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合集下载

中式家具简史????

中式家具简史????

中式家具简史1⃣商、周两代时期:铜禁、铜俎,反映了我国早期家具的雏形。

俎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几、案、杌、桌的类型。

禁的形象代表着后代的箱、橱、柜的类型。

另据商代的甲骨文,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床、几的形象。

周代又出现了曲几、屏风、衣架。

2⃣战国、秦汉、三国时期:木质家具制作水平,髹漆和彩绘的技术成熟,有的家具上出现精美的浮雕。

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形制都很矮。

家具出现了新的品种和类型。

家具的卯榫在这一时期有较大发展。

屏风得到广泛的使用,汉代的床主要是卧具。

胡床是这时的新家具,轻便折叠,成为狩猎和战时的常用家具。

3⃣晋、南北朝时期:仍是席地而坐的生活活方式,但高型家具则已有萌芽。

床和榻的尺度有了加高,可折查叠移动的屏风出现。

也有了方凳、圆凳等新型家具的雏型。

4⃣隋唐五代时期:垂足而坐的方式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因而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

家具的品种有了很大发展,种类繁多,如短几,长、短案,方、圆案,高、低桌,方、圆凳,靠背椅,扶手椅,藤墩,床,榻,巾架,衣架,箱,柜,橱等。

5⃣宋、辽、金时期:高型家具普及,垂足坐的生活方式代替了席地坐的生活方式。

室内布置均衡与对称两种格局并存。

矮型炕桌安放在榻上作为待客茶几,是一种新的布置方法。

这一时期家具造型更加秀气轻巧。

6⃣元代:家具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如出现了罗锅掌,霸王掌,高束腰等新做法。

也出现缩面桌的新品种,只是因为不适用,不美观,在元代时兴一阵,并没有流传下来。

7⃣明代:海运发达,东南亚一带的木材如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输入我国以及我国自产的优质木材结合工匠的精湛技艺,创造出举世公认的明式家具的工艺艺术和浓厚的中国气派。

8⃣清代:早期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代风格,变化不大。

到乾隆年间,广泛吸收了多种工艺美术手法,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欣赏趣味,于是家具风格为之一变,为清代家具风格奠定了基础。

❗️注:素材来源于《明式家具研究》。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古代时期:古代中国家具主要是指先秦至汉朝时期的家具。

古代家具的主要特点是简朴、实用和注重实际功能。

古代中国的家具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常见的木材有楠木、柚木、红木等。

家具形式较为简单,多数为块状结构,没有太多的雕刻和装饰。

家具的功能性强,设计注重实用性,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双木床、榻榻米、方几等,都是在古代时期比较流行的家具。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家具设计开始趋于精细化和华丽化。

宋代家具以实木制作,常见的木材有紫檀木、花梨木等。

宋代的家具形式多样,如案台、柜子、椅子等。

家具的设计注重美学和艺术性,尤其是在雕刻和装饰方面。

家具表面常常雕刻有植物花纹、人物故事等,给人一种繁复、精美的感觉。

宋代家具的特点是精致、典雅,注重软装饰,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家具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国家具设计的黄金时期。

在明清时期,家具的制作工艺更加精湛,设计更加复杂、雕刻更加精细。

这个时期的家具设计注重对称、平衡和比例的关系,更多的采用对称的对联雕刻和纹饰。

明清时期的家具材料广泛应用木材,如黄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等。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色泽纹理美观,适合雕刻和装饰。

明清时期的家具多为独特的造型,如八仙桌、明式餐桌、红漆木椅等。

这些家具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表现出了古代中国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品味。

除了上述几个时期,中国古代家具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中国古代家具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家具的造型和结构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追求。

家具的设计也注重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追求舒适和人体健康。

此外,中国古代家具还重视家具的质感和色彩,注重木材的纹理和质地,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色彩。

整体而言,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丰富多样,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的审美追求和智慧。

简述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

简述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

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悠久,从最早的简易石器时代的家具雏形到现代的各种家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以下是中国家具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1.石器时代家具雏形:距今约1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进行劳作和生活。

最早的石器家具包括石凳、石桌等,是中国家具发展史的起源。

2.青铜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制作家具,如青铜床、青铜桌子等。

此时的家具采用青铜材料,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实用性。

3.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20年),家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出现了胡床、屏风、床榻等具有代表性的家具。

这些家具在形式和功能上更加成熟,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907年),家具进入了繁荣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种类繁多,如案、椅、床等,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同时,家具制作技艺也得到了提高,如雕刻、镶嵌等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

