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巷村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赴蒋巷村考察学习心得

12月6日,党支部组织我们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企业骨干,参观考察了:全国文明村——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并拜访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同志。我们此行的目的,在于考察学习以常德盛同志为代表的蒋巷村党员干部、村民员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从中体现出来的党员干部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走进蒋巷村,风景优美、绿树环绕、绿油油的田野,整洁的别墅群,宽敞气派的工业园,生机昂然的生态园,学校像花园、工厂像公园、村前宅后像果园、公墓像陵园、全村像个天然大公园。我们先后参观了蒋巷新村—村民的别墅住宅小区、老年公寓、生态种植园、村史展览馆、民俗馆、村办公楼、蒋巷宾馆等地方,观看了介绍蒋巷村近四十年发展奋斗历程的资料片。

40年前的蒋巷村,还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河沟坑洼、土地破碎,粮食产量级底,村民决大多数住的是泥墙草房。但是,蒋巷人不甘心贫穷、不甘心落后,他们在村委书记常德盛同志的带领下,凭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不会生根、富不会天生”的信念,与恶劣的自然条件展开了斗争。他们挖沟渠、填洼地,首先从提高粮食产量入手,很快甩掉了穷帽子。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蒋巷人开始大力发展主体工业、扶持民营经济、吸引外资、扩大联营,在工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蒋巷村增加村民收入、增加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保障投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也得到了全面地发展。2005年蒋巷村地社会总产值达1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4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超过2万美元。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760人、辖地只有3平方公里的村,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蒋巷村由当初哪个穷乡僻壤发展成为如今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它的发展过程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蒋巷村的脱贫至富、快速发展,靠的是有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有道是:“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直接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发展。

在以常德胜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努力生产。作为带头人,常德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了这个村的发展,他日夜操劳,走南闯北,一心想着自己的集体,自己的村民。也就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村民,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观蒋巷后,我知道了常德胜的“奇”,就在于他“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改”的精神,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敬业奉献,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常德盛无私奉献,有所作为,不图名利,一心为民的事迹使所有在场的党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先进性教育。大家认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所有党员都应该在先进性教育中,对照先进性标准,比较自己和优秀党员之间的差距,进而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蒋巷村之行确实给大家很大感触。参观结束后,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常德盛同志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执着追求;学习常德盛同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负责精神和情系百姓、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为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都要在学校教育教学的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篇二:参观蒋巷村心得参观蒋巷村心得

5月12日我*组织部分*参观了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学习那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思

40多年前的蒋巷村,是一个“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穷土恶水、血吸虫流行而且

偏僻闭塞的苦地方,村民绝大多数住在泥墙草房里。蒋巷村在常德盛书记的带领下,凭着“天

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

力,使蒋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在蒋巷村,一排排别墅林立,绿树成荫,全

村像个天然大公园,让人流连忘返。

跟随观光车游览,我心里不断在感叹蒋巷村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对常书记的钦佩之情也

油然而生。常书记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蒋巷村发展上,四十年如一日,从常书记身上

折射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精神。常书记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共产党员的宗

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就要心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计较个

人得失,一心为公,执政为民,不为己谋私利,一心一意为民谋福利,做到这些就是一种奉

献。而我们少数村干部缺少这种奉献意识,一切以私利为中心,心中想的是自己而不是群众,

什么有利可图就做什么,心思不在此如何发展村经济?奉献意识是基础,有一颗为民办实事

的心,才能“百姓得实惠,发展见实效”。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体现了常书记内心强烈求变的渴望,就是这种求变的意识化

为一种强大的动力,促使着常书记千方百计的想方设法来改变、发展蒋巷村。我想每一位村

干部都应具备求变的意识,全身心谋发展,不能只限于现有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得过且过。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唯有求变才能发展。

常书记用了40多年时间将穷土恶水的蒋巷村发展成现在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村,这种坚定发展信念,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现在村发展环

境比常书记那个年代要优越的多,国家政策等都在向农村倾斜,我们只要坚定信念不懈怠,

定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时配强村两委班子很重要,村干部要起“领头羊”作用,带头创业致富,自己有了这

种能力才能带领村集体、群众致富。这就要有奉献意识,不能只想自己致富而忘了共富。村

两委班子齐心协力谋发展,深刻理解领会中央精神,结合本村实情科学发展,力争走出一条

符合本村实情的新农村发展道路。

愿*的明天更美好。篇三:苏州学习心得体会(村党支部书记 3篇) 苏州学习心得体会

**镇**村党支部书记 *** 近日,根据镇党委安排,我有幸参加了“万名乡村干部培训示范班”,并到苏州进行了参

观学习,通过学习,我找到了差距,增长了见识,受到了鼓舞,开阔了思路。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共安排了六堂理论课。听取了苏州农干院讲解的《农村基层干部策略与

方法》、《提高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方法》、《苏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与探索》、《社会建

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努力破解新时期三农难题》、《土地流转与专

业合作组织建设》,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非常强。

二.苏州新农村建设的感受与体会

(一)更新观念,思想解放

思路决定出路。苏州人搞发展,无论什么经济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

展就行。80年代初期,苏州人大搞的乡镇企业,如今已做大做强,最后发展成了集团公司;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他们通过因地制宜推行“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

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镇级收入靠税金,村级收入靠租金,农民收入靠薪金和

股金的良性收益分配格局。而当年我们也有很多乡镇企业,比如**厂、**厂,但是

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全部倒闭,而苏州的乡镇企业却越做越大,我觉得这就是创新和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