素质,才会符合新课改的实质需求。
本文就新课改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论述了当前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的主要因素,并深入探讨了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革新进步提供有效见解。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专业素质要求
近十几年,我国的教育事业
再革新,特别是新课改实施以来,这十年的教育水平
提升已经初具规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跟上新课改的需求。
所以,必须在深刻理解新课改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当前造成教师专业素质不够好的一些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手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特别是高中教师,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
一、新课改的简要介绍
所谓新课改,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落实新课改的意义就是要建构一个适合我国素质教育发展
需求的基础教育课程系统。
新课改做出六大改变, 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
由于这些改变,新课改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这种理念需要教师具备全面性、高素质及创新能力和意识才可以实现,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大大提高,以符合这种需求。
二、当前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的因素
(一)现代教学理念比较淡薄
部分教师在思想道德素质这方面比较欠缺,特别是高中部分教师,主要是由于其缺少现代社会所必备的价值观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和精神修养都不够。
部分教师由于各方面原因,对工作极为敷衍,或者教学激情严重缺失,以至于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现新课改的实质意义。
甚至部分高中教师还对新课改的内涵和意义不太清楚,致使其不能有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二)教学实践及教育研究能力都比较差
教学的实践能力应该是高中教师的必备能力,其中包含教学的相关设计能力,针对教学的评价能力,以及结合反思后指引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等等。
这些能力虽然应该是高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但部分被忽视,一些高中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掉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
另外,新课改要求高中教
师重视校本研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研究实践工作者。
可是眼下部分高中教师并没有重视这项工作,更有甚者,一些高中教师从来没有写出过创新性的教学成果。
(三)心理状态有问题
先进社会发展,经济快速前进,这就造成部分高中教师对待遇工资表现出不满,这使得部分教师消极对待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屡屡出现敷衍工作的情况,专业素质令担忧。
特别是一些较为年轻的高中教师,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存在极大的抵触心理,放弃提升,不再重视专业素质的提高,转而看向绩效利益等方面,正是有违教学初衷的表现。
三、新课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要求
(一)教育观念
新课改强调的不只是教材改变,其更看重的是教育观念的革新,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及管理评价各种模式的全面革新。
这种革新需要教师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构建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观念。
新课改要求摒弃以往被动接收式的教学方法,放弃机械式训练及死记硬背,转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树立勇于探索及勤于动手的教学理念。
同时,在教育观念上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学习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技能,从而获取新知识,训练自我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
因此,高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权威性教学态度,转为讲究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平等交流,改善教育观念,使学生建立新的学习观念。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高中教师才是具有符合新课改需求的专业素质教师。
(二)教师个人能力
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实践综合能力必须高,这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方面, 怎样开展综合实践和研究课题学习,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课程资源,等等。
要做好这些工作,高中教师不但要会备课上课,而且要懂得处理与学生和家长及同事还有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要与各方面关系进行紧密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新课改要求高中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能力上,强化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交流能力,特别是要掌握好与学生的交流,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心理建设
新课改下,高中教师必须在心理上做出正确调整, 要摆正心态,明确自身的时代及社会责任,同时在各方面部门的积极扶持下,努力提高自我道德素质,积极对待教学工作,从而完善我国的教育事业。
在这一点上,相关教育部门应该予以重视,在高中教师的教育资助及津贴补助上要多加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从基础上提高高中教师的工作激情与工作效益。
教育部门还可以配合学校大力开展教
师思政教育培训活动,从精神层面上鼓励和引导教师认清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态度,以真正的教育者身份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
(四)进行团队合作
为了适应新课改及完善教学体系,高中教师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最好建设一个教学团队,相互合作,使个人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实际突发性问题,而很多时候教师不一定能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就使得教学质量和效率始终难以提高。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借助他人的力量,取长补短,与其他教师或者优秀学生一起成立一个教学互助团队,实施团队合作式教学。
此外,学校与学校之间还可以多开展一些教师互动交流活动,让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师可以借鉴他人之长处,学到一些好的教师思维和方法,收集实际有用的信息资料,然后整合资料,研究分析策略,最终具备优质专业的素质,进而完善教育事业。
四、结语
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众多要求,
特别是对高中教师。
为师者的思想须有高度,脊梁骨
须有硬度;教课就是全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真正
的教师要具有真本领,教会学生真本领。
满足这些要
求,正是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工作任务,也是
作为教师的一种本质要求。
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
性提高一直都是值得重视的话题。
希望通过本文的细
致论述,可以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给
出解答,同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习恒珍 .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与高师教育的应对[J].教育探索,2010, 02: 107-109.
[2]索朗巴珠.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西藏科技, 2010, 09: 34-35.
[3]张晓杰.浅谈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