5.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2年),中国家具进入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家具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家具的典型特点是简洁、大气,如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此外,家具制作工艺如榫卯结构、雕刻、镶嵌等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现代中国家具:20世纪初至今,随着西方家具设计理念的传入,中国家具开始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

现代中国家具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总之,中国家具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漫长而丰富的过程,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如今,中国家具在世界家具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家具选择。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装饰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 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 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 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 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 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 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 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经 过几百年的变迁,时至今日,家具仍然牢固如初, 可见明代家具传统的榫卯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利用楔、 钉、竹钉、销、碧等零件,将 各部分紧密结合到一起,又可 自由拆卸再组装,这种散件组 装的方式既便于运输 。
制作讲究一致性,多采用一木连作,上 下一脉贯通, 保证了椅具的稳固性与 耐久性。 而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种类样式上也 同样非常丰富。
中国各时期家具风格特点
各历史朝代家具风格讲解
目录
一.唐代家具风格介绍 二.宋代家具风格介绍 三.明代家具风格介绍 四.清代家具风格介绍 五.民国家具风格介绍 六.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七.新中式家具风格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中家具文 化作为这个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通过祖先们
明式家具讲究线条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功能合理。简洁朴素,刀法明快, 不事雕琢。其造型都是简练质朴、比例匀称、以线为主。
榫卯结构
结构
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 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 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 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 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十六品包括: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 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史(概述)展开全文一、简述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家具,通常指“桌椅板凳”之类,中国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决定了中国家具发展的方向。

魏、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多为低矮型,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榻等。

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人所使用,中国垂足家具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才定型,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垂足家具完全取代席地家具,制作工艺也基本成熟;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家具达到鼎盛时期,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聚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现存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以下是摘自新浪网和中国连锁网的一些资料,本人又做了一些补充,原文是介绍各个时期的家具特点,及演变,我在原文艺工作者基础上加了文化与家具方面的联系及一些史资介绍(包括图片文字)另对各时期的各种家具做了配图。

主要是根据中国家具发展的几个典型阶段来论述:中国家具起源于夏朝,经历了不同时期、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在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礼器也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有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

5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5 中国古代家具简史

明式家具艺术风格
• 古
明式家具崇尚先人的质朴之风,追求大自然本身 的朴素无华,不加装饰,注意材质美,充分运用木材 的本身和纹理不加遮饰,利用本质肌理本色特有的材 料美,来显示家具木材本身和自然质朴特色。
• 雅 明式家具的材料、工艺、造型、装饰所形成的总 体风格具有典雅质朴、大方端庄的审美趣味,如注重 家具线型变化,边框卷口接触柔和适用,形成直线和 曲线的对比,方和圆的对比,横与直的对比,具有很 强的形式美。还如装饰寓于造型之中,精练扼要,不 失朴素大方,以清秀雅致见长,以简练大方取胜,再 如金属附件,实用而兼装饰,为之增辉。总之,明式 家具风格典雅清新,不落俗套、耐人寻味,具有极高 的艺术品位。
以线为主,富于弹性
线脚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线型流畅,舒展刚劲。 如圈椅的设计曲线圆劲有力,极富韵律节奏之美感,造 型奇绝,雍容大方,极具艺术研究欣赏价值。
造型大方,细部精致
明式家具“尽精微、致广大”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 造型洗炼,落落大方,同时在细微之处又给予了充分的 关注和恰如其分的处理,如杆件、靠背、线脚、铜什件 均精美舒适。
三、床榻类
• 榻 • 罗汉床 • 架子床
• 只有床身,上无任何装置的卧具为榻。 • 床上后背及左右两侧安装“围子”的为 罗汉床 • 有柱有床顶的床
四、柜架类
• 架格(它的基本形式是以立木为四足,用横板
将空间分隔成若干层 )
• 亮格柜(亮格都在上,柜子在下,兼备陈置
与收藏两种功能)
• 圆角柜(在柜帽转角处多削方棱成圆角) • 方角柜(方角柜四角见方,上下同大,腿足
古雅精丽体现了明式家具简练 质朴的艺术风格,饱含了明代工匠 的精湛技艺,浸润了明代文人的审 美情趣。

• • • •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点简述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点简述

