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专硕培养方案
![金融专硕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3e00b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9.png)
金融专硕培养方案前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金融专硕的培养方案。
金融专硕是指专业学术硕士学位,是为培养金融领域高级人才而设立的研究生专业学位。
金融专硕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学位要求和毕业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学生在金融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一、培养目标金融专硕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开展金融研究和金融实践的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金融理论和方法,具备深入研究金融问题的能力;2.具备金融工程和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的能力;3.具备金融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的能力;4.具备金融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能力;5.具备金融行业监管和金融法律知识的能力;6.具备金融市场监测和金融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金融专硕的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生实践环节。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核心课程•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工程与金融产品设计•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数据分析与金融模型2. 选修课程•证券投资与投资组合管理•企业融资与并购•金融市场与投资银行业务•国际金融与汇率决策•金融科技与创新•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3. 研究生实践环节•企业案例分析•学术研究论文撰写•实习或社会调研三、学位要求获得金融专硕学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修满规定的学分要求,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2.成绩达到学院规定的要求;3.完成研究生实践环节的要求;4.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毕业要求金融专硕毕业要求如下:1.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2.完成研究生实践环节的要求;3.成功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4.获得金融专硕学位。
五、招生与就业金融专硕的招生对象为具备相关学士学位的学生,招生名额根据学校和学院的招生计划确定。
毕业后,金融专硕毕业生可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金融科技等金融领域从事相关工作;或者进入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
六、总结金融专硕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金融领域高级人才而设计的。
金融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fec88e02d276a200292ed9.png)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全日制金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100所属院系:金融学院一、培养目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二、专业方向1.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2.金融市场;3.国际金融;4.金融风险管理。
三、学习年限学制为2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5年。
四、培养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行业(企业)导师。
其中校内导师负有对研究生专业引导、学业辅导、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指导等责任;校外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职业发展指导、行业(企业)实践引导的责任。
依托校级实习基地、校级产学研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注重从理论分析能力到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学习1、课程总学分为33学分,其中公共课为5学分,专业课为13学分,专业方向课为15学分。
2、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聘请实际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讲座。
课程内实践教学时数(含职业资格教育类课程、来自实践部门专家授课时数)原则上不低于总课时数的25%。
课程设置见附表“金融硕士教学计划”。
六、专业实践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培养单位要采用有组织的集中实践或分段实践,确保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
实践结束后,研究生须撰写专业实践报告。
在职攻读者在学期间应在岗实践并撰写与专业方向一致的实践报告。
七、毕业/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应强化应用导向,可采用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时间应不低于半年,论文的撰写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f5b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b.png)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硕士(025100)一、专业学位简介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领域是以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等学科为基础,以金融理论与实务为对象,研究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我校于2014年获得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资格,于201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本领域现有专硕导师13名,校外实践导师13名,研究生实践基地5个。
导师团队与长沙本地的金融机构密切合作,科研成果非常突出,主持了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3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教学成果奖2项,建设有《货币银行学》省级精品课程。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创新的精神和进取的品格,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和其它相关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从事特定职业工作的素养和创业精神;具有严谨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与金融管理和业务开展能力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3.具备从事金融机构业务与管理的能力,具有熟练运用多种管理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技能,包括调研、决策、组织、协调、激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能力。
4. 身心健康,具有承担本领域范围内各项工作的良好体魄。
三、研究方向1.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建设、涉农企业投融资实务、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农产品期货理论与实务。
2.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涉农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担保理论与实务、信托理论与实务、租赁理论与实务等。
武汉大学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
![武汉大学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5e31107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a.png)
武汉⼤学全⽇制⾦融硕⼠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案(修订)0251⾦融硕⼠(M.F. ——Master of Finance)全⽇制⾦融硕⼠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案培养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105)⼀、培养⽬标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培养胜任在各类⾦融机构从事⾦融业务,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融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融知识、⾦融分析与决策能⼒,熟练掌握现代⾦融实践技能,具有较⾼的外语⽔平的⾼层次、应⽤型、复合型⾦融专门⼈才。
具体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德智体全⾯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具有积极创新的精神;2、充分了解⾦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融交易技术与操作、⾦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3、较熟练地掌握和运⽤⼀门外语;4、⾝⼼健康。
⼆、领域简介⾦融学是研究⾦融市场上不同的经济主体(家庭、企业、⾦融中介、政府)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对资源进⾏跨期配置⾏为决策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家庭和企业的财务决策(个⼈理财和公司理财)、⾦融市场上的⾦融资产定价、⾦融中介的风险管理、宏观⾦融领域的货币供求及利率的决定、中央银⾏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融监管等。
随着现代⾦融经济的发展,⾦融学知识已⼴泛应⽤于⼈类社会⽣活的各个领域。
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保险学、⾦融⼯程等。
三、招⽣对象与学习年限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 ) ⼈员。
采⽤全⽇制学习⽅式,学习年限⼀般为2年。
四、培养⽅式采⽤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相结合的培养⽅式。
1.采⽤学分制。
⾦融硕⼠专业学位研究⽣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者即可进⼊专业实习及学位论⽂写作阶段;论⽂答辩通过后按规定的程序授予⾦融硕⼠专业学位。
2.教学⽅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并聘请⾦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熟悉⾦融的企业家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1ede8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a.png)
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摘要: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和实际金融操作能力,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本文将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和国际化培养等方面介绍该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正文:一、课程教学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学生金融理论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的掌握。
课程教学主要包括金融学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金融学基础课程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与投资、金融法规与法律、金融市场定价与风险管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金融统计分析、金融工程、金融建模与编程、投资银行业务与运作等。
此外,培养方案还安排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金融实践课程、金融展览等活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金融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践项目和兼职等。
