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种植结构
海南的植被类型
![海南的植被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b9b9c3bceefdc8d377ee3220.png)
热带低地雨林的蕨类
下延叉蕨(Tectaria decurrens)
条裂叉蕨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加剧, 人类对森林 资源的盲目开发, 分布在五指山山区的 热带低地雨林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目前, 在五指山, 热带低地雨林仅分布在 海拔70 0 ~ 1 0 0 o m 地段, 亦可称之为 低山雨林。
由于五指山山地雨林地处海拔较高, 温度较 低, 因而森林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略不同于 低地雨林的森林植物区系成分
四、热带山顶灌丛(海拔一17 00 ~ 1 8 6 7 m )
4 个原生植被类型, 共 10 个群系.
一、热带低地雨林
主要由龙脑香科的 青梅,梧桐科的蝴 蝶树,罗汉松科的 鸡毛松,略占优势;
而占种数比例较大 的科有:桃金娘科、 樟科、糠科、茜草 科和山矾科。
根据生态外貌和结构特征, 结合样 地数据分析, 可以把低地雨林划分为 四个主要群系: l)青梅+ 蝴蝶树+ 三角瓣花群系 2) 蝴蝶树十千层锣+ 海南柿群系 3) 海南柿+ 高脚罗伞十蝴蝶树群系 4) 鸡毛松+ 三角瓣花+ 蝴蝶树群系
露兜树群落
岸边 的植
物
海桐鬣刺群落
草海 桐群 落
海岸的林相矮小,并且多为圆球状,是风长期塑造的结果
五指山森林植被自下而上
可划分为
一、带低地雨林(海拔7 0 0 ~ 一1o o o m )
二、热带山地雨林( 海拔1 0 0 0 ~1400m) 三、热带亚高山矮林(海 拔1 4 00~1700m)
生态保护
绒毛菌类
皮伞属菌类
组成山地雨林的热带植物区系成分相对减少, 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则渐次增加.
群落结构复杂, 一般可分成三层乔木, 二层灌 木和一层草本层, 上层树种最高者可逾25 m
海南省荔枝产业发展历程、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格局及发展对策
![海南省荔枝产业发展历程、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格局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bb6740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6.png)
海南省荔枝产业发展历程、种植面积、收获面积、产量格局及发展对策一、海南荔枝产业发展历程海南是荔枝的原产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荔枝种质资源和悠久的栽培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荔枝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得益于早熟优质荔枝品种‘妃子笑’的大力推广,海南荔枝产业进人了飞跃式发展阶段,成为仅次于香蕉和芒果的海南第三大热带果树产业,荔枝产业也已成为海南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1990年以来,海南荔枝产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二、海南荔枝种植面积分布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海南已经成为我国荔枝最早熟的优势产区,海南荔枝具有上市早、价格好、效益高等优势,在全国荔枝鲜果市场供应上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受到消费者的欢迎,2014-2019年海南荔枝年末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上下波动,2019年末荔枝种植面积为2.04万公顷,较2018年增加21公顷,其中2019年新种荔枝面积为310公顷。
海南荔枝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陵水、定安、万宁、琼海及澄迈等市县,其中2019年末海口种植面积最大,达到了6211公顷,其次为文昌市2631公顷。
《2021-2027年中国荔枝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海南荔枝收获面积在1.8万公顷上下波动,2019年为17947公顷,较2018年减少429公顷,同比下降2.3%。
三、海南荔枝产量格局通过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充分发掘海南荔枝早熟优势和地方特色,培育和打造了一批知名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显著增强了产品核心竞争力,有力促进了荔枝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了海南荔枝的市场知名度。
随着产业技术的稳步发展,海南荔枝产量在2014年之后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2019年海南荔枝产量为17.3万吨。
海南现有知名荔枝品牌和地理标志包括“红明红”“金绿果”“东妃”“海口火山荔枝”“永兴荔枝”“陵水荔枝”等等,2019年海口市荔枝产量最多,为43038吨,占海南省荔枝总产量的24.93%,其次为文昌市27665吨,占比16.02%,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因荔枝获得了2017年度农业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陵水的早熟优势最大,每年‘妃子笑’和‘白糖罂’最早可在4月中下旬开始上市,比广东、广西主产区提前上市1个月以上,“陵水荔枝”也于2019年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海南大面积种植什么
![海南大面积种植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1ce28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3.png)
海南大面积种植什么
海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热带果蔬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广泛,主要分为几大类:热带水果、蔬菜、经济作物、中药材等。
以下是对海南大面积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类别的介绍:
1. 热带水果
海南是中国重要的热带水果生产基地之一,以香蕉、榴莲、菠萝、柚子、芒果等为主要产区,其中榴莲、龙眼、山竹等特色水果品种闻名全国,因独特风味,给消费者不同于其他省市水果品种的口感和所带来的新鲜享受。
这也为海南水果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2. 蔬菜
海南地区属南热带海岛型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适宜,这种气候条件孕育出了丰富的蔬菜资源,如青菜、芦笋、木耳、草菇等绿叶蔬菜、瓜类蔬菜、菌类蔬菜等。
冬季和春季时节,海南蔬菜主要供应省市场,夏季和秋季则主要出口到外省市场,市场需求稳定。
3. 经济作物
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岛屿,在红土高原、棕榈种植区、热带果区等不同的地域条件
下都有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包括橡胶及其种植业、椰树及其种植业、肉桂及其种植业、荔枝及其种植业、茶叶及其种植业等。
其中橡胶经济作物产量最多,全国排名第一,独占山林产业的半壁江山。
4. 中药材
海南的中药材植物品种丰富,适合生长的热带岛屿气候条件、丰富的资源、专门的营销及产业链都有利于中药材生产。
特别是海南地区山环水,植被繁茂,中草药品种繁多,特别是鸡内金、五倍子、玄参等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很大。
总之,海南大面积种植着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