这一时期也是高低型家具并行发展时期。 五、宋、辽、金家具 是我国高型家具大发展时期。椅与桌都已定
型,并走向平民百姓家,辽金少数民族也深受这 一潮流的冲击,而走向高型化。
漆饰趋于朴素高雅,不尚浓华。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六、明代家具
是我国古典家具成就的高峰和代表,在世界 家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成就主要表现有以下 方面:造型优美,比例恰当,表现了浓厚的中国
中国家具发展到今天,不断体现出多元化的 新特点。出现了许多东西方合璧的家具,表现出
西方现代风格和浓厚东方文化的特点,但独具特 色的中国现代家具还很少见,也没有在世界范围 内被认可。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18f5cc 易博亚洲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饰拙犷。榫卯有了一定的发展,开中国之先河, 并为后世榫卯的大发展奠定了坐榻、坐凳、 框架式柜为这一时期家具新品种,高型家具出现
萌芽。漆饰继承了商、周的特点,同时又有很大 发展,创造了不少新工艺、新做法。
气派;结构科学、榫卯精绝,坚固牢实,可以传 代;精于选材,重视木材自然的纹理和色泽美; 金属配件讲究,雕刻、线脚处理得当,起到衬托 和点睛作用。
七、清代家具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清早期继承和发展了明式家具的成就。乾隆 时期吸收了西洋的纹样,并把多种工艺美术技术 应用到家具上来。
三、南北朝家具
民族大融合和佛都的流行对家具影响很大, 高型家具的凳、胡床等进一步普及。矮几有拔高
想了半天,一个人往哪溜达呢,咕咕叫肚子径直把我带去了
的趋势,为隋、唐高型桌案的出现做了准备。同 时矮型家具继续完善和发展。

中国家具史

中国家具史

无束腰杌凳
有束腰外翻马蹄杌凳
圈椅
南官帽椅
四出头官帽椅
梳背椅
黄花梨长方凳和小方凳· 明·
• 这种直腿直枨方凳,在宋代已经定形。用材粗硕,线形 简练,做工精细,是明代家具中的精致小品。
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二人凳· 明·
• 长1020mm,落堂式凳面。造型敦厚,富有韵律感,实用而且有观 赏性。这种双人凳选材考究。
黄花梨有束腰鼓腿彭牙大方凳· 明·
• 高550mm,面 宽640mm见方。 庄严凝重,牙 条装饰具有明 显的时代特点, 可能年代较早。 此凳体积硕大, 选料做工俱精, 是一件少有的 明代家具珍品。
老花梨木 荷包牙直挡 长方凳· 明末
• 高510mm,凳面 竹编,保存完好。 腿足外圆内方, 牙子呈荷包形。 这种凳子在江南 地区非常多见, 延用至今,但其 中材质差别很大。 此凳为优质木材 制成。
桃形沿面雕木椅· 辽
• 内蒙辽墓出土。椅子 靠背为横向水平,搭 脑呈弓背形。前沿护 板雕有桃形装饰,与 同墓出土的木床装饰 相同,可见当时辽国 的组合家具。
四出头木椅· 金
• 指搭脑两端出头,扶 手两端出头。后来因 与官帽外形相似,也 称“官帽椅”。这把 木椅出之山西大同金 墓,全身圆材,座面 厚实。
扶手椅· 西魏
• 敦煌壁画中的扶手椅, 有高靠背,搭脑出头, 是后代“灯挂椅”的 先驱。椅座宽大,僧 人跪坐其上。
4、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年——960年)
• 缤纷世界 华丽润妍; • 由于唐代由席地坐向垂足坐的转变过渡 时期,所以唐代为高型与矮型家具的共 处阶段。
唐代时期家具特点
• 造型上宽大、厚重、浑圆、丰满 ; • 结构上,壶门的运用和延续; • 装饰上追求华丽:大漆彩绘,且雕刻与 镶嵌 。

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

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

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中国古代家具文化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家具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和文化的代表。

中国古代家具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工艺技术享誉世界。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保护。

一、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随着中国古代文明的不断演变,传统家具设计和制作也在不断改变和演进。

汉代家具以简洁明快的线条、刻花、嵌饰和雕刻见长。

唐代家具则强调大气、简洁,线条流畅,刻画细腻,更加注重雅致的审美效果。

宋代是我国家具制作的黄金时期,中式家具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多样性,成为中国家具发展的高峰时期。

明清时期则以华丽、精细、朴实为主流,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工艺设计。

二、特点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特点在于它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哲学意义。