实习是指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一种实践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实践项目是指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参加的一种金融实践性项目,包括投资、风险管理、金融建模等。
兼职是指在研究生阶段进行的一种金融实践性兼职,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积累实践经验。
三、科研创新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包括参与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学术会议等。
此外,培养方案还为学生提供了与导师联系和沟通的机会,导师为学生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
四、国际化培养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国际化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交换项目和国际化实习等。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21bc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c.png)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专业学位代码: 025100一、培养目旳及基本规定1.培养目旳培养具有良好旳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充足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 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金融量化分析等知识与技能, 具有较强旳能在金融等部门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旳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2.基本规定(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具有良好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旳金融学理论基础与技能, 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 可以应用金融学旳有关理论和措施处理实际问题。
(3)纯熟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1.教学方式重视理论联络实际, 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旳能力, 并聘任有实践经验旳金融部门专家开设讲座、承担部分课程、协助指导学位论文选题。
2、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估旳措施, 包括考试、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汇报等。
3.实践环节包括案例讨论、模拟训练、试验、专业实习等。
4.重视职业道德培养。
三、学制、学分与学位授予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并且合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其中, 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旳金融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3个月, 应届本科生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其中: 公共基础课7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14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学位论文要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
论文内容应着眼于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倡导案例分析、调研汇报和产品设计等。
修满规定学分、完毕专业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 经校学位评估委员会审核, 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四、培养方向1.金融工程2.保险精算3.金融数据挖掘4.计算金融5.商业银行管理五、课程设置学院学位评估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日期:学院公章:。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96b340fe4733687e21aa9d.png)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100)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硕士点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及进取精神,有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要求毕业生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系统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投融资管理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运用金融学相关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独立从事金融专业工作的能力;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2.金融机构管理3.金融创新与金融工程4.国际金融管理5.公司金融6.产业分析与投资决策三、学制、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
其中课程学习阶段为1年。
实行学分制,毕业总学分不低于39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17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6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6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考取的研究生,需补修2-3门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取得考试合格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规定见《研究生手册》中武汉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补修课程的规定”。
四、课程设置注:学生须在任意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0个学分。
五、实践环节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部分。
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6个月。
1.课程实践:一般在校内实验中心、研究中心等单位完成,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和科研技能训练。
课程实践合格者记2学分。
2.综合实践: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实际岗位,主要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
综合实践合格者记3学分。
以上两个实践环节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备过程,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
学校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0bba68852458fb760b5600.png)
金融硕士(MF)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5100 金融学院)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积极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充分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能够在各类金融机构与金融管理部门从事富于挑战性的经营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掌握金融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金融专业相关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金融相关职业要求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符合金融行业高层次人才的资格认证要求。
3、掌握计算机及信息工具运用技能,具备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能力,能够组织金融相关工作的运行、协调与管理,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任职要求。
4、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专业资料,使用外语开展金融相关工作。
5、身心健康。
二、培养对象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具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者本科应届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和学制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四、培养方式(一)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指导教师对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指导采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共同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负责人,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校外兼职导师主要负责社会实践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社会调研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调研,社会调研活动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调研结束需要提交调研报告。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1269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2.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金融理论研究、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分析、金融工程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知识背景要求1.良好的数学、统计学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金融模型建立。
2.扎实的金融学基础知识,包括金融概论、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工程等,具备较强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相关知识。
3.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使用金融软件进行金融数据处理和金融模型运算。
(二)培养模式1.课程学习:学生需要修满一定的专业课程,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投资学、数理金融等。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课程,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2.科研训练:学生需要参与金融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
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实习:学生需要参与金融实践实习,通过实践活动了解金融行业的实际操作和运作机制。
4.学术交流:学生需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
(三)学术论文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需要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论文需具备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能够体现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论文选题需与金融学相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研究生培养计划1.年级培养计划第一学年:修读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逐步熟悉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第二学年:继续修读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开始进行科研训练和实践实习。
第三学年: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
2.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统计学等相关课程。