这些作物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对于种植业而言,它们也为海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海南水稻种植
![海南水稻种植](https://img.taocdn.com/s3/m/b666d15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d.png)
海南水稻种植
海南是我国南方省份,气候温暖湿润,适宜水稻种植。
海南的水稻种植主要分为早稻、中稻和后稻。
海南的旱田种植主要集中在五指山、澄迈、临高等地区,其中以澄迈县的水稻产量最高。
早稻一般在2月至3月间播种,6月至7月间收获。
中稻一般在5月至6月间播种,9月至10月间收获。
后稻一般在8月至9月间播种,11月至12月间收获。
海南的水稻种植还包括了水培稻种植。
这种种植方式适应了海南多雨的气候条件,可以节省用水的同时提高产量。
水培稻在水中生长,需要灌溉和排水系统的支持。
海南的水稻种植以有机种植为主,强调绿色环保。
在施肥方面,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采用有机农药和生物防治的方式控制病虫害。
海南的水稻种植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的食物需求,还出口到其他地区。
海南的水稻种植业起到了重要的经济作用,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0f845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e.png)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对于各地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识。
海南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在未来农业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分析海南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基本情况海南位于中国南海西南部,是我国五大热带果岛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海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着很多天然的农业优势。
海南的农业以热带果树和高效农业两大板块为主,其中糖业、橡胶业占据较大比重。
二、发展现状1、基础设施不足海南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海南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农村公路、水利设施、能源供给等都存在一定问题。
这大大制约了海南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
2、种植模式不合理以前,多数农民采用的种植方式是单一作物单一种植。
因此,海南热带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这一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妨碍了海南农业的长期发展。
而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很多发展国家的引导,农民逐渐适应了多种经营方式——单一经营转为农工两业结合,多元经营、综合休闲农业等,这才逐渐成为海南农业发展多样化的起点。
3、科技水平较低虽然海南有较充足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但海南的科技水平却较低。
在种植、养殖等领域,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相对较小,也使得农业发展缺乏了新动力。
4、变化显著除了如上所说的存在问题以外,毋庸置疑,海南的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海南现已成为世界上糖、橡胶、内火山土壤等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新的经济林种的快速发展(如椰树、蜜柚、火龙果和芒果)以及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都成为了海南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海南农业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业经营的问题。
这样,在交通、水利、能源等设施上便可满足新模式的需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有效发展。
2、创新多样化发展模式其次,还应创新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包括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升级换代。
海南东方种植结构
![海南东方种植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d88b4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8.png)
海南东方种植结构海南东方种植结构主要包括热带水果、热带作物、热带植物、观赏花卉以及香料植物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热带水果种植。
海南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种植了大量的热带水果,包括椰子、菠萝、香蕉、芒果、葡萄柚等。
其中,椰子是海南的特色水果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西部地区。
菠萝也是常见的水果,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全岛各地。
此外,香蕉和芒果在海南也有较大的种植面积,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其次是热带作物种植。
海南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种植了一系列的热带作物,包括橡胶、咖啡、茶叶、可可等。
其中,橡胶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海南的橡胶产业以橡胶征收和深加工为主,是中国最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咖啡、茶叶和可可等作物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并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第三是热带植物种植。
海南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种植了大量的热带植物,如竹子、草木樨、藤蔓植物等。
其中,竹子是海南的特色植物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部地区。
竹子是热带地区的重要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草木樨是一种香料植物,种植面积较小,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花卉观赏价值。
藤蔓植物也是热带地区的特色植物之一,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分布在全岛各地。
第四是观赏花卉种植。
海南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观赏花卉的生长,种植了大量的观赏花卉,如蔷薇、玫瑰、兰花等。
蔷薇和玫瑰是海南的特色花卉之一,种植面积较大,分布在全岛各地。
海南的蔷薇产业以蔷薇苗木繁育和蔷薇切花出口为主,是中国蔷薇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兰花也是海南的特色花卉之一,种植面积较小,但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最后是香料植物种植。