家具制作中所遵循的恒久原则,比如“物极必反”的对称美学理念、“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的讲究等等,反映出中国古代人对自然之美的认识,更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古代家具还注重内涵、形式的协调性、装饰与实用的平衡,这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美学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文以载道”,追求“明德惟馨,以厚质之质为美”,这种思想观念贯穿于个体生活、器物设计、建筑布局、空间感知等方方面面,表现出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特有魅力。

三、传承与保护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代的重大任务。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迁,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正在逐渐消失,传统文化与技艺也失去了传承下去的平台和保护机制。

目前,保护中国古代家具文化的方案主要包括重视家具专业的学术研究,挖掘家具历史与文化价值,培养新一代的家具艺术人才,以及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家具鉴定、维修和保护体系。

在传统文化保护的大背景下,传承中国古代家具文化是一项殊为重要的事业。

它不仅有精神意义,更具有文化和经济价值。

在新时代,希望更多青年人能够加入到家具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之中,推动中式家具这一传统文化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张)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张)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结束 谢谢
中国传统家具发展历程(ppt54页)

1..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 存在一 个时间 尺度, 初始状 态下的 小改变 在这个 时间尺 度将增 长到两 倍。在 地球大 气的情 形下, 这个时 间尺度 是五天 的数量 级,大 约为空 气绕地 球吹一 圈的时 间。

起居生活变化,高形家具出现
胡床普及民间
低靠背座椅出现,床开始加大增高
出现了佛教莲花瓣装饰
隋唐五代代时期家具样式(581年~907年)
凭 几
月 牙 凳
隋唐五代代时期家具样式(581年~907年)


高形家具品种齐全
造型上宽大厚重,新兴月牙凳
工艺趋于复杂,漆工艺高超,如螺钿镶嵌、木画、漆绘
五代时期出现圆坐、方桌、平头案;桌子的牙板、牙角运用
圈椅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圆墩
方凳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平头案
翘头案
几案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圆角柜
方角柜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拔 步 床
罗汉床
架子床
明代家具样式(1368年~1644年)

2.人们可以在五天之内作相当准确的 天气预 报,但 是要做 更长远 得多的 天气预 报,就 既需要 大气现 状的准 确知识 ,又需 要一种 不可逾 越的复 杂计算 。我们 除了给 出季度 平均值 以外, 没有办 法对六 个月以 后做具 体的天 气预报 。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至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家具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探讨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史。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初期阶段。

当时的家具以简陋的土木构造为主,多数由原木制成。

这一时期的家具主要用于寺庙、宫殿和贵族家庭,以供祭祀和陈设使用。

家具设计简单而朴实,注重实用性。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受到汉武帝征服各国,文化交流的影响,秦汉时期的家具逐渐融合了多种风格,形成多元化的特点。

此时期,家具的材料丰富多样,出现了对称和曲线形的特点,家具的结构和工艺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

此时,家具的制作技艺达到了高峰,家具的样式更加丰富多样。

唐朝家具以华丽、大气的风格为主,注重工艺的精致和装饰的华美;而宋朝家具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木材的精选。

四、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后期阶段。

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形式美,家具使用的材料也更加讲究。

明朝家具注重木材的纹理与雕刻,形成了独特的明式家具风格;而清朝家具则更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装饰的繁复,形成了典雅华贵的清式家具风格。

五、现代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家具进入了现代时期。

当代家具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在保留传统家具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当代中式家具风格。

结语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独特的痕迹和风格。

从简陋的土木构造到精致的雕刻和纹饰,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不少博物馆和收藏家的珍藏中,欣赏到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古代家具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

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十分丰富多样,展现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

从唐代到清代,中国古典家具经历了风格的变迁和演变,但总体上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下是中国历代古典家具风格特点的一些主要方面。

一、唐宋时期古典家具(公元618年-1279年)唐代的古典家具以实用性为主要特点。

家具的设计简洁、稳定,多用硬木制作,突出实用性和耐用性。

器形丰富多样,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座褥、案几、柜、屏风。

座褥一般由硬木打造,底部有腿,坐垫覆盖着软垫,舒适宽敞。

案几主要用作书桌,一般带有小抽屉和小柜子,方便使用和收纳书籍。

柜主要用于储藏物品,有的柜子表面和内部装饰精美。

屏风常用在室内装饰中,也有实用的功能,用于防风和隔断房间空间。

总体来说,唐代古典家具追求简约、实用和舒适的理念。

宋代的古典家具特点是更注重装饰和造型的精细化。

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发达的时期,古典家具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家具的设计趋于精细化,制作工艺更为精湛。