(2)专业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程、风险管理、投资学、衍生品定价等。
(3)实践课程:包括金融实践实习、金融模型应用等。
XX大学金融硕士(MF)研究生培养方案
![XX大学金融硕士(MF)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cd68205acfa1c7aa00cce7.png)
XX大学金融硕士(MF)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为规范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保障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结合国家和XX省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建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特制订本试行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掌握现代金融与银行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具有较强金融分析与决策能力及跨文化沟通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专门人才,胜任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
(二)基本要求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及积极进取精神,具备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战略思维以及创新意识,身心健康。
2. 掌握现代金融活动的知识、理论与实务技能,具有对复杂变化的金融环境的学习能力、分析技能和战略意识,具有组织协调金融工作的领导潜质。
3、适合国家开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4. 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进行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二、学制与培养方式(一)学制根据学生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情况,金融硕士学制为3年。
少数硕士生因情况特殊或在规定的学制内不能完成学业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业或延期毕业。
硕士生申请提前或延期毕业,均须经学校批准,具体按学校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二)培养方式1.校内授课与校外社会实践密切结合。
结合生源特点,采用校内授课与校外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培养模式。
2.教学方式多元化。
充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700a8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e.png)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1. 目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和广泛的金融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金融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适应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实施步骤2.1 课程设置2.1.1 基础课程•金融市场学•金融管理学•金融工程学•金融会计学•金融数学与金融统计学•金融法律与法规2.1.2 专业课程•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市场分析与决策•金融产品创新与设计•金融机构管理与运营•国际金融与跨国公司金融管理•金融市场与公司治理•金融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金融信息系统与技术2.1.3 实践课程•金融实务案例分析•金融市场模拟交易•实训基地实习•学术论文写作与答辩2.2 实践教学2.2.1 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金融市场环境和数据,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模拟交易、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2.2 实习机会与金融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金融行业的运作和管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3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组织学术论坛、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术论文写作,并组织答辩,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表达能力。
2.4 导师制度建立健全的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帮助学生规划个人发展路径,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
2.5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完成一篇学位论文,选择一个金融领域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和答辩。
3. 预期结果通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实施,预期达到以下结果:•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和广泛的金融实践经验。
•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学生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法规。
金融 硕士 培养方案
![金融 硕士 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a58d6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c.png)
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in或者Fin)是一种专业学位,旨在为学生提供金融理论、市场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投资银行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深入教育。
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金融硕士的课程通常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市场与机构、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
选修课程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领域,如国际金融、证券分析、私募股权、金融科技等。
2. 实践教学: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强调实践教学,包括案例分析、模拟交易、实习项目等。
这些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术研究: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包括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
学术研究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跨学科学习: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强调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学习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
跨学科学习
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5. 国际交流与合作: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通常包括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如海外交换生、国际学术会议等。
这些项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提高国际化水平。
6. 职业发展: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服务等。
这些服务有助于学生顺利进入职场,实现职业目标。
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人才。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0a6a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1.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金融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旳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旳金融学科专门知识,知识面广阔,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较强适应性,可以分析金融经济问题、实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经营管理商业银行、证券企业、保险企业等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或可以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旳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3.资本市场与投资管理4.金融工程5.国际金融6.保险学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学制为3年。
学生在原则学制年限内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旳课程和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经同意可提前1年毕业。
在修读年限内,学生按照专业教学计划旳规定,修满规定旳总学分即获得毕业资格。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规定1.课程分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学院规定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课程。
2.硕士最低学分规定为42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27学分,选修课为15学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本教学计划所列旳选修课应不少于5门课程。
3.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与考察。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采用考试方式,其他课程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自行选择,经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后确定。
4.必修课成绩到达70(含)以上,其他课程旳成绩不低于60分,才有资格申请硕士学位。
5.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生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应补修2门以上本科阶段关键课程,不计学分。
补修形式及课程需由导师和学院同意。
五、培养方式1.在导师负责旳前提下,充足发挥集体培养旳作用。
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怀硕士旳成长。
2.教学方式除了教师讲课外,可根据课程特点、性质采用专题讨论等合适旳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独立工作旳能力。
六、必修环节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4-5学期,时间3-6个月。
入学前已经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旳学生可以申请免修社会实践,但需提交对应证明。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a3293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9.png)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在金融学领域内,培养具备独立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能力的高级金融专门人才的一种高等教育培养方案。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下,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意义重大,成为了各大高校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阐述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毕业要求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一、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金融学领域内从事高级金融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