海南的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了一些香料植物,如胡椒、肉桂、丁香等。
胡椒是海南的特色香料之一,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海南的胡椒产业以胡椒种植和加工为主,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调味品之一。
肉桂和丁香等香料植物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并在市场上有较高的需求。
海南槟榔种植情况分析
![海南槟榔种植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8cf81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0.png)
海南槟榔种植情况分析海南槟榔种植情况分析一、分布海南槟榔是继橡胶后种植占比面积第二的热带经济作物。
槟榔除了食品食用属性外,还是中国重要的南药资源之一,经济价值很高,被列为四大南药(槟榔、砂仁、益智和巴戟)之首,其果实、种子、果皮、花均可入药。
海南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阳光充足,非常适宜槟榔种植,且产量高、质地优、价格好,农民种植积极性高。
槟榔种植成为海南农民发家致富的优选产业,是海南省东部、中部和南部山区 200 多万农民主要的经济之一。
同时,与东南亚及其他地区相比,海南槟榔不仅肉质厚,纤维细小、柔软,耐咀嚼,口感佳,生物碱含量也更高。
而且,随着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开发,海南槟榔品质的优势愈创造显。
槟榔在海南各地皆可种植,经过多年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海南槟榔种植优势区域突显,主要集中在琼海、万宁、屯昌、三亚、定安等南部和中部地区,实现海南槟榔种植由零星分散向规模化转变。
海南槟榔收获面积分布二、种植情况数据显示:xx-20XX 年海南省槟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XX 年海南省种植面积为 109.95 千公顷,其中新种植面积为 7.9 千公顷;20XX 年海南省种植面积为 115.17 千公顷,其中新种植面积为 5.56 千公顷。
目前,中国已跃升为世界槟榔第二大生产国,而其产量的 95%以上都海南。
20XX 年海南槟榔收获面积为 83.32 千公顷,较 20XX 年增加了 4.77 千公顷;20XX 年海南槟榔产量为 28.7 万吨,较20XX 年增加了 1.48 万吨。
琼海市槟榔产量居海南省首位,20XX 年琼海市槟榔收获面积为13903 公顷,产量为 45074 吨;万宁市槟榔收获面积为 14718 公顷,产量为 44858 吨;屯昌县槟榔收获面积为 9267 公顷,产量为26267 吨。
20XX 年海南各地区槟榔种植情况地区收获面积(公顷) 产量(吨) 琼海市 13903 45074 万宁市 14718 44858 屯昌县 9267 26267 三亚市 5289 25356 定安县 6634 25185 琼中县 8459 24244 保亭县 5157 22260 澄迈县 3884 18639 乐东县 4522 16419 陵水县 3587 10462 文昌市 2383 10411 五指山市 2345 8082 海口市2027 4999 白沙县 485 2433 儋州地区 318 1373 东方市 327 879 临高县 6 98 昌江县 7 4 20XX 年琼海市槟榔产量占海南省槟榔产量的 15.7%,万宁市槟榔产量占海南省槟榔产量的 15.63%,屯昌县槟榔产量占海南省槟榔产量的 9.15%。
海南冬季瓜菜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海南冬季瓜菜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6243e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5.png)
海南冬季瓜菜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海南冬季的瓜菜种植,嘿,就是那种好吃得让你口水直流的瓜菜。
冬天来了,可是种植户们可不能闲着,咱得动起来,调整一下种植结构,才能让我们的餐桌上常常有美味的蔬菜供应。
其实,一说到这些瓜菜,大伙儿的眼睛都会亮起来,想想新鲜的黄瓜、番茄,还有那水灵灵的青菜,哎呀,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啊!1. 海南的独特气候,适合什么瓜菜种植?说到海南,那可是个好地方,冬天的时候,气温舒适,阳光明媚,简直就是个“天然温室”。
就在这个时候,种植什么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首先呀,咱们可以考虑种点黄瓜。
黄瓜那可是冬季的“明星”,无论是当生菜吃,还是做凉拌菜,都很不错。
再说了,冬天吃上新鲜的黄瓜,简直就是解腻神器,能把大鱼大肉的疲乏赶得一干二净。
接下来,番茄也可以火速上阵,嘿,谁不爱那个鲜艳红亮的家伙?有了它,沙拉绝对好看又好吃,压根停不下来! 还有各色的青菜,比如小白菜、油麦菜,那可是人人都爱呀,营养又美味,有妈的地方热腾腾的饭菜都得有它们的身影。
再加上冬天吃点儿热乎乎的菜,才算过个舒适的冬天嘛!1.1. 怎样选择适合的品种?选择品种的时候,咱们可得多动动脑筋,不能随便种。
比如,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选择,再看看气候能支持什么样的种子,搞清楚这些,可别让辛辛苦苦的汗水白流了。
就像我朋友种的西红柿,结果长得跟个小球一样,连他自己都懵了。
除了考虑气候和市场需求,别忘了咱们当地的土壤情况,土里的“宝藏”可是做大伙儿的决策之关键呀。
2. 种植技术要跟上有好的品种,还得有好的种植技术才行。
别人家种得好,我也不能差。
可以多看看园艺专家的建议,学习一些现代农业技术,比如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这些技术可都是种田人的宝贵财富哦。
试想一下,如果能在精准的控制下让瓜菜高产,哪天赚得盆满钵满,那可真是乐开花了。
2.1. 水肥管理水肥管理这个细节可不能忽视。
有时候想当然,认为多浇水、多施肥就行,可万一水肥不科学,可就容易造成根部烂掉,要不然就长得太快,蔫了还得说“浪费水电”呢。
海南蔬菜种植策划案
![海南蔬菜种植策划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dbdc5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0.png)
海南蔬菜种植策划案一、种植条件、内容及规模(一)种植条件1、土壤条件土壤为砖红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地形完整、平坦,地势低,中偏酸性,属农户种植水稻与瓜菜土地。
2、气候条件气温高,光热条件好,农业条件优越,是农业发展瓜菜种植较适应的区域。
但往年出现冰雹、台风等自然灾害情况。
3、水利条件水资源丰富,可充分保障基地种植用水灌溉。
4、交通条件交通条件便利,为蔬菜生产、经营、运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有富余的劳动力做保证附近有村庄,劳动力丰富,可以解决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6、有丰富种植管理经验和积极性该区域农民每年都栽种冬季节瓜菜,产品颇受市场欢迎。
近几年,随着科普知识的传播及农民亲眼看到优质蔬菜的高产,因此当地农民对种植蔬菜的愿望和要求十分迫切,积极性高,能够起到带动当地农民学习种植栽培管理的主体作用。
7、具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管理队伍农业局每年多次举办蔬菜栽培、田间管理学习班,并委派农科技人员到农村或田间地头进行蔬菜栽培现场指导,培养了大批蔬菜种植和管理能手。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的地点及规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X;建设规模:建设面积XXX亩。
2、蔬菜种植品种地势低,台风或大雨天气容易积水,一般不适于种植瓜类作物,适宜种植尖椒、豆角、泡椒。
3、种植实施进度安排冬季瓜菜种植育苗期都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左右,为了种植顺利完成,务必在定值之前完成耕地、整地、土壤改良、排水设施建设、有机肥、化肥、工具及人员准备等。
二、种植建设技术方案发展冬季节瓜菜生产,主要种植辣椒、豆角等冬季瓜菜。