家具材料广泛采用较软的木材,如松木、檀香木等,以适应更复杂的造型。

家具形制更加多样化,出现了更多的新型家具,如床、椅子、屏风和炕桌等。

家具上的装饰也更加细腻,常常用彩绘、雕刻和镶嵌等工艺,增强了家具的艺术价值。

二、明清时期古典家具(1368-1912年)明代的古典家具注重实用性和朴素的风格。

家具的设计简洁、稳定,材料主要使用硬木,如紫檀木、花梨木等。

明代的古典家具形制大致延续了宋代的特点,但更加注重工艺的精细化。

明代的家具多采用拼花和饰面技法,常常以木头颜色为主,突出木质材料的质感。

整体风格追求实用、舒适和自然的理念。

清代的古典家具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注重奢华、庄重和浓郁的装饰风格。

家具材料使用硬木为主,如红木、鸡翅木等,具有优质的木材和鲜艳的色泽。

家具造型较为庄重厚实,具有较大的尺寸和复杂的结构。

在装饰方面,清代的古典家具更加讲究细节,常常使用雕刻、漆画和金银嵌饰等工艺,使家具更富有艺术性和华丽感。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演变中国传统家具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不同的朝代中不断演变。

这些经典的家具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追求,还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工艺技艺。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原始的木质家具。

这些最早的家具采用简单的自然形式,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家具逐渐从原始朴素的状态中演变出更加精致和华丽的形式。

从商代到战国时期,由于冶铜和石雕技术的进步,家具开始大规模生产,并在贵族阶层中流行起来。

在这一时期,家具的设计逐渐多样化,例如象脚桌、八仙桌等经典款式应运而生。

二、鼎盛与全盛时期中国家具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这也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黄金时代。

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对于家具的制作和设计非常重视,许多皇家宫殿和贵族府邸中的家具制作技术和材料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宋代,家具以实用性和装饰性兼具而闻名。

家具开始出现华丽的彩绘和雕刻工艺,例如著名的榫卯技术就广泛应用于家具的组装中。

家具的设计也更加注重细节和人体工程学,家具的舒适度和实用性得到了充分的考虑。

三、明清时期的演变明朝和清朝是中国家具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明清家具的特点是注重实用性、独特的造型和细致的手工艺。

清代的家具多采用红木和紫檀等名贵木材,经过精细雕饰和油漆处理,制作出了许多优雅华丽的家具作品。

在这一时期,家具的用途也得到了扩展,出现了更多的专用家具,如屏风、榻榻米等。

同时,一些杰出的家具制作工匠也应运而生,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称为经典。

四、当代与传承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传统家具在20世纪经历了一段低谷。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家具逐渐回归人们的生活,并在当代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当代家具设计师通过创新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创作出更适应现代生活的传统家具作品。

中式家具之发展历程

中式家具之发展历程

架格
亮格柜
圆角柜
四件柜
多宝柜
6)其它类
屏风 是挡风和遮蔽视线的家具,还可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分为可折与不可折两类。 闷户橱 橱面之下有抽屉,抽屉之下有闷仓的橱,是一种桌案与柜橱的结合体。 箱 有底有盖,可以储藏物品的家具。 提盒 有提梁的分层箱盒。 都承盘 盛放各种文具及小件文玩的案头用具。 镜台 是一种梳妆用品,台座安抽屉,上有铜镜支架,可以支起放下。 官(管)皮箱 一种常见的小型箱子,底座上设抽屉,外有两开门,抽屉上有平盘及箱盖,应为 梳妆用具。 衣架 披搭衣服用的架子。 面盆架 支架面盆的架子。 甘蔗床 榨取甘蔗汁的用具。
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
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
造型古朴 用料粗壮 涂饰单纯 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的家具特点
大多数家具均较低 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变 出现软垫 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
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 的尺寸有了增高 种类繁多
靠背椅
四出头官帽椅
南官帽椅
圈椅
交椅
宝座
玫瑰椅
3)桌案类
桌案类家具包括桌、案和几。 炕桌、炕几、炕案 这是三种在炕上使用的矮形桌案。 香几、花几、茶几 几是一种小型的桌案,应用广泛。 酒桌、半桌 两种常用于酒宴的较小的长方形桌。 方桌 方桌,正方形,可分为无束腰方桌和有束腰方桌两种。 条桌、条案 条桌与条案主要用以放置器物。 书桌、书案、画桌、画案 这是四种比较宽而大的长方形家具,用于写字和作画。 抽屉桌 带有抽屉的桌子。 月牙桌 即半圆桌,取圆桌的一半。 平头案、翘头案 平头案的案面平直,两端无饰。翘头案的安面两端向上翘起,美观秀丽。 架几案 一种两只几在两端架起面子的案。