这些专门人才应该拥有系统的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规律,具备经济学、数学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工具,并具有独立开展金融实务问题分析、数量研究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应该能够独立设立并完成科研项目,具备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完备的专业技能体系,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教学研究型人才,同时也是金融领域的领军人物。
二、课程设置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相当重要。
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学习的课程包括财务管理、公司金融、国际金融、证券投资等一系列课程,同时也应该学习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等与金融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
具体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本专业学科的特点,确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数量、课程设置、课程性质等。
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该充分体现国际化水平,增强学生学习国际金融知识和掌握国际金融技术的能力。
此外,应该也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力求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应该接受实践教学,包括学术报告、商务访问和企业现场考察、参加企业实习等方式,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技巧。
实践教学还应强调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技能的培养,积极推行合作与竞争并重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竞争力和实战能力,让其更好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环境变化。
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d847367cd184254a353502.png)
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金融经济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独立工作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市场经济和金融行业需要的务实型高级金融人才,成为金融业务部门的专业技术骨干,能胜任金融管理工作。
2.培养要求(1)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比较宽广的现代金融理论和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当代金融理论前沿问题,掌握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动态,具备独立系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胜任金融部门的管理工作,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善于运用先进的金融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高的金融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三、培养方式(1)课程学习采取学分制。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规定课程学习应修满3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选修课学分不低于16学分(含学术报告2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并且成绩合格方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修满规定的37学分后方能撰写学位论文。
(2)用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方法。
授课内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实际应用,重视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家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课程学习成绩以考试、测验、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实行结构记分法。
(4)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必须有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方式、学分、预修课程和参考书目等。
课程教学大纲必须达到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水平,经分管院领导审查后报研究生部备案。
(5)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聘请金融企业、政府部门有关专家共同承担指导工作。
金融专硕培养方案
![金融专硕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4ae8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9.png)
金融专硕培养方案1. 培养方案简介金融专硕培养方案是指为培养金融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制定的一系列教育计划和课程安排。
该方案旨在提供系统性、深入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具备较高金融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满足金融行业对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
2. 培养目标金融专硕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金融专业素养。
•熟悉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相关政策。
•具备金融市场分析、金融工程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备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运营和金融投资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
•培养具备较强的跨学科研究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未来金融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3. 课程设置金融专硕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3.1 金融基础课程金融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原理、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3.2 金融实践课程金融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金融数据分析、金融市场操作、金融投资实践等内容。
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提高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3.3 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学分支领域的深入学习,如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等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
3.4 学术研究课程学术研究课程主要包括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金融学术前沿研究等内容。
通过学术研究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跨学科研究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的水平。
4. 实习与论文要求金融专硕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实习和研究论文。
具体要求如下:•实习要求: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实习时间,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实习、金融项目实习等。
通过实习,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金融工作的了解。
•论文要求:学生需要完成一篇独立的研究论文,论文题目可以与金融专业相关,也可以与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目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金融经济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独立工作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适应市场经济和金融行业需要的务实型高级金融人才,成为金融业务部门的专业技术骨干,能胜任金融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
()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具有比较宽广的现代金融理论和必要的基础理论,了解当代金融理论前沿问题,掌握国内外金融业的发展动态,具备独立系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胜任金融部门的管理工作,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善于运用先进的金融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高的金融理论水平和决策能力。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年。
三、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采取学分制。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规定课程学习应修满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专业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不低于学分(含学术报告学分),必修环节学分。
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课程考试并且成绩合格方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方能撰写学位论文。
()用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方法。
授课内容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实际应用,重视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专家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程学习成绩以考试、测验、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实行结构记分法。
()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必须有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教学方式、学分、预修课程和参考书目等。
课程教学大纲必须达到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水平,经分管院领导审查后报研究生部备案。
()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聘请金融企业、政府部门有关专家共同承担指导工作。
()增加实践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个月,必须撰写实践专题报告。
重视和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四、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
.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
攻读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学分。
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
学期
学时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修课
公
共
课
外语研究生院考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院考试专
业
及
领
域
课
金融理论与政策谢家智王定祥考试
财务报告分析陈昌明王北军考查
公司金融学杨斌沈冰考试
投资学沈冰谢家智考试
选
修
课
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经济管理学院考试
财富管理经济管理学院考查
公司并购与资本运作经济管理学院考试
金融衍生工具经济管理学院考试
金融营销学经济管理学院考查
证券投资分析经济管理学院考查
保险理论与实务经济管理学院考试
国际金融结算与风险
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考查
金融法规经济管理学院考查
发展金融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学院考查
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经济管理学院考查。