1、播种(育苗)尖椒、泡椒都是育苗移栽,豆角可直接播种栽培;一般育苗有直接育苗和培养盘育苗等两种。
海南冬季瓜菜育苗、播种期一般在每年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育苗周期约16-20天,育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泡种1小时杀菌消毒后播种,苗期浇1-2次壮苗肥。
2、定苗(移栽)种苗培育16-20天(也就是两叶一心)即可以移栽大田,移栽时,提前整地、笼地、排水设施、病虫害杀毒、铺盖地膜、农家肥或有机肥沤肥等工作。
海南地区水果的种植
![海南地区水果的种植](https://img.taocdn.com/s3/m/f5a993b2f705cc17552709c0.png)
海南地区水果的种植海南地区水果的种植海南属高温多雨、长夏无冬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热量和水分最丰富的地区,适于热带作物生长。
热带作物有: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
热带水果有:香蕉、柑橘、菠萝、芒果、荔枝、龙眼等。
至于您说到的就要您采取一定的措施才可以种植香蕉的形态特征植株丛生,具匐匍茎,矮型的高3.5米以下,一般高不及2米,高型的高4~5米,假茎均浓绿而带黑斑,被白粉,尤以上部为多。
叶片长圆形,长 2~2.2米,宽60~70厘米,先端钝圆,基部近圆形,两侧对称,叶面深绿色,无白粉,叶背浅绿色,被白粉;叶柄短粗,通常长在30 厘米以下,叶翼显著,张开,边缘褐红色或鲜红色。
穗状花序下垂,花序轴密被褐色绒毛,苞片外面紫红色,被白粉,内面深红色,但基部略淡,具光泽,雄花苞片不脱落,每苞片内有花2列。
花乳白色或略带浅紫色,离生花被片近圆形,全缘,先端有锥状急尖,合生花被片的中间二侧生小裂片长,长约为中央裂片的1/2。
最大的果丛有果360个之多,重可达32公斤,一般的果丛有果8~10段,约有果150~200个。
果身弯曲,略为浅弓形,幼果向上,直立,成熟后逐渐趋于平伸,长12~30厘米,直径3.4~3.8厘米,果棱明显,有4~5棱,先端渐狭,非显著缩小,果柄短,果皮青绿色,在高温下催熟,果皮呈绿色带黄,在低温下催熟,果皮则由青变为黄色,并且生麻黑点(即“梅花点”),果肉松软,黄白色,味甜,无种子,香味特浓。
剑头芽(即慈姑芽或竹笋芽)假茎高约50厘米,基部粗壮,肉红色,上部细小,呈带灰绿的紫红色,黑斑大而显著,叶片狭长上举,叶背被有厚层的白粉。
香蕉的生长环境香蕉喜湿热气候,在土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
在类似牙买加南部的半干旱地区灌溉栽培也已成功。
野生香蕉采用种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鳞茎分株栽培;第一次收获需10~15个月,之后几乎连续采收。
香蕉根群细嫩,对土壤的选择较严,通气不良结构差的粘重土或排水不良,都极不利于根系的发育,以粘土含量<40%、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砂壤土,尤以冲积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适宜。
海南种植西瓜的介绍以及形态特征
![海南种植西瓜的介绍以及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bfc3e0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2.png)
海南种植西瓜的介绍以及形态特征随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冬春季对高品质的反季节西瓜需求量越来越大。
那么海南种植西瓜的介绍以及形态特征?下面店铺带你看看种植的植物。
仅供学习参考。
海南种植西瓜的介绍西瓜喜温暖、干燥的气候,不耐寒,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24-30度,根系生长发育的温度30-32度,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14度。
西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
西瓜随着植株的生长,需肥量逐渐增加,到果实旺盛生长时,达到最大值。
西瓜适应性强,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最佳。
喜弱酸性,PH5-7。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是一种富有很高的营养、纯净、食用安全食品。
西瓜生食能解渴生津,解暑热烦躁。
中国民间谚语云: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
说明暑夏最适宜吃西瓜,不但可解暑热、发汗多,还可以补充水分,号称夏季瓜果之王。
西瓜的形态特征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沟,被长而密的白色或淡黄褐色长柔毛。
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2歧,叶柄粗,长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显的沟纹,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长8-2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具短硬毛,脉上和背面较多,3深裂,中裂片较长,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波状或有疏齿,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数浅锯齿,先端钝圆,叶片基部心形,有时形成半圆形的弯缺,弯缺宽1-2厘米,深0.5-0.8厘米。
雌雄同株。
雌、雄花均单生于叶腋。
雄花:花梗长3-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宽钟形,密被长柔毛,花萼裂片狭披针形,与花萼筒近等长,长2-3毫米;花冠淡黄色,径2.5-3厘米,外面带绿色,被长柔毛,裂片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顶端钝或稍尖,脉黄褐色,被毛;雄蕊3,近离生,1枚1室,2枚2室,花丝短,药室折曲。
海南玉米分析报告
![海南玉米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5c05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8.png)
海南玉米分析报告1. 简介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之滨,是一个优越的农业生产基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
在众多的农作物中,玉米是海南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海南省玉米产业进行分析,包括种植区域、种植规模、产量、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2. 种植区域与种植规模海南省玉米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海南中部和南部地区。
其中,海口、三亚市、儋州市、陵水县等地是玉米种植的重点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生长,农民们在这些地区大量种植玉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省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特别是近几年,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农民们逐渐转变了农业种植结构,并将更多的土地用于种植玉米。
截至目前,海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XX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3. 产量与产值海南省玉米的产量在近几年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农民们的种植技术不断提升,以及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据统计,去年海南省的玉米产量达到了XX吨,同比增长了XX%。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海南省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玉米制品包括玉米面粉、玉米淀粉、玉米油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数据,海南省去年的玉米产值达到了XX亿元人民币,对当地经济的贡献非常可观。