中国家具史。

中国家具史。

中国家具史:1、中国传统家具的演变过程。

自商周到秦汉席地跪坐的矮型家具,从魏晋到隋唐席地跪坐与垂足而坐并存的过渡时期家具,至北宋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

2、中国家具由矮型向高型转变的历史文化原因。

秦汉时期是我国矮型家具大发展的时期,而汉代,由于对外贸易与交流的频繁,特别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于西域各国的交流,出现了胡床,便有了“踞胡床,垂足而坐”之说。

魏晋以前的文化艺术纯系中华民族的固有艺术,而魏晋以后,由于受到外来佛教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汉末魏晋六朝是我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痛苦的时代,饱受战乱的人们失望于儒教的政治统治,将希望寄托于东来的佛教,佛教文化与汉文化高度融合产生了许多新型家具,这些家具多为高足坐具。

同时这时期中外文化与民族甲流日益活跃,各个民族文化融汇,产生椅、凳、墩等高型坐具,其方便使用的诱惑力极强大,使人们一改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

唐末至五代,是中国家具形式变革的过度时期。

这时期矮型家具与高型家具并存,但垂足而坐的方式由上层阶级开始逐渐遍及全国。

在两宋时期,垂足而坐已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高型坐具得到了迅速发展,且品种齐全。

3、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家具的设计特点。

萌芽发生时期(夏商、西周):神秘威严;成长壮大时期(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写实精炼;过度时期家具(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丰满华丽;垂足而坐的后期家具(宋元):典雅秀美;鼎盛时期的家具:明式:尺度适宜,比例匀称,以线为主,富于弹性,收分有致,稳健挺拔,造型大方,细部精致。

清式:浑厚富丽。

4、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中所占地位。

明式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成就的高峰,较之西方古典家具发展要早,达到了当时鼎力世界的水平。

西方古典家具中可与之匹敌的最早风格是洛可可,洛可可风格与18世纪初才形成,并吸收了明式家具的一些风格特点,在时间上比明式家具晚了三四百年。

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写下了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辉煌篇章,对世界家具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家具历史发展简述

中国家具历史发展简述

中国家具历史发展简述家具,作为生活用品,在中国已有很漫长的历史了。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家具从最简单的原始雏形逐渐演变为实用与审美价值都高度成熟的形态,每一件优雅、精美的家具都凝结了中华民族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那么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式家具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呢?▲王世襄旧藏南官帽椅原始时期“席地而坐”的习惯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所改变。

这种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家具的形制,所以原始时期的家具大多是低矮的。

夏商周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比原始社会进步了很多。

贵族阶层互相攀比附庸,讲究家居日用器物的排场。

《周礼》中记载了十分繁缛的有关席、几的使用规矩。

另外,从已有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资料看,还出现了青铜制作的床、案、豠(chú)及置放酒器的禁等家具。

▲春秋战国·云纹铜禁春秋时期手工业发达,社会分工更细,家具的种类不断增多。

这一时期出现了凭几,衣架,柜,箱,案几以及四周装有栏杆的矮床等家具。

漆髹(xiū)工艺在当时已经趋于成熟,用漆来保护家具,装饰家具,并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

因此,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当时被漆保护完好的家具文物。

▲汉代·彩绘银平脱奁汉代经济发达,国力雄厚,各行各业都兴旺,家具的种类也更加丰富。

几、案、屏风等家具开始形成富有意义的起居空间和接待中心。

东汉末年可以折叠的胡床又传入中原地区。

如《后汉书·五行志》“灵帝好胡床,胡帐胡服…”可见此时已有对垂足而坐和高足家具的崇尚。

这一时期家具的装饰也进一步多样化,手法也日趋复杂。

▲唐朝·《胡服美人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战乱时期,也是南北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时期。

这种交流影响对当时的思想,文化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随着胡床出现后,方凳、圆凳、束腰凳及带扶手的靠背椅等高型家具的出现则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重要标志。