4. 市场需求与前景分析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原料,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目前,海南省玉米的主要销售市场是本省及周边省份。
海南省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对玉米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玉米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玉米制品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淀粉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据市场分析师预测,未来几年海南省玉米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为农民们提供更多的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促进海南省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5. 总结海南省玉米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b0333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2.png)
海南耕地种植情况汇报海南是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近年来,海南耕地种植情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种植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和调整。
首先,我们来看海南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海南主要种植热带水果、蔬菜和经济作物。
其中,热带水果是海南的特色产业之一,如火龙果、菠萝、椰子等深受市场欢迎。
此外,蔬菜种植也占据了一定比重,如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而在经济作物方面,橡胶、油茶、咖啡等种植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其次,海南的耕地种植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海南的种植业也在不断调整结构,提高种植业的效益和质量。
近年来,海南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高效、高产、高品质的农作物。
在土地利用方面,海南也加大了对土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农地的扩张,保护好每一寸耕地资源。
再者,海南的耕地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海南的农业部门不断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推广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的应用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支持,提高了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总的来说,海南的耕地种植情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不仅种植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种植业的效益和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科技的进步,相信海南的农业生产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希望海南的农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6fcfe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a.png)
海南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海南是中国的一个岛屿地区,地处南海之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农业区。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海南经济特区建设,海南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政策环境和人口因素等多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产业结构海南的农业产业结构主要由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构成。
截至2019年,全省耕地面积达到227.7万亩,畜牧业养殖品种较齐全,渔业资源丰富。
随着海南经济特区的建设和2018年出台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正加快向“热带高效多元”的现代化农业方向转型。
海南现代农业产业正在从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特色园林,特色粮油、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高效畜牧、渔业渔港等为主的现代化产业转型。
据海南省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全省已形成了以糖尿病天然药物糖果果为代表的热带药用植物产业,以烘干芒果为代表的特色水果产业,以绿色蔬菜为代表的精品蔬菜产业,以黑猪为代表的畜牧业,以珠光大虾为代表的生态渔业产业和以荔枝为代表的农旅结合产业等六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
二、政策环境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将带来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对各类农业企业的扶持。
针对海南适宜发展高效、特色、品质优良的现代农业的特点,海南省政府正加快形成以“海南特色农业品牌打造”、“高效节水灌溉区划”的主要措施,促进农业从以产量为主向以品质、效益、生态为主的转变。
在2019年9月发布的《海南省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中,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适当提高农业补贴标准、进一步减轻农业税费负担、加大农业转移人口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农业产业机构改革等,以激发农业企业投资热情和发展活力,促进农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人口因素从人口因素来看,海南的农业发展一直受到人口问题的限制。
海南的耕地面积有限,加上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用地的下降和农业人口的流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南的农业发展构成了制约。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429cd45084868762cbaed5bb.png)