至此家具由低到高开始发展。

中国古代家具史

中国古代家具史

选材:紫檀,红木,花梨木,鸡翅木,楠木,铁梨 木,乌木,黄杨木等。 设计特色: 注重结构美,不用胶和钉,主要用榫卯结构,不同 部位采用不同的榫卯 注重材质美,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泽和纹理,不 加掩饰,色泽深沉雅致,木纹自然优美,质感坚 致细腻。 注重造型美,造型浑厚洗练,稳重大方,比例适度, 线条流利 注重装饰美,装饰简洁,不事繁琐雕琢,装饰线脚 简练细致,朴实无华,制作精工,一线一面,曲 直转折均一丝不苟,严谨准确。
此外,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 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 的纹饰,在红地黑花之外,还镶嵌象牙、松石等,其技术达到 了很高水平。 夏商周是家具起源时期,主要出现的家具品种:
席——床榻之始; 俎、几——桌案之始; 禁——箱柜之始; 扆——屏风之始。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 史
中国家具主要经历七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与变革: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 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秦汉: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矮形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形家具盛典时期, 第六阶段——明、清:中国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 (因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 是中国家具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 圆案(檈)、长杌、橱,并有笥[sì ]、簏[lù](箱)等竹 藤家具。 床已明显增高,可以跂[qí ]床垂足,并加了床顶、 床帐和可拆卸的多摺多牒围屏。 坐类家具品种的增多,反映垂足坐已渐推广,促 进了家具向高型发展。 从西晋时起,跪坐的礼节观念渐渐淡薄。至南北 朝,垂足坐渐渐流行。
图3 椭圆圈口
图4 壶门券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家具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一中式家具的发展历史
中式古代家具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周:中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开始第一个家具命名为“榻”。

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比较低矮的家具诞生。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高形象家具的出现。

第四阶段————隋唐及五代:高形家具鼎盛时期,高矮家具并存发展。

第五阶段————宋、元:高矮形家具较多、繁杂。

第六阶段————明:中国家具鼎盛时期(工具、工艺、材质的发展与成熟)
第七阶段————清:家具的衰退期,但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的最具影响力的代表。

二各个时期家具的特点
1)夏、商、周时期中式家具的特点:
造型古朴、用料粗壮,漆饰单纯,纹饰拙犷。

2)春秋战国及两汉时期家具的特点:
(1)大多数家具均较低矮。

(2)始见由低矮型向高型演时的端倪。

(3)出现软垫。

(4)制作家具的材料较为广泛。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特点:
高形家具的出现使得家具的尺寸有了增
高。

种类繁多。

4)隋唐及五代时期的家具特点:
它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唐式家具风格。

至五代时,家具造型崇尚简洁无华,朴实大方。

这种朴素内在美取代了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缛修饰的倾向,为宋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树立了典范。

隋唐五代时期,家具发展有两个主要特点:
(1)家具进一步向高型发展,表现在坐类家具品种增多
和桌的出现。

家具高型化又对住室高度,器物尺寸、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
系列影响。

(2)家具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使用权用功能分类。

5)宋、元时期家具的特点:
1)家具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基本形式;
2)宋代家具以造型淳朴纤秀、结构合理精细为主要特征。

3)宋代家具还重视外形尺寸和结构与人体的关系,工艺严谨,造型
优美,使用方便。

6)明代时期的家具特点:
种类齐全,款式繁多,而且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制作严谨准确,结构合理规范,
逐渐形成稳定,鲜明的明代家
具风格。

1)造型优美,比例恰
当,表现了浓厚的中
国气派。

2)结构科学,榫卯精
绝,坚固牢实,可以
传代。

3)精于选材,重视木材
自然的纹理和色泽
美。

4)金属配件讲究,雕
刻、线脚处理得当,起到衬托和点睛
7)清代时期家具的特点:
1) 造型庄重,雕饰
繁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脱离了宋、明以来家具秀丽实用的淳朴气质,形成了清代家具的风格。

2) 造型已趋向笨重,并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由于繁缛的雕饰破坏了造型的整体
感,触感也不好
三中式家具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式风格在设计上继承了唐代、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没有刻板却不失庄重,注重品质但免去了不必要的苛刻,这些构成了中式风格的独特魅力。

特别是中式风格改变了传统家具“好看不好用,舒心不舒身”的弊端,加之在不同户型的居室中布置更加灵活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一、中式家具
过去中式家具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不舒适的,似乎更适宜陈设,与家中的装饰不协调,装饰手法也不多,显得有些老套。

并且,由于现代人与古人在观念、生活习惯以及对家具的使用方法上都有不少的差异,因此很多人都会认为中式家具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如古人因重礼而要求端坐,而现在人们追求的是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安逸舒适;所以,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是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融入传统造型中,充分考虑现代人生活的实际需要,并汇聚了中外家具中的一些时尚潮流的元素。

完全能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的追求。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沉淀,体现在明清家具的风格各异,独领风骚,民族化的家具,尤其是经过科学、合理改良的传统产品,配合室内装饰设计的思潮,散发出无穷的韵味。

每一件中式的家具都是有生命的,虽然或许只是整个空间的一个细节,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

二、中式家具装饰性在现代室内设计的运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在现代风格的装饰中搭配一两件中式家具,既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又为房间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家中不要摆放过多的中式元素装饰品。

不要将家里各个地方都摆上中式家具或装饰品,这样不仅起不到新鲜元素的作用,反而使居住者生活时感到压抑。

记住,“点缀”即可。

比如
(一)中式案几。

现代的楼梯造型可以配上中式的案桌,通体弧形铁艺装饰手法,既增强了空间的通透感,又使上下空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一种统一且玲珑剔透的视觉美感;配饰上可以用古典中式案桌和精致的木雕画、墙上的名贵字画、中式图案的块毯相搭配。

(二)自然屏风。

实木地板和实木吊顶,让空间充满自然的气息,用中式屏风点缀,既达到分区的作用,又让古典情怀和整体装修协调统一,令人回味良久。

目前市场上的屏风等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艺术价值年代久远的珍品,这种价格比较昂贵,一般用于收藏。

另一种是经过改良或者模仿古代成品的屏风,这种在材料
上也要使用老木头,因为新木头会发酸,不适于雕刻使用,属于“老木新作”,用在家居装饰中比较适合,价位一般人也能接受,样式大小可根据室内空间要求随意改变。

(三)中式宫灯。

在卧室的床头放两盏中式的宫灯,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的居室,都会令人觉得很有韵味,尤其是搭配在现代风格的床具边,更是豪华与古典的柔媚结合。

三、室内设计中蕴含的中式家具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

从设计上来说,这些时尚外观在形式上、材质上均有体现,很多简约和时尚的元素都被注入到了中式家具。

西方设计师在设计时大量引入中式元素,对中式家具产生了西式主义的革新,而中国设计师在延续中式风格的设计理念上借用了西方的抽象图案、偏于西式风情的流畅线条也改变了传统中式家具的面目。

从材质来说,现在的绝大多数古典家具早已不是明清时代的老家具,而是仿古的老木新做,木材主要采用榆木和杨木,适合造型。

在养护和价格方面都较古典家具更容易亲近现代居室。

而把老木材或者老素材和现代材料相搭而成的中式家具也蔚然成风,比如把玻璃搭在榆木门板上制成的中式餐桌就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而类似联邦、华鹤等现代中式家具较之古典老家具的改良更为突出地引用了西方的简洁元素,仅在神韵上还有古典中式的影子。

就搭配来说,将中国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自由搭配”,用一两件中式家具点睛,文化兼容、古为今用,成为现代家居设计和装饰的一种新思路,而把古典家具创新使用不但扩宽了老家具的适用范围,更引导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风格。

这种浓浓现代味、淡淡中国风的家具风格和家居布置将会给我们的家增色不少。

中式古典主义的特色是将繁复的家具凝练得更为含蓄精雅,为硬而直的线条配上温婉雅致的软性装饰,将古典美注入简洁实用的现代设计,使得家具装饰更有灵性,使得古典的美丽穿透岁月,在我们的身边活色生香。

中式古典风格在色调上,以红、黑、黄等最具中国传统的招牌色营造家居氛围,再衬以中国结、字画、青花瓷瓶、(下转171页)(上接168页)铜饰、屏风等传统元素。

建材往往取材于自然,如木材、石头,尤其是木材,从古至今便是中式风格朴实的象征。

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设计元素,去掉多余雕刻,新中式古典家具的华丽、优雅是时下最流行的国际潮流之一。

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让您的家居兼具现代文艺气息和古典文化神韵。

四、中式家具与室内设计完美结合
作为设计师,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中国家具完美的融入进室内设计当中去试一门必修的课题。

将现代元素导入其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式设计。

传统的中式设计,由于主要运用对称均衡的手法,四平八稳,中规中距,色彩上多采用朴素稳重的颜色,材质上主要运用木材和石材,总体上显得过于陈旧沉闷。

所以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对称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画龙点睛,带来活泼生气,凭添音乐的跳跃感;在材质上可以运用现代材质,采用对比手法,如使用玻璃和不锈钢灯与岩石、实木等材质的对比,则能增强现代感又不失整体中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