《海南农作物分布情况》概述: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包括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及周围的南海海域,陆地面积3.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10万平方公里,共有2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6个民族自治县、4个县、5个市辖区、1个办事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
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2℃—26℃,这里没有真正的冬季,夏去秋来,秋去春至,它四面沿海,树木常情、景色宜人是我国的避寒胜地。
海南岛各地都盛产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海南省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甘蔗、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首推橡胶,产量占全国的70%,还有腰果、槟榔、咖啡、胡椒、油棕、可可、剑麻、香茅,热带水果有:椰子、香蕉、芭蕉、芒果、西瓜、番石榴、菠萝、荔枝、龙眼、柑桔、杨桃、菠萝蜜、榴莲、红毛丹、油柑果、人参果等,蔬菜品种多大数百种,有些品中有四季不断和反季节不断反季节的特点。
基本概况如下:海口市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
辖区(乡、镇):新华区、振东区、秀英区、荣山乡、新海乡、海秀乡、白龙乡、城西乡、丰南乡、长流镇、新埠镇乐东县,主要树种有:龙眼、荔枝、椰子、杨桃、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果树树种。
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高粱、薯芋类、甘蔗和各种蔬菜。
三亚市我国南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和海南省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具有热带风光的滨海旅游城市。
辖区(乡、镇):河东区、河西区、高峰乡、育才乡、雅亮乡、藤桥镇、林旺镇、田独镇、红沙镇、羊栏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主要作物品种包括:水稻、玉米、棉花、高梁、大豆等。
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三系杂交水稻良种是在三亚培育配套成功的。
主要树种有:椰子、甘蔗、芒果、香蕉、菠萝等热带作物。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波萝、波萝蜜等。
此外,三亚还是中国著名的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和南繁育种基地。
东方市辖区(乡、镇):罗带乡、中沙乡、大田乡、广坝乡、江边乡、公爱乡、三家乡、天安乡、八所镇、东方镇、新街镇、墩头镇、四更镇、新龙镇、感城镇、板桥镇、抱板镇。
海南农村发展现状调查
![海南农村发展现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bc939b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f.png)
海南农村发展现状调查海南是中国的几个热带岛屿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风景。
然而,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海南农村地区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海南农村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海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海南的农村地区一直缺乏足够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物流成本较高,农产品运输困难,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海南农村的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南农村地区的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农民普遍依赖农作物的收入。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和气候等因素的变化,农作物的收购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入也不稳定。
同时,农村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的劳动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再次,海南农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条件限制和基础设施缺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学校与城市的教学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医疗资源匮乏,农民往往需要长时间乘车到城市就医,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最后,海南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海南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一些农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滥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导致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海南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村物流成本。
其次,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培养和吸引农村人才,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建设,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最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防止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总之,海南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以及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相信海南农村的发展前景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海南香蕉种植技术
![海南香蕉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0d653210661ed9ad51f32d.png)
香蕉高产栽培技术一、蕉园选择香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多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避风、排灌条件好、地下水位低的作好香蕉园。
二、栽培措施(1)植前的准备工作。
已选好的蕉园工作程序为:①坡度较大的蕉园,修好平台后挖穴;穴规格为60cm×60cm×50cm;②平坡地、水田地蕉园,深耕耙地→碎土→起畦→开挖排水沟→畦面规划→挖穴→施基肥→准备定植。
(2)种植规格。
亩植150~160株左右,规格为200~220cm×200cm。
(3)种植方法。
一般采用一畦双行成矩形种植,在排水不良的蕉园,宜采用单行的方式种植。
定植方法:将营养袋苗放入穴中,覆上部分土后,用锋利小刀在塑料袋上对划两刀,把薄膜袋抽出,再覆土至土坯上3cm,淋足定根水。
定植宜选在阴雨天进行。
(4)种植时期。
香蕉从定植到收获约需10~12个月。
选择定植期是调节产期的主要措施(与产期有关的因素是:植期、肥水管理栽培品种和市场需求)。
在我市,宜选择4~6月份定植,次年3~5月份收获。
三、肥水管理(1)肥料①施肥的原则a、早期多施:植后5~7个月为营养生长阶段,施肥量占全年的60%-70%。
b、勤施、薄施、重点施,高温、高湿季节,氮肥要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施用,重点施指花芽分化期要施重肥。
c、氮磷钾配合施,适当补给微肥。
②施肥方法施肥的方法有穴施、淋施和撒施。
③施肥时期,种类和数量a、基肥。
植前施足基肥,每穴施用酵素菌堆沤腐熟过的有机肥8~9公斤。
后再用六国牌磷酸二铵0.15~0.2公斤+硫酸钾0.2公斤+5%线虫灵颗粒剂20~50克(防治根结线虫)强力吸水保水保肥剂—根灌胶6克+水5公斤混匀,浸6小时施在有机肥上,即覆土定植。
(此有机肥为“酵素菌微生物粪肥”,其肥料配方、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见附条)。
定根水、香蕉定期后,浇施定根水,在定根水中加土壤改良剂。
亩用量:土壤改良剂(600毫升,600倍液)+水(360公斤)定根水,按香蕉每亩180株计算,约2公斤/株。
海南有多少水田种植
![海南有多少水田种植](https://img.taocdn.com/s3/m/ff6b4a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2.png)
海南有多少水田种植根据最新数据,海南岛全省水田种植面积为约189.65万亩,占海南农用土地的比例为27.5%。
以下将详细介绍海南水田种植的概况。
一、水田种植的地理位置和背景海南位于中国南海中部,是中国最大的海岛,也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气候特点,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进行水田种植。
二、海南水田种植的历史背景水田种植在海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古代,海南人民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种植水稻。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田种植逐渐发展成为海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海南水田种植的区域分布海南的水田种植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琼海、儋州、临高等地。
其中,海口是海南的省会,也是水田种植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水田的种植。
四、海南水田种植的耕作方式海南的水田种植主要采用秧田和水稻轮作的方式。
首先,农民将稻种育苗,然后将幼苗移植到水田中进行生长。
水稻生长期间,农民需要及时施肥、灌溉和除草,以确保其健康生长。
在丰收时,农民会使用机械收割水稻,提高收割效率。
五、海南水田种植的主要作物海南主要种植水稻,其中包括早稻和晚稻。
这些稻米由于生长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所以质地鲜嫩,口感细腻,深受人们的喜爱。
六、海南水田种植的产量和产值根据数据统计,海南的水稻年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500多万吨。
水稻产值也在逐年增长,为海南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海南水田种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海南省政府一直将水田种植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大了对水田种植技术和设施的投入。
然而,由于人力成本上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田种植面临一些挑战。
同时,海南也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提高水田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八、海南水田种植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海南的水田种植不仅可以提供粮食,还可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种植结构海南全省播种面积1371万亩,水稻1000万亩,反季节蔬菜180万亩,分布在儋州,东方,三亚,陵水,琼海和文昌。
水果150万亩,几种在万宁,琼海,陵水,三亚,乐东。
全年用药8545吨,销售额个亿,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
海南早稻万亩,晚稻276万亩,玉米万亩,大豆万亩,薯类万亩,花生万亩,芝麻万亩,甘蔗万亩,蔬菜万亩,果用瓜万亩,香蕉万亩,菠萝万亩,荔枝万亩,橡胶万亩,椰子万亩。
文昌增加常年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据悉,文昌市今年计划增加常年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一是由海南永青公司在冯坡白茅洋建设一个1500亩瓜菜基地;二是下达25个乡镇在原来的基础上各增加100亩瓜菜种植任务。
加大对蔬菜生产扶持力度。
2011年计划投入3600万元,用于发展瓜菜产业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琼海将扩大瓜菜基地面积达8万亩琼海市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生产。
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嘉积镇南中洋、塔洋镇打犁洋、万泉镇沐皇洋、潭门镇福田土冬等建设成为种植面积达8万亩、产量达11万吨、旱涝保收的现代化常年瓜菜生产基地。
计划三年建成设施大棚5000亩,利用大棚种植常年蔬菜,解决好夏季蔬菜供应问题,加强蔬菜价格监测预警。
在全市各镇设下了12个监测站和224个监测点,坚持每日专人深入全市各集贸市场和大型超市一线采价,实行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一日一报制度。
万宁建立常年蔬菜生产基地万亩万宁市全面制定了全市蔬菜基地发展规划。
全市计划建立常年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其中大棚蔬菜生产基地3个,面积共计500亩,主要分布在礼纪镇万宁丰凯种养基地300亩,万城车头洋100亩,东澳镇安置区100亩。
此外全市计划发展露地蔬菜种植面积9500亩,12个乡镇都落实种植任务。
加大蔬菜生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建设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市政府投入扶持资金5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企业投资1500万元。
屯昌建立万亩瓜菜生产基地建立常年瓜菜标准化示范基地。
屯昌县政府2010年8月与永青集团共建瓜菜标准化服务体系,组建了21个“3311”服务站,在全县建立起覆盖万亩瓜菜标准化的生产基地。
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应用“海南省冬季瓜菜质量安全田头监管3G系统”,实现全县瓜菜可溯源,还将建立400亩常年瓜菜标准化示范基地。
乐东县以繁育豇豆和甜瓜为主,在利国镇建设面积3000亩,计划年产种子15万公斤。
此外,乐东县还利用现有的蝗灾地面应急防治站、植物医院基层服务站建立大型农资货仓与超市。
屯昌、琼中、乐东三县总人口80多万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共计8172亩,蔬菜全年平均自给率约47%,其中屯昌、乐东自给率较高,分别为67%、60%,琼中蔬菜主要依赖外进,全年自给率仅达到15%,夏季自给率仅为10%,缺口的蔬菜主要从海口、三亚蔬菜批发市场或周边市县调入。
海南省目前共有18个市县,省会为海口。
分别如下:包括海口市,三亚市,万宁市,琼海市,文昌市,儋州市,东方市,五指山市.定安县,乐东县,澄迈县,屯昌县,临高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保亭黎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琼中黎苗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
海口市种植结构:海口市城市陆地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现有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530平方公里,海岸线131公里,设琼山、秀英、龙华、美兰四个区。
海口市植物四季常绿,种类繁多。
主要的植物种类中,粮油类有水稻、、薯芋、豆类、等;瓜菜类有各种瓜类、青菜类、茄类、椒类和葱蒜等;水果类有荔枝、龙眼、、柑桔等;经济作物类有橡胶、椰子、咖啡、甘蔗等;棉麻类有海岛棉、木棉、红麻、剑麻等;竹类有麻竹、黄竹、石竹、金竹等;林木类有木麻黄、桉树、相思树、海棠等;草灌木类有席草、白茅、竹节草、野牡丹等;花草类有茉莉、菊花、杜鹃、大丽等;水生植物类有江篱、、水浮莲、红萍等;中草药类有土花椒、黄牛茶、穿破石、了哥王等。
近年来,随着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海口市引种的植物优良品种不断增多,植物种质不断丰富。
主城区椰子树繁茂,素有“椰城”的美称。
琼山区地势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和南渡江沿岸低平,有二种类型:(一)东部和东南部缓坡丘陵区海拔30—100米,土壤除部分新老沉积物或变质岩发育而来外,其余都是玄武岩风化而形成,土层深厚,红色;(二)海、河新老沉积小平原区海拔—30米,分布在南渡江沿岸,土壤以沙壤为主。
土地结构也有二种类型:红壤土、沙土、石砾土。
红土区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南部,是商品粮基地和热带作物基地。
沙土区主要分布在南渡江沿岸的冲积平原,适宜种植水稻、花生、番薯和蔬菜。
实施"无公害瓜菜"工程,全面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建设生态农业,是冬季生产的特点。
计划种植冬春瓜菜12万亩,总产18万吨,主要品种有:泡椒、青皮尖椒、黄皮尖椒、圆椒、青皮冬瓜、日本小南瓜、福州杭州葫芦瓜、苦瓜、丝瓜、角豆、四季豆、长茄、樱桃番茄等。
此外,种植香蕉万亩、产量万吨,菠萝万亩、产量万吨,还有荔枝、香蜜杨桃、毛叶枣、珍珠石榴等多种名优特水果。
三亚市种植情况:三亚市是全国没有设区的三个地级市之一(其他二个分别是的和。
三亚市设2个虚拟管理区(河东管理区、河西管理区),辖6个镇(海棠湾镇、、、崖城镇、、育才镇),境内有5个国有农场:国营、国营南新农场、国营南岛农场、国营立才农场、国营南滨农场。
三亚目前的兰花种植面积已居全省首位,是全国重要的兰花基地之一,2007年的兰花种植面积达1020亩,预计2008年将超过1800亩。
陵水种植结构:2006年,陵水黎族自治县辖9个镇、2个乡:、光坡镇、三才镇、英州镇、、文罗镇、本号镇、新村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
境内有2个国有农场(国营、国营南平农场)和国营吊罗山林业公司。
陵水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热作、旅游和海洋资源尤为得天独厚。
全县现有土地面积160多万亩,宜于发展热作的土地有36万亩,宜橡胶地5万亩,宜椰子地万亩,宜其他热作地万亩。
已开发利用面积25万亩,尚有大量土地待开发利用。
陵水光温充足,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主要热作物有槟榔、椰子、、、、龙眼、等,尤其是槟榔、香蕉以其量多质优居全省第一,此外,陵水还是冬季瓜菜的主要生产基地,冬种西瓜闻名岛内外。
椰林镇,2004年全镇共种植蔬菜14136亩,该镇依托桃万槟榔交易市场,汇集了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乐东县、三亚市等市县的槟榔贸易,形成了槟榔、西瓜、南药、香蕉等产、供、销一条龙的农贸市场。
儋州种植结构:儋州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十分之一。
经济总量仅次于海口市居全省第二位。
农业方面,已形成了33万亩甘蔗、27万亩瓜菜、13万亩水果、100万亩橡胶、30万吨水产品、75万亩粮食等农业支柱产业的生产规模;本市辐员面积平方公里,合4897768亩,可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旱田万亩,旱地万亩,待垦荒地万亩。
儋州市辖17个镇:、和庆镇、南丰镇、大成镇、雅星镇、兰洋镇、光村镇、木棠镇、海头镇、峨蔓镇、三都镇、王五镇、白马井镇、中和镇、排浦镇、东成镇、新州镇。
境内有10个国有农场:国营西培农场、国营西华农场、国营西庆农场、国营西流农场、国营、国营蓝洋农场、国营新盈农场、国营八一农场、国营龙山农场、国营红岭农场。
1993年,其中,儋县水稻面积30613公顷,总产万吨,分别增长%和%,平均每公顷产量5100公斤,全县年人均粮食320公斤,实现粮食自给的目标;油料播种面积4080公顷,总产量万吨,分别减少%和增长%;甘蔗种植面积17753公顷,总产量万吨,分别增长%和%;年末实有橡胶面积18567公顷,其中新种面积420公顷,干胶总产量万吨,分别增长%、50%和%;蔬菜种植面积5653公顷,总产量万吨,分别增长%和%。
东方市种植结构:境内有3个国有农场和1个华侨农场。
市政府驻八所镇。
琼海市种植结构:境内有5个国有农场、1个华侨农场。
市政府驻地嘉积镇。
国营东红农场11135人,国营东太农场9991人,国营东平农场10021人,国营东升农场6150人,国营南俸农场5652人,彬村山华侨农场6242人。
今年全市计划种植冬春瓜菜14万亩,总产量万吨。
文昌市种植结构:文昌市陆地面积2403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辖22个镇、3个乡、274个村(居)委会、3236个自然村,境内有5个国有农(林)场和1个华侨农场。
市政府驻地清澜经济开发区。
国营东路农场3436人,国营南阳农场3783人,国营罗豆农场13441人,国营文昌橡胶研究所2799人。
瓜菜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
全市无公害果菜生产基地达49个、面积16万亩。
热带水果基地进一步发展,种植面积达万亩。
椰子种植面积达26万亩,加工企业达196家,产值达亿元。
胡椒种植面积达万亩。
“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市”:1996年,国家农业部授予文昌市"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市"称号。
乐东市种植结构:境内有乐中、山荣、、报伦、福报、保国、保显7个国有农场(国营农场)以及国营尖峰岭林业公司、国营。
海南省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冬季瓜菜生产基地、高位池养虾基地、香蕉生产基地和粮油、芒果、槟榔、橡胶生产基地。
乐东在致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单产的同时,大作"特色"文章。
以市场为取向、科技为先导、流通为动力,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按照不同地域和特点,合理安排种养业的布局,扭转单一的种植经营格局,形成了山区作"山"文章,以发展热作、水果、畜牧业为主;沿海作"水"文章,以养殖、捕捞业为主;地区作"果菜"文章,以发展名优特色瓜菜、香蕉为主的具有"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体系,确立了以反季节瓜菜生产、香蕉芒果生产、高位池养虾业为主的三大产业,促使本地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提高了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特色农业的主体效益水平。
万宁市种植结构:有1635个自然村、7个国营农林场、1个华侨农场、1个国营林场。
万宁市人民政府驻地为万城镇。
东兴农场,兴隆华桥农场,东岭农场,南林农场,东和农场,六连岭农场,新中农场。
万宁市山地广阔,土地肥沃,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热带作物宜种区,高效农业开发区。
最近几年,热带作物如、、、、、益智、、等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白豆蔻、香草兰等贵重药材和香料,也在该市大面积扩种。
近几年来,成片综合开发种植的胡椒、菠萝、槟榔、咖啡、芒果、龙眼、荔枝、香蕉等热带作物65万亩陆续进入收获期;现尚有50多万亩荒山有待开发。
各行政区具体种植结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